机电一体化产品--空调(含形态学矩阵)
第四章 创新设计理论:创新思维 (下)
磁
电
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滚动轴承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
磁悬浮轴承
例二:新型电风扇的发明
基本功能
手段和方法
创造的原点: 使空气流动
创造的起点: 用叶片搅动空气
台扇
吊扇
落地扇
薄板振动
新型电风扇
▲ 当形成了创造的起点以后,它容易变为一种思维定势。 ▲ 当从这一起点开始找不出解决问题的道路时,要回到创
原理仿生法 结构仿生法 功能仿生法
1809-1882
原理仿生法
例:响尾蛇——红外跟踪响尾蛇导弹
响尾蛇 肉食性,喜食鼠类、野兔等。主要分布于美洲。 体长 1.5~2 米。遇到敌人时迅速摆动尾部,每秒可摆
动 40~60 次,并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使敌人不敢近
前,故称为响尾蛇。
在眼和鼻孔之间有颊窝,是
蜜蜂值 7032
理论值 7031 44 壁厚 0.071~0.075 mm 蜂房容积
0.25 cm3
蜜蜂值 109 28
蜂房结构的优点:
▲ 同样容积下最省料 ▲ 强度好
理论值 109 2816
蜂房式结构材料
功能仿生法 例: 仿生机械手指
S
5 F E
4 C 1 O
2 A
摆角范围
圆形网罩 圆截面立柱
圆形底座
圆形按钮 深蓝 浅蓝 扇风
注塑
机加工 手工装配
动作
调速
摆头 升降
双头电动机,两头吹 电动机 扇叶
部件
立柱
…… 控制器 加微电脑,智能风扇
钢
材料 …… 扇叶:檀香木?
扇风
动作 调速 …… 空调性能 无级调速 ?
冷暖切换一键通 抽屉式抗菌水箱 易拆洗布帘 广角送风 12小时超长定时 负离子清新空气 光触媒净化杀菌功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构成,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发展
黑 箱 法 的 表 达
物料 能量 信息
机电一体化产品 (黑箱)
物料′ 能量′ 信息′
伴生输入
物料:固体、液体、气体等任何物体; 能量: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光 能等; 信息:数据、指示值、测量值、控制信号、 波形等。 物料的转换指如何将毛坯、半成品转换成 成品; 能量的转换指如何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 成机械能或机械能变成其它形式能量; 信息的传输或转换指将物理量的测量和显 示、控制信号的传递等。 2、黑箱法求解方法 黑箱法求解过程就是黑箱白化的过程,步
一、市场调研
二、原理方案设计
1.产品方案构思 产品方案构思完成后,以方案图的形式将设计方案 表达出来。方案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反映机电一 体化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同时应便于后面 的修改。 2.方案的评价对多种构思和多种方案进行筛选, 选择较好的可行方案进行分析组合和评价,从中再 选几个方案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评价原则和评 价方法进行深入的综合分析评价,最后确定实施方
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方向
1、智能化 2、微型化 3、模块化 4、 网络化 5 人格化
6、 绿色化
智能化:智能化是21世纪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 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新思想、新方法,模 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和自主决策等能力, 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主要体现在诊断过程的智能化,人 机接口的智能化,自动编程的智能化,加工过程的智能化。 模块化:由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 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环境接口的机电 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十分复杂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这需要 制定各项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和接口。由于利益冲 突,近期很难制定国际或国内这方面的标准,但可以通过组建 一些大企业逐渐形成。显然,从电气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带 来的好处可以肯定,无论是对生产标准机电一体化单元的企业 还是对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企业,规模化将给机电一体化企 业带来美好的前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复习提纲
1. 以下产品不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D )。
2. STD 总线属于什么接口类型?(A )3. RS232C 属于什么接口类型?(C )4. 以下哪项不属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B )5. 机电一体化产品所设计的固有频率一般较高,其原因之一是(D )。
6. 以下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C )。
7. 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时采用半闭环控制,可能原因是(B )。
8. 能够使工业机器人传动链短的主要原因是(D )。
9. 关于机电一体化说法不确切的表达是(D )。
10. 关于机电一体化说法不确切的表达是(A )。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C )部分为主体,强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的综合性技术 12. 以下哪项不属于概念设计的特征。
(A )13. 在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过程中,形态学矩阵的作用是(C )。
14. 在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过程中,黑箱分析方法的作用是(B )。
15. 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可靠性,以下论述错误的是(C )。
16. 机电一体化现代设计方法不包括(A )。
17. 谐波齿轮具有速比大、传动精度和效率高等优点,它是由以下哪种传动演变而来的。
( C )18. 使滚珠丝杠具有最大刚度的支承方式是( A )19.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齿轮系常用于伺服系统传动机构中,作用是( A ) 20. 多级齿轮传动中,各级传动比“前大后小”的分配原则适用于按( D )设计的传动链。
21. 下列哪种传动机构具有自锁功能 ( C )22. 滚珠丝杠传动轴向间隙的调整,下列哪一种方法精度高,结构复杂。
( B ) 23. 为了提高滚珠丝杠副的旋转精度,滚珠丝杠副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 B )24. 在滚珠丝杠副中,公式IE Ml ES Pl L π2200±±=∆是验算满载时滚珠丝杠副的 ( A )25. 在同步齿型带传动中,节线的长度在工作过程中 ( A )26. 滚珠丝杠副基本导程指丝杠相对于螺母旋转2π弧度时,螺母上基准点的( B ) 27. 在两级齿轮传动中,若传动比的分配方案是21i i =,则其遵循的原则是( D ) 28. 当刚轮固定,柔轮输出,波形发生器输入时,谐波齿轮可实现(B )传动。
第3章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规划和概念设计
同样,总功能的其他功能元或子功能都能找到对应的 功能载体。 这样,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和灵感,借鉴类 似设计和前期构思中形成的初步方案,通过效益角度 的衡量、安全环境方面的考察,就能组合成少数几个较好 的整体方案,然后再经过评价和决策,就可以设计出整体 方案。
有2种方式,即机械式与电气式 机械方式:(1)机械凸轮机构(2)光电盘方式 进行粗定位,然后有一个液动或气动的定位销插入 主轴上的销孔或销槽实现精确定位,完成换刀后定位销退出,主轴才开始旋转。 采用这种传统方法 定位,结构复杂,在早期数控机床上使用较多。 而现代数控机床采用电气方式定位较多。 (1)用磁性传感器检测定位,在主轴上安装一个发磁体与主轴一起旋转,在距离发磁体旋转外轨 迹1~2mm处固定一个磁传感器,它经过放大器并与主轴控制单元相连接,当主轴需要定向时,便 可停止在调整好的位置上。 (2)主轴编码器检测定位,这种方法是通过主轴电动机内置安装的位置编码器或在机床主轴箱上 安装一个与主轴1∶1同步旋转的位置编码器来实现准停控制,准停角角度可任意设定。 为什么加工中心要有主轴准停? 数控机床为了完成ATC(刀具自动交换)的动作过程,必须设置主轴准停机构。由于刀具装在主 轴上,切削时切削转矩不可能仅靠锥孔的摩擦力来传递,因此在主轴前端设置一个突键,当刀具装 入主轴时,刀柄上的键槽必须与突键对准,才能顺利换刀:为此,主轴必须准确停在某固定的角度 上。由此可知主轴准停是实现ATC过程的重要环节。 当主轴电机跟主轴之间有减速比的话,1:10以下(非1:1直连)的建议采用:(2)主轴编码器检 测定位 主轴准停有时不准如何解决? 反复执行M19定位查看是否频繁的出现准停不准的现象 1.如果每次都不准,但每次准停的位置相同,就通过调整参数进行修正,伺服主轴在系统参数 上调整,变频主轴在变频器上调整 2.如果偶尔出现不准,且偏差不大,检查电机定位系统,如果有外部定位开关的,先检查定位 开关的灵敏性,如果没有检查伺服与电机编码器线 3.如果频繁出现,且定位偏差每次不一样,时大时小,通常是应用内部定位的,检查电机与主 轴的连接,是否出现松动不同步的情况
多联式智能化中央空调系统——大金VRVⅢ空调系统
自1 8 年 大 金 开 发 出第 一 台 多联 机 以来 , 92 通 过 对 系统技 术 的各 种 改 良 , 最 初 的定 频产 品发 展 从 为交流 变 频 多联产 品 , 发展 为 目 再
前 的直流 变频 多联产 品 。卓越 的系
1 l 2多联机系统的种类
r
多联式智能化中央 空调系统
大金V VI R 空调系统 I I
大金 ( 中国) 资有 限公 司采 暖事业部 投
摘 要 :随着 空调 行 业的不 断发展 , 空调 系统 的种 类逐 日增 多 , 螺杆机 、 如 离心机 、 溴化锂 、 多联机 、 水
地 源热泵等 。 近年 来 , 多联 机 以其 节能性 、 舒适 性 、 利性 以及 可 靠性 等诸 多特 点 , 国内得 到广 泛 的应 用 。 便 在 文章将 以多联 机行 业 的开拓 者及领 头 羊—— 大金 为例 , 绍 多联机 的发展 情 况及特 点。 介
Th at l l nr du e t e e eo m e t n c a a t r t s o VR s se e ri e wi c l t i o c h d v lp n a d h r c e i i f sc V y t m b t e y h m o e o d l f Dakn a — o dio ii i c n t n whc i t e po e r a d e de ft e VRV ta e r — i ih s h in e n la ro h r d . K y rs e wo d :VRV e e g a ig Dc n e t h a p m p n r y s vn -lv r et u
h s e n wiey u e i Chn o i hgh n r y s vn a b e d l s d n ia f r t i e e g a ig,c mf r,c n e in e a d ein e s o o t o v ne c n r l c . a
机电复习汇总资料
第一章填空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方法论。
2、随着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及配套关联技术的发展,机械开始赋予了大脑的功能,逐渐走向了真正摆脱人干预的闭环自动控制,实现了以电代机、以软件代硬件、机电有机融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3、机电一体化的含义是“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4、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产品的范围,而是扩大到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相结合的产品制造和过程控制的大系统,如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及各种工业过程控制系统。
5、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系统(产品)的附加值,即多功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并使产品结构向短小轻薄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6、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要求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对输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即工业三大要素)进行某种处理。
7、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差别。
8、要从能量流、信息流及物质流的视角去分析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
9、要从伺服控制系统稳、准、快的要求认识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
10、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必须能顺利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
为此,各要素或各子系统连接处必须具备一定的“联系条件”,这些联系条件称为接口。
第三章机械系统部件的选择与设计1.丝杠螺母机构四种基本传动形式包括: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和螺母转动、丝杆移动。
2. 滑动导轨副常见的截面形状有三角形、矩形、燕尾形和圆形。
3. 轴系(主轴)用标准滚动承轴的类型有向心轴承、向心推力轴承和推力轴承。
4. 在同步带传动中,带轮齿形有梯形齿形和圆弧齿形。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及分析方法PPT课件
概念设计阶段
• 输入的是产品规划的结果—设计要求表, 输出总体方案。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方案 包括产品外观和结构布置方案、产品部件 或子系统划分及设计目标、各部件或子系 统的接口设计等三个方面,并给出详细设 计任务书、验收规范及进度计划。
2.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 机电系统既是一个交叉、综合的复杂系统,又是 一个动态的系统。对于该动态系统,可以从机电 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系统行为描述进行 建模(即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或动态模型)。 建模后,就可以按分析对象和目的的不同,采用 合适的系统分析方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以便对机 电系统进行评估或目标优化,从而保证机电系统 的设计更为合理和完善。
•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则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是以系统动态分析理论为基础对系统的稳 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等进行验证的过程, 形式上有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等;
• 设计和分析的基础条件是系统的理论模型 的建立 。
2.1 系统设计概述
• 系统设计的描述(什么是设计?)
• 从现代设计方法的观念看,“设计”就是 一个信息系统,输入的是需求,输出是设 计的结果。
般
是
是
步
仿真运行
骤
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果分析
否 正确否?
是 结束
2.4 系统的分析方法
• 建立机电系统数学模型后,便可以对系统 性能进行分析。在经典的控制理论中,常 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或频域分析法来 分析线性系统。这些方法有各自不同的特 点和适用范围,但是比较而言,时域分析 法是一种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 的方法,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并且可 以提供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信息。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7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
1
9.1 系统原理方案设计
一、功能分析设计法
一切从系统的功能出发, 将设计任务抽象化 1、为什么要抽象化?
复杂的设计 分析 抽象 简单的模式
突出基本的、必要的 要求,摈弃偶然情况 和枝节问题,便于抓 住设计问题核心
避免构思方案前形成 的条条框框,放开视 野,寻求更为理想的 设计方案
此外还有一些原则,如:合理力流原则、变形协调原则、 变形最小原则、平均效应原则、稳定性原则等。
18
9.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评价
机电一体化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的附加 价值,因而附加价值就成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综 合评价指标。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评价内容 :
机电一体化系统
高附加价值化
主功能
高性能化
样机的试验分为实验室试验和实际工况试 验,通过试验考核样机的各种性能指标是否 满足设计要求,考核样机的可靠性。如果样 机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不满足设计要求,则 要修改设计,重新制造样机,重新试验。如 果样机的性能指标和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 则进入产品的小批量生产阶段。
26
五、小批量生产
产品的小批量生产阶段实际上是产品的试生产试销 售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跟踪调查产品在市场 上的情况,收集用户意见,发现产品在设计和制造方 面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部门。
总功能
分功能
分功能的原理方案
5
Ⅰ层
总功能
1
23
Ⅱ层 1.1 1.2 1.3
3.1 3.2
Ⅲ层 1.2.1 1.2.2
3.1.1 3.1.2
功能结构示意图
6
最小的基本分功能或满足功能要求的最小单位称之为功能元。
机电一体化系统基本功能元 物理功能元:变换、合并分离、传导隔阻、储存 逻辑功能元:与、或、非 数学功能元: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微分、积分
显微细胞图像有形成分分割方法研究
显微细胞图像有形成分分割方法研究漆鹏杰;刘秀波;仲兆准【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显微细胞图像有形成分分割方法。
首先,利用传统的边缘检测及阈值分割法对显微细胞图像有形成分进行分割比较,然后基于显微细胞图像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最大熵阈值结合形态学分割方法。
最后通过分割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显微细胞图像有形成分分割。
所以本文提出的分割方法在医学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A method of particles segmentation in micro-cell image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 the tradition segmentation methods based on edge detection and thresholding are applied,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ell images, a new segment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improved 2-D maximum entropy threshold and morphology is proposed. Finally, the segmentation results show the method in this paper can segment the particles from the background effectively. Thus, the segmenta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value in medicine.【期刊名称】《微型机与应用》【年(卷),期】2015(000)017【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显微细胞;有形成分;分割;熵值【作者】漆鹏杰;刘秀波;仲兆准【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6显微细胞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体液、尿液等样本中。
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课件: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分析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1) 什么是“插补”。 插补:就是在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值之间进行“数据点
的密化。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2) 程序编制及程序载体。 ①数控程序 数控程序:是数控机床自动加工零件的工作指令。 编制程序的工作可由人工进行;对于形状复杂的零
件,则要在专用的编程机或通用计算机上进行自动编程 (APT)或CAD/CAM设计。
2) 机器人分类
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娱乐机器人 军用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 机器人化机器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3) 工业机器人定义 工业机器人定义: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
由度的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按程序输入方式区分为编程输入型和示教输 入型两类。
示教输入型机器人的示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操作者 用手动控制器。另一种是由操作者直接引导执行机构。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7.1 了解数控机床 1. 数控机床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
1) 数控机床的发展 (1)数控技术:即NC(Numerical Control)技术,是指用数 字化信息(数字量及字符)发出指令并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
1952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发明了是世界上第一台数 控机床。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ABS的主要元件如图7-21所示。
ABS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下: (1) 常规液压制动系统。 (2) 轮速传感器。 (3) 电子控制单元(ECU)。 (4) 制动压力调节器。 (5) 警告灯。
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2) 电子控制单元(ECU) (1)ABS电子控制单元(ECU)功用:是接受轮速传感器 及其它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计算、比较,按 照特定的控制逻辑,分析判断后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制 动压力调节器执行压力调节任务。 (2)ABS的 ECU主要包括:输入级电路、计算电路、 输出级电路及安全保护电路。
机电一体化产品
通过多渠道和精准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3 客户关系
加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未来发展方向
高端定制化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个性 化的高端定制化机电一体 化产品。
绿色环保
加强绿色环保理念,开发 更节能环保的机电一体化 产品。
创新研发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发 展。
产品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线、 装配设备、物流系统等工 业自动化领域。
智能家居
用于家庭智能化设备,如 智能照明控制、安防系统、 智能家电等。
交通运输
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广泛, 包括轨道交通、物流运输、 智慧交通等。
产品特点
1
高度集成
整合多个子系统和功能,减少设备
可编程控制
2
占用空间。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将是取胜的关键。
竞争优势
1
多领域融合
在机械、电子、自动化等技术领域,具备多领域融合的优势。
2
技术创新导向
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服务支持体系来自建立完善的服务支持体系,提供高质量的售后服务。
销售策略
1 市场定位
明确产品定位,面向不同领域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以其集成性、智能化和高效能等特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
产品概述
1 全面集成
将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先进技术融入一体,实现了全面集成的功能。
2 智能控制
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产品智能化、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过程示例-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典型例题
1、用功能树法进行露天矿开采挖掘机的功能原理方案设计。
答:首先进行功能原理结构分析:由此推导,得出以下功能原理图:2、一数控系统如图所示,试说明图中的各个部分分别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哪一基本结构要素。
总总总总总总1总总总1总总总n……总总总n……总总总n……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总答:按照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图示数控机床的各个部分归类如下:(1)控制及信息处理单元: 键盘、计算机、显示(2)测试传感部分: 光电编码器、信号处理(3)能源: 电源(4)驱动部分: 功放、电机(5)执行机构: 联轴器、齿轮减速器、丝杠螺母机构、工作台3、已知某物料搬动机械手的结构与动作过程如图所示,要求机械手的操作方式分为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
机械手有升降、水平移动、手爪夹持等3个自由度,采用电磁阀控制的气缸驱动,PLC控制。
要求写出物料搬动机械手设计和产品开发的详细工程路线。
左移答:系统设计的详细工程路线:1)确定目标及技术规范:机械手的用途:物料搬运。
工作方式:手动、自动方式主要技术参数:3自由度。
使用环境要求:生产线2)可行性分析:收集资料、市场分析、可行性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3)总体方案设计:机械手总体结构方案设计制定研制计划;开发经费概算;开发风险分析。
4)总体方案的评审、评价。
5)理论分析阶段:机构运动学模型、作业空间分析;机构的力学计算;驱动元件的选择、动力计算;传感器选择、精度分析;建立控制模型、仿真分析。
6)详细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业务的划分;控制系统设计;程序设计;后备系统设计;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
7)详细设计方案评价。
8)试制样机:机械本体、动力驱动系统、供电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检测系统。
9)机械手样机的实验测试:调试控制系统、控制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精度、工作空间测试、动态指标测试、作业试验。
10)技术评价与审定:对样机及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提供改进意见,对不满意的部分进行修改,直至样机合格后方可进人下一步骤。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记分作业12015-05-10-01-11-25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记分作业12015-05-10-01-11-25选择题:1、下列传感器类型属于能量转换型的为(C)。
A.电阻式传感器B.霍尔式传感器C.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D.热敏电阻2、以下抑制电磁干扰的措施,除了(C ),其余都是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
A.滤波B.屏蔽C.软件抗干扰D.隔离3、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时采用半闭环控制,可能原因是(C)。
A 减轻重量B.节省能源C.检测末端行为的传感器不成熟D.提高控制精度4、下面所列传感器中,(D)与其它三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不同。
A.感应同步器B 旋转变压器C.磁栅式位移传感器 D.光栅式传感器5、三相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中,当定子三相绕组中接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源后,三相绕组中的电流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气隙中产生的磁场是:(A)A.无磁场B.脉动磁场C.圆形旋转磁D.场静止磁场注:答案为A 应该为C6、步进电机通过控制下列哪一项来改变转子的转向:(B )A.电机的极对数B.定子绕组的通电顺序C.脉冲的频率D. 脉冲的的数量7、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A)部分为主体,强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的综合性技术A.机械B.软.件 C 微电子 D.自动化8、传感器的分辨率越高,表示传感器(D)。
A 线性度越好B.重复性越小 C.迟滞越小 D.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9、在同步齿型带传动中,节线的长度在工作过程中(B )A变短B.不变C.变长D.几乎不变10、步进电机的输出转矩随着工作频率增高而:(B )A.上升B.下降C.不变D.前三种情况皆有可能11、以下哪项不属于概念设计的特征。
(C )A.创新性B.约束性C.可靠性D.多解性12、RS232C属于什么接口类型?(A)A 信息接口B.环境接口C.机械接口D.物理接口13、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中,齿轮系常用于伺服系统传动机构中,作用是(C)A增速,增矩B.增速,减矩C.减速,增矩D.减速,减矩14、直线感应同步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中(A)为绝对式,对位置具有记忆功能。
上海开放大学_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_主观、客观 复习题提纲(完整版)
一、选择题1.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B)。
A、软硬件分开描述B、软硬件统一描述C、协同测试D、协同验证2.以下产品不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D)。
A. 工业机器人B. 打印机C. 空调D. 电子计算机3.以下哪项不符合机电一体化的特征()。
A. 各子系统相互独立B. 软件使系统更具有柔性C. 并行驱动D. 传动链简单4.以下哪项不属于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B)A. 高精度B. 机械化C. 模块化D. 网络化5.机电一体化产品所设计的固有频率一般较高,其原因之一是(D)。
A. 固有频率越高振动越大B. 固有频率越高刚度越小C. 固有频率越高质量越大D. 防止在调控范围内发生共振6.以下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C)。
A. 手机B. 电磁炉C. 高级轿车D. 投影仪7.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时采用半闭环控制,可能原因是(B)。
A. 提高控制精度B. 检测末端行为的传感器不成熟C. 节省能源D. 减轻重量8.能够使工业机器人传动链短的主要原因是(D)。
A. 工业机器人体积小,不需长传动链B. 运行速度慢,减速比小C. 各自由度协调运动靠机械传动实现D. 伺服驱动变速、每个自由度单独驱动与多自由度软件控制协调9.关于机电一体化说法不确切的表达是(D)。
A. 机电一体化方法B. 机电一体化工程C. 微机电一体化D. 机械电气化10.关于机电一体化说法不确切的表达是(A)。
A. 检测控制一体化B. 机电液一体化C. 机电仪一体化D. 光机电一体化11.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以(C)部分为主体,强调各种技术的协同和集成的综合性技术A. 自动化B. 微电子C. 机械D. 软件12.以下哪项不属于概念设计的特征。
(A)A. 可靠性B. 创新性C. 多解性D. 约束性13.在机电一体化概念设计过程中,黑箱分析方法的作用是(B)。
A. 方案求解简单B. 利于方案创新C. 方案具体化D. 方案形象化14.机电一体化现代设计方法不包括(A)。
课后答案
第一章:1 试说明机电一体化的涵义。
2 什么是工业三大要素?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作用是什么?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其主体和核心技术是什么?5 传统机电产品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 机电一体化各要素及其与外界是通过什么连接的?有什么重要性?7 为什么说精密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8 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共性关键技术有那些?它们的作用如何?9 试举出几个机电一体化的家电产品。
10 试论述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1 简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
2 简述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型设计的异同?3 何谓概念设计?简述概念设计的具体设计步骤。
4 简述功能—行为—结构三者的关系。
5如何进行设计任务的抽象化,其作用是什么?6总功能为什么要分解,应如何进行分解?7什么是功能结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是什么?7 何谓功能元,常用的基本功能元有哪些?8 举例说明什么是物理效应和功能载体?9 什么是艺术造型三要素?10 人机接口和机电接口各有哪些分类?并举例说明。
11 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的评价?简述其步骤。
12 为什么要进行系统的决策?简述其步骤。
13 如何确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14 常用的系统评价方法是什么?15 系统调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16 简述各种现代设计方法的内涵。
17 如何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设计?18 传统产品设计与绿色产品设计有何区别与联系?第三章:1 试对数控机床的主轴功能进行分解,列出其形态学矩阵。
2 试以一种你熟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例,对其总功能进行分解。
第四章:1机电一体化的机械系统主要内容有哪些?2对机械传动机构的性能要求是什么?3常用无侧隙齿轮传动机构有哪几种?4滚珠丝杠副有哪些特点?5滚珠丝杠副常用的支承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6滚珠丝杠副为何要预紧?预紧力常为多少?7常用的直线运动导轨有哪些?8对机座机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9简述花岗岩的特点及应用?10 当工作台重量为400kg,夹具和工件重量为400kg,最大工作行程为1000mm,其它条件和4.5.2节相同时,试选择设计滚珠丝杠副。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以六足爬虫机器人的设计来介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姓名:朱尧班级:给排委培13-1学号:132381012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简介一、机电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机电一体化”是新生事物,由日本造英语Mechatronics (Mechanics和Electronics)翻译而来,关于它的确切含义,各国专家、学者的论点也各不相同,迄今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
较为人们接受的是由日本机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1981年提出的解释:1.机电一体化的概念机电一体化乃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如机床电器化不能称为机电一体化)2.机电一体化的内涵机电一体化的内涵包括产品和技术。
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BKX-I并联机床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1.生产用:数控机床、机器人、FMC、FMS、CIMS2.运输包装用:电梯、数控包装机械、数控运输机械3.销售及银行用:自动称量机、自动售货机、自动取款机4.家庭用:录音机、CD/VCD/DVD、全自动洗衣机、微波炉、儿童玩具5.办公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磁盘驱动器6.医疗用:X-射线机此外,还有航空、航天、国防、天文等及其他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如雷达跟踪系统、射电望远镜.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件产品是否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应根据前述机电一体化定义来判断。
尽管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中引入了微电子(计算机)技术,但其中的机械本体仍然是主体,产品(系统)的主要功能必须由机械来完成,否则就不能称其为机电一体化产品。
如电子计算器,非指针式电子表等,其主要功能是由电子器件和电路等完成,机械退居次要地位,这类产品应归属于电子产品,而不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三、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1.基础技术:机械技术(包括机械学、机械加工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逻辑代数技术、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操作系统)、电路原理、电子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产品—空调设计方案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在宾馆、酒店、写字楼、商场、住院部大楼、工业厂房的中央空调系统,其制冷压缩机组、冷媒循环水系统、冷却循环水系统、冷却塔风机系统、盘管风机系统等的容量大多是按照建筑物最大制冷、制热负荷或新风交换量需求选定的,且留有充足余量。
在没有使用具备负载随动调节特性的控制系统中,无论季节、昼夜和用户负荷的怎样变化,各电机都长期固定在工频状态下全速运行,尽管有的系统采用了闸阀档板节流方式,但其能量的浪费仍是显而易见的。
近年来由于电价的不断上涨,造成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费用急剧上升,致使它在整个大厦营运电费成本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因此,电能费用的控制显然已经成为经营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所在。
据统计,中央空调的用电量占各类大厦总用电量的60%以上,其中,中央空调水泵的耗电量约占总空调系统耗电量的20~40%,故节约低负荷时主压缩机系统和水泵、风机系统的电能消耗,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
所以,随着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变化的变流量变频中央空调水泵、风机系统和自适应智能负荷调节的主压缩机系统应运而生,并逐渐显示其巨大的性能优越性和经济性,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不仅能提高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使中央空调系统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状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给用户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在业已实施的项目中,各项目的节电率均高达30%以上,有的系统节电率高达60%。
中央空调一览一、设计目标:空调系统的组成1. 冷水机组这是中央空调的“制冷源”,“心藏”,通往各个房间循环水由冷水机组进行“内部交换”,降温为“冷却水”。
2. 冷却水塔用于为冷水机组提供冷却水。
3.外部热交换系统由两个循环水系统组成——(1)冷冻水循环系统由冷冻泵及冷冻水管道组成。
从冷水机组流出的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在个房间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热量,是房间内的温度下降。
(2)冷却水循环系统由冷却泵及冷却水管道及冷却塔组成。
冷水机组进行热交换,是水温冷却的同时,必将释放大量的热量。
该热量被冷却水吸收,是冷却水温度升高。
冷却泵将升了温冷却水压入冷却塔,使之在冷却塔中与大气进行热交换,然后再降了温的冷却水,送回到冷水机组。
如此不断循环,带走冷水机组释放的热量。
4.冷却风机安装于所需要降温的房间内,用于将由冷冻水冷却了的空气吹入房间,加速房间内的热交换。
大、中型中央空调由3部分组成:(1) 制冷、制热站(2) 空调水管网系统(3) 空调末端装置(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等)二、原理方案设计:1.1中央空调原理:1、中央空调制冷原理:有压缩式、吸收式等2、中央空调系统原理:有风系统工作原理、水系统工作原理、盘管系统工作原理等,简单介绍如下(1)中央空的有风系统原理分析:室外的新鲜空气受到风处理机的吸引进入风柜,并经过过滤降温除湿后由风道送入每个房间,这时的新风不能满足室内的热湿负荷,仅能满足室内所需的新风量,随着室内风机盘管处理室内空气热湿负荷的同时,多余出来的空气通过回风机按阀门的开启比例一部分排出室外,一部分返回到进风口处以便再次循环利用。
空调原理图(2)中央空调的制冷剂循环与普通家用空调完全相同,即:制冷时机组的风冷换热器为冷凝器,机组的水冷换热器为蒸发器;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成为高温高压过热气体,在风冷换热器中冷凝放热,成为过冷液,再经节流装置阻力降压后成为低压低温两相流体进入水冷换热器蒸发吸热(此时载冷剂被冷却),最后再回到压缩机进入下一循环。
制热时机组的风冷换热器为蒸发器,机组的水冷换热器为冷凝器;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成为高温高压过热气体,在水冷换热器中冷凝放热(此时载冷剂被加热),成为过冷液,再经节流装置阻力降压后成为低压低温两相流体进入风冷换热器蒸发吸热,最后再回到压缩机进入下一循环。
中央空调的制冷剂循环与普通家用空调和VRV形式的家用中央空调的不同在于:中央空调并没有直接将制冷剂作为输送介质送到用户的换热器中,而是通过水冷换热器将制冷剂的冷/热量传给专门的输送介质——载冷剂送到用户端。
这种载冷剂通常为水。
(3)中央空调的载冷剂循环为:从各用户换热器返回的高/低温(供冷时为高温,供热时为低温)回水在集水器中混合,经空调水泵加压送入水冷换热器中换热成为低/高温(供冷时为低温,供热时为高温)载冷剂进入分水器,再由分水器分流进入各空调空间的供水管路,供水在各房间的换热设备(譬如:风机盘管)中向空调空间释放冷/热量后成为高/低温回水由回水管路回到集水器中,进入下一循环。
1.2空调系统控制设计:空调系统的外部热交换由2个循环水系统来完成。
循环水系统的回水与进(出)水温度之差,反映了需要进行热交换的热量。
因此,根据回水与进(出)水温度之差来控制循环水的流动速度,从而控制了热交换的速度,是比较合理的控制方法。
1、冷冻水循环系统的控制由于冷冻水的出水温度是冷冻机组“冷冻”的结果,常常是比较稳定的。
因此,单是回水温度的高低就足以反映房间内的温度。
所以,冷冻泵变频调速系统,可以简单地根据回水温度进行如下控制:回水温度高,说明房间温度高,应提高冷冻泵的循环速度,以节约能源。
反之则反。
总之,对于冷冻水循环系统,控制依据是回水温度,即通过变频调速,实现回水的恒温控制。
原理图见图2。
2、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控制由于冷却塔的水温是随环境温度而变的,其单测水温不能准确地反映冷冻机组内产生热量的多少。
所以,对于冷却泵,以进水和回水间的温差作为控制依据,实现进水和回水间的恒温差控制是比较合理的。
温差大,说明冷冻机组产生的热量大,应提高冷却泵的转速,增大冷却水的循环速度;温差小,说明冷冻机组产生的热量小,可以降低冷却泵的转速,减缓冷却水的循环速度,以节约能源。
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控制原理图见图3。
冷却水循环系统的控制原理图3、末端送风机的变频控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开始关注生活与工作环境的舒适性。
大型公共建筑(如商场、宾馆、影剧院等)均设置有中央空调系统,而大多数中央空调的运行,绝大部分末端机采用开/关控制方式,难以满足人们对舒适感的要求。
变频技术的飞速发展,成本进一步下降,使得这一要求成为现实。
手动调节控制终端(1)调节风量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冷、暖的输送介质通常是水,在末端将与热交换器充分接触的清洁空气由风机直接送入室内,从而达到调节室温的目的。
在输送介质(水)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改变送风量可以改变带入室内的制冷(热)量,从而较方便地调节室内温度。
这样,便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定需要的室温。
调整风机的转速可以控制送风量。
使用变频器对风机实现无级变速,在变频的同时,输出端的电压亦随之改变,从而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系统噪音,其经济性和舒适性是不言而喻的。
(2)控制方式的确立a、在室内适当的位置,安装手动调节控制终端,如图4所示,调速电位器vr和运行开关kk置于控制终端盒内,变频器的集中供电由空气开关控制,需要送电时在配电控制室直接操作。
调整频率设定电位器vr,可以改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而控制风机的送风量,关闭时断开kk即可,此方式成本低廉,随意性强。
b、当室外温度变化,或者冷/暖输送介质温度发生改变时,将可能造成室温随之改变,对环境舒适要求较高的消费群体,则可以采用自动恒温运行方式,如图5所示自动恒温运行方式选择内置pid软件模块的变频器。
控制终端的方式同手动方式。
电位器用来设定温度(而不是调整频率)。
变频器通过采集来自反馈端vpf/ipf的温度测量值,与给定值作比较,送入pid模块运算事自动改变u、v、w端子的输出频率,调整送风量,达到自动恒温运行。
c、送风机的分布可能不是均匀的,对于稍大的室内空间,则可以采用“区域温度平均法”策略调节送风量,以满足特殊需要量场所。
d、为降低成本,个别的变频器可能没有内置pid软件模块,选用外加pid调节器即可。
1.3空调的形态学矩阵:方案数为:N=6*3*3*2=108二、结构方案设计2.1、方案说明:由于整个实验室正在逐步筹划和建设的过程中,许多设计还处于探讨之中,众多功能还未付诸实施。
现在本文就系统改造实现情况作简单介绍:本文的系统调试应分为两步,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调试和中心网络系统调试。
我们就已完成的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及使用情况作一下说明:针对实验室的要求:要求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感温精确度高,维护方便寿命长,并能联网进行管理。
除此之外在实际使用中系统的故障报警部分设计还不够完善,许多功能还未开发。
本文经过对设备状况和同学们对中央空调学习认识的调研,本文认为可采用三菱公司的A系列PLC作为设备的控制系统核心。
它不仅具备普通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各种优点,而且能够利用以太网网络模块(B2/B5)组建MELSECNET网络,最终达到建成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既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
当然系统基本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它不仅具备基本逻辑控制功能,还具有联网通信功能和管理功能等。
另外相对与老的控制系统,它工作稳定、故障率低,并能进行系统自动报警,操作及维护十分简便,维修综合成本(待机时间等)大大降低。
在智能化中央空调冷冻系统中,采用PLC控制系统是切实可行的,中央空调冷冻系统用PLC控制可以有效地保证其工作稳定、可便于维护,且性能价格比高。
同时以PLC为核心的高可靠的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空调主机的控制及两台主机之间的协调控制,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灵活等显著特点。
本工程可供选择的冷源方案有常规空调系统(水冷主机+常规风机盘管)、常规空调系统(水冷主机+无刷直流风机盘管+全热交换器新风机组)、多联机VRV空调系统和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四种方案,在此,对每种空调方案进行优缺点及初投资经济性对比分析,以便为本项目选择合适的空调方案。
2.2、常规空调系统(水冷主机+常规风机盘管)本方案制冷主机采用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制冷剂为R134a。
根据各房间使用功能不同、使用时间差别较大的特点,制冷主机总装机容量为900USRT,选用二台450 USRT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
其配套的冷水泵、冷却水泵及冷却塔之间均采用一对一运行。
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设在地下一层制冷机房内,冷却塔设在31.6M的屋面上。
本工程全部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柜机系统。
从室外吸入的新风经新风柜机降温、除湿至室内空气状态焓值并经风机加压送至各室内风机盘管的送风管,与经风机盘管加压、冷却、除湿后的回风混合,最后由散流器送入室内。
2.3常规空调系统(水冷主机+无刷直流风机盘管+全热交换器新风机组)2.3.1常规空调系统(水冷主机+无刷直流风机盘管+全热交换器新风机组)简介由于本方案采用了全热交换器新风机组,回收了部分排风冷量,因此主机装机容量与方案一相比可减少100RT,故选择为800USRT,选用二台400 USRT离心式水冷冷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