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首先,我来说一下教材《诗经》是人教版高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课文,由《氓》和《采薇》两张组成,我今天给大家说的就是《采薇》,该单元主要是鉴赏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采薇》以四言诗歌体的形式,以回忆的方式写了被遣戍边的战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

重章叠句手法的运用以及情景交融的抒情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第二,我来说一下我对教材的处理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的“三个维度”,我将本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反复诵读,体会诗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诗歌的主旨。

掌握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用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鉴赏诗歌,本课的重点是掌握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

鉴于要培养学生对诗经的兴趣和提高其鉴赏能力,所以我安培用两个课时精讲。

第三,我再说说教学方法教法得当,才能挖掘出学生最大的潜力,才能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我认为这首诗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朗读去体会征人那种厌恶战争思念家乡又奋勇抗敌的矛盾心理,通过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去鉴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所以我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这样可以真正的做到一学生为主题,尊重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最后,我来呈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是导入:和学生集体朗诵余光中的乡愁,营造气氛。

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有融于血液的故土乡情。

今天就让我们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源头去体验一下这美好的情感吧。

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请不同的同学自选章节朗读,其他同学为其正字正音,老师指导重点字词及朗读的节凑。

并大体让学生把握结构内容。

三:细读赏析讨论重章叠句这一技巧在诗中的作用和好处。

分组讨论主人公对战争的态度及文章的主旨。

鉴赏最后一章,各抒己见。

老师最后在大屏幕上打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和学生们交流。

四:作业:课后阅读《诗经》里其他经典篇章,把自己喜欢的重章叠句找出来在班里交流。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诗经》、《采薇》等文学知识,能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诗歌。

2.通过“杨柳”、“雨雪”等意象,想象诗歌描绘的今昔不同的景象,体会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抓住“依依”、“迟迟”、“载渴载饥”、“伤悲”等关键词,体会从军将士艰辛的生活和思归怀亲的情感。

板块一:抓题导入,了解《诗经》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入古诗词诵读单元,学习一首两千多年前的古诗《采薇》,一起读课题:《采薇》(节选)。

2.仔细观察“薇”字,猜测可能跟什么有关?预设:草植物。

3.是啊,“薇”是植物名,指薇菜,就是野豌豆苗采薇就是采野豌豆苗。

注释里还说,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文中有这样一个注释我们来读一读。

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视频让我们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此板块的教学,让孩子了解“薇”这种植物,与最后板块中士兵们采薇充饥相互呼应。

通过注释朗读、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们走进《诗经》,了解《诗经》。

】板块二:初读感知,体会诗韵1.了解课题之后,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

完成学习活动一。

预设1:这首诗每一句都只有4个字。

是的,这是一首四言诗。

四言诗是中国最早的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西周时期。

预设2:这首诗中有很多的叠词,依依、霏霏、迟迟,仔细观察注释会发现,这三个叠词都是形容事物的样子。

2. 四言诗常运用叠词,有什么好处?(这使诗歌具有一种音韵美。

)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这首诗,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 男女生配合读。

【设计意图:读准、读通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其次是读出节奏感。

这首诗与之前遇到的诗有所不同,之前大多看到的是五言诗、七言绝句,四言诗还是初次遇见。

这首诗中叠词的使用更是巧妙,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可以感受诗歌音韵美。

】板块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过渡:诗会读了,还不够,让我们走进诗歌的场景,体会其中的情感。

先来品读前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能:把握情感、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过方:朗读、合作探究3、情态:厌战、思乡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文学常识《诗经》)或者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或者播放舞蹈《采薇》或者欣赏名人大家的朗诵,在欣赏中初步奠定情感基调2、初读文章,扫清字词障碍(多媒体展示)孔疚(jiù)靡盬(mígǔ)、玁狁(xiǎnyǔn)寰宇(huán)神裔(yì)肴馔(yáo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象弭(mǐ)归聘(pìn)四牡(mǔ)骙骙(kuí)所腓(féi)雨雪霏霏(yù)整饬(chì)有感情朗读文章3、再读课文,分析结构(提问)(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手法—重章叠句,反复吟叹;内容—比兴手法——植物生长,时间流逝,士兵焦虑痛苦与日俱增)(二)、战争(未直写战争残酷,而写战车马高大,侧面突出战争残酷)(三)、归途伤悲(今昔对比,大雪纷飞,饥渴难当,气氛悲怆)4、析读课文,分析情感(合作探究)①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普通士兵——离乡出征——生活艰苦——内心伤痛——厌战——思乡②问:从哪些地方可以表现出来:(小组讨论,交流,选代表回答问题或者看哪位同学手举的高,看起来比较活跃或者找一个靠窗的,或者靠窗的同桌起来回答下)表现:“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说好要归,迟迟不归,君问归期未有期(好,请坐,这位同学找的非常仔细啊,看来对文本把握的非常清晰,还有其他同学要补充吗)“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忧心忡忡,归心烧灼“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今昔对比,大雪纷飞,饥渴难当,气氛悲怆。

归纳小结(参照板书)布置作业:写一段文字表达思乡情绪板书设计:采薇(一)、难归原因、生活艰苦—比兴手法——重章叠句、痛苦焦虑(二)、战争—四牡骙骙——侧面描写——突出战争残酷(三)、归途伤悲——雨雪霏——两相对比———饥渴难当,气氛悲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2】篇〗[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与民族的智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莫”“止”“刚”“疚”“腓”“思”“雨”等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读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初步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2、过程目标:诵读,合作学习,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好处。

3、情感目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爱护和平,珍惜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文言实虚词。

2、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战士归途“我心伤悲”的原因及“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和平一直是人们向往的生活方式,然而战争却一直如鬼魅一样,缠绕着和平。

似乎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战争,因而战争是不少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回到中华文学的源头《诗经》,去感受战争给古人带来的百味人生。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采薇》。

二、回顾《诗经》有关知识三、诵读课文1、自读,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音靡室靡家不遑归聘靡盬牡骙腓弭霏霏2、范读3、齐读4、指名学生诵读,其他同学注意听,指出优点与不足5、自读,梳理基础知识(找出课文中重要词语,并解决其意义和用法)(1)古今异议词:止作聘孔路(2)通假字:莫尔棘(3)活用词:日(名词作状语)雨(名词用作动词)(4)一般重要实虚词:靡(无)、遑(闲暇)、牡(雄性鸟兽,与牝相对,如牝鸡司晨)、捷(胜利)、骙骙(熟练的样子)、载……载……(一边一边,如载歌载舞)助词,无实义:维、斯、思、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文本赏析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戍边战士思乡2、是不是一开篇就写思乡呢?不是3、开头没写思乡,写采薇,这是《诗经》中的哪一种手法?还有哪些章用了这种手法?兴,1—4的章都用了兴的手法。

1—3章都是以采薇起兴。

第4章以棠棣之花起兴。

(进一步加深对《诗经》“六义”的理解)4、其实,作者写采薇,不仅有兴的作用,还应该有其它用意,要不,为什么不写采蘑菇?“采菇采菇”不也行吗?暗示了战事的艰苦,战士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所以才以野菜充饥;另外也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高中语文采薇优秀导学案

高中语文采薇优秀导学案

高中语文采薇优秀导学案篇一:采薇导学案答案《采薇》导学案答案【个人自主学习】反复诵读,读准字音。

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猃狁(xiǎn yǔn )之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我行不来(lài):无人慰问。

彼路(lù)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ù)雪霏霏:下雪。

【小组合作学习】词类活用⑴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yù),名词作动词,雨雪犹“落雪”。

古今异义⑴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⑵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傍晚)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一月三捷(捷,通“接”,与敌交战)玁狁孔棘(棘,通“急”,紧急)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彼尔维何(尔,通草字头的尔,花盛开的样子)象弭鱼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班级探究学习】1、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解释诗歌每章的意思。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采薇》导学案(学生版)

《采薇》导学案(学生版)

4、《采薇》导学案(新授课)【学习主题】积累重点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

(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语言积累与梳理【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请给加点词语注音,解释。

岁亦莫()止:猃狁( )之故:载( )饥载渴:王事靡盬( ):我行不来( ):彼路( )斯何:四牡骙骙( ):小人所腓( ):象弭( )鱼服:雨( )雪霏霏:课中学习任务一:(指向学习目标1)结合书下注释,翻译重点词语。

解释词语意思.1.词类活用(1)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通假字岁亦莫止我行不来维常之华一月三捷玁狁孔棘)彼路斯何彼尔维何象弭鱼服3.古今异义不遑启居..古义:今义:君子..所依古义:今义:小人..所腓古义:今义:任务二:(指向学习目标2.3)要点探究1.请分别概括出《采薇》的段落内容。

2.整体把握。

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3.请对文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进行赏析。

4.《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课后检测A组(巩固学习)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C.行道迟迟: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3.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4.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养成古诗学习方式。

情感目标: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课件出示:“风”“雅”“颂”)根据老师的提示(课件出示:宗庙乐歌和舞歌、民间乐歌、宫廷乐歌)一起来猜猜看,“风”“雅”“颂”分别收录了哪些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诗经·采薇》(板书课题)的节选内容。

知道“薇”是什么吗?(提示学生从偏旁猜)见过“薇”吗?(课件出示,释题。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1、读(1)课件出示古诗,自由试读古诗。

(2)指名读。

教师相机指导“雨”的读音。

(3)齐读。

提示节奏。

2、质疑(1)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句,把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

(2)学生质疑。

谁有不懂的地方?(3)引导学生根据资料自学解决问题。

有一个好办法,可以解决其中一些问题——看注释。

(4)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5)查遗释疑。

师相机指导:“杨柳”之意。

介绍典故“百里穿杨”。

3、试解诗意。

(1)组内讨论诗意。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诗意。

(2)班级交流诗意。

(3)师出示诗意“诗”。

三、创设情境,加深感悟。

1、“杨柳依依”(1)课件出示“杨柳依依”。

怎样的“杨柳”会让人感到“依依”?这四个字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想象,进行口语表达。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作品资料与情感;熟读成诵。

2.从诗歌的意象、叠词、表现手法、章法特点等方应对文本进行鉴赏。

3.体会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家园之思。

【归纳·整理】1.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2.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3.关于玁狁(注:课本上写作“狁”,电脑无法识别)玁狁是殷周时期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属于游牧民族,为了争夺粮食与土地,玁狁与商王朝进行了多次战争,西伯侯姬昌以商纣王的名义讨伐玁狁,使玁狁臣服,之后,玁狁就打着商王的旗号对周边各部落进行兼并战争,实际上为武王伐纣准备了条件。

周人与玁狁的战事主要发生在西周晚期,但也延及到东周初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后,西周被玁狁所灭,美人褒姒也被俘虏。

之后的东周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征战过程中,玁狁的名称就慢慢消失了,改为戎、狄,据近代学者王国维考证,玁狁即《史记》中记载的匈奴。

【思考·感悟】1.你从《采薇》一诗中体会到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2.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3.回忆写思乡的诗句,体会家(人)对人生存成长的好处。

【发现·创新】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阅读相关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清】刘熙载《艺概》:“昔往”、“今来”对举的句式,则屡为诗人追摹。

如曹植的《朔风诗》“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朱华泛指红花;旋止,归来。

当初我离开时,花儿还开得很艳,此刻我归来时,漫天雪飞。

)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手法是学习要点,赋、比、兴手法的理解鉴别又是学习的难点。

2.诗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学习的要点。

3.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也可能有困难。

《诗经》因距今时代久远(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词句的理解历来有分歧,这天阅读理解起来在语言方面困难较大。

我们在学习中首先要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预习课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反复熟读课文直至背诵,透彻理解。

学习的重点不必放在字词句的逐一解释上(但某些古汉语常用的实词、虚词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词语、成语必须要掌握);重点应是学习掌握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所刻划的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赋、比、兴手法以及章法结构和停顿节奏等的艺术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学习资料与步骤]一、了解《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

②孔子删诗说。

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

只但是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诗经》所录,均为以前入乐的歌词。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采薇》为高中语文必修二中诗歌单元所选篇目。

之前,已通过《氓》的讲授,向学生介绍了《诗经》赋、比、兴手法及其现实主义风格。

本诗为《诗经·小雅》中的一篇,表现征战士卒思念家乡、厌恶战争、期盼胜利、控诉苦乐不均等复杂情感,体现“小雅怨诽而不乱”的风格。

其中,第一至三章“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第四、五章侧面描写战争场景的表现技巧,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品析,及全诗情感,为本诗赏析重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篇《氓》的学习,已经大致了解《诗经》的基本文学常识、相关艺术手法和主要风格特征。

本篇中士卒复杂的情感,将是他们理解的难点。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2、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情感。

过程与方法1、音读、意读、情读、美读;2、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达到感悟情感、品味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远戍士兵复杂的情感内涵;2、呼吁学生爱护和平、反对战争。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布置学生独立预习,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旁批大意。

2、课前检查与反馈:请生齐读全诗。

(二)课堂教学1、导入:人类的进程,总伴随着一段段血战前行的战争史。

那一场场血淋淋的战争,也成就了一个重要的诗歌题材——战争诗。

各代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不同的战争情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视死如归)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家国之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战斗豪情)小结:古往今来,不同诗人从各自的角度诠释出了不同的战争情感。

那么,三千多年前的名篇《采薇》,又流露出怎样的情感,我们一起来品读。

2、意读师翻译第一章,请生翻译余下五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与这首诗相关的古诗词常识。

2、能大体把握诗意。

3、能熟练诵读这首诗,并且能流利背诵下来。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能作相应的拓展迁移。

教学重难点:1、能熟读成诵,大体把握诗意。

2、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作相应的拓展迁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诗经》,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的文化瑰宝中熠熠闪光。

那么,你们知道,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什么吗?生:《诗经》。

师:嗯,很棒!那么对于《诗经》,你们又了解多少呢?查过资料吗?生答:师:好,老师这里有一道练习,一起来做做看。

课件出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入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前称《诗》或《诗三百》;汉时被尊儒家经典,乃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因毛亨、毛苌曾注释,又称《毛诗》。

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2、师:《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

而“雅”又有“大雅”和“小雅”之分,《采薇》就是选自“小雅”里面的一篇经典之作,可谓千古绝唱。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做一回知音,听一听这首遥远的绝响。

师:先来分析课题,“采薇”是什么意思呢?“薇”字比较难写,伸出手写一下,看这个“薇”字,想想是什么意思?生:----师:偏旁?生:草字头师:是跟什么有关?生:-----师:“薇”是:野豌豆苗。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3、师:那么有学生会问了,题目是《采薇》,为何书中的诗句没有一句提到采薇呢?因为啊,我们课文中选录的只是采薇的节选,其实整篇诗歌前面多次提到过采薇,写了薇这种植物由发芽到长大再到长成的生长过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二、读准诗歌,把握基调。

1、同学们自由诵读。

2、个别读,注意“薇、雨、霏”的读音。

(你也读读!你学学他读读)3、同学们再结合注解读读?指名个别读!(问听众,你听出了什么?——说一说诗表面意思。

《采薇》导学案6

《采薇》导学案6

《采薇》导学案6
一、巧设迁移
二、解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三、自主探究:
(一)课前预习
1、解释加点字
靡室靡家(无)不遑启居(空闲)
载饥载渴(又)靡使归聘(问候)
岁亦阳止(农历十月)忧心孔疚(很,非常)戎车既驾(已经)
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雨雪霏霏(下雪)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
维棠之华(同“花”)彼路斯何(同“辂”,大车)岁亦莫止(同“暮”,年底)
2、文学常识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入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3、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朗读②翻译(学生翻译,尽量由学生补充、订正,教师适时加以启发、指点。

)(鼓励学生课前翻译全诗。


③了解作品主旨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名篇。

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

这首诗用士兵的口吻,在战后归家途中,追述戍边作战时的苦况,犹如电影用一连串的回忆镜头,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诗经·采薇》教学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采薇》教学教案《诗经·采薇》教学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2.过程与方法:自主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文章的重点字词,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

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

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二、初读课文,把握字词(学生齐读课文,重点考查预习情况,之后点拨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1.字音狁(xiǎnyǔn)不遑(huáng)载饥载渴(zài)我行不来(lài)......孔疚(jiù)靡盬(mígǔ)维棠之华(huā)象弭(m ǐ).....归聘(pìn)四牡骙骙(mǔkuí)小人所腓(féi)雨雪霏霏(yùfēi).......2.字形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骙(四牡骙骙)遑(不遑)戍(戍守)戊(戊戌)弥(弥漫)徨(彷徨)戌(戊戌)戎(戎装)弭(消弭)3.解释重点字词岁亦莫止莫,同“暮”。

导学案《采薇》

导学案《采薇》

《采薇》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章法特点。

2.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

3.反复诵读,深入理解和鉴赏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难点:1.朗读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诗歌的思想内容。

2.反复诵读,深入理解和鉴赏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学法指导: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素材积累】(文段一)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诗经•邶风》)译文:闲雅姑娘真美丽,等我城上角楼里。

故意逗人不露面,来回着急抓头皮。

闲雅姑娘美娟娟,送我笔管红艳艳。

红色笔管光闪闪,喜爱你的美容颜。

(文段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译文: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穿战袍。

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戈矛,与你共同去杀敌。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穿内衣。

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咱们的矛戟,与你共同去作战。

谁说我没有军衣?与你共同守下裳。

国家调兵去打仗,修好铠甲和刀枪,与你共同奔战场。

预习导读评价单一检测预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玁狁..()不遑.()孔疚.()靡盬.()四牡.()骙骙..()小人所腓()象弭.()雨.()雪霏.()霏载.()渴载饥2.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岁亦莫止()彼尔维何()玁狁孔棘()维常之华()二诵读课文,疏通文意。

(1)提示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2)重点字词。

要求:结合注释把重点字词的含义标注在原文中。

(3)翻译文句,体会情感。

(4)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勾划出能表现主题思想的诗句。

未解决的问题预习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问题解决评价单合作交流:反复诵读,深入理解和鉴赏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导学案第1篇】【学情文本定位】《采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经〉两首》中的第二篇,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对《采薇》一诗的学习要求为:熟读;明确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情感态度;最后一章的内容、写法及其作用;前三章重章叠句手法的特点。

此前,学生已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的学习中习得:背诵并写一段赏析文字;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与文章内容的对比中体会《木瓜》一诗的情感。

同时,学生已在本课《氓》一诗的学习中进一步明确了:赋、比这两种表现手法及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因此,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及相关工具书,对诗歌文句的疏通已不是一件难事。

依托已有知识和阅读经验,学生对诗经“六艺”的基本概念也比较清楚,诗歌整体内容的梳理也将比较轻松。

但是,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情感是如何在作品中通过多样的艺术手法体现的,仍是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易产生困惑的问题,《采薇》尤为如此。

《采薇》虽然选自《小雅》,但风格上更接近《国风》,很有民歌的特色。

对其进行指导鉴赏,能够让学生感性地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体会到其中传达出的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以及表达这种质朴的情感所采用的简约而隽永的传情达意的方式。

从课文内容出发,更好地进入情境,可以体会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进而走入人物心灵深处,深刻感受诗的丰富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文学文本的教育审美价值。

【设计理念】《采薇》出自《诗经》,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

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

本设计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比较、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感受诗的丰富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采薇》导学案(2024)

《采薇》导学案(2024)

2024/1/26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26
7
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以采薇起兴,引出戍 边战士的艰苦生活和 思乡之情。
运用比兴手法,通过 对薇菜、杨柳等自然 物的描绘,寄托戍卒 的情感。
2024/1/26
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反复咏唱,增强情 感的表达。
8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通过对薇菜生长的描绘,表现出 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生活的漫长。
比兴手法深化主题
通过比兴手法,将战士的思乡之情与战争的残酷、戍边生活的艰苦相互交织,深 化了诗歌的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024/1/26
16
叠词、押韵等修辞手法分析
2024/1/26
叠词运用
诗歌中大量运用叠词,如“采采 ”、“靡靡”、“迟迟”等,既 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又突出了 战士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团结与协作
诗中描写了士兵们团结一 心,共同抵御外敌的场景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协作精神。
20
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
道德教化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对当代社 会仍具有教化作用,有助于培养
人们的良好品德。
文化认同
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 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艺术审美
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和审美观念 对当代艺术创作仍具有借鉴意义。
《采薇》创作背景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 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 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采薇采薇导学案 图文采薇 采薇 导学案

采薇采薇导学案 图文采薇 采薇 导学案

采薇采薇导学案图文采薇采薇导学案采薇采薇导学案图文采薇采薇导学案采薇是诗经的小雅一章,是一首描述战争的史诗。

可用戍卒归途忆唱叹来总结。

xxxx分享的采薇采薇导学案。

供大家参考采薇采薇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雅的内容及其概况。

2识记赋的写法特征及重章叠句的写法特征。

3能够找出并分析诗中对比衬托等修辞诗句及作用。

4归纳诗歌主题。

重点难点1找出并理解赋的写法特征及重章叠句的写法特征2分析并把握诗歌中流露出的民主平等的主题。

知识链接1风雅颂简介(参见练习册)。

2赋比兴手法(参见练习册)。

学法指导朗诵法探究法习题法学习过程1背诵学过的氓,通过类型引入。

2学生介绍雅,老师点拨。

3预习检测(练习册字词部分)。

4齐诵全诗,整体感知。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这首诗属于什么类型:a叙事诗b抒情诗c哲理诗d朦胧诗e爱情诗f政治诗g山水诗h田园诗i宫怨诗j军旅诗5小组活动:疏通大意,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6重要字词考查:古今异义:君子小人翼翼往烈烈业业聘通假字:莫尔棘7重要句子翻译:薇亦作止岁亦莫止翻译:薇亦柔止心亦忧止翻译:忧心烈烈,载饥载渴翻译: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翻译:薇亦刚止岁亦阳止翻译: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翻译: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翻译: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翻译:岂不日戒,玁狁孔棘翻译: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翻译:8内容分析:采薇是什么意思以此为题有何用意采薇是以戍边士卒的生活为内容的诗,士卒对戍边的态度如何体现在那些诗句上此诗前三节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诗中士卒对获胜是欣喜的,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此诗最后一节与前几节的写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最后一节里,将昔我来矣,杨柳依依和今我来矣,雨雪霏霏进行,此为乐景,又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为悲情,其写法是。

回顾小结1雅中收录的采薇一诗,为我们了解雅有何帮助雅的内容是怎样的课堂检测听课手册作业布置1背诵采薇,并翻译。

2课后第二题。

自我反思知识与技能达成:ABCD过程与方法达成:ABCD情感态度价值观:ABCD。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翔中学高一语文第二册导学案《采薇》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知识链接】《诗经》的语言特点及表现手法:《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

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

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一、课前预习1、正音岁亦莫()止:莫,同暮。

猃狁( )之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 )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 ):没有止尽。

我行不来( ):无人慰问。

彼路( )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 ):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 ):隐蔽,掩护。

象弭( )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 )雪霏霏:下雪。

2、词类活用⑪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古今异义⑪不遑启居。

⑫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4、通假字岁亦莫止()我行不来()维常之华()一月三捷()猃狁孔棘()彼路斯何()彼尔维何()象弭鱼服()二、合作学习探究1、朗读这首诗,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古代边塞诗,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

根据诗歌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你认为该怎样划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2、《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3、仔细品读前三章,你认为前三章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它到底好在哪里?5、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场面的特色。

(一)1、岁亦莫(mù)止:莫,同暮。

猃狁(xiǎn yǔn )之故: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王事靡盬(gǔ):没有止尽。

我行不来(lài):无人慰问。

彼路(lù)斯何:路,通辂。

四牡骙骙(kuí):马强壮的样子。

小人所腓(féi):隐蔽,掩护。

象弭(mǐ)鱼服:用象牙装饰的弓。

雨(yù)雪霏霏:下雪。

4、⑪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yù),名词作动词,雨雪犹“落雪”。

5、⑪不遑启居:启,古意是跪,今意指开启;居,古意指安坐,今意指居住。

⑫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文中指主帅,今指有品德的人;小人,文中指士卒,今指品行差的人。

6、岁亦莫止(莫,通“暮”,傍晚)我行不来(来,通“勑”,慰勉)维常之华(华,通“花”,花朵)一月三捷(捷,通“接”,与敌交战)猃狁孔棘(棘,通“急”,紧急)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彼尔维何(尔,通草字头的尔,花盛开的样子)象弭鱼服(服通“箙",盛箭的器具)(二)1、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4、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3、赏析: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

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

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4、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重章叠唱。

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

《采薇》测试与反馈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我戍未定()王事不盬()小人所腓()靡使归聘()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C.行道迟迟: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5.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课文揣摩与拓展6.《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1章写第2、3章写第4、5章写第6章写全诗体现了7.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容:艺术手法:(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8.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秦风•兼葭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②从之,道阻且长;溯游③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凄凄,白露未晞④。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⑥;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⑦。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⑧。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⑨。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⑩;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⑾。

【注释】①苍苍:茂盛的样子。

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

②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行走。

洄,曲折盘旋的水道。

③游:通“流”,直流的水道。

④晞(xī):晒干。

⑤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⑥跻(jī):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

⑦坻(chí):水中高地。

⑧未已:未干。

已,止。

⑨涘(sì):水边。

⑩右:迂回弯曲。

⑾沚(zhǐ):水中高地。

(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

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

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

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答:。

《采薇》作业答案1.略;2.D;3.C;4.C;5.D;6.第1章:戍卒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不得归而产生的悲伤。

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2、3章:军旅生活之苦。

第4、5章:战争场面。

第6章: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全诗: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7.(1)内容:由驻防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

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

(2)雄性的鸟兽牝牝鸡司晨、牝牡骊黄牡牝不分。

(3)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

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烈。

8.(1)D (2)这种表达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有助于强调事物的特征,突出人物的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3)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