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论语》精华50句解析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https://img.taocdn.com/s3/m/eff4884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9.png)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中的名言及赏析
![论语中的名言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fc289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7.png)
论语中的名言及赏析大家平时会关注论语中的名言及赏析吗?关于论语中的名言及赏析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中的名言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语中的名言及赏析(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一听别人言语,不用多想,便能明白;到了七十岁时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论语经典的句子和分析句子
![论语经典的句子和分析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5f0eadba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0.png)
论语经典的句子和分析句子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分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里仁》)分析:这句话表达了等待好友的快乐和喜悦之情。
它强调了朋友之间的重要性和友谊的珍贵。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
它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德之道,即待人以心意。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分析: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价值。
对于一个人来说,喜欢和享受学习的过程比仅仅知道知识更为重要。
5. “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子罕》)分析:这句话强调了表面上的虚伪和巧舌如簧的言辞不能代表真正的仁德。
它强调了内在品德的价值。
6.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公冶长》)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不同人的兴趣和喜欢。
智慧的人追求广博的知识,而仁德的人则追求高尚的人格。
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子曰》)分析:这句话强调了远见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人只关注当下,不思考未来,那么就会面临种种困境和问题。
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分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长都是必不可少的。
9.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子贡》)分析:这句话强调了了解他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应该不断地学习和了解他人,而不仅仅是依靠他人认识自己。
10.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为政》)分析:这句话强调了做人和执政的原则。
一个有志向的人应该以道德为基础,依靠仁德的品质,追求艺术和美的领域。
1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公冶长》)分析:这句话强调了对他人了解的重要性。
论语经典语录及分析
![论语经典语录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623aa590c69ec3d4bb7585.png)
《论语》中的经典语录学而篇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理由: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
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觉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对家人或别人撒谎;有没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没有做到给自己一定的惩罚。
为政篇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理由:这段话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代表,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
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
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这段话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在生活中,不管是不是身为一个管理者,都要把重点放在德治。
以德服人。
八佾篇第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说:美丽的笑容真好看啊,漂亮的眼睛黑白分明,波光流转,把洁白的面容打扮得绚丽多彩,说什么呢孔子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才可以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子夏说:礼是不是也建立在“义以为质”本性之后呢孔子说:启发我的人,是卜商啊,从现在开始可以与子夏谈论诗经的问题了啊。
理由:这段话一开始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非常喜欢这句话,所以对于这段语录的印象格外深刻。
而这段话的转换也很快,从“绘事”聊到了“礼”。
充分说明了孔子举一反三的思想。
里仁篇第四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子游说:臣子的忠心表现在匡救国家社稷,朋友的道义表现在相互切磋,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言谈处事当中,也要有所注意。
50个论语中最经典的句子及翻译
![50个论语中最经典的句子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7e028d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79.png)
50个论语中最经典的句子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精华50句](https://img.taocdn.com/s3/m/46964c04f90f76c660371a3e.png)
《论语》精髓50 句《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此刻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尝。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未来的考虑,就必然会有近在咫尺的忧虑。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理智慧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他人。
4、与朋友交,一诺千金。
交朋友,必定要一诺千金。
5、君子和而不一样,小人同而不睦。
君子和平共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狼狈为奸而不可以和睦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消失的光阴就像这流水同样啊!日日夜夜不断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美自己的涵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琢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一样,不相为谋。
立场不一样、看法不一样,也就不要互相商讨策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归纳它的所有内容,就是:思想贞洁,没有险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数,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发奋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疑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一样的建议,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高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不时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得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能够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民众但不互相勾通,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民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类态度才是理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行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声势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能够容忍,什么事不可以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听说不加考据任意流传,就是扔掉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清晨理解了解了真谛,夜晚逝世,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以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重要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重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0ba04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f.png)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重要知识点汇总《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它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的集结。
在学习《论语》时,我们需要理解其中的重要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他的学说。
下面就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的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学而篇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反复思考,只有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对学习的要求,他倡导人们要虚心好学,不要因为自己已经有所成就而骄傲自满。
第二章:为政篇1.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是对待友谊和仁爱的理解。
孔子认为通过学问可以结交朋友,而朋友可以相互帮助成长。
2. “君子之于天下也,不求也难。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第三章:兄弟篇1.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教导我们要有坚定的信仰和为人之道,同时要虚心接受错误并勇于改正。
2. “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将问题推给别人。
第四章:述而篇1.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认为真正的仁爱不能通过华丽的言辞和做作的举动表达,而是从内心发出的。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强,只有经历过困苦才能看到真正的价值。
第五章:泰伯篇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认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以身作则,只有身体力行,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强调了道义与利益的区别,他认为君子应该以道义为重,而不是只追求个人利益。
第六章:乡党篇1. “凡习礼,一以贯之。
”孔子强调要坚持学习和实践礼仪,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以提升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
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平等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
论语精华60句 包括解释
![论语精华60句 包括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a571d3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e.png)
《论语》精华60句(带翻译)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水奔腾活跃,聪明智慧的人喜欢水,山沉静厚重,有仁德的人喜欢山。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有了过失主动承担责任,对别人多谅解和宽容,这样就不会产生怨恨。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判断君子小人其实很简单,君子普遍厚待人们,但是小人却心存私念,有所偏袒。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糊,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5、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有仁爱的。
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德重于才,年轻人要先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和睦,信守承诺,亲近仁爱,做到这些之后,再学习知识。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老是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先去了解别人。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好的就要向他学习,见到不好的就要反省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修养。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远走高飞,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告知方向。
10、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迟钝,不会花言巧语,但是做事勤勉牢靠。
11、君子不器。
君子不是工具,他们不应当只是为了谋生而掌握一门技能而已,他们要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好事,不会唯恐天下不乱,对别人的错误推波助澜。
小人刚好相反,喜欢“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4、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应该做的事,不要犹豫,即使自己的老师在旁边,也要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会感到气愤,这不也是一种君子的风度吗?16、言必信,行必果。
说过的话一定要讲信用,确定的事一定要坚决做下去。
1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凡事不能凭空臆想,一定要讲究证据;遇事不独断,不能任性;行事要灵活,不能死板;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要和别人商量,一起完成任务。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精华50句](https://img.taocdn.com/s3/m/07c5a4dd08a1284ac8504329.png)
《论语》精华50句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文言知识及内容解析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文言知识及内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49d41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9.png)
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文言知识及内容解析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以“仁的学说”,“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来教育学生。
他后来被尊称为“圣人”。
孔丘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ōu yì)人。
孔子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
排行第二“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
而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学名人。
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孟子为“亚圣”。
创作背景《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
全书二十篇。
四百九十二章。
首创语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今本共二十篇。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155句)
![《论语》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155句)](https://img.taocdn.com/s3/m/c3d0c33f6137ee06eef918dd.png)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解释: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因为知道自己错了而依然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如此才能更加明智。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篇》解释:君子有九件要反思的事: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听懂,待人是否温和,举止是否恭敬,谈吐是否真心,处事是否谨慎,有疑问是否得到解答,发怒是否有严重后果,得到东西思考是否理所应得。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篇》解释: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篇》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解释: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篇》解释:笑得真好看啊,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妩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篇》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
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篇》解释: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篇》解释: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只要担心有没有足以胜任职务的本领。
不担心没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能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论语》精华50句
![《论语》精华50句](https://img.taocdn.com/s3/m/3f0695762af90242a895e561.png)
《论语》精华50句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
![《论语》精华5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https://img.taocdn.com/s3/m/3b683259be1e650e52ea9986.png)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精华50句解析
![《论语》精华50句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1295f276eeaeaad0f33015.png)
《论语》精华50句解析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 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赏析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9e863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c.png)
论语经典名句及翻译赏析1. 《论语》名句+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论语50句经典解读
![论语50句经典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5ba86fd9b89680203d8253b.png)
《论语》五十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不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德不孤,必有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朝闻道,夕死可矣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论语》经典50句(含解释)
![《论语》经典50句(含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82c4f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8.png)
《论语》经典50句(含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译文】: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译文】: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译文】:(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里的好句子与解析54条
![论语里的好句子与解析54条](https://img.taocdn.com/s3/m/d53a192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0.png)
论语里的好句子与解析54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唯美句子、经典句子、励志句子、名人名言、搞笑说说、个性说说、语录大全、祝福短语、生活短句、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data, such as aesthetical sentences, classic sentences, inspirational sentences, celebrity quotes, funny words, personalized words, quotations, blessing phrases, life sentences, other data,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论语里的好句子与解析54条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精华50句解析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 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21.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2.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像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3. 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25. 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8. 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29.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3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3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3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35.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3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
小人与此相反。
3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40.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4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2.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过去的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
44. 以约失之者鲜矣。
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4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46.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47.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才是大人物)。
48.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 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21. 德不孤,必有邻。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2.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像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3. 听其言而观其行。
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25. 三思而后行。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
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8. 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29.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3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3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3.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3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35.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3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
小人与此相反。
3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40.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4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2.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
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