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静载计算说明
复合地基承载力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书室内低坪绝对标高40.400mCFG桩顶标高2.00+0.25=2.25m(相对标高)即 40.400-2.25=38.150m(绝对标高)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的计算:取有代表性的几个孔位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Q uk= Q sk+ Q kp3#孔:µp=0.45X3.14=1.413m A p=0.225X0.225X3.14=0.158m2Q uk =µp∑q s i*l i+ q p*A p = 1.413X(2.79X30+4.3X40+1.91X60)+0.158X500=523+79=602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602/2=301kN10#孔:Q uk=µp∑q s i*l i + q p*A p= 1.413X(2.9X30+3.4X40+2.27X60)+0.158X500=507+79=586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586/2=293kN20孔:Q uk=µ∑q s i*l i + q p*A p = 1.413X(2.97X30+3.7X40+0.5X50+1.83X60)+0.158X500=525+79=604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604/2=302kN二、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估算:f a pk =m* R a/ A p + ß(1-m) f skf a k=120kPa ß = 0.75~0.95 取ß = 0.80m = d2/d e2d e= 1.05*S1.中柱:(G、D轴)(近似等边三角形布桩)S 1= 2.2m S 2=(1.12+1.02)1/2=1.487m S=(2.2+1.487)/2=1.843 m d e= 1.05X1.843= 1.935mm=0.452/1.9352 =0.054f spk =0.054 X250 /0.158 +0.80(1-0.054)X90=82+68=150kPa2.边柱:(A、K轴)(矩形布桩)d e= 1.13*(s1s2)1/2S 1= 1.30 m S 2=1.80 m d e= 1.13X(1.3X1.8) 1/2=1.728m= d2/d e2=0.452/ 1.7282 =0.067f spk =240 X 0.067/0.158 +0.80(1-0.067)X90=102+67=168 kPa地基变形计算:1.中柱(G轴)Mmax 对应组合号: 33 Mmax= 117.98 N = 334.17 V = 16.82Mmin 对应组合号: 40 Mmin= -92.27 N = 246.03 V = -16.15Nmax 对应组合号: 42 M = 63.78 Nmax= 776.65 V = 5.25Nmin 对应组合号: 50 M = -2.64 Nmin= 82.98 V = -0.20Vmax 对应组合号: 33 M = 117.98 N = 334.17 Vmax= 16.82Vmin 对应组合号: 40 M = -92.27 N = 246.03 Vmin= -16.15P0 = P-rdP=F+G/A=(860+480)/3.0X3.2=139kPa G=3.2X3.0X2.5X20=480kNP0 = 139-2.5X20=139-50=89kPa P0 =89kPa≤0.75f a k=0.75X150=112kPa 2.边柱:(K轴)Mmax 对应组合号: 50 Mmax= 150.38 N = 39.32 V = 17.75Mmin 对应组合号: 40 Mmin= -242.64 N = 170.76 V = -44.58Nmax 对应组合号: 42 M = -133.71 Nmax= 362.21 V = -43.40Nmin 对应组合号: 50 M = 150.38 Nmin= 39.32 V = 17.75Vmax 对应组合号: 50 M = 150.38 N = 39.32 Vmax= 17.75Vmin 对应组合号: 40 M = -242.64 N = 170.76 Vmin= -44.58P0 = P-rdP=F+G/A=(420+588)/2.8X4.2=135kPa G=2.8X4.2X2.5X20=588kNP0 = 135-2.5X20=135-50=85kPa P0 =85kPa≤0.75f a k=0.75X150=112kPa。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在承受上部结构荷载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复合地基是指由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地基,常见的复合地基包括砂土加固、灌注桩、石油骨料混凝土等。
为了准确计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我们需要使用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砂土层承载力计算和复合地基的有效深度计算。
我们来看砂土层承载力计算。
砂土层承载力是指砂土地基在承受荷载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常见的砂土层承载力计算公式为:q = cNc + γDfNq + 0.5γBNγ其中,q为砂土层的承载力,c为砂土的凝聚力,Nc为凝聚力影响系数,γ为砂土的重度,Df为地基的直径,Nq为摩擦力影响系数,B为地基的宽度,Nγ为重度影响系数。
接下来,我们来计算复合地基的有效深度。
复合地基的有效深度是指复合地基中有效承载力形成的深度。
一般来说,复合地基的有效深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He = H - ΔH其中,He为复合地基的有效深度,H为地基的总深度,ΔH为复合地基加固层的厚度。
通过计算复合地基的有效深度,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地基的承载力。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包括砂土层承载力计算和复合地基的有效深度计算。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准确计算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当然,在实际计算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地基的实际情况、土壤参数的测定和修正等因素,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只是一种理论模型,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试验,结合工程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修正。
同时,地基承载力的计算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地震荷载、水文条件等,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计算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工具,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地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并结合现场勘测和试验结果进行修正,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中,一根桩和它所承担的桩间土体为一复合土体单元。
在这一复合土体单元中,桩的断面面积和复合土体单元面积之比,称为面积置换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
正方形布桩de=1.13s
矩形布桩de=1.13根号下s1*s2
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横向桩间距
注:s为桩间距
1·复合地基承降板面积(梅花形):
三角形布置的=0.866×桩间距的平方=两个正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高公式=h2=a2-b2=斜边平方-1/2斜边平方开根方
正方形布置的=桩间距的平方
2·荷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
堆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1.2
3·置换率=桩的面积÷承降板的面积
(πr2=0.19625)
4·沉降量s/d=0.06/0.08 s为沉降量d为承降板的直径
5·圆的直径=面积×4÷3.14=2√(面积÷圆周率)
6·三角形布置的直径de=1.05s 正方形布置的直径de=1.13s
7·千斤顶型号所对应荷载压力表的简易计算(在不知道千斤顶标定系数时可参考以下公式)
50T=荷载÷0.8
100T=荷载÷1.65
200T=荷载÷200×69.2(千斤顶的标定系数)=总加压值
一般算压力千斤顶标定证书上有公式。
第7章 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试验
地基承载力 fak
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三点,极差 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平均值fak。
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 于3个,取最小值承载力特 征值。
二、试验设备布置
加载设备及仪器仪表布置图
p-s 曲线
0 0.00 6.00 12.00 18.00 24.00 30.00 36.00 42.00 48.00 54.00 60.00 s (mm) 105 kPa 7.07 mm 44 90 134 180 224 270 316 360 p (kPa)
3同一场地不同布局的复合地基如何测试与评价
1.0m
1.0m
1.0m
1.5m
1.0m
1.5m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Pa;共200根桩;东西两部分 土质不同。桩径相同,试验数量如何确定?如何评价?
4设计时使用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什么要进 行宽度和深度修正?
从小压板标准载荷试验的结果过渡到有一定宽度 和埋深的实际基础,地基承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塑性区的间距较大,需要开展到一定深度才能破坏。
B鼓胀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桩周土不能提供足够的 围压,以防止桩体发生过大的侧向变形, 产生桩体鼓胀破坏。桩体发生鼓胀破坏 造成复合地基全面破坏。松散材料桩复 合地基较易发生鼓胀破坏模式,在一定 的条件下,柔性桩复合地基也可能发生 桩体鼓胀破坏。
C整体剪切破坏
在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产生图中所示 的塑性流动区域,在滑移面上桩体和土 体均发生剪切破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 基也比较容易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柔性 桩复合地基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发生 整体剪切破坏。
第一级,1/5; 以后1/10 0、10、10…..卸荷,30min 连续3次读数之差≤0.01mm 读数不断变化,24h沉降速率有 增大趋势 压力不能保持
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及检测方法
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及检测方法一、广义强度准则法广义强度准则法是根据地基中不同层次材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对其进行力学相互作用分析,计算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情况。
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1.土质特性分析:通过实地勘探和取样试验,确定软弱地层的土质性质,包括颗粒分布、比重、压缩性、剪切性等参数。
2.材料特性分析:对采用的土工材料进行实验室试验,确定其力学特性,包括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参数。
3.地基分析:根据实测资料和现场条件,建立地基的几何模型,计算地基中各层的应力与变形状态,确定承载力和变形情况。
4.强度准则分析:根据广义强度准则,推导出相应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和变形预测模型。
5.计算和检测:利用所建立的计算公式和模型,进行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和变形预测,并进行现场检测和监测。
二、现场试验法现场试验法是通过在实际地基上进行力学试验,利用试验结果确定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性能。
主要包括静载试验、动载试验和水平荷载试验等。
1.静载试验:在地基上设置静载试验桩或载重板,施加垂直静载,通过测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动载试验:采用振动器、冲击器等装置,对地基施加动态荷载,通过测量地基的振动响应和变形,分析地基的动态特性和可调控承载力。
3.水平荷载试验:通过在地基上施加水平荷载,测量地基的变形和侧向剪切力,分析地基的水平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现场试验法具有直接、准确的优点,但试验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
因此,一般在项目工程中使用广义强度准则法进行计算和检测。
总之,多元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和检测方法主要有广义强度准则法和现场试验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和检测,以确保地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复合地基静载
复合地基静载
1 试验试验项目
原状岩土地基在外荷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复合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整个试验场地地基土的允许承载能力评价
各种地基处理后的场地土综合评价
2 试验试验方法
多桩大荷载板方式
单桩复合地基的中荷载板方式
单桩、单土试验的小荷载板方式
0.25~0.5m2荷载板方式(适用于原状土及经强夯等手段加固处理后的地基土)
1.静载试验应依据辽宁省标准《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技术规程》
DB21/T1450-2006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J256-2003及建筑物地基处理技术规程进行;
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2.1试验对象的调查了解
2.1.1了解试验场地土的工程地质情况、加固后要求达到的承载力值,加固施工时间、施工方式和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并将地质报告存档一份。
2.1.2与甲方、设计人员协商试验点位置布局和确定试验点数量,了解设计人员对试验提出的要求、意见。
2.2试验准备
(同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 略)
2.3试验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
(同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 略)
3.试验
(同桩基静载试验作业指导书 .. 略)。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最大加载量计算
复合地基荷载试验最大加载量计算在建筑行业,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可说是个“家常便饭”,不过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复杂但其实挺有意思的话题。
别担心,我会尽量把这些专业术语通俗化,让大家听得懂、记得牢。
你可能会问,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到底是啥?就像给地基做“体检”,看看它能承受多大的重量,别让它撑不住哦!1. 什么是复合地基?1.1 定义及组成复合地基,顾名思义,就是由不同材料、结构组成的地基。
就像拼图,几块不同的图案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
一般来说,复合地基可能包括桩基、土基,还有各种加固材料。
这种组合能让地基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上大大提升。
1.2 重要性那么,为啥我们要搞这个复合地基荷载试验呢?这就好比一位面试官在考察应聘者,看看他是否适合这个岗位。
地基是建筑物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固,那就等于在沙滩上盖房子,风一吹就倒。
因此,搞清楚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不仅能保护咱们的投资,还能保证建筑的安全。
2. 最大加载量的计算2.1 计算公式计算复合地基的最大加载量,其实就像做数学题,有公式可循。
一般来说,最常用的计算公式为:。
P_{max = sigma_{c cdot A 。
这里,( P_{max ) 是最大加载量,( sigma_{c ) 是地基的承载力,( A ) 是承载面积。
你可以把这看作是“体重=身高×体重指数”的简单公式,只不过这里是地基在承重。
2.2 影响因素当然,这个计算可不是那么简单,影响因素还真不少。
首先,土质的好坏,比如说,沙土和粘土的承载能力可不是一个级别的。
再有,水位的变化也会对承载能力产生影响,水位高了,地基就可能“下沉”。
所以,计算时咱们得把这些因素统统考虑进去,不能掉以轻心。
3. 试验过程3.1 试验准备好了,咱们说说复合地基荷载试验的实际操作。
试验前,咱们得准备一番,首先选好试验地点,确保土质均匀。
接着,搭建好测试装置,像搭建一个“城堡”,要确保稳稳当当的。
然后,记得把所有仪器设备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地基处理中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关键技术研究
地基处理中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的关键技术研究摘要:在结构路基建设施工过程里,明确桩的承担能力针对施工具有关键的引导作用。
桩基静载测试实验是经过对测试实验桩增添连续负载,记录负载、位移变量和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而明确桩的承担能力。
本文以湖北省某铁路专用线工程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为例,对桩基的复合地基静载测试实验展开叙述,对测试实验最终结果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复合地基承载力;堆载计算;一、前言复合地基静载测试实验应用在评定承压板下应力的主要影响作用范围里复合土层的承载力。
本文以湖北省某铁路专用线工程素混凝土桩静载试验为例,该桩采用长螺旋钻孔工艺,使用强度等级为C20的混凝土进行施工。
工程桩平均桩长5.5m,桩径0.5m,分正方形布桩与矩形布桩两种,桩间距分别为1.5m×1.5m与1.5m×2.0m,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求不低于150千帕斯卡。
二、静载试验过程参考依据测试实验需求静载测试实验过程是:现场布置→加载、持荷→记录沉降量→卸载→记录沉降量1、桩基情况该桩桩长5.5m,桩径0.5m,成桩日期为2022年11月01日,试验日期为2022年12月18日,龄期为47天,符合JGJ 79-2012中条例7.7.4“承载力检验宜在施工结束后28d后进行”的要求,混凝土28天实测强度为24.7MPa,达到设计强度的124%。
2、堆载计算根据本段素混凝土桩的布桩形式、桩间距等参数要求,复合地基静负载测试实验承压板,应该具备充足的有效刚度,相比较混凝土承压板,钢承压板制作方便、快捷、耐用,故本次试验采用厚度为20cm方形钢承压板。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承压板有效面积,为一条桩担负的处理地基有效面积;多桩复合地基静负荷测试实验的承压板其有效长度,可根据真实桩数所担负的处理地基有效面积明确。
面积置换率:m=d²/d e2,d是桩身平均有效直径(米);d e是一条桩分担的处理地基有效面积的等效作用圆的直径(米);①等边三角形布桩:d e=1.05s②正方形布桩:d e=1.13s③矩形布桩:d e=1.13在这其中s、s1、s2依次是桩间距、竖直纵向桩间距和水平横向桩间距。
复合地基承压板面积和承载力计算
关于复合地基承压板面积和承载力计算的说明
工程名称
主要内容关于复合地基承压板面积和承载力计算的说明
1、复合地基承压板面积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可用圆形或方形,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对于正方形布桩,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桩间距×桩间距;对于正三角形布桩,一根桩
承担的处理面积为:桩间距×桩间距×。
以项目1#楼为例:正方形布桩,压板面积=1.3×1.3=1.69m2。
2、承载力计算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kN)=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压板面积×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kN)=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2。
以项目1#楼为例: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0kPa,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770kN。
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最大加载量(kN)=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压板面积×2
=500×1.69×2=1690kN=169吨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kN)=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2
=770×2=1440kN=144吨。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技术方案############检测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七日1.工程概况################X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位##X。
该工程基础采用CFG桩,桩径400mm, 混凝土标号为C20。
1#、2#、3#、5#、6#、7#楼桩间距为1450mm×1350mm,8#楼桩间距为1400mm×1300mm,9#楼桩间距为1500mm×1300mm,呈矩形布桩。
桩数与桩参数见表1。
大唐名村名人居1#、2#、3#、5#、6#、7#、8#、9#号楼工程桩基检验项目参数表12.检测依据依据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 106-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 79-2012)。
3.检测项目与目的3.1验收性检测阶段(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低应变法检测桩身缺陷与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4.检测工作量4.1验收性检测阶段(1)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2)单桩静载试验检测数量24根,试验最大加载至极限值。
(3)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试验检测数量30%。
5.现场试验(检测)5.1复合地基抗压静载试验5.1.1仪器设备(1)试验加载装置反力系统:采用堆载反力装置组成,油压千斤顶加载,具体布置详见以下图1。
1台超高压电动油泵站。
(2)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荷载用液压传感器测定,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测定。
使用仪表包括:1套RS-JYB型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1只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只调频式位移传感器。
该系统控制超高压油泵进行自动加载、自动补载,自动判稳;调频式位移传感器量程0~50mm,以量测桩身在荷载作用下的垂直沉降,沉降量由调频式位移传感器测读并被系统自动记录。
复合地基处理后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
复合地基处理后地基xx载荷试验要点本试验要点适用于确定换填垫层、预压地基、压实地基、夯实地基和注浆加固等处理后地基承压板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平板静载荷试验采用的压板面积应按需检验土层的厚度确定,且不应小于1.0㎡,对于夯实地基,不宜小于2.0㎡。
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
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
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
基准梁及加荷平台支点(或锚桩)宜设在试坑以外,且与承压板的近边距不应小于2m。
加荷分级不应小于8级。
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2倍。
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min、10min、10min、15min、15min,以后每隔0.5h测读一次沉降量,当在连续2h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当满足前三种情况之一时,其对应的前一级荷载定为极限荷载:1、压板周围的图明显地侧向挤出;2、沉降s急骤增大,压力-沉降曲线不能达到稳定标准;3、在某一级荷载下,24h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标准;4、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力-沉降曲线上有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2、当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2倍时,取极限荷载值的一半。
3、当不能按上述俩款要求确定时,可取s/b=0.01所对应的荷载,但其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量的一半。
承压板的宽度或直径大于2m时,按2m计算。
注s为静载荷试验承压板的沉降量;b为承压板宽度。
同一图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小于3点,各试验实测值的极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0%时,取该平均值作为处理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需要时应增加试验数量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确定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处理技术: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4.6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处理技术》
目 录
1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1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思路
(1)分别确定桩体的承载力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根据一定的原则叠加两部 分得到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2)将桩体和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作为整体来考虑,确定复合地基的极 限承载力。
感谢您的观看
i q si ——桩周第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qp
——桩端端阻力特征值,kPa,可按地区经验确定;对于水
泥搅拌桩、旋喷桩应取未修正的桩端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l p i ——桩长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m;
p——桩端端阻力发挥系数,应按地区经验确定;
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
d —基础埋置深度,m;
f spa —深度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2.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主要包括在地基中铺设各种加筋材料,如土工织物、土工 格栅等形成的复合地基。
在荷载的作用下,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是很复杂的,加筋体的作用 及工作机理也很复杂。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Ap ——桩的截面积,m2;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可按地区经验取值。
1.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3)增强体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估算:
n
u p——桩的周长,m;
Ra u p qsil p i p q p AP
i 1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计算
复合地基中,一根桩和它所承担的桩间土体为一复合土体单元。
在这一复合土体单元中,桩的断面面积和复合土体单元面积之比,称为面积置换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de一根桩分担的处理地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
等边三角形布桩de=1.05s
正方形布桩de=1.13s
矩形布桩de=1.13根号下s1*s2
s、s1、s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桩间距、横向桩间距
注:s为桩间距
1·复合地基承降板面积(梅花形):
三角形布置的=0.866×桩间距的平方=两个正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高公式=h²=a²-b²=斜边平方-1/2斜边平方开根方
正方形布置的=桩间距的平方
2·荷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
堆载=承降板的面积×设计值的2倍×1.2
3·置换率=桩的面积÷承降板的面积
(πr²=0.19625)
4·沉降量s/d=0.06/0.08 s为沉降量d为承降板的直径
5·圆的直径=面积×4÷3.14=2√(面积÷圆周率)
6·三角形布置的直径de=1.05s 正方形布置的直径de=1.13s
7·千斤顶型号所对应荷载压力表的简易计算(在不知道千斤顶标定系数时可参考以下公式)
50T=荷载÷0.8
100T=荷载÷1.65
200T=荷载÷200×69.2(千斤顶的标定系数)=总加压值
一般算压力千斤顶标定证书上有公式。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含图)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查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知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施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0 倍,依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 加载反力装置可依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结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施安装表示图如图一、二,其余方案同),反力装置能供给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③ 沉降量丈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批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办理要求①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裂层和脆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 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优秀接触, 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 基准梁应拥有必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防止振动或其余外界要素的影响。
设施安装表示图二:(2)、慢速保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迅速保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 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 2 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此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⑶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固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固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出,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 2 倍,每卸一级,保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剩余沉降量,保持 3 小时。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解析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解析摘要:本文利用天津响螺湾泵站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研究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的受力模式及破坏模式。
并利用土压力盒测试桩土承受荷载分担比。
以期为以后的类似工程提供现场实践经验,减少研究及理论计算工作量。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土压力盒引言工程中,复合地基作为一种地基处理方式,已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较为普遍的地基处理方式。
现在工程中依据地基处理目的不同常见的复合地基多为碎石、砂石桩、灰土桩及CFG桩。
但受施工因素及其他因素影响导致复合地基对地基承载力的提高贡献有限。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应用较少。
本文对泵站预应力管桩试桩施工的数据进行分析,复合地基试验直观反映该方法的适用性及经济性。
1概况响螺湾泵站工程位于天津响螺湾片区,为新建泵站,厂区地形平坦。
根据试桩区的勘测,试桩区地层概况如下:0-3.2m为(1)层黄土状粉质黏土,地基土性质较差,承载力低。
3.2m-6.5m为(2)层黄土状粉质黏土,黄褐色~棕红色,可塑。
6.5-12.9m为(3)层黄土状粉质黏土,褐黄、黄褐色,局部呈姜黄色,湿~饱和,可塑~硬塑,地下水位附近呈软塑,土质不均匀,部分具粒状结构。
12.9m-19.5m为(4)层黄土(粉土),以黄褐、棕黄、棕褐、紫红色为主,饱和,中密,土质不均匀,见铁锈色条带,夹薄层或透镜体粉质粘土、粉砂。
19.5m-27.2m为(5)层黄土(粉粘),颜色杂乱,以黄褐、褐黄、姜黄、棕黄、棕褐、灰绿、紫红色为主,饱和,可塑~硬塑,局部呈坚硬。
27.2-37为(6)层黄土(粉粘),颜色杂乱,以黄褐、褐黄、姜黄、棕黄、棕褐、灰绿、紫红色为主,饱和,硬塑~坚硬。
各层土的地基土参数见表1.表1 各层土地基土参数2试验方案管桩型号及布置管桩型号采用PC-AB500(100)-15a,桩长15m,试桩区共布置25根桩。
管桩复合地基设计参数见表23现场载荷试验3.1试验桩平面布置试桩位置及试桩项目详见图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示例
1、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设置桩长为空桩1.8m ,实桩6.5m ,桩底穿透淤泥质土夹粉砂5.2m ,进入粉质粘土0.5m ;桩距为1.5*1.5m 。
由桩周土和桩端土的抗力所提供的单桩承载力:kN102.72455.014.31504.05.0152.5555.014.321=÷⨯⨯⨯+⨯+⨯⨯⨯=+=∑=)(p p ni i si p a A q l q u R α——①由桩身材料强度确定的单桩承载力kN 275.71455.014.3120025.02=÷⨯⨯⨯==p cu a A f R η——②取①、②两者中较小值,R a =71.275kN ;式中 cu f —与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加固土试块(边长为70.7mm 的立方体,也可采用边长为50mm 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条件下90d 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kPa );η—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干法可取0.20~0.30;湿法可取0.25~0.33;p u —桩的周长(m );n —桩长范围内所划分的土层数;si q —桩周第i 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i l —桩长范围内第i 层土的厚度(m );p q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kPa ),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确定;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4~0.6,承载力高时取低值。
2、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 m A R m sk p a 508.6750)1055.01(8.0237.0275.711055.0)1(f spk =⨯-⨯+⨯=-+=β1055.05.1455.014.3m 22=÷⨯= 式中 spk f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 —面积置换率;a R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p A —桩的截面积(m 2);β—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宜按地区经验取值,如无经验时可取0.75~0.95,天然地基承载力较高时取大值。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
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及检测目的本工程复合地基处理采用粉喷桩,桩径0.5米,桩长11米,桩间距0.8米,正方形布置,设计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240KPa。
设计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240KPa。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共检测50测点。
最大加载量F=(480KPa+480KPa/8)×0.64=350KN,堆载量:F总=1.2×350=420KN。
确定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二、试验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三、试验设备①采用0.8m×0.8m正方形承压板为主承压板,φ0.5m钢板为辅承压板,3对平衡块,钢垫块若干。
②反力架4套,采用24根30#工字钢上铺竹架板,砂袋堆载③加压装置采用50T千斤顶3台,50mm百分表12块,试验前进行标定,求出压力表与千斤顶的荷载关系。
四、现场试验1、现场处理要求①承压板底面标高应与桩顶设计标高相适应。
垫砂厚度取50—150mm,桩身强度高时宜取大值。
试坑长宽应不小于承压板尺寸的3倍。
基准梁的支点应设在试坑之外。
②试验前应采取措施,防止试验场地地基土含水量变化或地基土扰动。
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③正式加载前,将试验面打扫干净以便于观测地面变形。
将承压板上的百分表调至零位。
④表座托梁的支点与承压板中心的距离应大于1.5倍的承压板宽度(直径)。
⑤百分表宜在过承压板形心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上,且距压板边缘距离为0.2—1.0倍压板宽。
2、试验步骤慢速维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设计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加载分级进行,每级加载量为最大加载量的1/8。
②每加一级荷载后,隔15min记读承压板一次沉降,累积观测达2h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⑶卸荷可分三级等量进行,每卸一级,间隔半小时,读记回弹量,待卸完全部荷载后间隔三小时读记总回弹量。
3、终止试验: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①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②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基宽度或直径的6%;③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概要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7-2002规定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25m2,对于软土不应小于 0.5m2。
采用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时,压板面积为一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采用多桩复合地基试验方式时,压板面积为相应多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
试验成果的整理
• (一)原始读数的计算复核
• (二)异常数据处理
•
大量实测结果表明,当地基土的均匀性尚可且测试过程正常时,测试得出的主要曲线
(p-s曲线)是比较光滑的。所谓异常数据是指背离这一规律性的数据。
•
最好的办法是防止发生数据异常
(三)曲线绘制 一般地,地基静载试验主要应绘制p-s曲线,但根据需要,还可绘制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沉降
•
荷载分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两倍;
•
数据测读: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
沉降量。
稳定标准:当在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认为沉降 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加载终止标准:
1. 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地侧向挤出; 2. 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3. 在某一级荷载的作用下,24小时内沉降速率不能达到稳定; 4. 沉降量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之比大于或等于0.06。 卸载:试验最后要注意卸载。
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地面变形曲线。 完整的p-s曲线包含了3个阶段,例如:
荷载 (kPa)
0
100
200
300
4005000来自10 A20位移S ( m m )
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松木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工程建设场地地基采用松木桩挤密加固处理,松木桩、桩间土及碎石挤密层(含褥垫层)构成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将场地松木桩施打区域大致分为油罐区、站房区、加油棚柱下独立基础区、行车范围区和招牌及围墙区。
对于松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依据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佛山市禅西大道加油站A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同时参考国家现行行业规范中的相关条文及参数对本工程松木桩进行设计。
取各分区计算情况如下所示:
(1)油罐区计算
油罐区桩顶设计标高相对于±为−,取松木桩桩长L为,桩端尾径d为,采用正方形布桩。
考虑一定深度的负摩阻力(取ln/l0=,ln为中性点距桩顶深度,l0为桩周土沉降为零处距桩顶的深度;此处ln取),参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式,则有
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2003)附录G及条表,确定松木适用的强度等级为TC13B,不考虑松木桩在自身及使用条件下的设计指标调整,由表查得,fc=10×103kpa。
参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按松木桩自身抗压强度确定的单桩竖向承载力为
综合以上两个条件,取松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kN15a R。
取桩顶范围控制荷载为100kpa。
参考《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式,则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都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花都雅居乐107国道地块D 地块”CM 三维高强复合地基检测方案1座: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46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A 区: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79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328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60m ×1.60m ,试验终极荷载为2355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B 区: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93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5m ×0.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33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75m ×1.75m ,试验终极荷载为2818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A 区: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79c m =;0.1317m m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20.09790.1958c m =⨯=,'20.13170.2634m m =⨯=则:A m A c c ⨯=',2'0.12560.640.1958c c A A m m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A m A m m ⨯=',2'0.196250.750.2634m m A A m m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2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2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97KN 。
则:3976200.64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5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64KN 。
则:1642560.64m sp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21.m sp c sp k sp f f f =⨯21(620+256)根据承载力计算表格进行估算⨯1.05=460KPa试验终极荷载:P c =397⨯2=794KNP m =164⨯2=328KNB 区: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82c m =;0.1185m m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20.0820.164c m =⨯=,'20.11850.237m m =⨯=则:A m A c c ⨯=',2'0.12560.770.164c c A A m m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5m ⨯0.85mA m A m m ⨯=',2'0.196250.830.237m m A A m m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5m ⨯0.85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2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4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467KN 。
则:4676460.7225c sp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3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66.5KN 。
则:166.52300.7225m sp f kPa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21.msp c sp k sp f f f =⨯21(646+230)⨯1.05=460KPa试验终极荷载:P c =467⨯2=934KNP m =166.5⨯2=333KN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A 区: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79c m =;0.1317m m =则:A m A c c ⨯=2,2220.1256 2.570.0979c c A A m m ⨯===,A m A m m ⨯=2,2220.196252.980.1317mmA A m m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60m ⨯1.60m 。
布置见下图: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177.5KN 。
则:.1177.54602.56sp k f kPa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177.5⨯2=2355KNB 区: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82c m =;0.1185m m =则:A m A c c ⨯=2,2220.1256 3.060.082c c A A m m ⨯===,A m A m m ⨯=2,2220.196253.310.1185m mA A m m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75m ⨯1.75m 。
布置见下图:复合地基特征值为46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1409KN 。
则:.14094603.0625sp k f kPa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1409⨯2=2818KN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2座: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50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7m ×0.7m ,试验终极荷载为667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7m ×0.7m ,试验终极荷载为267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4m ×1.4m ,试验终极荷载为1960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1237c m =;0.1888m m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20.12370.2474c m =⨯=,'20.18880.3776mm =⨯= 则:A m A c c ⨯=',2'0.12560.510.2474c c A A m m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7m ⨯0.7mA m A m m ⨯=',2'0.196250.520.3776m m A A m m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7m ⨯0.7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2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8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33.5KN 。
则:333.56800.49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72.5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33.5KN 。
则:133.5272.50.49m spf kPa == 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21.m sp c sp k sp f f f =⨯21(680+272.5)⨯1.05=500KPa 试验终极荷载:P c =333.5⨯2=667KNP m =133.5⨯2=267KN3、CM 复合大压板承载力计算: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1237c m =;0.1888m m =则:A m A c c ⨯=2,2220.12562.030.1237ccA A m m ⨯===,A m A m m ⨯=2,2220.19625 2.080.1888mm A A m m ⨯===取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为1.4m ⨯1.4m 。
布置见下图:复合地基特征值为500Kpa ,试验荷载标准组合的荷载取980KN 。
则:.9805001.96sp k f kPa ==因此试验终极荷载:P cm =980⨯2=1960KN4、M 桩单桩承载力取值:M 桩设计单桩承载力:R mk =120KN故M 桩试验终极荷载:P m =120⨯2=240KN3座:采用CM 复合地基载荷试验,设计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 sp =460kPa 。
1、荷载板尺寸及试验荷载如下:A 区: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794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80m ×0.80m ,试验终极荷载为328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60m ×1.60m ,试验终极荷载为2355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B 区:C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9m ×0.9m ,试验终极荷载为1037KN ; M 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0.9m ×0.9m ,试验终极荷载为382KN ; CM 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压板尺寸取1.85m ×1.85m ,试验终极荷载为3149KN ; M 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终极荷载为240KN 。
2、CM 单桩复合承载力计算:A 区:C 桩及M 桩的总置换率分别为:0.0947c m =;0.1239m m =假定C 桩及M 桩各承担1/2,则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板的置换率分别为'20.09470.1894c m =⨯=,'20.12390.2478mm =⨯= 则:A m A c c ⨯=',2'0.12560.660.1894c c A A m m ===, C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A m A m m ⨯=',2'0.196250.790.2478m m A A m m ===, M 桩荷载板尺寸为0.8m ⨯0.8m (以C 桩为主,参照C 桩的荷载板)CM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21.m sp c sp k sp f f f (η值为1.2~1.4,偏安全取1.05) 单C 桩复合地基特征值为620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397KN 。
则:3976200.64c sp f kPa == 单M 复合地基特征值为256Kpa ,试验标准组合荷载值取164K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