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切片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病理切片图ppt课件

16号片,慢性肝淤血
16号片,慢性肝淤血
16号片,慢性肝淤血
16号片,慢性肝淤血
16号片,慢性肝淤血
16号片,慢性肝淤血
25号片,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25号片,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25号片,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25号片,急性蜂窝织性阑尾炎
28号片,肺增生性粟粒性结核病
28号片,肺增生性粟粒性结核病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 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 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 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 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28号片,肺增生性粟粒性结核病
34号片,角化性鳞状细胞癌 34号片,角化性鳞状细胞癌
34号片,角化性鳞状细胞癌
34号片,角化性鳞状细胞癌
47号片,主动脉粥样硬化 47号片,主动脉粥样硬化
47号片,主动脉粥样硬化
47号片,主动脉粥样硬化
49号片,大叶性肺炎 49号片,大叶性肺炎
49号片,大叶性肺炎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58号片,门脉性肝硬变
65号片,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 炎
65号片,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
65号片,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65号片,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67号片,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67号片,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67号片,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组织切片制作PPT课件

载玻 片
第18页/共25页
九 、烤 片 40℃需烤1天或1昼夜;60℃烤0.5至1小时,放在酒精
灯上烤片(必须来回晃动),或70℃左右的温度烤片, 只需3至5分钟即可。
第19页/共25页
十、 染 色 1 苏木精(素)-伊红染色方法
具体步骤:
(1)二甲苯 I
(10 min)
(2)二甲苯II
(5 min)
1 切片前的准备 (1)切片前必须了解切片机的基本结构和性能。装刀架、刀片。检验刀片是否锋利。 (2)载玻片、盖玻片的处理:洗液浸泡24小时后用自来水充分洗涤,95%酒精中浸泡,
再用软绸布或纱布擦干待用 。 (3)为了使切出的薄片能粘贴在载玻片上,可用蛋清与甘油(1:1)混合物均匀抹在载玻
片上,再使切片附贴在玻片上。 (4)另外,准备水浴锅、蓬松的中号毛笔,眼科镊,水槽等物。
第17页/共25页
2 切片制作过程
(1)冷冻组织蜡块,固定刀架、刀片 和蜡块。 (2)切片 :切片厚度:5μm;转速: 40至50次/分钟。 (3) 展片 (4)捞片 、烫片(45o )、捞片
(5)切片过程中,固定好蜡块、刀片,注意刀与蜡块的角度(5o )。出现蜡片上卷、裂隙、 刀痕等立即移动刀片或切片刀,换至刀刃锋利处。毛笔必须由下向上拔动,烫片时水温不宜 过高等等。
第4页/共25页
二、固 定
固定就是将采取的新鲜组织,放入固定液内,借助化学药品的作用使细胞内 的蛋白质、脂肪、糖、酶等各种成份沉淀保存下来。同时,使组织硬化不变形, 有利于固定以后的处理。
第5页/共25页
1
固定液的用量
应充足,一般为组织块体积的10倍左右。
2
固定时间
应根据组织的种类、性质、大小,固定液的种类、性质、渗透力的强弱而定。
第18页/共25页
九 、烤 片 40℃需烤1天或1昼夜;60℃烤0.5至1小时,放在酒精
灯上烤片(必须来回晃动),或70℃左右的温度烤片, 只需3至5分钟即可。
第19页/共25页
十、 染 色 1 苏木精(素)-伊红染色方法
具体步骤:
(1)二甲苯 I
(10 min)
(2)二甲苯II
(5 min)
1 切片前的准备 (1)切片前必须了解切片机的基本结构和性能。装刀架、刀片。检验刀片是否锋利。 (2)载玻片、盖玻片的处理:洗液浸泡24小时后用自来水充分洗涤,95%酒精中浸泡,
再用软绸布或纱布擦干待用 。 (3)为了使切出的薄片能粘贴在载玻片上,可用蛋清与甘油(1:1)混合物均匀抹在载玻
片上,再使切片附贴在玻片上。 (4)另外,准备水浴锅、蓬松的中号毛笔,眼科镊,水槽等物。
第17页/共25页
2 切片制作过程
(1)冷冻组织蜡块,固定刀架、刀片 和蜡块。 (2)切片 :切片厚度:5μm;转速: 40至50次/分钟。 (3) 展片 (4)捞片 、烫片(45o )、捞片
(5)切片过程中,固定好蜡块、刀片,注意刀与蜡块的角度(5o )。出现蜡片上卷、裂隙、 刀痕等立即移动刀片或切片刀,换至刀刃锋利处。毛笔必须由下向上拔动,烫片时水温不宜 过高等等。
第4页/共25页
二、固 定
固定就是将采取的新鲜组织,放入固定液内,借助化学药品的作用使细胞内 的蛋白质、脂肪、糖、酶等各种成份沉淀保存下来。同时,使组织硬化不变形, 有利于固定以后的处理。
第5页/共25页
1
固定液的用量
应充足,一般为组织块体积的10倍左右。
2
固定时间
应根据组织的种类、性质、大小,固定液的种类、性质、渗透力的强弱而定。
组织切片的基本技术

生活观察不易看清细胞、组织的微细 结构,经过固定、脱水、包埋等手续 后就可把材料制成极薄的片子,再用 不同的的染色方法以显示不同细胞和 组织的形态,以及细胞和组织中某些 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切片也便于保 存,所以是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方法。
制片方法
非切片法:整体封藏法、涂四百多年过去
……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普荧激暗相偏微倒
通光光视差光分置
光显共野显显干显
学微聚显微微涉微
显镜焦微镜镜差镜
微
扫镜
显
镜
描
微
显
镜
微
镜
透扫 扫环原 射描 描境子 电电 隧扫力 子子 道描显 显显 显电微 微微 微子镜 镜镜 镜显
微 镜
组织切片技术
组织切片技术是组织学、胚胎学、生 理学、动物学等生物科学及病理解剖等 医学科学,研究观察细胞、组织的生理、 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种主要方法,用以补 充生活观察的不足。
包埋
切片
贴片
烤片
染色
可省略,因 为材料一直 存 于 70% 酒 精中
伊红预染1 min
高浓度酒精 时间尽可能 短些
固着蜡块:
修切好的蜡块,取小木块用蜡铲或其他金属片加上热石蜡,再 烙溶蜡块底面,速粘于木块上,冷却后装上切片机即可切 片。
切片刀、磨刀机:
切片机:
冰 冻 切 片 机
切片:
切片前要磨刀,粗磨和细磨。
切片前应注意刀的倾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以4-6℃为适当, 其次调整刻度指针到要求的切片厚度,组织器官常切5-7微米即 可。
波恩氏固定液:苦味酸呈黄色要洗掉。固定好的材料放 在70%或75%的酒精洗掉黄色。然后可在70%或75%酒精 中长期保存,一段时间换一下酒精即可。加MnSO4、 ZnSO4可帮助洗去苦味酸,但过后MnSO4、ZnSO4也要洗 净。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

染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不均匀、染色过度等问题
染色过程中可能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影响观察效果
适用范围及限制因素
适用范围:适用于组织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
优点: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和细胞间关系
限制因素:染色过程中可能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影响观察结果 限制因素:染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染色不均匀、染色过度等问题影响观察 结果
未来发展前景和展望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将更加精确、高效
应用领域: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将在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染色 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完好无损
防护手套:选择合适的 防护手套如防化手套、 防尘手套等并确保其完
好无损
防护鞋:选择合适的防 护鞋如防化鞋、防尘鞋
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防护口罩:选择合适的 防护口罩如防尘口罩、 防化学口罩等并确保其
完好无损
防护帽:选择合适的防 护帽如防化帽、防尘帽 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注意事项:确保个人防 护装备的完好无损并正 确使用避免接触有害物 质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更
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在法医学鉴 定中的应用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在法医学鉴 定中的优势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在法医学鉴 定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在法医学鉴 定中的发展趋势
在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环境监测:用 于检测水质、 土壤、空气等 环境样品中的
污染物
生物医学研究: 用于研究细胞、 组织、器官等 生物样品的结
《组织切片技术》课件

数据可视化
• 提高决策效率 • 简化复杂数据 • 促进信息共享
良好用户体验
• 清晰简洁的展示 • 高度交互式 • 易于理解和操作
数据安全保障
• 脱敏处理 • 权限管理 • 保护敏感信息
Hale Waihona Puke 商业决策教育改革如何使用组织切片技术分析数据, 制定战略决策,并优化业务运营。
通过分析学生表现数据,了解教 育问题,并提出有效改善方案。
医学研究
如何利用组织切片技术对临床试 验和医学研究数据进行可视化分 析。
效果评估和效益分析
本节将介绍如何对组织切片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效益分析,以支持决策和改进。
1
数据分层
将大量数据分割为可视化切片,以便更好地展示与比较不同的数据维度。
2
切片设计
设计创新和易于理解的切片布局,使观众能够快速获取关键信息。
3
动态演示
通过动画和交互效果,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示切片,并提供更深入的数据分析。
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实际案例,我们将展示组织切片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成功应用,以激发您在实践中的创新思维。
《组织切片技术》PPT课 件
在这个 PPT 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组织切片技术,它是一种创新和高效的 数据展示方法,能够提供清晰而有吸引力的视觉效果。
概述
通过简明扼要的介绍,本节将定义组织切片技术,并阐明其目的和受众。
组织切片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本节将分享组织切片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关键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其运作过程。
大数据处理: 通过分布式计算和优化算法,加速大规模数据的处理和切片生成。 可视化效果: 采用先进的图形渲染技术和交互设计,提升切片的可视化效果和用户体验。
数据安全性: 加强数据脱敏处理和权限控制,确保敏感信息在切片过程中的保护。
《病理检验技术》课件——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6.切片时室温不宜过高,一般先把组织蜡块面朝下 放在冰块上冷冻数分钟后才切片,可切出较薄的切 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7.若天气太冷,切片时组织蜡片容易碎裂,对着组织蜡块面 呵一口气后进行切片,可改善组织蜡片容易碎裂的情况,但 所切出的第一、二张组织蜡片厚度会比原来设定的切片厚度 稍厚一些,因此,前一、二张切出的组织蜡片不要。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6.调节切片刀的切片角度:切片机刀座上都有标 示切片刀切片角度的刻度,切片前需调节切片刀 至合适的切片角度,才能切好片。通常切片机上 刀座刻度范围为0°~10°,一般设定切片刀的 角度在8°左右为宜。但真正的切片角度是余隙 角。 所谓余隙角是指切片刀下刀锋倾斜面与组织蜡块 面的夹角。余隙角避免了切片时切片刀往返过程 中刀与组织蜡块面之间的摩擦。最理想的余隙角 是2°~4°,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切好片。
3.如用金属框包埋组织蜡块,必须把四边修整平行,否 则在切片时会切出弯曲的组织蜡片带。
4.切片用毛笔应选用松软毛的水彩画笔,清扫切片刀上 的蜡屑时应顺着刀背往刀锋扫,避免刀锋切割笔毛,损 坏刀锋。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5.切片时转动切片手轮或推拉切片刀的动作要轻, 用力均匀。若用力太猛和速度太快,将会引起切片 压缩,也易导致轮转式切片机齿轮的磨损。
病理检验技术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组织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送检组织经过固定、 脱水、透明、浸蜡和 石蜡包埋制成组织蜡 块后即可马上进行切 片,称石蜡包埋组织 切片,简称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一、石蜡切片操作过程
1.组织蜡块排序、冷冻:按病理号排序,先切在 前;蜡块组织面朝下放在一盘平整的冰块或冷冻 台上冷冻(-4~0℃)几分种后开始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7.若天气太冷,切片时组织蜡片容易碎裂,对着组织蜡块面 呵一口气后进行切片,可改善组织蜡片容易碎裂的情况,但 所切出的第一、二张组织蜡片厚度会比原来设定的切片厚度 稍厚一些,因此,前一、二张切出的组织蜡片不要。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6.调节切片刀的切片角度:切片机刀座上都有标 示切片刀切片角度的刻度,切片前需调节切片刀 至合适的切片角度,才能切好片。通常切片机上 刀座刻度范围为0°~10°,一般设定切片刀的 角度在8°左右为宜。但真正的切片角度是余隙 角。 所谓余隙角是指切片刀下刀锋倾斜面与组织蜡块 面的夹角。余隙角避免了切片时切片刀往返过程 中刀与组织蜡块面之间的摩擦。最理想的余隙角 是2°~4°,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切好片。
3.如用金属框包埋组织蜡块,必须把四边修整平行,否 则在切片时会切出弯曲的组织蜡片带。
4.切片用毛笔应选用松软毛的水彩画笔,清扫切片刀上 的蜡屑时应顺着刀背往刀锋扫,避免刀锋切割笔毛,损 坏刀锋。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5.切片时转动切片手轮或推拉切片刀的动作要轻, 用力均匀。若用力太猛和速度太快,将会引起切片 压缩,也易导致轮转式切片机齿轮的磨损。
病理检验技术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组织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送检组织经过固定、 脱水、透明、浸蜡和 石蜡包埋制成组织蜡 块后即可马上进行切 片,称石蜡包埋组织 切片,简称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一、石蜡切片操作过程
1.组织蜡块排序、冷冻:按病理号排序,先切在 前;蜡块组织面朝下放在一盘平整的冰块或冷冻 台上冷冻(-4~0℃)几分种后开始切片。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PPT

病理学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包括临床诊断、法医学鉴 定、药物研发、生物医学研究等 。
病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发展历程
病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形态观察、近代病理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病理学的 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阶段。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病理学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等方向 发展,如数字化病理切片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细胞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 发生变化,可能提示病理状态
。
细胞数量改变
细胞增多或减少,可能与肿瘤 、炎症等病理过程相关。
细胞排列改变
细胞排列紊乱、排列密集或稀 疏,可能提示病变。
组织结构改变
组织结构破坏、萎缩或增生, 可能与器官功能异常或疾病有
关。
组织切片的分析步骤和注意事项
观察切片整体
观察病变特征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病理学概述 • 组织切片基础知识 • 病理学组织切片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实例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教学与培训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 制、病理变化和结局的医学学科,旨 在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
损伤组织切片分析
损伤组织切片是用于观察和分析各种原 因引起的组织损伤的样本类型。
损伤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了解 损伤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以及损伤对
周围组织的影响。
损伤组织切片的分析过程包括观察损伤 细胞的形态变化、坏死和凋亡情况,以 及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的情况,对于评估 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应用
组织切片在病理学诊断、研究、教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病理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发展历程
病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形态观察、近代病理学的建立和发展、现代病理学的 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阶段。
未来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病理学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等方向 发展,如数字化病理切片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
细胞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 发生变化,可能提示病理状态
。
细胞数量改变
细胞增多或减少,可能与肿瘤 、炎症等病理过程相关。
细胞排列改变
细胞排列紊乱、排列密集或稀 疏,可能提示病变。
组织结构改变
组织结构破坏、萎缩或增生, 可能与器官功能异常或疾病有
关。
组织切片的分析步骤和注意事项
观察切片整体
观察病变特征
病理学组织切片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病理学概述 • 组织切片基础知识 • 病理学组织切片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实例分析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病理学组织切片的教学与培训
01 病理学概述
病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病理学定义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 制、病理变化和结局的医学学科,旨 在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
损伤组织切片分析
损伤组织切片是用于观察和分析各种原 因引起的组织损伤的样本类型。
损伤组织切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了解 损伤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以及损伤对
周围组织的影响。
损伤组织切片的分析过程包括观察损伤 细胞的形态变化、坏死和凋亡情况,以 及损伤后修复和再生的情况,对于评估 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应用
组织切片在病理学诊断、研究、教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组织切片技术..

(10%福尔马林) 。 甲醛渗透力强,固定均匀。但脱水后有较大收缩,在 某些方法中要求中性甲醛,可在原装瓶内放入碳酸镁,pH 为7.6,能长期保持中性。甲醛固定后,通常需在流水中冲 洗24-48小时,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2) 4%多聚甲醛固定液
最好是动物经灌注固定取材后,继续固定2-24h。该固定剂较 为温和,适用于组织标本的长期保存。
变硬,变脆,因此透明时间应根据组织块大小及质地酌情
而定
注意事项:
1.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的水分 进入。 2.更换每级透明剂,动作要迅速,一方面为了不使材料 块干涸,另一方面能避免吸收湿气。 3.在透明过程中,如果材料周围出现白色雾状,说明材
料中的水未被脱净,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然后
除与材料的新鲜程度有关外,还取决于最初的固定是否
适当和完全。
固定的目的和作用在于:
① 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
② 使细胞内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各种成分沉淀保存下来从而
保存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使其保持与生活时相近似的形态和 结构; ③ 因沉淀及凝固的关系,使细胞内不同的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 率,造成光学上的差别使原来在生活情况下看不清楚的结构 变得清晰易见,且有的固定剂还有助染作用(如醋酸、苦味 酸),从而使细胞各部易于染色; ④ 固定剂还兼有硬化作用,使柔软组织硬化而不易变形,有利 于操作。
动物的选择
动物的选择是组织切片取材的第一步,在组织学
中以人的组织为理想,但人的组织不易得到,根据研
究的需要,大都以动物的组织来代替。有些动物的组 织器官比人的组织更为典型,如:猪的肝脏;豚鼠胰 腺、内耳;猫的肋间肌显示运动终板;兔的皮下组织 和肠系膜作活体染色较为理想等。
动物的处死
(2) 4%多聚甲醛固定液
最好是动物经灌注固定取材后,继续固定2-24h。该固定剂较 为温和,适用于组织标本的长期保存。
变硬,变脆,因此透明时间应根据组织块大小及质地酌情
而定
注意事项:
1.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的水分 进入。 2.更换每级透明剂,动作要迅速,一方面为了不使材料 块干涸,另一方面能避免吸收湿气。 3.在透明过程中,如果材料周围出现白色雾状,说明材
料中的水未被脱净,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然后
除与材料的新鲜程度有关外,还取决于最初的固定是否
适当和完全。
固定的目的和作用在于:
① 防止组织自溶和腐败;
② 使细胞内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各种成分沉淀保存下来从而
保存细胞的各种组成成分使其保持与生活时相近似的形态和 结构; ③ 因沉淀及凝固的关系,使细胞内不同的成分产生不同的折光 率,造成光学上的差别使原来在生活情况下看不清楚的结构 变得清晰易见,且有的固定剂还有助染作用(如醋酸、苦味 酸),从而使细胞各部易于染色; ④ 固定剂还兼有硬化作用,使柔软组织硬化而不易变形,有利 于操作。
动物的选择
动物的选择是组织切片取材的第一步,在组织学
中以人的组织为理想,但人的组织不易得到,根据研
究的需要,大都以动物的组织来代替。有些动物的组 织器官比人的组织更为典型,如:猪的肝脏;豚鼠胰 腺、内耳;猫的肋间肌显示运动终板;兔的皮下组织 和肠系膜作活体染色较为理想等。
动物的处死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PPT课件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概述 • 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组织切片的制备 • 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与诊断 •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概述
切片制作的意义和目的
诊断疾病
教学质量
通过对病理组织进行切片制作,可以 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协助医生 诊断疾病。
环境控制
制作切片的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干燥, 防止灰尘、温度等因素对切片质量造 成影响。
02
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样本的采集
手术切除
对于需要病理诊断的病例, 医生会进行手术切除病变 组织。
活检
通过穿刺或钳取的方式获 取少量病变组织用于病理 诊断。
尸检
对于死亡病例,通过尸检 获取病变组织。
样本的处理
清洗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图像识别和分类,辅助医生 快速诊断。
辅助诊断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诊断系统,能够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的特征, 提供初步诊断结果。
Hale Waihona Puke 预测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预测模型,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的特征预测疾病 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切片的染色
染色原理
染色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组织切 片着色,以突出或显现组织中的不同 结构。
常用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 组织切片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能较 好地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
切片的封固
封固剂选择
根据不同的染色方法选择合适的封固剂,如中性树胶、香柏 油等。
封固步骤
在染色和脱水完成后,用封固剂将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以 防止切片在观察和保存过程中发生脱落或损坏。
•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概述 • 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 组织切片的制备 • 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与诊断 •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概述
切片制作的意义和目的
诊断疾病
教学质量
通过对病理组织进行切片制作,可以 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协助医生 诊断疾病。
环境控制
制作切片的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干燥, 防止灰尘、温度等因素对切片质量造 成影响。
02
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样本的采集
手术切除
对于需要病理诊断的病例, 医生会进行手术切除病变 组织。
活检
通过穿刺或钳取的方式获 取少量病变组织用于病理 诊断。
尸检
对于死亡病例,通过尸检 获取病变组织。
样本的处理
清洗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图像识别和分类,辅助医生 快速诊断。
辅助诊断系统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诊断系统,能够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的特征, 提供初步诊断结果。
Hale Waihona Puke 预测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预测模型,根据病理组织切片的特征预测疾病 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THANKS
感谢观看
切片的染色
染色原理
染色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组织切 片着色,以突出或显现组织中的不同 结构。
常用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是病理 组织切片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能较 好地显示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
切片的封固
封固剂选择
根据不同的染色方法选择合适的封固剂,如中性树胶、香柏 油等。
封固步骤
在染色和脱水完成后,用封固剂将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以 防止切片在观察和保存过程中发生脱落或损坏。
组织切片技术PPT72页

2.1.3 组织取材注意事项
1.组织要求离体后30min内浸入固定液,尤其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动物放血处死后立即取材,最好在心脏还在跳动时立即取材,马 上投入固定液中;
2.注意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 切取组织的刀剪必须锋利,刀要足够长。切分组织块时,不
可来回切割。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3.组织块的大小
大多数的生物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是不适合显微观察 的,也无法看到其内部结构。因为材料较厚,光线不易透 过,另外由于细胞内各个结构的折射率相差很小,即使光 线可透过,也难以辩明。
组织学技术是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方法。组织在经过 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后,用切片机切成较薄的 切片,再经不同的染色就可以显示不同细胞组织的形态及 其中某些化学成份含量的变化,组织切片也便于保存。
混合固定液:是用几种化学试剂,按一定的比例混 合配制而成的,由于各种试剂的优缺点互相弥补,因此 可产生较好的效果。
(1)甲醛固定液:
是一种还原剂,呈酸性,原液浓度为37%~40%,配成 固定液的浓度为4%,习惯上称为10%,配制时取甲醛原液 10ml,加蒸馏水(D.W)或缓冲液至100ml,为甲醛固定液 (10%福尔马林) 。
二甲苯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透明剂,它具有渗透力强, 溶解石蜡量大,又易挥发的优点,其缺点是易使组织收缩, 变硬,变脆,因此透明时间应根据组织块大小及质地酌情 而定
注意事项:
1.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的水分 进入。
2.更换每级透明剂,动作要迅速,一方面为了不使材料 块干涸,另一方面能避免吸收湿气。
(3) Bouin’S液
苦味酸饱和水溶液 75ml
甲醛
25ml
冰醋酸
5ml
组织切片染色技术ppt课件

2.特殊染色
特殊染色就是为了显示特定的组织结构或其他的特殊成分,是常 规染色的必要补充,也是染色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病理 诊断中起到辅助作用。
3.单一染色
选用一种染料进行的染色,如用铁苏木素染睾丸生精细胞等。
4.复染色
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如用苏木素和伊红分别 使细胞核及胞质染成两种颜色。
精选ppt课件2021
38
* 苏木素是碱性染料,蓝紫色,可以使细胞核等着色。被苏木 素着色的结构本身为酸性,具有嗜碱性。
有橘黄G、刚果红、俾士麦棕和许多苏丹类的脂质染色剂。
(4)醌亚胺类:含有两个发色团,一个是印胺基(-N=)、一个 是醌型苯环,如硫堇、美蓝、甲苯胺蓝O、硫酸尼罗蓝、中性红和 碱性藏红花O、焦油紫等。
(5)苯甲烷染料:发色团是醌型苯环,如孔雀缘、浅绿、碱性品 红、酸性品红、结晶紫和甲基缘等。
(6)山叮染料:发色团是醌型苯环,如派罗宁和伊红Y等。
精选ppt课件2021
25
六、染色前后处理
(二)染色后的处理
1.脱水 95%乙醇Ⅰ、Ⅱ各5min→100%乙醇Ⅰ、Ⅱ各5min。 2.透明 二甲苯Ⅰ、Ⅱ各5min透明。 3.封固 通常用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加盖玻片封固。
精选ppt课件2021
26
七、染色的注意事项
1.切片脱蜡应彻底。
2.常规染色、特殊染色等,组织要进行固定处理,做酶 反应的组织固定更应严格。凡用含升汞固定液固定的组织, 切片脱蜡后,应经脱汞处理,同时要慎防切片脱落。
5.多种染色
选用两种以上的染料的染色,如Mosson三色染色法。
精选ppt课件2021
21
六、染色前后处理
(一)染色前处理 1.脱蜡至水
特殊染色就是为了显示特定的组织结构或其他的特殊成分,是常 规染色的必要补充,也是染色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病理 诊断中起到辅助作用。
3.单一染色
选用一种染料进行的染色,如用铁苏木素染睾丸生精细胞等。
4.复染色
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染料进行染色的方法,如用苏木素和伊红分别 使细胞核及胞质染成两种颜色。
精选ppt课件2021
38
* 苏木素是碱性染料,蓝紫色,可以使细胞核等着色。被苏木 素着色的结构本身为酸性,具有嗜碱性。
有橘黄G、刚果红、俾士麦棕和许多苏丹类的脂质染色剂。
(4)醌亚胺类:含有两个发色团,一个是印胺基(-N=)、一个 是醌型苯环,如硫堇、美蓝、甲苯胺蓝O、硫酸尼罗蓝、中性红和 碱性藏红花O、焦油紫等。
(5)苯甲烷染料:发色团是醌型苯环,如孔雀缘、浅绿、碱性品 红、酸性品红、结晶紫和甲基缘等。
(6)山叮染料:发色团是醌型苯环,如派罗宁和伊红Y等。
精选ppt课件2021
25
六、染色前后处理
(二)染色后的处理
1.脱水 95%乙醇Ⅰ、Ⅱ各5min→100%乙醇Ⅰ、Ⅱ各5min。 2.透明 二甲苯Ⅰ、Ⅱ各5min透明。 3.封固 通常用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加盖玻片封固。
精选ppt课件2021
26
七、染色的注意事项
1.切片脱蜡应彻底。
2.常规染色、特殊染色等,组织要进行固定处理,做酶 反应的组织固定更应严格。凡用含升汞固定液固定的组织, 切片脱蜡后,应经脱汞处理,同时要慎防切片脱落。
5.多种染色
选用两种以上的染料的染色,如Mosson三色染色法。
精选ppt课件2021
21
六、染色前后处理
(一)染色前处理 1.脱蜡至水
病理学实验切片ppt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的组织结构 和成分,判断组织是否发生病变。
染色观察
通过染色判断组织中是否存在特定 的抗原或抗体,从而判断组织是否 发生病变。
免疫组化染色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组织中 的抗原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从而 判断组织是否发生病变。
切片保存与维护
保存环境
切片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 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03 实验切片在病理学中的应 用
疾病诊断
诊断肿瘤
病理学实验切片可以用于诊断肿瘤,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以及染 色反应等特征,判断肿瘤的性质、类 型和分化程度。
鉴别良恶性肿瘤
判断预后
病理学实验切片还可以通过观察肿瘤 细胞增殖活性、组织学分级等因素, 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病理学实验切片可以鉴别良恶性肿瘤, 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切片厚度限制
切片厚度过大会导致组织结构失 真,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切片厚度过小则可能导致组织结 构细节丢失,无法准确判断病变
性质。
合适的切片厚度需要根据组织类 型和观察目的进行选择,一般而 言,厚度在3-5微米之间较为适
宜。
组织结构失真
由于切片过程中组织受到刀片 切割的机械力作用,可能会导 致组织结构变形。
详细描述
免疫组化切片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通过标记抗体显示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这种方法有助于确定肿瘤 的性质、来源和分化程度,对于肿瘤的诊断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原位杂交切片
总结词
原位杂交切片是利用核酸探针检测组织或细胞内核酸的切片。
详细描述
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标记的核酸探针与组织或细胞内的核酸序列进行杂交,从 而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和定位。原位杂交切片在研究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基因诊断方面具有重要 价值。
组织学与胚胎学切片图课件PPT

畸形胚胎切片图
先天性缺陷
介绍常见的先天性缺陷疾病,如 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
并展示相关切片图。
遗传性疾病
展示遗传性疾病的病理切片图, 如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贫血等。
胚胎致死性畸形
介绍一些严重的畸形导致胚胎无 法存活的情况,如无脑儿、严重
心脏畸形等。
04
切片图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病理学研究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切片图是 病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之一。通过观察切片图,可以了解 病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肝脏组织结构切片图
展示肝脏的肝小叶、肝窦等结构,用于学习肝脏的形态和功能形态和功能。
肺组织结构切片图
展示肺泡、支气管等结构,用于学习肺的形态和功能。
细胞组织结构切片图
01
02
03
细胞膜结构切片图
展示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 层、膜蛋白等结构,用于 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切片图的重要性
切片图对于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以及发育过程 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切片图,可以观察到细胞、组织、器官 的细微结构,为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提供基础资料。
切片图的制作过程
取材
选取需要观察的生物组 织或器官,进行固定。
切片制备
将固定后的组织或器官 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和
贴片。
染色
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 更好地观察其结构。
观察与成像
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后 的切片,并使用成像设
备记录图像。
切片图的观察与解读
观察要点
注意观察细胞、组织、器官的结 构特点,包括细胞核、细胞质、 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
解读技巧
结合理论知识,对切片图进行深 入分析,理解其结构与功能的关 系,以及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组织切片技术》课件

生态学研究
在生态学研究中,组织切片技术可用于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 和演化,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CHAPTER 04
组织切片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高分辨率
组织切片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细胞和 组织结构细节,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细
胞和组织的微细结构。
广泛适用性
组织切片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细胞和组 织,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此具有
解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
生物医学研究
03
在基础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中,组织切片技术为科学
家提供了深入探究细胞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机会。
对未来医学与科技的影响
精准医疗
组织切片技术将有助于实现精准医疗,通过对个体患者的组织切片 进行精确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医学教育
CHAPTER 05
组织切片技术的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与突破
1 2 3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组织切 片的自动化识别、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 准确性。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利用超分辨光学、电子显微等技术,实现组织切 片的超高分辨率成像,为深入研究细胞结构和功 能提供有力支持。
广泛的应用范围。
直观性
通过组织切片,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到细 胞和组织的形态、排列和分布情况,有助 于直观地理解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功能。
可重复性
组织切片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实验方法,具 有较高的可重复性,有利于实验结果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缺点
损伤性
制作组织切片需要对细胞和组 织进行切割,这可能会对细胞 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一定
观察细胞的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特征,分析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在生态学研究中,组织切片技术可用于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 和演化,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CHAPTER 04
组织切片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
高分辨率
组织切片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细胞和 组织结构细节,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细
胞和组织的微细结构。
广泛适用性
组织切片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细胞和组 织,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此具有
解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
生物医学研究
03
在基础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研究中,组织切片技术为科学
家提供了深入探究细胞和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机会。
对未来医学与科技的影响
精准医疗
组织切片技术将有助于实现精准医疗,通过对个体患者的组织切片 进行精确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效果。
医学教育
CHAPTER 05
组织切片技术的发展前景
技术创新与突破
1 2 3
自动化与智能化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组织切 片的自动化识别、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 准确性。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利用超分辨光学、电子显微等技术,实现组织切 片的超高分辨率成像,为深入研究细胞结构和功 能提供有力支持。
广泛的应用范围。
直观性
通过组织切片,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到细 胞和组织的形态、排列和分布情况,有助 于直观地理解细胞和组织的生理功能。
可重复性
组织切片技术是一种成熟的实验方法,具 有较高的可重复性,有利于实验结果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缺点
损伤性
制作组织切片需要对细胞和组 织进行切割,这可能会对细胞 和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一定
观察细胞的大小、形状、染色深浅等特征,分析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片法是必须依靠切片机将组织切成薄片来进行 观察的方法。为了能清晰地观察到组织结构及细胞形 态,必须先经过一系列步骤将组织内渗入某些支持物 质,使组织变硬以利于切成薄片,根据所用支持剂的 种类不同,主要分为石蜡切片法,火棉胶切法,冰冻 切片法等类型,切成薄片后还需要脱蜡,染色,脱水, 透明等步骤,将其制成永久标本。
组织学切片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多数的生物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是不适合显微 观察的,也无法看到其内部结构。因为材料较厚,光线不 易透过,另外由于细胞内各个结构的折射率相差很小,即 使光线可透过,也难以辩明。
组织学技术是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方法。组织在 经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后,用切片机切成较 薄的切片,再经不同的染色就可以显示不同细胞组织的形 态及其中某些化学成份含量的变化,组织切片也便于保存。
2.1.3 组织取材注意事项
1.组织要求离体后30min内浸入固定液,尤其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动物放血处死后立即取材,最好在心脏还在跳动时立即取材,马 上投入固定液中;
2.注意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 切取组织的刀剪必须锋利,刀要足够长。切分组织块时,不
可来回切割。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3.组织块的大小
动物的处死
(1)吸入麻醉法:将浸透乙醚的棉花放入玻璃缸内,将 动物放入玻璃缸内,盖上玻璃盖, 观察动物麻醉情况,放血处死,此法用于小动物。
(2)注射麻醉法:用3%戊巴比妥钠按每公斤体重1~2ml静 脉注射或腹腔注射,麻醉后立即放血处死,此法用于大动物。
(3)直接处死法:用金属器械猛击动物的后脑部或直接断头放血处 死,此法适合于小动物。
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 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现以石蜡切片为例,介绍切片标本的制备 方法。
组织学制片步骤:
取材 脱水
固定 透明
冲洗
浸蜡
包埋
修块
切
片
贴片
烤片
染色
封片
观
察结果
2.1 取材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材料,材料要求 新鲜、准确、完整,材料要避免挤压、挫伤、干枯。
一些较幼嫩,柔软的材料可将其置载玻片上,用 小解剖刀将其分散,加染料一滴,再盖上盖玻片,用 拇指垂直用力挤压,使组织散成一薄片,再进行观察 ,如骨骼肌运动终版的制备。
1.4 磨片(Ground section)
用于很坚硬的组织,如骨和牙。
血涂片
骨磨片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
上皮组织铺铺片片
2、切片法
所采集材料应立即放入固定剂,并编号,注明采集 时间、地点、名称、组织部位,所取组织块要大小适当, 即要能说明问题,又要考虑固定剂的穿透能力。
一般组织学取材稍大,细胞学取材稍小,动物组织 取材要稍大,植物组织取材稍小。
2.1.1 人体组织标本的取材
手术切除标本,各种活检穿刺标本和尸体解剖标本。
手术切除标本的取材: 病灶在组织中的分布常存在不均一性,取材要有代表性,取材部位
组织学标本的制作技术是组织学,胚胎学,生物 学、病理学、肿瘤学、法医学及临床诊断学等学科研究观 察细胞、组织的生理、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种主要手段。
一、概 述
组织学技术包括:
组织学制片技术 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组化及免疫组化技术 各种特殊显微技术 电镜组织学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等
二、组织学制片技术的分类
厚为0.2~0.5cm,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柔软组织不易切小, 可先取稍大的组织块固定2 ~ 3h,等组织稍硬后再切成薄的小块 继续固定。
4.取材应注意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和粘液沾着,应用 生理盐水洗涤后再入固定液。
5.取材时间:原则上,应尽快取材,但比较大的手术标本如胃、 肺、肠等器官,最好先固定后取材。
组织学制片技术有很多不同的制片方法,一般可分为切 片法与非切片法两大类:
切片法:石蜡切片、火棉胶切片、冰冻切片等。 非切片法:铺片、涂片、压片、磨片、整装片等。
1、非切片法
即不用切片机,不经切片手续而制成切片的方法 ,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该类方 法操作简单快捷,其中铺片法,封藏法可使原有组织 结构不被破坏,涂片法,压片法弥补了用包埋,切片 法所不可能观察清楚的不足,因此是组织标本制备中 常用的手段。
6.注意确定取材部位和包埋切面的方向,切除不需要的部分。 7.明确编号,登记
2.2 组织标本的固定
新鲜的组织被割取后,由于细胞内酶的作用和细菌的 繁殖,可引起组织的自溶和腐败。因此,割取组织块后, 应立即采用一种方法,将组织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形态结 构,且有利于保存和适于制片的操作,这一步骤称为固 定。化学固定法就是用化学试剂配制成固定液使组织固 定。
1.1 涂片法
主要用于血液、精液、尿液、痰液、微生物等不能 切片的液态颗粒性材料,可在载玻片上涂成单层细胞 ,再经固定,脱水,染色等手段制成永久标本。
1.2 铺片法
主要用于动、植物组织的表皮层观察,可活体取待 观察组织,用尖镊子迅速将组织平铺在载玻片上。如: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标本的制备。
1.3 压片法
要兼顾:主要病灶,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远离病灶的正常组织。 组织大小:长1cm×宽1cm×厚0.2~0.3cm。
各种组织的活检取材: 活检取材体积小,取材困难,不易取到主要病灶,因此对标本的处
理应特别慎重,及时固定,包埋时要平整。
2.1.2 动物组织标本的取材
动物的处死方式一般为活杀,组织标本来源较新 鲜,10min内即可完成固定和冷冻保存,脑组织和神经组 织应采用灌注固定后,再进行后固定。
制片所需的材料要求越新鲜越好,尤其是细胞学方面 的研究对材料的新鲜程度要求更严。因此,要从活的动物 体上采取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要对动物施行麻醉,然后 再割取材料加以固定。所用的麻醉药品,必须以不影响细 胞结构为原则。
动物的选择
动物的选择是组织切片取材的第一步,在组织学 中以人的组织为理想,但人的组织不易得到,根据研 究的需要,大都以动物的组织来代替。有些动物的组 织器官比人的组织更为典型,如:猪的肝脏;豚鼠胰 腺、内耳;猫的肋间肌显示运动终板;兔的皮下组织 和肠系膜作活体染色较为理想等。
组织学切片技术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多数的生物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是不适合显微 观察的,也无法看到其内部结构。因为材料较厚,光线不 易透过,另外由于细胞内各个结构的折射率相差很小,即 使光线可透过,也难以辩明。
组织学技术是教学和科研中常用的方法。组织在 经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后,用切片机切成较 薄的切片,再经不同的染色就可以显示不同细胞组织的形 态及其中某些化学成份含量的变化,组织切片也便于保存。
2.1.3 组织取材注意事项
1.组织要求离体后30min内浸入固定液,尤其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动物放血处死后立即取材,最好在心脏还在跳动时立即取材,马 上投入固定液中;
2.注意防止人为因素的影响 切取组织的刀剪必须锋利,刀要足够长。切分组织块时,不
可来回切割。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 3.组织块的大小
动物的处死
(1)吸入麻醉法:将浸透乙醚的棉花放入玻璃缸内,将 动物放入玻璃缸内,盖上玻璃盖, 观察动物麻醉情况,放血处死,此法用于小动物。
(2)注射麻醉法:用3%戊巴比妥钠按每公斤体重1~2ml静 脉注射或腹腔注射,麻醉后立即放血处死,此法用于大动物。
(3)直接处死法:用金属器械猛击动物的后脑部或直接断头放血处 死,此法适合于小动物。
石蜡切片是最基本的切片技术,冰冻切片 和超薄切片等都是在石蜡切片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现以石蜡切片为例,介绍切片标本的制备 方法。
组织学制片步骤:
取材 脱水
固定 透明
冲洗
浸蜡
包埋
修块
切
片
贴片
烤片
染色
封片
观
察结果
2.1 取材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材料,材料要求 新鲜、准确、完整,材料要避免挤压、挫伤、干枯。
一些较幼嫩,柔软的材料可将其置载玻片上,用 小解剖刀将其分散,加染料一滴,再盖上盖玻片,用 拇指垂直用力挤压,使组织散成一薄片,再进行观察 ,如骨骼肌运动终版的制备。
1.4 磨片(Ground section)
用于很坚硬的组织,如骨和牙。
血涂片
骨磨片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
上皮组织铺铺片片
2、切片法
所采集材料应立即放入固定剂,并编号,注明采集 时间、地点、名称、组织部位,所取组织块要大小适当, 即要能说明问题,又要考虑固定剂的穿透能力。
一般组织学取材稍大,细胞学取材稍小,动物组织 取材要稍大,植物组织取材稍小。
2.1.1 人体组织标本的取材
手术切除标本,各种活检穿刺标本和尸体解剖标本。
手术切除标本的取材: 病灶在组织中的分布常存在不均一性,取材要有代表性,取材部位
组织学标本的制作技术是组织学,胚胎学,生物 学、病理学、肿瘤学、法医学及临床诊断学等学科研究观 察细胞、组织的生理、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种主要手段。
一、概 述
组织学技术包括:
组织学制片技术 组织化学技术 荧光组化及免疫组化技术 各种特殊显微技术 电镜组织学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等
二、组织学制片技术的分类
厚为0.2~0.5cm,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柔软组织不易切小, 可先取稍大的组织块固定2 ~ 3h,等组织稍硬后再切成薄的小块 继续固定。
4.取材应注意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和粘液沾着,应用 生理盐水洗涤后再入固定液。
5.取材时间:原则上,应尽快取材,但比较大的手术标本如胃、 肺、肠等器官,最好先固定后取材。
组织学制片技术有很多不同的制片方法,一般可分为切 片法与非切片法两大类:
切片法:石蜡切片、火棉胶切片、冰冻切片等。 非切片法:铺片、涂片、压片、磨片、整装片等。
1、非切片法
即不用切片机,不经切片手续而制成切片的方法 ,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该类方 法操作简单快捷,其中铺片法,封藏法可使原有组织 结构不被破坏,涂片法,压片法弥补了用包埋,切片 法所不可能观察清楚的不足,因此是组织标本制备中 常用的手段。
6.注意确定取材部位和包埋切面的方向,切除不需要的部分。 7.明确编号,登记
2.2 组织标本的固定
新鲜的组织被割取后,由于细胞内酶的作用和细菌的 繁殖,可引起组织的自溶和腐败。因此,割取组织块后, 应立即采用一种方法,将组织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形态结 构,且有利于保存和适于制片的操作,这一步骤称为固 定。化学固定法就是用化学试剂配制成固定液使组织固 定。
1.1 涂片法
主要用于血液、精液、尿液、痰液、微生物等不能 切片的液态颗粒性材料,可在载玻片上涂成单层细胞 ,再经固定,脱水,染色等手段制成永久标本。
1.2 铺片法
主要用于动、植物组织的表皮层观察,可活体取待 观察组织,用尖镊子迅速将组织平铺在载玻片上。如: 疏松结缔组织铺片标本的制备。
1.3 压片法
要兼顾:主要病灶,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远离病灶的正常组织。 组织大小:长1cm×宽1cm×厚0.2~0.3cm。
各种组织的活检取材: 活检取材体积小,取材困难,不易取到主要病灶,因此对标本的处
理应特别慎重,及时固定,包埋时要平整。
2.1.2 动物组织标本的取材
动物的处死方式一般为活杀,组织标本来源较新 鲜,10min内即可完成固定和冷冻保存,脑组织和神经组 织应采用灌注固定后,再进行后固定。
制片所需的材料要求越新鲜越好,尤其是细胞学方面 的研究对材料的新鲜程度要求更严。因此,要从活的动物 体上采取材料,在一般情况下,要对动物施行麻醉,然后 再割取材料加以固定。所用的麻醉药品,必须以不影响细 胞结构为原则。
动物的选择
动物的选择是组织切片取材的第一步,在组织学 中以人的组织为理想,但人的组织不易得到,根据研 究的需要,大都以动物的组织来代替。有些动物的组 织器官比人的组织更为典型,如:猪的肝脏;豚鼠胰 腺、内耳;猫的肋间肌显示运动终板;兔的皮下组织 和肠系膜作活体染色较为理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