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弱国无外交”是对中国国力发展的期望,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从鸦片战争至今的历史,经常以鞭策警醒的面目出现,这是中国人民对国家发展进步的期待。外交是一门艺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仍是以国家的实力为基础的。“弱国无外交”的感叹,是督促将与国际交往中的挫折与失败转化成强化国家内部建设的动力与力量,让中国人民时刻不忘发展的重要性。
直到中国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闭关自守盲目自大,逐渐的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交往中,中国不断的遭受失败与挫折,对自己定位和对世界的认识表现出迷茫。从古代一直以来的“华夷之辨”的中华文明中心观逐渐的开始转变为“师夷长技”的“崇洋”观。这时候,“弱国无外交”的想法才有所显现。
而到了1919年巴黎和会的时候,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但是中国维护自己主权和正当利益的要求在会上遭到了否决。这时的中国社会也在发生改变,爱国情绪高涨,民族意识在觉醒,对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弱国无外交”的感叹开始广为流传。当时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致政府的联名电报表示:“弱国交涉,始争终让,几成惯例。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可言”。这大概是“弱国无外交”最初的文字表述。
但是这并不是说军事实力决定一切,一个综合国力弱小的国家,如果因此就放弃外交,那么这个国家的利益将收到更大的侵犯。弱国利用巧妙的外交技巧和艺术,维护本国利益,才是外交较之于军事经济实力等因素更为灵活和有价值的方面。
在新自由制度主义者眼中,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合作才是国际关系的实质。新制度自由主义提出了复合相互依赖的模型,不仅论述了合作的可能性,也提出了对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这方面看,弱国并不是毫无外交可言。在国际交往中,弱小国家因为处于相似的境地,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更大。故要说弱国无外交,不如说弱国难外交。这句话展现了战争时代弱肉强食的国际形式,每每当我们遇到弱国提出要求受挫败同样的情境时,便会不假思索的认为是此话的验证。弱小,是相对而言的,然而如果一个国家自恃为弱国而退缩,不争取自己的权利,根本不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困于现状而无法改变更何谈发展自身国家,那,才是真正的弱国——
事实上,外交在作为独立的学科和部门之前,是从属于军事的。这也就决定了,在外交与军事的关系中,外交是从属于军事并以军事为基础的。国家关系学中,往往也认为军事实力是决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重要的因素。结构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认为,“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在无政府条件下,外交手段虽然有用,但只有军事实力才是保证国家生存的最重要权力因素,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要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从这方面来看,“弱国无外交”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军事实力弱小的国家很难在国际关系中找到维护本国利益的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弱国无外交”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有所作为的感叹和期望。在古代时期,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不辱使命的使者、巧言如簧的说客和捭而阖之的纵横家。到了近代,外交的发展更加的贴近人民,五四运动中“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表达出人民对外交事业的关心。但似乎外交的失败也更多了。时至今日,中国外交“韬光养晦”有余,而“有所作为”还略显不足。如何利用中国正在发展的国力和现今的国际形势,在国际交往中为中国争取国家利益,仍是外交部门和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弱国”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不严谨性。国家强弱的划分方法,有着很多不同的人标准。现在比较公认的是以综合国力为标准。综合国力的概念有很多,例如约瑟夫·奈(Jorseph S.Nye)认为,“力是影响他人行为得到自己想要结果的能力”。而另一位国际关系大师汉斯·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认为,构成国力的要素有很多,具体包括有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事准备、人口、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和政府质量9项。根据不同的定义与标准,弱国的概念也随之改变。因此很难说“弱国无外交”这一说法是科学严谨的。
而换个角度来说,那些所谓的弱国的外交就一定不能达到目的吗?从国际关系史中,不难找出范例。战败国通过外交受益免灾的突出的例子是拿破仑战败后法国的外交。在维也纳会议上,战败的法国,特别是其外相塔列朗巧妙地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极力挑拨分化战胜国,与英奥秘密签订针对俄国的秘密同盟协定;另一方面,顺势提出所谓“正统原则”,力图恢复并保持法国的利益和地位,因而使法国作为战败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弱国无外交”在中国比较的流行,是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分不开的。那么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出发,可以简要分析这一观点产生的原因,也可以看出这个观点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和它的合理性。
首先,“弱国无外交”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国家发展落后,对外交往中屡战屡败的历史现实的反映。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说法产生和流传比较广的时间里,都是中国处于国力衰退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的阶段。尤其是鸦片战争到建国之前的这段历史里,包含了太多中华民族受到侵略和欺侮的惨痛回忆。这段历史一直影响着当今的中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和中国国家性格的形成都有着一定影响。
弱国无外交
外交作为主权国家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方式,不仅包括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这样政治性的事务,也包括保护本国公民和企业在国外的利益等事务性的工作。从后一点来看,无论是强国弱国都必须有外交的存在。而且无论外交政策实现与否,无论国家的目的达到与否,一国都必须保护本国国民和企业在国外的利益,外交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在这方面,“弱国无外交”这一说法是片面的。
从“弱国无外交”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概念的使用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从中国的历史上看,在国家内部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乏弱国巧用外交策略和外交谈判技巧获得胜利的例子。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是在齐国实力大不如楚国的前提下,晏子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也能不辱使命。同样的,在秦国远胜于赵国的情况下,蔺相如依然能完璧归赵,也是杰出外交谋略与胆识的表现。在中国古代,也并没有出现“弱国无外交”这样的说法。
直到中国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闭关自守盲目自大,逐渐的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交往中,中国不断的遭受失败与挫折,对自己定位和对世界的认识表现出迷茫。从古代一直以来的“华夷之辨”的中华文明中心观逐渐的开始转变为“师夷长技”的“崇洋”观。这时候,“弱国无外交”的想法才有所显现。
而到了1919年巴黎和会的时候,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会议,但是中国维护自己主权和正当利益的要求在会上遭到了否决。这时的中国社会也在发生改变,爱国情绪高涨,民族意识在觉醒,对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要求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弱国无外交”的感叹开始广为流传。当时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致政府的联名电报表示:“弱国交涉,始争终让,几成惯例。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可言”。这大概是“弱国无外交”最初的文字表述。
但是这并不是说军事实力决定一切,一个综合国力弱小的国家,如果因此就放弃外交,那么这个国家的利益将收到更大的侵犯。弱国利用巧妙的外交技巧和艺术,维护本国利益,才是外交较之于军事经济实力等因素更为灵活和有价值的方面。
在新自由制度主义者眼中,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合作才是国际关系的实质。新制度自由主义提出了复合相互依赖的模型,不仅论述了合作的可能性,也提出了对合作过程中可能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这方面看,弱国并不是毫无外交可言。在国际交往中,弱小国家因为处于相似的境地,合作的可能性因此更大。故要说弱国无外交,不如说弱国难外交。这句话展现了战争时代弱肉强食的国际形式,每每当我们遇到弱国提出要求受挫败同样的情境时,便会不假思索的认为是此话的验证。弱小,是相对而言的,然而如果一个国家自恃为弱国而退缩,不争取自己的权利,根本不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困于现状而无法改变更何谈发展自身国家,那,才是真正的弱国——
事实上,外交在作为独立的学科和部门之前,是从属于军事的。这也就决定了,在外交与军事的关系中,外交是从属于军事并以军事为基础的。国家关系学中,往往也认为军事实力是决定国家之间相互关系的比较重要的因素。结构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认为,“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在无政府条件下,外交手段虽然有用,但只有军事实力才是保证国家生存的最重要权力因素,说到底,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要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从这方面来看,“弱国无外交”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军事实力弱小的国家很难在国际关系中找到维护本国利益的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弱国无外交”是中华民族对外交有所作为的感叹和期望。在古代时期,中国历史上不乏一些不辱使命的使者、巧言如簧的说客和捭而阖之的纵横家。到了近代,外交的发展更加的贴近人民,五四运动中“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表达出人民对外交事业的关心。但似乎外交的失败也更多了。时至今日,中国外交“韬光养晦”有余,而“有所作为”还略显不足。如何利用中国正在发展的国力和现今的国际形势,在国际交往中为中国争取国家利益,仍是外交部门和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弱国”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不严谨性。国家强弱的划分方法,有着很多不同的人标准。现在比较公认的是以综合国力为标准。综合国力的概念有很多,例如约瑟夫·奈(Jorseph S.Nye)认为,“力是影响他人行为得到自己想要结果的能力”。而另一位国际关系大师汉斯·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认为,构成国力的要素有很多,具体包括有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工业能力、军事准备、人口、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和政府质量9项。根据不同的定义与标准,弱国的概念也随之改变。因此很难说“弱国无外交”这一说法是科学严谨的。
而换个角度来说,那些所谓的弱国的外交就一定不能达到目的吗?从国际关系史中,不难找出范例。战败国通过外交受益免灾的突出的例子是拿破仑战败后法国的外交。在维也纳会议上,战败的法国,特别是其外相塔列朗巧妙地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极力挑拨分化战胜国,与英奥秘密签订针对俄国的秘密同盟协定;另一方面,顺势提出所谓“正统原则”,力图恢复并保持法国的利益和地位,因而使法国作为战败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弱国无外交”在中国比较的流行,是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分不开的。那么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出发,可以简要分析这一观点产生的原因,也可以看出这个观点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和它的合理性。
首先,“弱国无外交”是对中国近代以来,国家发展落后,对外交往中屡战屡败的历史现实的反映。从上文中可以看到,在这个说法产生和流传比较广的时间里,都是中国处于国力衰退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的阶段。尤其是鸦片战争到建国之前的这段历史里,包含了太多中华民族受到侵略和欺侮的惨痛回忆。这段历史一直影响着当今的中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和中国国家性格的形成都有着一定影响。
弱国无外交
外交作为主权国家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方式,不仅包括外交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这样政治性的事务,也包括保护本国公民和企业在国外的利益等事务性的工作。从后一点来看,无论是强国弱国都必须有外交的存在。而且无论外交政策实现与否,无论国家的目的达到与否,一国都必须保护本国国民和企业在国外的利益,外交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因此在这方面,“弱国无外交”这一说法是片面的。
从“弱国无外交”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概念的使用是有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从中国的历史上看,在国家内部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不乏弱国巧用外交策略和外交谈判技巧获得胜利的例子。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是在齐国实力大不如楚国的前提下,晏子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也能不辱使命。同样的,在秦国远胜于赵国的情况下,蔺相如依然能完璧归赵,也是杰出外交谋略与胆识的表现。在中国古代,也并没有出现“弱国无外交”这样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