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影响讲课教案
电除尘设备课程设计
![电除尘设备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63319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1.png)
电除尘设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生能描述电除尘设备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了解其在火力发电、工业生产等行业的排放控制作用。
3. 学生掌握电除尘设备的性能指标,如除尘效率、阻力、能耗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除尘设备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电除尘系统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初步的参数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进行电除尘设备的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电除尘设备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方面的重要性。
2.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创新精神,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分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除尘设备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领域。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除尘设备原理- 空气电离与尘粒荷电- 静电力作用下的尘粒捕集- 电除尘器的分类及结构2. 电除尘设备主要部件及功能- 阴阳极系统- 振打清灰装置- 供电系统- 排灰系统3. 电除尘设备性能指标- 除尘效率的计算与影响因素- 设备阻力与能耗- 滤袋寿命与维护4. 电除尘设备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火力发电行业- 工业生产领域- 环保标准与排放要求5. 电除尘设备设计与计算- 设计原则与依据- 设备选型与参数计算- 系统模拟与优化6. 电除尘设备运行与维护- 设备运行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运行参数的监测与调整- 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除尘设备原理、分类及结构第二周:电除尘设备主要部件及功能第三周:电除尘设备性能指标第四周:电除尘设备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第五周:电除尘设备设计与计算第六周:电除尘设备运行与维护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以上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涵盖电除尘设备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应用领域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确保学生全面掌握电除尘设备相关知识。
高压静电除尘课程设计
![高压静电除尘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00b06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02.png)
高压静电除尘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高压静电除尘的原理、设备及其应用,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静电除尘的基本概念,掌握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静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1.了解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掌握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
3.了解静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4.能够分析静电除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5.能够设计简单的高压静电除尘实验。
6.能够评估静电除尘技术的适用性和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环保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高压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静电除尘技术的应用案例4.静电除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分析5.高压静电除尘实验设计与实践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高压静电除尘器的设计和应用。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静电除尘过程的理解。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高压静电除尘技术》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专业书籍,供学生深入阅读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如高压电源、除尘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评估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静电除尘教案
![静电除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1006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e.png)
静电除尘教案教案标题:静电除尘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静电除尘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介绍。
2. 静电除尘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静电除尘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4. 静电除尘实验操作演示和实践操作。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灰尘、污染物的场景,引发学生对静电除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见过或了解过静电除尘?你们认为它是如何工作的?知识讲解:3. 介绍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解释静电除尘的作用和重要性。
4. 详细讲解静电除尘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电场的产生、收集极的作用等。
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5. 分步骤讲解静电除尘的操作步骤,并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6. 强调使用静电除尘设备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防护手套、避免触摸高压部件等。
实践操作:7. 进行静电除尘实验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静电除尘的实际效果。
8.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操作静电除尘设备进行实践操作,指导他们注意安全和正确操作的细节。
总结与评价:9. 总结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10. 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拓展活动:11.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如了解其他除尘方法、静电除尘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灰尘、污染物的场景。
2. 静电除尘设备的示意图或实物模型。
3. 实验操作演示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评估方式:1. 学生对静电除尘的理解程度和操作技能的评估。
2. 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观察和体会的书面总结。
3. 学生参与拓展活动的积极性和成果。
教学建议:1. 静电除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指导和监督,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电除尘技术课程设计
![电除尘技术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9ed8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e.png)
电除尘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电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设备与工作流程。
2. 掌握电除尘器在燃煤电厂等工业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3. 掌握电除尘器的性能评价指标,学会分析其运行效果。
技能目标:1. 学会运用电除尘技术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能够分析电除尘器的运行参数,进行简单的设备调试与优化。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除尘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电除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验与实践中积极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电力环保事业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除尘技术的实际应用,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除尘技术原理- 离子发生器工作原理- 电场除尘基本原理- 气流分布与粒子捕集2. 电除尘设备与结构- 电除尘器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主要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设备选型与优化3. 电除尘应用案例分析- 燃煤电厂电除尘应用- 钢铁、化工等行业电除尘应用- 节能减排效果分析4. 电除尘性能评价与运行维护- 性能评价指标体系- 影响电除尘性能的因素- 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5. 教学实践与拓展- 实地参观电除尘设备- 电除尘实验操作- 行业发展趋势与新技术探讨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以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原则,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安排教学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参观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深入理解电除尘技术的应用,掌握相关知识。
同时,关注行业动态,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电除尘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高压静电除尘课程设计
![高压静电除尘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19dc7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d.png)
高压静电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高压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掌握静电场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高压静电除尘设备的工作过程,了解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3. 学生能够了解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高压静电除尘过程中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高压静电除尘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高压静电除尘效果的实验探究,并撰写实验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探究问题的热情。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学生能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高压静电除尘技术的最新进展,提高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选修课程,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对新技术、环保领域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结合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静电基本概念:电荷、电场、电势差等;- 静电场中的电荷分布与电场强度计算;- 高压静电除尘原理及其数学模型;- 高压静电除尘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实践操作:- 高压静电除尘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高压静电除尘效果实验;- 实验数据分析及报告撰写。
3. 应用拓展:- 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高压静电除尘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高压静电除尘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关联:- 《物理》高中选修教材中有关静电场的内容;- 《环保科技》教材中关于高压静电除尘技术的内容。
燃煤电厂除尘器课程设计
![燃煤电厂除尘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7a08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a.png)
燃煤电厂除尘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燃煤电厂除尘器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除尘器的构造、工作过程及适用范围。
2. 学生能够描述燃煤电厂排放气体中颗粒物的特点,以及除尘器在减少大气污染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除尘效率、压力损失等关键性能指标,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不同除尘器性能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除尘系统。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燃煤电厂除尘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科技语言,准确表达自己对除尘器设计和运行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的意愿。
2.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科技进步在环保领域的重要性,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学科,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环保问题有一定了解,对新技术和新设备感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燃煤电厂除尘器原理及分类:介绍除尘器的定义、作用,讲解重力沉降、惯性力沉降、电除尘、过滤式除尘等基本原理,对比分析各类除尘器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大气污染控制设备》2. 燃煤电厂排放气体中颗粒物特点:分析燃煤电厂排放气体中颗粒物的来源、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3. 除尘器性能指标:讲解除尘效率、压力损失等关键性能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大气污染控制设备性能评价》4. 除尘器选型与应用:分析不同类型除尘器的选型原则,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介绍除尘器在燃煤电厂中的应用。
静电除尘课程设计
![静电除尘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c731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0.png)
静电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静电的概念,掌握静电产生的原理。
2.使学生了解静电在除尘中的应用,知道静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
3. 引导学生掌握静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静电原理设计简单的除尘装置。
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观察静电除尘效果,分析实验结果。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验等形式,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静电除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客观性。
本课程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结合物理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静电现象及其原理- 静电概念介绍- 静电产生原因与条件- 静电场基本特性2. 静电除尘技术- 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静电除尘器的分类与结构- 静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3. 实践操作与实验- 设计简单的静电除尘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实验结果观察与分析4. 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培养- 空气污染与除尘技术的关系- 静电除尘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静电现象及其原理第二课时:静电除尘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课时:实践操作与实验(分组进行)第四课时: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培养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静电除尘相关知识。
电除尘装置课程设计
![电除尘装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8c18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a.png)
电除尘装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除尘装置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及关键部件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电除尘装置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解释电除尘装置中涉及的主要物理概念,如电荷、电场、气流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电除尘装置的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风速等,并理解它们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电除尘装置实验方案,进行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电除尘装置的模拟搭建,锻炼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除尘装置,培养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意识,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科学的严谨性和实践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物理学科的选修课程,结合当前环境保护的热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环保问题具有关注度。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实质性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除尘装置原理- 电除尘的基本概念- 静电力除尘的原理及过程- 电除尘装置的关键部件及其作用2. 电除尘装置的应用与功能- 电除尘装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中电除尘装置的重要性- 电除尘装置在各类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3. 电除尘装置的运行参数分析- 电压、电流、风速等参数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提高电除尘装置运行效率的途径4. 电除尘装置实验设计与搭建- 实验方案设计方法- 实验数据收集与处理- 模拟电除尘装置的搭建与调试5. 电除尘装置与环境保护- 环保政策与电除尘装置的关系- 电除尘装置在实现绿色生产中的作用- 环保意识与科技创新在电除尘装置发展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2课时:电除尘装置原理及关键部件第3-4课时:电除尘装置的应用与功能第5-6课时:运行参数分析及实验设计第7-8课时:实验操作与模拟搭建第9课时:电除尘装置与环境保护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课程内容紧密围绕教材中关于电除尘装置的相关章节,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系统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大气电除尘课程设计
![大气电除尘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fccd4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8.png)
大气电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大气电除尘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2. 学习大气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3. 了解大气电除尘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其他除尘技术的区别。
技能目标:1. 学会运用大气电除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能够操作大气电除尘设备,进行简单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查;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环保意识;2. 增强学生对大气电除尘技术研究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大气电除尘技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大气电除尘技术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于环保事业,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电除尘技术原理:讲解大气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场除尘、湿式除尘和静电除尘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电除尘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大气电除尘技术原理”- 内容列举:电场除尘、湿式除尘、静电除尘2. 大气电除尘设备与结构:介绍大气电除尘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分析不同类型设备的优缺点,为学生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 教材章节:第四章“大气电除尘设备与结构”- 内容列举:设备组成、结构特点、优缺点分析3. 大气电除尘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讲解大气电除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大气电除尘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 教材章节:第五章“大气电除尘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 内容列举:应用领域、实际案例、效益分析4. 大气电除尘技术发展趋势与实验操作:分析大气电除尘技术的发展趋势,安排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除尘讲课内容
![电除尘讲课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5e31c1452d380eb62946d8a.png)
静电除尘器一、概述我国电力生产以火电为主,目前在全国发电量中,火电占80%左右,火电机组中90%为燃煤机组。
煤炭燃烧产生的烟尘,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人类健康,同时也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为此必须装置除尘器对烟尘加以捕集。
在众多类型的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水膜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等)中,静电除尘器是一种较理想的除尘设备。
1、静电除尘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除尘效率高,可以达到99%以上。
我厂≥99.8%2)阻力小,一般在150~ 300Pa之间。
我厂≤200Pa3)能耗低,处理1000m³烟气大约需要0.2~0.6Kwh。
4)处理烟气量大,单台电除尘器的烟气处理量可达600m³/s。
5)耐高温。
普通钢材制作的电除尘器可以在350℃下运行。
2、静电除尘器有以下几种类型:1)按收尘极的型式分有板式和管式两种。
2)从气流方向上可分为卧式电除尘器和立式电除尘器。
3)按粉尘荷电区、分离区的布置不同可分为单区和双区电除尘器。
4)按照沉积粉尘的清灰方式可分为湿式和干式电除尘器。
伊犁热电厂2*330MW机组是采用兰州电力修造厂生产的RWD—KFH340-4-2型双室四场静电除尘器。
其型式为干式、板式、卧式;每台炉配2台电除尘器,每台电除尘器下设有8个灰斗;控制方式为微机高、低压控制和集中程序控制,每台电除尘器配有8台硅整流变压器、26套振打装置。
其型号意义如下:一组高压电源装置的除尘空间。
电场宽度:一个室的最外侧两排收尘极板轴线间的有效距离。
电场高度:收尘极板的有效高度(即除去上下两端夹持端板的收尘极高度)。
电场长度:在一个电场中,一排收尘极板的总宽度。
电场截面积:同一室的电场高度与电场宽度乘积。
通道:电场中相邻两排极板之间的空间称为通道,电场中的极板总数减一就是电场通道数。
极间距:相邻电极轴线之间的距离。
停留时间:烟气流经某一电场长度所需要的时间。
等于电场长度除以电场风速。
电场风速:烟气在电场中的平均流速。
除尘系统的课程设计
![除尘系统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b1924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c.png)
除尘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除尘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除尘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了解除尘系统在工业生产与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2. 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合适的除尘器并进行简单的除尘系统设计。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评估除尘系统的性能,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除尘系统,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认识到环保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物理与技术类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应用问题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动学习的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粉尘污染概述:产生原因、危害及防治意义。
- 除尘系统基本原理:含尘气体流动特性、除尘机理。
- 除尘器分类及性能:机械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 除尘系统设计原则及选型依据。
2. 实践操作:- 实验室参观:观察不同类型除尘器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 实践操作:动手搭建简易除尘系统,观察并分析其性能。
- 案例分析:分析工业生产中的除尘系统应用案例,提出优化方案。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粉尘污染概述,除尘系统基本原理。
- 第二周:除尘器分类及性能,实验室参观。
- 第三周:除尘系统设计原则及选型依据,实践操作。
- 第四周:案例分析,总结与反思。
静电除尘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静电除尘课程设计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a9b411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e.png)
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污染。
静电除尘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除尘技术,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静电除尘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制定本课程设计方案。
二、课程设计目标1. 使学生掌握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设备结构和工作过程;2. 培养学生运用静电除尘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1. 静电除尘基本原理(1)静电除尘的原理及分类;(2)静电除尘的工艺流程;(3)静电除尘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 静电除尘器设计(1)静电除尘器的类型及选择;(2)静电除尘器的主要参数计算;(3)静电除尘器的优化设计。
3. 静电除尘工程案例分析(1)静电除尘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静电除尘工程案例分析;(3)静电除尘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
四、课程设计步骤1. 查阅资料,了解静电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2. 分析静电除尘器的类型、参数及工作原理;3.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静电除尘器类型;4. 进行静电除尘器的主要参数计算;5. 对静电除尘器进行优化设计;6.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和结果。
五、课程设计评价标准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 设计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3. 课程设计报告的质量;4. 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六、课程设计时间安排1. 第一周:静电除尘基本原理学习;2. 第二周:静电除尘器设计;3. 第三周:静电除尘工程案例分析;4. 第四周: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及答辩。
七、课程设计预期成果1. 学生能够掌握静电除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2. 学生能够运用静电除尘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 学生能够撰写高质量的静电除尘课程设计报告;4. 学生能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提高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了解静电除尘技术,为今后从事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热电厂烟尘除尘课程设计
![热电厂烟尘除尘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aa4b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0.png)
热电厂烟尘除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热电厂烟尘产生的原因及对环境的影响;2. 掌握烟尘除尘的基本原理,包括电除尘、布袋除尘等方法;3. 学会分析热电厂烟尘排放数据,评估除尘效果。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设计简单的烟尘除尘系统;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烟尘浓度检测;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烟尘除尘方案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对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科学实践活动,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热电厂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热电厂烟尘产生原因及环境影响:讲解热电厂能源转化过程中烟尘的产生原因,以及烟尘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 烟尘除尘技术原理:介绍电除尘、布袋除尘等常见烟尘除尘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三节“粉尘污染控制技术”3. 烟尘排放数据分析:教授如何分析热电厂烟尘排放数据,评估除尘效果。
教材章节:第五章第二节“环境监测与评价”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烟尘浓度检测实验,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分析实验结果。
教材章节:第六章“环境监测实验”5. 设计烟尘除尘方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组设计简单的烟尘除尘系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子教案——静电除尘原理及影响因素(精)
![电子教案——静电除尘原理及影响因素(精)](https://img.taocdn.com/s3/m/2e129f0183c4bb4cf7ecd1ea.png)
静电除尘原理及影响因素
1.熟悉并掌握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熟悉静电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
重点、难点
重点:
1.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注:教案首页后面附上讲稿,形成每次授课的完整教案
二、静电除尘原理(40分钟)
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晕放电、尘粒的荷电、荷电尘粒的迁移和捕集、粉尘的清除等基本过程。
(1)电晕放电
静电除尘器实质上是由两个极性相反的电极组成的,其中一个是表
因素等。
(1)粉尘特性
粉尘特性主要包括粉尘的粒径分布、真密度、堆积密度、黏附性和比电阻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粉尘的比电阻。
(2) 烟气特性。
教学要求——静电除尘原理及影响因素.
![教学要求——静电除尘原理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54a0ec3caaea998fcc220e9f.png)
项目三《烟气除尘任务3静电除尘——电除尘原理及电除尘效率影响因素》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悉并掌握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并熟悉静电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
(3)能阐述静电除尘器的结构原理及应用范围。
2.技能目标
能基本说出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初步具备分析静电除尘影响因素的能力。
3. 情感(或态度)目标
具备提出问题的态度及意识,并具备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条件(建议)
1.具备多媒体教室。
2.具备有关电除尘器的教学模型、影音录像等。
3.具备冶金、水泥生产等电除尘案例。
三、教学安排
1.概述(约20分钟)
通过典型生产案例、教学模型及播放影音、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引入静电除尘与其他除尘方式的区别及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2.静电除尘原理(约40分钟)
通过动画影音,采用类比、启发式、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向学生讲述“电晕放电”、“尘粒荷电”、“荷电尘粒的迁移和捕集”、“被捕集粉尘的清除”等静电除尘工作原理和工作步骤。
3.影响电除尘效率的因素(约20分钟)
采用分组讨论、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从粉尘、烟气特性,结构、操作因素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影响电除尘效率的因素。
四、考核评价
根据布置给学生的单元教学作业完成情况并结合课堂分组讨论和回答问题情况进行过程考评,
以一定权重计入期末过程考评成绩。
静电除尘教案
![静电除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bfb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6.png)
静电除尘教案教案标题:静电除尘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理解静电除尘在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3. 学习如何设计和操作一个简单的静电除尘装置;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静电除尘装置的设计和操作;3. 静电除尘实验的进行和结果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了解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收集相关资料;b. 设计一个简单的静电除尘实验,并准备所需材料和器材;c. 准备教学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a. 提前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对静电除尘有一定的了解;b. 准备笔记本和书写工具。
教学步骤:引入:1.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静电除尘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探究:2. 分组进行实验设计:a.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b. 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静电除尘实验,要求包括材料、装置和操作步骤;c. 学生之间可以交流和讨论,互相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实验操作:3. 学生实验操作:a. 学生按照各自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b.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c.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结果分析:4.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a. 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静电除尘的有效性和局限性;b. 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并提出改进方案。
总结:5. 教师进行总结:a.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静电除尘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b.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作业:6. 学生作业:a.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b. 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静电除尘的相关领域,并撰写一份小论文。
教学延伸:7. 拓展学生的知识:a.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静电除尘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b. 学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静电除尘实验,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除尘影响电除尘器的影响因素影响电除尘器性能的因素主要有:粉尘的性质、设备状况和操作条件,这些因素影响到电除尘的电晕电流、粉尘比电阻、电除尘器内的粉尘收集和二次飞扬等,从而最终表现为除尘效率的高低。
若电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固定,则主要是含尘烟气在电除尘器内分布、含尘气体性质、工艺和操作条件等。
4.1气体分布的影响气体分布是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尘器设计效率越高,气体分布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越大。
电除尘器进口处的气体流速,一般为10-15m/s,而进入电除尘器后仅为0.5-2m/s,流速骤然降低会使气流紊乱且分布不均,在电除尘器内形成旁路窜气。
实践证明,5%的窜气量,即会使除尘效率低于95%。
所以,在电除尘器中,若不采取必要的气体分布,气体在电场内会很不均匀,局部流速将大大超过设计指标,使气体在电场内的停留时间大大缩短,被捕集到的粉尘又被高速气流带出电场形成二次扬尘。
同时电晕线容易产生程度不同的晃动,引起供电电压波动,从而使除尘效降低:严重时电除尘器不能正常操作。
由于我厂扩能电除尘器采用两管进气,具有初步分布的能力:同时,进口流速比较低,约6.6m/s,并且除尘器顶部采用软水持续喷淋,不会产生二次扬尘,以及考虑检修的方便,所以只设置了一个气体分布板。
从实际运行效果分析,可以实现裂化气在电除尘器中的有效分布。
4.2 含尘烟气性质的影响4.2.1气体含尘量的影响电除尘器对所净化的气体的含尘浓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除尘效果会降低,甚至终止除尘过程。
由于炭黑尘粒的体积、质量和荷电量均比离子大得多,所以离子迁移速度比荷电尘粒迁移速度大数百倍(气体离子平均速度为(60-100)m/s,尘粒速度在60cm/s以下),因此,荷电尘粒所形成的电流只占电晕电流约1%-2%。
随着气体含尘量增加,虽然荷电尘粒所形成的电晕电流不大,但是其所具有的空间电荷却很多,严重抑制电晕电流产生,使尘粒不能获得足够电荷,导致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显著降低,尤其是尘粒直径在1um左右的数量越多,这种现象越严重。
当含尘量大到某一数值时,电晕现象消失,尘粒在电场中根本得不到电荷,电晕电流几乎减小到零,失去除尘作用,即电晕闭塞。
在生产实践中,为防止产生电晕闭塞,应限制进入电除尘器气体的含尘浓度。
对于常规电除尘器,进口含尘量不应超过50g/m³(标况)。
为降低气体含尘量,可以在电除尘前面设置一到二级旋风除尘器,喷淋洗涤器、或适当增加电场数,以达到预期的除尘效果。
我厂乙炔炉出来的裂化气先进入冷却塔的下段,采用大量的冲洗水对炭黑进行初步洗涤之后,使进入电除尘器的裂化气中炭黑含量约2g/nm³。
4.2.2气体性质及组成的影响气体离子在电场内的迁移速度,随气体成分不同而不同,因此,所产生电晕电流也不同。
若处理气体含尘量少,离子迁移速度大,使电晕电流太大,而操作电压太低,因此,必须采取加大供电机组容量,改变电晕极形状、调整电极配置和改变气体流动方式等措施以抑制电晕电流,提高工作电压。
气体组成对负电晕放电特性影响很大,气体成分不同,在电晕放电中电荷载体的迁移不同。
在电场中,电子与中性气体分子想碰撞而形成负离子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体成分,其差别是很大的,不同气体成分对电除尘器的伏安特性及火花放电电压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含有三氧化硫时,气体对电除尘器运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4.2.3粉尘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证明,带电粉尘向沉淀极的驱进速度w与粉尘颗粒半径r成正比,粒径越大除尘效率越高,当粒径增至(20-40)um阶段,可能出现效率最大值:再增大粒径,由于大尘粒的非均匀性使得其具有较大的导电性,容易产生二次扬尘和外携,引起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下降:当粒径在(0.2-0.5)um,由于细小半径尘粒表面积大,空间电荷效应大,会出现效率最低值。
由于裂化气炭黑的粒径在(0.01-0.5)um,所以只有通过优化操作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4.2.4粉尘比电阻的影响粉尘的比电阻是指在1c㎡圆面积上堆积1cm高的尘粒,然后沿高度方向测得的电阻值。
比电阻值是粉尘导电性能的标志,对电除尘器除尘性能影响较大。
一般认为,最适宜电除尘器工作的比电阻范围为104-(5×1010)Ω*cm。
当粉尘比电阻太低,低于104Ω*cm(如炭黑粉尘),粉尘到达除尘极后,很快释放出其上的电荷,成为中性,易于从除尘极上脱落,重新进入气流,产生二次扬尘,降低除尘效率。
当粉尘比电阻太高,高于1011Ω*cm时,粉尘到达除尘极后,粉尘电荷不易释放,逐渐沉积在除尘极表面的粉尘仍为负极性,它排斥随后的粉尘新附于其上,当粉尘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在粉尘层内部形成一定的电场,粉尘层表面为负极,除尘极为正极。
粉尘层增厚,电场强度增加,以致粉尘层内的空气击穿,从而产生反向放电(称为反电晕),即从除尘极向除尘空间放出大量正离子,使粉尘荷正电进入除尘空间,破坏正常的除尘工作。
对于比电阻较低和较高的粉尘,在沉积到除尘极后,都需要尽快的从除尘极上清除,以免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针对我厂裂化气炭黑比电阻比较低的特性,采用软水进行持续的喷淋,一旦炭黑在极板上释放出电荷,则立即被喷淋软水带走,从而减轻了二次扬尘。
并且,在电除尘器运行一定事件后,采用较大量的定期冲洗水对极板和极丝进行喷淋,以除去其上附着的大量炭黑,从而延长电除尘器的运行周期。
4.2.5气体湿度的影响电除尘器运行过程中,其击穿电压与气体的含湿量有关。
在同样温度条件下,气体所含水分越大,其比电阻越小,电场击穿电压相应提高,火花放电较难出现,这种作用对电除尘器来说是有适用价值的,可以使用电除尘器在较高电压下稳定运行,而电场强度的增高会使电除尘器的除尘效果显著改善。
在我厂湿式电除尘器中,通过在电除尘器的顶部设置常开的软水进行雾化喷淋,使裂化气在操作温度下被水蒸气饱和,有利于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4.2.6气体温度的影响气体温度能够改变粉尘的比电阻、影响气体的粘滞性。
气体粘滞性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导致其驱进速度下降:如果可能,在较低温度条件下运行比较好,所以通常在裂化气进入电除尘器之前先要进行初步冷却。
但是,对含湿量较高和有三氧化硫之类成分的气体,其温度一定要保持在露点温度20-30℃以上作为安全余量,以避免发生腐蚀。
由于我厂裂化气基本不含三氧化硫等气体,所以可以将温度控制在露点以下。
4.2.7气体压力的影响经验公式表面,当其他条件确定后,起晕电压随气体密度而变化,而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气体密度的主要因素。
气体密度对电除尘器的放电特性和除尘性能都有一定影响,如果只考虑气体压力的影响,则放电电压与气体压力成正比关系。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净化高压气体时电除尘器的电压比净化低压气体时要高,并且其除尘效率也提高。
4.3操作条件的影响即使同一台湿式电除尘器,处理同一种含尘气体,由于操作条件不同,除尘性能也会出现很大差别。
4.3.1气体速度的影响气体速度对粉尘的驱进速度有一定的影响,其相互关系中有一个相应的最佳流速,在该流速下,驱进速度最大。
一般情况下,粉尘从荷电到附着在电极上仅需0.5-2s,而粉尘在电场的有效作用区间内的停留时间取6-12s,电除尘器就能得到很好的除尘效果,这种情况的相应气体流速为1.1-1.5m/s。
如果气体速度太快,即使没有采用软水对极板进行喷淋,极板上被捕的粉尘也会自动剥落,引起粉尘的二次飞扬,从而被高速气流带出电场,引起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降低。
4.3.2电极和绝缘件积灰实践表明,电极表面略有粗糙,比光滑表面的临界电压可以提高15%左右。
由于电晕极周围有少量尘粒获得正电荷,电荷量与荷负电尘粒电荷量基本相等,且与电晕极同极离子中和时间比荷负电荷尘粒长得多。
在所谓梯度压力作用下被吸引到电场强的电晕极并牢牢的粘附着,且很快增厚,形成电晕极线积灰肥大,即电晕极线半径r增大,以致电晕效果降低,电晕电流减小。
严重时不起电晕作用,造成电晕闭塞,使操作状况恶化。
因此,必须采用喷淋水对电晕极进行连续冲洗,以即时清除积尘。
绝缘件积尘后,其绝缘性能下降,严重时发生爬电,击穿降低工作电压,甚至无法送电,从而影响点除尘器的除尘性能。
所以保持绝缘件清洁十分重要。
在湿式电除尘器中,为使绝缘件不致积尘,采用加热天然气吹扫电晕极的支撑绝缘件。
4.3.3外加电压的影响当电除尘器的外加电压达到一定数值时,电场内就会产生火花放电。
影响火花放电次数的因素很多,不同工艺过程和不同类型供电设备,其火花次数不一样。
板式电除尘器因受相邻电晕极线干扰,火花放电的始发电压随电晕极线数目增多而增加。
实验表明,在每分钟内火花放电20-80次的范围内,存在着最佳除尘效率。
4.3.4伏安特性曲线电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从始发电晕(起晕)到电场终结(击穿)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
它不拘泥于欧姆定律,是许多变量的函数。
冷态空载伏安特性曲线,可检验设备制作和安装质量,曲线闪络击穿点越接近设定电压电流值,说明该电除尘器质量越好。
送入含尘气体后测得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则称为负载伏安特性曲线,主要受电极几何形状、电极配置形成与参数、气体成分、含尘浓度、操作温度和压力、粉尘性质等因素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负载电压比空载电压降低15KV左右;负载电流是空载电流的75%左右。
4.4设备安装质量的影响如果电极线的粗细不均,则在细线上发生电晕时,粗线上还不能产生电晕;为了使粗线发生电晕而提高电压,又可能导致细线发生击穿。
如果极板或极线的安装没有对好中心,则在极板/极线之间即使有一个地方过近,都容易发生击穿。
扩能电除尘器投运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开始降低,电流始终不到运行要求。
拆开绝缘瓷瓶套筒后发现,安装过程中未将套筒内部毛刺打磨光滑,并且铁屑等渣滓比较多。
将其打磨光滑,并彻底清理后,运行效果比较理想。
所以电除尘器本体的制造、安装质量也是影响其除尘效率,甚至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