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的作用)

合集下载

赏析句子的方法

赏析句子的方法

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从修辞/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其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3: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4: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5:在昏暗的楼道里,往上爬的时候,我跟在父亲的身后,看他虚胖的背影,在栏杆上一一划过。

偶尔我轻咳一声,会惊得他微微一怔,随即小心翼翼地四下张望一番,确定没有人看到,这才继续溜着墙根前行。

赏析5:运用细节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父亲带“我”去送礼、说情时战战兢兢、做贼一般的心理状态,表现了崇高的父爱,描写细腻传神,极具感染力。

句子赏析的角度和方法

句子赏析的角度和方法

句子赏析的角度和方法句子赏析的角度和方法句子赏析有三个切入点:抓关键词语、从修辞的角度、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其中,抓关键词语是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从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入手,具体分析这些词语体现的特点、状(情)态和(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修辞手法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充分地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

具体的赏析方法可以通过练来加深理解。

例如,在抓关键词语的方法中,可以从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入手,如“扫、露、支、撒、系、牵、看、啄、走、拉、罩”这几个动词,生动地描写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

在比喻的方法中,如“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将“无数的星星”比喻成“无数的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眼睛模糊时所见到的情景。

总之,句子赏析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抓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加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排比的作用是强调和深入表达,增强语言气势和文章的说服力。

2、修辞方法的应用技巧1)比喻句的应用技巧: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和贴切性,不要过于牵强附会,也不要过于平淡无奇。

2)拟人句的应用技巧:要注意拟人的程度和恰当性,不要过于夸张或不自然,也不要过于平淡无味。

3)排比句的应用技巧:要注意排比的内容和结构的相关性和类似性,不要过于冗长或重复,也不要过于生硬或不自然。

3、修辞方法的运用要点1)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色彩选择合适的修辞方法,不要滥用或重复使用同一种修辞方法。

2)要注意修辞方法的语言效果和表达效果,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和意义。

3)要注重修辞方法的整体效果和协调性,不要局限于单句或片段,要考虑整篇文章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夸张在表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加突出和鲜明。

如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如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如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如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赏析句子是南宁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常考的一类题型,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的表现手法和句子的表达方式几方面入手。

今天,小编就教你如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同学们试赏析下面这个句子:“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一般同学这么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森林的特点。

别人家的孩子这么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森林比作海和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森林浩瀚和坚不可摧的特点,写出了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美。

解析:在赏析句子中修辞手法时,我们一定要根据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把事物的`具体特点给写出来,不能太笼统片面的概括。

有没有瞬间有种被别人家孩子甩你几条街的感觉?在赏析句子时,遇到修辞手法,我们可以通过掌握修辞的具体特点及用法,抓住该句运用修辞后所写事物的具体特点,最后套用到公式中,就可以把赏析句子的分数完美拿下了。

常见的修辞及特点答题格式: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喻:(1)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2)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让人易于接受、理解;(3)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使人印象深刻。

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夸张:鲜明地表达作者对事物的情感和态度,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

排比: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反复: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

设问: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使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鲜明突出。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体会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感受其表达效果一、赏析句子、词语作答技巧: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比如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写作手法(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XXX.XXX老师教你学例1:请赏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的表达效果?——《春》第一步:判定修辞句第二步:考虑运用了什么修辞和作用?赏析: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雨的细密、轻盈、闪烁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XXX的喜爱之情。

技巧:表述格式:运用了xx(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内容),表达了xx(情感、效果)。

练一练:请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的表达效果?《济南的冬天》答:A.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比方修辞手法的答题模板指出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修辞本身的作用内容和情感上的作用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某事物的某特点,表达了人物本身或者作者的什么情感拟人修辞手法的答题模板指出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具体化修辞本身的作用内容和情感上的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当成人来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某事物的某特性,表达了人物本身或者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文章的作用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模板:强调了+对象+特征夸张:突出(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使(什么)的特征更加鲜明,更让人印象深刻。

不同角度的句子赏析

不同角度的句子赏析

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的特点,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例句2: 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气势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表达了作者。

例句3.2008南宁市中考阅读题《伟大的悲剧》(节选)中的题目(第15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

赏析: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浮现的美好事物”比作“心中的海市蜃楼”,两者相通之处是“再也无法拥有”,“心中的海市蜃楼”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斯科特此时心中浮现的却再也无法拥有的美好事物。

2.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

(1)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A.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专题02:选准角度,赏析语言(解析版)

专题02:选准角度,赏析语言(解析版)

专题02:选准角度,赏析语言第一部分:方法指导1.赏析语言一般从用词、修辞手法、写作方法、句式、内涵或哲理等角度进行,通常分三步:第一步,指明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等:第二步,结合语境来分析其作用:第三步:与中心意思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说明作用。

2.运用修辞句的赏析:①比喻: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恶情。

②拟人:本句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夸张:本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④对比:本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⑤反语:本句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显得幽默风趣,讽刺了×××,流露了作者×××的感情。

⑥排比:本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富有气势,抒发了×××强烈的×××感情。

第二部分: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真题演练一、(2020年山东济南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时光的往事鲍尔吉•原野①①这里是阳光小区,我和父母住在这里。

我们仨经常聊天,他们说六七十年前的事,我说这些年的事。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它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

在现代文阅读中,赏析句子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把握句子的结构,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从而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那么,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的能力呢?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技巧。

1. 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在赏析句子之前,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这样,在赏析句子时,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作用。

同时,通过阅读全文,还可以了解文章的结构、体裁和作者的写作风格,为赏析句子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理解句子的意义在赏析句子时,要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解词语的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汇,掌握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对于生僻词、多义词和短语,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断。

(2)理解句子的结构。

要分析句子的主干、谓语、宾语等成分,了解句子的结构关系。

同时,要注意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分号等,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和结构。

(3)理解句子的语境。

要结合文章的背景、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句子的意义。

同时,要注意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3.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在赏析句子时,要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

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意义,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分析修辞手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识别修辞手法。

要学会识别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以揭示其相似之处;拟人是赋予非人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排比是通过重复相似的词语或句子结构,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等。

(2)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要分析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如比喻可以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拟人可以生动地描绘事物的形象;排比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等。

(3)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否符合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写作文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说明手法

写作文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说明手法

修辞手法:1.比喻,(好处,作用,赏析)把...比作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2.拟人,(好处,作用,赏析)为...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写出了...3.夸张,(好处,作用,赏析)运用了夸张地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4.对比(好处,作用,赏析)那...于...作对比,突出表现了...描写方法:1.语言描写2.动作描写:常考连续性动词例如:老师推开门,走进来,翻开书,讲起课来。

3.心理描写:常见字想,思考到,想到,琢磨等词。

4.神态描写:惊讶,慌张,紧张,开心,愁苦等。

5.外貌描写6.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出现在开头处,常用于为下文做铺垫。

出现在段落中,大部分为描写心情,例如: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心情好),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坏心情)7.景物描写:易班网描写景物的特点,要与环境描写区分开,环境为大,景物描写单指某个物体,为了突出某个物体的特点。

说明方法:1.列数字(好处,作用,赏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说明了.....2.作比较(好处,作用,赏析)那...与...作比较,突出表现了...的特点3.举例子(好处,作用,赏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具体的事例说明了...4.打比方(就是说明文中得比喻句)运用了打比方得说明方法,把..比作了...,生动形象的写出了...5.说明文常考大题:(1)大约,或许,大概,差不多等表示模糊的词语是否能去掉,为什么?答:不能,(1分),因为这些词语并不是精确地表示,如果去掉,则不能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词语是否能更换?答,不能(1分),分别解释词语意思,所以不能更换,更换后与原文不符。

标点符号的作用1.双引号“”(1)直接引用或引用(人物对话,古诗词,名人名言)(2)表示讽刺(“你真帅”“你真漂亮”)(3)特殊含义(桌子的“肚子”)(4)反语(你吃的可“真少”)(5)特定称谓(“三好学生”“中国最伟大的书画家”)(6)突出强调(你真是“恩将仇报”啊)2.破折号——(1)解释说明(一个矮小的中年男人——王师傅走了过来)(2)语音的延长(卖——扇子了)(3)意思的转换(画真好看——你怎么不怕他)(4)补充说明(你的生日——8月20——我总是记着)(5)意思的递进(你不光要说出来,讲出来——而且要讲出来)3.省略号......列举的省略4.感叹号!问号!加强语气开头结尾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结构上)1.总结上文,点名文章主旨。

赏析句子的作用

赏析句子的作用

赏析句子的作用如何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如何分析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二、概念解说:1、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2、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①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

②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③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3、理解文中的句子与理解文中词语的关系:词语是基础,句子是扩展,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离不开信息的筛选,所以,有时考查会把三者结合起来。

三、方法指津:1、分析句子的切入点:①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②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③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④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2、解释句子的方法:①摘录法:顾名思义,就是选摘原文原句来作答。

②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

③改写法:依据题目,将原文中的某个或几个句子,作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的要求。

④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某些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使之满足答案的要求。

⑤仿写法:依照文章中的某个句子的形式,再造一个形式上与其相似而内容上又合乎提问要求的句子,使之成为答案。

⑥活译法:这是指回答那些含有比喻的句子含意的简答题,可以采取翻译(活译)的方法来诠释它,说出这个比喻的本体,等于就找到了答案。

⑦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这种方法最管用。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完整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完整

赏析句子表达效果(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这种类型题在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中常会出现,而且是记叙文的阅读,分值一般在3分左右,解答这种题,应选准答题的切入点。

首先看被赏析的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如果用了修辞方法,就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如: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般地挤出了灶膛.赏析: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火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苗越吹越旺的样子。

如:那翠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起小口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昙花含苞待放的情态,将昙花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答题格式为:本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修辞特点)地写出了……(内容),突出了……(表达效果).第二,如果句子没用修辞,看有没有典型的、有特点的修饰词,如果有,再从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为:“……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天气到底是冷得很了,男人原本皲裂的双手在北风里“龇牙咧嘴”地疼。

赏析:“龇牙咧嘴”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男人双手冻伤得很厉害,体现出他的坚强与对儿子的疼爱。

第三,如果句子既没有使用修辞,也没有比较典型、特殊的修饰词,那还可从句子描写的角度入手(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本句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

赏析句子的答题方法一、技巧概说:在记叙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类题,只要找准角度,就可顺利攻下难关。

二、考题形式:对句子作简要赏析或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答题方法:(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1)常见修辞及特点:拟人和比喻(生动形象),夸张(突出特点),排比(增强气势),对偶(整齐凝练),反复(突出强调),设问(引起注意),反问(加强语气)。

(2)赏析格式: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作用、情感)(3)表述形式:运用了……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心情。

(红字部分为得分点)(二)从人物的描写角度赏析。

(1)赏析格式: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内容+中心(作用、情感)。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质。

例: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

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如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这句话通过对养母的外貌描写,刻画出养母的衰老和瘦弱,表现出养母勤俭持家的艰辛和内心的孤苦落寞。

(红字部分为得分点)(三)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赏析格式:描写内容+景物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景物……特点,烘托(表现)人物的……心情或人物……性格。

(四)从句式入手常见的几种句式表达效果为;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

3反问句,加强语气。

4 感叹句,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 (作用 )(五)从用词角度入手答题格式:“......”一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从语句所在位置入手一般有;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在中间语句的作用一般是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伏笔;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

学生五年级赏析句子、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1)

体会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感受其表达效果一、赏析句子、词语作答技巧: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比如描写方法(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写作手法(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二.丹丹老师教你学例1:请赏析“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的表达效果?——《春》第一步:判定修辞句第二步:思考运用了什么修辞以及作用?赏析: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雨的细密、轻盈、闪烁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技巧:表述格式:运用了xx(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xx(内容),表达了xx (情感、效果)。

练一练:请赏析“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的表达效果?《济南的冬天》答:A.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模板:强调了+对象+特征夸张:突出(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使(什么)的特征更加鲜明,更让人印象深刻。

设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答题模板: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者句子。

答题模板:反复出现XX个词语或者XX动作,凸显XX情感/行为,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2: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018七上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方法点拨

2018七上语文阅读理解句子赏析方法点拨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
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
粉色。 答案:作者把夕阳下粉色的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 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 粉色羞容与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表 达出作者对济南雪后山景的喜爱之情。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 满了花赶趟儿。 答案: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 了春花争春、竞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向人们
展示了大自然生机勃勃、争奇斗艳的情景。表达
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5.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答案: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用极其肯定的 语气表明了“我”认为这件事一定是花白猫所 为,写出了“我”对花白猫的愤恨之情,为下 文棒打小猫提供了理由。
二、从字词准确、传神、巧妙的角度赏析 答题格式: (1)本义:XX词,什么词性(动词、限定 词),本义……; (2)文义:生动(传神、准确、巧妙)地写 出了……的……特点、情形、内容; (3)表现了人物……心情、性格、品质等。
三、从描写的角度:
1、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细节描 写 2、环境描写(景物、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 写)
(1)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
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赏析: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对生活极度痛
苦、绝望的心情。
(2)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
“吹面不寒杨柳风” 。 答案:此句引用诗句,使文章增添文采和诗意韵
味,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五、从表现手法上:对比或衬托(突出事物 特点)
类别 特点 答题格式

小学语文赏析句子的方法

小学语文赏析句子的方法

小学语文赏析句子的方法1小学语文赏析句子的方法1、掌握修辞手法掌握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对比、反语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如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排比能加强气势,强化情感;夸张能突出事物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更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等。

然后抓住该修辞手法结合句子加以分析就能手到擒来,如上面所示的例句。

2、掌握一定的句式要掌握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感叹句、双重否定句、整句与散句等的特点和作用。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

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和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倒装句出于表达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正常次序颠倒过来;双重否定句表达强烈的肯定语气;而整句与散句的结合则使句子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等。

例如:“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轻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描写就句式的角度来看,整散结合,行文有参差之美,有音韵之感,如茵春草呈现在眼前,勃勃生机跃然纸上,读来情致盎然。

3、揣摩选词炼句特别要揣摩动词、形容词、介词、拟声词、叠词等。

这些词在表情达意上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在文章中呈现独特的风采,品析这些词语往往能起到出奇出新的效果。

如:“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

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摊上。

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沙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

”品味这一句既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也可从视觉和听觉入手,还可以从拟声词“毕毕剥剥”入手。

这个拟声词形象地写出了南疆热浪滚滚的情景。

4、掌握表现手法许多美文极尽各种表现手法去描摹事物,传达情感。

如动与静的描写相结合;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描写相结合等。

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

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

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题的解答技巧关于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技巧首先,我们需要看被赏析的句子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

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我们可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为:“修辞手法,语言特色,表达效果。

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特色)地表达了……(内容),突出了……(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反衬、夸张、反复、对比等。

语言特色则包括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准确鲜明。

句式方面,比喻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拟人可以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排比可以强调事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感情,设问句可以提出疑问,引起读者注意,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引起读者深思,对偶句式可以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

例如,“那火如浇了油似的,熊熊燃烧起来,还有一团火苗发怒般地挤出了灶膛。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火苗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火苗越吹越旺的样子。

如果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我们可以看是否有典型的、有特点的修饰词,如果有,再从词语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为:“……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天气到底是冷得很了,男人原本皲裂的双手在北风里‘龇牙咧嘴’地疼。

”这句话中,“龇牙咧嘴”一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男人双手冻伤得很厉害,体现出他的坚强与对儿子的疼爱。

再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当时“我”惶恐、紧张的心情。

如果句子既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也没有比较典型、特殊的修饰词,那么我们可以从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入手。

记叙文或散文中的表达方式有议论、抒情、描写、记叙。

句子的描写方法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手法。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渲染气氛,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做铺垫或制造悬念,揭示主题。

赏析句子的常用方法

赏析句子的常用方法

首先要看看这些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等.。

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一。

记叙文阅读规则1。

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2。

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4。

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6。

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11。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12。

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14。

语文赏析句子方法

语文赏析句子方法

句子赏析方法在现代文阅读中,重点句的赏析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之一。

新课程标准作了明确的要求,做到“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于是,句子赏析就成了语文考试中考查学生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那么,赏析句子的角度有哪些呢?考卷中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

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常见的修辞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1)比喻:把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xx的情感。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xx的情感。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9)对比的作用:通过xx与xx相比,突出了xx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的xx之情。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赏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例句2: 2016年泰州中考19题,根据要求解答下列两小题。

(1)体会第④段“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赏析:“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用夸张手法说明云很低,“扯下”一词将云形象化,“抖抖就是一阵雨"写出了雨水之多,写出了雨与云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P366)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 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参考答案:通过对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
有递进关系的动作,充分表现了“我”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答题格式: 人物描写作用:对人物的××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 ××特点,深化了××的主题。
(1)我的讲台上堆满了书,如小山一般,都是孩子们捐的。
比喻的修 辞手法
.赏析句子修辞 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特 点;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印象鲜明;反语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答题格式:①运用了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 了……。
山岚里的希望阳光
文章主旨:“我”给“穷乡僻壤”的小山村的孩子们送捐的书时, 一个小男孩发现了书中的一百无钱,在他的校长多次阻止下, 孩子、诚实和纯真的可贵品质,突显了人性的光辉,如山 岚里的希望阳光,给人希望和温暖。
1.文中画线的两句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品味语言)
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把……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表达了……;
(二)麦与镰的季节 专题训练P366
3. 根据语境,赏析下列句子。(3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麦子当人来写,生动形象地描 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表达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讲台上堆满的书,比喻
成小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充分表现了
记叙文阅读 (一)世界还很年轻(专题训练P360)
2.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3分) (1)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 的毯子。(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那块被草要包裹的地比喻成一条错 综的毯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芜杂(或:茅草根和芦苇根的多和 密),暗示了母亲垦荒的艰难和费劲,表现了
1.赏析句子修辞 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句子:比喻能使意思明白浅显,具体形象; 夸张能突出事物特点; 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印象鲜明; 反语能显示语言幽默风趣。 答题格式:①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 ②运用了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 ③运用了拟人,把……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 ④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的特点。
答题格式:①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
(三)父亲的轮廓 专题训练P362
(2)我想到那些蒸饺原先蹲在竹笼子里高兴地窃窃私语着的样子。 (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参考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蒸饺当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蒸饺在竹笼内排列的热闹情状,衬托出“我”对“温热且快乐” 的渴望,反映了“我”对父亲给予自己心理抚慰的喜悦心情。
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
4.赏析环境描写 从环境描写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环境描写作用: (1)渲染××气氛; (2)衬托××心情; (3)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把……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达了……;
(三)花儿,已悄然绽放 专题训练P367
往事如夏日里的淙淙溪流,洗涤着透支,冲刷着疲惫。内心 被眼前我的学生、我学生的家长搅动得碧波荡漾、涟漪轻动。
3.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5分) 运_用__比__喻__的__修__辞__方__法__,__把__往__事__比__作_“__夏__日__里__的__淙__淙__溪__流__”__,__把__内__心_的__波_ 动 比_作__“__碧__波__荡__漾__”__“__涟__漪__轻__动__”__,_生__动__形__象__地__写__出__了__畅__谈__往__事__使__“_我__”_ 忘 记_了__疲__惫__,__表__达__了__“__我__”__内__心__的__快_乐__和__幸__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格式:①运用了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表达了……。
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
3.赏析人物描写、细节描写 从人物描写(动作、外貌、神态、语言)、细节描写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 人物描写作用:对人物的××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特点,深化 了××的主题。 细节描写作用:详细描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特点,深化×× 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