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区分配算法资料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描述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描述一、引入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当很多个空闲分区都能满足需求时,应该选择哪个分区进行分配?二、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算法思想:每次都从低地址开始查找,找到第一个能满足大小的空闲分区。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以地址递增的次序排列。
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三、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算法思想:由于动态分区分配是一种连续分配方式,为各进程分配的空间必须是连续的一整片区域。
因此为了保证当“大进程”到来时能有连续的大片空间,可以尽可能多地留下大片的空闲区,即优先使用更小的空闲区。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增次序链接。
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缺点:每次都选最小的分区进行分配,会留下越来越多的、很小的、难以利用的内存块。
因此这种方法会产生很多的外部碎片。
四、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又称最大适应算法(Largest Fit)算法思想:为了解决最佳适应算法的问题——即留下太多难以利用的小碎片,可以在每次分配时优先使用最大的连续空闲区,这样分配后剩余的空闲区就不会太小,更方便使用。
如何实现: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减次序链接。
每次分配内存时顺序查找空闲分区链(或空闲分区表),找到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第一个空闲分区。
重新排序:空闲分区按容量递减次序链接缺点:每次都选最大的分区进行分配,虽然可以让分配后留下的空闲区更大,更可用,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较大的连续空闲区被迅速用完。
如果之后有“大进程”到达,就没有内存分区可用了。
五、邻近适应算法(Next Fit)算法思想:首次适应算法每次都从链头开始查找的。
这可能会导致低地址部分出现很多小的空闲分区,而每次分配查找时,都要经过这些分区,因此也增加了查找的开销。
如果每次都从上次查找结束的位置开始检索,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实验报告-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马江涛学号:8000612091 专业班级:计算机软件121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4-05-08 实验成绩:【实验要求】1、编程实现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的分配过程和回收过程。
其中,空闲分区通过分区链来管理;在进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
2、假设初始状态下,可用内存空间为640K,并依次有下列请求序列:1)作业1申请130KB。
2)作业2申请60KB。
3)作业3申请100KB。
4)作业2释放60KB。
5)作业4申请200KB。
6)作业3释放100KB。
7)作业1释放130KB。
8)作业5申请140KB。
9)作业6申请60KB。
10)作业7申请50KB。
11)作业6释放60KB。
请分别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块的分配和回收,要求每次分配和回收后显示出空闲内存分区链的情况【可参考后文的实验提示】。
3、上机时认真的进行测试,输入不同的资源分配请求,写出实验结果;4、具体要求:(1)对你的程序关键代码处进行注释。
(2)给出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实验目的】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并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实验思路】首次适应算法(First-fit):当要分配内存空间时,就查表,在各空闲区中查找满足大小要求的可用块。
只要找到第一个足以满足要球的空闲块就停止查找,并把它分配出去;如果该空闲空间与所需空间大小一样,则从空闲表中取消该项;如果还有剩余,则余下的部分仍留在空闲表中,但应修改分区大小和分区始址。
最佳适应算法(Best-fit):当要分配内存空间时,就查找空闲表中满足要求的空闲块,并使得剩余块是最小的。
然后把它分配出去,若大小恰好合适,则直按分配;若有剩余块,则仍保留该余下的空闲分区,并修改分区大小的起始地址。
内存回收:将释放作业所在内存块的状态改为空闲状态,删除其作业名,设置为空。
实验四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实验容:存储器管理实验一、实验目的采用首次适应算法〔FF〕,最正确适应算法〔BF〕,最坏适应算法〔WF〕三种不同的算法,实现对系统空闲区的动态分区分配。
二、实验题目给予顺序搜索的动态分区算法的程序。
三、实验要求读懂给出的核心代码,进展适当的修改,编译通过后,完成实验报告。
四、核心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lloc.h>//常量定义#define PROCESS_NAME_LEN 32#define MIN_SLICE 10#define DEFAULT_MEM_SIZE 1024#define DEFAULT_MEM_START 0#define MA_FF 1#define MA_BF 2#define MA_WF 3int mem_size=DEFAULT_MEM_SIZE;int ma_algorithm = MA_FF;static int pid = 0;int flag = 0;struct free_block_type{int size;int start_addr;struct free_block_type *next;};struct free_block_type *free_block;//描述已分配的存块struct allocated_block{int pid; int size;int start_addr;char process_name[PROCESS_NAME_LEN];struct allocated_block *next;};struct allocated_block *allocated_block_head = NULL;//函数声明struct free_block_type* init_free_block(int mem_size);void display_menu();int set_mem_size();void set_algorithm();void rearrange(int algorithm);int rearrange_FF();int rearrange_BF();int rearrange_WF();int new_process();int allocate_mem(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void kill_process();int free_mem(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int dispose(struct allocated_block *free_ab);int display_mem_usage();void do_exit();struct allocated_block *find_process(int pid);int main(){char choice; pid=0;free_block= init_free_block(mem_size); //初始化空闲区while(1) {display_menu(); //显示菜单fflush(stdin);choice=getchar(); //获取用户输入switch(choice){case '1': set_mem_size(); break; //设置存大小case '2': set_algorithm();flag=1; break;//设置算法case '3': new_process(); flag=1; break;//创立新进程case '4': kill_process(); flag=1; break;//删除进程case '5': display_mem_usage(); flag=1; break; //显示存使用case '0': do_exit(); exit(0); //释放链表并退出default: break;}}return 1;}struct free_block_type* init_free_block(int mem_size){struct free_block_type *fb;fb=(struct free_block_type *)malloc(sizeof(struct free_block_type));if(fb==NULL){printf("No mem\n");return NULL;}fb->size = mem_size;fb->start_addr = DEFAULT_MEM_START;fb->next = NULL;return fb;}void display_menu(){printf("\n");printf("1 - Set memory size (default=%d)\n", DEFAULT_MEM_SIZE);printf("2 - Select memory allocation algorithm\n");printf("3 - New process \n");printf("4 - T erminate a process \n");printf("5 - Display memory usage \n");printf("0 - Exit\n");}int set_mem_size(){int size;if(flag!=0){ //防止重复设置printf("Cannot set memory size again\n");return 0;}printf("T otal memory size =");scanf("%d", &size);if(size>0) {mem_size = size;free_block->size = mem_size;}flag=1;return 1;}void set_algorithm(){int algorithm;while(1) {printf("\t1 - First Fit\n");printf("\t2 - Best Fit \n");printf("\t3 - Worst Fit \n");scanf("%d", &algorithm);if(algorithm>=1 && algorithm <=3) {ma_algorithm = algorithm;break;}elseprintf("输入有误,请重新输入!\n");}//按指定算法重新排列空闲区链表rearrange(ma_algorithm);}void rearrange(int algorithm){switch(algorithm){case MA_FF: rearrange_FF(); break;case MA_BF: rearrange_BF(); break;case MA_WF: rearrange_WF(); break;}}//首次适应算法int rearrange_FF(){struct free_block_type *temp;//使用头插法,thead为临时头,p为最小地址的数据块的前一个结点struct free_block_type *thead=NULL,*p=NULL;//当前的最小地址int min_addr = free_block->start_addr;temp = free_block;while(temp->next!=NULL) {if(temp->next->start_addr<min_addr) {min_addr = temp->next->start_addr;p = temp;}temp = temp->next;}if(NULL!=p) {temp = p->next;p->next = p->next->next;temp->next = free_block;free_block = temp;}thead = free_block;p = free_block;temp = free_block->next;while(thead->next!=NULL) {min_addr = thead->next->start_addr;while(temp->next!=NULL) {if(temp->next->start_addr<min_addr) {min_addr = temp->next->start_addr;p = temp;}temp = temp->next;}if(p->next!=thead->next) {temp = p->next;p->next = p->next->next;temp->next = thead->next;thead->next = temp;}thead = thead->next;p = thead;temp = thead->next;}return 1;}//最正确适应算法int rearrange_BF(){struct free_block_type *temp;//使用头插法,thead为临时头,p为最小存的数据块的前一个结点struct free_block_type *thead=NULL,*p=NULL;//当前的最小存int min_size = free_block->size;temp = free_block;while(temp->next!=NULL) {if(temp->next->size<min_size) {min_size = temp->next->size;p = temp;}temp = temp->next;}if(NULL!=p) {temp = p->next;p->next = p->next->next;temp->next = free_block;free_block = temp;}thead = free_block;p = free_block;temp = free_block->next;while(thead->next!=NULL) {min_size = thead->next->size;while(temp->next!=NULL) {if(temp->next->size<min_size) {min_size = temp->next->size;p = temp;}temp = temp->next;}if(p->next!=thead->next) {temp = p->next;p->next = p->next->next;temp->next = thead->next;thead->next = temp;}thead = thead->next;p = thead;temp = thead->next;}return 1;}//最坏适应算法int rearrange_WF(){struct free_block_type *temp;//使用头插法,thead为临时头,p为最大存的数据块的前一个结点struct free_block_type *thead=NULL,*p=NULL;//当前的最大存int max_size = free_block->size;temp = free_block;while(temp->next!=NULL) {if(temp->next->size>max_size) {max_size = temp->next->size;p = temp;}temp = temp->next;}if(NULL!=p) {temp = p->next;p->next = p->next->next;temp->next = free_block;free_block = temp;}thead = free_block;p = free_block;temp = free_block->next;while(thead->next!=NULL) {max_size = thead->next->size;while(temp->next!=NULL) {if(temp->next->size>max_size) {max_size = temp->next->size;p = temp;}temp = temp->next;}if(p->next!=thead->next) {temp = p->next;p->next = p->next->next;temp->next = thead->next;thead->next = temp;}thead = thead->next;p = thead;temp = thead->next;}return 1;}int new_process(){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int size;int ret;ab = (struct allocated_block *)malloc(sizeof(struct allocated_block));if(!ab) exit(-5);ab->next = NULL;pid++;sprintf(ab->process_name, "PROCESS-d", pid);ab->pid = pid;while(1) {printf("Memory for %s:", ab->process_name);scanf("%d", &size);if(size>0) {ab->size=size;break;}else printf("输入大小有误,请重新输入\n");}ret = allocate_mem(ab);if((ret==1) &&(allocated_block_head == NULL)){allocated_block_head=ab;return 1;}else if (ret==1) {ab->next = allocated_block_head;allocated_block_head = ab;return 2; }else if(ret==-1){printf("Allocation fail\n");pid--;free(ab);return -1;}return 3;}int allocate_mem(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struct free_block_type *fbt, *pre,*head,*temp,*tt;struct allocated_block *tp;int request_size=ab->size;int sum=0;int max;head = (struct free_block_type *)malloc(sizeof(struct free_block_type));pre = head;fbt = free_block;pre->next = fbt;if(ma_algorithm==MA_WF) {if(NULL==fbt||fbt->size<request_size)return -1;}else {while(NULL!=fbt&&fbt->size<request_size) {pre = fbt;fbt = fbt->next;}}if(NULL==fbt||fbt->size<request_size) {if(NULL!=free_block->next) {sum = free_block->size;temp = free_block->next;while(NULL!=temp) {sum += temp->size;if(sum>=request_size)break;temp = temp->next;}if(NULL==temp)return -1;else {pre = free_block;max = free_block->start_addr;fbt = free_block;while(temp->next!=pre) {if(max<pre->start_addr) {max = pre->start_addr;fbt = pre;}pre = pre->next;}pre = free_block;while(temp->next!=pre) {tp = allocated_block_head;tt = free_block;if(pre!=fbt) {while(NULL!=tp) {if(tp->start_addr>pre->start_addr)tp->start_addr = tp->start_addr - pre->size;tp = tp->next;}while(NULL!=tt) {if(tt->start_addr>pre->start_addr)tt->start_addr = tt->start_addr - pre->size;tt = tt->next;}}pre = pre->next;}pre = free_block;while(pre!=temp->next) {if(pre!=fbt)free(pre);pre = pre->next;}free_block = fbt;free_block->size = sum;free_block->next = temp->next;if(free_block->size - request_size < MIN_SLICE) {ab->size = free_block->size;ab->start_addr = free_block->start_addr;pre = free_block;free_block = free_block->next;free(pre);}else {ab->start_addr = fbt->start_addr;free_block->start_addr = free_block->start_addr + request_size;free_block->size = free_block->size - request_size;}}}elsereturn -1;}else {//将存块全局部配if(fbt->size - request_size < MIN_SLICE) {ab->size = fbt->size;ab->start_addr = fbt->start_addr;if(pre->next==free_block) {free_block = fbt->next;}elsepre->next = fbt->next;free(fbt);}else {ab->start_addr = fbt->start_addr;fbt->start_addr = fbt->start_addr + request_size;fbt->size = fbt->size - request_size;}}free(head);rearrange(ma_algorithm);return 1;}void kill_process(){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int pid;printf("Kill Process, pid=");scanf("%d", &pid);ab = find_process(pid);if(ab!=NULL){free_mem(ab);dispose(ab);}else {printf("没有pid为%d的进程!\n",pid);}}struct allocated_block *find_process(int pid) {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NULL;ab = allocated_block_head;while(NULL!=ab&&ab->pid!=pid)ab = ab->next;return ab;}int free_mem(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int algorithm = ma_algorithm;struct free_block_type *fbt, *pre=NULL,*head;fbt=(struct free_block_type*) malloc(sizeof(struct free_block_type));pre=(struct free_block_type*) malloc(sizeof(struct free_block_type));if(!fbt) return -1;// 进展可能的合并,根本策略如下// 1. 将新释放的结点插入到空闲分区队列末尾// 2. 对空闲链表按照地址有序排列// 3. 检查并合并相邻的空闲分区// 4. 将空闲链表重新按照当前算法排序head = pre;fbt->start_addr = ab->start_addr;fbt->size = ab->size;fbt->next = free_block; //新释放的结点插入到空闲分区链表的表头free_block = fbt;rearrange_FF(); //对空闲链表按照地址有序排列pre->next = free_block; //求的pre为fbt的前一个结点pre->size = 0;while(pre->next->start_addr!=fbt->start_addr)pre = pre->next;//左右分区都存在if(0!=pre->size&&NULL!=fbt->next) {//左右分区都可合并if((pre->start_addr+pre->size)==fbt->start_addr && (fbt->start_addr+fbt->size)==fbt->next->start_addr) {pre->size = pre->size + fbt->size + fbt->next->size;pre->next = fbt->next->next;free(fbt->next);free(fbt);}//左分区可合并else if((pre->start_addr+pre->size)==fbt->start_addr) {pre->size = pre->size + fbt->size;pre->next = fbt->next;free(fbt);}//右分区可合并else if((fbt->start_addr+fbt->size)==fbt->next->start_addr) {fbt->size = fbt->size + fbt->next->size;fbt->next = fbt->next->next;free(fbt->next);}}//左分区不存在else if(0==pre->size) {if((fbt->start_addr+fbt->size)==fbt->next->start_addr) {fbt->size = fbt->size + fbt->next->size;fbt->next = fbt->next->next;free(fbt->next);}}//右分区不存在else if(NULL==fbt->next) {if((pre->start_addr+pre->size)==fbt->start_addr) {pre->size = pre->size + fbt->size;pre->next = fbt->next;free(fbt);}}rearrange(algorithm);free(head);return 1;}int dispose(struct allocated_block *free_ab){struct allocated_block *pre, *ab;if(free_ab == allocated_block_head) {allocated_block_head = allocated_block_head->next;free(free_ab);return 1;}pre = allocated_block_head;ab = allocated_block_head->next;while(ab!=free_ab){ pre = ab; ab = ab->next; }pre->next = ab->next;free(ab);return 2;}int display_mem_usage(){struct free_block_type *fbt=free_block;struct allocated_block *ab=allocated_block_head;if(fbt==NULL) return(-1);printf("----------------------------------------------------------\n");printf("Free Memory:\n");printf(" s s\n", " start_addr", " size");while(fbt!=NULL){printf(" d d\n", fbt->start_addr, fbt->size);fbt=fbt->next;}printf("\nUsed Memory:\n");printf("s s s s\n", "PID", "ProcessName", "start_addr", " size");while(ab!=NULL){printf("d s d d\n", ab->pid, ab->process_name, ab->start_addr, ab->size);ab=ab->next;}printf("----------------------------------------------------------\n");return 0;}void do_exit() {}。
操作系统-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存储器内存分配设计思路:1.既然是要对内存进行操作,首先对和内存相关的内容进行设置我使用的是用自定义的数据结构struct来存放内存中一个内存块的内容包括:始地址、大小、状态(f:空闲u:使用e:结束)之后采用数组来存放自定义的数据类型,这样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2.有了要加工的数据,接下来定义并实现了存放自定义数据类型的数组的初始化函数和显示函数,需要显示的是每个内存块的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3.接着依此定义三种动态分区分配算法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差适应算法4.对定义的三种算法逐一进行实现①首次适应算法:通过遍历存放自定义数据类型的数组,找到遍历过程中第一个满足分配大小的内存块块号i,找到之后停止对数组的遍历,将i之后的块号逐个向后移动一个,然后将满足分配大小的内存块i分为两块,分别是第i块和第i+1块,将两块的始地址、大小、状态分别更新,这样便实现了首次适应算法②最佳适应算法:和首次适应算法一样,首先遍历存放自定义数据类型的数组,找到满足分配大小的内存块后,对内存块的大小进行缓存,因为最佳适应是要找到最接近要分配内存块大小的块,所以需要遍历整个数组,进而找到满足分配大小要求的而且碎片最小的块i,之后的操作和首次遍历算法相同③最差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一样,区别在于,最佳适应是找到最接近要分配内存块大小的块,而最差适应是要找到在数组中,内存最大的块i,找到之后的操作和最佳适应算法相同,因此不在这里赘述。
5.定义并实现释放内存的函数通过块号找到要释放的内存块,把要释放的内存块状态设置成为空闲,查看要释放的块的左右两侧块的状态是否为空闲,如果有空闲,则将空闲的块和要释放的块进行合并(通过改变块的始地址、大小、状态的方式)6.定义主函数,用switch来区分用户需要的操作,分别是:①首次适应②最佳适应③最差适应④释放内存⑤显示内存⑥退出系统实验源程序加注释:#include<bits/stdc++.h>#define MI_SIZE 100 //内存大小100typedef struct MemoryInfomation//一个内存块{int start; //始地址int Size; //大小char status; //状态 f:空闲 u:使用 e:结束} MI;MI MList[MI_SIZE];void InitMList() //初始化{int i;MI temp = { 0,0,'e' };for (i = 0; i < MI_SIZE; i++){MList[i] = temp;}MList[0].start = 0; //起始为0MList[0].Size = MI_SIZE;//大小起始最大MList[0].status = 'f'; //状态起始空闲}void Display() //显示{int i, used = 0;printf("\n---------------------------------------------------\n");printf("%5s%15s%15s%15s", "块号", "始地址", "大小", "状态");printf("\n---------------------------------------------------\n");for (i = 0; i < MI_SIZE && MList[i].status != 'e'; i++){if (MList[i].status == 'u'){used += MList[i].Size;}printf("%5d%15d%15d%15s\n", i, MList[i].start, MList[i].Size, MList[i].status == 'u' ? "使用" : "空闲");}printf("\n----------------------------------------------\n");}void FirstFit(){int i, j, flag = 0;int request;printf("最先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n");scanf("%d", &request);for (i = 0; i < MI_SIZE && MList[i].status != 'e'; i++){if (MList[i].Size >= request && MList[i].status == 'f') {if (MList[i].Size - request <= 0){MList[i].status = 'u';}else{for (j = MI_SIZE - 2; j > i; j--){MList[j + 1] = MList[j];}MList[i + 1].start = MList[i].start + request; MList[i + 1].Size = MList[i].Size - request;MList[i + 1].status = 'f';MList[i].Size = request;MList[i].status = 'u';flag = 1;}break;}}if (flag != 1 || i == MI_SIZE || MList[i].status == 'e'){printf("没有足够大小的空间分配\n");}Display();}void BadFit(){int i, j = 0, k = 0, flag = 0, request;printf("最坏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n");scanf("%d", &request);for (i = 0;i < MI_SIZE - 1 && MList[i].status != 'e';i++){if (MList[i].Size >= request && MList[i].status == 'f') {flag = 1;if (MList[i].Size > k){k = MList[i].Size;j = i;}}}i = j;if (flag == 0){printf("没有足够大小的空间分配\n");j = i;}else if (MList[i].Size - request <= 0){MList[i].status = 'u';}else{for (j = MI_SIZE - 2;j > i;j--){MList[j + 1] = MList[j];}MList[i + 1].start = MList[i].start + request;MList[i + 1].Size = MList[i].Size - request;MList[i + 1].status = 'f';MList[i].Size = request;MList[i].status = 'u';}Display();}void M_Release() //释放内存{int i, number;printf("\n请问你要释放哪一块内存:\n");scanf("%d", &number);if (MList[number].status == 'u'){MList[number].status = 'f';if (MList[number + 1].status == 'f')//右边空则合并{MList[number].Size += MList[number].Size;for (i = number + 1; i < MI_SIZE - 1 && MList[i].status != 'e'; i++) { //i后面的每一个结点整体后移if (i > 0){MList[i] = MList[i + 1];}}}if (number > 0 && MList[number - 1].status == 'f')//左边空则合并{MList[number - 1].Size += MList[number].Size;for (i = number; i < MI_SIZE - 1 && MList[i].status != 'e'; i++){MList[i] = MList[i + 1];}}}else{printf("该块内存无法正常释放\n");}Display();}void BestFit(){int i, j = 0, t, flag = 0, request;printf("最佳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n");scanf("%d", &request);t = MI_SIZE;for (i = 0; i < MI_SIZE && MList[i].status != 'e'; i++){if (MList[i].Size >= request && MList[i].status == 'f'){flag = 1;if (MList[i].Size < t){t = MList[i].Size;j = i;}}}i = j;if (flag == 0){printf("没有足够大小的空间分配\n");j = i;}else if (MList[i].Size - request <= 0){MList[i].status = 'u';}else {for (j = MI_SIZE - 2; j > i; j--){MList[j + 1] = MList[j];}MList[i + 1].start = MList[i].start + request;MList[i + 1].Size = MList[i].Size - request;MList[i + 1].status = 'f';MList[i].Size = request;MList[i].status = 'u';}Display();}int main(){int x;InitMList();while (1){printf(" \n"); printf(" 1.首次适应\n");printf(" 2.最佳适应\n");printf(" 3.最差适应\n"); printf(" 4.释放内存\n"); printf(" 5.显示内存\n"); printf(" 6.退出系统\n"); printf("请输入1-6:");scanf("%d", &x);switch (x){case 1:FirstFit();break;case 2:BestFit();break;case 3:BadFit();break;case 4:M_Release();break;case 5:Display();break;case 6:exit(0);}}return 0;}实验测试结果记录: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1最先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10---------------------------------------------------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0 0 10 使用1 10 90 空闲----------------------------------------------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1最先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25---------------------------------------------------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0 0 10 使用1 10 25 使用2 35 65 空闲----------------------------------------------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1最先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15---------------------------------------------------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0 0 10 使用1 10 25 使用2 35 15 使用3 50 50 空闲----------------------------------------------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1最先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20---------------------------------------------------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0 0 10 使用1 10 25 使用2 35 15 使用3 50 20 使用4 70 30 空闲----------------------------------------------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4请问你要释放哪一块内存:---------------------------------------------------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0 0 10 空闲1 10 25 使用2 35 15 使用3 50 20 使用4 70 30 空闲----------------------------------------------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4请问你要释放哪一块内存:2---------------------------------------------------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0 0 10 空闲1 10 25 使用2 35 15 空闲3 50 20 使用4 70 30 空闲----------------------------------------------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2最佳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5---------------------------------------------------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0 0 5 使用1 5 5 空闲2 10 25 使用3 35 15 空闲4 50 20 使用5 70 30 空闲----------------------------------------------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3最坏适应算法:请问你要分配多大的内存25---------------------------------------------------块号始地址大小状态---------------------------------------------------0 0 5 使用1 5 5 空闲2 10 25 使用3 35 15 空闲4 50 20 使用5 70 25 使用6 95 5 空闲----------------------------------------------1.首次适应2.最佳适应3.最差适应4.释放内存5.显示内存6.退出系统请输入1-6:总结与自评:总结:分区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进行内存管理的一种方式。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320 K
128 K 96 K
288 K
64 K
5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Operating System
320 K
Process 4 Process 3
128 K 96 K
288 K
64 K
Operating System
Process 2
Process 4
Process 3
224 k 96 K 128 K 96 K
• 对占用分区进行内存数据搬移占用CPU时间 • 需要支持动态重定位的硬件支持 • 紧缩时机:每个分区释放后,如果没有邻接空闲区
但内存中有其他空闲区时,则马上进行拼接;或内 存分配找不到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时,而所有空闲 区总容量却能满足需求量时,再进行拼接
11
分区管理的优缺点
• 优点
– 简单
• 缺点
– 紧凑技术:通过在内存移动程序,将所有小的 空闲区域合并为大的空闲区域
9
动态分区的问题
• 紧凑技术
OS process1
10KB process3
30KB
process6 pr1o4cKesBs9 process9
26KB
80KB
10
分区管理的基本原理
• 解决碎片的主要思路——内存紧缩
– 将各个占用分区向内存一端移动。使各个空闲 分区聚集在另一端,然后将各个空闲分区合并 成为一个空闲分区
被保留
3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Operating 128K System 896 K
Operating System
Process 1
320 K
576 K
Operating System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动态分区算法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动态分区算法一、动态分区概述在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实际的应用中,程序的内存需求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需要一种灵活的内存管理方式来满足不同程序的内存需求。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它可以根据程序的需求,灵活地分配和回收内存空间,是一种高效的内存管理方式。
二、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动态分区管理方式是指将内存划分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分区,每个分区都可以被分配给进程使用,当进程终止时,分区将被回收。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通常通过动态分区算法来实现,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动态分区算法。
三、首次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是最简单和最直观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在空闲分区链表中按照位置区域顺序查找第一个能够满足进程大小需求的空闲分区,并将其分配给进程。
首次适应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分区利用率较高,但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不连续碎片。
四、最佳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是在空闲分区链表中查找满足进程大小需求的最小空闲分区,并将其分配给进程。
最佳适应算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外部碎片,缺点是查找适合的空闲分区会花费较长的时间。
五、最坏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是在空闲分区链表中查找满足进程大小需求的最大空闲分区,并将其分配给进程。
最坏适应算法的优点是能够产生较小的碎片,但缺点是会导致剩余分区较多,影响分区利用率。
六、动态分区管理方式的优缺点动态分区管理方式相比于静态分区管理方式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灵活地满足不同程序的内存需求,可以动态地合并和分割分区,提高了内存的利用率等。
但是动态分区管理方式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会产生碎片,分配和回收内存的开销较大等。
七、结语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其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选择动态分区算法,可以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
也需要注意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可能产生的碎片问题,可以通过内存紧缩等手段来解决。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动态分区管理方式及动态分区算法八、碎片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动态分区管理方式中,经常会出现碎片问题,包括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
2022年操作系统实验四实验报告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操作系统实验四【实验题目】:动态分辨别配算法【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目旳】通过这次实验,加深对动态分辨别配算法旳理解,进一步掌握初次适应算法、循环初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旳实现措施。
【实验内容及规定】问题描述:设计程序模拟四种动态分辨别配算法:初次适应算法、循环初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旳工作过程。
假设内存中空闲分区个数为n,空闲分区大小分别为P1, … ,P n,在动态分辨别配过程中需要分派旳进程个数为m(m≤n),它们需要旳分区大小分别为S1, …,S m,分别运用四种动态分辨别配算法将m个进程放入n个空闲分区,给出进程在空闲分区中旳分派状况。
程序规定:1)运用初次适应算法、循环初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四种动态分辨别配算法模拟分辨别配过程。
2)模拟四种算法旳分辨别配过程,给出每种算法进程在空闲分区中旳分派状况。
3)输入:空闲分区个数n,空闲分区大小P1, … ,P n,进程个数m,进程需要旳分区大小S1, … ,S m。
4)输出:初次适应算法,循环初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最后内存空闲分区旳分派状况。
实现源代码:#include<iostream>#include<fstream>#include<iomanip>#include<string>#define max 100using namespace std;int work_num;int zone_num;struct Data{int data;char name;};Data *d=new Data[max];struct Table{int data;char array[max];int length;};Table *T=new Table[max];Table *temp=new Table[max];void Init(){ifstream inf("DTFQ.txt");int i,j;char ch;inf>>work_num;cout<<"作业数:"<<work_num<<endl;inf>>zone_num;cout<<"空闲分区数:"<<zone_num<<endl;cout<<" 作业为:";for(j=0;j<work_num;j++){inf.get(ch);d[j].name=ch;cout<<setw(4)<<d[j].name;}cout<<endl;cout<<"作业大小:";for(i=0;i<work_num;i++){inf>>d[i].data;cout<<setw(4)<<d[i].data;}cout<<endl;cout<<"空闲分区:";for(j=0;j<zone_num;j++){inf>>T[j].data;temp[j].data=T[j].data;T[j].length=0;temp[j].length=0;cout<<setw(4)<<T[j].data;}cout<<endl;}void renew(){int j;for(j=0;j<zone_num;j++){T[j].data=temp[j].data;T[j].length=temp[j].length;}}void re(){int i;for(i=0;i<zone_num;i++){T[i].array[T[i].length]='#';}}void show(){int i,j;re();for(i=0;i<zone_num;i++){if(T[i].data==temp[i].data)cout<<setw(4)<<T[i].data;else{cout<<setiosflags(ios::right)<<setw(4)<<T[i].data<<setw(1);for(j=0;j<T[i].length;j++){if(T[i].array[j]=='#')break;elsecout<<setiosflags(ios::right)<<T[i].array[j];}}}cout<<endl;}void first_fit(){renew();cout<<"fist fit:";int i,j;int tag=0;for(i=0;i<work_num;i++){for(j=0;j<zone_num;j++){if(d[i].data<=T[j].data){T[j].data=T[j].data - d[i].data;T[j].array[T[j].length]=d[i].name;T[j].length++;tag=0;break;}elsetag=1;}if(tag==1){cout<<"作业太大,无满足条件分区!"<<endl;break;}}//re();}void next_fit(){renew();cout<<"next fit:";int i,j;int m=0,tag=0,count=0;for(i=0;i<work_num;i++){for(j=m;j<zone_num;j++){if(d[i].data<=T[j].data){T[j].data=T[j].data - d[i].data;T[j].array[T[j].length]=d[i].name;T[j].length++;tag=0;m=j;break;}else{tag=1;count++;}}while(tag==1 && count<zone_num){for(j=0;j<m;j++){if(d[i].data<=T[j].data){T[j].data=T[j].data - d[i].data;T[j].array[T[j].length]=d[i].name;T[j].length++;tag=0;break;}else{tag=1;count++;}}}if(tag==1 && count==zone_num){cout<<"作业太大,无满足条件分区!"<<endl;break;}}//re();}void best_fit(){renew();cout<<"best fit:";int i,j,k,temp,m;int tag=0,n=0;for(i=0;i<work_num;i++){for(j=0;j<zone_num;j++){if(d[i].data<=T[j].data){temp=T[j].data;m=j;int tag1=0;for(k=m+1;k<=zone_num;k++){if(T[k].data<temp){if(T[k].data>=d[i].data){temp=T[k].data;n=k;tag1=1;}}else if(tag1==0)n=j;}T[n].data=temp - d[i].data;T[n].array[T[n].length]=d[i].name;T[n].length++;tag=0;break;}elsetag=1;}if(tag==1){cout<<"作业太大,无满足条件分区!"<<endl;break;}}//re();}void worst_fit(){renew();cout<<"worst fit:";int i,j,k,temp,m;int tag=0,n=0;for(i=0;i<work_num;i++){for(j=0;j<zone_num;j++){if(d[i].data<=T[j].data){int tag1=0;temp=T[j].data;m=j;for(k=m+1;k<=zone_num;k++){if(T[k].data>temp){if(T[k].data>=d[i].data){temp=T[k].data;n=k;tag1=1;}}else if(tag1==0)n=j;}T[n].data=temp - d[i].data;T[n].array[T[n].length]=d[i].name;T[n].length++;tag=0;break;}elsetag=1;}if(tag==1){cout<<"作业太大,无满足条件分区!"<<endl;break;}}//re();}void main(){Init();first_fit();show();next_fit();show();best_fit();show();worst_fit();show();system("pause"); }实验截图:。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为了更好地理解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进行一次模拟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将模拟一个内存分区,并使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来管理这些分区。
首先,让我们定义一个内存大小为1000字节的分区。
我们假设这个内存中包含几个已分配的分区和几个空闲的分区。
我们使用首次适应算法来进行分区的首次适应分配。
首先,我们将整个内存空间标记为空闲状态,并创建一个初始的空闲链表。
我们假设初始时只有一个空闲分区,大小为1000字节,起始地址为0。
现在,假设有一个进程请求分配一个250字节大小的内存空间。
我们首先检查空闲链表,找到一个大小大于等于250字节的空闲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第一个空闲分区的大小是1000字节,所以我们将它拆分成25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750字节的空闲分区。
我们在已分配分区上标记一个进程编号,并将空闲分区加入空闲链表。
接下来,假设我们的进程需要申请500字节的内存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查找一个大小大于等于500字节的空闲分区。
我们发现第一个可用的空闲分区大小是750字节,我们将它拆分为已分配的500字节和剩余的250字节的空闲分区。
然后,我们假设有进程释放了先前分配的250字节的内存空间。
当一个进程释放分配的内存空间时,我们需要合并相邻的空闲分区。
在这种情况下,释放的分区位于地址0,大小为250字节,并且其下一个分区是地址500,大小为500字节的空闲分区。
因此,我们将这两个分区合并为一个大小为750字节的空闲分区。
接下来,我们假设另一个进程将请求600字节的内存空间。
根据首次适应算法,我们将在第一个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分配200字节的空闲分区和分配400字节的空闲分区拆分为60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空闲分区。
最后,假设一个进程请求200字节的内存空间。
根据首次适应算法,我们在第一个满足条件的空闲分区进行分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250字节的空闲分区拆分为200字节的已分配分区和50字节的空闲分区。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在计算机内存管理中使用的一种内存分配策略。
在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下,内存被划分为多个大小不一的分区,每个分区可以用来存储不同大小的进程。
当一个进程需要内存时,系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分区来满足其需求。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有多种实现方式,常用的包括最先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最先适应算法(First Fit)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之一、该算法从内存起始位置开始查找合适的分区,一旦找到一个大小大于等于所需内存大小的空闲分区,就将该进程分配给这个分区并将分区大小减去所需内存大小。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分区利用率高,但它可能会导致较小的分区被浪费掉,从而导致外部碎片的产生。
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是另一种常用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该算法从所有空闲分区中选择一个大小最适合所需内存大小的分区来分配。
相比于最先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能够更好地利用内存分区,减少外部碎片的产生。
然而,该算法的实现相对复杂,并且容易产生许多较小的空闲分区,导致分区利用率降低。
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是另一种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该算法选择一个大小最大的空闲分区来分配给进程,这样可以留下更多较小的空闲分区,以备将来的进程使用。
然而,最坏适应算法可能会导致较大的分区被浪费掉,从而导致外部碎片的产生。
同样,该算法的实现也相对复杂,并且分区利用率相对较低。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选择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场景。
最先适应算法在分配速度和分区利用率方面可能更优,但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外部碎片。
最佳适应算法能够更好地利用内存分区,但实现复杂,容易产生较小的空闲分区。
最坏适应算法留下较小的空闲分区,但分区利用率较低。
因此,在选择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时,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并根据特定需求进行选择。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管理内存资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也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不断有新的技术和算法被提出来优化内存管理,满足日益复杂的应用需求。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二: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学生:学号:学院:系别:专业:实验时间:报告时间:一、实验内容编写一个内存动态分区分配模拟程序,模拟内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完整过程。
一个好的计算机系统不仅要有一个足够容量的、存取速度高的、稳定可靠的主存储器,而且要能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这些存储空间。
当用户提出申请存储器空间时,存储管理必须根据申请者的要求,按一定的策略分析主存空间的使用情况,找出足够的空闲区域分配给申请者。
当作业撤离或主动归还主存资源时,则存储管理要收回作业占用的主存空间或归还部分主存空间。
主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实现与主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有关的,通过本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三、实验原理模拟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分配和回收。
(1)可变分区方式是按作业需要的主存空间大小来分割分区的。
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量查看是否有足够的空闲空间,若有,则按需要量分割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若无,则作业不能装入。
随着作业的装入、撤离,主存空间被分成许多个分区,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而有的分区是空闲的。
例如:为了说明哪些区是空闲的,可以用来装入新作业,必须要有一X 空闲区说明表,格式如下:第一栏第二栏其中,起址——指出一个空闲区的主存起始地址。
长度——指出从起始地址开始的一个连续空闲的长度。
状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未分配”状态,指出对应的由起址指出的某个长度的区域是空闲区。
(2) 当有一个新作业要求装入主存时,必须查空闲区说明表,从中找出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区。
有时找到的空闲区可能大于作业需要量,这时应把原来的空闲区变成两部分:一部分分给作业占用;另一部分又成为一个较小的空闲区。
为了尽量减少由于分割造成的空闲区,而尽量保存高地址部分有较大的连续空闲区域,以利于大型作业的装入。
为此,在空闲区说明表中,把每个空闲区按其地址顺序登记,即每个后继的空闲区其起始地址总是比前者大。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计算机在处理大型计算问题时分配内存的一种算法。
它由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考克·拉伦斯(C. Alan Rees)和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杰弗里·布朗(Geoffrey Brown)于1959年提出,发展到今天,仍然是当前计算机内存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算法之一。
据统计,它在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中应用最为广泛,比例达到90%以上。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建立在虚拟存储器系统于单一空间中的理论上,它会将虚拟存储器空间分割成多个区块,即所谓的“分区”,在这些“分区”中每一个“分区”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内存块,它可以被视作内存的一个物理分割实体。
确定分区个数以及每个分区的大小,称为分区的方法的决定步骤。
分区的决定步骤有固定分区、可变分区和动态分区等。
固定分区分配法要求在系统安装前确定程序分区的规模,在整个运行期间该规模是不变的,因此片面此法解决不了内存非连续性的问题。
可变分区分配法将内存空间分割成几个大小不等的可变尺寸的分区,这种算法的原理还是以空间的划分为两个分区,它有效解决了内存空间划分的非连续性问题,但受到固定分区的分配量的限制,因此它的可扩大性也有所限制。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可以根据运行时不断地选择最终分区的大小,以获得最优的内存分配方案,它扩展了计算机系统中内存空间的使用,同时能够满足多台机器大型程序精确分配内存大小的要求,它可以更好地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存。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一种比较强大的算法,它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充分利用空间的储存形式,处理实时物理系统的大型问题,并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价值,以及满足多台机器大型软件应用程序的需要。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python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python一、概述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
其中,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是一种常见的存储管理方式。
Python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它具有简洁易读、易学易用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在存储管理中,Python可以作为一种编程语言来实现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
二、动态分区分配1. 动态分区概述动态分区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将内存空间按照需要进行划分,并在程序运行时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通常情况下,动态分区的大小不固定,可以根据程序的需求进行调整。
2. 动态分区算法(1)首次适应算法(First Fit)首次适应算法是指从内存起始位置开始查找可用空间,并选择第一个符合要求的空闲块进行使用。
该算法简单易实现,但会产生大量碎片。
(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ext Fit)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和首次适应算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从上一次查找结束位置开始查找可用空间。
该算法可以减少外部碎片,但会产生内部碎片。
(3)最佳适应算法(Best Fit)最佳适应算法是指从所有可用空间中选择大小最接近所需空间的空闲块进行使用。
该算法可以减少外部碎片,但会增加搜索时间和复杂度。
(4)最坏适应算法(Worst Fit)最坏适应算法是指从所有可用空间中选择大小最大的空闲块进行使用。
该算法可以减少内部碎片,但会增加搜索时间和复杂度。
3. 动态分区实现Python可以通过列表来模拟内存空间,并通过字典来记录每个进程的起始地址、结束地址和进程ID等信息。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初始化内存列表memory = [{'start': 0, 'end': 1023, 'state': 'free'}]2)定义分配函数def allocate(size, pid):for i in range(len(memory)):if memory[i]['state'] == 'free' and memory[i]['end'] - memory[i]['start'] >= size:start = memory[i]['start']end = start + size - 1memory.insert(i, {'start': start, 'end': end, 'pid': pid, 'state': 'used'})if end < memory[i+1]['start']:memory.insert(i+1, {'start': end+1, 'end':memory[i+1]['end'], 'state': 'free'})memory[i+2]['start'] = end + 1else:memory[i+1]['start'] = end + 1return Truereturn False3)定义回收函数def release(pid):for i in range(len(memory)):if memory[i]['pid'] == pid:memory[i]['state'] = 'free'if i > 0 and memory[i-1]['state'] == 'free':memory[i-1]['end'] = memory[i]['end']del memory[i]if i < len(memory) and memory[i]['state'] == 'free':memory[i-1]['end'] = memory[i]['end']del memory[i]elif i < len(memory)-1 and memory[i+1]['state'] == 'free': memory[i+1]['start'] = memory[i]['start']del memory[i]if i < len(memory)-1 and memory[i+1]['state'] =='free':memory[i+1]['start'] = memory[i]['start']del memory[i]4)定义输出函数def print_memory():for i in range(len(memory)):print('Start:',memory[i]['start'],'End:',memory['i']['end'],'State:',me mory['i']['state'])三、动态分区回收动态分区回收是指在程序运行结束后,将已使用的内存空间释放,并将其归还给系统。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
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介绍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
本文将详细探讨存储管理中的动态分区分配及回收算法。
动态分区分配动态分区分配算法是指根据进程的内存需求,在内存中动态地创建分区,并将进程加载到相应的分区中。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 首次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是最简单、最直观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它从内存的起始位置开始搜索,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进程需求的分区即可。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内存的空闲分区表,记录内存中每个空闲分区的起始地址和长度。
2.当一个进程需要分配内存时,遍历空闲分区表,找到第一个大小能满足进程需求的分区。
3.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分区,将进程加载到该分区,并更新空闲分区表。
4.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分区,则提示内存不足。
首次适应算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但可能会导致碎片问题。
2. 最佳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是指选择与进程需求最接近的、且大小大于等于进程需求的分区。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内存的空闲分区表。
2.当一个进程需要分配内存时,遍历空闲分区表,找到满足进程需求的最小分区。
3.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分区,将进程加载到该分区,并更新空闲分区表。
4.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分区,则提示内存不足。
最佳适应算法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碎片问题,但执行效率较低。
3. 最差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是指选择与进程需求最接近的、且大小大于等于进程需求的最大分区。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内存的空闲分区表。
2.当一个进程需要分配内存时,遍历空闲分区表,找到满足进程需求的最大分区。
3.如果找到了合适的分区,将进程加载到该分区,并更新空闲分区表。
4.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分区,则提示内存不足。
最差适应算法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内存碎片,但执行效率相对较低。
4. 快速适应算法快速适应算法是一种基于空闲分区表大小的快速搜索算法。
具体步骤如下:1.初始化内存的空闲分区表。
2.当一个进程需要分配内存时,根据进程需求的大小,在空闲分区表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分区。
实验五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内存管理模拟
实验五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内存管理模拟一、实验目的1)掌握连续分配方式内存管理理论2)掌握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内存管理理论二、实验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创建分区为之分配内存空间,在实现动态分区分配时,将涉及分区分配中所使用的数据结构,分区分配算法和分区的分配与回收操作等问题。
1)分区分配中的数据结构空闲分区表:一个数据表,用于记录每个空闲块的情况,如起始地址、大小、使用情况等;空闲分区链表:把所有的空闲分区链接成一个链表,便于内存空间查看与分配回收。
2)分配算法首次适应法:空闲分区按首地址递增次序组织,每次查找时从链首出发,寻找满足要求的内存块。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空闲分区按首地址递增次序组织,每次从上次查找的下一个空闲块开始查找,直到找到满足要求的内存块。
最佳适应法:空闲分区按空闲分区大小址递增次序组织,每次查找时从链首出发,寻找满足要求的最小内存块进行分配。
最坏适应法:空闲分区按空闲分区大小递减次序组织,每次查找时直接判断最大空闲分区是否满足要求。
3)内存分配过程利用分配算法找到满足要求的内存块,设请求的内存大小为size:若找到的空闲分区的大小等于size,完全分配;若找到的空闲分区大小大于size,且一分为二后,剩余大小小于1K,则不再分割,作为整体进行分配;否则一分为二,剩余部分仍然作为空闲分区存在;若无满足要求空闲分区,则分配失败4)内存回收根据释放区首址和大小,查找空闲分区表/链表,判断是否有相邻的空闲分区存在:释放区与前空闲区相邻:将释放区与前空闲区合并为一个空闲区。
其首址仍为前空闲区首址,大小为释放区大小与空闲区大小之和。
释放区与前后两个空闲区相邻:将这三个区合为一个空闲区,其首址为前空闲区首址,大小为这三个区大小之和,并取消原后空闲区表目。
释放区与后空闲区相邻:则把释放区合并到后空闲,首地址为释放区首地址,大小为二者大小之和。
释放区不与任何空闲区相邻:将释放区作为一个空闲区,将其大小和首址插入到空闲区表的适当位置。
动态分区分配与回收算法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报告实验二动态分区分配与回收算法一、实验目的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并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算法思想:1.分区的个数和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随装入的作业动态划分,且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2.外部碎片:若存储块长度为N,在该系统所采用的调度算法下较长时间内无法选出一道长度不超过该块的进程,则称该块为外部碎片。
3.首次适应算法(FF):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
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到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
该算法倾向于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址部分的空闲分区,从而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区,这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了条件。
4.最佳适应算法(BF):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BF总是把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
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自表头开始查找到第一个满足要求的自由分区分配。
该算法保留大的空闲区,但造成许多小的空闲区。
分区分配中的内存回收有四种情况:(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相邻接。
(2)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后一空闲分区相邻接。
(3)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空闲分区邻接。
(4)回收分区既不与前一个分区邻接,也不与后一个分区邻接。
另外,最佳适应算法不需要考虑多个进程,而首次适应算法需要考虑多道程序的大小,所以前两个程序只需要输入一个进程的信息,后者因为考虑多个程序的原因,所以需要输入两个进程的信息。
三、实验步骤、数据记录及处理1、算法流程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空闲分区结构体类型和结构体链表typedef struct freespace{int num; //分区号int size; //分区大小int address; //分区首地址status state; //分区状态,FREE和BUSY};typedef struct node{freespace data;node *head;node *next;}*Linklist;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主函数中先调用初始化函数,再调用菜单函数引导用户选择操作和相应的算法,用switch多选择结构来判断调用firstAlloc(),bestAlloc(),display()还是recycle()。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实验内容与要求内容: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内存空间,⽽在分配时,须按照⼀定的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出⼀分区分配给该作业。
在本实验中运⽤了三种分配算法,分别是1.⾸次适应算法,2.循环⾸次适应算法,3.最佳适应算法。
要求:动态分区算法也称为可变分区分配算法,常见的空闲区查找算法有⾸次适应算法,循环⾸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
特别注意分区回收时,相邻空闲分区需要合并。
(1)参考操作系统教材理解这3种分配算法以及回收算法。
(2)实现3种分配算法以及回收算法。
(3)已知作业申请内存和释放内存的序列,给出内存的使⽤情况。
(4)作业申请内存和释放内存的序列可以存放在⽂本⽂件中。
(5)设计简单的交互界⾯,演⽰所设计的功能。
(可以使⽤MFC进⾏界⾯的设计)(6)可根据⾃⼰能⼒,在完成以上基本要求后,对程序功能进⾏适当扩充。
⼆、需求分析本次实验通过⽤C语⾔进⾏编程并调试、运⾏,形象地表现出动态分区的分配⽅式,直观地展现了⾸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的释放和回收⽅式之间的区别。
加深了我们对两种算法优缺点的理解,帮助我们了解⼀些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进⼀步加深我们对动态分区存储器管理⽅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两种算法对内存的释放和回收空间的表⽰。
动态分区分配:⼜称为可变分区分配,这种分配⽅式并不事先先将主存划分成⼀块块的分区,⽽是在作业进⼊主存时,根据作业的⼤⼩动态地建⽴分区。
并使分区的⼤⼩正好适应作业的需要。
因此系统中分区的⼤⼩是可变的,分区的数⽬也是可变的。
分区分配算法:1.⾸次适应法:为作业选择分区时总是按地址从⾼到低搜索,只要找到可以容纳该作业的空⽩块,就把该空⽩块分配给该作业。
特点:优先利⽤内存中底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 (将所有空闲区,按其地址递增的顺序链接)2.循环⾸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次适应算法演变⽽成,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第⼀个空间开始查找,⽽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找到第⼀个能满⾜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块与请求⼤⼩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为实现本算法,设置⼀个全局变量f,来控制循环查找,当f%N==0时,f=0;若查找结束都不能找到⼀个满⾜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内存分配失败。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说明一、引言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是计算机内存管理中一种常见的分配方式,它将内存按需划分为多个独立的区域,用于分配进程所需的内存空间。
本文将详细探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原理及其在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二、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基于内存动态分配,将可用内存划分为多个不连续的分区,每个分区可用于存放一个进程或程序。
此分配方式具有灵活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程序对内存空间的需求。
2.1 空闲内存分区列表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操作系统维护一个空闲内存分区列表,记录可供分配的内存空间情况。
列表中的每个分区都有其起始地址和长度。
2.2 分区分配算法动态分区分配方式有多种分区分配算法可供选择,主要包括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差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第一个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最佳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最小的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最差适应算法:从空闲分区列表中找到最大的满足分配要求的分区进行分配。
2.3 分区回收算法当进程结束或释放内存时,操作系统需要将其占用的内存空间回收,归还给空闲内存区。
分区回收算法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合并相邻的空闲区域,以最大程度地提供可用内存。
三、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动态分区分配方式,可以进行一系列模拟实验。
下面将介绍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原理及步骤。
3.1 实验原理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基于以下原理: - 创建一个内存模拟环境,模拟操作系统管理的内存空间。
- 设计一系列测试用例,模拟进程的创建、分配和回收过程。
- 根据所选的分区分配算法和分区回收算法,计算分区分配和回收的效果。
- 比较不同算法在性能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优缺点。
3.2 实验步骤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 初始化内存模拟环境,创建一个空闲分区列表。
2. 设计多个测试用例,包括不同大小和数量的进程。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2、可重定位装入方式(Relocation Loading Mode)
0 10000 1000 LOAD 1,2500 11000 LOAD 1,12500 2500 365 12500 365
5000 作业地址空间
15000
内存空间
图 4-3 作业装入内存时的情况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3、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Dynamic Run-time Loading)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4.1.3 高速缓存和磁盘缓存
1、高速缓存
• 高速缓存:
– 容量大于寄存器,但比内存小,访问速度快于主存储器 – 根据程序执行局部性原理,将主存中一些经常访问的信 息存放在高速缓存中,减少访问主存储器的次数,提高 程序执行速度。
2、磁盘缓存
• 磁盘缓存
– 存放外部存储器中频繁使用的一部分磁盘数据和信息
– 为什么引入快表可加快分页系统存取指令和数据的速度?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本章要点(4/4)
• 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 由分页发展为分段,并进一步发展为段页式存储 管理方式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 分段和段页式系统是如何管理作业的地址空间和 内存空间的,它们的地址变换是如何完成的? – 试将分页系统与分段系统加以比较。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1、划分分区的方法
• 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 大小的连续分区。
• 分区的划分方法:
– 分区大小相等:只适合于多 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处 理多个类型相同的对象)。
Operating System
8M 8M
Operating System 8M 2M 4M 6M
8M
8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一实验内容与要求内容:动态分区分配是根据进程的实际需要,动态地为之分配内存空间,而在分配时,须按照一定的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出一分区分配给该作业。
在本实验中运用了三种分配算法,分别是1.首次适应算法,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3.最佳适应算法。
要求:动态分区算法也称为可变分区分配算法,常见的空闲区查找算法有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
特别注意分区回收时,相邻空闲分区需要合并。
(1)参考操作系统教材理解这3种分配算法以及回收算法。
(2)实现3种分配算法以及回收算法。
(3)已知作业申请内存和释放内存的序列,给出内存的使用情况。
(4)作业申请内存和释放内存的序列可以存放在文本文件中。
(5)设计简单的交互界面,演示所设计的功能。
(可以使用MFC进行界面的设计)(6)可根据自己能力,在完成以上基本要求后,对程序功能进行适当扩充。
二、需求分析本次实验通过用C语言进行编程并调试、运行,形象地表现出动态分区的分配方式,直观地展现了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对内存的释放和回收方式之间的区别。
加深了我们对两种算法优缺点的理解,帮助我们了解一些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动态分区存储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主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解决两种算法对内存的释放和回收空间的表示。
动态分区分配:又称为可变分区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并不事先先将主存划分成一块块的分区,而是在作业进入主存时,根据作业的大小动态地建立分区。
并使分区的大小正好适应作业的需要。
因此系统中分区的大小是可变的,分区的数目也是可变的。
分区分配算法:1.首次适应法:为作业选择分区时总是按地址从高到低搜索,只要找到可以容纳该作业的空白块,就把该空白块分配给该作业。
特点:优先利用内存中底地址部分的空闲分区 (将所有空闲区,按其地址递增的顺序链接)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该算法是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而成,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第一个空间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为实现本算法,设置一个全局变量f,来控制循环查找,当f%N==0时,f=0;若查找结束都不能找到一个满足要求的分区,则此次内存分配失败。
3.最佳适应算法:接到内存申请时,在空闲块表中找到一个不小于请求的最小空块进行分配;为作业选择分区时总是寻找其大小最接近于作业所要求的存储区域。
三、概要设计动态分区常用的数据结构有空闲分区表和空闲分区链,用来记录内存的使用情况,此题中我采用的是空闲分区链的结构,用链指针将所有的分区链接成一条链,每个分区的结构如下所示:typedef struct freearea//定义一个空闲区说明表结构{int ID; //分区号long size; //分区大小long address; //分区地址int state; //状态}ElemType;typedef struct DuLNode //double linked list{ElemType data;struct DuLNode *prior; //前趋指针struct DuLNode *next; //后继指针}DuLNode,*DuLinkList;前向指针和后向指针分别用于与当前分区的前后分区相链接,address 用于说明当前分区的起始地址,状态字为0时表示当前分区空闲,为1时表示已分配,id 为分配的作业号,size 表示分配的内存大小。
流程图:开始 读入文件 选择算法 首次 循环 最佳 选择根据选择算法做出相应操作 显示结果 到达文件尾部 显示结果 选择 根据要求,请求释放内存空进显示结果 结束四、详细设计#include <iostream>#include<stdio.h>#include <fstream>#include<stdlib.h>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Free 0 //空闲状态#define Busy 1 //已用状态#define OK 1 //完成#define ERROR 0 //出错#define MAX_length 640 //最大内存空间为640KB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struct freearea//定义一个空闲区说明表结构{int ID; //分区号long size; //分区大小long address; //分区地址int state; //状态}ElemType;//---------- 线性表的双向链表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DuLNode //double linked list{ElemType data;struct DuLNode *prior; //前趋指针struct DuLNode *next; //后继指针}DuLNode,*DuLinkList;DuLinkList block_first; //头结点DuLinkList block_mid;DuLinkList block_last; //尾结点Status alloc(int);//内存分配Status alloc2(int);//内存分配2Status free(int); //内存回收Status First_fit(int,int); //首次适应算法Status CycleFirst_fit(int,int);//循环首次适应算法Status Best_fit(int,int); //最佳适应算法void show();//查看分配Status Initblock();//开创空间表int ID,request;long adds=0;Status Initblock()//开创带头结点的内存空间链表{block_first=(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block_last=(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block_mid=(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block_first->prior=NULL;block_first->next=block_mid;block_mid->next=block_last;block_mid->prior=block_first;block_last->prior=block_mid;block_last->next=NULL;block_mid->data.address=0;block_mid->data.size=MAX_length;block_mid->data.ID=0;block_mid->data.state=Free;return OK;}//----------------------- 分配主存-------------------------Status alloc(int ch){if(request<0 ||request==0){cout<<"分配大小不合适,请重试!"<<endl;return ERROR;}switch(ch){case 1:if(First_fit(ID,request)==OK) cout<<"分配成功!"<<endl;else cout<<"内存不足,分配失败!"<<endl;ID=0;request=0;return OK;case 2:if(CycleFirst_fit(ID,request)==OK) cout<<"分配成功!"<<endl;else cout<<"内存不足,分配失败!"<<endl;ID=0;request=0;return OK;break;case 3:if(Best_fit(ID,request)==OK) cout<<"分配成功!"<<endl;else cout<<"内存不足,分配失败!"<<endl;ID=0;request=0;return OK;break;default:cout<<"********ERROR!********";}}Status alloc2(int ch){int ID,request;cout<<"请输入作业(分区号):";cin>>ID;cout<<"请输入需要分配的主存大小(单位:KB):";cin>>request;if(request<0 ||request==0){cout<<"分配大小不合适,请重试!"<<endl;return ERROR;}switch(ch){case 1:if(First_fit(ID,request)==OK) cout<<"分配成功!"<<endl;else cout<<"内存不足,分配失败!"<<endl;return OK;break;case 2:if(CycleFirst_fit(ID,request)==OK) cout<<"分配成功!"<<endl;else cout<<"内存不足,分配失败!"<<endl;return OK;break;if(Best_fit(ID,request)==OK) cout<<"分配成功!"<<endl;else cout<<"内存不足,分配失败!"<<endl;return OK;break;default:cout<<"********ERROR!********";}}//------------------ 首次适应算法-----------------------Status First_fit(int ID,int request)//传入作业名及申请量{//为申请作业开辟新空间且初始化DuLinkList temp=(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temp->data.ID=ID;temp->data.size=request;temp->data.state=Busy;DuLNode *p=block_first->next;while(p){if(p->data.state==Free && p->data.size==request){//有大小恰好合适的空闲块p->data.state=Busy;p->data.ID=ID;return OK;break;}if(p->data.state==Free && p->data.size>request){//有空闲块能满足需求且有剩余"temp->prior=p->prior;temp->next=p;temp->data.address=p->data.address;p->prior->next=temp;p->prior=temp;p->data.address=temp->data.address+temp->data.size;p->data.size-=request;return OK;break;}p=p->next;}return ERROR;}//------------------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Status CycleFirst_fit(int ID,int request)//传入作业名及申请量{//为申请作业开辟新空间且初始化DuLinkList temp=(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temp->data.ID=ID;temp->data.size=request;temp->data.state=Busy;DuLNode *p=block_first->next;while(p){if(p->data.state==Free && p->data.size==request){//有大小恰好合适的空闲块p->data.state=Busy;p->data.ID=ID;return OK;break;}if(p->data.state==Free && p->data.size>request&&p->data.address==adds){//有空闲块能满足需求且有剩余"temp->prior=p->prior;temp->next=p;temp->data.address=p->data.address;p->prior->next=temp;p->prior=temp;p->data.address=temp->data.address+temp->data.size;adds=p->data.address;p->data.size-=request;cout<<adds<<endl;return OK;break;}if(request>p->next->data.size&&p->next->data.state==Free){if(First_fit(ID,request)==OK)return OK;}p=p->next;}return ERROR;}//-------------------- 最佳适应算法------------------------ Status Best_fit(int ID,int request){int ch; //记录最小剩余空间DuLinkList temp=(DuLinkList)malloc(sizeof(DuLNode));temp->data.ID=ID;temp->data.size=request;temp->data.state=Busy;DuLNode *p=block_first->next;DuLNode *q=NULL; //记录最佳插入位置while(p) //初始化最小空间和最佳位置{if(p->data.state==Free &&(p->data.size>request || p->data.size==request) ) {q=p;ch=p->data.size-request;break;}p=p->next;}while(p){if(p->data.state==Free && p->data.size==request){//空闲块大小恰好合适p->data.ID=ID;p->data.state=Busy;return OK;break;}if(p->data.state==Free && p->data.size>request){//空闲块大于分配需求if(p->data.size-request<ch)//剩余空间比初值还小{ch=p->data.size-request;//更新剩余最小值q=p;//更新最佳位置指向}}p=p->next;}if(q==NULL) return ERROR;//没有找到空闲块else{//找到了最佳位置并实现分配temp->prior=q->prior;temp->next=q;temp->data.address=q->data.address;q->prior->next=temp;q->prior=temp;q->data.address+=request;q->data.size=ch;return OK;}}//----------------------- 主存回收--------------------Status free(int ID){DuLNode *p=block_first;while(p){if(p->data.ID==ID){p->data.state=Free;p->data.ID=Free;if(p->prior->data.state==Free&&p->next->data.state==Free)//前后都有空闲块{p->prior->data.size+=p->data.size;p->prior->data.size+=p->next->data.size;p->prior->next=p->next->next;p->next->next->prior=p->prior;adds=p->prior->data.address;cout<<"回收成功\n";break;}if(p->prior->data.state==Free)//与前面的空闲块相连{p->prior->data.size+=p->data.size;p->prior->next=p->next;p->next->prior=p->prior;adds=p->prior->data.address;}if(p->next->data.state==Free)//与后面的空闲块相连{p->data.size+=p->next->data.size;p->next->next->prior=p;p->next=p->next->next;adds=p->prior->data.address;}cout<<"回收成功\n";break;}p=p->next;}return OK;}//--------------- 显示主存分配情况------------------void show(){cout<<"+++++++++++++++++++++++++++++++++++++++\n";cout<<"+++ 主存分配情况+++\n";cout<<"+++++++++++++++++++++++++++++++++++++++\n";DuLNode *p=block_first->next;while(p){cout<<"分区号:";if(p->data.ID==Free) cout<<"Free"<<endl;else cout<<p->data.ID<<endl;cout<<"起始地址:"<<p->data.address<<endl;cout<<"分区大小:"<<p->data.size<<" KB"<<endl;cout<<"状态:";if(p->data.state==Free) cout<<"空闲"<<endl;else cout<<"已分配"<<endl;cout<<"——————————————"<<endl;p=p->next;if(p==block_last){break;}}}//----------------------- 主函数---------------------------void main(){int OpNum;int Sqe[100][100];FILE *fp;fp=fopen("input.txt","r");if(!fp){cout<<"无法打开文件input.txt";exit(1);}fscanf(fp,"%d",&OpNum);for(int ii=0;ii<OpNum;ii++){for(int jj=0;jj<3;jj++)fscanf(fp,"%d",&Sqe[ii][jj]);}int ch;//算法选择标记cout<<" 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的模拟\n";cout<<"************************************\n";cout<<"** 1.首次适应算法**\n";cout<<"** 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n";cout<<"** 3.最佳适应算法**\n";cout<<"** 0.退出程序**\n";cout<<"************************************\n";cout<<"请选择分配算法:";cin>>ch;if(ch==0)exit(0);Initblock(); //开创空间表int choice; //操作选择标记for(int nn=0;nn<OpNum;nn++){cout<<"************************************\n";cout<<"** 1.下一操作**\n";cout<<"** 2.查看分配**\n";cout<<"** 0.退出程序**\n";cout<<"************************************\n";cout<<"请输入您的操作:";cin>>choice;if(choice==1){ID=Sqe[nn][0];request=Sqe[nn][2];if(Sqe[nn][1]==0){cout<<"作业"<<ID<<"申请"<<request<<"KB内存"<<endl;alloc(ch);//操作符为0,则开始分配内存}if(Sqe[nn][1]==1){cout<<"作业"<<ID<<"释放"<<request<<"KB内存"<<endl;free(ID);//操作符为1,则释放内存}}else if(choice==2) // 显示主存{show();nn--;}else if(choice==0) break; //退出}show();cout<<endl<<"主存已分配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