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合集下载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第1课时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第1课时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任务2 无菌操作
活动2 明确消毒的原理和方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对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请观看疫情期间,护士在离开病区后进行自我清洁的视频,以及普通人对食物、快递的外包装和电梯的墙壁等外表面、空气进行消毒的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对食物、快递的外包装和电梯的墙壁等外表面、空气进行消毒分别用什么方法?
1.培养物、纯培养物与纯培养的概念
项目
概念
培养物
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
纯培养物
由⑫__________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
纯培养
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
2.过程制备培养基(配制培养基→⑬______→倒平板)→⑭______→分离→培养。
单一个体
灭菌
接种
3.酵母菌的纯培养
归纳总结
营养物质
定义
作用
主要来源
氮源
凡能提供氮元素的物质
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无机氮源: 、 、铵盐等;有机氮源:尿素、蛋白胨等
生长因子
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
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续表
营养物质
定义
作用
主要来源


是良好的溶剂,参与化学反应
培养基、空气、代谢产物
纯培养的原理
由⑮__________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⑯__________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纯培养方法
⑰____________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纯培养过程
制备培养基
⑱____________→灭菌→⑲________
接种和分离酵母菌
用⑳__________法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酵母菌

微生物的利用-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微生物的利用-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微生物的利用历史和现状
微生物的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古代人们就利用微生物进行酿酒、制酱、发酵面包等。随着科学技术的 发展,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利用微生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现代工业中,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发酵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领域。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 ,人们可以改良微生物的性状,提高其生产效率,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深入研究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 调控机制,提高对其利用的效
率。
加强微生物的遗传改造和基因 编辑技术研究,提高其利用的 灵活性和可控性。
THANKS
感谢观看
计数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适用于少量微生物 的快速计数,如水样、食品中微生物 的初步检测。
间接计数法适用于大量微生物的快速 、准确计数,如污水处理、发酵工业 等领域。
04
CATALOGUE
微生物的利用前景和挑战
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工业领域
农业领域
微生物可用于生物防治、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方 面,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环境污染。
微生物的利用-微生 物的选择培养和计 数
目录
• 微生物的概述 •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 微生物的计数 • 微生物的利用前景和挑战
01
CATALOGUE
微生物的概述
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
原核生物
没有核膜,遗传物质裸露,包括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放 线菌等。
真核生物
具有核膜,遗传物质被核膜包裹,包 括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操作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和生 长情况,适用于少量微生物的快速计数。
间接计数法优点
可自动化操作,计数速度快,误差较小,可同时 测定多个样品。

笔记7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与应用

笔记7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与应用

笔记7.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1.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培养基的配制①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②类型:A.按物理状态分类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呈液体状态工业生产固体培养基含凝固剂(如琼脂),呈固体状态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B.按化学成分分类C.按功能分类③成分成分含义作用来源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的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有些也是异养生物的能源物质无机碳源:CO 2、NaHCO 3等;有机碳源:糖类、牛肉膏(来源于动物,含有糖、维生素和有机氮等营养物质)等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无机氮源:N 2、NH 3、铵盐、硝酸盐等;有机氮源:蛋白胨等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之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为微生物提供无机营养,调节培养基的pH 等无机化合物:KH 2PO 4、K 2HPO 4、NaCl 等水生物体含量最高的无机化合物良好的溶剂,参与化学反应等培养基、代谢产物【特别提醒】除了上述主要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需求。

例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在培养霉菌时,一般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在培养细菌时,一般需要将(2)无菌技术①目的:获得纯净培养物。

②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工业生产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用化学成分已知的化学物质配成)微生物的分类、鉴定种类制备方法原理用途举例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依据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特殊需求或抗性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产生特定的颜色或其他变化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用伊红—亚甲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③区别:消毒与灭菌的比较比较项目条件结果常用方法应用范围消毒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煮沸消毒法日常用品巴氏消毒法不耐高温的液体化学药物消毒法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物和手等紫外线消毒法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灭菌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容器等干热灭菌法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灼烧灭菌法接种工具等【特别提醒】选择无菌技术的原则:一要考虑无菌技术的效果,灭菌的效果比消毒要好;二要考虑操作对象的承受能力,活体生物材料、操作者的手等只能采用消毒,而不能用灭菌。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答案)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含答案)

课题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一、培养基(1)培养基成分必须添加:碳源、氮源、水、无机盐;根据需要添加:特殊营养物质(又称生长因子,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1.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有( )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2.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4.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能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可能提供能量5.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CO2和NH3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的氧化B.CO2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糖类和N2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2)培养基的分类A.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B.根据用途分: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目的微生物生长鉴定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形成特殊的特征通用培养基:所有微生物都能生长C.根据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6.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7.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其成分中一定有()①尿素②有机氮化物③无机盐④有机碳化物⑤水⑥无机碳化物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②③⑤⑥8.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解析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1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12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难点精讲】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无菌技术例题:(2018·全国Ⅱ,37)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其原因是紫外线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照射前,适量喷洒________,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______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以(2)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营养物质损失较少(3)破坏DNA结构消毒液(4)氯气(5)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解析】(1)干热灭菌是指将物品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 ℃条件下加热1~2 h。

耐高温、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采用干热灭菌的方法。

(2)巴氏消毒法是在70~75 ℃条件下煮30 min或在80 ℃条件下煮15 min,可以杀死牛奶中的微生物,并且使牛奶的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3)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在使用前,可以用紫外线照射30 min,紫外线能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

在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溶液等消毒液,可以强化消毒效果。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3g
1g 0.5 g 0.5 g 0.01 g 30 g 1 000 mL 0.1万单位
(1)依物理状态,该培 液体 养基属于________培 养基;依用途划分, 选择 则属于________培养 基。 (2)根据培养基的配方 可判断出,该培养基 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 作用的类型是 异养型 ________,培养的微 生物可能是 酵母菌或霉菌 ________ 。
水不仅是优良溶剂,而且可维
持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无机盐 是细胞内成分和调节物质 外界摄入
2.培养基的种类
(1)按物理状态分类: 培养基种类 特点 用途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不加凝固剂
加凝固剂 (如琼脂)
工业生产
微生物分离、鉴定, 活菌计数,菌种保藏
(2)按功能分类:
种类 制备方法 原理 依据某些微 选择培 培养基中加入 生物对某些 养基 某些化学物质 物质的抗性 而设计 鉴别培 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 产生特定的 用途 举例
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培养基 (1)培养基即人们按照 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 , 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基质。 (2)按物理状态,可将培养基划分为液体 培养基和 固体培 养基(如琼脂培养基)。 (3)按功能,可将培养基划分为 选择 培养基 和 鉴别 培养基(如琼脂培养基)。 (4)培养基一般都含有的成分是: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 在此基础上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pH、特殊营养物质 及氧气 的需求。
2.消毒和灭菌 项目 条件 消毒 使用 较为温和 化方法 的理 灭菌 使用 强烈 的理化因素
结果
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 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 杀死物体内外 所有的 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 微生物,包括芽孢和
孢子) 孢子

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 - 上课

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 - 上课

单个的菌落。
菌落 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则称为菌苔。
固体培养基上 单个 1.定义: 或少数菌体 大量繁殖 2.特征: 大小、形状、光泽度、 颜色、透明度等。 作为微生物鉴定、分类的依据 3.功能: 子细胞群体
没有抗氨苄青 霉素能力的菌 落被淘汰
选择出没有 抗氨苄青霉 素能力的工 程菌
具有抗氨苄 青霉素能力 的菌落
思考:以下选择培养基可以分离哪些微生物?
(1)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杀死多种微生物,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2)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出自生固氮菌(非固氮菌因缺少氮源被淘汰) (3)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出自养型微生物(异养微生物因缺少有机物被淘汰) (4)加入石油为唯一碳源 分离出石油微生物 如:假单胞杆菌
营养 要素
含义
作用
构成生物体 细胞的物质 和一些代谢 产物
主要来源
无机化合物:NaHCO3
、CO2
凡能提供
(只能被自养微生物利用)
碳源
所需碳元
素的物质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肪酸、
花生饼粉、石油等(异养微生 物利用;既是碳源又是能源)
氮源
合成蛋白质、 无机化合物:N 2 凡能提供 核酸以及含 (只能被固氮微生物利用,如根瘤菌) 所需氮元 氮的代谢产 NH3、铵盐、硝酸盐(大多数微生 素的物质 物利用); 物
一、培养基
1、概念:为人工培养微生物而制备的,提供适合微生 代谢产物 物_____________ 的营养基质。 生长、 繁殖 或积累____________
2.营养成分: ①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基本都含有水、 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②不同培养基除基本成分外,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 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一、基础知识回顾1、培养基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培养基种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二者的区别是是否添加凝固剂,其中实验室中常用的凝固剂是琼脂。

3、培养基营养成分:(1)主要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2)其他条件:pH、特殊营养和氧气。

4、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过程中的无菌技术:(1)目的:获得纯净的培养物。

(2)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3)常用方法:灭菌(培养皿—干热灭菌;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灼烧灭菌)和消毒(操作者灭双手—化学消毒;操作室—紫外线消毒)。

5、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灭菌时间为15~30min.6、巴氏灭菌法,亦称低温消毒法,是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低温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7、干热灭菌法是指在干燥环境(如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技术。

一般有火焰灭菌法和干热空气灭菌法。

适用于干燥粉末、凡士林、油脂等。

8、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9、菌落: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10、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连续划线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

11、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稀释度足够高时,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

为了使微生物在培养基上能够均匀分布,一般用涂布法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上。

1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还包括斜面接种、穿刺接种等,其核心是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13、平板划线操作中灼烧接种环的目的:第一次划线前: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防止外来杂菌污染培养基;第二次及以后每次划线前: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

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

微生物的培养与利用

(5)鉴别培养基
1、伊红美蓝培养基为常用鉴别培养基
2、刚果红与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反应形成红色复合 物,添加刚果红的培养基呈红色,接种的微生物若 能够分解纤维素,就会在其菌落的周围形成透明圈
4、培养基配制的操作步骤:
三、无菌技术操作
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 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定义
一、微生物的类群
病毒界 (噬菌体、艾滋病毒) 原核生物界 (细菌、放线菌、蓝藻) 真菌界
微生物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原生生物界 (草履虫、变形虫、衣藻) 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通 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有 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
类群 病毒 原核 生物界
结构特点 遗传物质 繁殖方式
(二)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
1、稀释平板计数法
对样品进行适当稀释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 →
肉眼可见的菌落 →
对菌落数目的计数推测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数
要 求:
样品充分混匀; 每支移液管及涂布器只能接触一个 稀释度的菌液; 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取平均值; 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合适,便于 准确计数;
4、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2)腐乳的制作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制作的原理: 酵 母 菌
有氧呼吸
C6H12O6 +6H2O+ 6O2
酶 6CO2 + 12H2O+能量
无氧呼吸
C6H12O6 量

2C2H5OH + 2CO2+能
最适温度
20 0C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和用(含解析)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微生物的培养和用(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71 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营养组成: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3)种类:按照物理性质可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2.无菌技术(1)含义: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2)关键: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3)不同对象的无菌操作方法(连线)3.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①操作步骤→→→→②倒平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a.请用文字和箭头写出正确的倒平板操作流程:丙→乙→甲→丁。

b.甲、乙、丙中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

c.丁中的操作需要等待平板冷却凝固才能进行。

(2)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①纯化培养原理:想方设法在培养基上得到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可获得较纯的菌种。

②纯化大肠杆菌的关键步骤是接种。

③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a.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b.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系列稀释操作(如图所示):涂布平板操作(如图所示):(3)菌种的保存方法①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②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分离原理:土壤中的细菌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能合成脲酶,这种物质在把尿素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

(2)统计菌落数目: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3)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微生物的培养与观察→细菌的计数。

5.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1)纤维素酶①组成: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酶和葡萄糖苷酶。

微生物培养及利用

微生物培养及利用

微生物培养及利用
微生物培养是指将微生物放置在合适的培养基上,提供适当的环境,
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微生物利用是指利用微生物进行生产或解决环境问题。

以下是一些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方式:
1.酵母菌的酒精发酵:酵母菌在含糖的环境中,通过发酵过程将糖转
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用于酿酒和发酵面包、酸奶等。

2.工业微生物的培养:大肠杆菌、酵母菌等常被用于蛋白质表达和酵
素生产。

这些微生物的培养需要控制培养基成分、温度、经营水平等参数,以提高产量。

3. 红霉素的制备: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由产生它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aeus)培养得到,可浸泡在草地上,形成生物薄膜。

4.突变和选择:人造突变和选择可以加速微生物的进化,从而生产有
用的化合物或医药化合物。

5.污水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如厌氧菌和硫化细菌进行废水
处理。

微生物培养和利用在工业、农业、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二单元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发酵工程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1.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即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

(P9)2.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要求:(1)为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培养基)。

(2)要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无菌技术)。

(P9)(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P9)2.培养基作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

(P9)3.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物理性质分类)(P9)(1)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如琼脂),呈液体状态。

用途:扩大培养获得大量菌种、常用于工业生产。

(2)固体培养基:含凝固剂(如琼脂),呈固体状态。

用途:分离、计数、鉴定等。

拓展了解:培养基的分类(按照化学成分分类)(1)天然培养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用途:工业生产。

(2)合成培养基:培养基成分明确。

用途:分类、鉴定。

培养基的分类(按照用途分类)(1)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

用途: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

(2)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用以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用途:鉴别不同种类微生物。

4.怎样将液体培养基制成固体培养基?加入适量琼脂。

(P9)5.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琼脂固体培养基。

(P9)6.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菌落。

(P9)7.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的需求。

(P10)质,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8.碳源:(1)概念:提供碳元素的物质。

(2)分类:无机碳源,如CO2、CO32-、HCO3-等。

有机氮源,如葡萄糖、牛肉膏、蛋白胨等。

(3)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添加无机碳源培养基用来培养自养微生物;添加有机碳源培养基用来培养异养微生物。

微生物分析培养介绍(2024)

微生物分析培养介绍(2024)

引言概述微生物分析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分离和培养微生物。

通过对微生物的分析和培养,我们可以了解微生物的类型、特性和生态功能,也可以研究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环境功能以及工业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生物分析培养的步骤、方法和应用。

正文内容一、微生物分析培养的步骤1.样品采集: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样品,例如土壤、水体、食品、体液等。

然后使用无菌工具采集样品,并将样品尽快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2.样品处理:对于含有大量杂菌的样品,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杂菌对目标微生物的干扰。

处理方法包括稀释、过滤、离心等。

3.分离:将处理后的样品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到含有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

通常采用平板、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

4.培养:将分离后的微生物在恰当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进行培养。

培养的时间因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

5.鉴定: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遗传特性等进行微生物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二、微生物分析培养的方法1.纯培养法:通过单个菌落的选取和传代,获得纯种菌株。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对纯种微生物的性状、生长特性以及代谢功能等进行研究。

2.表型微生物分析方法:根据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的营养需求、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和产物等,通过观察和测量这些表型特征来分析和鉴定微生物。

3.基因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DNA或RNA,利用PCR、测序等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4.免疫学分析方法:通过检测微生物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来鉴定和分析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

5.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基因克隆、DNA测序等技术,对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基因功能以及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微生物分析培养的应用1.医学领域:微生物分析培养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养和鉴定微生物,可以确定感染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1)按物理状态来分:〃固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用于工业生产。

〃液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数,保藏菌种等。

(琼脂是一种从红藻中提取出的多糖,在98°C 以上熔化,44°C 以下凝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呈固态。

琼脂中的多糖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所以一般不用做碳源。

)(2)按功能来分:〃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

用于培养、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

常见选择培养基如下: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分离固氮菌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培养基:分离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用于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

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3)按成分来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3.培养基的营养要素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

例如,乳酸杆菌需添加维生素,霉菌时需将pH 调至酸性,细菌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厌氧微生物需无氧条件。

(1) 碳源:构成生物细胞、生物体及细胞代谢产物,有些为异养生物提供能量。

主要来源与CO2、微生物 病毒细菌放线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NaHCO3等无机化合物和糖类、脂质、花生粉饼、石油等有机化合物。

(2)氮源: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产物,也可为异氧微生物提供能源。

1-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第2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返回目录
退出
考纲点击 1. 微生 物的 分 离 和培养 2. 培养 基对 微 生 物的选择作用
权威解读 学会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并利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 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 学会配制选择培养基,并尝试从土壤中分离某些细菌 (如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和分解尿素的细菌)
返回目录
退出
返回目录
退出
解析:(1)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使用的 培养基应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通过控制碳源这种营养成分, 来促进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菌种纯化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3)当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后,可通过比较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 来判断菌株降解原油能力的大小。 一般来说,分解圈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 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4)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常用灼烧灭菌法对接种环、接种针、 试管口、瓶口等进行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试管等进行灭菌; 用干热灭菌法对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进行灭菌。实验操 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因为酒精灯火焰旁可形成一个无菌环境,可防止 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 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返回目录 退出
考点二 微生物的纯化培养技术
1.原理 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 菌落就是纯化的细菌菌落。 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 (1)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中细胞的分离或稀释过程发生在接种环在 固体平板表面上的划线和移动过程中。 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 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纯种的单个菌落,几种 平板划线方法示意图如下: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案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案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案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基本技术和方法;2.掌握微生物的应用领域,如医学、环境保护、农业等;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2.微生物的培养基本技术和方法;3.微生物在医学、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微生物的实验操作技术;2.微生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微生物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重点讲解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培养基本技术和方法、应用领域等知识;2.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亲自进行培养微生物的实验操作;3.互动探究,鼓励学生有趣有料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1)微生物是指生活在自然界中,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种类非常多的微小生物体。

2)微生物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包括传统分类法、进化分类法、DNA序列分类法等。

3)常见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2.微生物的培养基本技术和方法1)培养基是一种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液体。

2)常见的培养基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3)固体培养基用于单个细胞的分离,液体培养基用于微生物的大规模培养。

4)培养微生物的步骤包括样本采集、处理、接种、培养、观察等。

3.微生物在医学、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的应用1)医学上,微生物培养用于细菌、寄生虫和真菌等病原体的检测和鉴定。

2)环境保护中,微生物培养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细菌量,监测公共水源安全。

3)农业中,微生物培养用于生产酸奶、乳酸菌等发酵产品。

4)微生物在石油、药品等行业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六、教学反思1.实验操作过程中,分组让学生进行联合实验,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结果更加全面。

2.对于容易出现误差的实验步骤,在课前要提前演练,并反复强调相关注意事项。

3.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仅强调知识的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

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

微生物培养及利用的叙述微生物是一类微小而又复杂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微藻和微型动物等。

在人类历史上,微生物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食品加工、酿造酒精、制作药品到环境污染处理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通过培养的方式来进行。

微生物培养指的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将微生物取自自然环境或者已知的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繁殖出大量的微生物,以便进行研究。

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包括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

固体培养是最简单的培养方式,即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待其凝固后将微生物接种于表面。

这种方式能够提供良好的氧气扩散,并且使菌落形态清晰易于观察。

液体培养是用于大规模培养微生物的方法,需要使用培养瓶或者勺形瓶等容器。

将微生物悬浮于培养基中,通过搅拌等方式增加氧气扩散,以达到高密度的生长。

半固体培养是将培养基加入一定量的琼脂或者agar等凝固剂,形成半固态的培养基。

这种方式提供比液体培养更好的氧气扩散,可以在表面培养微生物,也可以按照液体培养的方式进行繁殖。

微生物培养的前提是必须有有效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选择取决于所寻求的微生物的特性以及所要使用的研究目的。

微生物培养基通常包括有机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以及pH缓冲剂等,还可以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等物质。

利用微生物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利用乳酸菌进行酵母发酵,可以制作出酸奶、乳酸菌饮料等。

在药品制造中,微生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例如青霉素的生产就需要使用链霉菌进行培养。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污水处理、环保和农业行业中等。

总之,微生物是一种十分重要和有用的生物物种,微生物的研究和利用一直是各个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微生物培养为这种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微生物的研究和利用来推进各个领域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来自:全世界晚安
与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概念:
形态微小,结构简单,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生物
思考:请说出微生物的类群
(包括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等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成分主要种类作用
碳源CO
2、NaHCO
3
—自养型微生物
糖类、脂肪酸等—异养型微生物构成细胞的物质和代谢产物异养型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氮源N
2
、NH
3
、铵盐、硝酸盐
尿素、牛肉膏和蛋白胨
合成蛋白质、核酸等
生长因子(特殊成分)维生素、氨基酸、嘌呤碱和嘧啶碱等补充微生物生物必需的微量有机

无机物水
无机盐
作用同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
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
划分依据种类用途
物理性质固体培养基分离、鉴别微生物、观察菌落、计数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工业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略
化学成分合成培养基科研、分离菌种、计数等
天然培养基工业生产
用途选择培养基筛选微生物
鉴别培养基鉴定某种微生物
实验室条件下的无菌技术
方法应用范围
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培养基、培养皿、移液管等灼烧灭菌接种环、玻璃刮刀等接种器具熏蒸灭菌接种室、接种箱等
紫外线灭菌接种室、接种箱、超净工作台细菌过滤器加热不稳定的物质
消毒酒精、次氯酸钠等化学试剂实验材料(如外植体)、工作台和器具、培
养空间
高温煮沸
微生物培养
基本流程
注意: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微生物培养的注意事项
①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所需营养配制培养基
②培养时注意:温度、是否需要氧气等
微生物的分离
(1)平板划线法分离微生物
用接种环蘸菌液后在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平板上划线,则在划线的过程中菌液逐渐减少,菌体数量也逐渐减少,菌间的距离增大。

在培养10-20小时后,划线末处可观察到由一个菌产生的单菌落;如果再挑取它们后,接种至含有固体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在斜面上划线,则每个斜面的菌群就是由一个菌产生的后代(或纯种)。

(2)液体稀释涂布法分离微生物
(3)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微生物
利用不同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不同或具有某些抗性进行微生物分离(4)利用鉴别培养基鉴别后挑取培养
如:刚果红(Congo Red,简称CR)染料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不能与纤维二糖、葡萄糖发生颜色反应。

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能与其中的纤维素发生反应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这样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微生物计数
(1)稀释涂布平板法:数菌落数量
(2)称重法:已知每个菌体的重量
(3)显微观察法:如比例计数法或血球计数板计数等
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具体实验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思考:
1、此实验中获得单菌落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2、和对照组(没有接种大肠杆菌的空白液体培养基)相比,液体培养基变浑浊,表明其中有微生物
生长。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实验原理】
⑴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尿素分解菌
不同微生物利用氮源种类不同。

脲或称尿素,是蛋白质降解的产物。

大量的尿素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

有一些细菌能合成脲酶,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

这类细菌对于自然界中的氮素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

酚红作为酸碱指示剂被添加到了培养基中,其变色范围是pH6.4~8.2,在酸性情况下呈黄色,碱性情况下呈红色,
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一段时间后,由于细菌产生的脲酶向周围扩散,将培养基中
使培养基的pH由原来的中性变为碱性,于是培养基中的酚红由黄的尿素分解,产生的NH
3
色变成红色,圆形红色区域愈大,表明这种菌利用尿素的能力愈强。

用液体稀释涂布法测定菌体数量,分离菌种
【土样的获得】
在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取得
【实验步骤】
观察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实验原理】
植物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组成。

在枯树或草炭土中有许多能利用和分解这些物质作为能量和物质来源的微生物。

他们可以将土壤中的枯枝落叶分解,并用于纤维素酶的生产。

已经发现并用于生产纤维素酶的菌种有绿色木霉、变异青霉、黑曲霉和根霉。

纤维素酶是一类酶的总称,不是单一的一种酶,共同作用把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土样的选择】
草炭土或枯树周边的土样
【实验步骤】
果酒及果醋的制作
【实验原理】
酵母菌能以葡萄汁中的葡萄糖为原料,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可将酒精转变为醋酸。

【方法步骤】
例题:低度的果酒、果醋不但好喝,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

下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

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

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

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除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

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

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

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⑴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__________________。

从制酒和制醋两阶段对装置的
处理方式判断,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异化作用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

用反应式表示出A和B装置酿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⑶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制葡萄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葡萄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原因是_________。

葡萄汁为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⑸制作过程一般不需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即可完成。

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在果汁中加入人工
培养的酵母菌。

酵母菌能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而细菌不能,据此可以利用___________培
养基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菌种。

参考答案:
⑴无成形细胞核兼性厌氧型、需氧型
(制酒阶段的后期,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气体,如不及时放出会把瓶
⑵放出CO
2
子或瓶盖胀破);
不打开瓶盖,是防止氧气和有害杂菌进入。

,防止污染
⑶排出CO
2
⑷酵母菌和醋酸菌发酵的最适温度不同(18~25℃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合适温度,30~35℃是醋酸菌
的生长和发酵的合适温度);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⑸选择;(含青霉素的)
腐乳的制作
【实验原理】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

毛霉等微生物可以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

发酵过程中,在酶的作用下,豆腐块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被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麦芽糖、甘油和脂肪酸等。

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变成我们爱吃的豆腐乳。

豆腐胚的外衣是由毛霉或根霉的菌丝组成的,进一步发酵时,又添加了红曲霉和其他成分。

【实验步骤】
泡菜的腌制及亚硝酸盐的测定
【实验原理】
腌制泡菜的原理:在无氧的条件下,天然微生物乳酸菌等利用蔬菜中的糖或其他营养物质进行发酵,产物有乳酸、醇类等物质,不仅使泡菜酸脆可口,也抑制了杂菌的生长。

在腌制泡菜的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

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人体摄入总量达0.3~0.5g时,会引起中毒,总量达3g时,会引起死亡。

所测试材料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其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紫红色产物,可用光电比色法定量测定或目测比色法。

【试剂】
提取试剂:氯化铵缓冲溶液(pH9.7);硫酸锌溶液(0.4mol/L);NaOH溶液(2mol/L)显色剂: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溶液等体积混合液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测定液:(浓度分别为0、0.1、0.2、0.3、0.5μg/ml)
【实验步骤】
例题: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

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