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汇报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汇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以新型经营方式开展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主体,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背景“新农民”、乡村社区、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组织形式,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
在中国农业发展中,传统的政府资助与大农户经营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下的农业生产和经营需要。
而新型组织则根据农村社会的多元需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多样化的种植和养殖模式,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化。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一)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是指在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形态中,在个体农户与大规模农业企业之间,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型农业生产组织。
在家庭农场中,分业经营、规模化经营、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重视。
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127万家家庭农场,新增90万家,与2016年相比增加了244.6%。
(二)乡村社区乡村社区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社区以社区自治为基础,通过共同治理和共同利益维护,全面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
2020年,我国已经建立了14.6万个乡村社区,涵盖了82.8%的村庄。
(三)农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者与市场之间的桥梁,为农产品提供质量安全和品牌保障。
目前中国农业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增长,在2019年已超过240万个。
(四)“新农民”“新农民”是指在农村新生代中,具备现代化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技能的农民,他们在传承传统农业文化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
在2019年,我国新农民人数超过1亿,占到全国农村人口的25%,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成为了新农民,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向现代化转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对策的调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对策的调研一、背景介绍(此部分可包括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发展背景、政策支持等内容)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2.1 高成本问题1.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设备、种子、肥料等成本较高。
2.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承担。
2.2 资金缺乏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往往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和运营资金。
2.融资难度大,银行对农业领域的贷款审批较为严格。
2.3 市场风险1.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存在销售困难和亏损风险。
2.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很难确定种植和养殖的规模和品种。
2.4 技术瓶颈1.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
2.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支持,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5 市场准入门槛高1.农产品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达到相应标准。
2.企业注册、许可证申请等手续繁琐,增加了市场准入的难度。
三、对策建议3.1 降低成本1.推动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2 加大资金支持1.政府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财政补贴力度,提供创业和运营资金支持。
2.银行加大对农业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贷款审批流程。
3.3 建立市场预警机制1.建立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和预测体系,提前预警市场风险。
2.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减少销售风险。
3.4 加强技术创新与培训1.政府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2.加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能力。
3.5 简化市场准入手续1.简化企业注册和许可证申请等手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2.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四、结论(此部分可对前文进行总结,重点强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以及对策的重要性)参考文献(此部分可列举相关的参考文献,供读者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对策的调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及对策的调研
目前,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已由农民个体转向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元化形式,但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一、农业生产方式过于传统,缺乏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
很多农业经营主体还采用传统的耕作和养殖方式,不注重生产效益和质量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
二、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农业经营主体缺乏竞争力。
现代化农业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很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小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这些资源,导致竞争力较弱。
三、市场营销不畅,销售渠道单一。
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往往依赖于地方市场或个人联系,难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限制了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的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对策:
一、引进新技术,加强机械化生产。
引入创新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注重环保,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二、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
加强投资和财政资金的补助,以及技
术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三、拓展销售渠道,注重品牌建设。
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并建立完善的品牌宣传和营销体系,提高市场
竞争力。
总之,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
为深入了解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同时,为探索构建合理农业经营体系有效途径提出个人见解,近日,笔者对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结合实际,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类型笔者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普通农户相比,规模经营较大,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
在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四大类型。
其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主要承担着农产品的生产职能,发挥着对小规模农户的集约示范效应,体现的是专业性。
农民合作社是产前、产中或产后的组织联合,实现农民合作共赢的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性。
农业龙头企业则是用先进技术、资金、现代经营理念融入农业领域,体现的是示范性。
二、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特点忻城是个以农业为主业的县,农民人口最多、农用地面积最大。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加大了对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的培育力度,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新型农业主体、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质并举,蓬勃发展。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过去两年每年以25%以上的数量增加。
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而言,XX年全县达到56个,比XX年增加16个,XX年全县达到76个,比XX年增加20个。
同时着力抓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作,截止目前,获得国家级示范社有1家,自治区级先进社2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4家,来宾市级示范社17家。
这些荣誉的获得,助推了该县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就家庭农场而言,从无到有,XX年全县只发展了5个,XX年全县达到28个,比XX年增加23个,经营内容覆盖粮食、蔬果、花卉苗木、水产等多个领域;经营土地8833亩,从业人员近3万人,每年经营农产品100万吨以上。
关于培育壮大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培育壮大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与思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为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采取实地调研方式,对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一、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县把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产业代,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来抓,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休闲农庄得到迅速发展,涌现出了伟利食品、健安米业、大三湘油茶、绿叶茶叶、绿贝生物等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产品档次较高的农业龙头企业;东冠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六三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有效促进粮食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式多样。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其发展模式可分为四类:一是政府主导型。
为以点带面促进粮食生产,县里统一规划在洲市、相市、江口、宝盖等乡镇搞万亩高产示范片,各乡镇搞千亩粮食生产示范片,在实践中,探索出“1+2”发展模式,即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农技农机两项技术,发展种粮农技农机合作社30个。
二是产业带动型。
我县的烟叶、白果、蔬菜、食用菌、水果、油茶、养殖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实现产业化经营,都成立了多个合作社。
三是招商借力型。
通过招商引资,有12家客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引进资金2.78亿元。
四是土地入股型。
全县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8.81万亩。
休闲农庄按其发展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自然资源型。
二是农业园区型。
三是休闲度假型。
二、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与普通农户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他们能够瞄准市场来经营,立足规模出效益。
2012年,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个人成员46312人,带动农户93276户,成员出资总额3.6亿元,产值达13.96亿元;合作组织向社员返还赢余11259.8万元,返还红利6824万元,社员比非社员年均多增收44.3%以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如今,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文将分十二个小节展开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剖析其出现的背景、特点、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结构的转型,传统的家庭农场和个体农民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政府在不断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等,其具有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特点,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势头良好,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扶持政策,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龙头企业建设、农业合作社发展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氛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规模经济效应明显,能够带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题然而,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农村土地流转不畅、农业龙头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农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不够等,都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机遇随着“三农”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农村治理体系的持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路子。
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挑战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问题、人才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都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创新和完善。
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路径为了应对挑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不断探索发展路径。
可以通过加强与农业科技的结合、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培育新型专业农民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调研报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的是农村供给侧结构性中涌现出的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于农村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进行调研研究,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措施。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营内容,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农田经营、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化的农业活动。
2.规模经营程度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和高产量。
3.产业链化程度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往往不仅仅进行农产品的种植或养殖,还自主开展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知识和技术水平不足。
部分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生产的新要求。
2.资金和信贷支持不足。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设备、购买原材料和支付工资,但由于农业风险较大,银行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3.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
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
三、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措施为了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1.加强培训与教育。
通过开展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经营水平和创新能力。
2.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提供更加灵活的贷款政策和信用担保,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
3.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市场信息、技术支持和产业链对接的能力。
4.政府政策支持。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其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调研对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概述本报告主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调研分析。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涌现出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其特点是引入了现代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注重生态环保、提升农产品质量。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调研对象包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1. 规模经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常具有较大规模,能够集中资源、整合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益。
2. 技术应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等,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决策效果。
3. 生态环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生态环保,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
4. 品牌塑造:借助市场营销手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状况1. 规模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2. 经济效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增长。
3. 市场需求:受国内消费升级和对绿色食品的追求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生产的产品市场需求旺盛。
4. 机遇与挑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面临着市场竞争、资金压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市场机遇和政策扶持的有利条件。
五、发展建议1. 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税收和土地政策支持,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新型农业经营。
2. 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研发支持,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服务,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的普及。
2023年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报告
2023年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报告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农业形态日新月异。
如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层出不穷,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对我市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分析、总结,在2023年对于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估,希望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体情况我市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个体农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随着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多元化、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目前我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数达到17.5万户,其中个体农民占比55%、农民合作社占比20%、家庭农场占比12%、农业企业占比6%、合作经济组织占比4%、农业产业化经营占比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个体农户为主,但其他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不断出现和壮大。
二、个体农民个体农民主要是由农村劳动力中的退休或下岗人员、留守妇女等群体转向而来,其规模较小时以自给自足、补充家用为主,规模较大时则逐渐向农业规模经营转型,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结合等类型。
个体农民在我市农村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个体农民也要积极引导转型。
当前,个体农民仍然存在着市场信息获取困难、品种选择过于单一、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政府对他们的扶持,同时加强社会组织的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培养其市场意识,推进个体农民向更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三、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在我市农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发展具有先天优势:众多的个体农户之间互相帮助、组织方便、负担小,具有强的互助性和互补性,是集体农业经济的楷模。
2010年之后,我市农民合作社持续发展,目前已有13600余家,集中在农田水利灌排、肉类、蔬菜、水果、粮食等领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问卷第一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问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问卷1.被调查者年龄30岁以下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2.被调查者学历小学及以上初中高中中专或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3.本村所在位置地理类型平原丘陵半山区深山区4.你村有以下哪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新型职业农民5.你村销售农产品的最主要渠道是企业订购或收购合作社统一销售商贩上门收购自己到市场上销售其他 6.农业生产过程中最担心的变化生产资料上涨农产品价格下跌补贴政策会变旱涝病虫害农技跟不上雇工难 7.你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需要政府做什么 [多选题] 加大农业直补提供技术服务加强职业农民培育提供融资支持建立信息平台协助土地流转其他 8.农机的使用方式部分自给完全自给农机部门提供 9.生产资金来源自有资金民间高息借贷农村信用社借贷10.当前约束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因素 [多选题]土地承包期短个人经营能力有限缺少技术资金不足11.你认为当前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多选题]良种供应技术推广农资价格高劳力少价格低环境污染其他 12.你认为目前制约你靠农业发家致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产品销售困难种植面积不够生产工具落后劳动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其他13.你认为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扶持重点应该放在哪里?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供农业销售渠道的信息新办农业农产品公司,对农产品深加工其他 14.有没有参加农业保险 * 没有有 15.你村是否有家庭农场 * 有无 16.本村的家庭农场是否经过注册? * 是否 17.本村家庭农场的经营形式是 * 个体工商* 个人独资合作制公司制 18.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是 *纯种植纯养殖种养结合种植业兼休闲养殖业兼休闲种养结合兼休闲 19.家庭农场的资金来源 *自筹资金银行贷款财政支农外部投资民进借用 20.您认为当前阻碍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有 *土地承包期太短个人经营能力有限技术资金不足土地流转困难其他 21.当前农场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此处指农场所生产的农产品的品牌)?是否 22.贵村有农民合作社吗? * 有* 没有 23.贵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为 *2年以内 3-5年 6-10年10年以上 24.合作社的性质 * 工商注册未经工商注册 25.创立形式 *大户牵头企业牵头供销社牵头其他 26.贵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 * [多选题]自有资金商业银行贷款股东追加积累民间贷款其他 27.前一年经营情况 *亏损基本持平盈利10万元盈利10-100万元盈利100万元以上 28.您认为造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有 * [多选题]金融机构原因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合作社自身原因其他 29.贵村的农民合作社服务涉及哪些服务领域 *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等其他 30.希望在本村合作社增加哪些服务项目? *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提供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提供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其他 31.本村农业企业的数量 *无 1-3家大于3家 32.本村农业企业员工人数大致为 *小余10名 10-20名 20-50名 50-100名 100-300名大于300名 33.本村企业的成立年限 * 2年以下 2-5年 6-10年10年以上 34.2013年企业在融资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是,且难度大是,但难度不大没有难度 35.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品牌是 *自有品牌贴牌品牌自有品牌加贴牌品牌连锁加盟其他 36.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障碍 * [多选题]研发和技术支撑人才资金企业管理营销体系市场混乱缺乏政府指导服务税收负担重吃拿卡要、三乱其他 37.政府对本村企业发展在那些方面有帮助?融资技术[多选题] *人才培训和引进市场拓展财税、补贴信息其它暂时没有接受帮助第二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问卷1问卷编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地点:省市县(市、区)乡(镇)村调查说明:本次调查由河北农业大学组织,调查对象为村干部或乡镇干部,每村一份。
关于新时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新时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9月上中旬,常委会副主任带领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及农工委的同志对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先后到***,实地查看了部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镇级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和发展情况;先后召开了3次座谈会,与IOO多名涉农部门和经营主体负责人、镇村基层干部及农户代表进行交流;还会同各区市人大农委进行了调研,书面了解了有关情况,广泛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将其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瓶颈、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强化宣传示范引导、加大政策扶持、提供优质服务,有效推动了我市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单一家庭经营向多元主体经营转变,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企业为骨干,以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支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数量迅速增长、质量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728个,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206个,合作社成员达16.7万户,注册资金54.8亿元,实现了对全市涉农村的全覆盖;家庭农场达1404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农场55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98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44个,分别位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五位。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打破了传统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格局,呈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基地”、“经营服务组织+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有效地衔接起来,把小农户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
经营主体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进农业全产业融合,全市累计完成土地流转99.5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47.1圾其中规模流转达67.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7.7%;发展现代果园32万亩,西洋参、大姜、无花果、樱桃、茶叶等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发展,现代农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经营体系初步建立,农业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二、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6)2.1 农户家庭经营 (7)2.2 农民合作社 (9)2.3 农业企业 (10)2.4 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2)三、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13)3.1 农户家庭经营存在的问题 (14)3.2 农民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5)3.3 农业企业存在的问题 (16)3.4 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 (17)四、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策 (18)4.1 加强政策支持 (20)4.2 提高农民素质 (21)4.3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2)4.4 创新金融制度 (24)五、结论与展望 (25)5.1 研究结论 (26)5.2 研究展望 (27)一、内容简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一定规模、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
本文档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包括各类主体的数量、分布、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数据统计。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市场准入等方面。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可以找出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拓宽市场渠道等方面。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对策的调研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对策的调
研
一、问题与困难
1. 资金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由于多
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较小,融资难度较大。
2. 土地问题:土地资源有限,很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法获得足够的
土地使用权,导致生产规模受到限制。
3. 技术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能,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很多人无法有效开展生产活动。
4. 市场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等
问题,导致销售难度较大。
5. 政策问题: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因素也影响了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二、对策
1. 加强融资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等方式
来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题。
2. 推进土地流转。
政府可以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推进农村土地规
模经营,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多的土地使用权。
3. 提高技术水平。
政府可以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培训和指导,鼓励他们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4. 拓宽销售渠道。
政府可以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扶持力度,开拓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5.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更多的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财务
补贴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农業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调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原因、发展情况以及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与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农业经营为主要活动,通过直接承包、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组织起来的农业经营组织群体。
他们具有灵活的经营模式、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原因1. 政策推动:国家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 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3. 技术进步:新农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使农民转变经营思路,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1. 个体农户:个体农户通过农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起来,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协同作业,提高了农业效益。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
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经济实体,通过开展农业、农村副业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
4. 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由农民投资组建,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科学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实践1. 精准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导向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 农村产业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了农、工、商、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加强农业组织化、农业链条的延伸,实现农业供给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我们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的调研和分析,我公司向您提交以下报告: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和分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包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多种形式。
根据经营规模和经济性质的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进一步分为大型农业企业、中型农业企业、小型农业企业。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在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国农民合作社已超过6万家,家庭农场超过10万家,农业企业超过20万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和挑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比传统的个体农民经营具有以下优势:规模经营、分工协作、技术支持、市场导向。
这些优势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
然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农民对新型经营主体的认知度和意愿仍然较低,存在转变观念的难度;另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着融资难、技术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的进程。
四、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建议1. 加强培训与宣传,提高农民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识和意愿。
2. 建立健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金融和税收政策,提供融资和税收优惠。
3. 引导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4.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等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
五、总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推动其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繁荣。
谢谢!。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农户经营模式逐渐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取代。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新趋势,我们进行了一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报告。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
这些新型主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运营模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些农业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致力于打造“特色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品牌,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而一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着重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振兴,通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建设,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等目标。
另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在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推广科学化管理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当然,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一些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足,导致了生产经营困难,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
争力;一些家庭农场由于规模小、管理弱,面临着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等问题。
综上所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报告,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新趋势的特点和规律,也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希望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能够积极应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问题,共同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重庆市长寿区的调查
近年,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在新形势下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多种层次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显得更加迫切。
为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三农”工作向纵深发展,深入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长寿区有农业经营主体5547家,其中农业企业3105家,家庭农场950家,合作社630家,个体工商户862家。
相较上年数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数量稳步增加、产业基地发展日渐成熟、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运营不规范。
多数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现代农业经营理念不强、经营发展思路不清、组织化程度不高、日常运行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有:一是对发展项目、资金筹措、技术服务开展、产品销售等缺乏深入调研考察和系统规划。
二是没有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制度,内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不清晰,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会计核算不规范,民主管理体系不健全,运营管理随意性大等,内部管理较混乱。
2.产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程度不高。
一是发展项目主要停留在传统种植、养殖产业或政府主导的长效产业,产业发展同质化现象突出,区域特色不明显,缺少叫的响、拿的出、见效快的特色品牌。
二是受土地流转、群众思想等因素制约,产业基地普遍存在种植、经营种类较多较杂较乱等“小儿全”、难集约等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规模效应没有充分显现,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
3.利益链接不稳固。
经营主体和村集体、农户普遍为松散型或口头合作关系,没有联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即使签订了相关协议,但在技术、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方面普遍落实不到位,辐射带动效应不显著。
4.现代化程度不高。
一是生产配套设施滞后,“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如长寿区11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有24家柑橘类企业、2家长寿柚种植企业、13家水产养殖企业,在2022年严重的气象干旱面前,即使采取了全力抗旱保产措施,经济损失也达到50%以上,种植、养殖业经营主体长寿区优质粮油基地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抵抗自然灾害、疫病传染等自然灾害能力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调研报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调研报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营主体的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成为了中国农业经营的新动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发展模式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调研方法与范围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并选择了广东省嘉兴市作为调研的范围。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户和相关农业企业,实地访谈则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农业专家学者以及农业经营主体代表。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1. 创新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倡导创新发展思路和经营模式,注重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
2. 规模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向于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3. 专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专注于某个特定的农产品生产或加工环节,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
4. 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生产的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实现产业多元化。
5. 社会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社会责任感为导向。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1. 合作组织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与协作。
2. 全产业链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足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实现全链条的优化和利益最大化。
3. 农业产业园区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定区域内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形成农业产业园区,实现资源整合和农产品品牌打造。
4. 农业科技示范区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科研机构合作,借助科技力量推动农业的创新和发展,构建农业科技示范区。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资金压力: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而农业贷款难度较大,导致资金来源不足。
2. 市场风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市场波动的风险,尤其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对经营效益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调查随着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主体。
调查数据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经营规模、辐射带动、盈利能力、资金来源、市场导向、产品认证、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通过我对廊坊市新型农业园区的调查我发现。
其经营者大多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积极参与技术培训,拥有一定的非农工作经历。
与此同时,他们在融资、土地获得、服务体系、政策效率、后继人才等方面仍面临困难和挑战。
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取向改革,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 营造农业创业与就业的良好环境 建立农业经营者的退出与进入机制 在其发展要求、发展效率、发展力量、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 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关键。
一般而言,农业经营主体是指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的任何个人和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经营主体已由改革初期相对同质性的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
这种多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社区性或行业性的服务组织等。
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同的是,农户(家庭农场)仍然是中
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单位。
但是,随着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快,中国农户群体开始逐渐分化,农业经营者分化为传统农户、专业种植与养殖户、经营与服务性农户、半工半农型农户和非农农户五种主要类型。
其中,专业种植与养殖户,被称为专业大户,是指以农业某一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为主,初步实现规模经营的农户。
有学者认为,与大规模的机械化农场相比 劳动和资本双重密集型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农场)更加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是在现有城市化及土地流转水平下解决农业隐性失业、收入低下、产业升级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出路所在。
通过我对廊坊市新型农业园区的调查,我发现。
尽管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在组织架构、经营模式和分配机制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但从本质上看,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本特征,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和带动效应,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和较充足的资金来源 市场导向性强 注重品牌建设。
结合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本文给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分析:
(一)经营规模较大,呈现辐射带动效应
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改变了农业经营者的土地经营规模结构。
如果说农业专业大户是以其土地经营规模大为主要标志 则农民专业合作社走的是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它们通过组织模式与利益机制的创新,实现了社员小规模生产基础上的合
作社经营规模化,这将是中国小农基础上农业规模经营和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数平均约为130位,最多的合作社达到了1157位,社员平均土地经营规模为18.6亩,而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规模的中位数水平是850亩 农机、植保等服务型合作社服务规模的中位数水平是1420亩。
就农业企业而言,90.9%的被调查农业企业拥有生产基地 基地规模的中位数水平为516亩。
农业企业通过“公司十农户”或“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等联结方式,不仅稳定了原料供应 而且带动了周边农户。
调查数据反映,农业企业带动农户数的平均水平为2044户,中位数水平为1000户,带动农户最多的农业企业带动了11000户农户,创造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盈利能力较强,资金来源呈现多元
调查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比一般传统农户明显要强。
以农业专业大户为例,2011年人均农业净收益的平均水平就已达到 4.4万元,而同期河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258元。
此外,得益于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十分可观 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净收益平均为273.9万元,农业企业为149.7万元。
较强的盈利能力不仅有利于农业经营者收入的增加,而且增强了其对农业的投入能力。
在被调查的农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分别有77.6%和55.4%的样本其农业投入资金主要是靠自有资金,相对而言 由于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大,并且大多涉及农产品产后加工环节
资金需求量更大,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投入的样本比例就较低 只有14%。
(三)市场导向明显,销售渠道各有千秋
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商品率的提高,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加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并且参与市场竞争。
数据分析表明,被调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78.69%的产品是针对市场需求生产的,这一比例在被调查的农业企业中提高到了84.32%。
在产品销售渠道方面,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有千秋 但相互间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四)重视品牌建设,产品认证比例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拥有自己的农产品品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比例达到了61.8%。
其中,拥有市级及以上名牌产品的合作社比例超过了35%。
农业企业拥有各级产品品牌的比例更高,其中 获得市级及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比例高达65.9%。
相对而言 由于品牌建设需要较大投入,农业专业大户往往以加入合作社或参与订单农业的方式分享品牌效应。
但是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着不少发展瓶颈与难题。
一 、资金土地约束 农业服务体系滞后;
二、支农政策脱节 政策落实效率不高;
三、后继人才缺乏 退出进入机制缺失。
总结:现阶段,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关键 是在其发展要求、发展效率、发展力量、发展机制上寻求突破
基本思路是,加快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取向改革 转变政府对农业的扶持方式,营造农业创业与就业的良好环境 建立农业经营者的退出与进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