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引言:液压传动是一种将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实际操作,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液压传动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
实验目的:1. 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调试方法;3. 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分析液压传动的性能特点。
实验设备和材料:1. 液压泵:用于产生液压动力;2. 液压缸:用于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3. 油箱:用于储存液压油;4. 液压管路:连接各个液压元件的管道;5. 流量计:用于测量液压泵的流量;6. 压力表:用于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7. 液压油:作为传动介质。
实验步骤:1. 搭建液压传动系统:根据实验要求,将液压泵、液压缸、油箱等元件按照一定的布局进行连接。
2. 调试液压传动系统:打开油箱,检查液压泵和液压缸的连接是否正确,确保系统无泄漏。
然后,启动液压泵,观察液压缸的运动情况。
3. 测量液压泵的流量:将流量计连接到液压泵的出口处,记录流量计的读数。
通过改变液压泵的转速,测量不同工况下的流量。
4. 测量液压系统的压力:将压力表连接到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位,记录压力表的读数。
通过改变液压泵的转速和液压缸的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压力。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流量-转速曲线和压力-负载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特点。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液压传动系统的流量-转速曲线和压力-负载曲线。
从流量-转速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转速的增加,流量也相应增加,但增速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液压泵在高转速下,容积效率逐渐降低,导致流量增加的速度减慢。
而从压力-负载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负载的增加,压力也相应增加,但增加速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液压系统在高负载下,泄漏损失和内部摩擦损失逐渐增加,导致压力增加的速度减慢。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与气压传动—— 实验报告1:观察并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观察驱动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2)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指出各液压元件的名称;(3)能够说明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在机构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主要对元件或系统的描述)下图为驱动工作台的液压传动系统,通过转换换向阀手柄,改变油路的方向,实现液压缸活塞杆驱动的工作台运动的方向。
它由油箱、滤油器、液压泵、溢流阀、压力计、节流阀、换向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接头组成。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三、主要实验步骤(认识性实验略)1.了解液压设备的任务以及完成该任务所要求的动作过程和工作特性。
2.在液压系统图中找出实现动作要求所需的执行元件,并熟悉其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能。
3.找出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并熟悉其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能。
4.分析各执行元件与动力元件的连接油路,找出该油路中相关的控制元件,并熟悉其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和使用性能,分清每一个基本回路的组成。
5.分析每一个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找出每个基本回路上相关控制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联系,实现执行元件不同动作的操作方式,理清油液流动路线,写出进油和回油路线。
6.分析整个系统中各基本回路之间的联系,掌握动作顺序、自锁互锁、速度转换、压力变化等要求的实现过程。
识读液压系统图时注意系统图中的符号只表示液压元件的职能和连通方式,而不表示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参数。
同时,各液压元件在系统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代表它们在实际设备中的位置。
四、实验小结(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实验的意见和建议等)实验中发现液压缸运动方向反了,及时更改管路连接,进行更正,实验结果良好。
从机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看出,一个完整的、能够正常工作的液压系统,应该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四个主要部分来组成,此外还需要传动介质——液压油。
液压传动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时间指导教师一、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总流伯努利方程液体流动时的机械能,以位能、压力能和动能三种形式出现,这三种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换,在无流动能量损失的理想情况下,它们三者总和是一定的。
伯努利方程表明了流动液体的能量守恒定律。
对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的理想情况,总流伯努利方程可表示为:2211122212p P z z C g 2g g 2gαυαυ++=++=ρρ (C 为常数)对实际液体要考虑流动时水头损失,此时方程变为:2211122212f12p p z z h g 2g g 2g-αυαυ++=+++ρρ2f1h -为1、2两个过流断面间单位重量流体的水头损失。
在国际单位制中,上述各量的单位为:z 1、z 2 (m) ;1p 、2p (Pa) ; 3 (kg /m )ρ ; g 2(m /s ) ;1υ、2υ (m / s ) ; f12h - (m) ;12 αα、(动能修正系数,无量纲)一) 实验目的1.验证流体恒定流动时的总流伯努利方程;2.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流动液体能量转换特性;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流要素的实际量测技能。
二)实验原理实际流体在做稳定管流时的总流伯努利方程为:表示所选定的两个过流断面之间的单位重量流体的水头损失。
选测压点⑴~⒁,从相应各测压管的水面读数测得值,并分别计算各测点速度水头,并将各过流断面处的与相加,据此,可在管流轴线图上方绘制出测压管水头线P-P和总水头线E-E。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选择实验管B上的⑴~⒁十四个过流断面,每个过流断面对应有一根测压管。
2.开启水泵。
使恒压水箱溢流杯溢流,关闭节流阀31后,检查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平齐(以工作台面为基准)。
如不平,则应仔细检查,找出故障原因(连通管受阻、漏气、有气泡) ,并加以排除,直至所有测压管水面平齐。
3.打开节流阀31,观察测压管○1~○14的水位变化趋势,观察流量增大或减小时测压管水位如何变化。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性能,并对液压传动系统进行实验验证,以提高对液压传动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 液压传动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液压储油箱等;2. 传感器:用于测量流量、压力等参数的传感器;3. 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并记录实验数据;4. 计算机:用于存储和分析实验数据。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1. 实验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流动和压力传递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通过控制液压系统中流体的流动和压力,实现力的传递和控制。
2.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 搭建液压传动系统:根据实验要求,搭建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液压控制阀等。
b. 进行系统检漏:确保液压传动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排除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油问题。
c. 测量液压传动系统参数:利用传感器对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流量、压力等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d. 进行系统性能测试:通过控制液压传动系统中的阀门和泵的工作状态,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如力的传递、速度的调节、动力输出等。
e. 分析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探讨液压传动系统的特性和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过程获得的数据可以计算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效率、力的传递比例以及系统的响应时间等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评估和改进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测量,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同时也发现了液压传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液压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六、参考文献[1] XX. 液压传动系统原理与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2] XX. 液压与气动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七、致谢在此,特别感谢实验设备的提供和实验指导老师的辛勤工作,使本次实验得以圆满完成。
液压控制实验报告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液压元件拆装实验机电工程学院微电子制造工程专业辅导员意见:12001503班第实验小组作者学号同作者辅导员实验时间年月日成绩签名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
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
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
三、实验内容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液压阀,观察、了解各类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类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四、实验过程齿轮泵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1-后泵盖 2-滚针轴承 3-泵体 4-前泵盖 5-传动轴 思考题:齿轮泵由哪几部分组成?各密封腔是怎样形成?答:(1)齿轮泵由泵盖、平衡区、前支撑座、齿轮、密封圈、后支承座、进油口、出油口、壳体组成的(2)外啮合齿轮泵壳体中的一对齿轮的各个齿间槽和壳体共同组成了密封工作腔。
2、齿轮泵的密封工作区是指哪一部分?答:吸油区和压油区。
3、图中,a、b、c、d 的作用是什么?答:封油槽d的作用:用来防止泵内油液从泵体一泵盖接合面外泄。
4、齿轮泵的困油现象的原因及消除措施。
答:(1)困油现象:液压油在渐开线齿轮泵运转过程中,常有一部分液压油被封闭在齿轮啮和处的封闭体积区内,因齿间的封闭体积大小随着时间改变,会导致该封闭体积内液体的压力急剧波动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作为困油现象。
(2)消除措施:在侧板开设卸荷槽5、该齿轮泵有无配流装置?它是如何完成吸、压油分配的?答:该齿轮没有配流装置,齿轮啮合分开时候吸油,在啮合时候排油,如此往复。
关于液压的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掌握液压传动实验的基本方法;3. 通过实验验证液压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液压传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技术,具有传递力矩大、传动平稳、易于实现多级传动等特点。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帕斯卡原理,即在一个密闭的液体容器中,施加于液体上的压力会均匀地传递到液体内部的各个部分。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液压实验台;2. 液压泵;3. 液压缸;4. 液压阀门;5. 压力表;6. 管路连接件;7. 量筒;8. 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要求连接液压系统,确保各部件连接牢固;2. 打开液压泵,使液压系统充满油液;3. 调节液压泵出口压力,观察压力表读数;4. 分别调节液压缸的进、出油口,观察液压缸的运动状态;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液压泵出口压力、液压缸运动速度、运动距离等;6. 改变液压泵出口压力,重复步骤4和5,记录数据;7. 关闭液压泵,结束实验。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液压泵出口压力:P1=1.5MPa,P2=2.0MPa,P3=2.5MPa;2. 液压缸运动速度:v1=0.5m/s,v2=0.7m/s,v3=1.0m/s;3. 液压缸运动距离:s1=0.3m,s2=0.4m,s3=0.5m。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液压泵出口压力与液压缸运动速度、运动距离的关系曲线。
六、实验结果分析1. 随着液压泵出口压力的增加,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距离也随之增加,说明液压传动系统在压力增大时,输出功率增加;2. 实验结果与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相符,验证了液压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液压实验,我们掌握了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验证了液压传动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液压泵、液压缸等部件的性能特点,为今后的液压系统设计、维护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2. 确保液压系统各部件连接牢固,避免泄漏;3. 注意观察实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4.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液压泵,排空系统中的油液,防止污染。
最新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最新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液压传动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稳定性以及响
应速度。
实验设备包括一个闭环液压系统,由液压泵、阀门、执行元件(液压缸)、传感器和控制器组成。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对系统进行了预热,确保液压油温度稳定在预定范围内,以消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潜
在影响。
在效率测试方面,我们通过改变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记录了系统在
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和能耗。
数据显示,在中等负载下,系统达到
了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我们还观察到,在高负载或低负载极端条件下,效率有所下降。
稳定性测试主要通过突然改变负载和流量来评估系统对干扰的抵抗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液压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些变化,且在大
部分情况下能够快速恢复到稳定状态。
响应速度测试是通过测量系统从一个稳态转换到另一个稳态所需的时
间来完成的。
我们发现,系统的响应速度受到液压缸尺寸、油液粘度
和控制器设定的影响。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动态
响应。
最后,我们还对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护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液
压油的污染程度、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监测数据,我们能够预测潜在的
故障并及时进行维护,从而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报告提供了液压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数据,为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液压传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一液压泵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并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四、思考题实验报告作业1.齿轮泵为什么不能输出高压油首先要明白一个原理:压力取决于负载,再次判断你的系统:1.系统空负载2.溢流阀卡死而不能加载3.泵内泄过大,建立不起压力。
齿轮泵由于泄露较大(主要是齿轮泵端面密封长度变短,端面泄露约占齿轮总泄露的75%-80%)同时因存在径向不平衡力,所以一般齿轮泵压力不易提高。
2.叶片泵与齿轮泵相比,有何特点叶片泵本身的缺点就是吸油不良好,没有齿轮泵吸油性好。
但是叶片泵压力要比齿轮泵要高,还有比齿轮泵输出的油液平稳,脉动小。
叶片泵对油的要求也要比齿轮泵要高,一般进口的泵都是用机油的。
齿轮泵、叶片泵、最大的区别是结构特点不一样。
齿轮泵的优点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相对于其余两种泵抗污染能力强。
叶片泵的优点结构紧凑,运动平稳,流量均匀,噪音小。
齿轮泵一般应用于工作条件较恶劣的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其它压力加工设备中。
叶片泵一本应用于机床设备比较广泛。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一、实验目的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阀的拆装可加深对阀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了解。
并能对液压阀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液压阀及其它液压元件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阀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阀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阀。
液压传动性能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性能实验报告1. 引言液压传动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领域的动力传输方式,具有传动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动力平稳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机械设备中。
为了研究液压传动的性能特点,本次实验通过搭建液压传动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
2. 实验目的1. 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测试和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包括传动效率、传动比、动力平衡等;3. 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方法。
3. 实验装置和方法3.1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使用的液压传动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液压能源:液压泵、油箱、压力调节阀等;- 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等;- 控制装置:方向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 测量仪器:压力表、流量计等。
3.2 实验方法1. 按照实验要求搭建液压传动系统;2. 调试系统,确保各个部分的正常工作;3. 测试液压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并记录数据;4.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传动效率、传动比等指标;5. 对液压传动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寻找最佳工作状态。
4. 实验结果和分析4.1 传动效率测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测量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和液压执行元件的输出功率,计算液压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平均传动效率为80%。
4.2 传动比测试通过测量液压泵和液压执行元件的转速,并根据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计算得到传动比。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传动比为10:1。
4.3 动力平衡测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进行了测量,以验证系统内部的动力平衡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液压传动系统在各个工况下都能够保持压力平衡,工作稳定可靠。
5. 结论通过本次液压传动性能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液压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较高,平均传动效率为80%;2. 液压传动系统的传动比较大,适用于大功率传输;3. 液压传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动力平衡性能。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液压传动实验报告液压传动实验报告液压传动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机械0805何天金20xx04000805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基本液压回路演示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介绍四种基本液压回路,包括:调压及卸荷回路、减压回路、顺序动作回路和差动快速回路。
要求通过实验了解基本回路在在液压系统中主要起到的一些辅助作用,掌握各种基本回路的构成和特定功能。
二、实验仪器国产液压实验台三、实验内容(一)调压及卸荷回路1、液压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回路组成元件:定量泵1、溢流阀5、三位四通换向阀22、远程控制阀9。
2、回路功能及实验步骤(1)回路功能:调压及卸荷可以完成调压、卸荷及远程调压功能;(2)实验步骤:①回路采用带远程控制器Y1型溢流阀,用以完成调整系统压力(泵出口压力)的作用,在系统压力大于调压压力时,溢流阀可起到卸荷保护作用。
②当换向阀22的1ZT通电时,溢流阀5的远程控制接通远程控制阀9后,系统压力P1可由远程控制阀9调节;③换向阀22在中位时,1ZT、2ZT都断电,溢流阀5控制P1压力;④切换转换开关后,2ZT通电,控制油口接油箱,溢流阀5动作,泵在零压下卸荷。
3、实验目的及要点问题(1)实验目的:了解调压、远程控制、卸荷回路的组成及各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在实验中观察调压及卸荷回路如何实现调压、远程调压和卸荷功能。
(2)要点问题:①当远程控制口接通调压阀9时,系统的最大压力取决于哪个阀?取决于调压阀91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阀9的调节范围为什么小于阀5的调定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的调定压力由调压阀9决定②当远程控制阀接通时,油液如何回到油箱?油液通过调压阀9流回油箱卸荷时又是什么情况?卸荷时2ZT得电,油液通过右位直接流回油箱③这路调压回路有什么优点?可以通过调压阀9远程控制(二)调压回路1、液压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回路组成元件包括:定量泵1、溢流阀3、单向阀6、单向阀13、三位四通换向阀20、三位四通换向阀21、节流阀10、减压阀12、开停阀16、顺序阀14、液压缸27。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课程实验指导书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所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熟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弄清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1.容积式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泵工作三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困油现象?在结构上是如何解决的?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叶片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实验目的1.熟悉换向阀、压力阀、调速阀等。
2.弄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先导式YF型溢流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1.单向阀的拆装2.换向阀的拆装3.溢流阀的拆装4.减压阀的拆装5.顺序阀的拆装6.节流阀的拆装7.调速阀的拆装三、实验思考题1.对单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2.对电磁换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3.溢流阀有那些用途?4.先导式溢流阀在工作中阀芯阻尼孔堵塞,会出现什么现象?四、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先导式YF型溢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三、液压泵容积效率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测绘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器材YZ-01(YZ-02)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1台 泵站 1台 节流阀 1个 流量传感器 1个 溢流阀 1个 油管、压力表 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1.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p f q q =。
实验原理见图一。
实验中,压力由压力表4直接读出,各种压力时的流量由流量计7直接读出。
实验中可使溢流阀5作为安全阀使用,调节其压力值为5MPa ,用节流阀6调节泵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由流量计测得液压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
给定不同的出口压力,测出对应的输出流量,即可得出该泵的()p f q q =。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报告液阻特性实验⼀、实验⽬的1、验证油液经细长孔、薄壁孔时的液阻特性指数α是否符合理论值;2、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建⽴对于理论分析所获结论的信⼼,进⽽了解到油液流经任何形式的液阻都有符合理论值的液阻特性指数。
深⼊地理解液阻特性,合理设计液压传动系统,对于提⾼系统效率、避免温升有着重要意义。
⼆、实验内容及说明实验内容是:测定细长孔、薄壁孔的液阻特性,绘制压⼒流量—曲线。
说明如下:油液流经被测液阻时产⽣的压⼒损失p ?和流量V q 之间有着如下关系:αV q R p ?=?式中:α— 液阻特性指数; p ?— 液阻两端压差R — 液阻,与通流⾯积、形状及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细长孔:L = 285 mm ,d = 2 mm薄壁孔:L = 0.3 mm ,d = 2.6 mm ,L ≤ d/2分别令被测液阻通过流量V q 为2 L/min ,3 L/min ,或其它数值,测得相应的压差p ?,理论计算和简单的推导过程如下:αV11q R p ?=?,αV22q R p ?=?,ααV2V121q q p p=??,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V2V1V2V121lg lg lg q q q q p pααα==??,则有:V2V121lg lgq q p p ??=α三、实验系统原理图及实现⽅法1、所需的实验系统如图1所⽰:图1 液阻特性实验系统原理图这个系统需要在具体的实验平台上实现。
2、实验平台简介实验平台是⼀套多功能液压实验系统,图2所⽰为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所⽤的液压实验平台照⽚,图中橙⾊细管部分为被测薄壁孔液阻装置,两端的压⼒表⽤于测量液阻两端压差。
图3为该平台液压系统原理图照⽚,要实现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需要调节实验平台⾯板上的⼀系列开关,本实验⽤液压泵2,打开针阀开关8(逆时针旋转⾄极限位置),关闭针阀开关9、10(顺时针旋转⾄极限位置)即可,⽤调速阀5进⾏调速,顺时针旋转调速阀⼿柄,流量增加,溢流阀3⽤于调定系统压⼒,瞬时针旋转溢流阀⼿柄,压⼒增加。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液压传动作为一种传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运动平稳等优点,在机械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是液压传动实验报告的第二部分,将进一步探讨液压传动的相关内容。
首先介绍了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其次分析了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接着探讨了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以及常见故障的排查和解决方法。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液压传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正文内容:一、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传动是通过液压油的流动来传递力量和控制运动的一种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和流体传递压力的特性,通过控制液体的流动来实现力的传递和运动的控制。
2. 液压传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液压传动广泛应用于机械冲压、挖掘机械、车辆制动系统、船舶起重设备等领域。
其应用的主要优点包括结构简单、体积小、工作可靠性高、运动平稳等,并且能够实现大的力矩传递和连续变速。
二、液压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 液压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泵是液压传动系统中最核心的元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液压系统所需的压力油。
液压泵的结构主要包括泵体、泵轴、叶轮等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泵体内部的叶轮旋转产生压力差,将液体吸入泵体内并从出口处排出。
2. 液压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液压阀是液压传动系统中控制流体流动和压力的关键元件,在液压系统中起着开关、调节和限制流量的作用。
液压阀的结构主要包括阀体、阀芯等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阀芯的运动来控制阀口的开闭,从而实现对液体流动的控制。
三、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和故障排查1. 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液压系统的工作特点包括高效、响应迅速、力矩大等。
其优点在于可实现力量的变换和传递,并且能够通过控制阀实现运动的平稳调节。
同时,液压系统需要密封性良好,以防止泄漏和损耗。
2.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排查和解决方法液压系统常见故障包括压力不稳定、流量异常、泄漏等。
在排除故障时,可以通过检查液压油的温度、流量、压力等参数,以及检查液压元件的工作状态,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和调整。
液压传动设计实验报告
液压传动设计实验报告1. 了解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和分析思路;3. 掌握液压元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原理:液压传动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和液压管路等组成,通过液体的压力传递运动和力量。
液压泵将机械功转化为液压能,通过液压管路将液压能传递给液压阀,液压阀控制液压能的分配和流速,进一步传递给液压缸。
液压缸中的液压能被转换为机械能,完成工作任务。
实验装置:液压传动实验台、电子测力仪、数字压力表、液位计、转速计、温度计等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1. 打开液压传动实验台的电源,确保各设备工作正常;2. 检查液压传动系统的密封性和泄漏情况,确保液体不泄漏;3. 测量液压泵的出口压力和流量,并记录数据;4. 测量液压阀的流量和阀口开度,并记录数据;5. 测量液压缸的压力和行程,并记录数据;6. 测量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数据;7.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液压传动系统的效率、功率和效益;8.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如压力、流量、效率等。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评估液压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找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改进。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参数测量方法和分析思路,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液压传动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并能够满足工作任务的要求。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注意系统的密封性和泄漏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内容
液压传动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目的:1.学习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熟悉液压传动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控制;3.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实验测试方法。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由液压泵、油箱、油管路、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组成。
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通过油箱将液压油输送到油管路中,油管路将液压油传递给执行元件,执行元件通过液压力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
实验原理: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传递力和能量的一种传动方式。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压泵通过机械能将液体压力能转化为液压能,然后通过油管路将液压能传递到执行元件上,从而实现力和动力的传递。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压油的性质对传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液压油,并定期维护和更换液压油。
实验步骤:1.打开液压泵和油箱,确认油管路中的气体全部排出;2.操作控制元件,调整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3.对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进行实验测试,如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执行元件的速度和力;4.根据实验结果对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得到了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执行元件的速度和力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
如果液压泵的流量和压力达到了设计要求,并且执行元件的速度和力也在允许范围内,则说明液压传动系统工作良好;如果存在流量、压力、速度或力的异常,说明液压传动系统可能存在故障或不良状态,需要进一步检查和维修。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构造,熟悉了液压传动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控制,掌握了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分析和实验测试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液压传动系统广泛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领域,具有传递力和动力稳定、调节精度高等优点,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工作报告 液压实训报告
液压实训报告液压实训报告实习报告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大四时一个关键的时期,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过渡。
大四是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面临着毕业还有一个毕业设计,我的课题是“单斗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设计”。
我的社会阅历较少尤其是这种大型机械的内部构造,这个学期我有幸在工厂完成了这个设计,通过现场的观察是我知道许多不是课本多能提供到的,做为一名学生,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沟通和学习的能力,通过多问多学多去动手,这才是实习的意义。
二实习单位简介我实习的单位在大连,是一家大型化工机械厂大连市旅顺口区佐竹机械厂。
主要生产重型机械,我做的这个课题就是工厂里面的一个项目,挖掘机的回路设计。
企业凭借实力铸品牌,以诚信求发展,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建立完善的质保体系,依托日本、韩国先进液压技术,研制生产适合国情的高配置、低价位、高性价比的优良产品。
三实习的内容和时间三月中旬,我来到工厂开始正式接触这个课题的内容,我由工厂的师傅带领参观了车间的每个工作流程,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
设计液压回路首先要知道内部的构造和用途,先从液压油开始,这是一个关键的所在。
工程机械使用的液压油,主要是抗磨液压油,液力油为液力传动油。
每台设备有其指定标号的用油,这主要考虑系统的工作条件,如液压泵的类型(齿轮泵、柱塞泵、叶片泵)、工作压力、温度、液压元件使用的金属、密封件的性质。
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及元件的寿命与系统用油的清洁有极密切的关系;另外,为保证油的质量,加注或更换油时须过滤,保持清洁,防止水或异物进入,液压系统维护或更换新的液压元件,也要非常注意清洁。
中、小型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有向变量系统转变的明显趋势。
因为变量系统在油泵工作过程中,压力减小时用增大流量来补偿,使液压泵功率保持恒定,亦即装有变量泵的液压挖掘机可经常性地充分利用油泵的最大功率;当外阻力增大时则减少流量(降低速度),使挖掘力成倍增加;采用三回路液压系统,产生三个互不成影响的独立工作运动,实现与回转机构的功率匹配,将第三泵在其他工作运动上接通,成为开式回路第二个独立的快速运动。
(完整版)液压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校日期实 验 报 告实验题目一 用“O ”型、“M ”型机能换向阀的换向、锁紧回路实验班级 姓名 同组人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通过“O ”型、“M ”型机能换向阀的换向、锁紧回路实验,进一步掌握换向、锁紧回路的基本原理。
二、 实验用仪器、设备、材料本实验主要由YY-18型透明液压传动控制面板、双作用油缸、O 型或M 型三位五通换向阀、溢流阀、压力表、齿轮油泵、油箱、三通接头、连接塑料软管等组成。
三、 实验步骤a) 掌握实验所涉及的“O ”型、“M ”型机能换向阀的锁紧回路基本原理;b) 熟悉实验所使用的零部件,并按给出的实验油路在YY-18型透明液压传动控制面板上进行组装;c) 组装实验油路后,检查各连接处密封情况,确保无泄漏; d) 启动油泵电机按钮,通过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的断电进行油缸中活塞锁紧的控制,并观察泄漏的情况。
四、 实验油路液压系统中执行元件的换向动作大都由换向阀来实现。
如图中的换向回路,根据执行元件换向的要求,可以选用二位或三位,四通或五通人工、机械、液压和电器等各种图 “O ”型机能换向阀的锁紧回路控制类型的换向阀,实现油缸换向的要求。
实验演示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为了使执行元件在任意位置上停止及防止其停止后窜动,可采用锁紧回路。
本实验是用三位五通“O ”型机能换向阀的锁紧回路,如图所示,实验演示系统的构成如图所示。
当1DT 、2DT 电磁铁都断电时,阀芯处于中间位置,液压缸的工作油口被封闭。
由于缸的两腔都充满了油液,而油液是不可压缩的,所以向左或向右的外力都不能使活塞移动,于是活塞就被双向锁紧。
调节行程开关改变撞铁的位置,就可使活塞锁紧在任何行程位置。
这种闭锁回路由于换向阀密封性差,存在泄漏,故锁紧效果也差,但结构简单。
五、实验总结通过“O ”型、“M ”型机能换向阀的换向、锁紧回路实验,已经了掌握换向、锁紧回路的基本原理。
图 手动换向阀的换向回路实 验 报 告实验题目二 压力调定回路实验班级 姓名 同组人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通过单级、二级调压回路实验,掌握“溢流定压”、多级压力控制的概念及原理。
2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报告2
原
始
实
验
数
据
记
录
YA1电磁铁的通电时:电磁换向阀工作于左位,液压缸活塞向右运动;
YA2电磁铁的通电时:电磁换向阀工作于右位,液压缸活塞向左运动;
YA1和YA2电磁铁都断电时:液压缸活塞停止运动。
阀3开度70%阀3开度60%
调节阀3的开度,还可以控制液压缸运动的速度。
实
验
过程Leabharlann ︵内容︶
、
结
果
及
分
实验中液压缸的运动方向与理论一致;实验符合预定结果。
实验中控制节流阀的开度可以控制液压缸活塞的运动速度;
节流阀的开度大,实验中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快,与理论一致。
实
验
原
理
实验原理说明:
方向控制回路的作用是利用各种方向阀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的方向和通断,以使执行元件换向、启动和停止。
方向控制回路实验原理图
本实验是方向回路的控制,实验系统由油泵1、溢流阀2、节流阀3、电磁换向阀4、液压缸5组成,它可以实现液压缸的换向运动控制。控制换向阀的电磁铁的通断电来控制液压缸活塞的运动方向。
实验报告(一)
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压传动 日期:
班级
组
号
学号
实验室
液压与气动实验室
专业
姓名
教师签名
实验
名称
实验二方向控制回路实验
成绩评定
实验
仪器
材料
液压传动实验台、PC电脑
实验
目的
要求
掌握液压与气动传动系统的组成;
熟悉方向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了解常见的各种阀在液压回路中的应用。
最新液压控制实验报告
最新液压控制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液压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加深对液压传动原理的理解,掌握液压控制技术的应用,并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学习如何调整和优化液压系统参数,以达到预期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 液压泵站一套,包括电机、泵体、阀门及控制面板。
2. 液压缸,用于实现直线运动控制。
3. 液压马达,用于实现旋转运动控制。
4. 各种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
5. 电子测量仪器,如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等。
6. 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伺服阀等。
7. 实验台及相关辅助设备。
三、实验原理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液压泵产生压力油,通过控制阀门的开闭和调节,实现对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控制,从而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
实验中,通过调整液压系统的参数,如油压、流量、速度等,来实现对液压执行元件的精确控制。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液压系统各部件是否完好,连接好电源和控制线路。
2. 启动液压泵站,调整压力至实验所需范围。
3. 通过PLC控制器设置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工作参数。
4. 进行液压缸的直线运动控制实验,记录位移传感器的数据。
5. 进行液压马达的旋转运动控制实验,记录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6. 调整伺服阀参数,优化系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7. 对比实验数据与理论值,分析系统性能。
8.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卸压并清洁设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显示液压缸的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与预设参数基本一致,但存在微小的偏差,可能由传感器精度或系统泄漏造成。
2. 液压马达的旋转速度在预设范围内波动,通过调整控制参数,波动范围得到有效控制。
3. 伺服阀的调整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但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减少能量损耗。
4.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验证了液压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
六、结论本次液压控制实验成功地展示了液压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液压门传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试验要求1. 实验目的:(1)了解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掌握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及性能特点;(3)熟悉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2. 试验要求:(1)熟悉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掌握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压门传动系统;(4)具备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液压门传动实验台2. 液压泵站3. 液压缸4. 液压阀组5. 液压管路6. 控制系统7. 安全防护装置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内容:(1)液压门传动系统原理分析;(2)液压门传动系统组成及功能;(3)液压门传动系统性能测试;(4)液压门传动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
2. 实验步骤:(1)观察液压门传动实验台,了解各个组成部分及功能;(2)启动液压泵站,观察液压系统运行情况;(3)观察液压缸运动过程,分析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4)测试液压门传动系统的性能指标,如速度、压力、流量等;(5)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液压门传动系统的性能特点;(6)学习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7)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液压门传动系统运行稳定,液压缸运动顺畅;(2)液压门传动系统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3)液压门传动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简便。
2. 分析:(1)液压门传动系统采用液压泵站提供动力,通过液压缸实现门的开启和关闭,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速度快等优点;(2)液压门传动系统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说明系统设计合理,选材得当;(3)液压门传动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简便,便于用户使用和维护。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液压门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及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液压门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速度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门传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阻特性实验一、 实验目的1、验证油液经细长孔、薄壁孔时的液阻特性指数α是否符合理论值;2、通过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建立对于理论分析所获结论的信心,进而了解到油液流经任何形式的液阻都有符合理论值的液阻特性指数。
深入地理解液阻特性,合理设计液压传动系统,对于提高系统效率、避免温升有着重要意义。
二、实验内容及说明实验内容是:测定细长孔、薄壁孔的液阻特性,绘制压力流量—曲线。
说明如下:油液流经被测液阻时产生的压力损失p ∆和流量V q 之间有着如下关系:αV q R p •=∆式中:α— 液阻特性指数; p ∆— 液阻两端压差R — 液阻,与通流面积、形状及油液性质和流态有关 细长孔:L = 285 mm ,d = 2 mm薄壁孔:L = 0.3 mm ,d = 2.6 mm ,L ≤ d/2分别令被测液阻通过流量V q 为2 L/min ,3 L/min ,或其它数值,测得相应的压差p ∆,理论计算和简单的推导过程如下:αV11q R p •=∆, αV22q R p •=∆, ααV2V121q q p p=∆∆,等式两边同时取对数:V2V1V2V121lg lg lg q q q q p pααα==∆∆, 则有:V2V121lg lgq q p p ∆∆=α三、实验系统原理图及实现方法1、所需的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图1 液阻特性实验系统原理图这个系统需要在具体的实验平台上实现。
2、实验平台简介实验平台是一套多功能液压实验系统,图2所示为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所用的液压实验平台照片,图中橙色细管部分为被测薄壁孔液阻装置,两端的压力表用于测量液阻两端压差。
图3为该平台液压系统原理图照片,要实现薄壁孔液阻特性实验,需要调节实验平台面板上的一系列开关,本实验用液压泵2,打开针阀开关8(逆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关闭针阀开关9、10(顺时针旋转至极限位置)即可,用调速阀5进行调速,顺时针旋转调速阀手柄,流量增加,溢流阀3用于调定系统压力,瞬时针旋转溢流阀手柄,压力增加。
图4为细长管液阻实验所用的液压实验平台。
橙色细管部分为被测细长管液阻装置,同样安装了两块压力表,用来测液阻两端压差。
图5所示为该平台液压系统原理图,要实现本实验系统,同样需要调整一些开关。
本实验用液压泵1,打开开关9,关闭开关10即可。
用调速阀7调节流量,用法如上述,溢流阀5用于调定系统压力,用法如上述。
图2 薄壁孔液阻实验所用实验平台图3 薄壁孔液阻实验所用实验平台液压原理图图4 细长孔液阻实验所用实验平台局部照片图4 细长孔液阻实验所用实验平台液压原理图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启动油泵,用溢流阀调节实验压力,使P1读数为3~4MPa;2、用调速阀调节被测液阻的流量,其值在1L/min~4L/min范围内,油液温度在20℃~26℃之间。
流量的调节需要调速阀与溢流阀配合进行,为操作简便计,往往溢流阀的设定值较高,在调速阀调节流量过程中,不再调节溢流阀,而使泵出口压力保持基本恒定。
压力值通过压力表读取,至于流量,需要在浮子流量计上读取金属浮子上边沿对应的透明壳体上的刻度,代入“流量计标定曲线”后获得单位为L/min的流量值。
流量计照片如图6所示,图7所示为其中一台流量计的标定曲线和数表。
图6 流量计照片图7 薄壁孔实验用流量计标定图表3、调节流量值,测得相应的压差,可以用描点法画压力流量曲线,取其中两套数值,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被测液阻的液阻系数α。
细长孔实验:1≈理论α,实验数值应接近此值;薄壁孔实验:2≈理论α,实验数值应接近此值;以上实验数据的几何意义是:细长孔逐点测得的p ∆—V q 曲线接近直线,薄壁孔逐点测得的p ∆—V q 曲线接近抛物线。
由于流量计标定是在油液温度24℃条件下进行的,为保证实验数值的准确,实验时应尽量保证油液温度接近24℃。
五、 实验要求1、 根据实验记录的p ∆、V q ,验算出被测液阻的液阻特性指数;2、 获得一批p ∆、V q 实验数值,用描点法绘制p ∆—V q 曲线,由曲线形状判断被测液阻的性质。
3、 分析实验值和理论值误差产生的原因。
六、实验数据记录处理1、原始数据记录2、验算被测液阻的液阻特性指数考虑到实验过程中的误差,计算采用采集的多组数据两两组合然后求平均值的方法,以保证实验结果精确度。
(1)、细长孔液阻特性指数计算121120.4625lglg 0.720.6391lg lg 2v v P P q q α∆∆=== 232230.72lg lg 1.115 1.0792lg lg 3v v P P q q α∆∆=== 34334 1.115lglg 1.525 1.0883lg lg 4v v P P q q α∆∆=== 414411.525lg lg 0.46750.8534lg lg 1v v P P q q α∆∆===135130.4625lglg 1.1150.8011lg lg 3v v P P q q α∆∆=== 426421.525lg lg 0.72 1.0834lg lg 2v v P P q q α∆∆===由以上六个数据求平均值得:5123460.639 1.097 1.0880.8530.801 1.083660.927ααααααα++++++++++===(2)、薄壁孔液阻特性指数计算121120.065lglg 0.26 2.0001lg lg 2v v P P q q α∆∆=== 232230.26lg lg 0.59 2.0212lg lg 3v v P P q q α∆∆===343340.59lglg 1.135 2.2743lg lg 4v v P P q q α∆∆=== 414411.135lg lg 0.0652.0634lg lg 1v v P P q q α∆∆===135130.065lglg 0.59 2.0081lg lg 3v v P P q q α∆∆=== 246240.26lg lg 1.135 2.1262lg lg 4v v P P q q α∆∆=== 由以上六个数据求平均值得:5123462.000 2.021 2.274 2.063 2.008 2.126662.082ααααααα++++++++++===3、绘制v P q ∆-曲线(1)、细长孔v P q ∆-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细长孔的v P q ∆-曲线近似为一条直线,这说明油液流经细长孔时候产生的压力损失P ∆和流量v q 之间近似有着正比的关系。
(2)、薄壁孔v P q ∆-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由曲线可以看出薄壁孔的v P q ∆-曲线近似为一条过零点的抛物线,这说明油液流经细长孔时候产生的压力损失P ∆和流量vq 之间近似二次关系。
4、 分析实验值和理论值误差产生的原因在细长孔试验中,其理论值为1α=理论,实际测量值为0.927α=,实验误差为7.3%在薄壁孔试验中,其理论值为2α=理论,实际测量值为 2.082α=,实验误差为4.1%在实验中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如下: 1、 实验仪器本身存在的缺陷。
2、 流量计标定是在油液温度24℃条件下进行的,在试验的过程中由于油泵本身工作产生热量,导致油液温度偏离24℃。
3、 读数时引入的读数误差。
液压泵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掌握液压泵的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测试定量叶片泵和限压式变量泵的压力——流量特性,并绘出其特性曲线,计算出该泵在额定压力下的容积效率(一点)。
三、实验原理图图1 定量泵实验原理图图2 变量泵实验原理图四、实验步骤1、定量泵实验(中间实验台):(1)、实验准备:开始实验前逆时针关闭开关9、11,顺时针打开开关10。
松开溢流阀6和节流阀8,启动泵2(定量泵)。
空运转约一分钟;(2)、系统安全压力设定:调节溢流阀6,配合调节节流阀8,使压力表P4的读数为7MPa,该压力即为系统安全压力。
(3)、全部松开节流阀8,卸下压力,此时压力表P4的读数降至最低点,记下这点的压力表P4的读数P值和流量计读数Q值;(4)、逆时针调节节流阀8,逐步给定量泵加载,每次加1MPa,直到6.3MPa (泵的额定压力)为止,记录每次的P值和Q值,并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松开节流阀8和溢流阀6,关闭泵2。
(5)、根据记录的P、Q值,用坐标纸绘出P-Q特性曲线;(6)、计算额定压力下的容积效率和泵的最大输出功率(额定压力下的压力和流量的乘积)。
安全注意事项:启动泵之前,一定要将溢流阀6处于打开状态。
2、变量泵实验(左侧实验台)(1)、实验准备:开始实验前逆时针关闭开关8、10,顺时针打开开关9。
松开溢流阀3和节流阀4,启动泵1(变量泵)。
空运转约一分钟;(2)、系统安全压力设定:调节溢流阀3,配合调节节流阀4,使压力表P1的读数为7MPa,该压力即为系统安全压力。
(3)、全部松开节流阀4,卸下压力,此时压力表P1的读数降至最低点,记下这点的压力表P1的读数P值和流量计读数Q值;(4)、逆时针调节节流阀4,逐步给定量泵加载,每次加1MPa,到5MPa,然后每次加载0.2PMPa,直到6.3MPa(泵的额定压力)为止,记录每次的P值和Q值,并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松开节流阀4和溢流阀3,关闭泵1。
(5)、根据记录的P、Q值,用坐标纸绘出P-Q特性曲线;(6)、计算全流量工作压力下的容积效率和泵的最大输出功率(全流量压力下的压力和流量的乘积)。
安全注意事项:启动泵之前,一定要将溢流阀3处于打开状态。
六、数据处理与实验结果分析1、原始数据记录(1)、定量泵实验记录表(2)、变量泵实验记录表2、绘制压力流量曲线根据所测得的P、Q值画出泵的流量、容积效率、输出功率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并进行对比。
(1)、定量泵的压力流量曲线、容积效率曲线和输出功率曲线三者的对比(2)、变量泵的压力流量曲线、容积效率曲线和输出功率曲线三者的对比3、实验分析1、液压泵容积效率大小反映泵的什么性能?答:容积效率指的是泵的实际流量和理论流量的比值,泵的输出压力越高,泵的容积效率就越低,因此容积效率反映的是泵的泄露情况,就是说对于同一个泵而言,容积效率越高,泵的泄露量就越小,容积效率越低,泵的泄露量就越大,当容积效率为1时,就是理想的没有泄露的情况。
2、影响液压泵容积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答:根据容积效率的定义:V 11()tp p lp lp p l p l tp tp tp p pQ Q Q Q k pk Q Q Q q n η-===-=-表示泄露系数可以知道,泵的容积效率与输出压力、泄露系数、泵的排量、转速有关,泵的输出压力越高、泄露系数越大、泵的排量越小、转速越低,则泵的容积效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