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建筑力学是建筑类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建筑力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杆件结构(或构件)外力(荷载、约束反力)的平衡、内力的分布规律(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应力的计算方法及分布、应变的概念及变形的计算及材料的力学性能。
二、本课程的教学模块和基本要求模块一静力学基础(一)绪论初步了解建筑力学的学习目的、内容和任务及学习方法。
(二)静力学的基本概念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力和平衡的概念;(2)掌握静力学四个公理;(3)熟悉约束及约束反力;(4)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画物体受力图;(5)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
2.能力培养要求熟悉约束及约束反力、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熟练进行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
模块二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一)平面特殊力系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力的投影、力矩、力偶矩计算;(2)熟悉合力投影定理、合力矩定理;(3)了解力偶及其性质;(4)掌握平面特殊力系平衡方程。
2.能力培养要求(1)能熟练进行力的投影、力矩、力偶矩计算;(2)熟练应用平衡方程求解平面特殊力系的平衡问题。
(二)平面一般力系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熟悉力的平移定理及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2)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
2.能力培养要求熟练应用平衡方程求解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模块三基本构件的内力、应力、应变(变形)计算(一)轴向拉抻和压缩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设;构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向拉抻与压缩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2)了解内力的概念,掌握求内力及轴力图绘制方法;(3)了解强度概念,掌握构件横截面正应力计算及应力分布规律;(4)掌握应力、应变关系及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方法。
2.能力培养要求(1)具有轴力计算并绘制轴力图的能力;(2)具有轴向拉抻和压缩构件的应力计算能力;(3)具有轴向拉抻与压缩构件的变形计算能力。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建筑力学》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本专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打基础。
《建筑力学》的任务是:教授学生掌握物体受力分析与静力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杆件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分析方法;关于构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及构件应力、应变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对常见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内力与变形计算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对结构的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力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了解建筑力学各部分的内容、了解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篇、静力学第二章刚体静力分析基础1、教学内容2—1 力与力偶1)力的概念和性质2)力对点之矩3)力偶的概念和性质2—2 约束与约束反力1)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力2—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教学要求(1)理解力、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的概念及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合力矩定理、刚体的概念;掌握平面力偶系合成的计算。
(2)了解约束的概念及荷载的分类;了解作用在构件上荷载的计算方法;掌握常见工程中的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的确定;第三章平面力系1、教学内容3—1 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1)力的平移定理2)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主矢与主矩的计算4)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结果的进一步分析3—2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1)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2)平面力系的几种特殊情形3)静定与超静定问题4)物体系的平衡问题2、教学要求(1)了解力的平移定理的内容;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概念及计算,掌握合力的投影定理;(2)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概念;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和简化结果分析。
(3)掌握平面一般力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重点掌握常见物体支座反力的求法。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学分:3学分先修课程:物理学、高等数学教学目标:1.了解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各类结构系统的力学分析方法。
3.能够进行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设计计算。
4.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思维。
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1.1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力学基本原理和力学模型1.3结构受力分析和刚度计算1.4结构体系和构造系统第二章:杆系与平面刚架2.1温度变化引起的杆系变形和内力计算2.2杆系的静力学分析和平衡条件2.3刚架的组成和刚度计算2.4应力分析和弹性定理应用第三章:梁系3.1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3.2非静定梁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3.3简支梁、悬臂梁和连续梁的刚度计算3.4弯矩、剪力和轴力图的绘制方法第四章:桁架与空间刚架4.1平面桁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4.2空间桁架的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4.3平面刚架与空间桁架的刚度计算4.4桁架与刚架的设计与应用第五章:板系5.1平面板的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5.2薄壳结构的稳定性和固有振动频率计算5.3薄壳结构的应力分析和设计计算5.4钢筋混凝土板的设计与施工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介绍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数学计算:通过演算题和作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思维。
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结构力学测试和实验方法。
教材与参考书籍:主教材:。
建筑学教学大纲——建筑力学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学时:32学分:4适用专业:建筑学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力学》是建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基本掌握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内力的计算。
通过学习《建筑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无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1.教学内容(简要概括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1.1 建筑力学的使命1.2 建筑力学的任务1.3 建筑力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1.4 怎样欣赏建筑力学这门学科2.重点与难点重点:无难点:无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建筑三要素和建筑力学的使命,建筑力学的任务以及建筑力学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对建筑力学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2章静力学基础1.教学内容(简要概括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2.1力的概念2.2静力学的定律和原理2.3力系的分类和简化2.4静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2.5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2.6本章小结2.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难点: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简化3.课程教学要求理解力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力偶及力偶矩矢、力的平移定理以及一般力系的简化。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矩关系定理,会进行一般力系的简化计算,并能对平面力系的平衡问题进行求解。
第3章建筑结构的类型和结构计算简图1.教学内容(简要概括本章的主要教学内容)3.1常见建筑结构的类型3.2结构计算简图3.3结构受力分析图3.4本章小结2.重点与难点重点:约束的简化、结构受力分析图的绘制难点:结构受力分析图3.课程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的分类、结构的计算简图、建筑荷载的简化和计算、约束的简化和约束力以及结构受力分析图的绘制。
建筑力学考试大纲
《建筑力学》考试大纲绪论1.了解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2.熟悉建筑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建筑力学基础1.能正确叙述力的定义。
2.了解力对物体作用的两种效果。
3.掌握力的三要素。
4.理解平衡的概念并能明确认识到整个力学的计算与讨论均是在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
5.掌握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并能简单应用于具体问题;6.掌握各类常见约束的性质、熟悉各类约束的简图表示法;能正确确定常见约束的约束反力。
7.理解受力图的含义,掌握画受力图的方法。
8.能熟练画出单个物体及物体系的受力图。
9.理解荷载的定义及分类。
10.了解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了解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11.了解结构简化的基本原则。
力矩和力偶1.正确叙述力矩及力偶的定义;力偶的基本性质。
2.掌握合力投影定理的内容;会用定理来简化力矩的计算。
3.叙述平面力偶系的定义、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及平衡条件。
平面力系合成及平衡1.能熟练计算力在不同坐标轴上的投影。
2.理解力的平移定理。
3.能将一个平面—般力系向给定一点进行简化。
4.理解平面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的结果及平衡条件5.理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并能运用平衡方程求解一般力学问题。
6.了解平面一般力系合成的最后结果的三种情况。
7.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并能写出三种形式的平衡方程式子及附加条件。
8.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式求解单跨静定梁、静定刚架、静定桁架的支座反力。
9.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式求解物体系的支座反力。
轴向位伸和压缩1.能正确叙述内力、应力的定义。
2.能熟练地应用截面法求多力杆指定截面的轴力,能熟练地画出多力杆的轴力图。
3.理解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分布规律。
4.会正确计算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能应用强度条件进行三方面(强度校核、截面设和许用荷载的计算)的力学计算。
5.理解纵向变形、纵向应变、虎克定律的概念。
6.能正确地用虎克定律计算简单拉压杆件的变形及应变。
7.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概念。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研究结构受力及结构承载能力的课程, 是建筑施工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撑握对一般构件及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能力。
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材料强度指标的能力,为今后应用于施工实践和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建筑施工高技专业。
本课程共计134课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建筑力学是研究建筑结构的力学计算理论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是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地基与基础等到学科的基础。
所以该课程须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建筑施工专业专业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学习对物体受力分析与静力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和杆件及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分析方法的学习;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及构件应力、应变的方法。
为该专业的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对常见结构、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和分析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上力与平衡的关系,结构(或构件)的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方法以及强度、刚度和稳定条件:为保证结构(或构件)既安全又可靠同时又经济合理提供设计理论依据。
使学生具有一定受力分析和变形计算的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如下的知识和具备以下能力:(一)应掌握如下的知识1.熟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熟练的进行力矩、力偶的计算;2.熟悉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及平衡条件、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条件求解结构的反力;3. 熟悉内力、应力、应变、变形、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4.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5. 熟练运用截面法分析杆件内力, 并正确画出内力图;6. 能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情况下横截面上的应力, 熟练地进行杆件强度验算及截面设计;能对复杂变形情况下的构件作强度验算;7. 能熟练地进行惯性矩的计算;8.能进行压杆稳定性的校核;9. 掌握平面杆系几何组成的基本规律, 能对一般的平面杆件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10. 掌握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方法, 能熟练绘制梁和简单刚架的内力图,了解桁架和三铰拱的力学特性;11. 掌握静定结构位移计算的基本原理, 能用图乘法计算梁和简单平面刚架的位移;12. 掌握力法、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能用力法计算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力学计算能力、结构设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一般杆系结构的受力特点,掌握构件和结构的强度、刚度计算理论和方法,并对现代工程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分析方法有所了解,为后续教学环节和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应使学生能了解建筑力学研究对象、基本假设、结构分类,熟悉静力学公理、约束及反力、受力图的基本原理,熟悉平面、空间力系的简化合成及平衡条件,熟悉内力与内力图绘制和应力与变形计算,掌握利用以上原理进行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掌握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能力,并应用强度原则和刚度原则设计校核简单结构。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项目1 从建筑物到结构计算简图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以及相关的荷载、结构、构件(杆件)等基本概念;理解平衡的概念;了解结构承载能力由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3个方面共同确定,进一步理解建筑力学任务主要体现在强度、刚度、稳定性3个问题上;理解根据结构计算简图作力学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初步认识从建筑实物到结构图示,再到结构计算简图的某些做法。
教学重点:工程中各种构件的形状教学难点:对结构进行计算时,微小变形的含义。
1.1建筑力学的任务1.1.1结构与构件1.1.2结构(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1.2建筑力学的基本假设1.2.1变形固体的连续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假设1.2.2结构及构件的微小变形假设1.3结构计算简图1.3.1结构的计算简图1.3.2结构简化的内容1.3.3示例项目2 从结构计算简图到研究对象的受力图 2学时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力、力系概念,领会静力学基本原理;理解力矩、力偶概念;掌握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的表示法和它们的力学意义;能够根据结构计算简图,绘制结构整体和指定部分的受力图。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心整理《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建筑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建筑力学是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的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它包含静力学、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根据大专建筑类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提出的目标及对本课程的要求,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作受力分析的能力;对构件作强度、刚度、稳定性核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
为今后直接应用于设计、施工实践和学习结构课程打下必要的力学基础。
第一部分建筑力学(上)课题一绪论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建筑力学的内容简介、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
课题二静力平衡力和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公理,力的可传性原理;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力系的分类及特征。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及平衡的几何条件。
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投影与分力的区别,合力投影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及平衡的解析条件。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力偶;力偶矩、力偶的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课题三支座反力支座的类型,各种支反力的求解方法。
课题四材料力学概论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杆件,性质和任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课题五轴向拉伸和压缩课题九梁的弯曲弯曲变形的分类;梁的计算简图的典型形式.直梁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一弯矩和剪力,内力正负号规定;截面法求指定截面上的内力,用剪力方程、弯矩方程作简单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荷载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在绘制内力图上的应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区段叠加法绘制弯矩图。
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及其推导;弯矩与挠曲线曲率间的关系,抗弯刚度;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矩形截面与工字形截面梁剪应力的计算公式介绍,常用截面梁的最大剪应力公式;梁的剪切强度条件;梁的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变截面梁,提高梁抗弯强度的措施.课题十应力状态梁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单元体,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主平面,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简介。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参考学时:96学时)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terials of building课程编码:总学时:96 实验学时: 6 学分:6适用对象:给水排水、建筑学等近土类本科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建筑力学是给水排水、建筑学等专业土建类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2、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工程结构中各杆件进行受力分析;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对杆件进行力学分析、设计能力,同时通过验证性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科研和创新能力;4、掌握常见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方法。
并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进一步深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等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授课学时:1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了解荷载的分类,理解平面结构的支座及反力、结构的计算简图的概念,掌握杆系结构类型,掌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杆件变形的形式。
1-1 建筑力学的任务。
1-2 结构的计算简图。
1-3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1-4 杆件的几何特性与基本变形形式。
重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难点:第2章:力、力矩、力偶授课学时:4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力的要素和力的性质,熟练掌握力矩、力偶的概念和性质。
2-1 力的性质2-2 力矩;2-3 力偶。
重点:力矩,力偶的概念难点:力偶的平移,合成。
第3章: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授课学时:8基本要求: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的概念和合成方法,熟练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3-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3-2 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与平衡3-3 平面平行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重点: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一般力系、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学分:4学时:72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建筑力学》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2.课程任务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静定结构的內力和位移计算;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基本掌握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內力的计算;通过观察,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是与工程项目管理结合紧密的课程之一,也帮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提升的必备能力之一。
因此,采用以下形式组织教学:①以行动为导向组织教学,课程设计体现“与专业结合,为岗位服务”,在实现工作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的综合职业素质核岗位竞争力;②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教学引导、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内容、分析类似实际工程实际等方法;③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模块化,便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方式学习;④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课程内部的实训大作业、最终的期末终结性考核的方法相结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过程按照“六步教学法”,即:提出问题(咨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决策)、制定具体方案的实施性计划(计划)、按照既定的实施性计划操作(实施)、对所完成的具体工作进行过程中和终结性检查(检查)、最终依据最初所提的任务以及采集的检查内容进行多方评价(评估)等六个步骤,可以系统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
设计思路是:紧紧围绕构建理实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理念,实现教学内容选择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理实一体化和课程考核理实一体化。
建筑力学第三版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第三版教学大纲课程概述建筑力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力学学科,是建筑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负荷计算和稳定性分析基本方法,深入理解结构所承受荷载的本质和特点,掌握便于实际设计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建筑结构基本受力状态及其特点;•掌握建筑结构荷载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建筑结构的平衡、稳定和变形原理及其计算方法;•了解常见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教学大纲第一章建筑受力基础1.1 强度和变形1.2 荷载的分类1.3 抗力的基本知识1.4 变形的基本概念1.5 应力和应变的概念1.6 箭线力的概念和计算第二章拉压杆和剪力2.1 拉压杆的基本概念2.2 屈曲分析2.3 悬臂杆的计算2.4 剪力的基本概念2.5 剪力计算第三章弯曲和截面性能3.1 梁的基本知识3.2 弯矩和弯曲3.3 截面性能的基本概念3.4 截面形状的选择3.5 梁的纵向受力第四章梁的挠曲和剪力4.1 梁的自由挠曲4.2 孔的影响4.3 特定情况的挠曲分析4.4 剪力和扭矩的引入第五章桁架和结构体系5.1 桁架的基本概念5.2 基本桁架的计算5.3 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5.4 刚性建筑结构和柔性建筑结构第六章荷载计算和稳定性6.1 荷载的分类和作用6.2 荷载计算的基本方法6.3 稳定性的概念和分析6.4 梁柱体系和桁架体系的稳定性第七章塑性分析和结构设计7.1 塑性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7.2 塑性分析的计算方法7.3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7.4 建筑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以实例分析和计算练习。
教师通过讲解板书、演示计算过程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和课外阅读,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主要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其中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占评估总成绩的30%,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35%。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三年制中专工民建专业和工程预算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一)使学主掌握刚体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二)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计算方法及基本试验技术;(三)掌握杆系结构的内力与变形的计算方法;(四)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
学习本课程还为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打下理论基础,为以后继续学习混凝土结构等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篇建筑力学绪论1.教学内容:(1)建筑力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建筑力学在工程技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3)建筑力学课程中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2.教学要求:(1)了解建筑力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了解本课程各组成部分的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习目的、学习方法。
(一)静力学基础第一章:静力学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l—l静力学基本概念刚体、力的概念、力系、等效力系、平衡力系、平衡条件、力系的简化、合力与分力。
l—2静力学公差二力平衡公理,力的可传性原理、力的平衡四边形法则、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l—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
1-4力矩和平面力偶系力对点的矩,合力矩定理,力偶的概念,力偶的基本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l—5力的平移定理2.教学要求:(1)了解刚体的概念及力的平移定理的内容。
(2)理解力、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概念及静力学的四个公理,合力矩定理。
(3)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平面力偶系合成的计算。
第二章:物体的受力分析1.教学内容:2—1约束和约束反力自由体、非自由体、约束、约束反力、常见工程中的约束类型及其反力。
2—2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分离体、受力图的概念、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及示例。
2-3荷载的分类荷载的概念、荷载的分类、作用在工程结构上常见荷载的计算及简化。
2-4结构的计算简图计算简图的概念、简化的原则和内容、常见土木工程建筑、水工建筑的结构计算简图。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建筑力学》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运用建筑力学的知识去分析工程实际中的有关问题并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学习准备条件。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建筑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破坏平衡条件。
对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一定的计算能力。
初步掌握杆件体系的分析方法,初步了解常用结构形式的受力性能。
掌握各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平衡的条件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所设计的构件即安全合理,又经济实用。
3、教学基本要求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
对电视中专工民建专业的学员,其基本要求为:(1)(1)初步具备将简单的杆件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的能力;(2)会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脱离体并画出其受力图;(3)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4)能熟练地分析单个杆件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5)会运用强度条件进行单个杆件的截面选择和强度校核,并能进行刚度和稳定性校核;(6)能分析简单结构的几何组成,确定超静定次数;(7)了解平面静定结构的受力性能;(8)会用图乘法计算简单结构的位移;(9)初步掌握力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10)具备材料力学试验的初步知识。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学、物理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学习中应根据需要对上述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并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后续课程中,建筑力学又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和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建筑力学》课程分上、下两册。
上册为第一篇: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主要讨论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是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篇: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建筑力学》是建筑学、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主要研究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内力、应力、应变、位移等力学性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如《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提供必要的力学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对简单的建筑结构和构件进行力学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计算力系的合力和平衡条件。
2、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分析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等基本变形下杆件的内力、应力和应变,掌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方法。
3、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掌握力法、位移法等基本计算方法。
4、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能够通过实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的力学理论,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简单力学问题,具有初步的工程设计和分析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静力学1、静力学基本概念(1)力、力系、刚体的概念。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矢量表示、力的图示。
2、静力学公理(1)二力平衡公理。
(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约束与约束力(1)常见的约束类型:柔索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圆柱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等。
(2)约束力的分析和计算。
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1)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2)画出单个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受力图。
5、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1)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二)材料力学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1)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建筑力学》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结构受力及构件承载能力,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
本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方面内容。
通过对结构、构件受力情况的分析和平衡状态的研究,学会分析工程结构的受力情况。
研究结构、构件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规律;建立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理论基础,保证结构、构件在既安全又经济的前提下工作。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教学目的:在简单构件受力及变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1、了解: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压杆稳定概念。
2、掌握:力及力偶的概念、性质;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概念;3、熟练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面力系的平衡计算;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内力、强度、刚度计算;弯曲变形的内力、强度、刚度计算;静定结构(梁、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
4、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知识点:1、建筑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2、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3、构件及杆件结构的分类;4、结构的计算简图;5、荷载的分类;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建筑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理解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
重点: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概念;结构计算简图的简化要点;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难点:结构计算简图教学方法:讲授课时分配:理论1学时第二章静力学基础知识点:1、力的基本概念;2、静力学公理;3、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4、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5、力矩与力偶;6、力的平移。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力的基本概念;掌握静力学公理,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开课部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时:64 编写: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重视实践技能的训练。
还应考虑到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力争将建筑工程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及时引入课程教学。
因此《建筑力学》课程的构建应注重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工程实际的能力的培养,注重本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和衔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建筑力学是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必修课性质。
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几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对结构内力、应力及位移的分析计算问题具有初步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对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如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等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
学习本课程要求有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建筑力学》课程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本课程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确立课程目标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建筑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需要的技术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观念。
2.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诸多学科密切相关,是结构设计、结构工程施工等的理论基础,因此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
本课程是在学习了高等数学课程后开设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
3.本课程还强调学生对本学科所蕴含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规范标准的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等的探究,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及顶岗实习提供必备条件。
1.2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总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以适用于当前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服务专业课程、服务工程实际为支撑。
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标,基本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运用“案例教学”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相联系,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创造最佳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热爱专业、积极进取的职业情感。
《建筑力学》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从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总目标出发,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要求。
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为主线,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工程项目”为载体,以“教、学、做一体”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为保证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与工程实际应用“零距离”接轨,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校企合作编制课程标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热爱专业、积极进取的职业情感。
1.2.1发挥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校内和今后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每次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建筑工程相联系,避免抽象地讲解纯理论,让学生学习时明确所学内容的意义,同时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1.2.2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实施、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实现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
构建多样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既考核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协作意识、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3紧跟行业发展,培养行业所需人才《建筑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行业技术和标准更新较快。
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力求紧跟行业发展现状,及时引用新技术和新标准。
为此,应校企合作编写教材,提供实际工程案例及图纸。
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开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贴近现场和亲身实践的机会,实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和开放性。
1.2.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样化教学方式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音像、多媒体、仿真软件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运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实施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材、教案、课程等教学资源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1.3课程设计思路通过深入进行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课程团队共同分析梳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在课程标准编写中,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以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力指标体系评价学习成果。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1.3.1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目标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结构受力的核心能力,使其能深刻理解提高构件承载能力所采取的工程措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3.2以课程为依据,选取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宽基础、重实践、会实际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以教学主题模块为基本单元,将结构受力分析作为组织学生课程学习的主要线索,适当使学生了解后续课程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案例教学等手段,使学生逐步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对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本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
课程改革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和实际工程案例,使得学生“所学既所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1.3.3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为导向,组织课程教学为了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变本书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和施工图纸,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营造真实的工作氛围,实现现场教学、边讲边练,“教、学、做”融为一体,突出课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
1.3.4以过程评价为重点,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建立一套以能力考核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发展,过程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独立思考的习惯,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等方面。
强化课程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作用,更真实地反映课程的能力目标和教学质量效果。
2.课程目标2.1知识性目标(1)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2)掌握求解杆件内力的基本原理及绘制杆件内力图的方法。
(3)掌握一般常用材料拉压的力学性能。
(4)掌握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构件的应力分布规律。
(5)理解正应力和切应力强度条件的建立思想。
(6)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原理及方法.(7)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理解常用的强度理论。
2.2技能性目标(1) 能够熟练准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能够熟练准确地对平面静定结构进行内力计算。
(3)能够准确地对杆件进行强度计算。
(4)基本能够对杆件进行刚度计算。
(5)能够对压杆进行稳定性分析。
2.3情感性目标(1)养成辩证思维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保持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具有正确的技术观和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迎接未来社会挑战,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注重学生的自身发现与行业特点紧密联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3)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品质,加强环保、节能、安全意识和执法观念,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课程内容与要求4.教学条件4.1软硬件条件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除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应以最大限度地结合真实的工程实例,找到教学内容的落脚点,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地自主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应利用先进的工程软件,全仿真地演示结构的整体受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做到与时俱进。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应安排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并提供教学课件,工程实物录像、施工图纸、国家现行的规范及标准、工具书及更重相关标准图集等教学参考资料。
同时合理利用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到在建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图纸与实物对照、现场教学答疑,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工程经验。
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5.课程实施建议5.1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努力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
要从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结构特点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参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课堂授课和实践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以下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该方法旨在激发学生主动观察、思考、阅读、动手的学习兴趣,进而分析总结客观规律,既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方法可用于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中,由教师事先提出先导问题,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现场印证或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该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的氛围。
(2)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授课时,通过典型工程的案例教学(如设计方案实例、施工图实例、常见工程做法等)为学生提供一种借鉴和引伸的范例,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