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文心雕龙》名著通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文心雕龙》名著通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文心雕龙》名著通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心雕龙》的作者、出版年代、作品内容,掌握作品基本背景知识;2.能够理解《文心雕龙》中的基本概念,如“比兴”、“典故”等;3.能够分析和欣赏《文心雕龙》中的几篇优秀文章,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评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在阅读理解、写作应用等方面,发挥“文心雕龙”的启示作用。

二、教学内容《文心雕龙》名著通览第一课《文心雕龙》简介1.介绍《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作品出版年代和背景;2.通过课堂探讨,学生阐述对《文心雕龙》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文心雕龙》中的基本概念1.介绍《文心雕龙》中的基本概念,如“比兴”、“典故”、“化用”等;2.通过例句和文本分析,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三课《文心雕龙》中的优秀篇章1.分析《文心雕龙》中的优秀篇章,如《寻幽》、《七贤图》等;2.让学生欣赏这些篇章,领略其中的文学魅力和精神内涵。

第四课《文心雕龙》的启示1.通过总结、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文心雕龙》对于文学创作和阅读的重要影响;2.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在阅读理解、写作应用等方面,发挥“文心雕龙”的启示作用。

三、教学重点1.《文心雕龙》的基本背景知识和基本概念;2.优秀篇章的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文心雕龙》中的基本概念;2.如何让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心雕龙》中的优秀篇章。

五、教学方法1.授课法:介绍《文心雕龙》的基本背景和概念;2.讨论法:通过课堂探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文心雕龙》;3.分析法:通过例句和文本分析,让学生理解《文心雕龙》中的基本概念;4.欣赏法:通过文学欣赏,让学生体验优秀篇章的文学魅力。

六、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讨论和笔试等评价方式,检查学生对《文心雕龙》的掌握情况;2.通过写作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3.老师根据学生表现和答卷情况进行评价和改进。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识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识字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识字第一课:《乡村的钟声》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掌握生字识字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生字“乡、源、消、临”等四字的认读与默写。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认字方法进行识字。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在黑板上将四个生字“乡、源、消、临”写成横排形式,供学生识认,师生一同读准。

二、学生阅读1.师生一同读课文,师生分角色朗读,声情并茂。

2.学生单独朗读,师生及时纠正读音错误。

三、生字识记1.教师给学生介绍四个生字的字形、音标和词义。

2.让学生围绕生字,进行联想或造句。

3.通过听写和默写等方式巩固生字的记忆。

四、语文游戏进行“生字接龙”游戏,由学生依次快速说出以下生字的顺序:乡、源、消、临,巩固生字的记忆。

五、课堂小结复习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四个生字的掌握情况。

第二课:《小草》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认识更多新的生字,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生字“细、脉、腊、巩”等四字的认读与书写。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生字的字义及在课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将四个生字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逐一认读,并记住音、形、义。

二、学生阅读1.学生课前独立阅读课文,了解内容大意。

2.学生自愿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三、生字识记1.教师给学生解释四个生字的字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运用生字造句,加深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

四、情感教育通过讨论“小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默写四个生字的字形并在纸上书写一段小短文,加深对生字的掌握与应用。

第三课:《家乡的山》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家乡风光,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生字“绵、翠、贡、脆”等四字的认读与练习书写。

教学难点:学生发挥生词的联想与应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生字,“细、脉、腊、巩”,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确定掌握程度。

二、生字学习1.介绍四个新生字的音、形、义,并做生字图解。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1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1篇)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1篇)小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春天,这就是我们祈盼的春天,这就是我们呼唤的春天。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作者编辑给大家收集的11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4.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做个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走近明明,知道她是一个漂亮、聪明和富有爱心的小女孩,感悟三个“番茄太阳”的含义。

预习作业:1.将课文分成三段,归纳段意,并能说出分段的理由。

2.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上引号?3.课文种几次提到“番茄太阳”,它们各有怎样的意思?教学课时:2课时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激疑导入1.出示课题:番茄太阳。

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好奇心。

见了课题,你想问什么?2.学生自由提问。

3.大家读了课题,一定会惊讶,大家见过番茄,也见过太阳,但番茄太阳是什么样子呢?这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课文为什么要用“番茄太阳”做题目呢?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大家一定会明白。

二、初读课文,理清线索1.检查预习情况(1)交流对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重点正音:亲戚(一声);字形:盲(理解:无目就是盲人)、蔬与疏、慌区别;献(2)抽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带些感情。

(3)再读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按时间顺序理清线索)(1.生活的艰难,让“我”的心情很灰暗,但是每当我看到菜场上一位爱笑的盲童的被父亲拉着手,通过触摸认识各种蔬菜的情景,“我”便感到温暖起来。

2.明明问“我”太阳是怎样的,爸爸告诉她太阳像番茄一样,明明称太阳为番茄太阳。

3.明明要去做角膜移植,临别时她说要把她的脚给“我”,“我”被她善良的心感动了。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教材)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教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2020新教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我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教学设计:一、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1、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2、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3、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二、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1、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2、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三、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1、评选速度奖2、评选专心奖四、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1、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2、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3、发下调查表选填(1)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2)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3)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4)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五、作业:制作名言书签.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一、导入: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二、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三、交流方法四、实践深化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4、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五、总结提醒: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二、学习观察静物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2)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2、实践运用(1)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3、实践分组(1)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四、总结、作业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1)选定目标反复看(2)写出所得至少3篇课后记: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从桂林返回的途中,和我同去的区教研室主任给我恶补了数学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思想.我牢牢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学习中的问题,应该来源于生活.在通过思索、讨论、接受……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然后将这个模型运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确,我们现在教授的孩子们,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的生活经验的,我们不能将他们看成一个空空的容器,一味的在自己意想的“空罐”中添加“知识”.我们要考虑到孩子们已经存在的经验,并将这种经验有效地利用,这样站得高,看得就远.所以今天,我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中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在“读书有选择”中,孩子们通过回忆暑假中看的书籍,了解书籍的类别.然后通过“家长帮你或者你自己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来使孩子们认识到选择合适书籍益处.再通过上学期中选择《三国演义》时,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少儿版和成年版的区别.而后,利用书上的插图中出现的书籍名称,给孩子们提出一些选择.使学生建立选择适合自己年龄和需要书籍大概观念.然后通过朗读《练习3》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讲述犹太人给孩子舔涂有蜂蜜的《圣经》,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读书做记号”我也是询问孩子们以前读书做过记号吗?都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有什么好处?然后猜测一下例子中的记号都代表什么意思?而后,对比《练习三》中的记号表示的意思,看看自己猜测的正误.在猜测和应证的过程中,学生们明了了记号的意思,同时也进一步的清楚了做记号的益处.作业也是针对性的布置了用读书做记号的方式预习第一课.“留心观察事物”是从苏教版本册书练习第一题的变化谈起的,(由“学用字词句”到“处处留心”)看看孩子们有没有留心,为什么需要留心观察呢?我们浏览了《练习一》的第一题,看到了没有留心而读错字的故事.使孩子们知道了留心才能纠正固有的错误,还能学到新的知识.如何留心观察呢?我用了中央电视台“开心词典”的方式,利用书上的“老鹰抓小鸡”游戏图,考验学生观察,例如图中的老鹰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墙上有几个窗子……学生在游戏中明了观察的乐趣.请正确回答的孩子说说他是怎样观察的?明了观察要有顺序,要注意细节.1、老师,您好!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实验目标: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课时安排:两课时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师配乐范读.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分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①指名读;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⑤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齐读.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六、小练笔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七、作业:1、抄写优美词句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课后反思:今天在上节课初读的基础上,准备一节课上完《老师,您好!》开课,从九月十号教师节入手,请学生说说,你想将自己的祝福献给曾经教过你的哪位老师,为什么?你想祝福他什么呢?(学生回忆教师对他成长的帮助,在心理上与课文内容、课文情感激起共鸣,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感做好铺垫.)接着请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那句话,能表达老师对你的好,你就大声的读出来,我们要把这句话,或者这一节献给你心中最爱的老师.(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课文中去,使课文如同为他写的,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了对教师情感.)然后请学生读,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在学生讲述原因中,自然将自己生活经验和诗文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就很容易的理解了诗意.接着在类似于赛读中,将情感的涌动推上高潮.而后,请学生说说,本诗中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并请学生帮助解答,同时联系自己经验,体会情感.此时学生已经将诗意与诗情与自己情感相通了,再整体读的时候,自然就表达的淋漓尽致了.最后,我布置将全诗背诵,准备进行教师节表演.问题反思:教学中有迂回现象,学生喜欢的句子跳跃性很大.使得整首诗出现分割状态.当然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使学生深化理解与情感的必要方式.但是,在局部理解后,我没能及时抓住全篇,使学生整体把握,这样使得全课就有些支离破碎了.这是我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2、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 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教学过程: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1 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 但愿人长久)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2 师检查自读情况(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三诗歌诵读比赛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四作业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一复习1 指名背诵<<水调歌头>>2 学生齐背<<水调歌头>>二细读课文1 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 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师板书:心绪不宁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师板书:埋怨2 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1) 自由轻声读课文(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师板书:宽慰(3) 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4)再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三总结课文1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四作业1 背诵第4~6自然段2 抄写书后词语三遍板书:2 但愿人长久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课后反思:一直都很欣赏苏轼.喜欢他那犹如东北大汉敲铁板的豪迈词风,更喜欢他豁达超然的初事态度.爱读他《赤壁怀古》中那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似乎见到一个性情中人正大步向我走来.昨晚,布置学生回去查找苏轼的有关资料和抄录《水调歌头》.而我自己,就在浴室中大声反复的将《水调歌头》吟诵.这首词中,我似乎窥到了侠骨柔情的文豪内心中最柔软的一块,似乎感受到苏轼超然中却洋溢着的婉约柔情.今晨,首先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开课,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引导到中秋佳节,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介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出示课题齐读,猜猜课题的意思.我诵读《水调歌头》全篇.学生读课文,在文中印证自己的猜测.而后,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然后分块教学,指导朗读.为使学生能与古人产生情感共鸣,我请有与亲人分别经验的孩子谈谈他的亲身感受,然后将7年换成3000个日日夜夜,通过时间这一概念,增强了对孩子们的情感冲击.而后再回首自己中秋的快乐,体会苏轼的孤独.再补充苏轼被贬后在牢中写下的诗,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兄弟情深.这样多角度的体验,使学生能感同身受.在体会埋怨的原由时,我引入了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最后在理解词句思想时,我引入了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最后我和学生在古筝的伴奏下,齐读《水调歌头》将古诗情韵推向高超.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 秋月 / 两相和 ,潭面 / 无风 /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 洞庭 / 山水色 ,白银 / 盘里 / 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指导写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3、学生完成习字册.五、作业.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二、学习《峨眉山月歌》(一)介绍作者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二)学习《峨眉山月歌》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5、简介“峨眉山”.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10、练习背诵.三、作业1、完成习字册.2、默写《峨眉山月歌》.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课后反思:教学《古诗两首》我想诗词不应该重意轻韵,我主张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略古诗词的情韵.在教学《望洞庭》《峨嵋山月歌》时,我充分发挥了图文对照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韵.开课,通过学生背诵李白的诗,以及教师背诵《陋室铭》引发学生对两个诗人的作品的兴趣.然后两首诗整体朗读,了解两首诗的共同之处.“秋、月、水、山”四个词两首诗中都有.这四个词给你们什么感受?“宁静和谐”介绍洞庭湖,看图体会诗句意思,理解哪句就说哪句.我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这几个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自己说说,教师整体运用散文语言,创设一种宁静和谐的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同时,对诗中的比喻之处,进行点拨.朗读,将自己体会的洞庭秋夜读出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在读中进一步品味,在说中整理思绪.齐读后,试着背诵.理解了诗句、读得较多的孩子自然能颂.与《望洞庭》对应的办法用在《峨嵋山月歌》中,但是事先介绍地名.同时,为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而后,讲解了古诗两大主题“写景、抒情”,引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梅花》《游园不值》等古诗,来开阔学生眼界.问题思索:古诗情韵在读时是不是应该注意轻重音的指导,与速度的点拨呢.本来怕这样匠气太重,但是没有曾经的指点,学生怎样能读出韵呢?4、秋天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教具准备: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2023年份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经典教案上册优秀8篇

2023年份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经典教案上册优秀8篇

2023年份苏教版四年级语文经典教案上册优秀8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路花香》教案篇一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材料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4课《一路花香》,这课是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两只水罐的故事。

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

向我们揭示了: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路花香是挑水工利用破损的水罐漏水的特点形成的美好景象。

二,说目标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本篇课文的内容,针对中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我确定了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这一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分为以下几块:1.复习引入思考:说说两只水罐的不同之处,想象它们会说些什么好水罐为什么会如此骄傲从哪个词看出挑水工的勤劳板书:完好水罐骄傲自大破损水罐自卑自责师:破水罐真的没有用吗过渡学习第二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自读,画出好水罐骄傲自大的词语,读一读体会。

本段的重点在第一次对话,抓住道歉,惭愧体会破水罐的自卑。

(同桌演读,让学生通过语速和语调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受到感染,内化课文的语言。

)在学习中,学生可能还会遇到不理解的词,这时我鼓励学生自己互相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教案是老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语文四班级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语文四班级上册教案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二、名画导入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

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

(出示《奔马图》)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

“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三、名篇初读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

相信通过你们的仔细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一、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轻声的发音特点和变调规律;了解轻声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和意义;2.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发音、听力、口语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重点1.轻声的发音特点和变调规律;2.练习轻声在词语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轻声在语言交际中的意义;2.弥补学生口音发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热身引入(10分钟)•讲述轻声音变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轻声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制定轻声音变规律,让学生掌握轻声音变规律。

2.学习课文(30分钟)•选择课文中的轻声单词和词组,让学生听、说、读,注意轻声变调的规律;•练习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注意轻声音变的位置和规律,体会轻声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3.练习训练(30分钟)•针对学生易错的轻声音变,设置练习环节,强化学生口音的发音能力;•练习方法:通过朗读单词、词组、句子等形式,层层深入,培养学生对轻声音变的敏感度。

4.课堂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关键点;•提醒学生关注平时用语中轻声变调的位置,加深对轻声变调的理解。

五、教学师生互动1.赏析轻声音变的法规,加深对轻声的理解;2.学生听讲、朗读、模仿、复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音;3.老师纠正并指导学生的口音发音,帮助学生弥补口音发音不足。

六、教学反思1.通过轻声音变的讲解和练习,学生对于发音口音的掌握更加深刻;2.学生的口音表现存在差异,需要协同家长进行配合与协助。

七、教学材料1.语文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2.语音教案、课件和实物等。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一、前言本教学计划根据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旨在通过系统、有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汉字、词语、成语、句型等基本语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拼音与生字1. 拼音学习:复习第三册的拼音知识,巩固声母、韵母、声调的掌握。

2. 生字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第二单元:选读课文1.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选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第三单元:精读课文1. 课文学习:学习本单元的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第四单元:古诗欣赏1. 古诗学习:学习本单元的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的意境。

2. 写作练习:根据古诗的内容,进行写话练习。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1. 口语交际:学习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口语练习。

2. 写作练习:根据口语交际话题,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教案反应出的课堂教学设计特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处理策略、教学活动进程(导入、讲授新课、练习反馈、小结等环节)的处理、教学媒体、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会写“牌、煌、副、仙、宋、仲、忧、诵、犹、君、皇、湘”12个生字,正确读写“岳阳、潇湘、金碧光辉、水天一色”等词语。

了解“总—分—总”的文章结构。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知道课文内容,积存好的语段。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岳阳楼风景的优美,了解为何人们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从而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乐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控本课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会岳阳楼的壮美气势和悠久历史。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按游玩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了解“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体会岳阳楼风景的优美。

教学难点:学习按游玩顺序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进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说说。

二、再读全文,理清结构1、默读课文,想想人们为何称岳阳楼为“江南第一楼”?讨论,交换:由于岳阳楼有“浩渺的洞庭、壮美的楼阁、不朽的诗文、动人的传说”。

2、这些词语分别是对课文哪些段落进行了内容的概括?3、文中哪部分把全文内容作了精练的概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美读鉴赏,融入文境1、小组学习。

你最爱好岳阳楼的什么景点?挑选一个景点,读给同学听,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浏览、交换“楼阁”部分。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中国兵役制度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中国兵役制度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中国兵役制度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兵役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中国兵役制度的基本内容与作用;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坚定国防意识的情感体验;4.提高学生的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兵役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兵役制度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坚定国防意识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呈现“中国兵役制度”这个话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2.了解学生对“中国兵役制度”这个话题的初步认识。

2. 讲授环节(15分钟)1.了解中国兵役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掌握兵役制度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3. 听说读写训练环节(20分钟)1.阅读篇章:《中国的兵役制度》;2.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教师针对性地提问、辅导;3.学生小组交流、讨论;4.学生分享讨论心得。

4. 拓展延伸环节(10分钟)1.阅读篇章《我是军人的孩子》;2.学生自主阅读文章;3.学生自主创作《我是..的孩子》。

5. 课堂总结(5分钟)1.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和情感体验;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以我们的教学目标为依据,评价学生是否达成目标;2.评价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3.评价学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把握教材内容,有效掌握教学方法;2.常用教育技术手段,形成多元化、立体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3.通过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发现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及时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发掘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完善。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什么叫做-扮猪吃虎-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什么叫做-扮猪吃虎-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什么叫做“扮猪吃虎”一、学习目标1.了解“扮猪吃虎”的成语含义;2.掌握“扮猪吃虎”这个成语的用法;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扮猪吃虎”的含义;2.掌握“扮猪吃虎”这个成语的用法;3.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和资料;2.材料:毛笔、纸、颜料、印章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老师可以通过介绍故事、讲笑话或者猜成语等方式热身,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让学生看一下课件中“扮猪吃虎”的图片,然后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看到这幅画了吗?这幅画的主题是什么?它是什么意思呢?”3. 学习“扮猪吃虎”的含义老师可以对学生解释“扮猪吃虎”的含义,并给出一些例子。

例如,有些人可能只在表面上看起来软弱无力,但实际上他们内心深处很强大,可以在遇到困难时,趁机反击。

4. 学习“扮猪吃虎”这个成语的用法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文本和造句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扮猪吃虎”这个成语的用法,并让学生尝试用新学的成语造句。

5. 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扮猪吃虎的印章,同时学习毛笔字的基本写法,然后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最有信心的成语。

6. 总结和复习老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来巩固学生对“扮猪吃虎”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和竞赛来展示自己的成语功夫,以及对“扮猪吃虎”这个成语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效果评估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测试和作业等方式来评估教学效果。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扮猪吃虎”这个成语的文章,或者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汇报学习效果。

六、教学延伸老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进行教学延伸,例如选择与“扮猪吃虎”有关的文化故事或传说等,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掌握成语的使用方法。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朗诵、演讲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轻声声调的发音规律,能正确运用轻声的声调。

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学习轻声声调,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让学生了解轻声声调在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轻声声调的发音规律,能正确运用轻声的声调。

2.教学难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发音准确,并注意发音的节奏。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前期的课堂教学和知识掌握水平测试,巩固已学知识,并提高学生对于轻声声调的认知。

2. 新知讲解1.首先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发音节奏,让学生听几个简单的单词:“ma”,“ma”,“ma”。

发现三个单词中有重音的“ma”,也有轻声的“ma”。

并让学生试着发一下,“ma”是重音,“ma”是轻声。

2.接着教师讲解轻声声调的发音规律,即:•轻声出现在一个多音字里时,发轻声;•轻声出现在连在一起的两个语音词语中间时,发轻声;•轻声加在一个词的后面时,发轻声;•有时连着的两个词,在念到某个地方时要发轻声。

3. 操练巩固1.分组完成听懂、说出、读准模板。

2.教师出示一些单词和句子,让学生读出来,并注意读的节奏和轻声的发音。

3.听写评分,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提出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拓展作业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相应的练习。

四、教学实施效果评价学生在学习轻声声调之后,能够正确地朗读单词、句子,发音准确。

教学效果显著,并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有显著帮助。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篇课堂教案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系统的方法:系统的方法是指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地、精确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化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目标:1.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知识能力目标)2.品析“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知识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1.通过拟小标题,获得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

2.小组合作交流,感悟故事情节、语言的精彩;进而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课题。

这节课老师请来几个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好吗(课件出示:人物图像)打个招呼吧。

还有一个人物(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图像),知道他的名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个男孩儿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

)2、发现课题有什么不同了吗(引导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一本书)3、你觉得书名中的关键词是哪个什么意思知道吗4、故事写了汤姆索亚几次历险经历我们可以从哪儿寻找答案二、浏览梗概,了解小说内容。

过度:许多名著前面都有梗概部分,如果先了解梗概,就可以一下子就把握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1、现在请大家浏览故事梗概,试用小标题来概括汤姆索亚的几次历险经历。

预设:学生如果说不全,教师引领:除了这4次冒险,还有1次冒险,最后汤姆和哈克又到山洞中去寻财宝,这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为——挖金币。

试胆量,当“海盗”,寻财宝,陷绝境,挖金币这就是汤姆.索亚的整个历险图。

2、(课件出示学习伙伴的话引出问题。

)哪次次历险最吸引你3、通过学习梗概,你对汤姆有哪些认识(淘气顽皮、孩子头儿、无所不能、爱冒险、胆大、向往自由……)三、品尝精彩片段,体会人物特点和语言特点。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篇一: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 一、教材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共有五页插图,分为两在部分。

其中第1、2、3页为第一部分,第4、5页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共有四幅插图,第二部分共有五幅插图。

第一部分教育学生要坚持写日记,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第二部分教育学生要爱护图书,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二、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爱护图书的意义,要求,学会方法。

2、在实践中养成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讨论:如何写好作文?勤于观察,勤于积累,把观察的东西及时积累下来。

二、讲明写日记的意义写日记有什么好处?分组讨论。

交流。

小结。

写日记能够为自己提供写作机会,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事情或者一些问题的思考,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三、交给写日记的方法日记的内容和注意点。

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日记的主体部分可以写什么?该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好日记?1,要持之以恒。

2,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为日记的内容。

3,用自己的语言写想说的话。

日记的书写及格式讨论交流。

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坚持写日记,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五、作业:按照写日记的要求、格式练习开始坚持写日记。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讲明爱护图书的意义二、指导看图。

书架上的图书保管得怎样?指名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是什么样的学生?为什么要爱护图书呢?怎样爱护图书说说该怎么翻看图书、怎样摆放、怎样整理图书?三、说说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苏教版上册四年级教案7篇

苏教版上册四年级教案7篇

苏教版上册四年级教案7篇苏教版上册四年级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0.1是()分之一。

0.7里有()个0.1。

(2)10个0.1是()。

10个0.01是()。

(3)写成小数是()。

写成小数是()。

(4)1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100÷10=10÷10=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3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3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1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讨论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小建议,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落实到行动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这些都让我们心旷神怡。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

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校园里竖起一棵奇怪的“大树”。

这棵树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树干,绿叶则是废旧的暖壶壶壳,这棵两米高的筷子“树”“长”得挺茁壮。

这株筷子树的制作者告诉记者:整个树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十万支,这些筷子都是师生们平日在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的商业街饭店里“捡”回来的。

他同时谈及一株生长了20年的大树,也仅能制成这样的筷子6000—8000双,他们这棵树虽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费了十万双筷子。

他们希望能够警醒大家最终告别一次性筷子。

师:同学们,听完这则新闻,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师: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

(教师板书:我们与环境)二、明确要求。

1、读一读:理解口语交际内容及要求读课本中的文字,借助文字,明确今天的口语交际内容。

2、自读完成后小组内组长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明确具体话题,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小组内进行交流,你的理解。

3、想一想:围绕哪个话题展开讨论。

交流内容:①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②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③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音节是否需要标调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音节是否需要标调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音节是否需要标调
一、前言
在教学中,老师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在语文学习中,是否需要标调音节。

这个问题对于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会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探讨音节是否需要标调的问题。

二、探讨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相应的规范音标和词语发音练习。

在这些规范音标中,音节并没有被标调。

比如说,在第一单元《读一读》中,“公鸡”、“公鹅”等词语的音标中,并没有标注出“公”、“鸡”、“鹅”中哪一个是重音。

那么,为什么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不标调音节呢?这是因为,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标调对于理解意思并不是必须的。

特别是在汉字较多、意思相近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是依靠上下文来判断单词的发音和意义。

因此,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标调音节并不是必须的。

如果老师希望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音韵变化规律,可以在一些节日活动、阅读课中等适当的情境下进行标调练习,以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感度和词语的准确性。

三、结论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并不需要标调音节。

标调适用于小学五六年级以上的语文教学,在此之前,学生更应该关注单词的基本发音和意义,并运用上下文来掌握。

四、参考文献
1.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
2.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套教案(表格版)第五单元习作5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套教案(表格版)第五单元习作5
(学生读:“在我的头顶,有一处精致的小房子,上面有精美的花纹,看上去像是古代帝王的宫殿。”)
师:小作者看到闹钟上精致的小房子,就联想到古代帝王的宫殿,这是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板书:展开想象)。
生:还介绍了小闹钟的作用,它可以到点报时和定时闹铃(板书:作用)。
师:在介绍小闹钟的作用时,用了几个这样的词,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来读这些词,你觉得这些词用得怎么样?(师读:告诉、伸出、拿着、敲、唱)
就在小男孩要把我吃完的瞬间,他的妈妈催促他上学迟到了。他一个投篮标准姿势把我扔进了垃圾桶。
那时,我百感交集,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道都有。我睁大眼睛看了看四周,有发霉的馒头、零食等。一个全身恶臭,已经霉的不成样子的馒头对我说:“欢迎你,你是第50个馒头。”其中有一个曾经很美丽的馒头姑娘说:“唉,人类什么时候懂得节约?垃圾桶已经放不下了……人类,觉悟吧!”
三、明确要求,练写自述
1.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齐读书上第100页习作要求。教师强调:今天要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事物,就是要把这个事物当作“我”来写。
2.开拓选材思路。
(1)师:在我们身边,除了你今天带来的东西以外,还有哪些熟悉的事物?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归类板书。如:玩具、家用电器、学习用品……
3.指导写作。
在这么多的熟悉事物中,你准备选哪个熟悉的事物写?打算从哪些方面来写?(学生之间交流)。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拿出作文纸,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替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一个事物写个自我介绍吧。注意写的时候不要看别人的,也不要说话,一个劲地往下写,遇到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第二课时
一、赏读习作片断
请两位学生分别上台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围绕习作要求来对照习作,共同评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一切生机勃勃。

身处于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负于这大好的春色?诗歌《走,我们去植树》以明快清新的节奏、具有行动号召力的语言向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

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教案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和词语。

3、通过朗读以及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诊治,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
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练习。

1、指名背诵《九九歌》,说说冬天最冷在什么时候?
2、引入本课,揭题,认读“凇”。

3、基础性诊断练习。

“凇”是“冫”,不是“氵”,为什么?(师根据讨论内
容,适时矫治,得出结论。

)
4、观看雾凇奇景,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1、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进行群体诊断与矫治,及时指导读好长句子中间
的停顿。

②说说各自然段的大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③小结,指导朗读,读出赞叹之情。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②你觉得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美丽?(洁白晶莹、缀满、银光闪闪)
③从哪些词语看出吉林雾凇名气大?(闻名全国、奇观)
3、有感情地朗读。

4、过渡:为什么雾凇奇观出现在严寒的松花江畔呢?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思考: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
少呢?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口述雾凇怎样形成的?相机板书:最初……逐渐……最后……
②书示句子:
a、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b、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读一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造句。

③看教学课件,欣赏美丽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①从哪些词看出雾凇景色是“奇观”。

(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②人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会赞叹些什么?(再看课件,激发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总结全文。

1、师引述,学生练习背诵课文,自主性学习诊断。

2、说说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五、深悟情感、创意性的表达练习,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争当“小导游”向“中外游客”介绍吉林雾凇的景色,适当加上自己的
想象,要求包括景色描绘、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三个方面,并注意与“游客”的
交流。

2、学本课时已值冬季,有意识地观察一下清晨霜冻的景色及融化的过程,
仿照本课作一次小练笔。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全册教案3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抓住曼德拉对待狱中生活的态度,体会任人物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课文最后一部分,作者从耕种菜园中体会到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
2、学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
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
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
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
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
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作者对菜园的情有独钟?
3、朗读
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
5、是的,作者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当局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

但是,这一方菜园他得来容易吗?读读课文第三小节,再来说说。

6、学生朗读第三小节,交流(多年来,一直拒绝,但是最终)
7、你从中又觉得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呢?
8、板书:坚持不懈
(二)
1、对这来之不易的菜园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爱护。

他为菜园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课文四、五、七按节,边读边做做记号!
2、交流:
a) 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谈谈自己的体会,抓住红色的字;朗读体会)
b) 首先选种了---
(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从产量增长中,你有什么感想)
c) 订阅书籍,学习耕种,了解方法,更加可贵的是作者不怕失败
3、在曼德拉的辛勤劳作下,作者的菜园一片生机盎然,收获的季节到了,曼德拉来到了他的一方菜园.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示图画,学生练习说话)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这一方菜园,收获的不仅是硕果累累,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2.读读第八节,谈谈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丝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读第八节
四.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获的不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获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录象
3.要更好的理解这段话,我们必须联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

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与经历,指名学生朗读
4.四人小组讨论,联系实际,说说你们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课文
1.让我们一起记着这位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穷尽毕生心血,坚忍不拔的伟大领袖曼德拉,记着在菜园中发生的感人的故事.
2.记着他的这段响亮世界的话语:斗争就是我的生活,我会继续为自由而战,直至我死.
附板书设计:
22、我的菜园
积极向上
坚持不懈
不辞艰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