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共鸣
涨婷
摘要:在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是三维目标中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由此可见高中新课程对于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不失为一个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方法,因为它是连接教师,课本与学生三者的重要桥梁,也是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法宝,更是完善健全学生人格的途径。
关键词:情感共鸣积极性育人
高中语文课程在继续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外,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了新的三维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强调知识与能力是学生发展的基础,这是对我们一贯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的传统课程目标的继承和发展。过程和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对我们传统课程目标弊端的纠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关注的是学生这一完整生命个体的整体生存质量,引领学生追求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新课程的一大进步。今天笔者要谈的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问题。
重视情感共鸣
我们经常说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里面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优美的字词,娴熟的技巧,深厚的感情,发人深省的反思等等。有这么多的发光点来吸引学生,再加上作为母语教学的先天优势,为什么语文还会出现如今这种半温不火,得不到学生重视的局面呢?我认为,这与语文课得不到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很大关系。
在传统的语文课中,教师拿到一篇文章,不是去深入发掘课文的美,并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而是首先将文章肢解,按照考纲考点,剔除掉与考试关系不大的部分,转而着重强调考试要点,甚至将对文章的欣赏转化为公式性的答题模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就像著名教育家杨东平先生所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显然,这种弊端不只表现在语文课上,而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通病。只是在本应最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上,这种畸变尤其令人触目惊心。”如果将教学比作一餐饭的话,技巧只是其中的大米饭,而剩下的对文章的感悟,情感的把握则是与之相配套的菜肴。一顿两顿只吃大米饭还觉得新鲜,但三顿,四顿,一天两天,甚至一月两月之后呢,人们面对大米饭只会觉得难以下咽,严重的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对此,叶圣陶先生也曾作过比喻:“请老师们时刻想到,学生跟种子一个样,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师能做到的,只是供给他们适当的条件和照料,让他们自己成长。如果把他们当作工业原料,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硬要把他们制造成一色一样的成品,那是肯定要失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教学思想中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思想。试想,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当然是情感,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能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咱们对于能引起自己共鸣的事件,文章往往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亦是如此。当学生发现某篇课文讲到自己心坎里去了的时候,会很愿意去亲近课文,思考课文所阐发的问题,继而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脚步,掌握到必需的知识,甚至有更加用心者会自发地在课后去搜集关于文章和作者的相关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展了其知识面。要
知道,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其实也是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让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有了学习的主人翁意识。这比让学生们望而却步的传统的填鸭法要积极有效的多。其次,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文学该有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育人功能。毛泽东的雄心壮志,荆轲的大义凛然,陶渊明的宁静淡泊,苏轼的豪放旷达都是需要学生领悟的情感。如果只是公式化地列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而不让学生有所体会的话,陶冶情操从何说起。只有引起了情感共鸣,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心情和写作的目的,才谈得上真正地掌握了文章,从而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语文课程的育人目的。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
做到情感共鸣
那么,怎样能更好地在教学中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努力。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就是导游,带领着学生在文学的大观园里四处游览。作为导游,首先要对所游景点有足够的了解,知道哪里最能吸引游客,让人流连忘返。同样的道理,对于所讲的课文,老师也必须深入探究,自己读熟乃至读精,找出共鸣点,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教参。我们常在作文教学里强调写文章要感动别人首先就要感动自己,这个道理放到老师课前的准备工作来说也是适用的,试想一篇课文如果连作为引导者的教师都没有去细看细品,没有找到共鸣点的话,你又如何要求学生对课文能做到娓娓道来,滔滔不绝呢。当然,光有课前充足的准备还不够,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起到一个情绪的引导作用。记得有篇论文曾把老师比做演员,我觉得很有道理。不同的课文就是不同的剧本,需要的感情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老师能把握住课文的感情基调,运用适当的语气将之表达出来感染听课者,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气磅礴,《荷塘月色》的静谧中弥漫的淡淡哀愁,《雨霖铃》的难分难舍,《小狗包弟》中深深的自我谴责等等。配上或亲切热情,或礼貌文雅,或生动有趣,或富有哲理的教学语言,再辅以适当的肢体动作,眼神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地投入情绪,最终取得情感的共鸣。
二.重视朗读
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读者与作者亲近的一个过程,也是读者了解作者情感的一条途径。根据不同的课文,老师可以机动灵活地选择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其热情。课堂上通过读一方面达到了品读优美词句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个摸索作者心灵的过程,从而形成情感的共鸣。比如在讲《雷雨》的时候,我就请了多名学生来朗读周朴园与鲁侍萍见面后的对话,并要求朗读的同学说出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内心真正的想法以及该台词反应出的人物的特点。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有受到朗读感染归纳出人物特点的,有觉得自己更好地把握了人物心理主动要求朗读的,更有同学为了让人物更加形象生动,在朗读外还配上了肢体语言,化呆板的朗读为生动表演的。奸诈,阴险,虚伪,狡诈,恶毒,伪善,假仁假义,虽然孩子们对周朴园的形容各有不同,但是都从根本上看清了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再问到作者对这种人持什么态度时,学生就很容易形成情感的共鸣。可以说这堂课学生是在读中摸索情感,又在情感分析中完善了朗读。这样通过朗读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掌握了潜台词等该课需掌握的基本内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抓住动情点
一篇好文章,总有它打动人的地方。它可以是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如《老人与海》里那个倔强顽强的老头桑地亚哥;可以是名言警句,如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可以是优美的描写,如《琵琶行》里“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可以是动人的抒情,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