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管理学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杜
《安全管理学》第二版-田水承 第一章绪论及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美
① 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主要靠企业实施。政府
国
主要依靠立法和监督检查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安
全
管 理
② 重视安全卫生教育。
的
特
点
③ 重视开发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开展安全科学研究工作。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处于经济恢复时期,工伤
日
事故状况十分严重;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受挫阶段
1.拼体力、拼设备、 浮夸冒进之风盛行, 生产秩序遭到破坏。 2.伤亡事故大幅度上 升,出现了建国以 来的第一次伤亡事 故高峰。
探索阶段
1.总结经验教训,实 行了“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方 针。 2.发布了一系列的安 全卫生法规。 3. 1962年7月发布 《工业企业设计卫 生标准》 。
1.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安全文化
安全法制
事故统计与分析 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预防与控制 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
安全目标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 体系化安全管理 安全信息管理
安全学理论基础
管理学理论基础
1.3 安全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系统性
决策性
交叉性 实用性
前瞻性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1.4 安全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1.树立了“搞生产必须注意安全”的思想 ,批判了“重视机器不重视人”的错误观 念。 2.发动群众,开展安全大检查。 3.积极组建安全职能机构,开展安全干部 培训。 4.确定安全生产方针,开始法规建设。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C2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不安全状态:事故隐患
31
人与机械
海因里希调查了美国的75000起工业伤 害事故发现
占总数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
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以物的 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10%。
11
事故的基本特性
(1) 普 遍 性 (2) 随 机 性 (3) 必 然 性 (4) 因果相关性 (5) 突 变 性 (6) 潜 伏 性 (7) 危 害 性 (8) 可 预 防 性
12
1
2
3
Injury Near Miss Incident
Incidents
13
未遂事故
定义:
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 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40
能量造成伤害的因素
人所接触的能量的大小 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率 力的集中程度 受伤的部位 屏障设置的早晚
41
能量意外释放论
阐明了伤害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指明了防止伤害事故就是防止能量意外
释放,防止人体接触能量 防止事故的实质是控制能量 系统安全工程的基础
5
2 安全学理论基础
什么是事故? 事故为什么发生? 事故是怎样发生的? 怎样防止事故发生?
安全科学的基本理念、哲理
6
事故的定义
定义1:事故是可能涉及伤害的、非预谋性的事件。 定义2:事故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坏或
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 定义3: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 定义4: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
安全管理学第二章
第二章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起来的,以系统安全思想为基础的综合性管理技术,强调研究方法上的整体化、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安全管理科学化。
本章主要介绍了系统安全管理维度、模式以及系统管理标准体系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系统与系统安全一、系统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有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元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符合以下条件。
①元素。
系统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元素所组成。
②元素间的联系。
系统的各元素间互有联系和作用。
③边界条件。
系统元素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④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
系统元素有着共同的目的和特定的功能,为完成这些功能,系统必须保持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
2.系统的特点系统的特点是:①目的性。
所以系统都要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完成特定的功能,而且要达到效果最优。
②整体性。
系统各要素的组合,构成实现某种功能的整体。
每个要素可能并不都很完善,但它们可以综合、统一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功能的较为完善的系统;反之,即使每个要素是良好的,但构成整体后却不具备某种良好的功能,就不能称之为完善的系统。
③相关性。
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特定关系,是互为相关的,否则就无法实现某一特定功能。
④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一定的物质环境之中,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重视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3.系统的功能结构为了实现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系统需要以一定的方式结构,应具有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特征。
系统种类繁多,根据控制论观点,系统有三部分组成,即输入、处理和输出,如图2-1所示。
任何系统都具有输出某种产物的功能。
例如,以信息流为主体的系统,如一项计划可视为输入,计划经过执行,即处理阶段,最后得到的结果视为输出。
这种系统称为管理系统?处理后得到的结果与原定目标不一致时,需要修正,改善执行环节。
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个过程就是反馈。
图2-1 系统功能结构示意二、系统安全1.系统安全的概念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安全工程导论第2节安全管理优秀课件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二)人本原理
✓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 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 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 的管理层面 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 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 作、推动和实施。
(1)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 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 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二)人本原理
(2)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 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 级。
(一)系统原理 ✓ 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即用系统论的观点、 理
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
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 要素都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 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策 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 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工伤事故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 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安全学的理论基础课件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人们更应该关心的是“风险”,而不仅仅是“危险”,因为直接与人发生联系的是“风险”,而“危险”是事物客观的属性,是风险的一种前提表征。我们可以做到客观危险性很大,但实际承受的风险较小。 例如,人类要应用核能,就有受辐射的危险,这种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生活实践中人类采取各种措施使其应用中受辐射的风险小些,甚至人绝对地与之相隔离,尽管仍有受辐射的危险,但由于无发生的渠道,所以我们并没有受辐射的风险。
2)常见事故的定义
海因里希黑三角的启示:当一个企业存在300起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导致30起事故。反过来说一个重大事故的背后必有300起隐患。日本的“消灭300”活动;这个法则说明事故发生频率与后果严重程度的关系;后果严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是很难控制的,必须从控制事故的发生开始。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伤亡事故—伤害,行动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外来能量,致使人体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损伤的现象,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工伤;二次事故—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外部事件是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与本系统无直接关联的事件。绝大多数的重、特大事故由二次事故造成(2000年12.25,洛阳东都商厦火灾致309人死亡事件,中毒窒息二次事故)。非工作事故—员工在非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事故。缺工影响生产效率(美国各类球类职业俱乐部)。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2.1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2.2.1 安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
《安全管理学》课件第二章
本章概述★概述对事故及事故的统计进行分析和预防、控制,是安全管理学的核心内容。
事故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来研究事故发生规律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大量的事故资料、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综合分析,揭示事故的发生规律和分布特征,科学、准确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够描述一个企业、部门当前的安全状况,能够用以判断和确定问题的范围,能够作为观察事故发生趋势、探查事故原因、制定事故预防措施、预测未来事故等的依据。
它对于搞好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单元内容该单元包括教材第二章的:第一节事故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事故致因理论第三节事故统计与分析。
▲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你将要∶第一,了解事故的概念,事故的基本特征,伤害的分类,伤亡事故的定义,事故的分类以及造成事故的原因。
第二,理解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第三,掌握事故统计方法以及事故统计的主要指标。
有关基本概念:1、事故(Accident):事故的定义有以下几种:事故是可能涉及伤害的、非预谋性的事件。
事故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
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
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在上述定义中,定义2出自美军标882C,其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于事故的认识过程,即从仅仅将事故定义为意外伤害,扩展到职业病、财产和设备的损坏、损失、直至对环境的破坏,而由伯克霍夫(Berckhoff)所给出的定义4,则对事故做了较为全面地描述。
作为安全科学研究对象的事故,主要是那些可能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
于是,可以对事故做如下的定义: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2、未遂事故: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安全管理学2ppt课件-精选文档
(2)教育的必要性
认为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3)提出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 析和讨论。 十四项管理原则是:
a.劳动分工; b.权力与责任; c.纪律; d.统一指挥; e.统一领导; f.个人 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g.人员的报酬; h.集中; i.等级制度;j.秩序; k.公 平; l.人员的稳定; m.首创精神; n.人员的团结。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1 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又称古典管理理论 核心代表人物是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 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韦伯的行政组 织理论。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1 科学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1
①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 方面的理论。 a.内容型激励理论,如需要层 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激励 理论等。b.过程型激励理论, 如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c.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强 化理论、归因理论等。 ②有关人性的理论 X—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
2
包括正式团体和非 正式团体,松散团 体、合作团体和集 体团体等。
3
主要包括领导理论 (领导性格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和领 导权变理论 )和 组织变革、组织发 展理论。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3 现代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丛林”
2.1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1 科学管理理论
明确的分工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职业管理人员 所谓“理想的” 有以下特点 遵守规则和纪律组Fra bibliotek中人员间的关系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3 预防原理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 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其基本出发点源自生产 过程中的事故能够预防的观点。 • 除了自然灾害以外,凡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 而造成的危害,总有其产生的因果关系,探索 事故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对策,原则上讲就能 够预防事故的发生。
16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2 人本原理
能级原则的运用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一是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性;
二是人才的配备使用必须与能级对应;
三是对不同的能级授予不同的权力和责任,给 予不同的激励,使其责、权、利和能级相符。
17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 系统安全科学的建立-军方井下弹道导弹的研制。
2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在管理活动中运用系统原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 3、弹性原则 4、反馈原则 5、封闭原则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依靠职工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群众监督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 激励职工行为
精神和物质手段,激励职工遵章守纪,“要我安 全”-“我要安全”,火炉理论
• 改善领导行为
关心职工,尊重职工,听取意见,善于使用人才
19
第2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2.3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3 预防原理
荀子说:“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 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 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1、安全的定义: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2、安全管理的定义: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1、事故的定义: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即意外的),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2、伤亡事故的定义:伤亡事故,简称伤害,是个人或集体在行动过程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该能量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损伤的现象。
3、工伤事故的定义:工伤事故是指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
4、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的统计学意义: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海因里希法则的意义并不在于具体的数值1:29:300,而在于指导人们:要消除重伤事故,必须从消除大量的无伤害事件着手。
5、事故的基本特征A、事故的因果性:因果性是指某一现象作为另一现象发生的依据的两种现象的关联性。
事故是相互联系的各种原因的结果。
在这一关系上看起来是“因”的现象,在另一关系上却是“果”的现象。
B、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偶然性:事故的发生包含着偶然因素。
事故的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与是否明了现象的原因不相干。
必然性: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危险、有害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绝对的。
有因必有果,因此事故具有必然性。
规律性:事故虽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因其存在必然性,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一定的科学仪器或手段,可以找出近似规律。
C、事故的潜伏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潜伏性:在生产活动中,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隐患是潜在的,条件成熟时在特有的时间、场所就会显现为事故。
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该系统是安全的,它可能潜伏这事故隐患,并往往会麻痹人的思想,从而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再现性:虽然完全相同的事件不会重复出现。
《安全管理学》课程标准
《安全管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Z08004建议课时数: 64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先修课程:《安全学原理》后继课程:《事故预防与调查处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介绍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方法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安全管理现状和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态势,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二)设计思路在《安全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了解目前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及应该采取的预防措施,我们采用多媒体等手段,引入案例,为学生讲解最新的安全生产事故,明确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主要课时安排如下:二、课程目标(一)职业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事故致因理论,熟悉我国安全管理体制,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使学生具备以下职业能力:(1)掌握安全管理所需的企业管理、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解企业所处的法律法规环境;(2)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内容;(3)掌握安全法律法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等安全管理技术的基本内容;(4)学会如何进行事故调查与处理,掌握基本流程。
(二)学习任务与职业能力三、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
(二)教学任务安排本课程共有70学时的课堂教学,教学安排如下:1、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对课程内容中许多抽象、复杂、不直观、学生难以理解接受的概念,采用形象逼真的图件、动画以及录相形式讲授;课堂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提问、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学等多种方式灵活使用,着重启发学生思维理解和想象力。
2、本课程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及方法,了解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因此本课程重点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基本知识及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讲解,并运用大量案例结合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是安全管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是指在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危险时,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从而减少不利影响的过程。
通过风险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各种安全风险,保护员工和资产的安全。
2. 安全文化理论:安全文化是指一个组织中对安全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保障组织安全的重要基础。
安全文化理论强调了人为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强调了领导者的角色和组织中的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3. 安全管理系统理论:安全管理系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和程序,来确保组织能够达到安全管理目标的一种体系。
安全管理系统理论强调了系统性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强调了组织管理者对安全管理的责任和作用。
此外,安全管理学还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管理模型和工具,如哈撒瓦特分析、事故树分析、危险物质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理论基础和工具方法为组织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思路和实践手段,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各种安全风险和威胁。
通过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安全管理学将为各种组织的安全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广泛的范围,包括风险管理、安全文化、安全管理系统等方面,这些理论基础对于确保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安全、保护员工和资产的安全至关重要。
风险管理理论强调了对风险的认识和控制,以及对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潜在危险的处理。
它包括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一系列流程,通过这些流程来降低风险并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涵盖从生产制造领域到金融投资领域的各种行业和领域。
安全文化理论强调了组织内部对安全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安全文化可以提高员工对安全的意识和关注,有利于降低事故的风险,保障员工的安全。
建立和强化安全文化需要领导者的积极推动和组织文化的渗透,同时也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共同的安全文化共识。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风险评估
01
对潜在的事故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可
能造成的损失。
安全预防措施
02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技03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和采
取安全措施。
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救援流程和资源调配。
详细描述
风险控制措施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技术上可以通过改进设备、优化工艺等方式降 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管理上则可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培训和监督等方式提高安 全管理的效果。同时,风险控制措施还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其始终能反映
当前的安全状况和需求。
04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事故预防策略
跨部门协作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安全风险和问题 。
安全制度与流程
制定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流程优化
持续优化安全制度和流程,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制度执行与监督
确保安全制度和流程得到严格执行和监督,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安全培训与意识
安全意识培养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 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 力。
风险分析
总结词
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以确定其可能对组织造成 的影响和损失。
详细描述
风险分析需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包括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事故发生的频率等进行量化分析,以便为制定有效的 风险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风险控制措施
总结词
风险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策略和手段 。
安全工程管理电子教案第二章 精品文档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2.监督原则
为了促使各级生产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安 全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保护 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必 须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检 查和惩罚的职责,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 问题,促使问题的解决,追究和惩戒违 章失职行为。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 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防止人的不安 全行为或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 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
第四节 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 因理论
(二)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的5个因素:
1、管理缺陷; 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 3、直接原因; 4、事故; 5、损失。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技术对策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生产 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 条件,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实现生产 条件的安全和卫生。
教育对策是提供各种层次的、各种形式 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 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法制对策是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 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性手段约束人们 的行为,从而达到消除不重视安全、违 章作业等现象的目的。
顺序:工程技术措施——教育训练—— 法制对策。
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 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可从根 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 事故发生的目的。即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 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 能。
1939年,法默(Farmer)和查姆勃(Chamber)明 确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的概念,认为事故频发 倾向者的存在是导致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23年安全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1、安全旳定义:安全是人旳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原因影响旳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2、安全管理旳定义: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旳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旳一系列活动。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1、事故旳定义:事故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旳一种或一系列非计划旳(即意外旳),可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旳事件。
2、伤亡事故旳定义:伤亡事故,简称伤害,是个人或集体在行动过程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旳外来能量,该能量作用于人体,致使人体生理机能部分或所有损伤旳现象。
3、工伤事故旳定义:工伤事故是指在生产区域中发生旳和生产有关旳伤亡事故。
4、海因里希法则海因里希法则旳记录学意义: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旳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海因里希法则旳意义并不在于详细旳数值1:29:300,而在于指导人们:要消除重伤事故,必须从消除大量旳无伤害事件着手。
5、事故旳基本特性A、事故旳因果性:因果性是指某一现象作为另一现象发生旳根据旳两种现象旳关联性。
事故是互相联络旳多种原因旳成果。
在这一关系上看起来是“因”旳现象,在另一关系上却是“果”旳现象。
B、事故旳偶尔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偶尔性:事故旳发生包括着偶尔原因。
事故旳偶尔性是客观存在旳,与与否明了现象旳原因不相干。
必然性:在人们旳生活、生产中,危险、有害原因是客观存在旳,并且是绝对旳。
有因必有果,因此事故具有必然性。
规律性:事故虽然具有一定旳偶尔性,但因其存在必然性,因此在一定范围内,用一定旳科学仪器或手段,可以找出近似规律。
C、事故旳潜伏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潜伏性:在生产活动中,导致事故发生旳不安全隐患是潜在旳,条件成熟时在特有旳时间、场所就会显现为事故。
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该系统是安全旳,它也许潜伏这事故隐患,并往往会麻痹人旳思想,从而酿成重大恶性事故。
再现性:虽然完全相似旳事件不会反复出现。
安全管理学复习重点
安全管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1、解决安全问题的三种手段(1)事故预防:技术手段,教育,法制(2)应急措施(3)保险补偿2、安全定义: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保障条件。
3、危险定义:可能造成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对环境的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论述安全与危险的统一性与矛盾性,及两者的辨证关系。
(1)安全的相对性a,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
b,安全标准是相对于人的认识和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而言的。
(2)危险的相对性a,存在一切系统的空间,时间内。
(3)二者辩证关系矛盾的,相互依存的。
5、事故隐患定义:潜在的事故祸害,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泛指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食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陷。
6、本质安全定义:设备、设施、技术工艺含有的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包括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
7、安全生产定义:是指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和工作秩序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子,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设施免遭损失,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8、劳动保护定义:(1)狭义: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2)广义:劳动保护是依靠科学技术和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环境,不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安全环境,不安全场所和不安全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总称。
9、论述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的区别10、安全管理定义: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11、安全管理学的基本任务:御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原理,探讨、揭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管理机构体制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
12、论述中庸哲学论在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利和弊。
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认识未遂事故研究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1)未遂事故: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学基本原理是对管理学基本原 理的继承和发展,是进行安全管理应对 遵循的原则。
本部分内容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事故 致因理论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安全管理 学的基本原理。
安全ppt
1
第2章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管理,英文为 “manage”, 原意是指 “训练 和驾驭马匹”。“管”是指约束,“理”是指调
“能级”是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出 于 稳定状态的原子,其中的电子分别具有一定的能 量,分布在一些确定的轨道上绕核运转,这些规 定所对应的能量数值是不连续的,是按大小分级 排列的,故称为“能级”。
安全ppt
21
• 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人员安排
不同能级,配 备具有相应能 力的人员
决策层:制定决策
管理层:按照决策, 发出管理指令
安全ppt
7
2.2.3 事故致因理论
1. 事故致因概念 2. 事故致因理论
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或多米诺骨牌理论; 2)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此外,还有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北川 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转移理论 等。
安全ppt
8
2.3 安全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原理
• 系统原理 • 运用系统原理应该遵循的原则:
强制原理就是在不经被管理者同意的情况 下,采取控制行动,要求绝对服从的原则。强 制就是绝对无条件服从,无需被管理者同意, 便可以采取行动,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 人的活动、行为受到管理要求的约束。
采取强制原理必须遵循: 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 由获得授权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来执行。
安全ppt
12
2.3.5 责任原理
执行层:执行管理 指令,调动人财物
操作层:完成 各项具体任务
安全ppt
22
稳定的管理能级结构图
• 动力原则: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 的动力,而且要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 持续、有效地进行。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 本的原理。
安全ppt
14
•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整体性、综 合性。整体效应是系统论最重要 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系 统的整体具有组成部分在孤立状 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如新的特性、 功能、效果等。
安全ppt
15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
➢整分合原则: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 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 基础上进行有效综合。
安全ppt
16
➢ 反馈原则: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准确、 有效的反馈。
➢ 反馈是控制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因为管理的实质 就是一种控制,而有效控制就离不开反馈。
➢ 管理的过程是由决策指挥中心发出指令,由执行机 构去执行,到实现管理目标;指挥中心要实现既定 目标,就要随时掌握执行机构的执行情况,及时发 现偏差并加以调整,使之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 就需要“反馈”。即用系统活动的结果来调节系统 的活动,实质上就是根据过去的情况来调节未来的 行动。
安全ppt
5
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2.2.1 事故定义(续)
4.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 污染等其他形式的后果。 所以,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 某一意图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 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行动暂时地或 永久地停止的事件。
安全ppt
6
2.2.2 事故的特征
1)事故具有因果性; 2)事故具有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3)事故具有潜伏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
各级组织和个人赴责任,履行职责,是实现 安全的基石。
责任是指责任主体方对客体方承担必须承担 的任务,完成必须完成的使命,做好必须做好的 工作。
在管理活动中,责任原理是指管理工作必须 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组织各级部门和 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责任。
安全ppt
13
(一)系统原理
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 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达到管理的优化 目标。
3
2.1.2 组织行为学理论
1. 个体行为理论; 2. 团体行为理论; 3. 组织行为理论。
安全ppt
4
2.2 安全学的理论基础
2.2.1 事故定义
1.事故是一种发生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 的特殊事件;
2.事故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 意外事件;
3.事故是一种迫使进行着的生产、生活暂时 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1)动态相关性; 2)整分合原则; 3)反馈原则 ; 4)封闭原则 ; 5)弹性原则 。
安全ppt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3.2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是指管理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一 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为核心和动力来进行。 • 为了发挥人本原理的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积
极性,就必须贯彻实施以下几条原则: • 1)动力原则 • 2)能级原则 • 3)激励原则
安全ppt
17
• 闭合原则:
一个系统的管理必须构成一个连续的闭合回路,形成一条封 闭的管理链,以实现真正的有效管理。
输入
决策指
执行机构
接受
挥中心
单位
反馈信息
监督机构 反馈机构
管理系统的基安本全闭ppt合回路图
18
• 动态相关性原则: 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
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又相 互制约,这就是动态相关性原则。
安全ppt
10
2.3.3 预防原理
• 预防原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 减少并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 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 运用预防原理必须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
安全ppt
11
2.3.4 强制原理
理、 协调。
这里,我们所说的管理就是管理者经济、有 效地运用组织的各种资源,通过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行为活动使组织成功达 到某种目的的过程。
安全ppt
2
2.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2.1.1 科学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安全ppt
安全ppt
19
人本原理: 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
以人为本的思想。即管理要以人为主体,以调动人 的积极性为根本。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 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互相衔接形成一条管理 链。
安全ppt
20
➢ 能级原则: 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个
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组合而成的 能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