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合集下载

证明勾股定理逆定理

证明勾股定理逆定理

证明勾股定理逆定理一、引言作为几何学中最基础而又重要的定理之一,勾股定理无疑是大家熟知的。

然而,是否存在一种与之相反的定理呢?即,若三边满足某一条件,能否推导出这三条边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呢?这就是我们要证明的勾股定理逆定理。

二、勾股定理回顾在正式探讨勾股定理逆定理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勾股定理的内容。

勾股定理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主要表述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

即a2+b2=c2,其中a和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

三、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表述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表述为: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其中a、b、c 为该三角形的三边,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四、证明过程为了证明勾股定理逆定理,我们将采用反证法。

假设存在一个三角形,它的三边满足a2+b2=c2,但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4.1 假设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首先,我们假设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根据钝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

4.2 假设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然后,我们再假设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根据锐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锐角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条边的平方。

4.3 假设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接下来,我们假设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相等。

4.4 假设这个三角形是一般三角形最后,我们假设这个三角形是一般的三角形,即三条边都不相等也不相互垂直。

五、证明的推理对于假设的四种情况,我们分别将其带入a2+b2=c2进行推理,得出以下结论:5.1 假设1的推理对于假设1中的钝角三角形,由于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导致a2+b2>c2,与已知条件矛盾。

5.2 假设2的推理对于假设2中的锐角三角形,由于任意两条边的平方和大于第三条边的平方,导致a2+b2>c2,与已知条件矛盾。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一勾股定理验证(等面积法)解题思路:将所给三角形拼成大图形用等面积法:大图形面积=各小图形面积和。

例1、如图所示,可以利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一个梯形.借助这个图形,你能用面积法来验证勾股定理吗?例2、如图矩形是由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题中已给出各边长,试证明勾股定理。

例3、图中的正方形均是由Rt△ABC拼成,试验证勾股定理。

二、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一组正整数叫做勾股数类型一:如何判断勾股数关键词:选择题、三条边、构成直角三角形、勾股数等一眼识别勾股数:可将较小两数的个位数进行完全平方求和,将所得的新的个位数与最大数的个位数的平方所得个位数进行比较,若结果一样一般满足勾股数。

例1、判断下列哪组数是勾股数()A、58,44,60B、8,15,17C、13,14,19D、22,30,19类型二:大题中如何估算勾股数解题思路:先确定最高位的数字,再确定其它位数字例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48、55,试求斜边长是多少?类型三:根据勾股数关系巧设未知数求边长例1、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为11cm,另两边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则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例2、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是三个连续的整数,这样的三角形共有()个?A、1个B、2个C、3个D、无数个例3、△ABC的两边a,b分别为5,12,另一边c为奇数,且a+b+c是3的倍数,则c应为多少?此三角形为何种三角形?类型四:勾股数与规律例1、观察下列各组数:a b c第一组:3=2×1+1,4=2×1×(1+1),5=2×1×(1+1)+1,第二组:5=2×2+1,12=2×2×(2+1),13=2×2×(2+1)+1,第三组:7=2×3+1,24=2×3×(3+1),25=2×3×(3+1)+1,第四组:9=2×4+1, 40=2×4×(4+1), 41=2×4×(4+1)+1.......观察以上各组勾股数的组成特点,你能求出第七组勾股数的a ,b ,c ,各是多少吗?弟n 组呢?例2、观察下列每组勾股数,每行所给的三个数a,b,c 都满足a<b<c,6, 8,10 2221086=+8,15,1710,24,26 222262410=+12,35,37 222373512=+­­­­­­20, b,c 22220c b =+试根据已有数的规律,写出当a=20时,b,c 的值,并把b,c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例3、已知:在ABC Rt ∆中, 90=∠C ,C B A ∠∠∠,,的对边分别为a,b,c 设ABC ∆的面积为S,周长为C.(2)如果a+b-c=m,观察上表,猜想S/C=______(用含有m 的代数式表示。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⑴勾股定理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例如:①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若AB=AC=13,BC=10,求底边上的高.②如图所示,在△ABC中,∠ACB=,AC=4,CB=3,求斜边AB上的高.解:①作AH⊥BC∵AB=AC=13,AH⊥BC⑵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如果三角形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例如:①如图所示,在△ABC中,三条边之比为9:12:15,那么此三角形为何三角形?②如图所示,在△ABC中,若,,那么此三角形为何三角形?解:①∴设∴此三角形是Rt△.②证:∴此三角形是Rt△.注: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联系与区别: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2.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介绍勾股定理曾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几千年来,人们已经发现了400多种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其中包括大画家达·芬奇和美国总统詹姆士·阿·加菲尔德.以下我们撷取几个优美而巧妙的证法供同学们欣赏.(1)赵爽的拼图法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赵爽在《勾股圆方图》一书中运用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组成一个正方形,从面积的角度证明了勾股定理,其方法简捷、优美.如图,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有四个斜边为的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已知它们的直角边为、利用这个图,即可证明勾股定理.理由如下:因为正方形边长为,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为.又因为正方形的面积=,所以有.(2)旋转面积法如图,设矩形ABCD为火柴盒侧面,将这个火柴盒推倒至A'B'C'D的位置,D点不动.若设AB=,BC=,DB=,则梯形的面积=,又因为其面积还等于三个三角形面积的和,即为:.所以有:=.化简为:,即.(3)美国第20任总统的拼图面积法加菲尔德的证法的关键是用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直角梯形,使两斜边之间的夹角为90°.如图所示,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设AC=BE=,BC=DE=,AB=DB=.因为,.即=即.3. 有关勾股定理题时常用的辅助线和数学思想方法⑴解有关勾股定理的题型时常作垂线构成直角三角形.⑵解有关勾股定理的题型时常用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4.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要能善于从实际生活背景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再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答相关的问题.【典型例题】例1. 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直角三角形边的有关计算中,常常要设未知数,然后用勾股定理列方程(组)求解.解:设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3x,4x,根据题意得:(3x)2+(4x)2=202化简得x2=16;∴直角三角形的面积=×3x×4x=6x2=96例2.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DC=5cm,在DC上存在一点E,沿直线AE 把ΔAED折叠,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设此点为F,若ΔABF的面积为30cm2,那么折叠的ΔAED的面积为______.分析:注意折叠后相等的角与相等的线段的转化,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BF=12,则在RtΔABF中,AB=5,BF=12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F=13,再由折叠的性质可知AD=AF=13,所以FC=1,可设DE=EF =x,则EC=5-x,则在RtΔEFC中,可得方程:12+(5-x)2=x2.解这个方程,得x=.所以SΔAED=××13=16.9(cm2).例3. 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cm,斜边长为5cm,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分析:两条直角边长不能直接求出,要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只要求出两直角边长的积即可.解:设此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x,y,根据题意得:由(1)得:x+y=7,(x+y)2=49,x2+2xy+y2=49 (3)(3)-(2),得:xy=12∴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xy=×12=6(cm2)例4.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分析:要求等边三角形的面积,已知边长,只需求出任意一边上的高.解:如图,等边△ABC,作AD⊥BC于D则:BD=B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与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AB=AC=BC=2(等边三角形各边都相等)∴BD=1在直角三角形ABD中AB2=AD2+BD2,即:AD2=AB2-BD2=4-1=3∴AD=S△ABC=BC·AD=注: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a2.例5.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明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明头顶5000米,问:飞机飞行了多少千米?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图中△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要求出飞机这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飞机在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也就是图中的BC长,在这个问题中,•斜边和一直角边是已知的,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勾股定理来计算出BC的长.解:根据题意可得示意图:(如图)在△ABC•中的∠C=90°,AC=4000米,AB=5000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3000(千米)所以:飞机飞行了3000千米.例6. 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8,15,17B、4,5,6C、5,8,10D、8,39,40分析:此题可直接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进行判断,对数据较大的可以用c2=a2+b2的变形:b2=c2-a2=(c-a)(c+a)来判断.例如:对于选择项D,∵82≠(40+39)×(40-39),∴以8,39,40为边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解:因为172=82+152,所答案为:A.例7.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12m,CD=9m,∠ADC=90°,AB=39m,BC =36m,求这块地的面积.分析:在求面积时一般要把不规则图形分割为规则图形,若连接BD,则无法求出.由于题中含有直角∠ADC,故可考虑连结AC,应用勾股定理.解:连结AC,在Rt△ADC中,AC2=CD2+AD2=92+122=225,所以AC=15m.在Rt△ABC中,AB2=1521,AC2+BC2=152+362=1521,所以AB2=AC2+BC2,所以∠ACB=90°.所以S△ABC-S△ACD=AC·BC-AD·CD=×15×36-×12×9=270-54=216(m2).答:这块地的面积是216m2.例8. 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动点P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移动到BC的中点S的最短路径长为( )A. 2B. 2C. 4D. 2分析:在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将一些线段通过平移、旋转、翻折等运动变化从而转化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化归思想即转化思想,它是我们初中阶段数学解题方法的灵魂,是指当有些问题如果直接解决则难以入手,于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从而使问题清晰明朗.运用转化思想来解题常用的策略有: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换一种方式来表达等等.解:求几何体的表面的最短距离,可联系我们学过的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化“曲面”为“平面”,再寻找解题的途径.如右图,可得展开图中的AB长为2π,BS为2,根据勾股定理,在RtΔABS中,得AS=2所以,动点P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移动到BC的中点S的最短路径长为2.故选A.例9. 在锐角△ABC中,已知其两边a=1,b=3,求第三边的变化范围.分析:显然第三边b-a<c<b+a,但这只是能保证三条边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却不能保证它一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为此,先求△ABC为直角三角形时第三边的值.解:设第三边为c,并设△ABC是直角三角形(1)当第三边是斜边时,c2=b2+a2,∴c=(2)当第三边不是斜边时,则斜边一定是b,b2=a2+c2,∴c=2(即)∵△ABC为锐角三角形所以点A应当绕着点B旋转,使∠ABC成为锐角(如图),但当移动到点A'位置时∠ACB成为直角.故点A应当在A和A'间移动,此时2<AC<注:此题易忽视①或②中一种情况,因为假设中并没有明确第三边是否直角边,所以有两种情况要考虑.例10. 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ΔADC是直角三角形,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本题是一个典型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题.解:连结AC∵∠B=90°,AB=3,BC=4∴AC2=AB2+BC2=25(勾股定理)∴AC=5∵AC2+CD2=169,AD2=169∴AC2+CD2=AD2∴∠ACD=90°(勾股定理逆定理)∴S四边形ABCD=S△ABC+S△ACD=AB·BC+AC·CD=36例11. 若、为正实数,且,则的最小值是多少?试求之.解析:此题是竞赛题,不知从何下手,若仔细观察分析,从x2+1和y2+4入手,结合勾股定理的形式可为我们提供解题的思路.可以看出,、分别是以x、1,y、2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这时,上述问题就变成了求两条线段之和的最值问题.构造如图所示的图形:线段AB=4,P为AB上任意一点.设PA=x,PB=y.CA⊥AB于A,DB⊥AB于B,且CA=1,BD=2,则PC+PD=.要求的最小值就是求PC+PD最小,很明显,当点P、C、D在同一直线上时,PC+PD的最小值.再过C作CE⊥DB交DB的延长线于点E,构造RtΔDCE,在RtΔDCE中,CE=AB=4,ED=1+2=3,所以PC+PD=DC==5.所以的最小值是5.例12. (2006年山西中考题)如图,分别以直角ΔABC的三边AB,BC,CA为直径向外作半圆.设直线AB左边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1,右边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S2,则()A. S1=S2B. S1<S2C. S1>S2D. 无法确定分析: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出来,再观察所列代数式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关系可得答案.解:直线AB左边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直线AB右边阴影部分的面积为:=.∵ΔABC是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有:.故选A.【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1. 设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为连续自然数,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2. 如图,•某人欲横渡一条河,•由于水流的影响,•实际上岸地点C•偏离欲到达点B200m,结果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则该河流的宽度为_____m.二、选择题:3.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12cm,其中斜边上的高为().A. 6cmB. 8.5cmC. cmD. cm4. 有四个三角形:⑴△ABC的三边之比为3:4:5;⑵△A′B′C′的三边之比为5:12:13;⑶△A′B′C′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⑷△CDE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1:2.其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有().A. ⑴⑵B. ⑴⑵⑶C. ⑴⑵⑷D. ⑴⑵⑶⑷三、解答题:5. 在△ABC中,AC=21cm,BC=28cm,AB=35cm,求△ABC的面积.6. 如图,△ABC的三边分别为AC=5,BC=12,AB=13,将△ABC沿AD折叠,使AC•落在AB上,求DC的长.7. 如图,一只鸭子要从边长分别为16m和6m的长方形水池一角M•游到水池另一边中点N,那么这只鸭子游的最短路程应为多少米?8. 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垂直AB于A,CB垂直AB于B,已知AD=15km,BC=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建在距A站多少千米处?【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 62. 480二、选择题3. D4. D三、解答题5. 294cm26. 因为AC2+BC2=52+122=169=132=AB2,•∴∠C=90°,将△ABC沿AD折叠,使AC落在AB上,C的对称点为E,则CD=DE,AC=AE,BE=AB-AE=8,设CD=x,则x2+82=(12-x)2,x=,∴CD=.7. 10m8. 10km处。

勾股定理定理和逆定理

勾股定理定理和逆定理

勾股定理定理和逆定理勾股定理,这个词一听就觉得有点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里,直角对面的边,叫做斜边。

它的长度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长度的平方之和。

简单点说,假如你有个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就可以用3平方加4平方再开根号得到。

哇,5!你看,这不就成了一个经典的三角形组合。

生活中也常常用到,像装修、设计,甚至是跑步时,计算直线距离,都是这个定理在背后默默支持。

讲真,勾股定理就像数学界的超人,给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想象一下,你在操场上打篮球,投篮的时候想知道到篮筐的距离,别担心,拿出这个定理,嘿嘿,简单搞定。

很多建筑师和工程师可得感谢它了,盖房子的时候,想要确保角度对,不让墙歪了,勾股定理可是他们的好帮手。

用得好,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简直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虽然是算数学,但它的应用可是无处不在。

再说说逆定理,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点拗口,其实也不难理解。

逆定理是说,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它就是个直角三角形。

就像我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你得先知道它是个直角三角形,才能用这个逆定理来推导。

所以啊,它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能帮我们推测出许多未知的角落。

试想一下,如果你在户外野营,看到一个三角形的帐篷,心里打了个鼓,咋知道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用上逆定理,简单一算,就能知道答案,省去许多麻烦。

生活中,这些数学定理就像隐形的绳索,把我们连接在一起。

有时就像吃饭时的调料,恰到好处,增加了不少风味。

想想看,勾股定理和逆定理就像是数学界的小搭档,一个负责解决问题,另一个负责推理分析。

两者搭配在一起,简直就是“天作之合”,让人倍感舒心。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朋友,有的负责打掩护,有的负责出主意,最终的结果总是让人满意。

说实话,很多人听到这些定理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其实它们的本质都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打游戏时的路径规划,还是在学校里解决作业,勾股定理和逆定理都在默默陪伴着我们。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小结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小结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小结一、知识要点回顾 1、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 、b ,斜边为c ,那么 a 2 + b 2= c 2。

公式的变形:a 2= c 2- b 2, b 2= c 2-a 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且满足a 2+ b 2= c 2,那么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该定理在应用时,同学们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要点:①、已知的条件: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②、满足的条件:最大边的平方=最小边的平方+中间边的平方. ③、得到的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最大边的对角是直角. ④、如果不满足条件(2),就说明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二、考点剖析1、应用勾股定理在等腰三角形中求底边上的高例1、如图1所示,等腰中,,是底边上的高,若,则cm .2, 应用勾股定理解决楼梯上铺地毯问题 例2、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3所示,其中米,,,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 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 .3,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勾股树问题例3,如图6所示,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A.13 B.26 C.47 D.944,应用勾股定理解决阴影面积问题例4,已知:如图7所示,以Rt△ABC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应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风车问题例5、如图8中,图甲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

在Rt△ABC中,若直角边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乙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图乙中的实线)是______________。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基础定理之一,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的关系。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用公式表示就是:c² = a² + b²,其中c表示斜边的长度,a和b分别表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勾股定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和印度,但最早被发现并应用的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家勾股。

因此,这个定理被称为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测量和计算方面。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角度以及面积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情况。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指,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满足c² = a² + b²,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逆定理也被称为勾股定理的逆命题。

为了证明逆定理的正确性,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推导来证明。

假设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为a、b、c,且满足c² = a² + b²。

首先,我们可以假设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即不存在直角。

根据三角形的角度性质可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度之和为180度。

如果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三个角度之和一定小于180度。

假设三个角度分别为A、B、C,且A + B + C < 180度。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余弦定理来推导c²的表达式。

根据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cosC。

将这个表达式代入c² = a² + b²中,得到a² + b² - 2ab·cosC = a² + b²。

经过简化后可得- 2ab·cosC = 0,即cosC = 0。

根据余弦函数的性质可知,当cosC = 0时,角C等于90度。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 1 -第一讲、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一、勾股定理:(1)文字表述: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Rt △)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也可以理解成两个长边的平方相减与最短边的平方相等)。

(2)数学表达: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斜边对应的角为直角),那么222c b a =+。

(a :勾,b :股,c :弦)。

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c b a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3,4,5;6,8,10;5,12,13;7,24,25等。

(2)平方根的表示方法一个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用符号2a 表示,a 叫做被开方数,2叫做根指数(一般情况下省略不写),正数a 的负的平方根用符号-2a 表示,a 的平方根合起来记作±2a ,其中2±读作二次根号,2a 读作“二次根号下a ”.根指数为2的平方根也可记作“2a ±”读作“正、负根号”。

时,未必等于有正负两个解。

=- 2 -,即,那么这个正数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这就是说,如果,那么2、已知两条线的长为5cm和4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_________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3、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请你写出三组勾股数:___________。

4、如图,求出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c=________ b=__________h=__________5、在Rt△ABC中,∠C=90°,BC∶AC=3∶4,AB=10,则AC=_______,BC=________。

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上的高为6,则底边长为__________7、如图,在Rt△ABC中,∠C=90°,D为AC上一点,且DA=DB=5,又△DAB的面积为10,那么DC的长是。

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重点是准确掌握勾股定理,难点是能熟练地运用勾股定理.
 知识点精析与应用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²+b²=c².
 (1)注意: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最长,故运用勾股定理时,一定要抓住直角三角形最长边(即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短边(两直角边)的平方和.不能写成
a²+c²=b²,除非b为斜边才能这样写.
 (2)定理的作用: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其作用有:①已知两边求第三边;②证明三角形中的某些线段的平方关系;③作长为根号n的线段.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课本里是用面积法证明的,这种证明方法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
 [解题方法指导]。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勾股定理逆定理及应用知识点1:互逆命题与互逆定理(1)互逆命题:一般的如果两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就叫做它的逆命题。

(2)互逆定理:一般的,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它也是一个定理,称为原定理的逆定理,称这两个定理为互逆定理。

注意:(1)互逆命题是两个命题形式上的关系,将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即可得到它的逆命题。

但是当原命题成立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2)每一个定理都是一个命题,它有逆命题,当且仅当这个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时候,即也是一个定理的时候,才能称为原定理的逆定理。

当这个逆命题不成立的时候,原定理没有逆定理。

知识点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是,,a b c ,并且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注意:(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且满足两条较小的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才可判断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

(2)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注意计算准确,要写计算过程。

知识点3:勾股数(1)满足222a b c +=的三个正整数,,a b c 就是一组勾股数(2)任意两个整数,(0)m n m n >>,2222,,2m n m n mn +-这三个数就是一组勾股数,可见勾股数有无数组。

(3)常见的勾股数有①3,4,5 ②6,8,10 ③8,15,17 ④7,24,25 ⑤5,12,13 ⑥9,12,15【知识点一】根据数量关系判断三角形是否直角三角形。

例题1:在下列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是( )A 7,10,13B 2226,8,10111,,345【变式练习】1、以下列各组数作为三角形的三边,其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6,7,8B .5,6,7C .4,5,6D .5,12,13例题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满足a 2+b 2+c 2+50 =6a+8b+10c ,试判断△ABC 的形状.【变式练习】2、已知在△ABC 中,AB :BC :CA=1:3ABC 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初二数学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中考要求例题精讲1.勾股定理的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即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注:勾——最短的边、股——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

CAB cba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即 222,,ABC AC BC AB ABC ∆+=∆在中如果那么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数:满足222a b 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常用勾股数:3、4、5; 5、12、13;7、24、25;8、15、17。

模块一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例1】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我们把这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的______.【答案】直角,逆定理【例2】 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6、8、10,(2)5、12、13,(3)8、15、17,(4)4、5、6,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1)(2)(3)【例3】 下列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6,b =8,c =10B .3,2,1===c b aC .43,1,45===c b a D .6,3,2===c b a【答案】D【巩固】在△ABC 中,AB =6,AC =8,BC =10,则该三角形为(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B .【巩固】下列由线段a 、b 、c 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345a b c ==,,B .45133a b c ===,, C .91215a b c ===,,D.2a b c ==,,【答案】D .【例4】 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3,12,则ABC △的面积为( )A .30B .60C .78D .不能确定【解析】∵22251213+=,∴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长为5,12的边为直角边,∴三角形的面积= 12×5×12=30.【答案】A .【巩固】如图,已知正方形ABED 与正方形BCFE ,现从A ,B ,C ,D ,E ,F 六个点中任取三个点,使得这三个点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这样的直角三角形共有( )FECBDAA .10B .12C .14D .16【解析】可得到14个直角三角形,分别为ABE △、ADE △、ABD 、△BED 、△BCE CFE 、、△△BCF BEF 、、△△ACF ADF ACD CDF AEC DBF 、、、、、△△△△△△【答案】C .FECBDA【例5】 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①若a 2+b 2>c 2,则∠c 为____________; ②若a 2+b 2=c 2,则∠c 为____________; ③若a 2+b 2<c 2,则∠c 为____________.【答案】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例6】 若ABC △中,()()2b a b a c -+=,则B ∠=____________; 【答案】90︒【例7】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ABC △是______三角形.【答案】直角【例8】 下面各选项给出的是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的平方比,其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1∶1∶2B .1∶3∶4C .9∶25∶26D .25∶144∶169【答案】C【例9】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n 、n +1、m (其中m 2=2n +1),则此三角形( ).A .一定是等边三角形B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C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 .形状无法确定【答案】C【例10】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a 、8(其中a 为正整数),则以22a a a -+、、为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解析】97a >>,∴a =8 【答案】24.【例11】 ABC △的两边a b ,分别为512,,另一边c 为奇数,且a b c ++是3的倍数,则c 应为______,此三角形为______.【答案】13,直角三角形【例12】 如图,ABC △中,90C ∠=︒,330AC B =∠=︒,,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P 长不可能是( ) A .3.5 B .4.2 C .5.8 D .7P BC A【解析】利用垂线段最短分析AP 最小不能小于3;利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 =6,可知AP最大不能大于6.此题可解.【答案】D .【巩固】在ABC △中,∠A :∠B :∠C =l :2:3,CD ⊥AB 于点D .若BC =2,则AD 等于A .1 BC .3 D.【答案】C【例13】 如图,在△ABC 中,已知AB =AC =2a ,∠ABC =15°,CD 是腰AB 上的高,求CD 的长.DCBA【解析】过点C 作CD ⊥AB 于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到∠DAC =30°.在直角△ACD 中,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得CD 的长.【答案】a【巩固】如图,在Rt ABC △中,已知,90ACB ∠=︒,15B ∠=︒,AB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E ,交BC 于D ,且13BD =,则AC 的长是 .EDBCA【答案】6.5cm【例14】 如图所示,已知∠1=∠2,AD =BD =4,CE ⊥AD ,2CE =AC ,那么CD 的长是( )21EBDCA【解析】在Rt AEC △中,由于2CE =AC ,可以得到∠1=∠2=30°,又4AD BD ==,得到230B ∠=∠=︒,从而求出90ACD ∠=︒,然后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 .【答案】2【例15】 如图,在△ABC 中,D 为BC 边上的一点,已知AB =13,AD =12,AC =15,BD =5,求CD 的长.D CBA【答案】CD =9【巩固】如图所示,在ABC △中,::3:4:5AB BC CA =,且周长为36,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B 点以每秒1cm 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 沿BC 边向点C 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则过3秒时,BPQ △的面积为( )2cm .Q【解析】设AB 为3x ,BC 为4x ,AC 为5x ,∵周长为36,AB +BC +AC =36,∴3x +4x +5x =36得x =3∴AB =9,BC =12,AC =15 ∵222AB BC AC +=,∴ABC △是直角三角形过3秒时,936236BP BQ =-==⨯=,∴()2119361822PBQ S BP BQ cm =⨯=⨯-⨯=△.【答案】182cm【例16】 如图,在ABC △中,CD AB ⊥于D ,9435AC BC DB ===,,. (1)求CD AD ,的值;(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ABDC【答案】(1)∵CD ⊥AB 且CB =3,BD =95,故△CDB 为直角三角形,∴在Rt CDB △中,22229123()55CD CB BD =-=-=,在Rt CAD △中,222212164()55AD AC CD =-=-=.(2)ABC △直角三角形.∵AD =165,BD =95,∴AB =AD +BD =165+95=5, ∴222222435AC BC AB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BC △为直角三角形.【例17】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BC ,AB =1,BC =2,CD =2,AD =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析】连接AC ,∴5AC ,又∵222AC CD AD +=,∴90ACD ∠=︒ 【答案】.51+【例18】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BC :CD :DA =2:2:3:1,且∠B =90°,求∠DAB的度数.D BA【解析】连接AC .D CBA设DA =k ,则AB =2k ,BC =2k ,CD =3k .∵∠B =90°,AB :BC =2:2,∴∠BAC =45°,222222448AC AB BC k k k =+=+=, ∵()22238k k k -=,∴∠DAC =90°, ∴∠DAB =∠BAC +∠DAC =135°.【答案】135【例19】 如图,已知CA ⊥AB ,DB ⊥AB ,AC =BE ,AE =BD .(1)试猜想线段CE 与DE 的大小与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结论; (2)若AC =5,BD =12,求CE 的长.CDBE A【答案】(2)由(1)可知AC =5,AE =BD =12,∴CE =13【巩固】如图所示的一块地,已知AD =4m ,CD =3m ,AD ⊥DC ,AB =13m ,BC =12m ,求这块地的面积.DCBA【解析】连接AC .∵AD =4m ,CD =3m ,AD ⊥DC∴AC =5m ∴△ACB 为直角三角形 ∴S △ACB = 12×AC ×BC = 12×5×12=30m 2, ∴这块地的面积=S △ACB -S △ACD =30-6=24m 2.【答案】24【例20】 阅读理解题:(1)如图所示,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且12AD BC =.求证:90BAC ∠=︒(2)此题实际上是直角三角形的另一个判定定理,请你用文字语言叙述出来.(3)直接运用这个结论解答下列题目:一个三角形一边长为2,这边上的中线长为1,另两边之 和为1DCBADCBA【答案】(1)∵BD=CD,AD=12BC,∴AD=BD=DC,∴∠B=∠BAD,∠C=∠CAD,∵∠B+∠BAD+∠CAD+∠C=180°,∴∠BAD+∠CAD=90°,即∠BAC=90°.为题目信息,不用解答.(2)根据题意用语言表述为:如果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因为一个三角形一边长为2,这边上的中线长为1,所以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又∵13AB AC+=+∴()2423AB AC+=+,222423AB AB AC AC+⨯+=+, 即22423AB AC BC⨯+=+,3AB AC⨯=∴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3.【例21】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F为DC的中点,E为CB的四等分点且CE=CB41,求证:AF⊥FE.【答案】连结AE,设正方形的边长为4a,计算得出AF,EF AE,的长,由222AF EF AE+=得结论【例22】已知∠MAN,AC平分∠MAN.(1)在图1中,若∠MAN=120°,∠ABC=∠ADC=90°,求证:AB+AD=AC;(2)在图2中,若∠MAN=120°,∠ABC+∠ADC=180°,则(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BCDNAM MA NDCB【解析】(1)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2)作CE⊥AM、CF⊥AN于E、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CE=CF,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得∠CDE=∠ABC,再根据AAS得到△CDE≌△CBF,则DE=BF.在(1)的基础上,知AE+AF=AC,进而证明AD+AB=AC仍成立.BCD NAM F E M ANDCB【答案】(1)∵AC 平分∠MAN ,∴∠CAD =∠CAB =60°.又∠ABC =∠ADC =90°,∴11,22AD AC AB AC ==,∴AB +AD =AC .(2)结论仍成立.理由如下:作CE ⊥AM 、CF ⊥AN 于E 、F .∵AC 平分∠MAN ,∴CE =CF .∵∠ABC +∠ADC =180°,∴∠CDE =∠ABC ,∴△CDE ≌△CBF ,∴DE =BF .∵∠MAN =120°,由(1),知AE +AF =AC .∴AD +AB =AC .【例23】 在B 港有甲、乙两艘渔船,若甲船沿北偏东60°方向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前进,乙船沿南偏东某个角度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前进,2小时后,甲船到M 岛,乙船到P 岛,两岛相距34海里,你知道乙船是沿哪个方向航行的吗?【答案】南偏东30︒。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C B D A
典型例题
说明:求四边形的面积问题转化为两个三角 形的面积问题,在此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判定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典型例题
例4:如图,在Rt△ABC中,∠ACB=90°, CD⊥AB于D,设AC=b,BC=a,AB=c,CD=h。试 说明以a+b、h、c+h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
D
C
A
E
B
典型例题
解:设AE= x千米,则BE=(25-x)千米, 在Rt△DAE中,DA2+AE2 =DE2 在Rt△EBC中,BE2 +BC2 =CE2
∵ ∴ ∴ CE=DE DA2 +AE2 = BE2 +BC2 152 +x2 =102+(25-x)2
解得:x=10千米 ∴ 基地应建在离A站10千米的地方。
例10:在△ABC中,∠B=45°∠C=60°
求AC:AB的值
A
B
D
C
典型例题
解:作AD⊥BC于D
A
设AD=h 在Rt△ABD中,AB= 2 h
B D C
2 3 在Rt△ACD中,AC= h 3
6 AC:AB= 3
典型例题
例11.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90°
AB=BC=
2 3 ,AC=6,AD=3
典型例题
例8.如图,在△ABC中,AB=AC=6, P为BC上任意 一点,试求 PC×PB +PA2 的值。
A
解:过点A作AE⊥BC于E, AB = AC ∴ BE = CE , PB= BE-PE , PC = EC+PE
C
B
P
E
在Rt△APE中, PA2 = PE2+AE2
典型例题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以及与它的逆定理的证明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以及与它的逆定理的证明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总结词
通过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详细描述
首先,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 这个条件,那么这个三角形必定是直角三角形。因此,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满足勾股定理的条件, 那么这个三角形必定是直角三角形。
毕达哥拉斯证明法
毕达哥拉斯学派给出了勾股定理的一个证明方法,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面积和勾 股定理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个直角边长的乘积的一半,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等于两个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的平方 根。
勾股定理的代数证明法
代数证明法是利用代数方法来证明勾 股定理的一种方法。
物理学
在研究地球或其他天体的运动时,可以利用勾股 定理来计算距离和角度。
三角函数
在计算三角函数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一 些未知数。
02
勾股定理的证明
欧几里得证明法
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给出了勾 股定理的证明,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 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欧几里得首先构造了两个直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在直角顶点,另一个直角 在斜边的中点。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证明了勾股定理。
首先,代数证明法通过构造一个方程 来表达勾股定理,然后通过解方程来 证明勾股定理。这种方法比较抽象, 但是可以适用于任何形式的勾股定理, 包括非直角的三角形。
03定理逆定理定义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 + b^2 = c^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以及与 它的逆定理的证明
目 录
• 勾股定理的介绍 • 勾股定理的证明 •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介绍 •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 •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扩展

勾股定理逆定理及其应用

勾股定理逆定理及其应用

勾股定理逆定理及其应用知识要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命题与原命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恰好与勾股定理的题设和结论相反,我们把像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3、逆定理:一般地,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正确的,它也是一个定理,称这两个定理互为逆定理。

4、勾股数:3、4、5这样,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6,8,10);(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例:观察下列各式:32+42=52;82+62=102;152+82=172;242+102=262…,你有没有发现其中的规律?请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此规律并证明,再根据规律写出接下来的式子.题型分析:一、判断直角三角形问题:1.下面几组数:①7,8,9;②12,9,15;③m 2 + n 2, m 2 – n 2, 2mn(m,n 均为正整数,m >n);④2a ,12+a ,22+a .其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 如果△ABC 的三边分别为m 2-1,2 m ,m 2+1(m >1)那么( )A.△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为m 2+1B.△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长2 为mC.△ABC 是直角三角形,但斜边长需由m 的大小确定D.△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3.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且满足a 2c 2-b 2c 2=a 4-b 4,试判定△ABC 的形状. 解:∵ a 2c 2-b 2c 2=a 4-b 4 ①∴c 2(a 2-b 2)=(a 2+b 2)(a 2-b 2) ②∴c 2=a 2+b 2 ③∴△ABC 是直角三角形问: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序号:_________;错误的原因为_________;本题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4.已知:在△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满足a 2+b 2+c 2+338=10a+24b+26c.试判断△ABC 的形状.5.如图, 在正方形ABCD 中,F 为DC 的中点,E 为BC 上一点,且EC=41BC , 求证:∠EFA=90︒.二、边长问题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 2则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x 2的值是( )A.42B.52C.7D.52或7 2. 已知,△ABC 中,AB=17cm ,BC=16cm ,BC 边上的中线AD=15cm ,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

第四讲 勾股定理知识梳理一、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b 2=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四、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

(3)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n 的线段。

例题讲解1、在ABC ∆中,o90=∠C(1)若25c 20b ==,,则=a (2)若4:3:=b a ,20=c ,则=a (3)若b a 3=,10=c ,则=∆ABC S2、已知一个Rt △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7 C .7或25 D .无法确定3、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7 C .7或25 D .无法确定4、已知一个△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7C .7或25D .无法确定5、Rt △ABC 中,斜边BC =2,则AB 2+AC 2+BC 2的值为( ) A .8 B .4C .6D .无法计算6、如图,△ABC 中,AB =AC =10,BD 是AC 边上的高线,DC =2,则BD 等于( ) A .4B .6C .8D .102勾股数树1、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正方形A ,B ,C ,D 的边和长分别为2cm 、1cm 、2cm 、4cm ,则最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 2.2、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 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6cm,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cm 2。

数学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数学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一、一周知识概述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一般非直角三角形就不存在这种关系.勾股定理的作用是: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②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其中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③用于证明平方关系;④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的线段.二、重点、难点、疑点突破1、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分别为a,b,c,其中c为斜边)的三边关系,即c2=a2+b2.它的变形为c2-a2=b2或c2-b2=a2.运用它可以由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边长求第三边.例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cm,4cm,求第三边长.因为该题设没有说明哪条边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当两直角边分别为3cm,4cm时;当斜边为4cm,一直角边为3cm时2、直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1)两锐角互余;(2)三边长满足勾股定理;(3)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所对的直角边(设此边长为a)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边长的关系为a,,2a;(4)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边长为a)三边长的关系为a,a,;(5)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3、用尺规画长为的线段教材中介绍了用尺规画长为的线段的作法,对画长为(k为自然数)的线段,我们通常可将k写成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和或平方差来解决.例如用尺规画长为的线段.因为21=25-4=52-22,所以画Rt△ABC,使一条直角边AC=2,斜边AB=5,则另一条直角边BC=;同理,因为37=36+1=62+12,所以画Rt△ABC,使两直角边AC=1,BC=6,则斜边AB=.4、数形结合思想三、典型例题剖析1、运用勾股定理求值例1、如图,在△ABC中,CD⊥AB于D,若AB=5,CD=,∠BCD=30°,求AC的长.解:∵CD⊥AB于D,∠BCD=30°,∴BD=BC.设BD=x,则BC=2x.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有BD2+CD2=BC2,即点拨:这里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运用了勾股定理,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也给解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例2、如图,在△ABC中,∠A=90°,P是AC的中点,PD⊥BC于D,BC=9,DC=3,求AB的长.解:连结PB,BD=BC-DC=6.在Rt△BDP和Rt△PDC中,PD2=BP2-BD2,PD2=PC2-DC2,∴BP2-BD2=PC2-DC2.∴BP2-PC2=36-9=27.∵AP=PC,∴BP2-AP2=AB2=27,∴AB=.点拨:连结BP,在PD为公共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得到BP2-PC2=BD2-DC2=27,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例3、如图,在△ABC中,∠C=90°,AD、BE是中线,BE=,AD=5,求AB的长.解:设CE=x,CD=y,则AC=2x,BC=2y.在Rt△ACD和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在Rt△ABC中,.点拨:运用勾股定理计算时,常设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2、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例4、如图,已知,∠A=60°,∠B=∠D=90°,AB=2,CD=1.求BC和AD的长.解:如图,延长BC,AD交于E.∵∠B=90°,∠A=60°,∴∠E=30°,∴AE=2AB=4.同理CE=2CD=2.在Rt△ABE中,BE2=AE2-AB2=16-4=12,∴BE=.在Rt△CDE中,DE2=CE2-CD2=4-1=3,∴DE=.∴BC=BE-CE=-2,AD=AE-DE=4-.点拨:灵活根据图形及条件,构造直角三角形(其实也就是补图),创造条件去利用勾股定理解题.例5、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点D、E在BC上,且∠DAE=45°,求证:CD2+BE2=DE2.解:如图,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ACF,则∠ACF=∠B=45°,BE=CF,∠BAE=∠CAF.又∵∠ACB=45°,∴∠DCF=90°.∵∠EAD=45°,∴∠BAE+∠DAC=45°.∴∠DAF=∠CAF+∠DAC=45°.在△AED和△AFD中,∴△AED≌△AFD,∴ED=FD.又在Rt△CDF中,CD2+CF2=FD2,∴CD2+BE2=DE2.点拨:此题从待论证的结论可以联想到勾股定理,而三条线段不在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故可运用旋转法将分散的线段集中在同一个三角形中.3、运用面积法解题例6、如图,△ABC中,∠B=90°,两直角边AB=7,BC=24.在三角形内有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A.1B.3C.6D.无法求出解:依勾股定理知AC=.设点P到各边的距离为r,连结PA、PB、PC.依三角形的面积关系,有S△ABP+S△BCP+S△ACP=S△ABC,即AB·r+BC·r+AC·r=AB·BC.得(7+24+25)r=7×24,解得r=3.故选B.点拨:涉及到垂线段的问题,常可联系到某一三角形的高,从而可应用面积法来解题.因为它是一种代数方法,因此显得十分直观、简捷.例7、如图,Rt△ABC的两直角边AB=4,AC=3,△ABC内有一点P,PD⊥BC于D,PE⊥AC于E,PF⊥AB于F,且.求PD、PE、PF的长.解:在Rt△ABC中,∵AB=4,AC=3,∴BC==5.设PF=x,PE=y,PD=z,则.①连结PA、PB、PC.∵S△PAB+S△PBC+S△PAC=S△ABC,∴AB·x+BC·z+AC·y=AB·AC,即4x+3y+5z=12.②①+②,得4x+3y+5z+=24,配方,得∴PD=PE=PF=1.点拨:本题显然不能直接运用勾股定理来计算PD、PE、PF的长,只能在连结PA、PB、PC后,将原三角形分成三个分别以AB、BC、CA为底,PF、PD、PE为高的三角形,由面积法列出关系式,再利用题设条件,即可求解.4、构造几何图形解答代数问题例8、设a、b、c、d都是正数,求证:.分析:题中出现线段的平方和,考虑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证明.证明:构造一个边长分别为(a+b)、(c+d)的矩形ABCD(如图).在Rt△ABE中,.在Rt△BCF中,.在Rt△DEF中,.在△BEF中,BE+EF>BF,即点拨:勾股定理将直角三角形的位置关系(两边垂直)转化为数量关系,这为我们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提供了工具,反过来,对有些代数问题,特别是含有平方和或平方差的代数式,我们也可以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即用几何方法解决代数问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一周知识概述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判定的重要方法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就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叙述定理时,不能简单地将原命题(勾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颠倒过来,写成“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是这样叙述,则条件中所说“直角边,斜边”等名词已承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而结论又为直角三角形,这样条件与结论就会混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给出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这种方法与前面学过的一些判定方法不同,它是通过代数运算“算”出来的.实际上利用计算证明几何问题在几何里也是很重要的.这里体现了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打破了利用角与角之间的转化计算直角的方法,建立了通过求边与边关系判定直角的新方法.它将数形之间的联系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也有人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为“数形结合的第一定理”!2、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把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一个真命题的逆命题不一定也是真命题.例如“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一个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显然这个命题不是真命题,即为假命题.一个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那么这个逆命题就是这个定理的逆定理.例如: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就是互逆定理.前一个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后一个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们要善于比较这两个定理间的联系和区别.我们前面学习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等都是像这样的互逆定理,大家可以对照复习一下.对于那些不是以“如果……,那么……”形式给出的命题,在叙述它们的逆命题时,可以把这些命题变为“如果……,那么……”的形式.例如“等边对等角”可以改写为“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它的两个底角相等”.3、勾股数组能够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组.不难验证(3,4,5),(5,12,13),(7,24,25),(9,40,41),(11,60,61),…均为基本勾股数组.显然,若(a,b,c)为基本勾股数组,则(ka,kb,kc)也为勾股数组,其中k为正整数.例如(6,8,10),(9,12,15),(10,24,26),…为勾股数组.若能掌握前几个基本勾股数组,会给解题带来方便和快捷.二、重难点知识归纳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2、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概念.3、勾股数组.三、典型例题剖析1、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直角例1、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AB=10,BD=6,AD=8,AC=17.求△ABC 的面积.解:∵BD2+AD2=36+64=100=102=AB2,∴△ABD是直角三角形,∠ADB=90°.在△ADC中,∴BC=BD+DC=6+15=21.点拨: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常验证其中是否有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第三个数的平方,以便判断该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例2、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四角为直角、四边相等的四边形),点E为AB中点,点F在AD边上,且求证:EF⊥CE.点拨:这里先运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EF各边的边长,然后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断其为直角三角形,这是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又一种方法.例3、如图,P为正三角形内一点,且PC=3,PB=4,PA=5.求∠BPC.解:将图中的△ACP绕顶点C按逆时针旋转60°,得△BP′C的位置.∵PC=P′C,∠PCP′=60°,∴△PP′C为正三角形.在△BP′P中,BP=4,PP′=PC=3,BP′=AP=5,∴△BP′P为Rt△.∴∠BPP′=90°,∠BPC=∠BPP′+∠P′PC=90°+60°=150°.点拨:由PC=3,PB=4,PA=5想到常见的勾股数组,但这三条线段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但可以借助旋转将三条线段集中起来,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2、勾股数组例4、试判断:三边长分别为2n2+2n,2n+1,2n2+2n+1(n为正整数)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解:∵(2n2+2n+1)-(2n2+2n)=1>0,(2n2+2n+1)-(2n+1)=2n2>0,∴2n2+2n+1为三角形中最大边.又∵(2n2+2n+1)2=4n4+8n3+8n2+4n+1,(2n2+2n)2+(2n+1)2=4n4+8n3+8n2+4n+1,∴(2n2+2n+1)2=(2n2+2n)2+(2n+1)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点拨:这里先作差比较确定最大边,其依据是:a-b>0,则a>b;a-b=0,则a=b;a-b<0,则a<b.实际上有时用这种方法还会有困难,对于不考虑过程仅需要答案的题,还可利用特殊值迅速解决.例5、(1)请你分别观察a,b,c与n之间的关系,并用含自然数n(n>1)的代数式表示:a=______,b=______,c=______;(2)猜想: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猜想.解:(1)n2-1;2n;n2+1.(2)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证明如下:∵a2+b2=(n2-1)2+4n2=n4-2n2+1+4n2=n4+2n2+1=(n2+1)2=c2,∴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拨: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一般是观察→猜想→证明.例6、(2002,湖北省)如图,在△ABC中,AB=5,AC=13,边BC上的中线AD=6,求BC的长.解:如图,延长AD至E,使DE=AD=6,连结CE.∵CD=BD,且∠ADB=∠EDC,∴△ABD≌△ECD.∴AB=CE=5.点评:根据题设的条件,由中线联想到中线倍长,将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由数据关系可判定△ACE是直角三角形,再在Rt△CDE中求CD的长就不难了.例7、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1)如果a=0,那么ab=0;(2)如果x=4,那么x2=16;(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4)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则其余两个角是锐角;(5)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分析:先分清原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再把题设和结论互换位置,就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解答:(1)的逆命题是:如果ab=0,那么a=0.它是一个假命题.(2)的逆命题是:如果x2=16,那么x=4.它是一个假命题.(3)的逆命题是: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它是一个真命题.(4)的逆命题是:如果三角形有两个内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内角是钝角.它是一个假命题.(5)的逆命题是: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它是一个真命题.方法总结:写一个命题的逆命题的关键是分清题设和结论,再交换题设与结论的位置,必要时要加一些适当的语句,切忌不能生搬硬套.例8、下列定理是否都有逆定理?若有,请写出来.(1)如果两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等于60°.分析:先写出每个定理的逆命题,再判断其真假.方法总结:先写出逆命题,再判断真假,一般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知识网络及典型例题解析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知识网络及典型例题解析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知识网络及典型例题解析【考纲要求】1.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2.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内容;3.能应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4.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以体现代数与几何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网络】【考点梳理】知识点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a b c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3.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是: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 b =-;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知识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原命题与逆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点诠释】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知识点三、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2.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两者互为逆定理,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典型例题】 类型一、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1.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1).图2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由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 ,正方形EFGH ,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10,则S2的值是__________.【思路点拨】根据图形的特征得出线段之间的关系,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各边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答案.【答案与解析】∵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CG=NG,CF=DG=NF,∴S1=(CG+DG) 2=CG 2+DG 2+2CG•DG,=GF 2+2CG•DG,S2=GF 2,S3=(NG-NF) 2=NG 2+NF 2-2NG•NF,∵S1+S2+S3=10=GF 2+2CG•DG+GF 2+NG 2+NF 2-2NG•NF,=3GF 2,∴S2=103.【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已知得出S1+S2+S3=10=GF 2+2CG•DG+GF 2+NG 2+ NF 2-2NG•NF=3GF 2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若△ABC三边a、b、c 满足 a+b+c+338=10a+24b+26c,△AB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答案】∵a+b+c+338=10a+24b+26c∴a+b+c+338-10a-24b-26c =0(a-10a+25)+(b-24b+144)+(c-26c+169)=0即∵∴a=5,b=12,c=13又∵a+b=c=169,∴△ABC是直角三角形.2.如图,AB=AC,AE=AF,∠BAC=∠EAF=90°,BE、CF交于M,连AM.(1)求证:BE=CF;(2)求证:BE⊥CF;(3)求∠AMC的度数.【思路点拨】(1)求出∠BAE=∠CAF,根据SAS推出△CAF≌△BAE即可;(2)根据全等得出∠ABE=∠ACF,求出∠ABO+∠BOA=∠COM+∠ACF=90°,求出∠CMO=90°即可;(3)作AG⊥BE于G,AH⊥CF于H,证全等得出AG=AH,得出正方形,求出∠AMG,即可求出答案.【答案与解析】证明:(1)∵∠BAC=∠EAF=90°,∴∠BAC+∠CAE=∠FAE+∠CAE,∴∠BAE=∠CAF,在△CAF和△BAE中∴△CAF≌△BAE,∴BE=CF.(2)证明:∵△CAF≌△BAE,∴∠ABE=∠ACF,∵∠BAC=90°,∴∠ABO+∠BOA=90°,∵∠BOA=∠COM,∴∠COM+∠ACF=90°,∴∠CMO=180°﹣90°=90°,∴BE⊥CF.(3)解:过点A分别作AG⊥BE于G,AH⊥CF于H,则∠AGB=∠AHC=90°,在△AGB和△AHC中∴△AGB≌△AHC,∴AG=AH,∵AG⊥BE,AH⊥FC,BE⊥CF,∴∠AGM=∠GMH=∠AHM=90°,∴四边形AHMG是正方形,∴∠GMH=90°,∠AMG=∠HMG=45°,∴∠AMC=90°+45°=13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中,有一点P在AC上移动.若AB=AC=5,BC=6,则AP+BP+CP的最小值为()A. 8B. 8.8C. 9.8D. 10【答案】C.类型二、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与其他知识的结合应用3.(1)如图①,正方形ABCD①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E AF=45°,延长CD到点C,使DG=BE,连结EF、AG,求证:EF=FG;(2)如图②,在△ABC中,∠BAC=90°,点M、N在边BC上,且∠MAN=45°,若BM=1,AB=AC,CN=3,求MN的长.【思路点拨】(1)欲证明EF=FG,只需证得△FAE≌△GAF,利用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结论;(2)过点C作CE⊥BC,垂足为点C,截取CE,使CE=BM.连接AE、EN.通过证明△ABM≌△ACE(SAS)推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AM=AE、对应角∠BAM=∠CAE;然后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MAN=45°得到∠MAN=∠EAN=45°,所以△MAN≌△EAN(SAS),故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MN=EN;最后由勾股定理得到EN2=EC2+NC2即MN2=BM2+NC2.【答案与解析】(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BE=∠ADG,AD=AB,∵在△ABE和△ADG中,,∴△ABE≌△ADG(SAS),∴∠BAE=∠DAG,AE=AG,∴∠EAG=90°,在△FAE和△GAF中,,∴△FAE≌△GAF(SAS),∴EF=FG;(2)解:如图,过点C作CE⊥BC,垂足为点C,截取CE,使CE=BM.连接AE、EN.∵AB=AC,∠BAC=90°,∴∠B=∠ACB=45°.∵CE⊥BC,∴∠ACE=∠B=45°.在△ABM和△ACE中,,∴△ABM≌△ACE(SAS).∴AM=AE,∠BAM=∠CAE.∵∠BAC=90°,∠MAN=45°,∴∠BAM+∠CAN=45°.于是,由∠BAM=∠CAE,得∠MAN=∠EAN=45°.在△MAN和△EAN中,,∴△MAN≌△EAN(SAS).∴MN=EN.在Rt△ENC中,由勾股定理,得EN2=EC2+NC2.∴MN2=BM2+NC2.∵BM=1,CN=3,∴MN2=12+32,∴MN=.【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题目的综合性较强,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4.如图,ABCD是一张边AB长为2,边AD长为1的矩形纸片,沿过点B的折痕将A角翻折,使得点A落在边CD上的点A′处,折痕交边AD于点E.(1)求∠DA′E的大小;(2)求△A′BE的面积.【思路点拨】(1)先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Rt△ABE≌Rt△A′BE,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DA′E 的度数;(2)设AE=x,则ED=1﹣x,A′E=x,在Rt△A′DE中,利用sin∠DA′E=可求出x的值,在根据Rt△A′BE中,A′B=AB,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答案与解析】(1)∵△A′BE是△ABE翻折而成,∴Rt△ABE≌Rt△A′BE,∴在Rt△A′BC中,A′B=2,BC=1得,∠BA′C=30°,又∵∠BA′E=90°,∴∠DA′E=60°;(2)解法1:设AE=x,则ED=1-x,A′E=x,在Rt△A′DE中,sin∠DA′E=,即=,得x=4-23,在Rt△A′BE中,A′E=4﹣23,A′B=AB=2,∴S△A′BE=×2×(4﹣33解法2:在Rt△A′BC中,A′B=2,BC=1,得3∴A′D=23,设AE=x,则ED=1-x,A′E=x,在Rt△A′DE中,A′D2+DE2=A′E2,即(2-3)2+(1﹣x)2=x2,得x=4-23,在Rt△A′BE中,A′E=4-23,A′B=AB=2,∴S△A′BE=×2×(4-23)=4-23.【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翻折变换,涉及到勾股定理及矩形的性质,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ABC中,已知∠C=90°,AC=60cm,AB=100cm,a,b,c…是在△ABC内部的矩形,它们的一个顶点在AB上,一组对边分别在AC上或与AC平行,另一组对边分别在BC上或与BC平行.若各矩形在AC上的边长相等,矩形a的一边长是72cm,则这样的矩形a、b、c…的个数是()A. 6B. 7C. 8D. 9【答案】D.5 .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5 和 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 4. 如图所示,一根旗杆于离地面 12 m 处断裂,犹如装有铰链那样倒向地面,旗杆顶落于离旗杆地步 16 m ,旗杆在断裂之前高多少 m ? 5. (2008 年株洲市)如图,如下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 3 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 2008 年株洲市) 离树杆底部 4 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米.
2 2 2 2 2
2.4,提示: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长为 5 m ,而 3+4-5=2 m ,所以他们少走了 4 步. 3.
60 ,提示:设斜边的高为 x ,根据勾股定理求斜 13


12 2 + 5 2 = 169 = 13
,再利用面积法得,
1 1 60 × 5 × 12 = × 13 × x, x = ; 2 2 13 4. 解:依题意,AB=16 m ,AC=12 m ,
D. 三个内角比为 1∶2∶3 )
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 2 和 6,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A. 2 B. 2 10 C. 4 2或2 10 D.以上都不对
7
4.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 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25
20 24
C
观察以上各组勾股数的组成特点,你能求出第七组的 a, b, c 各应是多少吗?第 n 组呢?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答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答案: 一、1.C;2.C;3.C,提示:当已经给出的两边分别为直角边时,第三边为斜边= 2 + 6 = 2 10 ; 当 6
2 2
为斜边时,第三边为直角边= 6 − 2 = 4 2 ;4. C;
第 8 题图
9.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BCD 中,∠A=60°,∠B=∠D=90°,BC=2,CD=3, 求 AB 的长.
第 9 题图
10. 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 4km 的 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 B 的西 8km 北 7km 处,他想把 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同学学 同学学案
科目: 化学 课 题 辅导老师: 杜 辅导时间:2011 年 4月 日
勾股定理及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中考要求

1. 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斜边 AB=1,则 AB 2 + BC 2 + AC 2 的值是(
A.2 B.4 C.6 D.8 步路(假设 2 步为 1 米) , 2. 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 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却踩伤了花草.
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由勾股定理,
BC 2 = AB 2 + AC 2 = 16 2 + 12 2 = 20 2 ,
所以 BC=20 m ,20+12=32( m ), 故旗杆在断裂之前有 32 m 高. 5.8 6. 解:如图,由题意得,AC=4000 米,∠C=90°,AB=5000 米,由勾股定理得 BC= 5000 − 4000 = 3000 (米),
25 24
20
24 25 20 7 24 20 25 (D) 15
7 (A)
15
7 (B)
15
15 (C)
A
B
C
D
.
二、填空题 5. △ABC 的三边分别是 7、24、25,则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6.三边为 9、12、15 的三角形,其面积为 .
7.已知三角形 ABC 的三边长为 a, b, c 满足 a + b = 10, ab = 18 , c = 8 ,则此三角形为 三角形. 8.在三角形 ABC 中,AB=12 cm ,AC=5 cm ,BC=13 cm ,则 BC 边上的高为 AD= 三CE + EF =
8. 解: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C 2 = AC 2 + AB 2 = 3 2 + 4 2 = 25
在直角三角形 C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CD =BC +BD =25+12 =169,所以 CD=13. 9. 解:延长 BC、AD 交于点 E.(如图所示) ∵∠B=90°,∠A=60°,∴∠E=30°又∵CD=3,∴CE=6,∴BE=8, 设 AB= x ,则 AE=2 x ,由勾股定理。得 (2 x ) − x = 8 , x =
12. 观察下列勾股数: 第一组:3=2×1+1, 第二组:5=2×2+1, 第三组:7=2×3+1, 第三组:9=2×4+1, ……
4=2×1×(1+1) , 12=2×2×(2+1) , 24=2×3×(3+1) , 40=2×4×(4+1) ,
B 5=2×1×(1+1)+1; 第 11 题图 13=2×2×(2+1)+1; 25=2×3×(3+1)+1; 41=2×4×(4+1)+1;
地毯的总长 为 12+5=17(m),地毯的面积为 17×2=34( m 2 ) , D 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花为:34×18=612(元) 12. 解:如图,甲从上午 8:00 到上午 10:00 一共走了 2 小时, 走了 12 千米,即 OA=12. 乙从上午 9:00 到上午 10:00 一共走了 1 小时, 走了 5 千米,即 OB=5. 2 2 2 在 Rt△OAB 中,AB =12 十 5 =169,∴AB=13, 因此,上午 10:00 时,甲、乙两人相距 13 千米. 第 10 题图 B

第 5 题图 6.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正上方 4000 米处,过了 20 秒,飞机距离这个 男孩头顶 5000 米,求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7. 如图所示,无盖玻璃容器,高 18 cm ,底面周长为 60 cm , 在外侧距下底 1 cm 的点 C 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容器的上 口外侧距开口 1 cm 的 F 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扑货苍蝇充饥的蜘蛛, 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 8. 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 AC=3 cm ,AB=4 cm ,BD=12 cm 求 CD 的长. 第 7 题图
2 2 2
2 2 2 2
8 3 3
A′ M A P 则 N
10. 如图,作出 A 点关于 MN 的对称点 A′,连接 A′B 交 MN 于点 P, A′B 就是最短路线. 在 Rt△A′DB 中,由勾股定理求得 A′B=17km 11.解: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水平长为 13 − 5 = 12m ,
2 2
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面积法求得 三、9. 解:连接 AC,在 Rt△ABC 中, AC2=AB2+BC2=32+42=25, ∴ AC=5. 在△ACD 中,∵ AC2+CD2=25+122=169, 而 AB2=132=169, ∴ AC2+CD2=AB2,∴ ∠ACD=90°. 故 S 四边形 ABCD=S△ABC+S△ACD=
A D
F
B
E
C
第 10 题图
11. 如图,AB 为一棵大树,在树上距地面 10m 的 D 处有两只猴子,它们同时发现地面上的 C 处有一筐水果,一只猴子从 D 处上爬到树顶 A 处, A 利用拉在 A 处的滑绳 AC,滑到 C 处,另一只猴子从 D 处 滑到地面 B,再由 B 跑到 C,已知两猴子所经路程都是 15m, D. 求树高 AB.
11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 5m,长 13m, 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 平方米 18 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多少元钱?
宽 2m 的
13m
5m
第 11 题图 12. 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需要寻找水源.为了不致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 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 15 千米.早晨 8:00 甲先出发,他以 6 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 小时后乙出发, 他以 5 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 上午 10: 00, 甲、 乙二人相距多远?还能保持联系吗? 第一课时答案: 1.A,提示:根据勾股定理得 BC + AC = 1 ,所以 AB + BC + AC =1+1=2;




















2 2
二、5.90°提示: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得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最大的内角为 90°.6.54,提示:先根基勾股定理逆定理得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面积为 示:
1 × 9 × 12 = 54. 7.直角,提 2 60 ,提示:先根据 13
(a + b) 2 = 100, 得a 2 + b 2 + 2ab = 100, a 2 + b 2 = 100 − 2 × 18 = 64 = 8 2 = c 2 ;8.
B
O
A
∵15>13,
∴甲、乙两人还能保持联系.
第二课时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数据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9,12,15 B.
) D.40,41,9 )
5 3 ,1, 4 4
C.0.2,0.3,0.4
2.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个内角比为 1∶2∶1 C.三边之比为 3 ∶2∶ 5 B.三边之比为 1∶2∶ 5
1 1 × 12 × 5 = × 13 × AD ; 2 2
1 1 1 1 AB·BC+ AC·CD= ×3×4+ ×5×12=6+30=36. 2 2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