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论名词解释整理自学考试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简答题1. 什么是学前游戏?学前游戏是指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动。
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和体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学前游戏的特点有哪些?学前游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自发性和自主性:儿童在游戏中自发地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并自主选择游戏的方式和内容。
(2) 活动性和体验性:游戏通过身体和感官的活动来进行,让儿童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
(3) 综合性和整体性:游戏能够综合地促进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包括认知、语言、社交、情感等各个方面。
(4) 轻松和愉快:学前游戏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让儿童享受到快乐的学习过程。
3. 学前游戏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前游戏在儿童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 促进认知发展: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发展语言能力:游戏中的交流和角色扮演有助于儿童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3) 培养社交技能:学前游戏能够让儿童与他人进行合作、沟通和分享,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4) 塑造情感态度:游戏中的角色和情境可以让儿童体验各种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5) 促进身体发展:学前游戏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
二、综合题1. 描述一个你参与的学前游戏活动,并谈谈你觉得它的教育意义。
我参与过一个名为“探险乐园”的学前游戏活动。
这个活动是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探索和发现自然的乐趣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被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导师引导和指导他们。
我们先是到了一片小树林,导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树木的基本知识,然后我们就开始了探索之旅。
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树木上的昆虫和蚂蚁,用收集袋收集了一些落叶和小动物的样本,还有一些儿童专用的工具,如小铲子、放大镜等。
《学前游戏论》考频资料i汇总——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学前游戏论》考频资料i汇总——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q名词解释(4小题*4分=16分)1.纽曼的“三内说”P1-25 :纽曼提出,用控制(control)、真实性(reality)和动机(motivation)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2.角色扮演P1-32: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3.需要P1-35:是推动人去活动是内在力量。
4.内部动机P1-35:游戏不受外部规则或社会性要求的制约,游戏者是为游戏而游戏,玩即目的。
5.游戏性体验P1-36: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
6.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P2-43: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7.合作游戏策略P2-45: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8.表演游戏P2-48:是指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9.角色游戏P2-48/7-191:是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10.体育游戏P2-48:是以发展基本动作(走、跑、跳、投掷、攀登等)为主的游戏。
11.音乐游戏P2-48:是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
12.情景转变P2-56: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13.以物代物P2-57: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14.角色行为P2-59: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
学前儿童游戏论 笔记整理 自学考试
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1、评述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⑴观点: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⑵价值: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⑶局限:没有全面客观地展示出—儿童游戏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游戏的本质属性和主体性价值。
2、评述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⑴观点: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⑵价值:强调了游戏制约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儿童对前辈经验的掌握;主张游戏是生活的反映。
⑶局限:否定游戏作为一种自发自由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3、游戏作为主体性活动的特征表现游戏是儿童主动的;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4、确立游戏主体性本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是什么⑴强调儿童在游戏中内部主观体验的决定地位,有助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⑵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控制驾驭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
⑶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功能特性,体现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有益于儿童主体性的培养,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⑷承认和肯定了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⑸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实践中,以尊重儿童主体性为根本前提和基础。
5、我国对游戏特征的一般认识是什么⑴是儿童主动自愿的活动。
⑵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⑶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或强制性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⑷伴随愉悦情绪。
6、侧重与非游戏活动对比的游戏特征的表述。
⑴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⑵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⑶区别于探究行为⑷区别于工具性行为⑸不受外部强加规则的束缚⑹要求参加者主动积极地活动7、与成人游戏相比,儿童游戏具有哪些不同⑴工作是成人的主要活动。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调节情绪的主要途径。
⑵成人游戏的目的是休息放松。
儿童需通过游戏积累经验,尝试今后可能的发展道路。
⑶成人游戏带有相当功利性。
儿童游戏多为带有想象色彩的象征性游戏,少功利性。
8、什么是游戏特征的“三内说”即纽曼提出的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学前游戏论复习最全(多个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
一、名词解释1.情景转变: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
(摘自PPT)2.非专门化玩具:指游戏功能相对不确定,结构性程度相对较低,游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自由使用它们的玩具。
例如建构性玩具。
(摘自《学前游戏论》)3.专门化玩具:指功能确定,而且玩具本身包含一定的玩法或游戏规则,结构性程度较高的玩具。
例如表征性玩具、教育性玩具、运动性玩具等。
(摘自《学前游戏论》)4.游戏性体验: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和评价,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
(摘自网络)5.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富有创造性的表演,再现文学作品。
6.象征性游戏:是一种儿童以模仿和想象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各种游戏形式。
(摘自《学前游戏论》)7.结构游戏:也成建构游戏,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8.感觉运动游戏:亦称练习性游戏或机能性游戏,是发生在感知运动阶段,由简单、重复的动作组成,使感觉和运动器官在运动中获得快感的游戏。
(摘自《学前游戏论》)9.规则游戏:指两个以上的游戏者在一起,按照预先规定进行的、具有竞争性质的游戏。
(摘自《学前游戏论》)10.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明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地初步训练。
11.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 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和游戏材料密度两部分。
它表现为儿童活动空间的大小,并且影响到儿童所能获得的游戏材料(玩具)的数量,也最终影响到儿童的具体游戏行为及儿童之间的关系。
12.学前游戏评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观,对教育过程中的游戏活动的效果以及游戏的质量和发展水平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过程。
学前游戏论 自考
(从与教育教学关系的角度的分类)1.本体性游戏: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目的,所以也称为目的性游戏。
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
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自由游戏等。
2.工具性游戏: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亦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顺利完成。
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外在的工具价值即教学价值。
如音乐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学前游戏的发展(一)以认知为主线1、学前儿童游戏的最初发展——感觉运动性水平。
婴儿在出生后的前半年,首先得到发展的是一些感觉器官的机能,持续时间短。
半年以后,孩子能够较准确地抓握物体,出现了初步的有意识的动作,婴儿可以主动的使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者现象发生或者持续。
在感觉运动游戏中,婴儿通过直接感知和动作操作,了解物体的特征和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增长和积累对事物的直接经验,表象活动和想象活动得到发展。
2、学前儿童游戏的典型发展——象征性水平。
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
A.情景转变:情景转变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是标志和前提(大约在1-1.5岁的婴儿身上最早发生)B.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A.以动作为中心的似是而非的以物代物阶段(1.5-2岁左右);B.真正的以物代物开始出现的阶段(2-3岁之间)C.以人代人(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角色扮演主要包括:角色行为: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
角色意识:是指能区分自我与角色,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别人,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角色认知: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认识,并与孩子的认知发展和生活经验有关。
学前儿童游戏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游戏:是一种在固定时间和地点限制内的自愿活动或消遣,遵循自由接受但绝对应该遵守的规则;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目标,同时伴随着紧张、喜悦的感觉和“不同于平常生活”的意识。
2、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的行为顺序和被允许或者被禁止的各种行为的固定。
3、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游戏。
4、机能性角色:幼儿通过模仿对象的典型动作来进行扮演的角色。
5、互补性角色:是指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依角色关系中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
6、表演游戏:也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形式。
7、桌面游戏:指在桌面上以小玩具替代作品中的角色,幼儿以口头独白、对白和操纵玩具角色的动作,来再现作品的内容。
8、结构游戏: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金属片、泥沙、雪等)构造物体形象,反应现实活动的一种游戏。
9、局部改变创造法:改变某一物体的局部就是创造。
10、列项改变创造法:列出可以改变的项目,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思路。
11、智力游戏: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12、智力: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多少都具有的智力因素,包括观察力等,我们称之为类智力因素。
另一部分是人类具有的,二我们某个人可能有且差异很大的智力因素,包括数学能力等,我们称之为个性智力因素。
解答与论述一、游戏的本质特征(P6-9) 1、游戏是内在需要的自愿活动 2、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 3、游戏富有选设性的自足乐趣 4、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二、幼儿游戏的发展阶段(P13) 1、依据认知发展的游戏阶段(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①、练习性游戏阶段(0---2岁)②象征性游戏阶段(2---7岁)③规则性游戏阶段(7---12岁)2、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美国心理学家帕登)①、独自游戏阶段(学步期)②、平行游戏阶段(3岁左右)③、联合游戏阶段(4岁左右)④、合作游戏阶段(5岁以后)三、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 1、发展幼儿的智力 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3、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4、培养幼儿的情感和性格 5、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四、小班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要点(P44)特点:1、目的性不强 2、同伴间交往较少 3、角色意识不强指导要点:1、为幼儿提供种类少、数量多、而且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2、教师多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 3、帮助他们明确主题。
《学前游戏论》考频资料i汇总——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q名词解释(4小题*4分=16分)1.纽曼的“三内说”P1-25 :纽曼提出,用控制(control)、真实性(reality)和动机(motivation)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
2.角色扮演P1-32: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3.需要P1-35:是推动人去活动是内在力量。
4.内部动机P1-35:游戏不受外部规则或社会性要求的制约,游戏者是为游戏而游戏,玩即目的。
5.游戏性体验P1-36:儿童作为游戏的主体,在游戏中总会产生对于这种活动的主观感受或内部的心理体验,它影响着儿童对于游戏的态度(如积极或不积极)和评价(喜欢或不喜欢),这种在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就是游戏性体验。
6.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P2-43: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形式。
7.合作游戏策略P2-45: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
8.表演游戏P2-48:是指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9.角色游戏P2-48/7-191:是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
10.体育游戏P2-48:是以发展基本动作(走、跑、跳、投掷、攀登等)为主的游戏。
11.音乐游戏P2-48:是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所进行的游戏。
12.情景转变P2-56:是使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13.以物代物P2-57: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
14.角色行为P2-59:是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
它既是角色扮演的最基本的成分,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
学前儿童游戏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名解1本体性游戏:指儿童自主自发表现出的一种活动,其目的隐含于游戏活动本身,或者说游戏本身即是目的,所以也称之为目的性游戏。
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本身的内在价值,注重游戏活动本身是儿童可以主动支配自己的行为,自由参加的活动,并真实自然地反映着儿童发展的水平和兴趣爱好。
2工具性游戏:指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手段或工具的游戏,亦称手段性游戏、教学游戏,其直接目的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通过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游戏形式促使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教育教学任务(或目标)的顺利完成。
这种游戏强调的是游戏外在的工具价值即教学价值。
3专门化玩具:模拟实物的玩具构型精美逼真,功能的确定性强,游戏的主题也比较固定,在性质上具有专门化的特点。
此类玩具大都是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可称为专门化的玩具。
4(皮亚杰)同化: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说,同化意味着接纳和整合,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有机体原有的结构中去。
在幼儿游戏理论中,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5(皮亚杰)顺应: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说,顺应就是有机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自身发生变化。
在幼儿游戏理论中,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填空1德国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2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3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材料4学前游戏的认知分类: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5象征性游戏基本构成因素: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6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三个部分:伊特,自我,超我7、游戏动作的三种基本类型:探索、象征、嬉戏8、游戏场地分为:传统游戏场地、创造性游戏场地、冒险性游戏场地9、观察方法:行为核对表、等级量表、轶事记录、摄像简答1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3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2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1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3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匹配○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3学前游戏总体发展的一般趋势:○1游戏内容的发展○2游戏形式的发展(A动作的渐次连贯B游戏语言的发展C持续时间的推延D规则的明朗化E游戏活动的社会化)4游戏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1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5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2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3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4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6创设游戏场地的基本要求:○1促进儿童的发展○2培养儿童的自信心○3保证儿童安全7表演游戏的指导:○1选择适合于幼儿表演的作品○2帮助幼儿开展游戏○3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游戏8、经典游戏理论的四对争论:○1能量过剩还是能量缺失○2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3情感涨力的自我疏导还是认知发展中的机能失衡④寻求刺激还是指配环境9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幼儿游戏?1准备游戏经验,投放材料(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合适的空间场地、丰富的经验)2、确定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观察游戏4参与游戏、指导游戏5、评价游戏、分享游戏经验10、幼儿游戏的内容及其选择内容:选择:1、体现趣味性2、生活性3、可操作性11、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述1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角色游戏的指导必须结合幼儿角色游戏的不同年龄特征和不同儿童的个性、能力差异等来进行。
学前儿童游戏论
期末作业考核《学前儿童游戏论》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娃娃游戏答:在游戏的研究领域,有人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叫做“娃娃游戏”(doll-play)的研究式样。
一般的模式是给幼儿一大堆娃娃,它们穿着各种服饰以标志身份,如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
这些娃娃和一些游戏材料组成了某种生活情景,如家庭环境。
然后让被试在玩娃娃时,讲一个关于这些娃娃的故事。
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的行为表现的观察,对儿童所讲述的故事的分析以及在与儿童的谈话中,可以记录到大量的人格方面的因素,如攻击性、深层的情绪障碍问题等2.本体性游戏答:是一种针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游戏具体:幼儿自发开展的、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无游戏之外的目的的游戏,由教师组织的教学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称之为手段性游戏.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可以采用手段性游戏的方式.健康领域的教育尽可能地采用本体性游戏.3.游戏特征“三内说”答:用控制(control)、真实性(reality)、和动机( motivation) 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4.情景转变答:是使儿童的行为脱离它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及动作脱离生活背景。
5.结构造型玩具答:也成建构游戏 指儿童运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 如积木、积塑、泥、沙、雪等来构建物体的游戏。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结构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
答:这是儿童游戏最典型的形式,占的时间也最长,从幼儿阶段一直延伸到小学,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并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形式。
2.剩余精力说认为游戏是儿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答:席勒和斯宾塞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个体因素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3)个性差异 (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答:1.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
学前儿童游戏论笔记整理自学考试复习过程
学前儿童游戏论笔记整理自学考试复习过程第三章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征1、评述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⑴观点: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⑵价值: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⑶局限:没有全面客观地展示出—儿童游戏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游戏的本质属性和主体性价值。
2、评述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⑴观点: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⑵价值:强调了游戏制约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儿童对前辈经验的掌握;主张游戏是生活的反映。
⑶局限:否定游戏作为一种自发自由的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3、游戏作为主体性活动的特征表现游戏是儿童主动的;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活动4、确立游戏主体性本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是什么?⑴强调儿童在游戏中内部主观体验的决定地位,有助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⑵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控制驾驭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
⑶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功能特性,体现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有益于儿童主体性的培养,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⑷承认和肯定了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⑸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实践中,以尊重儿童主体性为根本前提和基础。
5、我国对游戏特征的一般认识是什么?⑴是儿童主动自愿的活动。
⑵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⑶没有社会实用价值或强制性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⑷伴随愉悦情绪。
6、侧重与非游戏活动对比的游戏特征的表述。
⑴游戏是由内部动机所控制的行为⑵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⑶区别于探究行为⑷区别于工具性行为⑸不受外部强加规则的束缚⑹要求参加者主动积极地活动7、与成人游戏相比,儿童游戏具有哪些不同?⑴工作是成人的主要活动。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调节情绪的主要途径。
⑵成人游戏的目的是休息放松。
儿童需通过游戏积累经验,尝试今后可能的发展道路。
⑶成人游戏带有相当功利性。
儿童游戏多为带有想象色彩的象征性游戏,少功利性。
学前游戏论名词解释
游戏名解学前游戏概论1.游戏发展规律:指游戏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
2.恩物:福禄贝尔为幼儿园设计的做游戏和进行作业使用的玩具和材料,意为神赐予儿童的礼物。
3.摄取:指重视国外儿童游戏研究的资料,摄取其中的营养成分,用以发展自己。
4.选择:批判的吸收。
5.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原则):要求在搜集资料、分析和解释结果时,不允许带有价值偏见。
6.发展性原则:把学前儿童的游戏看做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
7.教育性原则:研究者要以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要使研究活动与教育活动达到统一,有益幼儿身心发展,促进游戏发展。
8.观察法: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学前儿童游戏行为,并分析学前儿童游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
9.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前儿童游戏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10.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进行口头交谈,了解和收集有关儿童游戏特征、水平与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11.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研究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研究游戏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12.实验室实验:在实验室中借助于一定的仪器严格的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实验。
13.教育现场试验(自然实验):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现实情境中进行的、对实验条件加以适当控制的实验。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流派14.前意识指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
15.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及与本能冲动有关的欲望16.本我(伊特)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原是本能冲动组成的,它们不懂什么逻辑、道德,只受唯乐原则支配,盲目追求满足。
17.超我代表我们意识的要求,反映着人你们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受理想原则支配18.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19.图式是动作的组织或结构,具有概括性特点,可从一种情景中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去20.顺应是有机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是自身发生变化21.同化意味着接纳和整合,是把环境因素纳入到有机体原有的结构中去。
学前儿童游戏论名词解释自学考试
学前游戏论名词解释1、恩物:德国幼教家福禄培尔为幼儿在园游戏、作业设计的玩具和材料,主要6种。
2、蒙台梭利教具: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为训练儿童的知觉、进行感观教育和发展智力而设计的14种教具,构成其教育的核心。
3、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将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分成:开始—进行—结束。
4、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德国席勒和英国斯宾塞。
游戏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
5、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格鲁斯。
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游戏是准备生活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预演说、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6、复演说:代表人物美国霍尔。
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过程及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7、成熟说:代表人物荷兰拜敦代克。
游戏是儿童操作物品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特点的表现。
8、补偿说∕发泄论:即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
游戏是儿童的精神宣泄,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缓解心理紧张,减少忧虑。
9、同化: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已获得的图示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10、顺应:儿童为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示或技能。
11、内驱力:有机体的需要状态,能够引起、激起行为,或给行为以动力。
12、探索动作:对当前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关系、事物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关系的考察,是感知觉的联合运动。
13、机能性角色: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来标识模仿对象。
14、互补性角色:以角色关系中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
15、内部动机:指活动本身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
16、外部动机:指活动本身是由他人的直接要求引起的。
17、游戏性体验: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
18、游戏:生于一定情境,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自考必过)学前游戏论
学前游戏论第一章选择:1、在儿童游戏研究阶段中,重视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作用的研究的阶段是飞跃发展阶段。
2、以下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剩余精力说、元交际说、复演说、生活预备说。
3、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教育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福禄贝尔。
5、蒙台梭利教具: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非常强大强调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活动对儿童的发展意义,但她的教学法实际上是从儿童自然游戏中概括出主要因素,并把这些因素组织起来系统化而形成的。
她设计了14种教具,主要是训练知觉,进行感官教育和发展智力。
蒙台梭利教具构成了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核心。
儿童在活动中,通过操作这些教具,进行尝试错误和自我纠正,而获得感知觉和智力发展。
6、恩物:由福禄贝尔提出,他认为是神赐给儿童的东西。
“恩物”实际上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的恩赐物,是幼儿园里做游戏和进行作业时用的玩具和材料。
7、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对主题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分成开始—进行—结束三个阶段。
在开始阶段,教师的任务是了解幼儿游戏的愿望(扮演什么角色),帮助幼儿布置游戏环境;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帮助幼儿扩展游戏情节;在游戏结束时对幼儿的游戏与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由于过分强调对游戏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往往导致教师导演与指挥幼儿游戏,按照成人的想法让幼儿游戏的情况。
第二章选择:1、分析性游戏治疗重在解释儿童游戏的象征意义。
2、把游戏看作儿童情感危机的自我疏导,是降低焦虑和欲望的一种补偿性满足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
3、把“羊”说成“狗”属于顺应。
4、“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
5、游戏觉醒理论建立在内驱力学说的基础上。
6、已有“狗”概念,将大狗、小狗、黄狗、黑狗纳入原有认知结构:同化。
7、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理论:游戏的觉醒论。
学前游戏论--自考笔记
0399 学前游戏论课程教学提纲(参考教材: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本章核心概念: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第一节儿童游戏的本质观1、游戏的生物生本质观的基本观点:肯定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2、社会性本质观:(1)此观点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首先提出,坚持社会性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的特征。
(2)我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这是一种社会性本质观。
(3)对社会性本质观的评价:这种游戏本质观容易导致:“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
”(4)教育家杜威的游戏本质观。
儿童游戏主体性活动具体表现为:(08.10简)游戏是主体性活动,而且也是因为主体性的本质特征,游戏才直观具体地表现为是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2)游戏是儿童的独立的活动;(3)游戏是儿童的创造性的活动。
认识游戏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09.1简)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2.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地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课题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以主体性在活动中的表现和程度对活动的性质进行本质上的辨别,不再把儿童的游戏和非游戏的非主体性活动相互混淆,深刻解释了游戏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3.把游戏看作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示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促进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发展,有益于儿童主体性培养,从而实现游戏活动的独特功能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游戏论名词解释1>恩物:德国幼教家福禄培尔为幼儿在园游戏、作业设计的玩具和材料,主要6种。
2、蒙台梭利教具: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为训练儿童的知觉、进行感观教育和
发展智力而设计的14种教具,构成其教育的核心。
3、游戏指导的“三段论式”: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
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三段论式”的方法模式,即将主题角色游戏的组
织分成:开始一进行一结束。
4、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德国席勒和英国斯宾塞。
游戏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
一种无目的的消耗。
5、生活预备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格鲁斯。
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游戏
是准备生活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
(预演说、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
6、复演说:代表人物美国霍尔。
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
进化过程及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7、成熟说:代表人物荷兰拜敦代克。
游戏是儿童操作物品进行活动,是幼稚动力的一般
特点的表现。
8、补偿说/发泄论:即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
游戏是儿
童的精神宣泄,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欲望,再现那些难以忍受的体验,缓解心理紧张,减少忧虑。
9、同化: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已获得的图示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
10、顺应:儿童为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示或技能。
11 >内驱力:有机体的需要状态,能够引起、激起行为,或给行为以动力。
12、探索动作:对当前事物的性质、事物之间关系、事物变化与自己动作之间关系的考
察,是感知觉的联合运动。
13、机能性角色: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的一两个最富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来标识模仿
对象。
14、互补性角色:以角色关系中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
15、内部动机:指活动本身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
16、外部动机:指活动本身是由他人的直接要求引起的。
17、游戏性体验:游戏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或心理体验。
18、游戏:生于一定情境,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
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19、感觉运动性游戏:两岁前婴幼儿进行的游戏,其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
使用过程中获得快感,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组成。
(机能性、练习性、实践性游戏)
20、象征性游戏: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以模仿和想象扮演角色,完成以物代物、以
人代人为表现形式的象征过程,反应周围现实生活。
21、创造性游戏:较多体现儿童主动、创造的主体特征,突岀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创造
的活动。
22、以物代物:用一种物体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用被代替物的名称命
名当前物体。
23、情景转变:使行为脱离原有的真实生活情景,即动作脱离真实背景。
24、角色行为:以他人为参照系,根据表象来模仿别人的行为。
25、角色意识:能分辨现实中的我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即能在游戏中辨别真假。
26、角色认知: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
27、角色扮演:儿童在游戏中以人代人,通过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模仿或假装他人
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行为及其特征。
28、游戏主题:反映游戏内容范围的中心议题,常作为游戏的题目。
29、游戏情节: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
容的基本要素。
30、人的基本活动:有两层含义:①一日生活中除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外,
发生频率和时间最多的活动;②对人的生活或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活动。
31、行为动机:实现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互动作用的心理中介或桥梁。
32、专门化玩具:根据游戏需要,专门设计制作,可直接充当游戏的员或设备的
玩具。
33、非专门化玩具:日常生活中无固定用途、玩法、确定性不强的废旧物品或天
然材料,及某些结构造型材料。
34、娱乐玩具:模拟动物和人的滑稽造型、动作的玩具。
35、形象玩具/主题玩具:模仿物体原形的玩具。
根据模拟对象有无生命,又分
为角色玩具和用具玩具两类。
36、技术玩具/科学玩具:借助发条、惯性、电池、无线电遥控、声控、光控、
磁控、温控等活动的玩具。
37、场地空间密度:包括游戏人口密度(单位空间内的人数)和游戏材料密度(单
位空间内材料设备所占空间的比例)两方面。
38、场地结构:各种设备(或玩具)及其构成的各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户内场
地中主要探讨空间的开放和区隔;空间区隔的安排;小型分隔区和大型开放区与游戏品质的关系。
户外游戏场地分为传统游戏场地和创造性游戏场地。
39、游戏的教育化: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
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
40、教育的游戏化: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
使枯燥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
41、活动区的界限性: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教
师进行管理。
42、活动区的相容性:布置活动区时考虑各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
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43、活动区的转换性:教师划分各区域时,考虑幼儿可能岀现将一个活动区的活动转换
延伸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
44、目的性游戏/自选游戏/本体性游戏:让儿童自选、自由地开展游戏活动,
发挥自主性特点,激发内在活动动机,产生积极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
动过程,促进身心发展,实现游戏本身的发展价值。
45、教学游戏/手段性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
教学目标,即教学的游戏化。
46、游戏常规:学前教育班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儿童不适宜行为、适宜行为的禁止
或允许的经常性规定。
包括使用玩具的常规、对其他游戏行为的规定。
47、平行性游戏:指导教师接近儿童,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一同玩一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
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
48、合作游戏策略: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
仍由儿童掌握游戏进程,教师以暗示的方式引导儿童合理展开游戏情节。
49、领导游戏策略: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游戏时扮演一个关键角
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
50、学前游戏评价:以教育中的学前儿童游戏为对象,判断其效用的价值。
广义:既是对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评价(教师指导游戏的行为、环境
材料的创设、计划制定、时间安排、游戏开展与指导中的保教质量的评价
等);也是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本身的评价(儿童游戏中的情绪
状况、兴趣偏好、认知和经验水平、使用操作材料的情况、语言水平、社会
性的表现及游戏的自主性、创造性等)。
狭义:对儿童游戏行为本身的评价。
(游戏教育作用的评价、儿童现有游
戏发展水平的评价)
51、游戏指导:教师在学前儿童的游戏过程中,合理地对儿童施加一定的影响或干预,以
保证游戏发展价值和教育作用的切实实现。
52、结构游戏/建构游戏:儿童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积木、沙、土等),
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
53、模拟构造:模仿结构实例的构造活动
54、命题构造:有指定主题的造型活动。
55、自由构造:幼儿按自己意愿进行的创造活动。
56、表演游戏: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
57、体育游戏: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技能协调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游戏。
58、智力游戏:成人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的有规则游戏。
59、音乐游戏: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行的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配合的
特点。
60、语言游戏: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一种游戏。
61、计算游戏:根据幼儿园计算教育的要求来确定内容与目的,构思游戏规则与
玩法的游
戏。
62、亲子游戏:家庭内,成人与儿童间发生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