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合集下载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

第一节我们身旁的地理知识学习目标1、学习地理的意义2.意识到地理与平时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3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研究一、解开地理之“谜”亲爱的同学,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旁。

当人们的认识还不足以解说某种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时,这些现象与问题就成为谜。

地理之谜是多方面的,能够分为自然地理之谜、人文地理之谜、地区地理之谜等方面。

对于地理的问题有好多,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追踪练习】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不有关的活动()A.出门旅行B.观看天象、星座C.修路、架桥D.去医院看病二、地理与平时生活合作研究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议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

你还可以从平时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三、地理与生产建设自主学习1、农业生产一定______________,兴建工业公司要考虑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解决全世界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编制城乡规划,防守自然灾祸,促进地区可连续发展等方面,地理学有不行代替的作用。

思想拓展1、生产建设包含: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建设、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

2、甘蔗主要栽种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四川等省区,而甜菜主要栽种在我国北方东北平原、内蒙古和新疆北部。

由于甜菜喜阴凉,而甘蔗需要热量充分。

3、干旱地区栽种农作物需解决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南北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为何不一样?【追踪练习】切合就地取材、扬长避短举措的是()A.围湖造田,增添粮食生产B.变草场为耕地,栽种粮食C.林区放牧,发展畜牧业D.山区栽种果树四、地理与风土人情自主学习:课本第4-5 页。

地理乐园衣饰与地理不一样的地区,天气条件不一样,民俗习惯也不一样,其衣饰的式样也各不同样。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精品课件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精品课件
祖庙圣域(佛山祖庙)
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
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
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
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
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
南国桃源(南海)
返回6
思考探究
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地理夏令营新结识的好朋友,一个来自黑龙江省,一个来自海南省,在谈到自己喜欢的活动时,两人的答案截然不同。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我最喜欢溜冰、打雪仗…… 我最喜欢游泳……
民居与地理 这些民居有什么特色? 与地理环境有关吗? 返回
现代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出行与地理
出行与地理
பைடு நூலகம்返回
地理与生产建设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天里种荞麦”反映的是( )与地理的关系。 A. 农业生产 B. 日常生活 C. 风土人情 D. 工业生产
B
我会选
活动中学地理
许多同学喜欢看《三国演义》。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战,在山川相逼的博望坡采用火攻,以少胜多;赤壁之战,诸葛亮于七星坛前借东南风,周瑜得以火烧曹操,以少胜多,大获全胜。这两场战役的胜利,诸葛亮利用了哪些地理知识?
祝你学习成功,再见!
品牌推广规划
BRAND PLANING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 地理知识
北京立交桥
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万里长城 南海千灯湖 让我们走进地理 (geography)
解开地理之"谜"
春 夏 秋 冬
沙海茫茫 碧波荡漾 解开地理之"谜"
你知道有哪些世界之谜吗?
01
A
地理与生产建设 “风车之国”是指哪个国家? 荷兰

七年级上册(考点梳理课件)-【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

七年级上册(考点梳理课件)-【知识速记】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核心知识背记(湘教版)

③经纬网定向: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_南北__方向, 纬线指示_东西__方向。读图B,北京位于甲地的_正东__方向, 甲地位于天津的_西北__ 方向。 点拨:无论经线和纬线怎样弯曲,只要是在同一条经线上, 只有南北方向;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 ④在野外确定方向(以北半球为例) a.根据指南针定方向。 b.晴朗的夜晚根据北极星定方向。 c.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定方向。 d.根据植物定方向(树木年轮、生长方向、树影等)。
如图所示:判断科技园区、火车站、农业试验区分别在学 校的什么方向,可把指向标平移到参照物(学校)处画十字坐 标并标出四个方向,则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东北方向,火车 站在学校的东南方向,农业试验区在学校的东方。
【示例训练1】读图,图中小河汇流后的大致流向是( A )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3)图例和注记 ①图例:地图上代表各种地理事物的 符号 。地图上常见 的图例:
②注记: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 数字 等。
2.地图分类
(1)自然地图:包括 地形图 、 气候图 、 水文图 、 植 被图 等。 (2)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 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3)新型地图:包括遥感图像、 电子地图 等。
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 比例尺较大的北京市城市地
的情况

想要去北京动物园游览
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地 图
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_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__。 2.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 麦哲伦船队的 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月食;登高望 远;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轮船,先看到桅 杆,后看到船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
确定行程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第一课时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姓名:班级:组: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重点: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的热情、兴趣难点: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关系学法指导:1、认真预习,使用双色笔把课本上的重点难点勾划出来并记忆2、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完成课本第二页、三页、五页的活动题3、自已举出来日常生活中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课堂识记:1、现代英语中,“地理”一词的正确拼写是。

2、“地理”一词,最早来源于我国古代著作。

3、兴建工业要考虑、、、和。

4、荷兰国土面积有低于海平面。

课堂讨论:课本第五页第一题土地水森林当堂检测:1、下列活动中,不必利用地理知识的是()A、利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B、浏览北京奥运村C、制作奥运火炬路线传递图C、体育锻炼2、有关地区与风土人情搭配不正确的是()A、美国—圣诞节B、西班牙—斗牛C、英国—穿和服D、中国—端午节3、下列地区人们饮食习惯搭配正确的是()A、新疆人以海鲜为主食B、湖北人以糌粑为主食C、河北人以面食为主食D、湖南人以玉米为主食4、荷兰人利用风车进行围海造陆属于地理与下列哪个方面的关系()A、生活B、风土人情C、生产建设D、科学研究5、在干旱地区的自然状况下难以种植的是()A、小麦B、玉米C、水稻D、高粱6、下列各工厂的安排,你认为不合理的有()A、制糖厂—靠进甘蔗生产基地B、啤酒厂—远离城镇B、钢铁厂—靠进煤矿、铁矿之地D、冷冻厂—靠进海鲜生产基地教学反思:。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集体备课教案纸教学内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型新授课主备教师备课时间2020-8-27 使用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地理之谜。

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学习地理的体会,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熟悉身边的地理环境,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理就在我们身边教学难点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具地理图册,ppt课件。

学前三问:二次备课地理学科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地理?怎么样去学地理?设问设答,解释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举手发言。

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1.一些世界上单未解之谜就与地理有关。

你能说出来哪些?或者你有什么猜测,仍然让学生举手发言。

然后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能是什么原因,要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去讲。

但是也不能确定,可以和学生说以后在地理这条路上走得比较远,或者说以后人类科技可以调查出来,我们才能有答案,要有一个严谨的学科态度。

2.未解之谜对于我们来说尚且遥远,那么在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有哪些?举手发言,然后选取一些来通过地理的相关学科知识来进行解答。

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衣食住行都有很大的联系。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解开之“谜”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风土人情教后感本节课是学生初中学习地理的第一节课,地理作为不中考的科目,如何让学生认真去学习地理?俗话说“先入为主”。

因此,第一节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敏捷的思维,抓住学生的视觉、听觉,教师通过生活中丰富的近期的照片、刚发生的大家所关注的时事大事、生活实例营造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企盼心理”。

课堂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拓展学习空间,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4、你们知道目前存在的全球性资源、环境、 人口 问题有哪些?
人口问题
风土人情包括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活动、 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1、观看图片辨别着装的民族 2、观看图片辨别这些民居的分布地 3、观看图片指出其盛行的国家
服饰艺术 民居艺术
体育运动
唐 装
藏 袍
和服

蒙 古


傣家竹楼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解开地理之谜
1、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形成沙漠? 2、为什么黄河水的颜色那么黄? 3、为什么企鹅只生长在南极? 4、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冲 浪
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种活动 应该在什源自地方开展呢?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冰 雪 或 寒 冷 的 地 方 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种 活动应该在什么地方开展呢?
四 合 院
巴 西
西班牙
美国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你在商店购物时注意过商品的产地吗? 为什么要了解商品的产地呢?
枸杞
宁 夏 中 宁
讨论
1、同学居住的地方主要以那些粮食作物为主, 它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有怎样 的关系?
2、同学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那些水果、市场上的水果有哪些?你知道其他 水果是从哪运来的吗
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应该建 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为什么?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
现实生活中的初一地理知识应用广泛,以下是一些实例:
1.地球形状与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GPS导航、地图软件时,都离不开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理解。

例如,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时需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而电子地图的投影方式也是基于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这一事实。

2.经纬度与定位:
当我们在户外旅行、探险或导航时,会用到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具体位置。

手机上的定位服务就是通过获取卫星信号计算出所在位置的经纬坐标。

3.时区划分:
理解经线与时间的关系后,我们可以知道为何不同地区存在时差,并在跨国沟通、旅行安排航班等活动中考虑到时区差异。

4.地形地貌特征:
山顶、山脊等地形特征在生活中可用于登山、徒步等活动的安全指导,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选择路线和避开潜在危险区域。

5.气候与环境:
初中地理会介绍气候类型、风向、降水规律等知识,这些在种植作物、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如利用适宜的坡向建设房屋以获得更好的光照条件或防寒保暖效果。

6.自然资源分布:
地理学还涉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分布特点,这对能源开发、农业布局、城市发展决策具有直接影响。

7.天文现象与生活:
如月食、日食的发生原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并欣赏自然界的天文奇观;而地球公转和自转带来的四季变化则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习惯。

8.中国地理知识:
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各地物产及风俗文化的了解,可以加深对中国多样性和地域差异的认识,方便跨地区交流和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初一地理知识不仅为后续更深入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也在许多现实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2.你所在地区房屋的屋顶是什么形状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知识结构
学习地理,可以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
解开地理
我 之“谜” 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地

理就在我们身边



地理与日常生活

地理
地理与生产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 知识 地理与生产建设
应用 地理与风土人情
地理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乡土地理
1.你家乡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主要水果有哪些?
1.地理与生产活动: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受到 ___地__理_环__境__的影响和制约。 (1)地理与农业:农业生产必须__因_地__制__宜___。 (2)地理与工业: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____原_料_____、能源、_水__源___、 市场和运输等条件。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
2.地理与社会发展:在解决全球性的_人__口___、_资__源___、__环__境__问题, 防灾减灾,促进区域_可_持__续_发__展_等方面,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321.9.320:10:3520:10:35September 3,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3日星期五下午8时10分35秒20:10:3521.9.3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下午8时10分21.9.320:10September 3, 2021 •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3日星期五8时10分35秒20:10:353 September 2021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8时10分35秒下午8时10分20:10:3521.9.3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优秀范文十篇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优秀范文十篇 (新版)苏教版
工业: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面包生产厂家应该靠近一下哪个地方()
A、原料产地B、能源产地C、市场
知识点四:风土人情与地理
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各地风俗习惯
二、达标反馈,人人过关
1、改错:下面一段话中有四处错误,请改正并解释原因
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那里气候寒冷,雨量很大。男子传统
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长袍多为灰色,十分紧身合体。
学习归纳: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读“地理与生产建设”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4)、水稻是喜水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5)、小麦是耐旱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6)、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该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
1、自主学习: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构建框架
知识点一:
说一说——解开地理之谜
浏览课件中的地理之谜,并自己举例还知道哪些地理之谜
知识点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找出这些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常生活包源自衣、食、住、行,服饰与地理
饮食与地理
住房与地理
出行与地理
知识点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七上第一章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七上第一章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荷兰风车的作用?
• 巴西பைடு நூலகம்• 阿拉伯人 • 西伯利亚
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
足球 狂欢节 着长袍 戴头巾 严寒
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 最早出现“地理”一词的是公元前 世纪成文的《 世纪成文的

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生产活动也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农业必须因地制宜, 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 到原料、能源、水源、 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 • 在解决全球性的资源、人口、环境问题, 在解决全球性的资源、人口、环境问题, 编制城乡规划,防御自然灾害, 编制城乡规划,防御自然灾害,促进可持 续发展, 续发展,地理学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
•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1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2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有的地方碧波荡漾? 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 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 有的地方碧波荡漾? 3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 4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酷寒的南极大陆为什么沉睡着万顷煤田 5为什么有的地带城市密集,有地区域人迹罕至? 为什么有的地带城市密集, 为什么有的地带城市密集 有地区域人迹罕至? 为什么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什么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什么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初中地理_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密切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难点】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图片:在宇宙中地球的夜晚、夜幕降临北美洲、来自北非的沙暴直奔大西洋、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

作为地球的儿女,你一定期待了解地球和探索她更多地奥秘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理。

二、新课学习(一)解开地理之“谜”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和沙漠、大海的图片师:一年里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海茫茫,有的地方碧波荡漾?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不解的问题?学生提问------师总结:我们把这些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属于地理方面的占有很大的比例,今后我们学习了地理知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们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多媒体展示“地理”一词的来源:“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成文的《易˗系辞》里;东汉思想家王充解释:“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写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

21教育网过渡: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师:我们的生活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

多媒体展示图片:地理与服装、地理与饮食、地理与建筑、地理与交通、地理与体育活动。

小组探究:第一组:我国藏族人民的藏袍和阿拉伯人的长袍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我国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把右臂露在外边。

这样的穿着习惯是为了适应青藏高原温差大的特点;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那里气候炎热少雨,以沙漠为主。

七年级地理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导学案

1.1 我们身旁的地理知识(第 1 课时)课题第一节﹑我们身旁的地理知识任课教师课型新讲课课时 1 课时讲课时间教材本节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让学生初步认识身旁的地理知识,产生对地分理学习的兴趣: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平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析人情。

学生培育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研究兴趣,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很多还没有分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培育学生的求知欲。

析设计初步形成“联系实质,灵巧运用地理知识”的观点,培育学生保护环境、热理爱环境的思想意识。

念教一.知识与技术:学习地理的意义学二.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平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目标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重点培育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难点关键重点是让学生经过案例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产生问学习的兴趣。

题教。

学老师收集和整理有关的资料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时教课内容教师行为希望的学生行为环节间(引入)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何有的地方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5分]30新知分研究是高峰,有的地方是大海?江、黄河的水什么流?什么黄河的水是黄色的?一年里什么会有四时化? ...揭开地理之“ ”地理知与用1、地理知与平常生活:2、地理与生建XK]中国有多大?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地点?情形其些在我身的都属于地理知。

地理究竟是一怎的学科?来怎样?同学第二的“地理”一的来。

地理知与我的生活息息有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好,我必认识地理知,必学地理。

依据学生熟习的地理境,教可:(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当地的?哪些是外处运来的?什么当地不可以生?(2)、我主要栽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当地的天气、降水有怎的关系?等等。

学生思虑回答。

在教课中,教可播放一段象,也能够收集一些料,向同学展现各地的土人情,并出土人情指的是文化、在情形中开始本的学在平常生活中你有哪些百思不解的?同学后提出来。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 家乡的地理特色4.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5. 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

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图片、地图、案例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身边自然地理现象的图片,如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探究身边的自然地理现象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现象。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分析这些自然地理现象的成因。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3: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 教师展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如城市化、农业生产等。

2. 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4:家乡的地理特色1. 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特色,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家乡地理特色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Step 5: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 教师展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交通规划、农业生产等。

2. 学生讨论这些案例中地理知识的作用。

3.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6: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进行点评。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

《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

2. 身边的人文地理:城市、乡村、交通、产业、文化等。

3. 身边的地理信息技术:GPS、GIS、RS等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发现地理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理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发现的身边地理知识,互相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地理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身边地理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身边的自然地理: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现象,了解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3. 身边的人文地理:分析身边的城市、乡村、交通、产业、文化等人文地理现象,了解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4. 身边的地理信息技术:介绍GPS、GIS、RS等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地理现象,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评估学生对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学生反馈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或社区地理考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变化。

2. 邀请地理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地理知识和经验。

《我们身边的地理》校园植被,生态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校园植被,生态地理

《我们身边的地理》校园植被,生态地理当我们每天穿梭于校园之中,是否曾留意过身边那些郁郁葱葱的植被?它们不仅仅是校园风景的一部分,更是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的生态元素。

校园植被的分布、种类以及生长状况,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我们的校园犹如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而植被则是这个系统中最为直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校门口的行道树,到教学楼旁的花坛,再到操场周边的草地,每一处植被都有着其独特的存在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校园植被的种类。

在校园中,常见的树木有杨树、柳树、槐树等。

杨树高大挺拔,适应力强,在北方地区较为常见。

柳树则姿态婀娜,枝条柔软,常种植在河边或湖边,为校园增添了一份柔美。

槐树在花开时节,满树的白色花朵散发出阵阵清香,给人以美的享受。

除了树木,校园里的花卉也是种类繁多。

春天,桃花、杏花、梨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夏天,月季、玫瑰、茉莉花开不断,香气四溢;秋天,菊花金黄,桂花飘香;冬天,梅花傲雪凌霜,独自绽放。

这些花卉的分布并非随意,而是与校园的气候、土壤等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校园植被的分布也有着一定的规律。

一般来说,靠近水源的地方,植被生长得更加茂盛。

比如校园内的池塘边,往往会种植一些喜水的植物,如荷花、菖蒲等。

而在较为干燥的地方,则会选择一些耐旱的植被,如仙人掌、多肉植物等。

此外,校园的不同区域,植被的功能也有所不同。

在教学区,植被更多地起到美化环境、减少噪音的作用;在运动区,草坪则主要用于提供舒适的运动场地。

校园植被的生长状况也能反映出当地的生态地理环境。

如果校园内的植被生长良好,枝繁叶茂,这通常表明当地的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分充足。

反之,如果植被出现枯黄、病虫害等问题,则可能是气候异常、土壤贫瘠或者养护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校园植被对于生态地理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们能够调节校园内的小气候。

在炎热的夏天,树木能够提供阴凉,降低气温;在寒冷的冬天,它们又能起到一定的挡风作用。

植被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校园的空气质量。

生活地理小知识

生活地理小知识

⽣活地理⼩知识妙招就在我们的⾝边,下⾯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活地理⼩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活地理⼩知识篇1 ⼀、如何观天⽓ (⼀)⽣活中的天⽓ 1、晕 天空中有⼀层⾼云,阳光或⽉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亮周围产⽣彩⾊光环,光环彩⾊的排序是内红外紫。

称这七⾊彩环为⽇晕或⽉晕,统称为晕。

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

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卷层云常处在离锋⾯⾬区数百公⾥的地⽅,随着锋⾯的推进,⾬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天⽓的先兆。

2、华 天空中有⼀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滴⼤⼩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均匀。

⽉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亮或太阳周围紧贴⽉盘或⽇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

因⽇光太亮,所以⼈们不易观察到⽇华,⽉华则⽐较常见。

紧贴⽉盘的华⼜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其外呈黄⾊为主,最外呈红⾊。

有时在华盖外隔⼀暗圈后还会出现⼀个甚⾄⼏个彩⾊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光环,称为副华。

3、虹和霓 含七种⾊光的太阳光线,射⼊⼤⽓中的⽔滴(⾬滴或雾滴),各种⾊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光弧环。

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半径约为52度,彩⾊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才能观察到。

在夏⽇的傍晚,西⽅放晴⽽东⽅天空有云⾬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4. 曙暮光 ⽇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层⼤⽓,阳光被⼤⽓分⼦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的光亮称曙光。

⽇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空⼤⽓,因空⽓分⼦散射使天空和地⾯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我们身边的地理》课堂练习及知识点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我们身边的地理》课堂练习及知识点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上)《我们身边的地理》课堂练习及知识点【课文知识点归纳】1. 地理学科特点: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2.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构成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它们共同决定了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3. 经纬线的特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是围绕地球仪水平方向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经纬网是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位置的基础。

4. 大洲与大洋:世界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其中亚洲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5. 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地理知识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环境,还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______科学。

2. 我们生活的大洲是______,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3. 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定向法、______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

二、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是()A. 大气圈的自然现象B. 水圈的自然现象C. 生物圈的自然现象D. 宗教圈的信仰活动2. 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A. 符号越大,表示的内容越详细B. 符号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C. 符号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大D. 符号大小与表示内容无直接关系3. 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纬线长度相等B.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C.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 地球仪上纬线有无数条三、判断题1.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特征。

()2. 地球仪上的纬线都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3. 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但不包括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简答题1. 请简述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2. 你认为学习地理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综合性2. 亚洲3. 一般定向法二、选择题1. D2. B3. D三、判断题1. √2. ×(地球仪上的纬线是圆或圆弧,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地球科学爱好者的总结:地理知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地球科学爱好者的总结:地理知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

地球科学爱好者的总结:地理知识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作为地球科学爱好者,当我们走在大街小巷中,就能发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这些知识可能有些学过,有些则只是零碎、感性的印象。

但是,这些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周围和世界,同时也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今天,我就来总结一下地球科学爱好者的经验,看看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

一、了解周围我们身处的城市有多少个街区?街区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地图和街道标识来了解。

通过这些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我们的行程,同样也可以评估交通拥堵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地图和GPS来避开交通堵塞,或者选择最快捷的路线。

而在我们走在市区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道路、桥梁、交通标示、地下管网.这些建设都是由地理信息系统(GIS)设计的。

因此,使用GIS技术,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我们所在的城市,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做出更好的规划。

二、理解自然地理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

气候、土地利用、地形和水文环境——所有这些特性都经过地理分析和科学测试来评估。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更好地理解气候变化、浪潮和海平面的上升/下降、地震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

此外,在探索自然地貌时,地理知识也会派上大用场。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地图来理解山脉和河流如何形成,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这种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上各种地形地貌,同时也可以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有趣的启示。

三、影响我们的生活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环境,还可以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例如,气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未来的天气,以便我们调整户外活动。

此外,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

在商业领域,地理信息可以用来分析消费者数据以及预测市场需求,帮助我们更好地制定市场策略。

也可以根据贫穷和人口密度数据,分析和制定社会政策,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社会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式、参与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讨论后提出来。

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

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

(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方案一:
根据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教师可设问:
(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运来的?为什么当地不能生产?
(2)、我们冀州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当地的气候、降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

学生思考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