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 落实与督查: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管 理,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订“糖皮 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简称“实施细则”) 。建立、健全本机构促进、指导、监督糖皮质激素临 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制度,并将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纳 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பைடு நூலகம் 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要履 行职责,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机构临床 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 期与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内容包括:糖皮质激素使 用情况调查分析,医师、药师与护理人员糖皮质激素 知识调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的药理作用(续)
. 抗毒素和抗休克作用 高浓度时有显著的抗毒素作用,可保护机体受细菌内毒素的攻 击,但它不能中和内毒素,对外毒素无保护作用 能稳定溶酶体膜、抑制释放多种溶酶体水解酶,后者特别是组 织溶酶对心肌抑制因子( )的形成有关,可防止由 所引起的心肌收缩减弱,防止心输出量减少和内脏血循环障碍 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致热原 的敏感性 有人认为它对痉挛的血管有解痉作用,改善微循环,且对心脏 有直接增加收缩力的作用
的药理作用(续)
. 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降低巨噬细胞对抗原或异物的处理 能力 抑制 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及其淋巴因子( 、 、、、、)的释放 抑制各种介质(、)、溶酶体酶及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 物的释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免疫变态反应所致的损伤 可抑制抗体(主要为)的合成或促进抗体的溶解
糖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药 剂科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上广泛应用。但临床不合理应 用非常突出,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 大影响。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避 免或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提高疗效及降低医药费用,卫生部制定《糖 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临床应用的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为了确保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有效应用,制定本指导原则,以便指导临床医师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
二、适应症2.1 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风湿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
2.2 其他疾病:糖皮质激素在某些特定疾病中也有应用价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
三、用药原则3.1 选用适当剂型:糖皮质激素存在不同的剂型,应根据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包括口服、注射、外用等剂型。
3.2 合理调整剂量:剂量的选择应根据临床病情、患者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3.3 注意给药时间和疗程:给药时间和疗程应根据炎症程度和疾病类型进行制定,应遵循短疗程、低剂量原则。
3.4 避免突然停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
四、不良反应与预防4.1 常见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应予以重视。
4.2 预防措施: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血压等指标,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骨密度监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5.1 禁忌症:对糖皮质激素过敏的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某些具有感染风险的疾病如结核病、真菌感染等也是禁忌症。
5.2 注意事项: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特别注意儿童、老年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安全性。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1、附件2: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7.2 炎症性疾病:指各种由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病变,表现为局部炎症病灶和全身症状。
7.3 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类以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一、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代谢调控等多种作用。
然而,由于其滥用可能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合理的应用和使用指南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指南,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使用这类药物。
二、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和机制1. 分类:糖皮质激素主要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类。
2. 机制:糖皮质激素通过与胞浆或核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影响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从而发挥其抗炎、免疫抑制和代谢调控等作用。
三、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指南1. 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皮肤炎症:短期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外用。
- 关节炎:短期使用中等剂量口服糖皮质激素。
- 呼吸道炎症:短期使用低浓度糖皮质激素吸入剂。
2. 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特点,选择不同剂型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 移植排斥反应: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使用糖皮质激素。
3. 代谢调控:- 肾上腺功能减退症: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替代治疗。
- 糖尿病:糖皮质激素使用应谨慎,结合其他抗糖尿病药物进行治疗。
四、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有以下相关附件:1. 临床应用指南的表格附件,包含糖皮质激素的剂型、剂量和使用时机等信息。
2. 患者信息传达单,用于记录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和患者反应。
五、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药物滥用:指对药物的过度使用或不合理使用,超过了其治疗或预防范围,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或药物依赖等问题。
2. 糖皮质激素受体:位于细胞内的受体,与糖皮质激素结合后转运至细胞核,影响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
3. 皮质醇:一种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代谢调控等作用。
六、全文结束。
糖皮质激素及其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减量指征
病情已控制 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 出现严重毒副作用 出现机会菌感染不能控制
糖皮质激素减量原则
疗程< 10天者可忽然停药 冲击治疗后可恢复原口服剂量 早期快减,晚期慢减 病情重者分三次服,按晚中早顺序减量至顿服 3次/日 顿服 隔日顿服 停药 尽早加用其他免疫克制剂
糖皮质激素及其临床 应用
一、 糖皮质激素概况
(glucocorticosteroids,GCs)
糖皮质激素,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旳 一类甾体激素,也可由化学措施人工合成。
广泛旳生理作用
肾上腺皮质
可旳松 (cortisone)
基因调控
二、 糖皮质激素旳生理作用
糖代谢:克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旳摄取和利用,增进糖异生 血糖、糖耐量、肝糖原
蛋白质代谢:增进蛋白质分解代谢 血浆氨基酸浓度、尿氮 负氮平衡
脂肪代谢:两面作用 脂肪分解和脂肪组织特殊分布 水和电介质代谢:弱旳盐皮质激素作用,保钠排钾高血压、水肿
排钙增长、钙吸收降低骨质疏松 核酸代谢:诱导特殊mRNA合成(一种克制细胞膜转运功能旳蛋白质)
克制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旳摄取
泼尼松龙(强旳松龙)vs泼尼松(强旳松)
关联与差别
• 其中具有生理活性旳是?
泼尼松龙(强旳松龙)
Hale Waihona Puke • 其中没有生理活性,是无活性代谢物旳是? • 两者之间旳关系? • 发生代谢转换旳部位是?
泼尼松(强旳松)
在代谢中相互转化
• 药代动力学:
– 代谢差别:肝功能障碍患者适于直接使用活 性成份泼尼松龙(强旳松龙),泼尼松不能 有效代谢成为活性产物。
• 严重旳骨质疏松 • 严重糖尿病 • 严重高血压 • 精神病 • 病毒性肝炎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是一类常用的内分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炎症、过敏、自身免疫和肿瘤等疾病。
然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因为滥用或错误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因此,编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对于合理使用这类药物十分重要。
1. 药理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由肾上腺皮质合成的激素分泌在人体内的一种内分泌激素。
糖皮质激素可以结合到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分解,降低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延长细胞的生存期等。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可以调节体内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代谢等方面的生理过程。
2. 药物分类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产生,包括皮质醇、皮质酮、17-羟溶血酮等,其中皮质醇是最主要的一种。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是指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局部涂抹等方式,从外部导入人体内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根据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又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
3. 适应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适应症包括:(1)炎症:各种类型的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结节病等。
(2)过敏反应:心血管、呼吸系统过敏反应等。
(3)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肿瘤细胞增生:如淋巴瘤、大肠癌等。
4. 注意事项尽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且疗效显著,但仍有许多副作用需要注意,如:(1)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2)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会影响钙盐代谢,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3)水肿、皮肤瘀斑: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引起水肿、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
(4)增加血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增加血糖,导致糖尿病等代谢异常。
5. 临床应用指南(1)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需遵医嘱,按照剂量和时间等明确的指示进行。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
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概述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也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
其作用机制包括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和抗应激等多方面。
在临床应用中,糖皮质激素被用于各种炎症性和免疫相关的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进行概述。
首先,糖皮质激素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产生抗炎作用。
它们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如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介素等。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粘附,减少炎症病变的扩展和发展。
这些抗炎作用使得糖皮质激素在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如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和皮肤病等。
其次,糖皮质激素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它们能够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少B细胞的免疫球蛋白合成和分泌,降低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通过这些作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各类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
例如,糖皮质激素被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具有抗过敏作用。
它们能够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过敏介质,阻断过敏反应的发生。
因此,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最后,糖皮质激素还能够对体内的应激反应起到调节作用。
当机体面临应激情况,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生成和释放,以提供能量供给。
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从而减轻应激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因此,糖皮质激素常被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创伤和手术等应激性疾病。
总之,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和抗应激等多种作用的激素。
在临床应用中,糖皮质激素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和免疫相关的各种疾病的治疗。
然而,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并与患者共同评估风险和利益。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糖皮质激素应用的详细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重要的内分泌药物,应用广泛,但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正确的应用能有效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本指导原则将从适应症、剂量选择、给药途径、疗程时间、副作用预防等方面进行细化讲解。
2.适应症2.1 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2 免疫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对于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能有效抑制免疫反应。
2.3 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用于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排斥反应。
3.剂量选择3.1 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合理选择初始剂量,一般可从小剂量开始。
3.2 维持剂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疗效,逐渐调整维持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3.3 缓解剂量:在严重病情发作时,可暂时增加剂量以迅速缓解症状,并逐渐减少剂量到维持剂量。
4.给药途径4.1 口服给药: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适用于大多数病情。
4.2 局部使用:对于皮肤炎症等局部病情,可使用外用剂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减少全身副作用。
4.3 静脉注射:对于急性、重症炎症反应,可考虑静脉注射。
5.疗程时间5.1 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短期应用在数天至数周,用于控制急性病情或预防急性疾病发作。
5.2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在数月至数年,用于治疗慢性疾病或维持缓解状态。
6.副作用预防6.1 骨质疏松: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导致骨质疏松,应注意补充钙、维生素D等。
6.2 免疫抑制:糖皮质激素应用会抑制免疫系统,易导致感染发生,应注意预防。
6.3 高血压:部分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后会出现高血压,应密切监测血压。
附件:本文档附带有相关的糖皮质激素疗程时间表和剂量调整表,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皮质激素:指一类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内分泌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
糖皮质激素临床的应用
糖皮质激素临床的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的应用1:简介1.1 定义: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的内源性激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和免疫性疾病。
1.2 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细胞核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调控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和细胞信号传导,从而发挥其治疗效果。
1.3 临床应用范围: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
2:糖皮质激素的治疗适应症2.1 类风湿关节炎2.1.1 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关节肿胀和疼痛情况等指标,确定适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
2.1.2 剂量和使用频率: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特点,确定合理的糖皮质激素剂量和使用频率。
2.1.3 治疗进程和疗效评估:指导患者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定期进行疗效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2.2 哮喘2.2.1 患者分类和评估:根据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发作频率和肺功能等指标,确定适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案。
2.2.2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和剂型: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哮喘控制情况,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种类和剂型。
2.2.3 使用指导和剂量调整: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并根据疗效和患者反应进行剂量调整。
2.3 系统性红斑狼疮2.3.1 病情评估和分型: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器官受累情况等指标,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型和治疗方案选择。
2.3.2 糖皮质激素的联合治疗:将糖皮质激素与其他免疫调节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疾病控制效果。
2.3.3 长期管理和疗效评估:定期随访患者,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 糖皮质激素使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剂量表-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监测表4:法律名词及注释- 糖皮质激素:指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 糖皮质激素受体:存在于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与糖皮质激素结合后调控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本文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免疫抑制、代谢调节等方面,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例如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蛋白质合成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
糖皮质激素还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传导,例如通过抑制炎症介质与其受体的结合来减轻炎症反应。
2. 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也是其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
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降低炎症介质的产生,从而减轻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和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还能够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介导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从而降低免疫系统的免疫应答。
3. 代谢调节作用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也是其重要的药理作用之一。
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糖原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分解,从而提高血糖水平并导致蛋白质分解。
糖皮质激素还能够抑制脂肪细胞的脂肪的分解,导致脂肪的堆积和肥胖。
1. 治疗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炎症等。
糖皮质激素能够迅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2. 控制过敏反应3. 免疫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还被应用于治疗各种免疫系统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攻击,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
4. 其他应用糖皮质激素还被用于治疗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肿瘤的炎症反应,提高器官移植的存活率,并减少多发性硬化症的发作。
三、使用注意事项尽管糖皮质激素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1: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也称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其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自1952年首次合成以来,糖皮质激素已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药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包括药理作用、适应症、用药方案、副作用和禁忌症等。
2:药理作用2.1 免疫抑制作用2.2 抗炎作用2.3 代谢调节作用2.4 抗过敏作用3:适应症3.1 慢性炎症性疾病3.1.1 类风湿关节炎3.1.2 红斑狼疮3.1.3 炎症性肠病3.2 过敏性疾病3.2.1 哮喘3.2.2 过敏性鼻炎3.3 自身免疫性疾病3.3.1 天疱疮3.3.2 类白血病反应3.3.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4:用药方案4.1 给药途径4.1.1 口服4.1.2 注射4.1.3 外用4.2 剂型选择4.2.1 口服制剂4.2.2 注射制剂4.2.3 外用制剂4.3 剂量调整4.4 治疗方案4.4.1 初始治疗4.4.2 维持治疗4.4.3 拮抗治疗5:副作用5.1 骨质疏松5.2 高血压5.3 免疫功能抑制5.4 妊娠并发症6:禁忌症6.1 糖尿病6.2 肾功能不全6.3 心脏病6.4 活动感染附件:- 附件1: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南- 附件2:糖皮质激素药物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皮质激素:指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内源性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2、免疫抑制:指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减轻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的症状。
3、抗炎作用:指能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的药物作用。
4、代谢调节作用:指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糖类和脂类代谢的调节作用。
5、抗过敏作用:指减轻过敏反应,降低过敏疾病症状的药物作用。
全文结束 \。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一、简介糖皮质激素(GC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内源性激素,可通过模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来调节机体的免疫、炎症、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
本指南旨在提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准确使用建议,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最佳疗效与安全性。
二、药理学2.1 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与细胞胞质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进入细胞核,影响D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过程,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主要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抑制免疫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组织纤维化等。
2.2 药代动力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吸收迅速,在体内广泛分布,并与蛋白质结合。
它们经过肝脏代谢,并通过肾脏排泄。
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对吸收和消除影响较大。
三、适应症3.1 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可用于缓解炎症性疾病的症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2 免疫调节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如器官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3 呼吸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3.4 皮肤疾病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
四、用药注意事项4.1 剂量和给药途径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类型进行个体化调整,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疗程原则”。
4.2 用药时机与频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并注意规律性。
4.3 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水肿、高血压、骨质疏松等。
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4.4 注意长期使用问题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许多潜在的副作用,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附件: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专家共识表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用药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皮质激素: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免疫、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疗效,降低医药费用,根据原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文件,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症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症尤其是相对适应症较广的药物,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各医疗机构较为普遍的存在着未严格按照适应症给药的情况,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I型糖尿病。
(一)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炎、抗毒、抗体克和免疫抑制、以及影响代谢、血液造血系统的作用以及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等多方面的作用。
其应用涉及临床多个专科,应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掌握严格的用药指征及禁忌症,正确、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二)正确、合理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一是治疗适应症掌握是否准确;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三)对糖皮质激素有慎用情况但必须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才能控制疾病挽救生命时,可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严密监测原发病病情变化的同时,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二、合理制定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包括选用品种、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等。
(一)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症,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
(二)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mg∕d;2.小剂量:<O.5mg∕kg.d;3.中等剂量:0.5〜1.Omg∕kg.d;4.大剂量:大于l.Omg/kg.d;5.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0mg∕kg.d o(三)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
2.给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7用,应按不同治疗目的选择剂量。
一般认为给药剂量(以泼尼松为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服用维持剂量:2.5∼15.0 mg/d;(2)小剂量:<0.5mg·kg-1·d-1;(3)中等剂量:0.5∼1.0 mg·kg-1·d-1;(4)大剂量:大于1.0 mg·kg-1·d-1;(5)冲击剂量:(以甲泼尼龙为例)7.5∼30.0 mg·kg-1·d-1。
3.疗程:不同的疾病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 天。
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
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重复冲击治疗。
(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 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
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3)中程治疗:疗程3 个月以。
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
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 个月。
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
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8逐渐停药。
(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4.给药途径:包括口服、肌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全身用药,以及吸入、局部注射、点滴和涂抹等局部用药。
分类及常用药物(表1~4)(一)按作用时间分类:可分为短效、中效与长效三类。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合成与分泌于肾上腺的类固醇激素,它们与高尔基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免疫抑制、抗过敏等,因此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主要通过与细胞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发挥,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DNA结合,改变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的药理作用有:1.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减轻炎症症状。
糖皮质激素还能够减少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提高组织修复能力。
2. 免疫抑制作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少抗体的生成和淋巴细胞的迁移,从而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反应。
这使得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它能有效缓解疼痛、减轻关节肿胀和早晨僵硬感,并改善患者的体力活动能力。
2. 免疫调节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
它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活动性,减缓疾病的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的治疗,如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等。
它能够恢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正常水平,减少症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但长期和高剂量的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增加感染的风险等,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应慎重评估风险与收益,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使用的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然而,不当的使用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帮助医生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二、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1 适应症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疾病等。
2.2 禁忌症糖皮质激素在以下情况下禁用:性感染、真菌感染、结核感染、消化性溃疡、精神障碍等。
三、糖皮质激素的剂型与用药途径3.1 剂型糖皮质激素有口服、注射、外用等多种剂型。
3.2 用药途径糖皮质激素的用药途径应根据病情和具体情况选择,如病情紧急可选择静脉注射,轻度病情可选择口服等。
四、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疗程4.1 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应根据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过量和不足。
4.2 疗程糖皮质激素的疗程应尽量短,避免长期应用。
五、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与监测5.1 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骨质疏松、水钠潴留等,应加以监测和处理。
5.2 监测指标糖皮质激素的监测指标包括肾上腺皮质功能、骨密度、血压等。
六、糖皮质激素的特殊人群应用注意6.1 儿童对于儿童的应用要特别谨慎,避免影响生长发育等。
6.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应用要慎重考虑,避免不良影响。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指南、常见不良反应表等。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糖皮质激素:一类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
2、适应症:指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的疾病或症状。
3、禁忌症:指糖皮质激素在某些情况下禁用的疾病或症状。
4、剂型:糖皮质激素的给药形式,包括口服、注射、外用等。
5、用药途径:指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6、剂量:指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确定。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合成的类固醇激素,主要分泌于肾上腺皮质,可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炎症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等。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1. 临床应用1.1 炎症性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治疗炎症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发挥治疗作用。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包括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
在治疗炎症性疾病时,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局部或全身给药。
1.2 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被广泛应用于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它们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轻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常见的免疫性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
在治疗免疫性疾病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常与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1.3 过敏反应的治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常用于过敏反应的治疗。
过敏反应是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异常反应的过程,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瘙痒、鼻塞、喷嚏等。
1.4 其他临床应用除了上述疾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有其他一些临床应用。
例如,在某些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用于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可用于调节血压、预防排异反应等。
2. 药物的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对炎症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
它们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同时,也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可以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从而减少炎症过程中的纤维化。
3.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尽管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其长期使用和过量使用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性:手术、外伤、感染、发烧、急性心肌梗死及脑血管意外等任何应激 刺激均可激发其分泌,甚至抽血时疼痛、精神紧张也可促进分泌
? 激素人工替代时缺乏上述特性 如口服氢化考的松后迅速被吸收,在30 min 左右达高峰, 以后迅速下降,半衰期约为80 min
垂体ACTH促进以上三类激素的分泌,但对下 丘脑和垂体起负反馈(抑制) 作用的只是糖皮 质激素
HPA 轴功能减低时 ,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是常用的 方法。由于替代激素的药代动力学与激素自身分泌 的特性之间的差异 ,以及各疾病的病理生理情况不同 ,要求替代激素的选择和给药方法必须个别化
替代治疗
适应证 ?各种原因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减低,需激素
是盐皮质激素不足表现 ,相反血压过高是过量征象 ? 由于替代的氢化考的松吸收快、排出快 ,与皮质醇自然分泌、代谢过程不同 ,所以测定
替代后血清皮质醇和 UFC 的水平不能正确反映替代激素的实际效果
? 慢性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病人替代治疗因垂体前叶功能
减低主要影响皮质醇的合成,醛固酮分泌主要受肾素-血管紧张 素系统调节,其合成不受影响,所以选用滞钠作用弱、作用时间 较长的强的松治疗较为适宜 ? 强的松早晨5 mg, 下午2.5mg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
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 王维敏
糖皮质激素种类和特性
用于临床治疗的糖皮质激素除氢化考的松 (皮质醇)属人体自然分泌的激素外,绝大 多数为人工合成的非天然激素
主要特性
?抗炎及抑制免疫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 ? 潴钠、排钾作用减少,甚至无潴钠、排钾作用,有利于减少高血压、
低血钾的副作用 ?但糖异生等物质代谢影响和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负反馈
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加重了致糖尿病、向心性肥胖和脂代谢异常等的 副作用,同时也加重引起自身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甚至在撒停药后发 生皮质功能减退危象
主要糖皮质激素特性比较
名称
氢化考的松(hydrocortison) 醋酸考的松(cortison) 琥珀酸钠氢化考的松 强的松(prednisone) 强的松龙(predisolone) 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isolone) 氟羟氢化泼尼松(去炎松)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倍他米松(beamethasone) 对氟米松(fludrocortisone)
地塞米松作用超过 24 h , 药物容易累积 ,用量比短效和中效激素为小 应用氢化考的松等短效激素替代时 ,日剂量分两次给药 ,清早给全日量的 2/ 3 , 下午给 1/ 3 中长效制剂可早上 1 次给药
应激时剂量调整:应根据应激刺激大小,临时增加剂量
?轻度应激(如感冒、轻度外伤等) 原口服剂量加倍
?中度应激(如中等手术、较重创伤等) 增用静滴氢化考的松100 mg/d ,分2~3 次给
?重度应激(大手术、严重感染和重度外伤等)增用静滴氢化考的松200~400 mg/ d ,分3~4 次静滴
应激消除后逐渐恢复到平时剂量
原发性和继发性肾上腺功能减低的替代方法有所区别
Addison 病替代治疗: ? 因肾上腺被破坏,皮质醇、醛固酮的合成可能同时受损 ? 临床上除有皮质功能减低症状外,皮肤粘膜色素沉着是特征性表现 ? 内分泌检查:高血浆ACTH、低血清皮质醇和低尿游离皮质醇(UFC) ? 治疗:应选用滞钠作用强的氢化考的松,同时进高钠饮食
等效量 (mg)
20 25 25 5.0 5.0 4.0
4.0 0.75 0.6 2.0
理糖作用
1.0 0.8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 3.5 4.0 5.0
滞钠作用
++ ++ ++ + + 0
抑制HPA时间 (小时) < 12 < 12 < 12 12-36 12-36 12-36
5.0
0
12-36
30
0
> 48
性激素: ? 主要是雄性激素去氢异雄酮(脱氢表雄酮) 、Δ4 雄烯二酮和11β-羟雄烯二酮 ? 由网状带分泌 ? 对启动性腺发育和促进蛋白质合成有重要作用 ? 在生理状态下这些激素雄性化作用远不如睾酮,但在21羟化酶和11β羟
化酶缺陷时由于这些激素合成过多,可导致男性性早熟和女性男性化
盐皮质激素: ? 主要为醛固酮,由球状带分泌 ?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促进潴钠排钾,调节水盐代谢
? 在替代治疗时给药剂量应早晨最大,以后递次减小,短效制剂 分次给药时更应如此
? 当病人处应激情况下时,应酌情增加替代剂量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替代治疗
? 平时维持剂量 :个体激素需要量各异 氢化考的松 20~30 mg/ d 强的松 5~7. 5 mg/ d 地塞米松 0. 25 ~0.75 mg/ d
替代治疗 ?羟化酶缺陷等原因导致皮质醇合成障碍和先天性肾上腺皮质
增生,用作替代和抑制治疗 ?因其他任何导致暂时性的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或绝对不足时
正常人皮质醇的分泌有以下特性:
?昼夜周期分泌节律性:无论ACTH或皮质醇, 6 :00~9 :00 分泌最高,以后逐 渐下降,到午夜时最低。这种节律性受下丘脑CRH 和大脑神经控制
35
0
> 48
10
0
> 48
肾上腺皮质主要分泌三类激素 :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由束状带分泌 ? 促进蛋白质、脂肪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肝糖原合成增加和血糖升高, 是胰岛素
的主要对抗激素之一 ? 体内重要应激激素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重要调节因子 ? 机体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激素,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时主要的替代激素
若用氢化考的松替代不能维持正常血压和血钠水平 ,需用盐皮质激素 替代治疗,如口服9α2氟氢考的松,0.1 mg/ d
疗效判定主要根据 ? 临床上皮质功能减低的表现完全消除 ,不出现激素过量征象 ? 上午8 :00 和午夜的血浆 ACTH 水平降至正常或略低是替代剂量适宜的重要指标 ? 血清钾、钠和血压监测是盐皮质激素替代是否适宜的指标 ,若血钠偏低、体位性低血压
? 疗效判定: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评估 ? 测定血浆ACTH、皮质醇和UFC 对疗效评估无意义 ? 继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者往往还有垂体-甲状腺、性腺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