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音-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它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让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沟通交流。

在初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声音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当物体振动时,就会向周围媒质传播机械波,从而产生声音。

常见的声源有乐器、人的声带、汽车引擎等。

声音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声波会在媒质中以波的形式传递,并经历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 频率: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高,声音就越高音调;频率低,声音就越低音调。

2. 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度,可以通过声级来衡量。

声级的单位是分贝(dB)。

响度与声音的能量有关,能量越大,声音就越响。

3. 声速:声速是声音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单位是米/秒(m/s)。

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

三、媒体对声音的影响声音在不同媒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不同媒质对声音的传播会有不同的影响。

1. 固体:在固体中传播,声速比在空气中更快。

这是因为固体的分子间距离小,分子振动传递速度快。

2. 液体:在液体中传播,声速比在空气中更快。

但液体分子间距离相较固体较大,所以声速会比固体中稍慢。

3. 空气:在空气中传播,声速相对较慢。

空气的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振动传递速度相对较慢。

四、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当声音波到达障碍物时,部分能量会被障碍物吸收,部分能量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声音的反射和回声进行定位和判断。

比如在山谷中发出声音,可以通过回声来判断山谷的深度和位置。

五、声音的干涉和共振当两个或更多声音波同时传播到同一地点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干涉可以是增强或减弱声音的效果。

共振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声音的频率接近时,物体会产生共振现象。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声现象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声现象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声现象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转变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一、介质种类。

二、介质温度。

记住:1℃速度340/s。

二、咱们如何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进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发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样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点也不同,这些不同确实是判定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确实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音调就低;频率决定音调。

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人耳听觉范围:20Hz-XX0Hz。

超声波:高于XX0Hz的声音。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声音的特色。

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三种乐器:冲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

乐器的音调:长短、粗细、松紧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四、噪声的危害和操纵噪声:物体做无规那么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和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强弱的品级和危害: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

为了爱惜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0dB。

操纵噪声:避免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避免噪声进入人耳。

即:一、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初二物理声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知识点

第一章声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例1:在平放的鼓面上撒点细纸屑,在敲击鼓面使之发声,会发现鼓发声时,细纸屑在鼓面上跳动,不发声时细纸屑也不动了,这说明了什么?例2“风声、雨声、读书声”分别是由、、和的振动产生的。

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例3: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反说话,这是因为()A.月球上噪声很大 B.月球上的空气不含氧气C. 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D.月球上温度太低知识点3声速声速跟介质和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快,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快。

在15℃气中声速为340米/秒。

例4: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他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知识点4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直接传染人耳朵的声波)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例5: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时,当发出声波信号后5秒收到反射信号,试估计该处海底的深度。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1500米/秒)1.2声音的特征知识点5 响度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

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耳离声源的距离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例6:当鼓手敲鼓时,加大力度则振幅,响度,离鼓远、近不同的学生能够对响度感觉不一样,这说明响度还跟有关。

知识点6:音调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还与发声体的结构有关,结构不同音调不同。

例7:男低音演员独唱时,由女高音演员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演员比女高音演员()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知识点7:音色音色与声音的频率组成有关。

例8:我们在室内能辨别出室外是哪几位同学在谈话,原因是()A.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B.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C.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知识点8:噪声和乐音噪声:发声体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没有周期性。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初二物理学问点总结归纳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凹凸叫音调;音调的凹凸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凹凸确定音调的凹凸;振幅的大小确定声音的响度。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

超声的应用有:超声波粉碎结石、声纳探测潜艇、鱼群,B超检查内脏器官。

5、乐音与噪声:乐音:动听悦耳、使人开心的声音;是物体做规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是物体做无规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dB声音的强弱的等级。

6、掌握噪声的三个途径是:吸声、隔声、消声;即在声源处、在传播途径和在接收处掌握。

7、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渔民利用声纳探测鱼群(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如某些雾化器利用超声波产生水雾8、回声:声音在传播途径中遇到碍物被返射回去的现象,叫回声。

如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人耳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

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听到立体声。

学习物理学问点的〔方法〕学校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把握,应力求做到“五会”:①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表达概念、规律的内容。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声现象及物态变化(一)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8、理解:(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2)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9、两种反射现象(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2)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0、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1、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1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源一定在振动。

2 声音只有通过介质才能进行传播。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气体中最慢,在固体中最快。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 回声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障碍物反射形成的。

燕子泥(利用反射消除回声),回音壁。

问题:形成回声的条件是什么?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二声音的特性和本质1 响度、音调、音色一般被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提高响度的方法有三种:A 加大声源的振幅(大力敲鼓)B 靠近声源C 使声音更加集中(听诊器)②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反之亦反。

可以通过敲打物体听音调的变化来判断物体的好坏。

注:声源在振动时,振动有快慢之分,振动的快慢用频率表示。

频率表示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

某人心跳每分钟72次,其频率为HZ③声音的品质叫音色,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源,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口技演员模仿的主要使音色。

2 声音本质上使一种波,即声波。

声波具有能量,它能使物体振动,粉碎小石头。

人耳可听声波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

频率超过20000HZ的称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频率低于20HZ的称为次声波,具有容易绕过障碍物,传播距离远,无孔不入的特点。

三声音的两面性及等级1 正面①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请举例)②声音可以提供能量(请举例)注:超声波测速(声呐定位原理),雷达测速(多普勒效应的应用)2 反面①噪声是指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

②应对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举两种方法),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以声消声。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发生:(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发声体能够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气体、液体、固体作介质,通过声波形式传播(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4)、声速跟介质种类、介质温度相关。

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发声体介质耳朵(振动发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 (接收到声波引起听觉)声音特性(1)、音调:声音高低叫音调音调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响度大小与发声体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相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2)、噪声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3)、噪声的控制: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声的利用:(1)、声能传递信息(2)、声波传递能量声能传递信息: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下大雨;用声呐能够帮渔民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蝙蝠是利用回声定位来确定位置和距离、水手能通过号角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前一段时间病人心、肺的状况;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B“超探病声波传递能量:用超声波清除眼镜片上的垢迹、清洗精细的机械、、;医生用超声波为病人除去体内的结石回声声音(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2)、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3)、回声利用:增强原声、测距离。

初二物理《声现象》常考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现象》常考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现象》常考知识点
声音的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物理量
响度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频率的定义是1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例如,2s振动700次,那么频率是350Hz)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 000Hz,频率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是超声波。

次声波、声波、超声波的速度是一样的(频率也是一样的)
影响响度的因素有:
a.物体振动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b.到发声体的距离,距离越近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c.声音的发散程度,发散程度越小响度越大,发散程度越打响度越小。

音色与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打击乐器是靠乐器振动发声
弦乐器是靠弦振动发声
管乐器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装水的瓶子,如果敲击:水越少越容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如果在瓶口吹:空气越少(也就是水越多)越容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在做这个题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是敲瓶子还是吹瓶子。

蚊子和牛相比:蚊子音调高响度小
牛的音调低响度大。

科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声知识点与典例

科教版初二物理第三章声知识点与典例

第三章声(一)认识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源;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例:人的声带、青蛙的鸣囊。

2、声音的传播:形式—声波;条件—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声音传播的距离除以所用时间;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340m/s;v=s/t。

4、人的发声和听声能力: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赫兹、HZ;20HZ~20000HZ、超声、次声。

(二)乐音三特征1、音调——声音尖不尖;振动频率;2、响度——声音大不大;振动幅度+人与声源的距离;3、音色——声音不一样;发声体的材料。

(三)噪声1、噪声: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2、噪声大小及危害:30dB~40dB 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 分散人的注意力90dB 耳聋、头痛150dB 鼓膜破裂、听力完全丧失3、控制噪声:生源振动产生声音→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引起鼓膜振动(消声器)(公路旁的声音屏障)(耳塞)→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四)声与现代科技1、回声。

2、共鸣。

3、超声——例:B超、声呐、雷达。

4、次声。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凡是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发出我们可以听得见的声音B.凡是我们可以听得见的声音的物体一定在振动C.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2、初春时节,柳笛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制作“柳笛”。

用力吹就发出声响,相比之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的振动产生的。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0000m/s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4.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声B.不仅空气和大地能传声,水也能传声C.水不能传声D.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5.小明把耳朵贴在实心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铁管,小明先后听到两个响声,先听到的声音是由______________传播来的响声,这说明声音在_______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比在______________中的要快;当小芳敲击另一盛满水的长铁管时,试想小明能听到几次声音?知识点三:声速6.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7.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冒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 ( )A.少记2.94s B.多出0.294sC.少记0.294s D.无法计算8.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的深度,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该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因为。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媒介传播。

-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振动使空气颤动,产生声波。

- 传输声音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不同。

2. 声音的特性
- 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单位是赫兹(Hz)。

- 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dB)。

- 声音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程。

3. 声音的反射、传播和吸收
-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传播过去,一部分被吸收。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约1500米/秒。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固体中的声音传播能力最好。

4. 声音的利用
- 声音的传播特性可以基于此来进行声学设计,比如音响系统、房间声学设计等。

-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可以用于改善音质,比如吸声板、隔音设
备等。

5. 声音的危害
- 声音能够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声
音下可导致听力受损。

- 需要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在高噪音环境下暴露。

以上是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大致汇总,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反射传播吸收、利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介绍。

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
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声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声现象的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时产生的。

振动物体的能量使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声波。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越大,声速越快。

3.声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的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和音速。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与声源振动的谐波有关;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和共鸣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种反射称为回声。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共鸣现象会发生,使物体发出更大振幅的声音。

5.声音的变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如吸收、折射、散射、衍射等。

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物体吸收而减弱;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散射是指声波遇到不规则表面时改变方向;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弯曲传播。

6.声音的保护和利用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声音保护。

常见的声音保护措施包括低音量听音乐、戴上防噪耳塞等。

声音的利用包括通讯、音乐、声纹识别等诸多方面。

7.声音的传播媒介声波可以在空气、水、钢铁等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水中约为1500米/秒,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

8.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波长是声波的一个特性,是指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声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越短,声音的频率越高。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初二物理声音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音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音知识点
1. 声音是咋传播的呢?就像接力比赛一样,一个传一个呀!比如敲一下桌子,声音就从这儿传到那儿啦。

2. 声音的速度快不快呢?哎呀,那可比我们跑步快多啦!就像闪电和雷声,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3. 不同的声音为啥不一样呀?这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相和性格一样嘛!比如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就很不同呀。

4. 声音还有响度呢!大声喊和小声说差别可大啦,就像鞭炮声和轻声细语一样明显。

5. 音调又是啥玩意儿呢?哼歌的时候高音和低音不就是嘛,多有趣呀!
6. 那声音也能反射呢,跟皮球弹回来似的,你说神奇不神奇!在山谷里大喊一声就能听到回声。

7. 噪音可讨厌啦!就像一群苍蝇在耳边嗡嗡响,让人烦躁不安。

8. 而好听的声音就是享受呀,比如悦耳的音乐,简直让人陶醉其中!
9. 声音的世界真的好神奇呀!我们要好好了解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呀!
我的观点结论:初二物理声音的知识点真的很有意思,了解这些能让我们对周围的声音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八年级声音有关知识点

八年级声音有关知识点

八年级声音有关知识点说话、唱歌、听音乐……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声音的魅力。

但是,你知道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吗?声音究竟有哪些特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声音相关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也开始振动,这些压缩和膨胀的空气波,就是声波。

我们的声带在呼吸时一定程度上振动,让经过它们的气流振动,进而形成声音。

2. 声音的特点声音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你可能听说过以下常见术语:音高:与频率有关,高频率的声波对应着高音调,低频率的声波则对应低音调。

响度:即声音的强度,或音量。

有些声音比其他声音更大声。

音色:即声音的质量或品质。

同样是一个音高和响度的声音,但它们来自不同的乐器或不同的人声部分,就能够产生不同的音色。

3. 如何听到声音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就是外耳、中耳、内耳和大脑之间的协调工作:首先,声波穿过耳孔,走进了外耳。

耳轮和耳垂帮助捕捉声波;声波进入中耳后,会撞击鼓膜并让它振动。

鼓膜本身也有许多神经末梢,可感受到振动;振动的鼓膜转化为耳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振动,传到了内耳。

内耳中的耳蜗和前庭会感受并转化它们为神经信号;这些神经信号沿着听神经进入了大脑,大脑则把它们转化为我们听到的声音。

4.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在电话和对讲机通信中使用,甚至可以通过卫星与遥远的地方交流;测量声音的响度和频率,就可以确定是否需要降低噪音水平,以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声音是音乐和艺术的基石,在表达情感和创造美的同时,也能让人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总之,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学习关于声音的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学原理,也能让我们更好地欣赏音乐和声音的多样性。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声现象及物态变化(一) 声现象1. 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3.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1)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4.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 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6. 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7. 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 声音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 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二)物态变化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3温度计(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构造量程分度值用法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① 离开人体读数② 用前需甩实验温度计无—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寒暑表无—30 —50℃ 1℃ 同上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7.熔点和凝固点(1)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2)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3)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8.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9.蒸发现象(1)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10. 沸腾现象(1) 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11. 升华和凝华现象(1)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12.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第二部分光现象及透镜应用(一)光的反射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初二物理上第三章---声音(复习总结)

初二物理上第三章---声音(复习总结)

第三章 声(复习)一、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真空不能传声,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声音速度单位是m/s ;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t s(15℃时,V 空气=340m/s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一般情况,温度一定时:V 固>V 液>V 气。

4、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波→鼓膜→听觉神经→大脑听觉中枢骨传导。

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包括:音调、响度、音色(这是乐音三要素)6、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符号是dB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与距离也有关,距发声体远近、向一个方向传声(声音是否分散)也会影响响度大小。

7、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Hz )。

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厚薄影响音调。

8、音色又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特色。

决定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

(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9、噪声定义: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

危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生命。

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 ,超过90dB 会损害健康;0dB 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10、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1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见就成了回声。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从清晨鸟儿的啼鸣,到教室里老师的讲课声,再到夜晚电视里传出的音乐声,声音无处不在。

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声现象是一个重要的章节,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其中的知识点吧。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它会带动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等)一起振动,从而形成声波。

例如,击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弹琴时,琴弦振动发出乐音;说话时,声带振动形成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可能还会继续传播。

这就好比敲钟时,当我们停止敲击,钟还会余音缭绕,那是因为之前产生的声音还在空气中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比如,在铁轨一端敲击,在另一端能更早听到声音,这是因为声音在铁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在真空中,声音是无法传播的。

想象一下宇宙中的太空环境,那是真空的,所以宇航员之间交流需要依靠无线电设备。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比如,我们能听到回声,就是声音反射的结果。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例如,女生的声音通常比男生的音调高,因为女生声带振动的频率较高。

2、响度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

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声音更响,就是因为用力击鼓时鼓面振动的幅度大。

3、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够通过声音辨别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靠的就是音色的差异。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会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神经衰弱等问题。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详细总结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3、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传播的具体过程是:物体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形成声波,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 ;声音在150C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影响因素:声音的速度与传播声音的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等等;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声音的总结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

2、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3、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