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概论

合集下载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8春在线作业1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8春在线作业1

(单选题) 1: “五段教学法”属于A: 斯宾塞B: 赫尔巴特学派C: 蔡斯D: 凯洛夫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最早在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学家是A: 赫尔巴特B: 乔伊斯C: 夸美纽斯D: 裴斯泰洛齐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早在19世纪,()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就曾阐述过。

A: 泰勒B: 布鲁纳C: 杜威D: 斯宾塞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关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是产生较早,比较传统的观点。

A: 课程内容即教材B: 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C: 课程内容即活动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倡导高难度进行教学的是A: 布鲁纳B: 根舍因C: 赞科夫D: 查斯特正确答案:(单选题) 6: ()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A: 问题意识B: 批判意识C: 怀疑意识D: 创新意识正确答案:(多选题) 1: 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类型有A: 独立模式B: 循环模式C: 包含模式D: 渗透模式E: 对比模式正确答案:(多选题) 2: 教学过程的矛盾包括A: 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B: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C: 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D: 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多选题) 3: 关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正确的是A: 课程资源是指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不包括知识、技能等。

正确答案:(多选题) 4: 传统教学论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有A: 夸美纽斯B: 赞科夫C: 赫尔巴特D: 凯洛夫正确答案:(判断题) 1: 合作式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的类型:实验性的探索、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研究。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2: 课程与教学目标不能够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判断题) 3: 理智能力的发展不是探究式学习的三个基本的目标当中的一个。

课程与教学概论

课程与教学概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1、课程观念的变化:(1)、强调课程是学习者实际经验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课程观念呈现从学科中心到以人为本的转向。

(2)、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创新的过程。

(3)、强调师生的经验、环境、教材等因素整合的广阔的课程资源新视野(4)、从只关注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与隐性课程并重。

2、课程论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及著作):1902年,杜威《儿童与课程》(最早);1918,博比特《课程论》;中国:1989,陈侠《课程论》;1989,钟启泉《现代课程论》3、教学观念的变化:(1)、教学是一种交往活动。

教学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其本质也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2)、教学是一种意义建构。

教学其实是要构筑一种促进学习者主动进行知识与意义建构的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习者,让他们自己尝试去理解事物,去探索和建构知识。

(3)、教学是师生主动开发资源,不断创生课程的过程。

(4)、“教”服务于“学”,,服务于学生主动地探索性的学习。

4、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的拉特克;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一书问世标志着教学论的诞生。

5、课程与教学的关系:(1)、“小课程观与小教学观”:课程与教学分离。

课程和教学相互独立,互不交叉。

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其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和分工。

(2)、“大教学观”:教学包含课程。

可称为教学内容所取代,可成熟与教学论研究的范畴。

(3)、“大课程观”:课程包含教学。

课程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课程系统由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组成其中的可课程实施即教学,教学是课程系统中的一个环节(4)、“整合观”:课程与教学论。

该观念发端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课程与教学是一个有机的共生的整体,即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与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合二为一,二者是同一事件的两个角度,两个方面。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理论基础1、课程与教学的教育学基础:(1)、教育本质论(2)、教育功能论(3)、教育目的论(4)、师生关系论2、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以心理学作为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础,最早源溯于亚里士多德;但真正将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是赫尔巴特。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

第一章课程概论一、古代学校课程的特点:1、纵向上没有严格的年级差异与衔接,横向上少有学科间的协调和组织2、课程内容以人文熏陶和道德教化为主3、等级性和阶级性十分鲜明4、课程的学习方式以传授和问答为主二、现代学校课程的特点:1、内容:自然科学取得合法地位2、进程安排:纵向上增强了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协调性3、课程实施:形式多样4、课程性质: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学科课程优点是符合认识的规律,能够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认识世界,更有效地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为身心发展奠定十分扎实的知识基础;缺点是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和理论化,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太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活动课程优点是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技能学习和儿童个性发展有积极作用;缺点是学生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易导致学生在向科学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时的力不从心。

四、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外部因素:1、社会2、儿童3、知识内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规律第五章教学概论一、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学生,教师要素间的关系:1、学生和教学内容人类总体文明的全面性、丰富性与人类个体发展的有限性、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学生是认识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学内容是学生认识和掌握的客体2、学生和教师业务关系,伦理关系,情感关系,主客体关系,实践改造关系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1、教学认识是学生个体认识活动2、有教师教是教学认识的重要特征3、教学认识具有间接性4、教学认识具有发展性三、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1、现代教学是有理论指导的教学2、现代教学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教学3、现代教学具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第六章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功能(一)导向功能1、对教学过程起指引作用2、有助于有意义的结果的达成3、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二)激励功能1、要为学生认同2、要与学生的兴趣一致3、难度要适中(三)标准功能1、是调控教学过程的重要标准2、是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参照二、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布卢姆认为,各种意识水平都可用行为形式表现出来。

2018年秋季《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2018年秋季《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答案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概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没有教学过程的矛盾存在,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教学。

答: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教学通常由四个因素组成,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教学是由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于是便形成了四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关系。

这四种关系,也就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四个矛盾。

在四个矛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其他则为次要矛盾。

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对其他矛盾起领导、决定、制约、支配的作用。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不过是师生关系的中介,是连接二者之间的纽带。

教学内容虽然关系到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也会因人而异,会带有主观的、个性化的色彩;但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教师和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不大,在教学中不会起到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

至于教学手段,更是受教师的常识和教学能力的制约,受教学内容的制约,在教学中,一般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由此看来,抓住教与学这个矛盾,把它当作主要矛盾来解决,其他矛盾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教与学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再好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教学手段,都不会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甚至还会出现东施效颦的笑话。

2、现阶段,我们所提到的课程资源就是指教材或文本形式的资源。

答:错.课程资源可以按空间分布不同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A、斯腾豪斯B、泰勒C、博比特D、查斯特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A、宏观B、中观C、微观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学时间分配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A、杜威B、赫尔巴特C、派纳D、泰勒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A、分科B、相关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C、校长D、教师和学生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A 独立性B 主动性C 体验性D 探究性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选修课B:必修课14、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吉林B、黑龙江C、浙江D、辽宁15、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实践能力B:记忆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在课程编制中,出现以下()形式的课程目标的取向。

课程与教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1-0004.3A34EA73-9B27

课程与教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1-0004.3A34EA73-9B27

课程与教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1-0004
“按单元进行学习,各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并配以小步子的自学教材;每个单元结束后,经测验诊断,接着学习新的单元;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那种国外教学组织形式的特征
A:道尔顿制
B:文纳特卡制
C:特朗普制
D:开放课堂
答案:B
新教育坚持()中心说。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答案:B
级上课的特殊组织是
A:班内小组教学
B:全班上课
C:复式教学
D:个别教学
答案:C
主要由教师、管理者、学区所建立的学生作品集。

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

这属于()成长记录袋。

A:理想型
B:展示型
C:文件型
D:评价型
答案:D
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的是
A:博比特
B:泰勒
C:斯腾豪斯
D:查斯特
答案:B。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课程与教学概论》练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对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起到里程碑作用的是:()A、斯腾豪斯B、泰勒C、博比特D、查斯特2、五段教学法”属于:()A、斯宾塞B、赫尔巴特学派C、蔡斯D、凯洛夫3、从各国的课程来看,各国都关注学生的经验,并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征设置()和分科课程,协调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

A、综合课程B、核心课程C、跨学科课程D、潜在课程4、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这种课程设计属于:()A、宏观B、中观C、微观5、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着眼于()。

A、未来国民素质B、教学重点C、教学难点D、教学时间分配6、生成性目标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A、杜威B、赫尔巴特C、派纳D、泰勒7、以下不属于综合课程形态的是:()A、分科B、相关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8、()认为,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人。

A 、布鲁姆B、布鲁纳 C、杜威 D 、赫尔巴特9、校本课程开发是以()为核心,他们的能力状况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度和价值。

A、教育研究者B、学校行政管理人员C、校长D、教师和学生10、以下不属于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直接途径的是()A 、做实验 B、教学参观C、看书D、到自然界观察11、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是:()A查斯特 B布鲁纳 C赫尔巴特 D根舍因12、()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A 独立性B 主动性C 体验性D 探究性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

A:选修课B:必修课14、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始自行设计课程。

A、吉林B、黑龙江C、浙江D、辽宁15、此次课程改革将儿童()的培养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强调儿童在其中反思、创造。

A:实践能力B:记忆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二、多项选择题1、在课程编制中,出现以下()形式的课程目标的取向。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

第一节 课程概论
(六)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校、家庭、社区越来越趋向于融合,
趋向于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课程变革再也不能固守学校课程 的疆域,而应谋求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和谐、互补、整合。
其实,当把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 合的时候,这里所谓的环境就远不止学校环境,还包括广阔的富 有教育意义的校外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蕴含着学校课程和校外 课程的整合。
课程内涵的上述变化,既意味着课程意识的深层变革,也在 某种意义上预示着课程变革实践的发展方向。
第一节 课程概论
总结之一: ——关于课程涵义的不同观点。 我国课程的最基本含义是学科、教材、教育内容及教学进程,
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与组织性。西方学者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来定义课程,如:
1. 课程即学习计划; 2. 课程是由学校组织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3. 课程即学生期望学习的内容; 4. 课程即教学程序,包括目的、内容及其组织。 5. 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 这些理解覆盖了课程的最基本的范畴,然而其缺陷也是显而易 见的。人们对课程本质的认识还是相当模糊、片面、简单的。
第一节 课程概论
(五)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 无课程”并重
“空无课程”是美国著名美学教育家、课程论专家 艾斯纳(E.W.Eisner)提出的概念,被作为思考课程问题的 一个独特视角。那些被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过程中有 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艾斯纳称之 为“空无课程”。有些“空无课程”是学校和社会出于 某种需要而有意识排除的,也有些“空无课程”是由于 人们受习惯势力的影响未意识到其价值而导致的。
本章讲授内容
1

2014年秋季《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

2014年秋季《课程与教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概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学艺术是一门特殊的艺术。

答:正确。

教育它本身就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的艺术形式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它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孩子身上,一个孩子教的是好是坏,得看你的教育方法用的是否得当,教育的方法就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正是这门深奥的艺术造就了现在的成功者2、结合教学模式的有关特点判断: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是普遍适用的。

答:错误。

根据教学模式的特点,可将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型。

在教学模式中包含有一种或多种教学策略。

所以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适应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没有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

比如卫生课、防疫课、等关系公共卫生和安全健康的内容都适合上大课,免除了分头授课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和授课者水平参差不齐带来的弊端,能让听众得到真知灼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针。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

(3).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

2、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答:主要有以下几条。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你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包括那些要素?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他们之间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为凭借所展开的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化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

4、按课程类型,通常将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分为哪些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目的。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图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第一部分概论
绪论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地位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学科发展问题及展望第四节本书结构安排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系统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基础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
第二章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的研究
第一节国外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国内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课程概念
第二节教学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本质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理论
第三部分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操作系统
第四章课程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影响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因素
第二节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课程编制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第四节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学生学习心理分析
第二节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三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实施策略
第五节课程实施与教学方法的设计
第六节课程实施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第七节课堂管理
第六章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评价模式
第二节课改前提下的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七章教学反馈与课程改革
第一节教学反馈的意义、内容及形式
第二节课程改革
第三节后现代教育环境下的课程与教学论第四部分编写说明及参考文献。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概论薛伟强笔记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概论薛伟强笔记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概论薛伟强笔记历史课程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了解社会、文化和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的概论,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通过举例说明,探讨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课程设置:1.1 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历史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理解当下,并为未来做好准备。

1.2 课程内容和涵盖的时期中学历史课程应该包括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时期,如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

内容不仅包括国内历史,还应该涵盖世界历史,以增加学生对全球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1.3 课程结构和教材选择中学历史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认知水平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设置。

课程结构应合理安排,根据历史事件的发展逻辑进行编排。

教材选择应根据新颖性、权威性和适应性来评估,同时鼓励教师使用多种教材和资料进行教学。

二、教学方法:2.1 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运用影音资料和展示实物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2 探索性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原因、影响和发展。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合作能力。

2.3 实践性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地,或者进行实地调研和实验,通过实际体验历史事件或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三、评估方法:3.1 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历史课程的评估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估,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2 反馈和指导教师在评估过程中应及时给予学生学习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自我发展。

课程与教学概论归纳

课程与教学概论归纳

课程与教学概论名词解释1 .什么是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课程开发的基本概念:指使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课程的编订·实验·检验,还包括通过反馈进行改进,进而再编订·实验·检验。

3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教学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状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展开的课程开发活动;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特指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给学校预留出来的10%-25%的课程的开发。

4 .教学的定义: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或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5.教学目标的一般理解: 1)定义: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结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准备在学生身上实现的预期变化。

2)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与教学目的的方向与性质是一致的,前者具有稳定性,后者具有灵活性6..教学模式的概念:是在一定教学的指导下,通过相关教学理论的演绎或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比较稳定的基本教学范型。

7..研究性教学模式:定义——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索的一种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概论之二——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概论之二——课程

(三)过程评价方法 1.诊断性评价方法 学前测验法 学前调查法 2.形成性评价方法 作业分析评价法 观察评价法 单元测验法
3.总结性评价 (1)约定评价法。 所谓约定评价法是一种“基于任务”的评 价方式,教师在学生学习开始时,给出学 生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学生通过元认识去 同化新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最后 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是由学习约 定中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来决定的。
(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 教学内容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形式,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不 一定完全拘泥于《指导纲要》所规定的模 块设置,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 地进行调整与补充。
(三)信息课的课时设置
《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和初中阶段 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均不少于68学时,高中 阶段为70-140学时,而且规定要有70%的 时间在计算机房进行教学活动。
二、信息技术教材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要素和其 他要素共处于一个教学系统中,势必 对教学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产生重要影 响和作用。
(一)信息技术教材在教学系统中的作用。
1.信息技术教材是教学目标的最直接体现者。 2.信息技术教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具体保证。 3.信息技术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4.信息技术教材对成为学生系统、高效、有序在获取 知识的主要工具,也是培养技能的基本依据。 5.信息技术教材对教学环境起引导作用。 6.信息技术教材制约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7.信息技术教材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是课程评价 的具体内涵。 8.信息技术教材与教学观形成紧密的联系。 9.信息技术教材是促使学习活动得以从潜在形态转化 为现实的教学媒体。 10.信息技术教材能够实现多种学习策略的功能。
(二)教材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应能促进而不是妨碍其他学科的 教育规律。 在重视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时注意具有一 定的灵活性与发展性。 应体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的指导思想。 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问题。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9秋在线作业2

东师《课程与教学概论》19秋在线作业2
答案:错误
38.新课程要求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不是无所不能者。
答案:正确
39.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自主地选择研究主题、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所需要的教师、家长或社会的帮助。
答案:正确
40.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只有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班级教学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离开了教师的指导教学就无法真正地进行下去。
A.独立性
B.开放性
C.元认知监护的学习
D.主动性
答案:ACD
三、判断题(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并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方针。
答案:错误
12.“量的研究”注重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这是课程研究唯一可以使用的研究方法。
答案:错误
13.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技术的变化、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
A.横向
B.序列
答案:B
3.学习策略方面看,有的学生善于运用形象思维,有的学生倾向于抽象的理论思维,这体现了学习方式带有明显的( )特征
A.稳定性
B.灵活性
C.多样性
D.个性化
答案:C
4.提出“活动分析”教学目标的是
A.赫尔巴特
B.根舍因
C.布鲁纳
D.博比特
答案:D
5.( )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答案:正确
答案:正确
26.夸美纽斯认为,教学的进行要尊重教师的教学兴趣。
答案:错误
27.新课程中的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平等中的首席”。
答案:正确
28.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统整了多学科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地运用多种知识和研究方法,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概论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 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并努力增强其科学性。
◆ 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根本问 题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2〕局限: ◆ 易导致无视儿童阶段的存在价值; ◆ 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背离
了教育的本质; ◆ 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机械的“课程工程
〞,“见物不见人〞。
◆ 人们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问题的认识总体上经 历了从别离到融合的过程。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一、课程与教学各自独立 课程和教学各自相对独立,互不交叉。课程
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 界限与分工。
这种观念造成了教育实践中课程与教学之间 的长久别离与相互制肘的为难局面,使课程变成 了僵化的、封闭的文本,使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成 为桎梏师生心智的手段与机械的运作过程。
学者的研究。 ◆ 实践根底:八年研究
2、“泰勒原理〞的根本内容 1) 确定教育目标 2) 选择教育经验 3) 组织教育经验 4) 评价教育方案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2、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 根本内容: 课程重点关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
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方案等方面。课 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现存社会,而要建立一种新的社 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精品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
2、思维与教学 好的教学必须能唤起儿童的思维。所谓思维,
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思维, 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学校必须 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的经验的情境。
一个思维过程,具体分成五个步骤〔“思维五 步〞〕:一是疑难的情境;二是确定疑难的所在; 三是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四是对这些假设 进行推断;五是验证或修改假设。这五个步骤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课程与教学的涵义,了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深刻地把握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关系,形成历史地看待课程于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课程与教学的多种涵义2、难点:课程与教学的相互关系三、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从不同角度理解课程的概念(2)从不同角度理解教学的概念(3)了解课程概念复杂多样的原因(4)把握课程与教学的关系2、技能目标:厘清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在共同的视阈中探讨二者关系四、教学内容:一、课程的概念1、词源分析“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课程”指功课及其进程,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和规定。

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实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

解放以后,由于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到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一词很少出现。

在西方,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

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

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2、关于课程概念的不同界说及其实际意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的定义是,“课业及进程。

广义指所教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列出9种不同的课程定义,即:(1)在学校教育中,为了使儿童和青年掌握一系列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而将潜在的经验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种经验组织就叫课程。

(2)学生在学校指导下经验的全部历程。

(3)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的一整套教学内容和实施计划。

(4)课程是旨在探讨能够体现教师、学生、学科、环境影响的学科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

(5)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是一项指导生活的计划;课程构成了人们及前人积极的活动趋势。

(6)课程是一种学习计划。

(7)课程是通过对知识和经验的系统再现,有计划地说明人类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能够有意识地不断发展个人——社会能力。

(8)课程基本上由5大方面的学科构成:掌握母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外语。

(9)课程被认为是关于人类经验的可行的思维模式,其范围广泛且不断扩大——不是指结论,而是指从中导出结论的模式,以及在这些结论中那些所谓有根据的经过检验的真理。

台湾学者黄政杰综合各种课程定义的主张,将其归结为四种类型,即把课程看作学科(教材)、经验、目标、计划。

(1)课程是学科(内容)、教材最传统的课程定义,可以指一个科目或所有科目,如“数学课程”、“高中课程”等。

除了学科外,课程也被视为学科的内容或教材,这时课程可以是一本教科书、一套教科书、教科书的内容及各种教学材料等。

(2)课程是经验卡斯威尔和坎伯尔在《课程发展》一书中主张学校课程包含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有经验,所关心的是学校或教室内实际发生了什么,重视师生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关注的焦点由“教”(teaching)转向了“学”(learning)。

(3)课程是目标在20年代博比特提出这种观念,后来泰勒等人又有所完善和发展。

泰勒认为课程研究主要应该解决这样四个问题:一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二是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三是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四是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4)课程是计划麦克唐钠、缪强普、布拉特、斯腾豪斯、薛勒等人主张严格区分课程与教学两个概念,区分的标准是执行与否。

课程计划包含了多种因素,如目标、内容、活动、评价等,更全面地体现了课程的面貌。

(5)其他观点英国学者劳顿认为课程是一种社会文化选择。

在制定新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分类,并与现在的课程进行对照。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总是要考虑课程的社会文化价值问题。

同时,他主张在制定与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应尽量多地发挥教师的作用。

蔡斯不同意只将课程看作是书面文件的观点,要将文件规定的课程和在课堂中运行的课程区分开来。

这两者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肯定并不是一回事。

如果将文件规定的课程看作理所当然地是在课堂中执行的课程,显然是不适当的。

将这两者区分开,对明确课程研究领域是十分重要的。

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即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经验课程。

他认为可以在不同水平上理解和分析课程。

还有的人从课程的功能出发界定课程。

如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社会变革的力量等等。

小结: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同时,课程也应当包括具体的实施情形,因为书面的计划在实际中的落实程度,以及教师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做了哪些调整,是与课程真正达到的目标直接相关的。

实际的课堂情境中发生的事情,是将课程文件变为现实的关键所在,因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是确定课程实际达到水平的重要依据。

研究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实际执行的课程,也就成为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教学的概念1、教学的词源考证商朝甲骨文中出现“教”字,和“学”字,“教”和“学”最初都是独立的单字。

最早将“教学”二字连为一词,据考证见于《书·商书·说命》。

英文;“teach”,“learn”,“instruct”,“teach and learn”.2、教学概念王策三从教学概念指称的宽度不同对以往教学的概念做了归纳:第一种,最广义的理解。

一切学习、自学、教育、科研、劳动,以及生活本身,都是教学。

第二种,广义的理解。

在这种理解下,教学已不再是某些自发、零星、片面的影响。

从内容到目的都体现出有目的、有领导而全面的影响。

这就区别于生活本身和一般的学习或自学。

第三种,狭义的教学。

这指的是教育的一部分和基本途径。

通常所说的教学或教学的主要特征表现的最典型的,就是这种教学。

第四种,更狭义的教学。

在有的场合下,教学被理解为使学生学会各种活动方法和技能的过程,如在小学教学生阅读,写字,算算术。

它有训练的意思。

第五种,具体的教学。

以上四种类型的教学,都是教学的抽象。

可是事实上,教学都是具体的,都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相联系的。

一旦谈论具体的教学,那么教学本身以及关于教学的观点就更加极其多种多样了。

当代人们对教学的共识: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过程;教学将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几种认识1、独立模式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模式(1)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

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2)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这种观点在北美影响较大。

泰勒把教学作为课程理论的组成部分,体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

比姆进一步阐明这种观点,在《课程规划与编制》一书中的图解:在我国也有学者持这类观点,如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蓝图和规划,教学就是这种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

3、循环模式即两种系统虽然相对独立,但存在互为反馈的延续关系,课程不断地对教学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该模式意指教学决定在课程决定之后,并且在教学决定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修正课程决定。

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在该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如图所示,虽为分开的实体,但是均为一个圆周的一部分,两个实体彼此相互调适与改良。

(二)对课程与教学概念的不同界定决定着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

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

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

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因此,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

教师必然以各种课程为中介,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确定源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也必然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异,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

而课程实践在选择、确定目标、编排内容时也必须考虑教学实践的规律和可操作性,因此课程编制的过程也是对教学的规划过程;课程的评价也必然将重点放在教学实践中实际运行的课程,从而与教学评价密切相关。

五、本章思考题:1、简述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2、简要回答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

3、课程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趋势如何?4、分析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六、实践与活动:1、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对课程与教学的不同观点进行分类,并加以讨论。

2、分组讨论“泰勒原理”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

3、到中小学进行问卷或访谈,了解教师运用课程与教学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会。

七、参考文献:1、钟启泉主编:《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美]拉尔夫。

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八、相关链接:1、http:///indexl.htm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2、http://www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3、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4、中国基础教育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