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PPT课件
9
8.计数
吞噬指数:观察200个中性粒细胞, 计算其中被吞噬的细菌总数,平均 每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数即为 吞噬指数。
200个中性粒细胞中吞噬的细菌总数
吞噬指数=
200
参考值:1.01-1.11
10
2019/11/17
.
11
6
5.推片 6.瑞氏染色 7.镜检 油镜检查:寻找中性粒细胞,如果染
色结果正确,可见细胞核 及被吞噬的细菌染成紫色, 而粒细胞的细胞浆则为淡红色。
7
8
8.计数
吞噬百分率:观察200个中性粒细 胞,计算其中吞噬有细菌的中性粒 细胞数,计算出吞噬细胞百分率。
200个中性粒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细胞数数
X100%
实验六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临床微免教研室
1
2
实验目的
1.熟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原理 和方法。 2.通过本实验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 免疫机制。
3
实验原理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即小吞噬细胞, 通过趋化、调理、吞入和杀菌等几个 步骤,能吞噬和消化衰老、死亡细胞 及病原微生物等异物,是机体非特异 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实验材料
1.白色葡萄球菌8h培养物 2.抗凝人血(肝素抗凝管)、瑞氏 染液、蒸馏水 3.试管、玻片、采血针、酒精棉球、 吸管、滴管、显微镜、香柏油
5
试验步骤 1.白色葡萄球菌培养物的准备 2.采血(2滴) 3.加菌液(用微量加样器取准备好的
菌液40ul加入肝素抗凝血试管内, 轻轻混匀) 4.37℃温育30min
小吞噬实验报告
小吞噬实验报告篇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小吞噬试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小吞噬试验)实验目的1.熟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即小吞噬细胞,通过趋化、调理、吞入和杀菌等几个步骤,能吞噬和消化衰老、死亡细胞及病原微生物等异物,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片。
瑞氏染色法:取瑞氏染液数滴滴于上述血片上先染1分钟。
然后加等量蒸馏水,轻轻晃动混匀,继续染5分钟,水洗,用吸水纸吸干后镜检。
结果观察油镜检查:寻找中性粒细胞,如果染色结果正确,可见细胞核及被吞噬的细菌染成紫色,而粒细胞的细胞浆则为淡红色。
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计数:1.吞噬百分率:观察100个中性粒细胞,计算其中吞噬有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计算出吞噬细胞百分率。
2.吞噬指数:观察100个中性粒细胞,计算其中被吞噬的细菌总篇二: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实验-----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实验实验概要本文介绍了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Assay of the Phagocytic Function of Phagocyte)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实验原理吞噬细胞具有对异物(细菌、绵羊红细胞、鸡红细胞等)吞噬和消化的功能,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鼠腹腔内注射硫代乙醇酸钠,可刺激巨噬细胞的聚集。
四日后小鼠腹腔内注入羊红细胞悬液,一小时后解剖收集腹腔吞嗜细胞,染色、镜检可观察对羊红细胞的吞嗜现象。
通过计算吞嗜百分比或吞噬指数可测定吞噬细胞的吞嗜功能。
主要试剂1. PBS 缓冲液2. 3%硫代乙醇酸钠3. 1%羊红细胞悬液4. 瑞氏染液5. 甲醇主要设备1. 解剖器材2. 注射器3. 尖吸管4. 橡皮吸头5. 小试管6. 载玻片实验材料ICR 小鼠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用无菌注射器吸取3%硫代乙醇酸钠3ml,注射于小鼠腹腔内。
2. 四日后,注射1%羊红细胞悬液1ml 于小鼠腹腔内。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实验报告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吞噬细胞的吞噬现象,了解吞噬细胞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掌握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吞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机体时,吞噬细胞能够识别并吞噬它们,将其消化分解,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伤。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鸡血中的红细胞作为被吞噬的物质,将其与吞噬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吞噬细胞对红细胞的吞噬情况。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家鸡2、试剂:生理盐水、瑞氏染液3、器材:注射器、无菌试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四、实验步骤1、鸡血采集用注射器从健康家鸡的翼下静脉抽取 2~3ml 血液,注入含有适量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轻轻混匀,制成鸡血细胞悬液。
2、吞噬细胞的制备(1)腹腔注射 1%淀粉溶液 2ml 到实验小鼠腹腔内。
(2)三天后,小鼠腹腔注射 2ml 生理盐水,轻揉小鼠腹部,然后抽取腹腔液,置于无菌试管中。
3、吞噬细胞与鸡血细胞的混合培养(1)取一滴腹腔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涂片,自然干燥。
(2)在涂片上滴加一滴鸡血细胞悬液,使其均匀覆盖在腹腔液涂片上,置于 37℃温箱中孵育 30 分钟。
4、染色与观察(1)取出涂片,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去除未被吞噬的红细胞。
(2)晾干后,用瑞氏染液染色 10~15 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
(3)在显微镜下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计数 100 个吞噬细胞中吞噬有红细胞的吞噬细胞数,计算吞噬百分率。
五、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吞噬细胞内有被吞噬的红细胞。
吞噬细胞的形态多样,有的呈圆形,有的伸出伪足。
吞噬了红细胞的吞噬细胞,胞质内可见被吞噬的红细胞,有的吞噬细胞内甚至吞噬了多个红细胞。
经过计数,100 个吞噬细胞中,有 80 个吞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吞噬百分率为 80%。
六、结果分析1、吞噬百分率的高低反映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强弱。
豚鼠过敏试验与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实验小吞噬
2.腹腔注射
• 腹腔注射:左手提起并固定小鼠,使鼠腹 部朝上,酒精棉球消毒进针部位,右手持 注射器将针头在下腹部靠近腹白线的两侧 进行穿刺,针头刺入皮肤后进 针3mm左右 ,接着使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腹肌 ,穿过腹肌进入腹膜腔,当针尖穿过腹肌 进入腹膜腔后抵抗感消失。固定针头,保 持针尖不动,回抽针 栓,如无回血、肠液 和尿液后即可注射药液。
三、主要实验材料
1、豚鼠:体重200g左右的幼小豚鼠; 2、变应原:马血清、鸡蛋清; 3、其他:生理盐水、无菌注射器、针头、碘酒、酒
精、棉球等。
四、实验步骤
1.取豚鼠三只,编号标记; 抓取方法:先用右手掌轻轻扣住豚鼠背部,抓住其肩
胛下方,以拇指和食指抓住颈部将其轻轻提起。
2.致敏:按1:10分别稀释马血清,按照下表操作腹 腔注射0.1ml。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实验 (小吞噬)
一、实验目的
• 熟悉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原理和方法 • 通过本实验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二、实验原理
• 吞噬作用(phagocytosis):是指细胞从周 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如:微生物或较大的 细胞残片)的活动。
• 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是一种小吞噬细胞,通 过趋化、调理、吞入和杀菌等步骤,能吞噬 和消化衰老、死亡细胞及病原微生物等异物 ,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3.小白鼠的处死方法
• 颈椎脱臼法: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往下按住 鼠头,另一只手抓住鼠尾,用力稍向后上 方一拉,使之颈椎脱臼,造成脊髓与脑髓 断离,动物立即死亡。
4:油镜使用镜油的原理
光线保留
5.油镜的使用方法
低倍镜找到视野后,下降载物台,
低倍镜找视野
滴加香柏油,调节物镜使用油镜镜 头,从侧面观察,用“粗调节器”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在体内发挥着各种重要的功能。
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一类重要的白细胞,它们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我们进行了一项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过程,探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其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 中性粒细胞培养液2. 细菌培养液3. 显微镜4. 培养皿5. 移液器6. 培养箱实验步骤:1. 准备中性粒细胞培养液和细菌培养液。
2. 取一块无菌培养皿,使用移液器将中性粒细胞培养液滴在培养皿中。
3. 添加适量的细菌培养液到培养皿中,使细菌均匀分布。
4. 将培养皿放入预热的培养箱中,以37摄氏度恒温培养。
5. 在各个时间点,取出培养皿,用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情况。
6. 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非常强大。
在实验开始的几分钟内,中性粒细胞迅速聚集到细菌附近,并开始将细菌吞入细胞内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菌被吞噬,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在实验结束时,几乎所有的细菌都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实验分析: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吞噬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中性粒细胞能够清除体内的病原体,维护机体的健康。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迅速吞噬过程,这证实了中性粒细胞在免疫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的调控。
这些因子和分子能够引导中性粒细胞朝向病原体,并促使细胞对其进行吞噬。
在实验中,我们没有对这些调控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在中性粒细胞吞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激活可以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
而某些疾病和病理状态则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下降。
中性粒细胞)
2.吞噬和杀菌功能测定1)原理中性粒细胞可吞噬颗粒性物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吞噬率(phagocytic rate) 和吞噬指数(phagocytic index)可判断该细胞的吞噬功能,根据被吞噬的细菌是否着色测定杀菌率。
2)技术要点(1)显微镜检查法将白细胞与葡萄球菌或白色念珠菌悬液混合、温育后,涂片用碱性美兰液染色。
在油镜下计数吞噬细菌和未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数。
对有吞噬作用的白细胞,应同时记录所吞噬的细菌数。
按下式计算吞噬率和吞噬指数。
还可根据被吞噬的细菌是否着色测定杀菌率(%)。
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杀菌率(%)=(2)溶菌法将白细胞悬液与经新鲜人血清调理过的细菌(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置37℃。
每隔一定时间取定量培养物,稀释后接种固体平板培养基。
37℃培养18h后,计数生长菌落数,以了解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杀菌率(%)=3.硝基蓝四氮唑还原能力测定1)原理中性粒细胞在杀菌过程中,能量消耗剧增,耗氧量也随之增相应增加,磷酸己糖旁路的代谢活性增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6-磷酸葡萄糖氧化脱氢转变为戊糖。
如加入硝基蓝四氮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T),可被吞噬或渗透到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接受所脱的氢,使原来呈淡黄色的NBT还原成点状或块状的蓝黑色甲月替颗粒,沉积于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称NBT阳性细胞。
NBT阳性细胞百分率可反映中性粒细胞杀菌功能2)技术要点将肝素抗凝血加入等量的NBT应用液,孵育。
取1滴推片,染色,计数NBT阳性细胞,计算NBT阳性细胞百分率。
3)方法评价此法主要用于检测02的产生能力。
正常值为40%~50%,一般以阳性细胞数超过10% 判定为NBT试验阳性。
4.化学发光测定法中性粒细胞在吞噬经调理的葡萄球菌过程中,出现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化代谢产物(如O2-、OH-、H2O2等)可激活化学发光剂鲁米诺(luminol)类物质,并使之产生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发光量与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相关。
中性粒细胞 实验报告
中性粒细胞实验报告中性粒细胞实验报告引言: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成分之一,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抵抗外界病原体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功能和相关疾病。
一、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特征中性粒细胞是一种多核白细胞,其细胞核常呈多叶片状,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的颗粒。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其核内含有细小的深染颗粒,这些颗粒主要是嗜酸性和嗜碱性颗粒,分别对应着中性粒细胞的两种类型: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二、中性粒细胞的功能1. 免疫响应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最早响应感染的免疫细胞之一。
当机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入侵时,中性粒细胞会迅速聚集到感染部位,并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和酶类物质,以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这种免疫响应的过程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
2. 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能够摄取和消化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通过吞噬病原体,中性粒细胞可以有效地清除感染源,维护机体的健康。
3. 氧自由基生成中性粒细胞在吞噬过程中会释放氧自由基,这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可以杀死病原体。
然而,氧自由基也具有一定的毒性,过多的氧自由基会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
因此,中性粒细胞需要保持适度的氧自由基生成,以平衡清除病原体和保护机体组织的需求。
三、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的疾病1.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减少。
这会导致机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反复感染。
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方法包括给予免疫增强剂以及预防感染的措施。
2.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这可能是由于机体对外界刺激的过度反应导致的。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常见于感染、炎症、肿瘤等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以及对症治疗。
结论:中性粒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对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中性粒细胞功能测定
实验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Assay for Phagocytosis of 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实验目的】•掌握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的原理;•熟悉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的操作方法;•通过本实验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实验原理】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通称小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和异物颗粒的能力,在体外将中性粒细胞与细菌或异物颗粒在一定条件下共同孵育后,显微镜观察可见中性粒细胞内有细菌或异物颗粒。
计数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可反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
有助于对疑有吞噬细胞功能障碍的疾病作出诊断。
【材料和试剂】1.待测样本新鲜抗凝静脉血2.被吞噬物灭活白色葡萄球菌菌液(6×108/ml)。
3.试剂无菌生理盐水,甲醇,瑞氏-吉姆萨染液。
4.器材EP管,75%酒精棉球、载玻片,微量移液器、恒温箱,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等。
【操作步骤】1.白色葡萄球菌液制备。
(已制备好)2.待测血标本制备:静脉采血5ml。
3.在EP管内加40微升血液,20微升菌液,混匀。
4.将EP管置37℃温育30min,每隔10min混匀一次。
5.取一小滴上述混合液,置于载玻片上,推成薄血片,晾干。
6.甲醇固定4-5min,滴加瑞氏-吉姆萨染液A液2-3滴,染色1-2min,再B液2-3滴,染色5-10min,水洗,晾干。
7.油镜下计数中性粒细胞(>100个)、吞噬的细菌总数。
【推血片方法】取血混合液一小滴,放于载玻片的右端。
将推片置于血滴前端,与载玻片接触,成30°~40°角 向后拉动推片,使与血液接触 •待血液扩散形成一条线之后,以均速轻轻向前推动推片,则血液均匀地被涂于载玻片上而形成一薄膜。
取两张无油脂的洁净玻片,左手拇指及中指夹持载玻片,右手持推片。
30°血滴越大,速度越快、角度越大--血膜越厚良好的血片,血液应分布均匀,厚度适当。
对光观察时呈霓红色,血膜应位于玻片的中央,血膜两端留有空隙,以便注明病例编号、日期等。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预染色法的探讨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预染色法的探讨王地英;刘玲霞【摘要】目的建立预染色法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探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吞噬前细菌进行预染色,使细菌容易辨认而提高试验准确性.观察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的形态学变化、细胞数量变化及不同的时间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性粒细胞的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测定时间.结果不同孵育时间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形态不同,细菌清晰、易认;1 h后显微镜法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健康对照组(58.4±20.5)%,2型糖尿病组(48.5±19.8)%,肿瘤组(51.1±21.4)%;仪器法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健康对照组(55.6±17.0)%,2型糖尿病组(46.4±15.6)%,肿瘤组(47.5±16.1)%.结论显微镜计数法和血细胞分析仪法的结果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应用.%10.3969/j.issn.1672-9455.2012.23.024【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00)023【总页数】3页(P2960-2961,2963)【关键词】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预染色【作者】王地英;刘玲霞【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001;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 2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是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是一经典的免疫学功能试验,除用于常规免疫功能检测外,还用于2型糖尿病(T2DM)、肿瘤、肾脏、感染等疾病的研究[2-3]。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方法以显微镜计数法最为经典,但因细胞内吞噬的细菌难以辨认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结果准确性差。
四氮唑兰法的影响因素也较多,不利于建立规范化操作规程。
后续的改良方法有氧消耗法、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化学发光法、14 C-葡萄糖标记法等,但因细胞分离复杂、测定时间长、仪器要求高而不易推广应用[4-5]。
中性粒细胞实验报告
中性粒细胞实验报告中性粒细胞实验报告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它们是一种白细胞,主要负责对抗细菌和病原体的入侵。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特性,以及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实验一:中性粒细胞的来源和分布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性粒细胞的来源和分布。
中性粒细胞主要产生于骨髓中的干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和成熟过程,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在正常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占总白细胞数的60-70%。
实验二:中性粒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中性粒细胞是多形核细胞,其形态特征是细胞核呈多个分叶。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特征。
此外,中性粒细胞还具有颗粒状细胞质,这些颗粒中含有丰富的酶和抗菌物质,用于对抗外来病原体。
实验三: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中性粒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具有吞噬、杀菌和释放细胞毒素等功能。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给小鼠注射细菌来观察中性粒细胞的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会迅速聚集到感染部位,吞噬和消灭细菌,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实验四:中性粒细胞的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还参与了炎症反应的调节。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给小鼠注射炎症刺激物来模拟炎症反应。
实验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会迅速进入炎症部位,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局部组织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
这些反应有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伤口修复。
实验五: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增多与疾病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增多可能与某些疾病的发生相关。
通过观察患者血液样本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变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炎症、感染或肿瘤等疾病。
然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仍然需要其他临床指标的参考。
结论中性粒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吞噬、杀菌和调节炎症反应的功能。
通过实验观察和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和相关疾病的诊断价值。
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中性粒细胞的分子机制,以期开发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医学免疫学实验小吞噬+大吞噬+E花环
操作步骤
3.弃上清,吸取白细胞层制片,自然干燥。 4.甲醇固定1~ 2min后,姬姆萨染色15~20min, 水洗,干燥。 5.油镜下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观察淋巴细胞的 形态变化,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
结果判断
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实验
实验内容
1.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试验 2.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示教) 3.E花环形成试验(示教) 4.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示教)
吞噬细胞(phagocyte):主要包括中性粒细 胞(neutrophil)和单核吞噬细胞 (mononuclear -phagocyte)两类。
3.水洗(勿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
4.吸水纸拍干水分,干燥。
(三)显微镜油镜镜检
五、注意事项
➢ 注射菌液时不要注射到皮下或腹腔脏器内,注 射后轻揉腹部,使液体在腹腔内分散均匀。
➢ 涂片应薄厚均匀适中,避免过薄或过厚。 ➢ 瑞氏染液染色时间不能过长以免染色过重。
A 红细胞 B 、H 淋巴细胞 C 、E、I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F 单核细胞 G 血小板 J 嗜碱性粒细胞
实验原理
植物血凝素(PHA)
T淋巴细胞
增殖分化 淋巴母细胞
体积变大 胞浆增多、空炮 核染色质疏松 核仁明显 有丝分裂
试剂与器材 ■1. RPMI1640 培养液。包含:小牛血清10%、 青霉素100u/m1 、链霉素100ug/m1,用无菌 的3% NaHCO3调pH 至7. 2~7.4。 ■2.植物血凝素(PHA)。用含10%小牛血清 的RPMI培养液稀释至500~ 1000ug/ml.
检测指标:
小吞噬实验报告问题(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和杀灭病原体的功能。
小吞噬实验是研究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特定颗粒的吞噬情况,可以评估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对小吞噬体的吞噬能力,并分析影响吞噬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熟悉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观察中性粒细胞对荧光标记小吞噬体的吞噬情况。
3. 分析影响中性粒细胞吞噬效果的因素,如温度、pH值、细胞浓度等。
4. 评估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 中性粒细胞来源:人外周血- 荧光标记小吞噬体:直径约为1μm的聚苯乙烯颗粒- 细胞培养液:RPMI-1640培养基- 其他:细胞计数板、离心机、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2. 实验试剂:- 胰蛋白酶:用于消化外周血中的红细胞- 胰蛋白抑制剂:用于抑制胰蛋白酶活性- 荧光标记剂:用于标记小吞噬体- pH缓冲液:用于调节细胞培养液的pH值- 温度调节装置:用于维持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四、实验方法1. 细胞制备:- 收集人外周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去除红细胞。
- 加入胰蛋白酶和胰蛋白抑制剂,消化细胞,制成中性粒细胞悬液。
- 用细胞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浓度至1×10^6 cells/ml。
2. 实验分组:- 设定对照组:细胞培养液+未标记小吞噬体。
- 设定实验组:细胞培养液+荧光标记小吞噬体。
- 设定不同条件组:不同温度、pH值、细胞浓度等。
3. 实验操作:- 将细胞悬液和荧光标记小吞噬体按比例混合,加入细胞培养板。
- 将细胞培养板放入37℃、pH7.4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小时。
- 取出细胞培养板,用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洗涤细胞3次。
- 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对荧光标记小吞噬体的吞噬情况。
4. 数据分析:- 计算不同条件下中性粒细胞对荧光标记小吞噬体的吞噬率。
小吞噬实验报告
篇一: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沉淀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局域活跃的吞噬功能。
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血红细胞,30min后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以冷亚甲蓝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吞噬红细胞的百分数,及观察吞噬细胞内鸡红细胞的数目,以判断吞噬细胞的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方法】体内法:(1)实验前3小时,小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
(2)实验时,每只小鼠注射鸡红细胞1ml,轻柔腹部,使其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
(3)30min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载玻片轻擦腹腔,使腹腔液均匀涂于载玻片过,再滴一滴%冷亚甲蓝溶液,盖上盖玻片。
(4)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结果】【分析】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注射鸡红细胞后镜检腹腔液,可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并且可看到部分鸡红细胞聚集到吞噬细胞附近。
二沉淀反应双向琼脂扩散实验【原理】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分别加入琼脂板上的孔内,二者均可发生扩散,并且随扩散距离的增大浓度降低,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本实验是定性实验,常用于分析抗原抗体的纯度关系以及相互关系。
【方法】(1)制板:将熔化的1%琼脂加在载玻片上约5ml(2)打孔:待琼脂凝固后,将载玻片置于打孔样板上,用打孔器打孔(3)加样:在中央孔内加抗体,上下两孔加抗原1,左右加抗原二,每孔加10μl(4)结果观察:将琼脂板置于湿盒,37℃一天后观察结果。
【结果】在中央孔与添加抗原1的孔之间出现沉淀线,有抗原抗体反应,为阳性反应,说明抗原1与抗体相对应。
中央孔与添加抗原2的孔之间没有沉淀线,说明抗原2与抗体之间不相对应。
【分析】抗体与抗原发生扩散时,随扩散距离的增大浓度降低,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neutrophil killing assay)是一种直接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杀灭活性的实验方法。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免疫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和消化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通过体外模拟中性粒细胞杀菌过程,评估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能够为研究细菌感染机制、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以及检测免疫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的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收集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可以从人体外周血或骨髓中获取。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离心分离方法获得,骨髓中性粒细胞则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
获取的中性粒细胞要经过纯化和活化处理,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第二步,培养细菌。
需要选择一种具有一定病原性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细菌需要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生长和繁殖,通常在试验中使用的是含有大肠杆菌和牛血的富营养培养基。
第三步,准备中性粒细胞和细菌的混合物。
将培养好的细菌收获,重新悬浮于无血清的缓冲液中,浓度一般在10^5-10^6 CFU/ml之间。
然后将中性粒细胞和细菌以适当比例混合,通常为1:10或1:100。
混合后的细菌和中性粒细胞需要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孵育一段时间,一般为1-2小时,以模拟体内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杀灭过程。
第四步,评估中性粒细胞的抗菌能力。
通常通过测定试验结束时的细菌存活率来评估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
可以使用平板计数法或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来测定细菌的数量。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反映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杀灭能力,更接近真实的生理条件。
它能够评估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从而间接反映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还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
然而,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试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菌品种、细菌浓度、中性粒细胞密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凹玻片一张,在凹孔中加1 滴(0.4ml)3.8%枸缘酸钠或 者肝素(25U/ml)
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后,用 采血针在消毒部位取血2~3滴 (约0.2ml),加入凹孔中混匀。
置于吉姆萨染液中, 5~10min后取出
加表皮葡萄糖液1滴 (0.02~0.04ml),后用牙签轻轻 搅拌混匀。
置于pH=6.4 PB中, 3min后取出。
将凹玻片放在湿盒内,置于 37℃孵箱30~45min。
置于瑞氏液中,n后取出。
取一滴于载玻片上,制成薄涂片,自 然干燥。
实验结果
在油镜下可细胞核及被吞噬的细菌被染成紫色, 而中性粒细胞的胞浆被染成淡红色。
被 吞 入 细 菌
指标检测
1、吞噬百分率= 100个中性粒细胞中吞噬了细菌的细胞数 ×100% 100
1、菌液:表皮葡萄球菌菌液(9亿/ml) 2、抗凝剂:3.8%枸缘酸钠或肝素(25U/ml) 3、毛细吸管、凹玻片、载玻片、牙签、甲醇、 瑞特-吉姆萨染料、pH=6.4 PB、酒精棉球、采 血针、显微镜、香柏油、洗镜油等。
实验流程
蒸馏水洗(平持玻片,在一端加 水,使染液“漂走”),待干, 镜检。
中性粒细胞生物学特性: A、在抗化脓性细菌感染中起主要
防御作用 B、引起感染部位急性炎症反应 C、参与超敏反应(如Ⅲ型超敏反 应),引起机体免疫病理损伤。
细胞核呈多叶状,胞质内含多种颗粒:
颗粒内含髓过氧化物酶、防御素、溶菌酶、 组蛋白酶、乳铁蛋白、碱性磷酸酶等。 中性粒细胞所特有,巨噬细胞没有这种酶, 为中性粒细胞在细胞化学法上的标志。
实验原理
吞噬细胞可以通过趋化、调理、吞入和杀菌等 步骤,能吞噬和消化衰老、损伤及病原微生物 等异物,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一定条件下,将白细胞悬液与细菌混合,保持 一段时间后,取样涂片染色镜检,可以测定中 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百分率和吞噬指数。该实 验可助诊断吞噬细胞功能障碍的疾病。
实验材料
人吞噬百分率正常参考值:62%~76%
2、吞噬指数= 100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的细菌总数 ×100% 100
人吞噬指数正常参考值:1.32~1.72
注意事项
1、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在37℃时最好,温度过 高或者过低均会使其吞噬能力减低; 2、个体差异、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其吞噬能 力不同; 3、掌握好中性粒细胞与细菌的作用时间(中性粒 细胞对细菌吞噬非常迅速,5min左右吞噬率达45%, 10min左右接近80%,20min左右即达平台)。 4、制片之前要混匀,涂片过薄、过厚都会影响观 察。
小吞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细菌计数法
2014级麻醉学1班——张先刚 学号:1410550160
实验目的
熟悉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意义、观察 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现象 掌握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体外吞噬异物能力的 测定方法及用途
小吞噬细胞
即是中性粒细胞;
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60%~70%; 生命周期短,不能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