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课文详解)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课文详解)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树立“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谁能讲一讲大家都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指名讲故事,要求讲得清楚、简洁。
说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发?(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这是一篇选学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反馈交流。
3、填空,来帮助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随题读文,重点研读小徒弟的画。
1、画师要考徒弟什么?读出相应的段落。
(板书:画多)2、画师考得结果怎样?哪一句是写结果的?3、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4、读一读,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三个徒弟各画了什么?为什么画师不满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问题自己去找一找。
5、根据问题研读课文。
(1)大徒弟画了什么?要读出“多”要强调哪些字词?指名读(板书;很多)(2)二徒弟画了什么?从哪里看出多?(板书:许多)(3)三徒弟画了什么?读一读画的内容(板书:两只)小徒弟画得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6、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画师却点头称赞?你能体会其中的妙处吗?(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画师是怎么评画的呢?老师故意把画师的话隐去,请你们当小画师用“虽然……但是……”“因为……所以……”来评评小徒弟的画,把画师的话补充完整。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个开发学生智力的有趣的故事。
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hào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
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uò驼tuo,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拿起笔画了起来。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画师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mián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fú的群山里走着,若ruò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从上课铃一响,师生进入教室起,就得形成良好的开端。
艺术性地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学习目的,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情感迅速转入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情境。
优秀教师总是让开场的讲话像磁铁般地吸引学生,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
徐老师执教的《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的导入部分可真是煞费苦心。
记得第一次上这篇课文时,徐老师选用了一个古代人根据“踏花归来马蹄香”的诗句画画,看谁画得最巧妙的故事。
因为直接让学生来理解这句古诗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因此课一开始课堂气氛有些沉闷。
语文三年级下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课件
大徒弟:他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 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画完以后, 他很得意。
二徒弟: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头。 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 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 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若隐若现……
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 它们在( 连绵起伏 )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 ) , 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 好表明有( 数不尽 )的骆驼吗?
fú
半 截 弯弯曲曲
ruò
禁 不住
mián
连绵不断
huǎnɡ
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
恍然大悟
多音字:
jīn (禁不住) (禁止) (露出)
禁 露 数
jì n lù
பைடு நூலகம்
lòu (露了脸) shǔ (数不尽) shù (数学)
作学习目标:
1.默读勾画出三个徒弟 画的关键词句,完成表格, 对比探究。 2.小组讨论:为什么小 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的称赞?
只有一位考生 画了几只蝴蝶绕着 马蹄翻飞。显然是 马儿踏花归来,马 蹄上花香犹存,才 招引来了蝴蝶。主 考官见了十分欣喜, 当众表扬了他。
阅读推荐
《聪明的阿凡提》《聪明的小老鼠》 《爱动脑筋的小鼹[yǎn]鼠》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长一颗会思考的脑袋》 《深山藏古寺》《肥皂的发明》 《蛙声十里鸣》《智囊全集》等。
表达拓展
联系我们的生活,有没有“想别人 没有想到的”,这样的事例。
简洁归纳表述:起因、经过、结果
表达延伸
1. 复述课文: 把故事讲给家长。(必做)
2.观察日记: 留心生活,记录下身边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的生活事 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内容,具体内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启发我们要开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我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启发我们要开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我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课文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zho)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
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lu)驼(tuo),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拿起笔画了起来。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
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呢?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画师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min)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看到画师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f)的群山里走着,若(ru)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qi)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二课《想别人没想到的》学习要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流程:一、故事激趣,揭示课题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故事: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非常喜欢画画。
每当选拔人才的时候,他常常会让前来考试的人根据他所出的一句诗画一幅画。
有一次,他出了一句“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
那些考生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
虽然他们的画也符合诗意,但皇帝没有一个满意的。
但是,当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
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请问同学们,为什么皇帝刚开始不满意,当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又连声叫好呢?师:对,因为最后一幅画的作者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画法,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个《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
(板题)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参照课文前面的提示语首先进行三读:(读准确、读流利、读感情)大屏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师:老师看大家已经把生词画出来了,请同学们看大屏上的词语,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大屏出示:召集连绵不断连绵起伏半截恰好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称赞三、默读课文,分组讨论师:画师让三个徒弟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骆驼,看谁画的多。
那么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呢?倒底是谁画的多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并完成这个表格。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师:这三幅画,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反而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却点头称赞呢?师:画师是怎么评价的?(显示画师的话:这不恰恰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变换句式)师:谁知道“若隐若现”是什么意思?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这样画有什么妙处?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扮演画师,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来评价三个徒弟的画好不好?师:听了画师的话,你们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吗?师: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什么叫“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师:让我们齐读课文,把你悟到的东西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
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和领导的点评,我有几点体会:
教材要求教师在讲略读课文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可以留着今后解决。
正是由于这一思想指引,我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并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主要是想让学生把前面精读课文中所学习的分段、理解课文等语文基本功,用于本课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为了节省时间,我设计了一个表格,目的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填表,但可能是因为每人手中都有一个表格,大家没有讨论而是各自完成后才交流的。
如果再上我会给每小组发一张表格,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在拓展环节,我把教学创新点放在以教材为基点,向生活、向课外延伸,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内容,开阅学生的朗读视野。
三年级下语文课件 15.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PPT
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 里捏一枝花;
有的还在 马蹄上画上 沾着的几片 花瓣。
只有一位考生画
了几只蝴蝶绕着马 蹄翻飞。显然是马 儿踏花归来,马蹄 上花香犹存,才招 引来了蝴蝶。主考 官见了十分欣喜, 当众表扬了他。
1.摘抄好词好句,复述课文 内容。(必做) 2.请你以“我想设计一种新 的……”为开头写一段话。 3.在一张白纸上,看谁画的
密密麻麻、很小很 小的骆驼
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几条弯弯曲曲的线、
小徒弟 一只骆驼、一个骆驼 脑袋、半截脖子
这三幅图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 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 弟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画的画却 点头称赞呢?
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骆驼,但它们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若隐现若,现谁也说不清 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 尽的骆驼吗?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1、什么东西越洗越脏? (水) 2、什么马不能骑? (海马) 3、黑人为什么喜欢吃白巧克力?(怕咬到自己的手指)
深山藏古寺
绘“藏”
•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 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与同桌讨论解决
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停 留在问题的表面,要从别人 想不到的角度去思考,要有 创新意识,想别人没想到的。
◎ 你也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 的事情吗?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 说,做一做。
绘“香” 传“香”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以后,
特别设立了翰林书画院,并用 考画来取仕。有一年,考画的 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 这里的“花”、“归来”、 “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 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 这就得让考生们动一动脑筋了。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店铺在此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篇1 今天,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
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通过自己的课堂实践和领导的点评,我有几点体会:新课程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读文之前,我用《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吸引学生,让他们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堂中来。
听完故事,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皇帝刚开始不满意,当他看到最后一幅画的时候又连声叫好吗?”学生回答后,自然导入到新课:“是啊,最后一幅画的作者想到了别人没想到的,所以取得了成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个《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
”教材要求教师在讲略读课文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可以留着今后解决。
正是由于这一思想指引,我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并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主要是想让学生把前面精读课文中所学习的分段、理解课文等语文基本功,用于本课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 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学习树立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的创新意识。
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标出自 然段的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生 字词,结合注音多读几遍。
徒弟多。
小徒弟只画了几条 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
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
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 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 截脖子。
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 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 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好 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思考:在生活中,你们没有听 到过或做过别人想不到的事?
(3分钟后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我会读
召集 恰好
骆驼
徒弟
禁不住 连绵不断
密密麻麻
恍然大悟
连绵起伏
若隐若现
词语解释
【召集】 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连绵不断】 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
【称赞】 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形容似有似无看不真切。
【若隐若现】 又多又密(多指小的东西)。 【恍然大悟】 顿时醒悟过来。 【密密麻麻】 通知人们聚集起来。
学习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
要学会思考,想别人
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
到的,要勇于创新。
课后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复述课文内容。
2.请你也试着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更多的骆
驼。 3.收集有关于创新的故事。
学习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说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第12课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西安市莲湖区远东第二小学杨典
教材分析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这一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这个专题编写,都是在用具体的事情来说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方法。
《想别人没想到的》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
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小徒弟虽然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画面却营造出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
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
课文虽然篇幅短小,讲述的道理却很有现实意义,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能在阅读时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前面的三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品味的方法,能边读边想,抓住文中重点句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意思。
在这里我将继续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本课的学习。
除此之外,我特意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以供学生扩展学习,学习
本课之前还让学生在晨读课上多练习读了几遍,基础差的学生读到能熟练为止。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方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三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故事导入、口头复述、图文对照、朗读训练等方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让他的三个儿子用
一百元去买东西装满整个屋子。
于是,三个儿子都到市场上买回了自己认为自己最合适的东西。
他们到了国王那里,准备开始比赛。
首先是大儿子。
只见大儿子买了便宜的稻草,但只装满房子的一半。
接下来是二儿子,他买来了卫生纸,但不管他怎样努力却仍然装了房子的三分之二。
最后只剩下小儿子了。
小儿子从口袋里取出一支蜡烛,把蜡烛点燃,顿时发出明亮的光,照亮了整个屋子。
同学们,你们说谁的做到好,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学的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一位著名的画师要考考他的三位徒弟,他让徒弟们在同样大小的纸上话骆驼,看谁画得多。
结果是,纸上画骆驼最少的徒弟却受到了画师的称赞。
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对故事依然充满好奇,用一个类似的故事激趣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并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
】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为什么小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的称赞?
三、自读课文,初知大意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纠正读音。
3.讲了一件什么事?
填空,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画师让三个徒弟____________,看谁____________。
大徒弟_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__,而三徒弟____________,却得到了画师的高度赞扬。
(1)自己练说。
(2)指名说。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把握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事】
四、默读课文,理解大意
1.大徒弟是怎么画出骆驼多的?看图。
(板书:大徒弟画满了小骆驼)这个想法怎样?指导朗读。
2.二徒弟呢?他又是怎么画的?看图。
(板书:二徒弟许多骆驼头)这个想法怎样?自己试读。
从深山中走出了两只骆驼,这又是谁画的呢?
小徒弟是怎么画的?
学生读相关语句。
3.四人小组讨论:
这三幅图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更多,为什么画师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画的画却点头称赞呢?
4.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徒弟画的什么画师评价
大徒弟
二徒弟
小徒弟
5. 为什么说小徒弟这幅画最好?
(1)小徒弟画的骆驼多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一只、另一只)(2)这两只骆驼有什么特点?找出有关的句子。
6.画师考查的结果怎么样?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出示句子:画师看了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
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
)
7.为什么画师对画的少的小徒弟的画点头称赞呢?我们来看看画师是怎么评价的?
(1)齐读画师的话。
(2)理解“若隐若现”、“连绵起伏”。
(3)结合图片,说说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若隐若现?
8.听了画师的话,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吗?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恍然大悟)
(1)什么叫“恍然大悟”?
(2)他们悟到了什么?用上关联词说一说。
(3)那你们明白了小徒弟是怎么表现骆驼的吗?试着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
(以少代多)
9.读了画师的话,你有什么收获呢?
10.小结。
是啊!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的骆驼
数毕竟是有限的。
小徒弟不仅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的想象。
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面感悟引领学生把握三徒弟的画为何与众不同,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想别人没想到的”深层意义。
同时,通过学生默读课文、感悟词语以及运用关联词语表达等手段,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五、广泛思考,扩展延伸
1.如果让你画,你还有什么好办法画出数不清的骆驼吗?你知道深山藏古寺的故事吗?你想象一下故事中的人是如何画的呢?
2.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要有创新意识,想别人没想到的。
其实,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谁还记得?(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3. 说说你有没有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
4.道理: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我们应该怎么做?(平时多动脑筋,多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学习中拓展开去,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
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勤动脑善思考
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