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6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一、教材依据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两个重要物理量,电势差是描述电场中能的性质而电场强度则是描述电场中力的性质;这两个物理量虽然从不同的角度上描述了电场的性质,但是通过电场力做功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教材中以匀强电场为例通过分析和推理导出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同时能更好的理解电势与电场强度两个概念。
因此从教材上来看,本节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将电场的两大重要性质联系起来;2.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对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这些概念有了较好的了解,并且已经掌握了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知道了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也懂得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高二的学生通过了高一一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所以在本节课中学生应该能够比较容易的推导出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然而对于一般电场来讲,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应该怎样理解,这对于同学们来讲就应该比较困难了。
3.教学设计思路由于本节课是推导出之前学习的两个物理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首先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通过“既然电势差和电场强度都是描述电场的物理量,那么它们之间有关系?”这样的一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通过学会亲自推导,了解该关系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接着教师将特殊情况引导到一般情况,如果不是沿场强方向移动电荷,结论还成立吗?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到结论。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顺势从新的公式得到电场强度的新单位V/m。
接着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使知识点得到巩固,同时通过对习题的解答过程中也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电场强度是电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电荷在电场中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理解电学原理和解决电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教授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3. 能够运用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电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电场强度的概念和意义首先,我们将启发学生思考电场的概念,引导他们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电场的实例。
然后,我们向学生解释电场的概念,并介绍电场强度的定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描述了电荷对周围电荷所施加的力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电场强度的重要性和应用。
2. 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后,我们将教授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进行实践。
首先,我们将介绍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计算出某一点处的电场强度。
然后,我们将扩展到由多个点电荷组成的电场,引导学生计算复杂情况下的电场强度。
3. 电场强度的应用在学生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后,我们将引入电场强度的应用。
例如,我们将以静电力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为例,让学生应用电场强度的概念解决静电力的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观察电荷的运动和力的变化,进一步理解电场强度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我们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电场强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和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互动式教学法我们将提供一些讨论和合作的机会,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来解决一些复杂的电场强度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3. 实验教学法我们将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测量电场强度,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并增强实践能力。
高中物理_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标分析教材使用人教版物理选修3-1,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是本章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电场的两大性质:能的性质和力的性质,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但通过静电力做功在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因此本节内容起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将电场的两大性质联系了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非匀强电场,只要求学生定性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对于匀强电场,也只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定量关系式即可。
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指的是 U=E·d— —d 为沿场强方向两点所在等势面间距离,其核心是注意公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注意d 为沿场强方向两点所在等势面间距离。
由于它还与电压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重要的地位,并有一定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弄清关系,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好好理解公式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与解析】 教学目标 1.定性掌握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2.定量掌握匀强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学情分析前面已经学过了电场强度、电场力、电势差以及电场力所做的功,两种求电场力的功的方法学生也相对比较熟悉,本节课主要是公式Ed U AB 的使用条件以及应用,所以对于这节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推导,寻找到关系,也体验推动的乐趣,然后再利用所建立起来的关系解决相关的问题,但在各种图象d 不在电场方向时的处理,学生还是很难把握。
教学设计1.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使用人教版物理选修3-1,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电势差与电场强度是本章重要的概念,它们分别描述了电场的两大性质:能的性质和力的性质,前者是标量,后者是矢量,但通过静电力做功在两者之间建立了联系,因此本节内容起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将电场的两大性质联系了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非匀强电场,只要求学生定性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对于匀强电场,也只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定量关系式即可。
《主题五 第一节 电场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场的概念及电场强度定义。
2. 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
3. 了解电场强度的单位及方向。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电场强度概念,掌握电场强度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场强度方向,应用电场强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电场强度示意图等。
2. 准备实验器材:静电计、电极、电源等,用于演示电场强度。
3. 准备习题册,供学生练习电场强度相关题目。
4. 准备视频素材,用于解释电场方向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课前准备、新课导入、知识讲解和课堂小结。
1. 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好教学材料,如PPT课件、电场强度实验器材、黑板和粉笔等。
学生需要预习电场的相关知识,对电场有初步的了解。
2. 新课导入:首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入电场的概念,让学生回忆起电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
接着,通过电场线的引入,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E的含义。
可以通过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3. 知识讲解:在这一部分,教师将详细介绍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和单位,并介绍E与电荷量的关系、与距离的关系等。
同时,通过实验和PPT展示,让学生了解电场强度的测量方法。
此外,教师还将介绍E与重力场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这一概念。
4. 课堂小结: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将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将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建议,以便于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案。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PPT展示、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电场强度公式进行计算。
高中物理_电场习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场习题课教学设计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电场的定义式决定式的区别2、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定性、定量关系.对于公式要知道推导过程.3、能够熟练应用W=Uq解决有关问题.4、常见电场的分布及其规律5、电荷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电场中的常见典型题目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不计粒子重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注意电场强度的引入,如何判断电势与电势能的变化,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的能量转化问题教学过程1一、试卷批改分析:(课件展示各分数段的统计情况)二、例题讲解(具体内容参考课件设计)三、教师课堂小结:1.电场强度的定义及其应用2.由带电粒子的轨迹和电场线的分布判断带电粒子的运用情况、受力情况的变化3.如何判断电势的高低和电势能的变化4.能熟练应用公式W=Uq进行计算学情分析《静电场》这章的教学内容为整个电磁学的开篇,有许多基础的概念,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和以往的知识相比,这一章概念多、规律多、结论多,同时也很抽象,一些基本概念如电场等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的感性认识很少,所以本章的学习是整个教材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我们认为对于本章的教学教师应力求知识和方法并重,重视“过程“目标的落实,重视“情感”目标的体现,重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践和现代科技。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学习,对以后的物理概念的建立(如磁场、磁感应强度等)以及其它学科的学习也会大有裨益。
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的性质里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有助于学生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有这样一段话: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2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电场强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的受力情况间接研究电场。 (二)电场强度 1、介绍场源电荷、试探电荷 2、分别分析电荷在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引导学
生分析并设置表格如下 在空间选 A、B 两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分别为 r、
2r,在此两点分别放电量为 q、2q、3q 的试探电荷 电荷量 q q 2q 3q
Fa
Fb
学生完成表格后提出一下问题引起学生思索。 ①场源电荷周围不同位置的电场有强弱之分吗? 方向相同吗? ②同一位置不同电荷受的电场力相同吗?能用电 荷受的电场力大小方向表示电场大小和方向吗? ③在同一点,你是否发现了一个不变量? 电荷量 q q 2q 3q Fa
(四)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 发生的,电场是存在于电荷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它最 基本的特征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电场力的作用,我们 研究试探电荷的受力引入了电场强度,它是矢量,有大 小也有方向,通过比值定义其大小,正电荷受力方向为 场强方向。 (五)巩固练习及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 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 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 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 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 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 力方向 D.公式 E=Fq 和 E=kQr2 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
1.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互动。应该说, 每个学生都是热情的,上进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 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 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 课例研究综 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错过了一次次 述 的思维碰撞的机会,一次次互动的契机。因此,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多鼓励外,老师可以想办法同学生共同创造 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 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等,形成开放的课堂风格,让每 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 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师生间产生更广 泛更深刻的互动。
高中物理_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①理解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②会用关系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科学思维与实验探究会推导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3)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不同角度认识电场强度,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优秀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三.教学过程【情景引入】(1)你学过哪些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2)这些物理量都可以描述电场的性质,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合作探究】(1)如图是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A、B是沿电场方向上的两点,其电势差为U,A、B之间相距为d。
现将一个电量为q的电荷由A移到B,你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电场力所做的功?根据功的定义:WAB =根据电势差:WAB =结合两种计算方法UAB=(2)若在上面的讨论中A、B两点位于同一条电场线上,如果他们不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如右图所示),还能得到以上结论吗?【学以致用】如图是一个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电荷如果沿着图示A 、B 运动,A 、B 之间的相距为l ,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思考与讨论】由d U E AB可以得到电场强度的另一个单位:伏【特】每米(V/m ),这个单位与前面学过的单位牛【顿】每库【仑】(N/C )相同。
请证明这一点。
【例1】对于公式U =Ed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B .在同一匀强电场中,a 点与b 点的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C .公式中的d 是指a 点与b 点之间的距离D .公式中的d 是a 、b 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例2】如图所示,在场强为E =4. 0×103 N/C 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5cm 的A 、B 两点,两点连线与电场强度成30°角。
求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四、课堂检测五、课堂小结六、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学情分析这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电场强度》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物理
教学课例名
《电场强度》
称
1.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以及电场的叠加原理(电
场的叠加原理放在第二课时)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场”的概念 教材分析
比较抽象,在中学物理中,本节又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
“场”,所以“场”概念的引入,“场”观念的建立,
5.通过理论分析,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逻辑推理能
力。
高二理科学生对物理学习已经具有较好的力学基 学生学习能
础,但从这章开始转入电磁学的学习,在物理模型的建 力分析
构上存在困难,特别是对于“场”这种很难有具体模型
的抽象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本节中我
采用了举实例进行类比、逻辑推理、间接思考问题等方
什么来实程现的?
学生思考:。。。。。。
老师:电荷间的作用是否也是通过空气来传递的呢
不对! 教学过程
因为库仑定律告诉我们真空中两个电荷也能产生
力的作用。
讨论:电荷之间的作用是靠什么物质来实现的呢?
老师:电场
【板书第二节电场电场强度】
【板书一、电场】
电场是什么?
1、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人们认识到,电荷周围
课堂教学,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 少教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分组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多鼓励学生, 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互相质疑中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
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1.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
2.通过对电场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场的特点,
研究场的方法,并能在头脑中建立起场的模型和图象。
高中物理_《电场强度》第二课时电场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场强度》第二课时-电场线教学设计
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笔一起感受电场线的特点。
【板书】在黑板上画出正电荷,等量异种和等量同种的电场线。
刚才我们研究电场线的特征,那就可以根据其特征分析电场了。
【对着黑板上的图】依次提问
1.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受力方向?放在电场线之间的空隙处,受力吗?在哪里受力大?以点电荷为圆心画一个圆,各处的场强都相同吗?场强是矢量。
方向不同。
2.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关于连线中点对称的两个点A和B,场强相同吗?跟O点的场强比,谁大?结论,在两个电荷之间的连线上O点场强最小。
中垂线上任取一点C,场强方向?中垂线上各点的场强方向都相同。
3.等量同种电荷。
O点场强多大?0,关于O点对称的AB两。
高中物理_选修3-1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强度为E,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q、E、F三者关系的是( )[变式1]把一个电荷量q=-10-6 C的试探电荷,依次放在正点电荷Q周围的A、B两处,如图所示,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分别是FA=5×10-3 N,FB=3×10-3 N。
(1)画出试探电荷在A、B两处的受力方向;(2)求出A、B两处的电场强度;(3)若在A、B两处分别放上另一个电荷量为q′=+10-5 C的电荷,该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多大?典例1投票功能得出F=qE体会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和试探电荷无关.使用实时展示,对比功能点电荷的电场通过刚才变式1,能不能推导出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呢?提示:研究电场的方法是在P点引入一个试探电荷q,借助变式1问题(2)结果讨论.点电荷的场强公式:2rkQE(方向背离产生电场的电荷)拓展:描述点电荷周围空间的电场强弱、方向分布情况.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和电场的叠加原理均由学生据已有知识自然生成.电场的叠加交流讨论:A是真空中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电量为Q,P为与A相距r的一点,静电力常量为k,试确定P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若在平面中再放入第二个点电荷B,B带负电电量也是Q,B与A、P的距离均为r,此时P点的场强大小方向怎样?电场的叠加原理:如果几个点电荷同时存在,这时空间某点的场强等于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电场的矢量性前边已做介绍,此处先让学生猜想求和方法,教师再给予肯定.[典例2]如图所示,真空中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A、B相距r。
求:(1)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使用展示功能APBAP(2)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距A、B两点都为r的O′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
[典例3]如图所示,O点为两个带等量正电荷的点电荷连线的中点,a点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若在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在从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B.电子在从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C.电子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D.电子通过O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一直到速度为零使用投票功能课堂检测与作业布置(使用纸笔互动课堂检测功能)《电场强度》学情分析电场强度是静电场中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是求电场力,加速度等重要力学问题的关键,而且电场看不见、摸不着,相对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第九章 3 电场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三册
《电场电场强度》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场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电场强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电荷量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电荷量的关系,以及应用电场强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电场模拟器等。
2. 准备教学视频和案例,用于解释电场强度概念的应用。
3. 准备练习题和测试题,用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评估。
4. 设计电场模拟实验,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直观感受电场强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静电现象,并让学生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和纠正,并引入电场的概念。
2. 讲解电场强度:教师介绍电场强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并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公式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场强度与电荷量的关系,并介绍常见电场的分布情况。
3. 探究电场强度与重力场强度比较:教师提出电场强度与重力场强度的比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图表等方法进行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异同。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
4. 电场线与等势面:教师介绍电场线的概念和特点,并通过实验演示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电场线的分布和方向。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等势面的概念和特点,并介绍常见电场的等势面形状。
5. 课堂练习:教师提供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纠正,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6. 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电场强度、电场线和等势面的概念、公式、特点等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7. 布置作业:教师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学生掌握情况,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物理_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场强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
知道场与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体会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公式、单位、方向;能推导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知道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计算;知道电场线的定义和特点,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过程与方法: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和方向;能推导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掌握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电场问题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设计: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定义公式,电场强度的叠加教学难点:电场强度的定义三、教学方法:阅读自学、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PPT 】对电场性质的解释 【PPT 】【思考】1. 我们如何检验空间存在的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电场?什么是试探电荷?对试探电荷有什么要求?什么是场源电荷?【阅读】P 11 第二自然段【思考】我们能否用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来表示电场强弱?【思考】 怎样描述不同位置电场的强弱? 【PPT 】 【板书】 二、电场强度 【PPT 】 【板书】 1. 定义:2. 公式:E =Fq3. 单位:4. 物理意义:【交流讨论】根据公式E =Fq 可以得出E 与F 成正比或E与q 成反比的结论吗?【PPT 】针对训练【PPT 】【思考】设一个正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 ,与之相距r 的A 点试探电荷的电荷量为+q , q 所受的库仑力是多少?A 点电场强度是多少?方向如何?理解、记忆理解、记忆思考、讨论理解、记忆 交流讨论理解、应用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以及创新精神【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PPT 】 【作业布置】理解、记忆归纳、总结思考、运用体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六、【板书】电场强度 一、电场 二、电场强度 1.定义: 2.公式:E =Fq三、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1.点电荷的电场E =kQr22.电场强度的叠加 四、电场线 1.定义: 2.特点:五、匀强电场 1.定义: 2.电场线: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重力场基础上,进一步更深入的场的概念,因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给定电荷分布计算电场强度;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根据电荷分布计算电场强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导入电荷概念,利用教学视频或实验,展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发学生对电场的好奇和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简要介绍电场的概念和电场强度的定义,通过展示电荷周围的力线和电场图,让学生理解电场的概念,并说明电场强度表示电场在某点的强弱。
3. 计算方法讲解(15分钟)以点电荷为例,讲解如何计算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并引导学生理解电场强度与电荷量、距离的关系。
然后介绍计算连续电荷分布所产生的电场强度的方法,包括推导和积分法。
4. 计算练习(2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给出不同电荷分布情况,让学生根据所学计算电场强度。
教师适时巡视,指导学生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5. 深入探究(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电场强度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发现电场强度的大小与方向与电荷分布的性质有关。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观察,进一步加深对电场强度的理解。
6. 拓展应用(15分钟)利用实际例子,如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和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等,让学生应用电场强度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与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小结和讨论,总结知识要点和学习方法,进一步巩固理解。
8.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电场强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注重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概念讲解、计算方法讲解、计算练习、深入探究、拓展应用等环节实现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对电场的兴趣。
而在概念讲解和计算方法讲解环节,我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和方法。
高中物理_《电场强度》第二课时电场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电场强度》第二课时-电场线教学设计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笔一起感受电场线的特点。
【板书】在黑板上画出正电荷,等量异种和等量同种的电场线。
刚才我们研究电场线的特征,那就可以根据其特征分析电场了。
【对着黑板上的图】依次提问1.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放在电场中,受力方向?放在电场线之间的空隙处,受力吗?在哪里受力大?以点电荷为圆心画一个圆,各处的场强都相同吗?场强是矢量。
方向不同。
2.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关于连线中点对称的两个点A和B,场强相同吗?跟O点的场强比,谁大?结论,在两个电荷之间的连线上O点场强最小。
中垂线上任取一点C,场强方向?中垂线上各点的场强方向都相同。
3.等量同种电荷。
O点场强多大?0,关于O点对称的AB两点的场强相同吗?方向不同,CD两点呢?反向。
D点和P点的场强谁大?是不是越往外越大?看来沿着这条线,电场强度是先增后减的。
课本上的图中没有画出连线和中垂线的情况,但是刚才我们看到,这两条线上的电场很有特点,同学们要补充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跟随教师的画图过程去感受电场线的分布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场分布规律。
教师根据板图,通过提问的形式,进一步归纳了电场线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电场线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此外,教师清晰美观的作图,体现了物理学科之美,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我们再来做一个练习。
请大家看屏幕上电场线,分析一下这两个电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并说明原因。
【微视频】展示电荷量变化的动态电场线变化。
由刚才的微视频可以看出,电荷量变化时,电场线分布情况随之变化。
可见,电场线是研究电场的重要依据。
下面我们继续增加难度,研究一下由无数电荷组成的电场。
【课件】无限大的均匀带电薄板电场线是什么样的?学生讨论,回答。
【课件】任取一点,该点正上方的电荷在该处产生的电场方向垂直于板向外。
在该点左上方的电荷产生的电场斜向右下方,但其右侧一定有一个与之对称的点把它的水平分量抵消。
高中物理_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3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知道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
2、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意义,知道电场强度的公式、单位、方向。
3、能根据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和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推导点电荷场强的公式,并能够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知道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并能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式难点:对电场概念的理解、应用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知识探究】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库仑定律告诉我们,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有静电力的作用,静电力的大小跟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这两个点电荷并没有接触,静电力是如何传递的呢?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电场(1)定义:存在于 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 的作用。
2.试探电荷或检验电荷:用来检验电场 及其 分布情况的电荷,电荷量和尺寸必须 。
场源电荷或源电荷: 的电荷。
3.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到的 跟它的 的比值。
(2)定义式:E =F q,该式适用于一切电场。
(3)单位: 或 。
(4)矢量性:规定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5)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都与 及其存在与否无关,由 和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决定。
4.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1.点电荷的电场(1)如图所示,场源电荷Q与试探电荷q相距为r,请推导场源电荷在试探电荷q处的电场强度的表达式。
(2)点电荷电场强度的公式:。
适用于。
(3)点电荷电场强度的方向:若Q为正电荷,电场强度方向沿半径;若Q为负电荷,电场强度方向沿半径。
5.电场强度的叠加(1)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点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如,图中P点的电场强度,等于电荷+Q1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1与电荷-Q2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E2的矢量和。
高中物理_3 电场强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一)复习部分1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即:221r q q k F = 其中k 为静电力常量229/100.9c Nm k ⨯= (1)成立条件 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
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这一点与万有引力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无论两球相距多近,r 都等于球心距;而对带电导体球,距离近了以后,电荷会重新分布,不能再用球心距代替r )。
(2)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电荷的计算问题(3)与力学综合的问题。
(二)预习部分1、了解电场强度(E)——描述电场力特性的物理量。
(矢量)2、知道电场的矢量叠加:当存在几个场源时,某处的合场强=各个场源单独存在时在此处产生场强3、的矢量知道电场线并且知道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形象生动地描绘电场或磁场。
二、知识讲解课程引入:手推桌子,桌子与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接触力,但并非所有的力都是接触力;地球对地表附近物质的作用力是通过重力场——物质;两电荷间相互作用时不直接接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别的物质作用的,这就是电场。
考点/易错点1 电场启发学生从哲学角度认识电场,理解电场的客观存在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但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物质属性.利用课本说明:电荷A和B是怎样通过电场与其他电荷发生作用.电荷A对电荷B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A的电场对电荷B的作用;电荷B对电荷A的作用,实际上是电荷B的电场对电荷A的作用.(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特殊性: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称量,可以叠加.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的基本属性——质量和能量. (2)基本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放入电场中的任何带电体都将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且同一点电荷在电场中不同点处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或方向都可能不一样.②电场能使放入其中的导体产生静电感应现象.③当带电体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将对带电体做功,这表示电场具有能量.可见,电场具有力和能的特征提出问题: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一般不同,这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引出电场强度的概念:因为电场具有方向性以及各点强弱不同,所以同一电荷q在电场中不同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同,我们用电场强度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考点/易错点2 电场强度由课本图示可知带电金属球周围存在电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电场强度_教学设计
A.电场强度反映了电场的力的性质,因此场中某点的场强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等于F/q,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
C.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D.公式E=F/q和E=kQ/r2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
2.在真空中,电量为q1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一个点P,P点与q1的距离为r,把一个电量为q2的检验电荷放在P点,它受的静电力为F,则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等于( )
3.电场中有一点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放在P点的检验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点的场强减半
B.若P点没有检验电荷,则P点的场强为零
C.P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 点受到的静电力越大
D.P点的场强方向为正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
4.对公式E=kQ/r2的几种不同理解,错误的是()
A.当r→0时,E→∞
B.当r→∞时,E→0
1.3 电场强度_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磁场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前面对电荷学习,已有一定的静电学知识储备,具有了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对于简单公式的推导基本已经可以接受;此外本节内容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结合实例,学生不会感觉抽象和陌生。
但是本节侧重类比方法分析问题,较为合理,老师要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一方面总结电场特点,对比磁场的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类比观点来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轻松自然地解决将来可能遇到的更复杂的电场问题的能力。
1.3 电场强度_效果分析
1、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对电场强度、点电荷电场强度、电场的叠加等几个基本概念的学习主要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共同归纳总结,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进而形成物理观念,使学生提到某个物理概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