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 原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0页 0104页 0158页 0240页 0312页 0360页 0362页 0364页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附录Ⅰ 中英文名称对照表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Ⅲ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元素周期表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 度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专题二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 理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选修B4《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

选修B4《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

选修B4《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教材分析浙大附中顾建辛(310007)•一、浙江省对选修模块的课时安排及学分安排二、《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涉及的3个主题:★本模块侧重学习物质性质和化学基本原理《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侧重学习物质性质和化学基本原理,在内容的选择与编写上,建立系统明晰的化学知识体系,学科知识编排深入浅出,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所涉及的三大主题是:•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力图从“能量变化”、“速率与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三方面来解析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

★本模块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思考:1、为有志于从事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知识,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2、在化学反应原理中选择一些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内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3、基于对化学课程的国内外比较,引入了一些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原理的概念;4、与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以及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的衔接。

三、《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与必修内容的关系★高中化学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必修模块内容的螺旋式上升《化学1》中的主要概念与选修B4的层级发展关系《化学2》中的主要概念与选修B4的层级发展关系四、《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及要求1.《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结构分析2.《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知识结构分析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主要内容▲专题1第一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专题1第二、三单元知识的逻辑关系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化学反应的焓变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能源的充分利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防护★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主要内容▲专题2 各单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专题2 各单元概念性知识的逻辑关系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方向 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主要内容▲专题3 各单元知识点的相互联系3.《化学反应原理》各专题教与学要求分析 ★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学要求本专题在模块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和熵变是判断化学反应方向的依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影响。

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全文)

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全文)

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一、注重夯实基础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习题形式让学生回忆、理解所学知识,而不是教师一味讲授。

教学设计如下:1.温故而知新该装置为池,Zn是极,Cu是极,电子从经流向,电流从流向,离子从流向,电极反应式分别是总反应式。

该习题可以让学生上课马上作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及时调整,学生能够很好地回忆、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设置问题情境,引出盐桥在实验中,为什么Zn、Cu附近都有气泡产生?学生进行各种猜想,教师一一进行评价,提出解决办法,引入盐桥。

盐桥的作用是平衡两极的电荷。

二、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以“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这一教学目标为例,教学设计如下。

1.学生分组实验(1)测定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醋酸溶液的PH;(2)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形状相同的镁条,取浓度均为0.1mol/L的盐酸、醋酸溶液各10ml于气球中,并将气球扣在试管口,同时迅速加入到试管中,观察现象。

2.现象(1)盐酸的PH小于醋酸的PH;(2)盐酸中气球涨得比较快,但最终两气球大小一样。

3.解析(1)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由于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导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

酸性越强,PH越小。

(2)反应开始时,盐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醋酸中氢离子浓度,离子浓度大,反应速率就越快。

但由于镁条足量,促进醋酸往电离的方向进行,最终完全电离出氢离子,所以两者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4.拓展思考(1)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PH 大小;(2)比较PH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3)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均相等的盐酸与醋酸,分别和足量的Zn反应,比较反应开始时的速率和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4)PH、体积均相等的盐酸与醋酸,分别和足量的Zn反应,比较反应开始时的速率和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创新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创新教案】

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一、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第四单元。

它包含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含溶度积)(第一课时)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第二课时)两部分内容,是无机化学电离理论中的一部分。

此部分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内容标准为: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考纲要求为: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不要求计算)。

所以,总的看来,总体难度不大,在教学中,首先应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适当控制内容的深广度和份量。

由于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较多,加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等相关知识,并具备应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中,学生将继续应用化学平衡的观点研究新的一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

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初步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学生对与沉淀相关的生成、溶解、转化过程的认识,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二、指导思想与设计思路理论研究的作用是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体现科学本质和科学价值。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变化过程涉及的原理较多,只有揭示其过程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才能形成较好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学生才能基于一般原理,解决多样化的具体问题。

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并重。

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本节课首先运用实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然后采用类比思想,形成沉淀溶解平衡的模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基本目标(1)知识与技能:关注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初步认识难溶电解质存在的溶解平衡及其特征,理解K SP的含义及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常见实例引课,结合实验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

通过沉淀的生成、溶解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目录(人教版)绪言 (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8)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2)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8)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18)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1)第三节化学平衡 (26)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57)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2)第一节电离平衡 (62)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69)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77)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98)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50)第一节原电池 (106)第二节化学电源 (109)第三节电解池 (114)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23)教案教案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知不知道是谁说的呢?【回答】阿基米德【提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个支点和杠杆是什么呢?【讲解】对,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回忆】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

那么常见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哪些?【学生】阅读本章引言回答:热能、电能、光能等【过渡】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你能列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吗?【回答】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等【质疑】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为什么说“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以物质的变化为基础的”?【回忆】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那么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提问】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回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分析】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探究】给出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引导】在化学反应H2 +Cl2 =2HCl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何?【投影】【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与能量有什么关系?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图像分析】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讲解】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最全版)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最全版)

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师用书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说明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根据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并要求达到以下学习目标:1. 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 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4. 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共36课时,各章的课时分配建议如下:绪论1课时第一章6课时第二章11课时第三章10课时第四章6课时复习2课时本书按章编排,每章分为“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分配建议等。

教学目标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的教学目的要求。

内容分析主要说明本章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特点。

课时分配建议可供教师安排课时参考。

教学建议分节编排,包括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思路、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等部分。

活动建议主要是对如何组织实验、科学探究和调查研究等教学活动的建议。

问题交流主要介绍“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的设计意图或对栏目活动的组织提出建议,有些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包括提示、参考答案以及补充习题等。

教学资源主要编入一些本章教材的注释或疑难问题的解答,及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原理拓展、科技信息、化学史、国内外化学与化工生产中的某些新成就等。

这些内容意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一般不宜对学生讲授,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题:化学平衡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概念;2.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3. 掌握 Le Chatelier 原理在平衡体系中的应用;4. 能够解决相关的计算题目。

教学重点:1. 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2. 平衡常数的概念;3. Le Chatelier 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2. Le Chatelier 原理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实验器材:反应瓶、试管、称量设备等;3. 实验药品:反应物、指示剂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5 分钟)教师通过实验或图表等方式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15 分钟)1. 讲解动态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定义;2. 讲解 Le Chatelier 原理的基本内容;3. 讲解如何计算平衡常数。

三、实验(20 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四、讨论(15 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和 Le Chatelier 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

五、作业(5 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作业,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

六、总结(5 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课后复习的重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理解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和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 Le Chatelier 原理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的操作,学生能够加深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动手能力。

在后续课堂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平衡常数和 Le Chatelier 原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精品教案

目录(人教版)绪言 (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8)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2)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8)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18)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1)第三节化学平衡 (26)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57)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2)第一节电离平衡 (62)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69)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77)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98)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50)第一节原电池 (106)第二节化学电源 (109)第三节电解池 (114)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23)教案教案课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授课班级课时 2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符号:△H3、单位:kJ/mol或kJmol-1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2020年苏教版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篇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指导方法篇二高三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

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

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绪言学案班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围;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重、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一、本书研究的主要容(1)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的计算;(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盐的本质;(4)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二、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思考] 为什么有些碰撞无效,而有些碰撞有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活化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化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化学反应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全套)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全套)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导学案(全套)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基础知识梳理】【知识回顾】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有属于吸热反应的有.①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②铝热反应③点燃的镁条继续在CO2中继续燃烧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⑤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⑥C与CO2的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1)(2)(3)(4)常见的吸热反应(1)(2)(3)(4)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单位2.能量变化的原因(1)宏观∆H= 总能量-- 总能量(2)微观化学反应本质∆H=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 0 放热反应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 0 吸热反应(填>,<或=)【问题解决】已知断裂1mol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H2O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36kJ的能量。

试写出O2(g)与H2(g)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思考】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所具有的能量就越低已知:C(石墨)→C(金刚石) ΔH>0,则可以判断()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一样稳定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D.无法判断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能够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①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如、、,因为不同所具有的也不同,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所具有的能量大小关系为。

若在溶液中的反应,溶液中的溶质用表示。

②要注明ΔH的,代表吸热,代表放热,注意不能省略,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成比例③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不表示,因而计量数可以是,也可是。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常数》教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常数》教案-新版

)[直击高考]1.(08南通二检)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引起N 2和O 2的反应:N 2(g)+O 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 的原因之一。

某同学为控制污染,对该反应进行研究。

⑴右图表示在T 1、T 2两种不同温度下,一定量的NO 发生分解过程中N 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反应N 2(g)+O 2(g)2NO(g)为 ▲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⑵2000℃时,向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N 2与5mol O 2,达到平衡后NO 的物质的量为2mol ,则20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

该温度下,若开始时向上述容器中充入N 2与O 2均为1 mol ,则达到平衡后N 2的转化率为 ▲ 。

⑶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净化装置里装有含Pd 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写出上述变化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08苏锡卷8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 2(g )+H 2(g)CO (g )+H 2O (g ),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多选扣N分)。

A .容器中压强不变B .混合气体中 c (CO )不变C .υ正(H 2)=υ逆(H 2O )D .c (CO 2)=c (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 2)·c (H 2)=c (CO )·c (H 2O ),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1、⑴吸热 ⑵91(0.11) 14.3% ⑶2NO +O 2+4CO4CO 2+N 22、(每空各2分,共8分)(1)]][[]][[222O H CO O H CO ;(2)吸热;(3)B 、C ;(4)8302、(8分)在某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8mol的H 2和0.6mol 的I 2,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H 2(g) + I 2(g) 2HI(g) 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3.学习化学动力学的相关知识。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

2.难点: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化学动力学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化学反应模型、实验器材。

2.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很多化学反应的实例,那么你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教学内容(2)化学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应物和物的性质,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四大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一种简洁方式,包括反应物、物和反应条件。

3.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练习A.H2+O2→H2OB.CaCO3→CaO+CO2C.Zn+H2SO4→ZnSO4+H2A.硫酸铜溶液与锌反应B.碳酸钙受热分解第二课时:化学平衡1.导入我们在学习化学反应时,会发现有些反应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平衡。

2.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即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会向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3)化学平衡的计算:利用平衡常数K来计算反应物和物的浓度。

3.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并解释为什么?4.练习A.N2+3H2→2NH3B.H2+I2→2HIA.N2+3H2→2NH3B.H2+I2→2HI第三课时:化学动力学1.导入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是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一线教师整理)

最新整理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一线教师整理)

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第三课时反应热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如反应热、焓变、燃烧热、盖斯定律等。

2、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二、教学重点、难点1、盖斯定律在计算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哪些要点?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C2H5OH(l)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1366.8kJ热量。

(2)18g葡萄糖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280.4kJ热量。

【讲解】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有的能够测量,有的不能测量。

比如将一些生成不稳定物质的化学反应,例有C CO,CO或多或少的要转化为CO2,还有一些反应进行的比较慢,要几天,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肯定不能测量。

对于这样的反应热,我们就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到。

这节课我们就来讲讲反应焓变的计算。

【板书】一、反应焓变的计算【讲解】反应焓变之所以能够有计算得出,要归功于瑞士科学家盖斯提出的盖斯定律,我们来看看该定律的内容。

【板书】(一)盖斯定律:1、内容: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

【讲解】这就说明对于化学反应,只要其反应物和反应产物确定了,不管它中间经历了多少步,反应焓变总是一定的。

好比一个人登山,不管他选择什么途径,只要他从山脚到了山顶,他攀爬的高度总是一定的。

这也说明了反应焓变有点像物理学中的矢量。

究其原因是焓是一个状态函数。

【板书】2、理解要点:(1)反应焓变(反应热效应)只与始态(反应物)、终态(生成物)有关,与反应过程无关。

(2)焓变(反应热)总值一定。

【投影】△H = △H 1 + △H 2 = △H 3 + △H 4 + △H 5 【讲解】下面就结合例题,利用盖斯定律来求反应焓变。

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

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

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发布时间:2021-03-30T15:36:37.0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2月35期作者:王喜林[导读]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原理所占有的分值和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王喜林河北省滦州市第一中学 063700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原理所占有的分值和比重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中选修四是该学科教学中的核心和基础。

教师需要站在化学教学改革的角度,着眼于不同板块的知识重难点,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思路及方法方式。

巩固学生的基础,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及认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题思维能力。

其中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难度偏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引言苏教版选修四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整个高中教学阶段中的核心,对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智力存在一定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所掌握的化学知识点也有所差异。

教师需要关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践行条件,以化学知识点的有效回顾为依据,充分突破传统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模式的束缚。

一、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现状在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把握住正确的教学方向,出现了许多的行为偏差。

首先,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出现了许多的方向失误。

其次,教师没有在实验教学中给予学生方向上的鼓励及肯定,学生比较消极和被动。

最后,教师忽略了学生对比分析及判断能力的培养及提升。

学生所构建的知识网络体系还不够完善,难以做到举一反三和自主迁移,无法实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有效互动,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够理想。

二、苏教版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策略(一)夯实学生基础学生基础的夯实非常关键,这一点会直接影响整个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智力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分析化学知识点时,每一个学生的掌握能力差异较为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 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 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 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 2)化 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 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 4)电 化学的基础知识 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 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 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 效碰撞的次数有关 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
第3页
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 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 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 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 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 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 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 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 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1 ∆H 为“-” 为放热反应∆H 为“+” 为吸热反应思考:能量如何转 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
绪言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 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 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 为什么可燃 物有氧气参与, 还必须达到着火 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 关键作用,它主
第2页
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 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 二学习过程 1:引 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 还有
mol HCl 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第5页
若干化学键的键能( kJ/mol,25 ℃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 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2、反应 C(石墨) →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第1页
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 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 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 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 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 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 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 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 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 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二学习过程 1.复习回忆 1)、催化剂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度? 2)、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
第6页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4)、你了解“即热饭盒吗?知道是什么原理吗? 5)、什么是反应热(焓变) 2.引入 阅读课本:例 1 与例 2 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 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 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 是常温、常压。(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 (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 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点: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 它表示 了什么意义? ∆H 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 应物质的物质的量。∆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 热量,∆H 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 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 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 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 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kJ/mol。
2)拆开 lmol H—H 键、lmol N-H 键、lmolN≡N 键分别需
要的能量是 436kJ、391kJ、946kJ,则 1mol N2 生成 NH3 的反
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
,1mol H2 生成 NH3 的反应热为

3、H2 + F2 = 2HF H2 + Cl2 = 2HCl 预测当生成 2 mol HF 和 2
第4页
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 ΔH 为“-”, 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
放热反应ΔH 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
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
3:练习 1)1molC 与 1molH2O(g)反应失成 lmol CO(g)和 1mol H2(g),需要吸收 131.5kJ 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