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的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旧城改造:上海新天地

旧城改造:上海新天地

旧城改造:上海新天地项目的历史背景1996 年,上海卢湾区政府决心大力改造太平桥地区52 公顷的旧城,邀请了新天地的东家瑞安集团参与重建。

瑞安的一套整体规划方案得到认同,从此扛下了城市建设这一重担。

1997 年末,瑞安在规划地块开发程序时,一反开发商们先开发住宅再开发商业设施的一贯做法,毅然决定先做新天地广场商业项目。

新天地广场毗邻“中共一大会址”,与很多“一大会址”有关的建筑需要保护,同时,“一大”周边的新建楼宇不能建造高层,在种种限制下,新天地广场的设计方案定为将旧的上海石库门房子外貌保留,内部全部翻新。

这一过程需要付出比新建一个从无到有的建筑高一倍的成本,达到每平方公尺2 万人民币的费用。

而当时,瑞安集团刚刚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很多银行都采取保守政策,贷款受限,即便是在这种不利条件下,瑞安坚持开发全新概念的“新天地”。

两次出人意料的大胆决定,引起了同行的争执,纷纷表示出对“新天地”的不看好。

其实,瑞安的疯狂是有渊源的:2001 年上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活动,一个是亚太经合组织10 月份在上海开年会,另一个是中共八十周年的党庆。

世界经合组织会议将为上海请来很多国家元首、高层领导和国际传媒,若新天地广场能成功引起各国领导人和传媒的注意,将会在国际舞台上占一席位;八十党庆,中国主要的中央领导会到上海的“一大会址”,所以太平桥开发的第一期应先做好“中共一大会址”周边的旧区翻新项目,让出席庆典的江泽民主席和其它国家领导人看到上海的发展成绩。

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有其代表性和反映历史文化的建筑,并已成为举世知名的旅游点。

长远来看,21 世纪的上海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会,而新天地则正好是一个让上海把自己的历史、文化、旧建筑物保留下来的方案。

项目的地域概况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卢湾区的太平桥地区,毗邻高雅繁华的淮海中路及地铁站,为太平桥地区重建计划的第一期发展项目,是一个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娱乐购物热点。

上海新天地案例综合分析

上海新天地案例综合分析
上海新天地开发现状人工湖绿地企业天地新天地翠湖天地二期一期?20012002年先期推出新天地商业呾人工湖绿地公益部分?20032006年分别推出企业天地办公呾翠湖天地一二期住宅5星级酒店翠湖天地三期?20072010年分别五星级酒店呾翠湖天地三期嘉苑住宅?2010年年末新天地三期新天地时尚购物中心揭幕5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丌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13
上海新天地—商业业态
新天地时尚
新落成的“新天地时尚xintiandiStyle”在旧的新天地后面,位于自忠 路及不复关中路之闱,不原来的上海新天地是通过天桥连接,是一 个地下地上各两层共四层的大型室内购物商场。在建筑形式上还是 沿用了新天地一贯的中西合壁,新旧结合的风格,将新天地的街景 引入室内。这个新开的新天地时尚除了部分国际知名品牌商户外, 主推的是一些新生亚洲设计师品牌,比较年轻新鲜的时尚气氛。
与业团队打造
挑选了美国旧房改造与家本杰明·伍德建筑设计事务所呾具东斱文化背景的新加坡日建设计事 务所,幵邀著名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为顾问。从保护历叱建筑的角度、城市发展的角度以及建筑 功能的角度作多斱面考虑,把新的生命力注入这些旧建筑,以符合新世纨消费者的需求。在整体规 划上保留北部地块大部分石库门建筑,穿插部分现代建筑;南部地块则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建筑为 主,配合少量石库门建筑,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
“新天地浪漫地图” 2009年情人节,让爱丌迷路
“牡丹亭” 新天地不昆曲的浪漫邂逅
36
上海新天地——杂志
37
平面广告展示
38
平面广告展示
39
平面广告展示
40
THANKS!
41
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斱米
物业构成: 新天地商业(14.1万平斱米) 酒店/服务式公寓(6.1万平斱米) 办公楼(39万平斱米) 公寓(51.4万平斱米) 人工湖绿地 动工日期: 1999年初 开发周期: 15年分期开发,预计到2012年完工 开发商: 瑞安集团

旧城改造与保护案例-上海新天地

旧城改造与保护案例-上海新天地
文化旅游
作为上海的文化地标,上海新天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和旅游,进一步推广了上海的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上海新天地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入驻,如设计工作室、艺术画 廊、书店等,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载体。
社区参与与可持续发展
1 2
居民参与改造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上海新天地积极听取和采纳 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居民参与到改造过程中来。
历史背景
上海新天地的前身是上海的石库 门建筑群,是上海传统的居住区
之一。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城市 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这一地区 逐渐变得破旧不堪,亟待改造。
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 决定将这一地区改造为集商业、 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
综合体。
改造前的状况
上海新天地所在的太平桥地区 在改造前存在着建筑陈旧、设 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旧城改造与保护案例-上海 新天地
目 录
• 上海新天地简介 • 改造过程 • 改造效果 •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经验教训与展望
01
上海新天地简介
地理位置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中心,紧邻黄浦江,具体位置在黄浦区南部太平桥地区。 具体坐标为东经121°26′30″,北纬31°14′40″。
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
03
改造效果
经济效益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上海新天地通过改造,吸引了大 量游客和投资者,带动了周边商 业和房地产的发展,成为上海的 经济增长点之一。
提升土地价值
通过对旧城区的改造,提高了土 地的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吸引 了更多资本的进入,进一步提升 了区域经济活力。
社会效益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通过旧城改造,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 件和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品质和生 活质量。

上海新天地案例和旧城改造

上海新天地案例和旧城改造

上海新天地案例和旧城改造上海新天地的建设始于1998年,当时的上海正举办亚洲经济危机前的宏大城市改造。

新天地位于永嘉路和太仓路交汇处,占地面积约为37,000平方米。

项目一期的开发规划包括商业办公、酒店、文化娱乐等多个功能,旨在打造一个集高端消费、旅游观光、文化交流于一体的高端商业区。

新天地的建设与旧城改造密切相关。

旧城改造是指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留和改造原有城市中心或重要地区的历史、文化建筑和文化遗产,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大都市,也面临着旧城改造的挑战。

而新天地作为一个成功的旧城改造项目,具有以下几个值得借鉴的特点。

首先,新天地在设计上既保留了原有历史建筑风貌,又在现代化的背景下进行了改造和创新。

项目一期中的新式建筑与历史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有机的整合。

这种保留与创新的设计理念,不仅使新天地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也让其在商业竞争中保持了活力和吸引力。

其次,新天地的开发也注重了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利用。

广场、花坛、游乐设施等公共设施配套相对完善,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这些公共空间的规划不仅为商业设施提供了人流量支持,也赋予了新天地更多的社交和文化交流功能。

再次,新天地的建设也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项目一期中的建筑物大部分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和建造,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商业设施中也融入了许多文化元素,倡导文化消费和绿色消费。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也使新天地成为一个社会责任的典范。

最后,新天地的建设还注重了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

新天地所在的太仓路是上海的传统商业区,也是上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新天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周边区域的整体形象,也与周边的商业、文化和旅游资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带动了该区域的发展和提升。

综上所述,上海新天地是一处旧城改造的成功案例,其成功得益于保留历史风貌和创新设计的结合、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发展。

新天地案例

新天地案例

新天地案例新天地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小镇,近年来被挖掘并用于文化旅游开发,成为一处备受游客喜爱的景点。

新天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这个地方是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因为有着便利的交通和发达的农业,吸引了很多商人和工匠在此定居。

在曾经的繁华中,大量的富商巨贾涌入这个小镇,建造了许多精美的住宅和商店。

这些建筑多是西式建筑风格,展示了当时的风尚和富裕。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新天地的繁华也逐渐消退。

直到近年来,新天地的潜力被挖掘出来。

政府决定将其打造成为一处文化旅游景点,举办各种艺术和文化活动。

首先,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保护工程,修复了老旧的建筑和街道,并加强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确保其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其次,政府邀请了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到这里创作和展示他们的作品,使这个小镇充满了艺术氛围。

此外,政府还在新天地周边建造了一些现代化的设施,如博物馆、艺术馆和咖啡厅,提供更多的服务和娱乐选择。

通过这些举措,新天地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他们可以参观博物馆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观看各种艺术表演和展览。

此外,新天地还开办了一些手工艺品店和特色小吃店,游客们可以购买到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美食,带回家作为纪念品。

新天地的发展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当地居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可以通过开办小店或经营农家乐等方式参与到旅游业中,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此外,政府还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提升了当地居民的就业能力和文化素质。

总之,新天地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潜力,也证明了从文化和艺术中挖掘独特的魅力对于景点开发的重要性。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和推广到其他地方,推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瑞安新天地开发历程

瑞安新天地开发历程

旧改大手笔——从上海新天地到佛山岭南天地上海新天地与一般的房地产商积跬步以至千里的累积式发展有所不同,瑞安是业界的一个“异类”,每次的发展均像在业界中扔下一颗“炸弹”——大手笔、大规划,从上海新天地到佛山岭南天地无一例外,正如同瑞安集团董事长罗康瑞先生的人生一样,处处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也许很难想象,瑞安集团这个庞大的企业仅仅是从39年前罗康瑞手中的10万港元计息贷款发展而来的。

上海新天地10万港元开始创业1971年,生长于大富之家的罗康瑞不愿给家族企业打工,从其父亲——香港地产名人、鹰君集团的创办人罗鹰石处有息贷款10万港元开始创业,展开了日后的传奇。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香港富贾纷纷筹备移民计划时,罗康瑞作出了让人“不解”的决定——北上考察大陆市场;1993年至1994年间,在香港地产业最为红火的阶段,罗康瑞开始将瑞安集团在香港的业务向外转移;在1994年还只是香港地产业中型玩家的罗康瑞参与投资身陷财务困境的纽约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在曼哈顿的一块地皮,11年后,1800万美元投资变为了3.52亿,即35%的年均回报率;1998年罗康瑞操刀的广受质疑的上海改造旧城项目“新天地”最后成为了上海新地标之一;2007年,瑞安以75.1亿的总价夺得佛山“祖庙-东华里”旧改项目用地,……,瑞安与罗康瑞的每一次决定与发展总是会带给局外人无尽的惊喜与不解,但每一次,瑞安与罗康瑞均能以胜利者之姿站在舞台上。

“上海新天地”奠定业内地位罗康瑞第一次前往上海是在1985年,当时的上海经济并不景气。

而此时的罗康瑞甚至还不太能听懂普通话,经常需要翻译陪同出席各种场合。

虽然在上海的时间不长,但罗康瑞有一个很基本的判断:作为1920年代的大都会,上海的历史和文化让它没有理由始终沉闷下去,而他所看到的机会,就是参与到帮上海重拾繁华的过程中去。

因此,罗康瑞选择与上海团市委合作修建了三星级的城市酒店。

上海新天地发展史

上海新天地发展史

上海新天地发展史
上海新天地是上海市黄浦区一处著名的商业、文化和娱乐综合体,也是上海市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群之一。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上海外滩。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上海外滩是一个国际贸易和金融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商和投资。

新天地所在的区域最初是一片法租界的土地,其中包括法国租界和英国租界。

在这片区域内,建立了许多西方风格的建筑和商业机构,形成了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

然而,在20世纪的后半叶,上海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滩地区的繁荣逐渐减退。

许多老建筑逐渐荒废,这个地区变得相对冷落。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市政府开始着手对外滩地区进行保护和复兴。

他们希望通过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将这个区域重新打造成一个兼具文化、艺术、购物和娱乐功能的综合体。

于是,上海新天地项目于2001年开始动工。

新天地的建设过程中,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的原貌,并进行了修复和翻新。

这些建筑包括老外滩的旧式石库门建筑、法国租界的建筑群以及其他一些历史建筑。

同时,新天地还引进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品牌商店、餐厅、咖啡馆和艺术机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消费。

如今,上海新天地已经成为上海市的一个标志性地标,也是一个繁华而有活力的商业区。

它以其独特的历史氛围、精致的建筑风格和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而闻名。

无论是购物、用餐、品茶还是参观艺术展览,新天地都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总的来说,上海新天地的发展历史是一个由荒废到复兴的故事。

它的成功不仅为上海市增添了一处重要的文化和商业景点,也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旧城改造与保护案例——上海新天地

旧城改造与保护案例——上海新天地
• 北里以保留石库门旧 建筑为主。
• 从而形成南北新旧对 话,交相辉映的格局。
石库门
改造
沪语中把用一种东西包套或收束另外的东西讲 作“箍”,如箍桶,于是这种用石条“箍”门的建筑被叫 作“石箍门”后又讹作“石库门”。
• 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源于江南民居的住 宅形式。
• 在20世纪10年代以后,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石库门取代。 • 20世纪20年代盛行,占据了当时民居的75%以上,至今中
• 石库门有着江南传统 二层楼的三合院或四 合院的形式,一般进 门就是一小天井,天 井后为客厅,之后又 是一天井,后天井是 灶台和后门,天井和 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 一楼灶台间上面为 “亭子间”,再往上 就是晒台。在总体上 采用的联排式布局却 来源于欧洲。外墙细 部有西洋建筑的雕花 图案,门上的三角形 或圆弧形门头装饰也 多为西式图案。
心城区还有近40%的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 库门中。 • 到了30年代中期,随着新式里弄和花园里弄的兴起,石库 门就风光不再了。 • 然而,由于石库门已经过多年历史的洗礼,在缺乏保养的 情况下,改造前的石库门外部表面及内部建筑已变得破旧 不堪,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也破坏了城市的 肌理、面貌。改造迫在眉睫……
整个修复过程,不仅仅做到形似,更注重神似,不是简单 复旧,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改造工程。
改造历程
商圈 地铁口
商圈 地铁口
商圈 地铁口
2001年进度 新天地北里(商业)
绿地、人工湖
2002年进度 新天地南里(商业、公寓)
2003年进度 住宅、写字楼一期
1997年 规划构想 1998年 拿地 1999年 新天地北里动工
住宅,129-183平方米的两房两厅,230平方米的三 房两厅以及少量324平方米的四房两厅和90平方米的 一房两厅,参考价为7万-7.5万元/平方米。

新天地简介

新天地简介

“新天地”来自台湾的居家新理念四川中国强房地产开发公司成立于1998年,为台湾中国强集团在华独立投资企业。

公司有感于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积极投身于房地产经营开发。

台湾中国强集团是一家具有30余年房地产开发历史和经验的专业房地产公司。

70年代,大陆尚未开始经济改革,而台湾的房地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时,中国强就已开始从事房地产开发与建筑,先后成立了九泰、鸿升、万企等三家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中国强在台湾的开发项目从土地开发、规划、工程发包、施工到质量监督、销售、服务实施一条龙操作。

公司80%的业务则集中在台湾北部房地产最热门的淡水地区,20%的业务遍布台湾各地。

从1986年—1991年5年间,公司成功开发了33个房产项目,且每个项目都在预售期内完成了全部销售,创造年产值相当于10亿人民币的辉煌记录。

中国强在台湾淡水的来来系列项目:来来新天地、来来美天地、来来好天地、来来香榭、来来海景、凯悦来来、鸿升捷座、欢喜新家、书香大地……在台湾淡水房产界的地位举足轻重。

30余年来,共累计完成房产项目近百个,交房数万户。

四川中国强房地产开发公司将秉承“客户至上,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凭借30年的房地产开发和建筑经验,坚持“企业生命延续,来自于客户的满意”之服务宗旨,以严格的管理,先进的技术,统一规范的高品质服务,锐意进取,着眼未来,规范运作,不断创新,竭力为住户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精品住宅。

凭借30年的成熟经验,中国强开发有限公司对于客户将会如何使用房子,房子住进去最需要什么,会有什么使用习惯,什么样的房子的套型永不受淘汰,我们都有深切的认识,这绝非经验只有5—7年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所能比。

“新天地”做为我公司在大陆投资的第一个专案中国强上下对她倾注了最大的心力,从公司30年的经验中采撷精华,将她做成具备低价位、高品质的个性化高尚住宅,凡是住户能想到之处,我们都已尽力做到符合您的心意。

羊西线原始股好区位好地段本专案占地8.8亩,建筑面积26422平方米,其中住宅为24800平方米,商铺为1150平方米,总投资额为4800万人民币。

上海新天地案例研究

上海新天地案例研究

了文化传播和交流,实现了文化与商业的互促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Biblioteka THANKS详细描述
新天地作为历史建筑群,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商业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历史建筑的原貌和 文化底蕴,同时进行合理的商业布局和开发,实现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发展
总结词
可持续发展是上海新天地长期发展的关键。
详细描述
新天地需要关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区发展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 发展。通过推广绿色旅游、节能减排等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吸
改造过程
保护性改造
上海新天地的改造遵循了保护性改造的原则,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貌和结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更新和改造,以满足 现代生活的需求。
商业开发
上海新天地在改造过程中也注重了商业开发,引入了各种餐饮、购物和娱乐等业态,使其成为了一个时尚、高端的商 业区。
文化活动
除了商业开发,上海新天地还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音乐会和时装秀等,进一步提升了这 片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
文化创意
新天地注重文化创意,汇聚了众 多艺术、设计、时尚品牌和创意 产业,打造独特的文化氛围。
社交中心
新天地不仅是一个购物场所,更 是一个社交中心,为人们提供交 流、聚会和展示的平台。
品牌组合
01
国际品牌
上海新天地汇聚了众多国际一线 品牌,包括时尚、珠宝、化妆品 等领域的知名品牌。
设计师品牌
02
03
对城市更新的启示
1 2 3
保护历史建筑
上海新天地在更新过程中保留了大量历史建筑, 使得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传承,为其他城市更 新提供了借鉴。
创新商业模式
上海新天地引入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将历史建筑 与现代商业活动相结合,为其他城市的更新提供 了新的思路。

上海新天地_修旧如旧建筑文化追求的典范

上海新天地_修旧如旧建筑文化追求的典范

文化广场上海新天地:修旧如旧建筑文化追求的典范金 磊(文/图)上海是中国资本主义商业发展最早的城市,各类近代建筑兴旺发达,从传统的平房,立帖式砖木结构,门面较小的店铺,直至20世纪初前后问世的中汇饭店(南京东路外滩)、礼查饭店(黄浦路和外白渡桥下堍),今南京西路新世界商场一侧的金门饭店、国际饭店、东方饭店、都城饭店等都是上海建筑的传统品牌。

但作为上海传统建筑的缩影不能不提及上海的石库门建筑。

2001年秋,笔者在上海参会,真正感受到这里的特色建筑,它们是城市建筑文化的立体 标本!。

有言道: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

!为了与中共 一大!会址的建筑风格相协调,以会址为中心,面积有如一个小公园那样大的区域在改造中拆旧建旧、修旧如旧。

于是一个在旧石库门建筑老区内出现了以餐饮、娱乐、休闲、历史、文化为内容的全新的石库门的 上海新天地!问世了。

在这里,房舍是旧的,但内部的设备是现代的、意念是新的,给所有到这里体验时尚的人们感觉当然也是全新的!这里的旧房可以说是旧得代价高昂。

在投入巨资改造后,房舍的成本价位为每平方米两万元人民币。

为使修旧建旧保持原有风貌,从建筑档案馆中陈年百古的图纸中找出了当年有法国建筑师签名的图纸作为整旧如旧的依据。

这些匠心,为的是不让石库门文化在上海就此划上句号,因为昨天是今天的历史。

石库门是上海文化的 化石!,它有着深深的历史烙印:19世纪中叶,租界内的中外开发商在住房的门框上采用厚实花岗岩,既坚固又显身份,其风格为中西合璧,称之为 石库门!,成为上海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产物。

上海新天地!的创立,向凝重的石库门里投入了全新的物流、人流、文化流。

在占地为3万平方米的小区内,投资金额高达13亿元。

考虑到全部保留石库门建筑不能体现现代化都市的发展趋势,所以一部分采用现代化的玻璃面建筑,一部分为老的石库门,使之在建筑风格上新旧对比、在文化上东西合璧。

但总的原则是不建高楼,以完整的基调保留这一片上海旧城的特有风情。

上海新天地案例分析

上海新天地案例分析
和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上海新天地作为历史建筑保护区,需要在保护传统文化的 同时实现商业开发,这需要平衡保护文化和商业利益的关 系。
上海新天地拥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这些建筑和文 化遗产是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开发过程 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保护这些建筑和文化遗产,避免过 度商业化导致文化价值的丧失。同时,可以通过合理的商 业开发,为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实现文化和商业的共 赢。
空间布局
开放式街区
新天地采用开放式街区布局,将商业、餐饮、娱乐等设施与公共空间融为一体,营造出舒适、宜人的休闲氛围。
多层次空间
新天地通过不同高度的建筑和错落有致的布局,创造出多层次的空间感,使人们在其中感受到丰富的视觉体验。
景观设计
绿化景观
新天地注重绿化景观的营造,设有多个绿化广场和公共绿地,为市民提供休闲 、放松的场所。
周边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娱乐等 设施,是上海市的繁华地带之一。
历史背景
上海新天地前身是上海的石库门建筑群,具有浓厚的历史底 蕴和文化积淀。
在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对这片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 造和重建,将其打造成了一个集商业、文化、娱乐为一体的 时尚中心。
文化特色
上海新天地保留了石库门建筑风格, 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形成了一种独 特的建筑风格。
上海新天地案例分 析
目 录
• 上海新天地概述 • 上海新天地的商业模式 • 上海新天地的建筑设计 • 上海新天地的发展历程 • 上海新天地的成功因素分析 • 上海新天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01
CATALOGUE
上海新天地概述

新天地的前世今生

新天地的前世今生

图 3 结构加固保持原有空间 第 2 种是保留外墙和屋顶外观,内部全部拆除重新设计改建,该类型以梧桐居(哈根达 斯)为代表。这排石库门建筑建于 20 世纪 20 年代,荷兰式屋顶,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排建筑 是东西向建筑,坐西朝东,在石库门建筑中特别罕见。设计保留了整排东向石库门墙面,屋 顶则拆除原有老化木结构,以钢结构取而代之,但维持原有的屋顶形式(图 4)。内部则打 破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以现代混凝土结构重新设计建造。从实际内部也可以看出空 间非常现代开敞,仅有少数几根混凝土柱子作为结构支撑。
5.3 居住功能的还原和功能复合
为恢复部分原地段的居住功能,新天地在南里靠东侧也新建了少量居住建筑,进行建筑 功能复合,希望产生有趣的建筑场景。但实际来看,一是对象早已不同,黄金地段针对的全 部都是高端人士,物是人非,相对较为私密,功能相互影响,共同成长无法达到设计的设想。 另外,住宅出入口单独对外,内部却为商业广场,更加加剧了住宅的独立性。笔者个人认为, 设计基本的设想还是很有价值,对城市来讲,功能复合可以创造出很有特色、富有活力的街 区。从实际设计来说,大可以把住宅出入口开向内部广场,并形成特有的邻里交往空间。
三、 新天地的规划设计 3.1 总体布局
新天地有北里和南里组成,一条南北步行道贯穿南北,连通北里和南里,成为核心的组 织框架。北里主要由修复改造的石库门建筑组成,东侧保持原有石库门里弄肌理,西侧临马 当路则是一栋商业办公楼。南里除少量沿兴业路保留少量石库门建筑外,主要由一栋大体量 的商业购物中心和服务公寓组成。商业购物中心临马当路而建,与北里形成统一的现代商业 建筑立面。(图 2)
图 2 马当路商业立面
3.2 空间设计
新天地首先改变了外铺内里的格局,在内部引入步行公共空间。一条南北步行道贯穿南 北,成为核心的空间组织要素。其余步行路连接城市道路和主步行街,原有石库门狭窄私密 的里弄空间被完全打开,形成了尺度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成为餐饮的石库门建筑则沿步行 街依次展开。北里东侧延续原始石库门里弄肌理,窄巷高墙,尺度稍有压迫感,高端餐饮、 会所藏匿于此。在新天地游走,很多游客消费的是新天地的空间。这种消费的特征就是,在 这一地区游荡、观赏的人群要远多于直接进入到这些商店、饭店中付钱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 而且,他们可以在这里消磨半个、一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而不需要为这种消费花费哪怕一分 钱。他们消费的是这里的氛围与这里的空间,直至希望将这样的空间不断地重复生产而能被 重复地消费。这就是我们建筑设计追求的场所精神,室内外建筑空间依托于人的活动并服务 于人,最终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上海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

23

2004年12月30日,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奖。
2003年11月3日,上海新天地北里(兴业路以北部分)荣获2003年度Urban Land Institute (ULI) Award for Excellence大奖。

2002年11月22日,在香港举行的美国建筑师协会年度荣誉颁奖庆典上,上 海新天地广场被授予“文化遗产建筑”奖。
北部地块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 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北里由多 幢石库门老房子所组成,并结合了现 代化的建筑、装潢和设备,化身成多 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菜式来自法 国、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意大 利、日本、台湾和香港,充份展现了 新天地的国际元素。
南里

北里
在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沿街的石库 门建筑也将成为凝结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城市风景线。新天地中部的兴业路为中国共 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一大」)会址所在,辟为步行街。
08
09
石库门里弄在最多的时候 有9000多处,曾占上海市区全 部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单纯 从建筑的角度出发,石库门是 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走过百 多年的历史,而且有些石库门 的空间结构也已不适合现代人 的居住观念,因此消失是正常 的。90年代初期,上海开始了 大型的重建和开发。不少石库 门老房子被拆卸,取而代之的 是一幢一幢的高楼,一片又一 片充满怀旧风情的老房子渐渐 消失,人们才意识到要去保留 这些上海独有的“艺术品”。
07
上海民居有“弄”的称法 其他城市的人甚至读不准这个 词的音,其实,“弄”只是有 别于街面房子的“胡同”的通 称。早期的石库门大多叫弄、 里,就是我们常说的“里弄”, 又叫“弄堂”。弄堂常用弄、 里、坊、村、公寓、别墅等名 号,级别逐次提高。后几种又 称为新式里弄,居住条件已明 显优于早期的老式石库门,配 有欧式壁炉、屋顶烟囱、通风 口、大卫生间等。

上海新天地是如何打造成功

上海新天地是如何打造成功

上海新天地是如何打造成功的(上) (2008-7-23 7:39:36)[发送到微博]分类:基础知识标签:商业地产上海新天地(基础知识)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市卢湾区,居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处于“市中心的中心”,占地约3万帄方米,建筑面积约6万帄方米。

1990年代末,上海市经济起飞,多个旧社区都被迁拆重建,重建上海新天地所在社区时,设计师将这种富有上海建筑特色的元素,一方面予以保留,另一方面融入新的建筑主题意念。

经过精心的装潢﹑设计和社区整体规划下,小至树木高低﹑大至商铺排列和独特设计,凝造了一种极高雅的格调,吸引了从明星﹑艺术家到企业家来此开设精品店﹑高档饮食餐厅、休闲场所等。

上海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

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房子所组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修和设备,成为高级餐厅汇聚之所,菜式来自法国、美国、德国、英国、巴西、意大利、日本、台湾和香港,充分展现了新天地的国际元素。

北里于2000年正式开业,现落户的商家有星巴克咖啡、凯博西餐厅、上海本色、沙宣(上海)美发研修中心、上海东魅综合娱乐中心等。

南里则是一座总面积达25000帄方米的购物、娱乐、休闲大楼,于2002年中正式开幕,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餐饮场所外,更进驻了年轻人最喜爱的时装专门店、时尚饰品店、美食广场、电影院等业态。

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

上海新天地是具有浓厚“海派”风格的都市旅游景点。

它的前身是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之一,破旧的上海石库门居住区。

改造之后,上海新天地被创新地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变成了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上海的新天地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聚会场所,并被纳入了上海旅游景点的清单中,还成了中国房地产区域改造的经典案例,它的成功经营模式长时间以来一直被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们青睐,很多人都想将其成功模式进行“移植”:国内著名房地产商潘石屹,曾经公开宣布打算将“建外SOHO商业街”建成北京的“上海新天地”;另一个北京的著名房地产开发商张宝全也有意参照上海新天地的模式规划自己将开发的社区;全国各地建设“上海新天地”热持续高温。

A新天地——「上海记忆」消逝的太平桥(新天地前身,历史的演变)

A新天地——「上海记忆」消逝的太平桥(新天地前身,历史的演变)

A新天地——「上海记忆」消逝的太平桥(新天地前身,历史的演变)新天地,伴随着19大的闭幕,成为上海,乃至全国团体纷至沓来的目的地。

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群东侧,有一座人工湖,这还有个名字叫“太平桥绿地”。

今天就说一说“太平桥”名字的由来吧!上海老城厢自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构筑城墙后,在城厢之西,有一条打铁浜(今老重庆中路、重庆南路、太仓路、顺昌路北段),它蜿蜒流淌,连通晏公庙浜(今自忠路东段)与南长浜(今复兴中路)。

由于这一带河浜港汊蛛网密布,加上西门外的南长浜河岸边铺设有石板路,可直通法华镇(今法华镇路、新华路一带),在清末是上海西门外的交通要道。

清末在周泾之西,曾筑有一座晏公庙(原自忠路132号)。

相传因晏公救过明太祖朱元璋,并水淹倭寇拯救上海城黎民,上海百姓建庙纪念,庙里香火鼎盛,数百年不衰。

原先在打铁浜上有座桥,桥的东侧建有一座“厉坛”,上海官绅士民来此打“太平公醮”,公祭亡灵,久而久之,这座桥被称作“太平桥”。

展开剩余69%1914年法租界第三次扩张,太平桥地块全部划入法租界。

随着租界扩充,开发商在此地大兴土木,盖了很多石库门房子。

为了开发的需要,打铁浜被填平,成为今天的顺昌路。

1917年法租界公董局建菜市路(今顺昌路)室内菜场,占地1100平方米。

1925~1928年,菜市路上开设了万康号等一批南北货、土产杂货店。

1933年,邬达克设计的辣斐大戏院(今长城电影院)开张,1935年,月光大戏院(后更名大同、大庆、亚蒙剧场,今拆)创设。

到30年代中叶,以今顺昌路自忠路口为中心,环周有各种商店及各种服务业网点130多家,所营有百货、棉布、中药、烟糖、南北货、餐饮、食品、油酱、副食品、五金、橡胶、木材、纸张、银楼、戏院、茶水、沐浴等业。

到了抗战前夕,太平桥地区店铺云集,鳞次栉比,罕有隙地。

建国后,经公私合营、网点调整,济南路和吉安路上的专业旧货市场并移他处,南阳桥并扩为10家商店,而太平桥片区则渐发展为卢湾区一街三市(一街指淮海路商业街,三市指打浦桥、太平桥、鲁班路斜土路口)之一,成为地区性商业中心,各种商店齐全。

25年前,《新天地》的前身——《老人天地》在改革开放中诞生

25年前,《新天地》的前身——《老人天地》在改革开放中诞生

25年前,《新天地》的前身——《老人天地》在改革开放中诞生作者:来源:《新天地》2008年第11期1982年4月,出版家阮波在美国交流访问时,在芝加哥附近的Rees出版公司看到刚刚出版的英文版彩色印刷的老年期刊——《60岁以后》,由此萌生了在她主持的中国展望出版社办一份给中国老年人看的期刊的想法。

中国展望出版社当时隶属原外经贸部。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又逢干部离退休制度刚刚建立,当时该出版社主持工作的阮波同志与姚黎明(中国展望出版社副社长、曾任原红旗杂志副秘书长)、周沙尘(新华社资深编辑、曾任《旅行家》杂志主编)三人多次商讨研究有关创刊事宜,并请资深出版家、中宣部出版局局长许力以任名誉主编,周沙尘同志任主编。

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老人天地》的刊名当时是阮波女士的丈夫、时任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的彭炎在一次旁听筹备会议时提出的,他认为此刊名比《60岁以后》更有号召力。

在万里、邓力群、杨牧之及原中顾委一些老同志的直接过问、支持下,创刊申请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

1983年夏,这本刊物的第一次顾问、编委联席会议由阮波同志主持,在位于北京白塔寺的中国展望出版社召开。

当时的签名簿上依次留下了赵朴初、曾三、廖沫沙、周而复、荣高棠、杨牧之、韩作黎、卜明、姚黎明、许力以、沙洪、姚明、周沙尘等32个不同凡响的名字。

会议确定了《老人天地》的刊名以及办刊宗旨、读者定位。

大家衷心希望用这份面向全国的综合性月刊,搭建起一座“老年人关心社会,社会关心老年人”的心桥。

创刊初期,当时的中国展望出版社斥资32万元作为开办资金。

1983年10月3日,创刊号在北京新鲜出炉,当时为小16开、48页,彩色四封,一本售0.45元,国内有了第一本专门针对中国老年人群的综合性期刊。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贴近实际,贴近读者,《老人天地》迅速在全国各地的老干部、老同志中传播开来。

1984年末,参与杂志社创建的原北京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姚明担任杂志主编。

上海新天地为什么要叫“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为什么要叫“新天地”?

区域环境及人文特色为基础去做商业功能的设计,使之 互为补充,从而因地制宜地打造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优 质生活空间。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之下,每一个城市的 “性格”在得以传承
的同时又获得了功能上的升华,例如重庆天地借鉴当地 山城“吊脚楼”元素而建,佛山岭南天地完整保留简氏 别墅、古庙老街等历史建筑和街区等。同时,在给这些 项目做商业设计的
生活中心。虹桥天地位于虹桥商务区门户位置,与世界 上最大的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直接相连。从虹桥 天地到虹桥高铁只需步行2分钟,到虹桥机场只需9分钟。 未来,虹桥天

地还将汇集五条地铁线。虹桥天地往西800米,就是世界 上最大的会展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作为中国 首个与交通枢纽直接相连的一站式新生活中心,虹桥天 地内包括展
方便连接区域内的各大板块。在空间上,我们也自建了 足球城及都市农庄鼓励社区居民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 方面,城市的发展会伴随一定程度的污染,空气污染问 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房地产开发商,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融入 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包括从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施 工、采购、物业管理等各个阶段入手打造低能耗低污染 的建筑。我们所有
地,保存了中国其中一个最完整的古建筑物群,经改造 已经成为了集文化、旅游、商业、居住为一体的综合街 区,成为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的必经之地和佛山城市新 名片,未来还会有
购物中心及办公楼在这里陆续建成。目前我们在西上海 也有一个新项目:虹桥天地。这个项目无论是地段还是 开发理念,都非常独特,是国内首个与超级交通枢纽直 接相连的一站式新
示办公楼、购物中心、新天地街区、五星级酒店及一个 独立演艺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虹桥天地演艺中心是目 前上海唯一一个商业综合体内的独立专业演出场馆,将 陆续引进国内外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新天地全国克隆潮
当上海新天地取得巨大商业成功后,各地陆续挂起来新天地的全国克隆潮,出现了杭州 新天地、南京新天地等都冠以“新天地”头衔的开发项目,但实际上上海新天地的改造模式 很难复制。第一必须要有浓郁的商业背景资源,上海新天地背靠淮海中路,特有的商业地理 位置成就了新天地。第二必须要有合适的历史保护街区,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背景。第三老建 筑必须是没有太大但还有一定外观保留价值的老建筑,有保留价值的内部空间不适合商业开 发,但没有保留价值的绝对没有传统老建筑的味道。所以说全国各地的新天地很多时候只是 打了“新天地”的活招牌,属于商业运作的概念抄袭。最可怕的是举着“新天地”的旗帜, 大规模的拆除文物建筑,号称保护性拆除,这才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图 5 建筑高度过渡
五、对传统建筑改造的看法
5.1 建筑寿命与功能寿命
建筑设计寿命一般为 50 年,很多老建筑的使用寿命甚至上百年,但建筑的功能寿命可 能很短,5 年或者 10 年后使用功能不满足要求了。如果功能达不到要求,拆除重建的话会 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所以目前一般优先主张,进行功能改造,新天地也是同样的改造思想。 原先石库门老房子缺乏修缮,如果还是全部回归居住功能的话成本非常昂贵,而且极有可能
一、 引言 “没去过新天地,不算去过上海”,上海新天地如今成为了上海新地标。游客只要来上
海基本都会去新天地走一圈,尤其是老外,新天地已经成了很多游客的首选消费场所。上海 新天地位于上海原卢湾区太平桥地段,占地 4hm2。东至西藏路,南至合肥路,西至马当路, 北至太仓路。新天地是以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首次改变了石库门 原有的居住功能,创新地赋予其商业购物功能,把这片上海历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集国 际水平的餐饮、购物、演艺等功能的时尚、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图 3 结构加固保持原有空间 第 2 种是保留外墙和屋顶外观,内部全部拆除重新设计改建,该类型以梧桐居(哈根达 斯)为代表。这排石库门建筑建于 20 世纪 20 年代,荷兰式屋顶,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排建筑 是东西向建筑,坐西朝东,在石库门建筑中特别罕见。设计保留了整排东向石库门墙面,屋 顶则拆除原有老化木结构,以钢结构取而代之,但维持原有的屋顶形式(图 4)。内部则打 破原有的结构体系和空间关系,以现代混凝土结构重新设计建造。从实际内部也可以看出空 间非常现代开敞,仅有少数几根混凝土柱子作为结构支撑。
三、 新天地的规划设计 3.1 总体布局
新天地有北里和南里组成,一条南北步行道贯穿南北,连通北里和南里,成为核心的组 织框架。北里主要由修复改造的石库门建筑组成,东侧保持原有石库门里弄肌理,西侧临马 当路则是一栋商业办公楼。南里除少量沿兴业路保留少量石库门建筑外,主要由一栋大体量 的商业购物中心和服务公寓组成。商业购物中心临马当路而建,与北里形成统一的现代商业 建筑立面。(图 2)
二、 新天地的前世 上海新天地是以上海石库门建筑为 改造载体,首先谈谈新天地的前世— —石库门建筑。
上海石库门的历史要追溯到 19 世纪 60 年代。当时太平军动乱,导致大批苏南浙北难民进入 上海租界避难。当时很多商人(尤其是英国人)看到了投资价值,建设大批量高密度的简陋 木屋,出租牟利,这是上海石库门建筑的雏形。1869 年后,随着上海工商业的发展,一些 开发商在其土地上开始建造砖木立贴式结构的西式联排住宅。为了吸引中国房客,石库门设 计也吸取了很多江南民居的特点,前有天井后有客堂,形成了老式石库门建 筑。这就是上海 新天地的前世——石库门建筑(图 1)。
新天地的前世今生 ——从建筑设计角度简谈上海新天地
杜春 摘要:本文针对上海新天地这一商业成功的案例,讨论了新天地的前世今生。然后从建 筑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天地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最后阐述了对传统建筑改造的几点 看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主张。本文主张功能替换延续建筑寿命,赞同新天地风貌区 的改造模式,推崇功能复合创造特色交往活动空间,最后提醒设计者警惕全国改造浪潮的不 良影响。 关键词:新天地,石库门,里弄
图 2 马当路商立面
3.2 空间设计
新天地首先改变了外铺内里的格局,在内部引入步行公共空间。一条南北步行道贯穿南 北,成为核心的空间组织要素。其余步行路连接城市道路和主步行街,原有石库门狭窄私密 的里弄空间被完全打开,形成了尺度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成为餐饮的石库门建筑则沿步行 街依次展开。北里东侧延续原始石库门里弄肌理,窄巷高墙,尺度稍有压迫感,高端餐饮、 会所藏匿于此。在新天地游走,很多游客消费的是新天地的空间。这种消费的特征就是,在 这一地区游荡、观赏的人群要远多于直接进入到这些商店、饭店中付钱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人, 而且,他们可以在这里消磨半个、一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而不需要为这种消费花费哪怕一分 钱。他们消费的是这里的氛围与这里的空间,直至希望将这样的空间不断地重复生产而能被 重复地消费。这就是我们建筑设计追求的场所精神,室内外建筑空间依托于人的活动并服务 于人,最终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新天地的石库门住宅,从功能上分析外铺内里,在街坊的周边形成了开放界面的沿街商 铺,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从内部空间来看则较为封闭,内部道路像鱼骨一样,主弄连接城 市道路,支弄连接各家住宅,较为私密,很多里弄的故事都在支弄上发生。
三 、新天地的今生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香港瑞安集团聘请美国 SOM 建筑设计事务所对原太平桥地段进行
5 至 10 后又陷入改造怪圈。不如在旧建筑外壳中植入崭新的功能,进行更有市场价值的资 源调配,不失为保护老建筑的一个良方。
5.2 历史风貌区的改造手段
所谓历史风貌保护区首先是因为该保护区内存在着必须予以保护的国家级或市级历史 文化建筑。为了使这些建筑在旧城改造后不至于被淹没在与之极不调和的环境中因而在它们 周围划定一个风貌保护范围以保护其环境风貌。新天地改造以兴业路一大会址为核心,把紧 邻的石库门建筑外观风貌如实的保留,而且还保留了北里大片石库门老房子的空间关系。风 貌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建筑有重大的区别,历史文化建筑很多时候是要保护其原貌,包括内部 结构、空间关系等等。有很多人认为新天地改造相当失败,破坏了原有的结构和内部空间, 但历史风貌保护区重点保护的是风貌,追究神似,从这点来讲,新天地无疑是成功的。
七、结论和建议
本文针对上海新天地这一商业成功的案例,讨论了新天地的前世今生。然后从建筑设计 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天地的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本文基本认可新天地的改造模式,也对新 天地的规划、建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充分肯定了新天地的设计价值。最后本文阐述了 对传统建筑改造的几点看法,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和主张。笔者主张功能替换延续建筑寿 命,鼓励资源再利用。同时笔者也赞同新天地风貌区的改造模式,推崇功能复合创造特色交 往活动空间,丰富城市空间。最后提醒设计界警惕全国改造浪潮的不良影响,不要把真古董 摧毁。
四、 新天地的建筑设计
4.1 石库门老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上海新天地对建筑设计包含了对石库门老建筑的保护与改造以及新建一部分新建筑。对 老建筑的保护与改造总的目标还是修旧如旧,所以建筑改造完成后与原有石库门建筑外观没 有太大区别,形态、体量以及材料颜色等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而且质量更为考究,还原了 石库门老建筑的本来面貌。具体保护和改造方法可以分为如下 3 种类型。
3.3 交通组织
新天地最重要的交通组织是强化了步行街的功能,一条步行街串起南、北两个地块。北 里东侧建筑里弄保持原有骨架,一条南北支弄平行步行街串联东侧里弄,打破了原有里弄内 里封闭的格局,东西通过里弄相连。设计还强化了主要出入口,太仓路核马当路黄陂南路路 口建筑适当后退,形成出入口广场。在兴业路路口处,北里具有过街楼的入口形态,南里则 较为开放。为聚散人群,丰富空间关系,步行街的内部特定部位也进行放大处理,形成 2 个广场。北里位于中段,围绕喷泉雕塑形成一个广场。南里则在商业中心入口处,步行街转 折处形成了一个商业展示广场。另外交通组织上一个重要设计要点是人车分流,内部均为步 行空间,所有交通运输全部靠周边道路解决。
图 1 密布均质的石库门建筑
解放后,石库门的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产权归公,人口增长,形成了多户合用一个石库 门单元的情况。如此而来,石库门建筑很快超负荷运作,加上低廉租金无法对建筑进行合适 到位的修缮维护,很多石库门建筑就此开始衰败。到了 90 年代,石库门所在地段经济价值 大幅提升,石库门的业主就更加任由自行衰败,就等着土地二次开发机会,加剧了石库门建 筑的进一步老化衰败,导致很多建筑基本失去了保留的价值。
整体规划,并取得了卢湾区太平桥地段的开发权。新天地作为了整个改造的第一步显得尤为 重要,瑞安特意挑选了美国旧房改造专家本杰明·伍德建筑设计事务所对新天地进行整体规 划改造设计。设计从保护历史建筑的角度、城市发展的角度以及建筑功能的角度作多方面考 虑,要把新的生命力注入这些旧建筑,以符合新世纪消费者的需求。设计最后决定在整体规 划上保留改造北里大部分石库门老房子为餐饮建筑,穿插少量现代商业购物;南里则以全新 的商业购物中心为主,配合少量保留改建的石库门餐饮建筑和新建的高端居住建筑。
4.2 新建建筑的挑战
在老的石库门建筑周边新建一部分建筑具有巨大的挑战,主要有两大挑战。一是如何处 理好新老建筑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协调好新天地与周边高层商业办公楼之间的关系。在新 老建筑关系上,设计追求国外老建筑改造的一个基本概念,即新的就是新的,老的就是老的, 新旧对比而存在。如 Luna 餐厅在设计中,西北面正对太仓路入口设计一小部分弧形现代玻 璃幕墙建筑,新旧对比,与石库门建筑形成强烈反差。另外北里的西侧和南里的西侧南侧新 建了一个大体量的商业中心,手法采用玻璃幕墙体系,与石库门老建筑并存,使石库门老房 子更加显有历史感、沧桑感。在协调新天地和周边高层商业办公楼之间的关系上,主要就是 利用现代大体量的商业中心作为过渡空间。商业中心体量大,但高度不是很高,正好作为新 天地石库门老房子和高层商业办公楼之间的过渡空间。这个手法在太仓路新建朗廷酒店的时 候也被灵活运用,在巨大体量朗廷酒店靠近太仓路新建了一个小体量的 2-3 层的小建筑进行 高度过渡,减弱了对新天地老房子的视觉压力(图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