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意义]
1.肝脏病变 80%以上的重症肝硬化 及肝癌患者MAO活性增高,但对早期肝 硬化反应不敏感。急性肝炎时MAO正常
急性肝坏死时,血清中MAO增高。
轻度慢性肝炎MAO大多正常,中、重度 慢性肝炎有50%病人血清MAO增高。 2.肝外疾病 心力衰竭、糖尿病、甲状 腺功能亢进症、系统硬化症等。MAO也 可升高。
道梗阻时最高;在骨骼疾病时由于骨性ALP生 成亢进,所以血清ALP升高
24
【参考值】 男性45-125U/L 女性35-135U/L 【临床表现】 (1)ALP生理性增高 ❖ 妊娠 ❖ 新生儿骨质生成 ❖ 正在发育的儿童
25
(2)病理性增高见于:
①胆汁淤积性黄疸
——ALP和血清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仅轻度增高
16
2.M蛋白血症 如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 血症等,清蛋白轻度降低,γ球蛋白明显升 高。
3.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由于血脂增高 ,可致α2 及β球蛋白(是脂蛋白的主要成分) 增高,清蛋白及γ球蛋白降低 。
4 .其他 结缔组织病伴有γ 球蛋白增高,先 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球蛋白降低,蛋白丢 失性肠病表现为清蛋白及 γ球蛋白降低, α2 球蛋白则增高。
可出现黄疸加重,胆红素明显升高,但转氨酶却 减低,即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
4
2.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 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100~200U)或正常 ❖ AST升高较明显,肝硬化时AST/ALT≥2,肝癌
AST/ALT≥3
5
3.其他: 心血管疾病、骨骼肌病变、急性胰腺炎、疟疾、 肺炎、烧伤、肾炎等转氨酶也可增高。服用肝 脏毒性药物或一次饮酒后导致一过性肝损伤时, 转氨酶可一过性增高
21
正常人及三种黄疸的胆红素代谢检查结果
22
胆红素判断黄疸性质:
▪ 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为主)增高是溶血性黄疸; ▪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为主)增高是阻塞性黄疸; ▪ 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为主)增高是肝细
胞性黄疸。
❖ 根据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可协助鉴别黄疸 类型:
▪ CB/STB>60%(50%)为阻塞性黄疸 ▪ 40—60%(20%—50%)为肝细胞性黄疸 ▪ <20%为溶血性黄疸。
11
(3)血清球蛋白: ①增高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 、M球蛋白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和感染 ②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免疫抑制剂 使用等
12
(4) A/G倒置
❖由于白蛋白减低或球蛋白增高所致 ▪ A/G<1.25提示有肝功能异常; ▪ A/G<1即白/球比例倒置表示肝功能严重损害 。
反映胆汁淤积、胆道梗阻的指标
胆红素代谢检查
(一)血清胆红素测定
【参考值】
❖ 总胆红素
3.4~17.1µmol/L
❖结合胆红素 0 ~ 6.8µmol/L
❖非结合胆红素 1.7~10.2µmol/L
19
临床意义
20
【临床表现】 (1)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
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2)胆道阻塞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3)溶血性疾病时,血清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增高,
2.肝脏病变随访及预后判断 慢性肝炎、肝 硬化患者,其PH活性进行性增高,提示肝细胞 坏死及纤维化状态加重,若治疗后PH活性逐渐 下降,提示治疗有效,疾病在康复过程中。
肝病相关实验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1.健康体格检查时
❖ 可选择ALT、肝炎病毒标志物、及A/G比值测定。
2.怀疑为无黄疸性肝病时
❖ 对急性患者可查ALT、尿内尿胆原及肝炎病毒标志物。 ❖ 对慢性患者加查AST、ALP、γ-GT、血清蛋白总量、A/G比
GT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4)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GGT可呈明 显或中度以上升高,酗酒者戒酒后可下降
30
反映肝脏纤维化的指标
(一)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测定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脏的结缔组织 的生物合成增加,其主要成分是胶原。 在胶原生成初期,首先生成前胶原,前 胶原受到肽酶切割分离,成为Ⅲ型胶原 和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部分 进入血中。PⅢP常被用作肝脏纤维化的 检测指标,多以放射免疫法加以检测。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值。
3.怀疑为原发性肝癌时
❖ 除查一般肝功能(如ALT、AST、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外 ❖ 还应加查AFP、γ-GT、ALP等。
39
13
(二)血清蛋白电泳 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为白蛋白、α1球蛋白、 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五个区带。
14
【参考值】 以醋酸纤维素薄膜法为例 清蛋白: 62%~71% α1球蛋白:3% ~4% α2球蛋白:6% ~10% β球蛋白: 7% ~11% γ球蛋白: 9% ~18%
15
【临床意义】 (1)急性肝炎及轻症肝炎时,电泳结果无显著变化。 (2)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清蛋白减少、 α1、 α2、 β球蛋白也减少;γ球蛋白增加,在慢性 活动性肝炎和失代偿的肝炎后肝硬化增加尤为显 著。
23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测定
1.碱性磷酸酶(ALP) ❖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肝,其次为肾、
小肠、胎盘、成骨细胞等。 ❖ 来 源 于 肝 脏 的 ALP 可 随 胆 汁 一 起 排 泄 , 因 此 胆
道疾病时胆汁排出不畅,ALP活性升高 ❖ ALP 在 大 多 数 肝 胆 疾 病 时 都 升 高 、 在 肝 癌 和 胆
26
2.同工酶 ❖ ALP1、ALP2(肝型)(90%)、ALP3(骨型)、
ALP4(胎盘型)、ALP5(小肠型)至ALP6。 ❖ ALP1是细胞膜组分和ALP2的复合物 ❖ ALP6是IgG和ALP2的复合物
27
【临床意义】 ❖胆汁淤积性黄疸,尤其是癌性梗阻时,100%出
现ALP1,且ALP1> ALP2。 ❖ 急 性 肝 炎 时 , ALP2 明 显 增 加 , ALP1 轻 度 增 加 ,
9
②血清总蛋白<60g/L为低蛋白血症,主要因白 蛋白减少所致。
如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结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蛋白合成 障碍如肝功能受损(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肝 炎、肝硬化)等也可引起总蛋白降低。
10
(2)血清白蛋白: ❖ 降低见于: ①蛋白质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长期饥饿、脱水等; ②蛋白质吸收不良,如慢性腹泻、消化系统肿瘤等; ③蛋白质丢失过多,如慢性肾病、急性大出血、烧伤等; ④合成障碍,如各种肝炎、肝硬化引起的肝细胞损伤;
AST:女性13-35U/L,男性15-40U/L AST:ALT=1.15
3
【临床意义】
1.急性肝细胞损伤 ❖ALT与AST均显著增高,常可达500U/L以上,以ALT
升高更明显, ALT/AST>l ❖ 急性肝炎患者ALT降至正常,提示病变完全恢复;
若转氨酶波动在100U/L左右提示转为慢性肝炎。 ❖ “胆酶分离”现象:急性重症肝炎病情恶化时,
❖ 【参考范围】男性10-60U/L

女性7-45U/L
29
(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由于肝内阻塞,诱使肝 细胞产生多量GGT,同时癌细胞也合成GGT,因 此显著升高
(2)阻塞性黄疸:血中γ-GT明显升高
(3)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 急性肝炎时,γ-GT呈中等度升高; ▪ 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γ-
②伴有黄疸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
——血清胆红素中等度增加,转氨酶活性很高,ALP正常或稍高
③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 ——ALP明显增高,转氨酶无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大
多正常 ④溶血性黄疸——ALP、转氨酶可正常,游离胆红素
增高 ⑤骨骼系统疾病时如骨细胞瘤、骨折恢复期等。
6
二、反映肝脏合成、贮备功能的指标 蛋白质代谢检查
(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 比值(A/G)测定 ❖ 血清总蛋白(TP)包括白蛋白(Alb)与球蛋白 (G)。 ❖血清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受肝脏合成 能力和肾脏的蛋白丢失情况的影响。
7
8
(1)血清总蛋白: ①血清总蛋白>80g/L为高蛋白血症,可见于 血液浓缩、严重脱水、多发性骨髓瘤、系统 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及某些慢性感染。
(四)脯氨酰羟化酶测定
脯氨酰羟化酶(PH)是胶原纤维合成酶 ,能将胶原α-肽链上的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 酸。在脏器发生纤维化时,PH在该器官组 织内的活性增加。当肝纤维化时,肝脏胶原 纤维合成亢进,血清中PH增高,因此测定 血中PH恬性可作为肝纤维化的指标。
[临床意义]
1 .肝脏纤维化的诊断 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时PH活性明显增高。而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 、轻型慢性肝炎,PH大多正常,当肝细胞坏死 加重伴胶原纤维合成亢进时,PH活性增加,慢 性中、重度肝炎因伴有明显肝细胞坏死及假小 叶形成,PH活性增高。
3 .用药监护及预后判断 血清PⅢ P 检测可用于免疫抑制剂(如氨甲蝶呤)治 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监测,并可作 为慢性肝炎的预后指标。
(三)单胺氧化酶测定
单胺氧化酶(MAO)为一种含铜的酶 ,分布在肝、肾、胰、心等器官,肝中 MAO来自于线粒体,血清MAO活性与 体内结缔组织增生呈正相关,因此临床 上常用MAO活性测定来观察肝脏纤维化 程度。
且ALP1< ALP2 ❖ 80%以上的肝硬化患者,ALP5明显增加,可达总
ALP40%以上,但不出现ALP1
28
(三)γ-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测定
❖ 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微粒体上,参与谷胱甘 肽的代谢
❖ 肾脏、肝脏和胰腺含量丰富,但血清中GGT主 要来自肝胆系统
❖ GGT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 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 胆汁排出受阻时,该酶升高。
[临床意义]
1.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血清PⅢ P增高,但在炎症消退后PⅢ P恢复正常 ,若PⅢ P持续升高提示转为慢性活动 性肝炎。因此PⅢ P检测还可鉴别慢性 持续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在酒精 性肝炎时,PⅢ P也明显增高,并与PH 活性相关,此酶与胶原合成所必须的羟 脯氨酸合成有关。
2.肝硬化 血清PⅢ P含量能可靠的反 映肝纤维化程度和活动性,及肝脏的组 织学改变,是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 化的良好指标。伴有肝硬化的原发性肝 癌,血清PⅢ P明显增高。但与原发性血 色病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
肝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一、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血清转氨酶测定 ❖ 用于肝脏疾病检查的转氨酶主要是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 ALT以肝脏细胞含量最多,其次为心脏。 ❖ AST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为肝脏。
2
血清转氨酶测定是肝脏损伤的敏感指标。 【参考值】 ALT:女性7-40U/L,男性9-50U/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