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PDF.pdf

合集下载

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
病理:肝不藏血,可致各种血证,肌衄、齿衄、 吐血、咯血、月经过多等。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血充足,筋得其养,运动灵活有力,耐受疲劳,
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 罢极之本” 。 2. 在窍为目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 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3. 在志为怒 4. 在液为泪 5. 与春气相通应
病理表现:







呼 吸
气 行



调 宗

、 胸
、 唇





紫 。

生理功能
4 、 主治节
肺有辅助心脏,治理调节气血津液及全身脏 腑组织 功能的作用。 《类经》:“ 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 治。” 《素问》:“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2 在窍为鼻
生理表现
主要通过面色,舌质的颜色,脉搏的跳动及胸部感觉 反映。
心气充沛
心血充盈 脉道通利
面色红润光泽, 舌红活荣润,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心血亏虚 心气不足
病理表现
面白无华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血脉受阻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有瘀点、 脉律不齐结、代 促、涩, 心前区憋闷刺痛。
面 色 淡 白 无 华
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皆由脾胃气虚,气不上行 之所致也” 。

• 脾被称为“ 气血生化之源” ,“ 后天之本” 。 在养 生防病,预防衰老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常正不期经�冒感易�吐呕�心恶�疑多�怒易�沉痛区肝筋抽脚手�痛头偏 �聋�鸣耳�苦干口� 肝���止不喘呵�痛节关�症炎�石结�症育不�压血 高�淡冷性�鸣耳�晕头�肿浮肢下�顺不便小�沉腿�痛腿酸腰�肾�� 映反变病的脏五 �浊清分 焦下�血营生化肺通养精吸�谷水熟焦中�气谓�脉血主吸呼司焦上�谢代液水 �养精化生微精谷水�化汽体人司总焦三 焦三��外体除排尿为而�气阳焦下 过通液津�一之官器谢代的水体人是胱膀 胱膀�� �等秘便大�实肠大�等 泻便大�鸣肠�虚肠大�物注下肠小受接肠大 肠大�� �常异便小�化消响 影�变病肠小�胱膀输下�水余剩�用利分部个体身送输脾经�养精收吸 �粕 糟为浊�养精为清 �浊清分肠小 肠小�� �快愉病衰不气胃�本为气胃以 人�本之天后谓胃�海之谷山�胃称医中 �谷水熟腐�纳受主主胃 胃�� �焦三�胱膀�肠大�肠小�胃�理生的腑六 �状症等黄发目面�身溢外液胆�水苦吐 呕�病胆�疗治面方胆从也�状症志情神精等�梦多�眠失�悸惊�关有志情神 精的人与气胆�化消物食进促�肠大入注汁胆��汁胆�藏内 �肝于附胆 �胆�理生的腑六 �血尿至甚热尿�涩尿�痛尿现出�胱膀入进分水的热受�热受肠小使火有 心 肠小络 �� �班瘀 �点瘀现或暗紫质舌滞淤血心 �烂糜体舌至甚 �红质舌则 �上� 旺火心 �白淡质舌足不血心 �苗之心为舌 �来出映反舌在变病有心 舌于窍开 心 �� �变病有脏心明说也湿潮足手 �汗盗 �汗自 �竭衰脏心致导会汗流的多过 �液 之心为汗�汗主心��� �医西�痫癫���窍心迷痰�如�魂灵叫动活而神精 着随是魂�肝予赋魂把�志意的人现体神精�成而用作互相气阳�气阴由�心予 赋神把人古�系关有都经神与器脏个每 维思主���题问现出都腑六脏五个整 �题问现出能功的它�泵是�火属�器脏的行运脉血动推是心�� �面在华其 �舌于窍开 �志神主心为认并 �在所力动液血体人为 �脉血主心为认医中 心 �心(理生的脏五 �肠大于络���肺到射反先首痛疼�温气到受 感毛皮 毛皮主���肿浮现出会通不道水�道水调通���吸呼主���肺 伤易悲忧�动活识意与参也�身全制控心合配�鼻于窍开�相宰是肺 肺 �肺(理生的脏五 �湿脾则寒胃 胃络���肿浮身全乱紊能功布输脏脾�液水供提制控身全向 脾 �� �力有肢四 �好能功 肢四主脾 �� �力有达发肉肌康健脾 肉肌主脾 �� �力 能的 动流中管血 在液血摄统有脏脾 血通脾�� �中液 血到送输养营将 它�化运主 血生脾���肢四和脑大�肺�胃�肾�肝�心到养营送输收吸是 脾 �物食熟腐与纳容是胃 �系关络经有胃与脾 �� �唇于在华其 �口于窍开 �肢四 及肉肌主�血通化晕主脾�言而能功收吸化消指要主�脾的指所医中 脾 �脾(理生的脏五 �等炎囊胆�实结胆现出 胆络���胀腹�胀胃�良不化消�水苦逆 上现出变病 �养营收吸化消道肠助帮�肠支十和囊胆入进泌分脏肝由是汁胆 化 消 �� �部眼响影会变病有胆肝 �睛眼向走络经胆肝于由 目于窍开 �� �衰肝伤 筋�筋伤走久�爪于在华其�筋主���关有胆肝与力能的情事断判虑考�虑谋 主 �� �血供脏心向 �器存储的液血是肝 �血藏肝 �� �能功毒解有肝 �疫免主 �� �爪 在华其�目于窍开�筋主�血藏主�泄疏主是能功理生要主肝为认医中 肝

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提纲】: 1.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及与经络的对应关系 2. 五脏六腑的基本功能 3. 五脏六腑的五行归属及生克 4. 经络穴位的作用 5. 特定穴的应用1.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及与经络的对应关系:(1)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五脏:六腑:(属阴,为里)(属阳,为表)肝←→ 胆心←→ 小肠脾←→ 胃肺←→ 大肠肾←→膀胱三焦(2)五脏六腑与经络的对应关系:十二正经:三阴经(身体内侧):太阴(前):手太阴、足太阴厥阴(中):手厥阴、足厥阴少阴(后):手少阴、足少阴三阳经(身体外侧):阳明(前):手阳明、足阳明少阳(中):手少阳、足少阳太阳(后):手太阳、足太阳脏腑:经络:(木)胆足少阳胆经(木)肝足厥阴肝经(火)小肠手太阳小肠经(火)心手少阴心经(土)胃足阳明胃经(土)脾足太阴脾经(金)大肠手阳明大肠经(金)肺手太阴肺经(水)膀胱足太阳膀胱经(水)肾足少阴肾经(相火)三焦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心包手厥阴心包经2.五脏六腑的基本功能:1)五脏的基本功能:2)六腑的基本功能:六腑:胆:贮存、排泄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降浊;小肠:主受盛、化物,分清泌浊;大肠:主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主持诸气,通调水道。

3. 五脏六腑的五行归属及生克:(1)五脏六腑的五行归属:肝、胆→木(木曰曲直,具有升发、生长、舒畅、条达的特性)心、小肠→火(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的特性)脾、胃→土(土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肺、大肠→金(金曰从革,具有清洁、清肃、肃降的特性)肾、膀胱→水(水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的特性)(2)五行生克:1)相生:木生火:我们用木柴来点火、生火。

在人体内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火生土:所有东西经过燃烧后就变成灰、土。

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

土生金:金属矿石都是从土里孕育挖掘出来的。

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

人体经络和阴阳五行,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经络和阴阳五行,脏腑之间的关系

人体经络和阴阳五行,脏腑之间的关系
根据人体经络和阴阳五行,脏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脏腑是中医对人体内部器官的总称,心、肝、脾、肺、肾为五脏,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

心为人的气血根本,在阴阳五行中属火.能够推动和调节血脉,使血脉循行旺盛.还能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意识。

并且与舌相通,帮助舌辨别饮食五味。

肺是人体的生气之源,在阴阳五行中属金,管理人的呼吸.使清阳之气升发,浊阴之气减少,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辅助心脏,治理和渊节血液运行,还主呼吸。

脾是血液生化之源,在阴阳五行中属土,能将食物精华送到全身,运化水湿浊气并排泄于体外,还能统摄血液,帮助肌肉生长;肝藏血,主管人体筋脉,在五行中属木,能够贮藏血液、调节血量。

通气于目,并且主管筋脉,指甲的坚脆厚薄与颜色都是肝脏盛衰的表现。

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在五行中属水;能储藏人体精气,主宰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摄纳肺吸入的清气。

防止呼吸表浅等。

五脏主要是储藏精气津液。

六腑则是出纳转输精气津液。

虽然脏腑的功能不一样,但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机体。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联系的,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所以,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转变。

脏腑不但能够在人体内部相互联系.而且同外界自然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外部发生变化、四时气候转移、精神活动等都会影响到脏腑的联系。

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PDF.pdf

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PDF.pdf

五脏六腑的各自功能1、长夏养脾(黄色食物养脾)脾属土;思伤脾;脾开窍于口、唇,其华在于肌肉;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巳蛇(9点到11点)对应脾经。

2、冬季养肾(黑色食物养肾)肾属水;恐伤肾;肾开窍于耳,其华在于发、骨,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巳时(17点到19点)对应肾经,肾和我们的生育、生长、生殖都有关系。

3、春季养肝(绿色食物养肝)肝属木;怒伤肝;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筋,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丑时(1点到3点)对应肝经,肝主疏泄,丑时不入睡对肝伤害很大。

4、秋季养肺(白色食物养肺)肺属金;悲伤肺;肺开窍于鼻,其华在于皮毛;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与肺对应是大肠。

寅时(3点到5点)对应肺经,寅时对于年纪偏大人士是生命最危险的时刻,此时脉搏、呼吸,血压最有可能发生危险情况,从而威胁到生命。

“肺主皮毛”肺经和我们皮肤有很大关系。

5、夏季养心(红色食物养心)心属火;喜伤心;心开窍于舌,其华在脸,舌头发麻、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午时(11点到13点)对应心经。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1、脾与胃脾与胃互为表里,主管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输营养、水分,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说。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任务。

脾:还有调节水蔽、统血、主肌肉四肢的功能。

胃:主要是消化食物。

2、肾与膀胱肾与膀胱构成表里。

肾:主要功能藏精,一是指禀于父母之精,称为先天之精,是人体生殖发育的根本;一是指来源于脾胃的水谷之精,称为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阴阳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五行是中国先哲对物质的高度抽象和分类概括,神奇而精辟,一旦掌握,一通百通。

l 、相生关系。

木(肝、胆)生火(心、小肠),火生土(脾、胃),土生金(肺、大肠),金生水(肾、膀胧),水生木。

木生火容易理解,木材可做火的燃料。

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

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土生金用金属从土中而生作比喻。

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金生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发现,有石就有水。

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

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

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

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

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水生木容易解释,树木生长要靠水。

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 、相克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克土用树的种子破土而出作比喻。

肝循环系统不好,脾循环系统逐渐进人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

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

土克水用土能阻挡水运行作比喻。

脾循环系统不好,肾循环系统逐渐进人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

但是,土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水克火用水能灭火作比喻。

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人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

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

火克金用火可熔化金作比喻。

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

但是,火不克金,金属无所用途。

金克木用金属可伤木作比喻。

肝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人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

但是,金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

3 、相乘关系。

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

事物相生相克均匀,才能保持平衡。

否则,会出现连锁失衡。

五脏六腑中医阴阳表述

五脏六腑中医阴阳表述

五脏六腑中医阴阳表述
中医融⼊了阴阳、五⾏、藏象等,集天、⼈、地为⼀体,应⽤阴、阳、寒、热、表、⾥、虚、实⼋钢辨证施治每⼀种疾病,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所以每⼀元素只是复杂融合中的⼀要素,肺⽓虚等每⼀种变化,都需要和相关联元素结合起来阐释。

⽐如脏腑阴阳所属、脏腑表⾥、五⾏相⽣相克和疾病传变等。

X
中医五脏⼼、肝、脾、肺、肾,⼈们尽知,但六腑就不可能悉知,分别为胃、胆、⼤肠、⼩肠、膀胱、三焦。

脏腑阴阳所属,中医认为,是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藏精⽓⽽不泻,六腑为表传化物⽽不藏。

五脏也分阴阳,则⼼肺居⾝体上部为阳,其中⼼为阳中之阳属⽕⽽主温通,肺为阳中之阴属⾦⽽主肃降。

脾和肝、肾位居于⼈体中下部皆属阴,其中肝为阴中之阳属⽊⽽主升发,肾为阴中之阴属氺⽽主闭藏,脾居中焦为阴中之⾄阴属⼟⽽主运化。

在脏腑表⾥中,分别为肺和⼤肠相表⾥,⼼和⼩肠相表⾥,脾胃相表⾥,肝胆相表⾥(夫妻),肾和膀胱相表⾥。

脏腑阴阳和表⾥,在功能上、疾病上都是有关联性的。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PDF.pdf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PDF.pdf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人体五脏六腑中何为脏何为腑呢?脏包括肺、肝、心、脾、肾五脏。

腑包括大肠、胆、小肠、胃、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但是有六腑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下焦、中焦、上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下面是一张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从图中你可以清楚的看见各个器官的位置。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其外。

是人体的生命主宰。

《内经》认为,心有三大主要生理功能:其一,主血脉。

即心推动血液运行和促使脉管跳动。

若心跳停止,脉跳亦停,血液不流,人体各组织器官就“断炊”而死亡。

其二,主神明。

“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功能正常,就表现神志清晰、对外界反应灵敏;若心有病变,则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的症状。

中医认为,血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临床上接受心脏移植的人,其性格、爱好、兴趣、爱憎都有倾向于授予脏器者倾向,足以说明心脏是人的主宰。

其三,开窍于舌。

开窍,是指心脏与体表五官九窍的特定联系。

透过舌质的淡红、淡白、紫暗,可知血的亏损和血中有热,此皆与心紧密相连。

《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

中医认为肺为国之宰相。

肺有四大生理功能:其一,主气司呼吸。

全身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随着呼吸而动。

肺也是人体吸入清气的场所;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修炼瑜珈功法,除“调身”、“调心”外,更重要的是“调息”,只有配合腹式呼吸才能达到真正的功效。

其二,主宣发、肃降。

“宣发”可呼出浊气,把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华宣发至全身;“肃降”可吸入清气,把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华向下布散。

其三,通调水道。

由于肺的宣肃作用,可将水津宣发至体表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并通过呼吸,化山水汽,呼出体外,同时使水液肃降下行,化为尿液,这样使水液内外上下畅通而行,故中医治疗水肿病,往往采取治肺之法。

其四,朝百脉。

人体的五脏六腑及五行学PDF.pdf

人体的五脏六腑及五行学PDF.pdf

人体的五脏六腑及五行学1、人体的五脏六腑人体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也是按照东、南、中、西、北排列的。

五脏所对应的是五腑,可是我们都知道是“五脏六腑”,怎么对应五腑?这里有一个相表里的关系。

因为五脏之外还有心包络,实际是六脏。

但因心包络是心的外围,有保护心的作用,其病理变化大致与心一致,所以习惯上仍称五脏。

心包络对应的是六腑中的三焦。

三焦:上焦是指心和肺、中焦指肝和脾、下焦是肾,它是把五脏分为了三块。

2、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1、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

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

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一、五行与五脏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

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

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2020年整理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pdf

2020年整理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pdf

五脏六腑相互表里关系中医认为人体内脏器官之间功能上是密切联系、相互协调的。

某一生理活动的完成,往往有多脏器的参与,而一个脏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

内脏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是人体内脏生理活动的整体性的表现。

因此内脏发生病变后也可以相互影响。

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五脏六腑的功能五脏六腑是什么》。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肮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相表里:芳心经有热循经移于小肠,在临床上可见舌赤糜烂或口舌生疮,心中烦热、小便黄赤、尿道涩痛等症状。

2.肿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胆汁而下注于胆,胆能储藏胆汁排泄于小肠以助消化。

若湿热内蕴,影响肝或胆,都可引起胁部胀痛,胸闷,食减,黄应等症。

3.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输而胃主受纳消化。

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因此,脾病及胃影响运输消化功能,就会出现院腹胀满、消化不良。

4.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能输布津液,大肠主吸收水液而排泄糟粕。

如果肺热,肃降失常,往往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气滞郁热,亦能影响肺气肃降,而引起胸闷喘满等症。

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泄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泻;大肠气闭,亦可宣通肺气以通大肠。

5.肾与膀腕相表里:肾主水液,膀肮主排泄尿液。

但尿液的排出则有赖于肾阳。

如肾阳虚,气化失常,可导致膀肮虚寒而失约,就会出现小便淋漓不禁或遗尿等症。

6.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心包是心的外围组织,三焦是脏腑的外围组织,其经脉互相联络而相表里。

临床上热性病湿热合邪,稽留三焦阶段,表示病邪仍在气分,如果向里传变,内陷心包,出现神志昏迷等就是邪热转入营分丁。

脏腑相表里的理论,在针刺治疗上也具有实践意义:例如手太阴肺经的哮喘病,常配用手阳明经的合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胃皖南,常配用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久等进行治疗,都收到满意的效果。

阴阳五行人体五脏

阴阳五行人体五脏

阴阳五行人体五脏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各个局部所组成。

中医学把人体的结构分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三大部分。

它们在人体中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

其中,脏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而气血液则是由脏腑功能活动所生成,也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输布到全身,供给机体维持生命的需要,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血有濡养周身的作用,脉为血液运行的通路;心(脑)藏神,主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

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

肝主疏泄,情志方面及消化方面。

肝主筋,"其华在爪",全身的筋(爪)依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

肝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脾气主升"或"脾主升清"。

脾统血。

脾主肌肉,四肢。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肺---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和主呼吸之气。

肺司宣发,外和皮毛。

肺主肃降,通调水道。

肺开窍于鼻。

肾(附命门)---藏精,精是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藏之于肾。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充满生机活力。

肾主水,肾是管理水液代谢的主要器官;肾主生殖、生长、发育。

肾主骨、生髓、通脑,肾藏精,精能生髓,包括脊髓和骨髓。

肾主纳气,肾脏具有固摄肺所吸入之气的功能。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其华在发"胆---胆的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帮助饮食的消化。

胆汁来源于肝脏,它的分泌和排泄是与肝的疏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说肝胆同主疏泄。

胃---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

这种功能可归结为"受纳"和"腐熟"水谷两方面。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小肠---小肠也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体现为"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中医药临床6、五脏阴阳五行生理、病理辨证施治

中医药临床6、五脏阴阳五行生理、病理辨证施治

中医药临床6、五脏阴阳五行生理、病理辨证施治中医药临床6、五脏阴阳五行生理、病理辨证施治已有 42 次阅读 2011-9-5 22:09中医药临床6、五脏阴阳五行生理、病理辨证施治第一节五脏生理一、阴阳阴:‘元阴本阳所生,以水施人为精’,即葡萄糖、蛋白质、阴津、血液由阳气通化产生,是以有性有形的营养液为物质(精)。

阳:‘元阳得阴气和,滋火予人为神’,即天元之气(氧气)以阴津血液、营养物质为燃料所产生的热能为动力,推动人体气机、经络、血脉、体能、脑能而做功,阳气是有性而无形的能量(神)。

二、五脏阴阳五行与三阴经1、五脏阴阳五行示意图心火、肺金、肝木、脾土、肾水2、阳经五行相通厥阴经心包、肝与少阴经心、肾主阳气或能量,如图从心、肺、肝、脾、肾阳气循行通利气机,经络,血脉生肌见瘦(★)。

3、阴经五行相生太阴经脾、肺、肾主营养物质(包括脾肺肾阴),宣降阴津,如图从脾、肺、肾、肝、心阴津循行滋腻生肉见肥(0)。

4、阴阳互根同本阳气通化五脏六腑骨肢百脉,其性升散而耗阴伤血,同时又因通化脾阳而升运阴津滋肝养血,这以阳生阴又以阴养阳,从而阴阳生生息息循环不已正是人体生理性的阴阳平衡过程。

可想而知,脾为后天之本,实为五脏之本,体正者邪无从入,所谓机体免疫功能也不过如此。

5、五脏与三阴经脉位(1)左手脉厥阴经心包、肝脏主气行气机,少阴经心、肾主阳行阳气;五脏以心、肝、肾阳而主阳(热能、能量),分别应在左手寸、关、尺或浮、中、沉脉位。

(2)右手脉太阴经脾、肺、肾主营养物质,宣降阴津;五脏以肺、脾、肾阴而主阴,分别应在右手寸、关、尺或浮、中、沉脉位。

(3)交感脉位五脏脉左右手之分与五脏在体内位置的形左而脉右、形右而脉左称之为移位交感,即交感神经。

三、五脏六腑病理1、实证(1)阳证气火血热为实01、五行相克、盛者必乘、胜其所胜一般指气、火、实热从心、肺、肝、脾、肾乘胜深入为之克胜,如心火盛者乘肺,则肺为之实热证。

02、盛者去侮、胜其所不胜盛者可逆五行相克途经,反克乘胜,为之胜其所不胜,如肝气盛者可侮肺经实热。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五脏的阴阳属性

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五脏的阴阳属性

⼼位于胸中⽽居膈上,在五⾏中属⽕,为阳中之阳,其意义在于⼼有主持阳⽓⽽恶热的⽣理特性。

⽕性光明,烛照万物,⼼的阳热之⽓不但可以维持⼼脏⾃⾝的⽣理功能,还有温养全⾝的作⽤。

从经脉循⾏来看,⼿少阴⼼经的⼀⽀⽆⽳通路上达头⾯,即“从⼼系,上挟咽,系⽬系”。

⽽头为诸阳之会。

从⽽体现了⼼在五脏中的阳的特性。

肺在五⾏属⾦,为阳中之阴,肺的位置在脏腑中,覆盖诸脏,为阳,肺主⾏⽔,通调⽔道为⽔上之源,通过肺的宣发与肃将将⽔液和⽔⾕精微向上、向下或向外输送。

为阴。

肝为阴中之阳,因肝藏⾎,⽽肝属⽊主升发,具有充满⽣机、升发⽣长(阳的特点)的特性,且与胆互为表⾥。

虽居于腹阴⽽藏⾎,然其体阴⽽⽤阳,病理状态下多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甚则肝风内动。

另外,⾜厥阴肝经⽆⽳通路也上达头⾯,即“连⽬系。

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者从⽬系,下颊⾥。

环唇内”,同样体现了肝在五脏中阳的特性。

脾:“⾄”有到的意思、⾮寻常达到之意。

“⾄阴”就是由阳到阴由阴出阳升降出⼊通达转枢意思。

⼜为“⽓⾎⽣化之源”能化⽣精、⽓、⾎、津液提供充⾜的原料,并能充养先天之精。

脾⽓散布⽓⾎,则“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正是脾属⼟、⼟旺四旁的功能体现。

所以,在五脏阴阳中,它归属于⾄阴。

张介宾说:“脾以阴中之⾄阴⽽分主四季,故通于⼟⽓,……故⽈此⾄阴之类”。

肾在五⾏中属⽔,为阴中之阴,肾藏精,精属阴,肾主⽔,具有主持和调节⼈体⽔液和排泄的功能。

故肾⼜有“⽔脏”之称。

中医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及五行属性。

中医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及五行属性。

中医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及五行属性。

五脏
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相表里。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4.肝: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

生理功能:①主疏泄;②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5.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①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六腑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中医阴阳五行与五脏的关系理解】

【中医阴阳五行与五脏的关系理解】

【中医阴阳五⾏与五脏的关系理解】(⽂/曾耘墨)《素问-五脏别论》中云:“所谓五脏者,藏精⽓⽽不泻,故满⽽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不藏,故实⽽不能满也。

”......故⽈:“实⽽不满,满⽽不实。

”故古⼈对脏腑的区分不是随意⽽定的,⽽是根据阴阳的规律进⾏区分的。

我们知道:⼀个相对独⽴的个体必然由相对独⽴的两部分构成,五脏与之相应的就是五腑。

那么五脏与五腑之间是如何进⾏匹配的呢?古⼈对此⽤阴阳的规律完全可以进⾏区分总结。

根据⼈体的医学解剖,⼈体可以分为三个腔,即:中医⽅⾯说的分为天、地、⼈三部,也就是⼈体上肢部分的⼼脏部分、肝胆部分、⼤肠⼩肠部分。

依照阴阳关系对应原则,天为阳,地为阴,⼈居阴阳相交之位,⼈部乃阴阳相交之位,故有肝胆相照脾胃相掩之论,互为阴阳脏腑的匹配关系是显⽽易见的。

另外,天部是肺的⼼上,⼼在肺内,在地部则是⼩肠迂回于内,⼤肠绕⾏于外。

根据阴阳对⽴原则,⼼与⼩肠,肺与⼤肠的匹配亦成定局。

根据阴阳之五⾏的原理,古⼈将阴阳五⾏的⽓之五脏与⼈体的实之五脏相对应,当然⽓之五脏和形之五脏不能等同于⼀样,只是根据阴阳五⾏的“象”来进⾏取向⽐类,⽤以反应宇宙之规律。

⼈⽣活在宇宙之中,在天地之间必受制于宇宙的各种影响,《黄帝内经》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母,⽣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天地为⼀“⽓”也,天地的⽓之“象”,即:五⾏的⾦、⽊、⽔、⽕、⼟的⾃然之象与⼈体的五脏的属性有“形式”上的地⽅,有相同的“表象”,⽽⾮同⼀种的“物质”,不可认为就是等同于⼀物也。

按照阴阳五⾏之理,相对应的属性来看:⼼居于天部,动⽽不息,如⽇⽴中天,五⾏属⽕,为君主之官,在时为夏;肺居于天部最⾼,如君主之华盖,为君主挡风避⾬,如壶之盖,如车之顶棚,盖之约束,收敛之性⽽像五⾏之⾦的属性;肾与膀胱居于地部,如⽔潜⾏于地,⽽为州官之也,五⾏属⽔,⽔乃⽣命之源,故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受五脏之精⽽藏之;肺居于⼈部,体居于右,⽤在于右,如太阳之⾃东⽽升起也(经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所以五⾏之特性,为收军之官,藏魂,开窍于⽬;脾居⼈体之中,像⼤地⼀样居于太虚中,属五⾏之⼟,主运化⽔湿(⽔⾕精微之物,⽽为后天之本),居⼀⾝之中,为⽓机升降之枢纽,藏意,开窍于⼝。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PDF.pdf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PDF.pdf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

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

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

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

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互制约的。

肺克肝: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他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

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

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

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脏腑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则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里,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表,故为阳。

五脏再分阴阳,则心肺居于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脏;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脏。

肝、脾、肾居于下属阴:其中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海洋注:本人认为,每一个脏腑都是由“阴气”和“阳气”这两种最细微的物质组成的,这两种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脏腑中发挥着性质相似却不完全相同的作用。

把脏腑分阴阳,则是按照阴和阳的特性将脏腑分成两个类别,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无论脏腑的阴阳属性如何,它都是既有阴气又有阳气的结合体,把它分类之后,反而会将它的“阴阳”属性和它的组成成分“阴气”和“阳气”的概念搞混淆。

心之阴阳心(气)具有主血脉和藏神志的作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生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心之阴阳的调节和制约。

心阴是维持心的生理功能的重要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滋养心脏、制约心阳的作用,使心脏的搏动保持正常的节律,并能宁静心神。

若心阴不足,致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濡养而不守,则失眠多梦;心火或心阳偏亢,使血流急迫,则脉数;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热扰神明,则不寐;虚火燔灼,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

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心阳也是维持心的生理功能的重要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温养心脏,制约心阴,推动心脏活动的作用,使心的搏动能够维持正常的心力、心律和心率,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则有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外在表现。

在心主血脉和藏神志两种生理活动中,心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若心阳充足,则血运流畅,心神振奋;若心阳不足,机能被抑,则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志气不扬;血运无力,继之因瘀血、气滞、痰浊、寒凝等因素则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致心胸憋闷疼痛。

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PDF.pdf

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PDF.pdf

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
中医认为五行对应人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

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

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五脏六腑的功能关系与病症PDF.pdf

五脏六腑的功能关系与病症PDF.pdf

五脏六腑的功能、相互关系与病症肝藏魂,属木。

胆火寄于中。

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瘕,女人经病。

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

心藏神,为君火。

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

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诸热瞀螈,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自汗,诸痛痒疮疡。

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脾藏意,属土,为万物之母。

主营卫,主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诸湿肿胀,痞满噫气,大小便闭,黄胆痰饮,吐泻霍乱,心腹痛,饮食不化。

标病∶身体肿,重困嗜卧,四肢不举,舌本强痛,足大趾不用,九窍不通,诸痉项强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

主闻,主哭,主皮毛。

本病∶诸气郁,诸痿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不禁。

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臂前廉痛。

肾藏志,属水,为天一之源。

主听,主骨,主二阴。

本病∶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肿寒,少腹满急疝瘕,大便闭泄,吐利腥秽。

标病∶发热不恶热,头眩头痛,咽痛舌燥,脊股后廉痛。

命门(心包)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

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之气,号中清之府。

上主纳,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诸热瞀螈,暴病暴死暴喑,躁扰狂越,谵妄惊骇,诸血溢血泄,诸气逆冲上,诸疮疡痘疹瘤核。

上热则喘满,诸呕吐酸,胸痞胁痛,食饮不消,头上出汗。

中热则善饥而瘦,解中满,诸胀腹大,诸病有声,鼓之如鼓,上下关格不通,霍乱吐利。

下热则暴注下迫,水液混浊,下部肿满,小便淋沥或不通,大便闭结下痢。

上寒则吐饮食痰水,胸痹,前后引痛,食已还出。

中寒则饮食不化,寒胀,反胃吐水,湿泻不渴。

下寒则二便不禁,脐腹冷,疝痛。

标病∶恶寒战栗,如丧神守,耳鸣耳聋,嗌肿喉痹,诸病肿不用。

第二天:阴阳学说—阴阳的特性?阴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第二天:阴阳学说—阴阳的特性?阴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第二天:阴阳学说—阴阳的特性?阴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阴阳的特性。

一、阴阳的普遍性:既可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的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密切相关的两个事物。

离不开的例子,天阳地阴,日阳月阴,夏阳冬阴,火阳水阴,男阳女阴。

这种阴阳属性基本上给大家扩大化了,这是阴阳普遍性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是世间的万物都可以把它用阴阳学说来进行分析。

也可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相互独立的两个方面,又可以标示两个对立的两种事物或者现象。

说一个最简单的,拿来就得近取诸身,比如刘老师的这个屈臂动作,它就是一个对立和统一,从伸展手臂的这个动作到屈肘这个动作,大家都知道是我们的肱二头肌在收缩就把肘关节拉过来了,相对来说呢就把背侧的肱三头肌拉长了,一个收缩一个牵伸拉开,所有的动作都是两组配合起来的,这就叫阴阳的普遍存在的。

要想让人健康起来,有主我们动的,有交感神经就有副交感神经,这个最有意思的就是我们搞科学研究搞天体物理学的著名的专家,大家都知道在哲学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物质,但是,跟物质对应的一个东西找不到,因为物质大家可以看到,没有物质就看不到了。

所以,我们讲:眼见为实,所以搞物理研究到了一定境界它就会用我们这个哲学思想指导它,他说:世界上既然有物质就一定有反物质,就是跟物质对应的相反的一个东西,有人说它是“黑洞”,后来我们已经通过很高级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有这个黑洞的存在了。

说到这,又回到我们阴阳的普遍存在的一个规律和现象。

最早的阴阳学说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智慧的结晶,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医学说的发展,后来他又说了外来的好的科学、好多宗教色彩的东西,比如说佛教,佛教它讲的是这个“空”,对吧?四大皆空,什么是“空”?什么是“色”?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教里边离不开这两个字。

一直在说,你说我没有念过佛经,我也没有研究过佛学,听说过这一句话,是说:佛教里面有一个最短的经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里面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好多人说这是啥意思,这里的色,既不是色眯眯的色,也不是色行的色,而这里的“色”:它指的是我们的感官能够感知的东西,比如说眼睛能够看见的东西,我看见了阳光底下照射的花朵,有红的有紫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实际的色,比如说:我们听到的鸟鸣,听见山间的水流声音,这就是耳朵能感受到的一种物质,这也叫“色”,实际上在我们身上的有眼、耳、鼻、舌、身能感知的东西都叫有形的,它就叫“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六腑的阴阳属性及其意义
脏腑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则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里,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表,故为阳。

五脏再分阴阳,则心肺居于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脏;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脏。

肝、脾、肾居于下属阴:其中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心之阴阳
心具有主血脉和藏神志的作用,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称为“君主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生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心之阴阳的调节和制约。

心阴是维持心的生理功能的重要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滋养心脏、制约心阳的作用,使心脏的搏动保持正常的节律,并能宁静心神。

若心阴不足,致心失所养,则心悸;神失濡养而不守,则失眠多梦;心火或心阳偏亢,使血流急迫,则脉数;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热扰神明,则不寐;虚火燔灼,则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发红。

舌红少津,脉象细数。

心阳也是维持新的生理功能的重要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温养心脏,制约心阴,推动心脏活动的作用,使心的搏动能够维持正常的心力、心律和心率,血液才能在脉内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则有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等外在表现。

在心主血脉和藏神志两种生理活动中,心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若心阳充足,则血运流畅,心神振奋;若心阳不足,机能被抑,则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志气不扬;血运无力,继之因瘀血、气滞、痰浊、寒凝等因素则心脉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致心胸憋闷疼痛。

肺之阴阳
肺主气司呼吸,主宜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

以辅佐心脏调节气血运行,故称为“相傅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气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肺之阴阳为物质基础。

肺阴是肺功能活动的基础。

能够制约肺阳,滋润肺脏。

肺阴充足。

则肺阳不亢。

肺体得以滋润与濡养;在五脏之中,肺位最高,其上者易下,故肺的气机以降为主,肝为甲乙风木,其性主动,其气主升,肝与肺一升一降,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肺阴下接肾阴,肺肾之阴互滋,肺阴借肃降之势,下纳呼吸之气。

因此,肺主呼气,肾主纳气,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呼吸运动。

故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走表滋汗,外御热邪。

肺主皮毛,肺阴借肺阳宣发蒸化之势,化汗外荣于皮毛;籍出汗之机,宣散体内热邪于体外。

若肺阴失调,制阳无力,则肺阳亢逆;气荡胸中或阳亢化火刑金,肺失津液滋润,则难以宣散周身;金不化水,致肾阴亏虚,肺肾协同纳气的平衡被扰乱,则呼吸表浅、急促;津液枯涸,化汗无源,则无汗、皮肤干燥、瘙痒等。

肺阳的生理功能有二:其一,温化蒸腾作用。

阳性温暖,故主气化,推动呼吸运动;蒸化宣散津液,灌溉周身,通调三焦。

其二,宣发输布暖身作用。

在肺阳的鼓舞推动宣发下,津液、卫气上行到头面,外达于肌表,在内温养本脏腑,在外温养形体。

肺阳充足,则卫气有根,皮毛得温,更好地发挥抵御外邪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

若肺阳失调,温煦不足,肺系虚冷,致使气行受阻,则咳嗽、哮喘;不能暖外,则畏寒,鼻流清涕;气化无权,大气衰少,则少气乏力,声低语怯,脉搏空虚;津液不化,聚而为水,则或吐清稀痰液,或发为水肿等。

脾之阴阳
脾具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的作用,为“仓廪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仓廪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脾脏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脾之阴阳。

脾之阴的作用,古人论述不多,但仍可窥其一斑,如缪仲淳《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说:“胃气弱则不能纳,脾
阴亏则不能消。

”万密斋《养生四要》说:“受水谷之人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而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

”《血证论》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

”可见,脾阴协助脾气、脾阳等运化水谷精微,有灌溉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的作用,是脾气、脾阳运化水谷精微的重要物质基础。

脾阴失调,“脾阴不足之侯”(《本草经疏》),则脾虚中满、饮食不进、食不能化、发热、健忘、肢体痿弱,产后失眠腿痛等症。

徐景藩指出:脾阴虚的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食或腕腹痞胀,大便易溏……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濡或细而略数等。

可见脾阴失调,滋润濡养失司,则食欲不振、乏力、涎少口燥、大便干结、手足发热。

脾阳具有温养推动作用。

脾阳对水谷的运化吸收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脾主运化方面,而且体现在胃主受纳方面。

脾阳的温煦作用,渗透脾胃中焦,无所不至。

脾阳健运,则清浊相分,助胃腐熟;运化有力,则可杜绝生湿化痰成饮。

此外,脾阳具有统血作用,如《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说:“脾阳虚,则不能统血。

”若脾阳失调,清浊不分,温煦失司,则腹胀、泄泻、完谷不化或反胃呕吐、腹中绵绵作痛;运化水液无力则少尿、浮肿。

此外,脾阳失调,致脾不统血,则尿血、便血。

肝之阴阳
肝具有主疏泄和主藏血的作用。

其性主升主动。

为“将军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罢极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肝脏功能的发挥受着肝之阴阳的调节。

肝阴是肝的功能活动所依赖的基本物质之一。

肝阴具有滋润、宁静、潜降、收藏等作用。

在五脏之中肝为刚脏,其性主升主动,肝阴充足则制约肝阳,使其不亢,从而肝脏就能得到充分的滋润与濡养。

正如《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所说”肝体阴而用阳”。

由于肝阴根于肾阴,肝阴充足则能相济于肾,使肾阴不亏。

若肝阴失调,肝肾阴虚,则腰膝酸软、两足痿弱;阴不制阳,阳气亢逆则面红目赤、头目胀痛、心火易怒;经脉循行部位失养则眩晕、视物昏花、胁肋隐痛、肢体麻木。

肝阳根于肾阳,具有促进、温煦、上升、运动、宜散等作用。

阳主气化,其对象为肝阴与肝血,肝阳能蒸化肝阴为气,进而能促进肝的各项生理活动,使气机调畅,血运通利。

若肝阳失调,阳气亢逆无制而化风,则眩晕、震颤、动摇,甚则突然晕仆;肝阳不足,温煦失司,升泄无力,气行迟缓,则郁滞渐生、形寒肢冷、囊缩阴冷或腹胀如鼓、四肢肿胀、大便溏薄、脉沉细无力等。

肾之阴阳
肾具有主藏精、主水和主纳气的作用。

其性潜藏,故称为“作强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封藏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

肾脏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以肾之阴阳作为物质基础,肾阴是人体阴液之本,对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滋润、濡养作用。

肾阴上滋于肝,使肝体得养,则肝阳不亢;上荣于心,则心火或心阳得制,而无亢害之敝;上行于肺,则金水相生,源泉不竭。

此外,肾阴能够制约肾中阳气,防其妄动。

若肾阴失调,润养不足,诸窍器官失养,则眩晕耳鸣,视力减退,形体消瘦,咽干口燥;阴不制阳,虚热内扰,则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以及舌红少苔,脉象虚细数等。

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具有温煦机体、促进气化、制约肾阴等作用。

此外,肾阳还能制约肾中阴气,防止其充泄于外。

若肾阳失调,气化无权,水液代谢失常,则尿少、水肿;真火虚衰,无以温煦,运化失职,则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在肾的阴阳失调时。

会因此而导致其他各脏腑的阴阳失调。

综上所述,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独特而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五脏系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五脏系统中,凡是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五脏之阳;凡是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五脏之阴。

五脏阴阳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转化,共同维持调节着整个生命活动。

因此,深刻理解五脏阴阳的生理、病理,对中医学基础理论及临床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