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和发展实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全面深化改革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1.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指出: “ ‘ 文化大革命 ’ 十年浩劫, 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止这十年,这以前, 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 ‘ 左 ’ 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 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 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 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社会建设与社 会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八是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但面临着发达国家 在经济科技占优势的长期压力,全球化趋势 下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加大,内外 统筹要求更高。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 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 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第一讲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
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1.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1.1.当代中国的改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 处于迎接世界挑战、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1.2.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1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 地区间协调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同时发展不平行局面没有从根 本上改变。
5. 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一定的发展,同时距离民主法治国家还相当 遥远。
6. 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人的主体性增强,同时道德建设任务任重 而道远。
7. 社会活力增强,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 变化,同时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8个方面;每个方面“同时”前后说的意思不同(成绩;问题或困难)
1.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 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尚未根本改变。
2.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依然存在,改 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 百姓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没没有根本 性扭转。
8. 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同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占优势 的长期压力,全球化趋势下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加大,内外 统筹要求更高。
0.71
9.85
2009年
65.19
29.25
24.53
39.27
增长率
28.30
72.58
214.64
55.56
第1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人均GDP:仍处于世界后列
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世界人均GDP为10671,发 达国家人均GDP达为38417,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为4810.56。
1. 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的重要性 ——关系到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否顺利发展 ——中国共产 正确认识和把握了近代中国、当代中国最基 本的国情。
2.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简要概括 “三个没有变”、“三个世所罕见”
第一讲和导论当代中国基本国情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举什么 旗、走什么路这样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决定国家的根本性质,代表国家的发 展方向,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对凝聚党 心、民心,指导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曾长秋,湖南浏阳人,1950年9月生,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 动站负责人、湖南省网络德育研究基地首席 专家、省研究生“两课”教学研究会会长、
省
党史学会和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省世界 政治与共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党史人物研 究会和中国共运史学会理事。出版《马克思 主义的历史与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 新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周恩来领导艺术》《科学社会主 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史纲》《中国德育通史》《中 共思想政治教育史》《网络德育学》《青少年上网与网络文明》 等30余部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及《国外社会 科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报刊发 表论文300多篇,其中50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资料全文转 载。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南省社科 基金和湖南省研究生精品课建设课题,获国家教材二等奖、湖南 省“五个一工程” 著作和理论文章奖、省级社科成果二、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相继探索、创立和发展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当 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旗帜,就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展观的旗帜,二者完全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旗帜不但是党的旗帜,也是国家的旗帜。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2016
•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重要战 略机遇期 •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四、全面深化改革
案例:
《读者》2010年20期 《民众的钱袋何时鼓起来》 收入分配 城乡差别 行业差别 区域差别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要清醒认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实践,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特点的理解 和把握。
1、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 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 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 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 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 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同能否正确 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密切相关。 • 革命时期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以来
2011年
2013年
5432美元 89
6629美元 86
2014年
7485美元
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 活仅在总体上达到小康。 2011年,中央决定2300元作为新的 国家扶贫标准。
4、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很大的资源 环境压力。 5、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 平均水平。
• 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是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具体表现,是中国 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深刻 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积极 应对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 到中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 重要战略机遇期 • 1、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 2、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革命的前途 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区别: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 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
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前途)
• 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之 所以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曲折和 失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对基本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 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 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中国的民族 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任务。
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 1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主要对象
(2)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无产阶级、农民、小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求得民族独立 和人民解放 反对 帝国 主义 反对 封建 主义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和人民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时代特征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农民阶级两次登上历史舞台: 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要紧密联系中国正处于并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联系当代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变化,联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加深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把握。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马 恩 对发 共展 产阶 主段 义的 划 分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其四 , 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目前 , 在我国 ," 四高一多 ", 即高投入、高 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 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 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 , 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一 , 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 , 中国是人口大 国 , 但并非人才强国。
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 13 亿 , 每年还在以年均 700 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又是世界上文盲半文盲数 量最多的国家 , 中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 15 岁及以上 人口比例的 10% 以上 , 达到 1.8 亿人。
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虽然居世界第一 , 但是每百万居 民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仍然不高。
第五 , 从城市化程度看 , 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
(1)1978 年我国人口城市化率为 18.72%,世界人口城 市化率平均水平为 46.64%,;(2)2000 年我国人口城 市化率达到35.80%,世界人口城市化率平均水平为 54.86%;(3)201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为 44.90%,世 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57.93% 。
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 , 超过了除俄罗斯以外的 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人口数量 , 这也意味着 , 中国仍然属 于发展中国家 , 人均水平偏低 , 国家内部发展不平衡 ,
离富裕国家的标准仍然甚远。
第四 , 从资源占有情况看 , 中国人口众多 , 人 均资源占有量少 , 资源环境压力大。
中国所有的资源都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 , 没有一个达 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 190 多个 国家中 排 110 位以后 , 人均耕地面积排在 126 位以后 , 人均草地面积排在 76 位以后 , 人均森林面积排在 107 位以后。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最新)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3.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 (1)2002年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
从国际形势看:其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这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世界多 极化的趋势为我们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其三,经济全球化带 来良好机遇;其四,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继续迅猛发展,作为 “构成21世纪最强大力量之一”,为后发展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 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2)从国内看:其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其二, 中国进入矛盾凸现期,也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其三,中国进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 。其四,中国进入从全 面开放的关键时期 。其五,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们已经具备 了实现经济起飞的诸多有利条件。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战略机遇期的 提出
2002年5月31日,江泽 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 重要讲话中指出:“纵 观全局,21世纪头一、 二十年,对我国来说, 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 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 机遇期。”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 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 略机遇期。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4.正确认识机遇期的内涵 (1)我们所面对的机遇期,不仅仅是 哪个地区、哪个部门的,也不仅仅是 哪个领域的,它是我们整个国家、整 个中华民族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 和决定性的意义。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2)重提“战略机遇期”的依据
第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 中国发展 第二,世界新技术、新产业革命为利用好重要战略机 遇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第三,“后危机时代”发达世界自顾不暇。 第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 点上。 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 体系 ,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第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软实力增强, 国际话语权提升。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本讲最初设计思路: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标题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强调“科学发展是主题、以人为本是核心、改革开放是动力”。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主要讲解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学生认清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认清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如何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也指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
具体包括国土面积、地形、气候、经济实力、经济体制、生产力、对外关系、政党、政治体制、人口、家庭、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等。
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为什么现在要突出地强调这一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该结束了?我们都知道,我们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邓小平有一个判断,就是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届时中国将达到中国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GNP 将达到4000美元。
而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是已经可以结束了?其二,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初步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取得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外被迫承认中国的崛起这一事实。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而已经成为经济强国。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
•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
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发展路线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从总体上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处在初级阶段。
只有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解决主要矛盾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繁荣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1、成就(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国家强起来了,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2、不足(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2)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的表现:从总体上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根本原因);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我国社会主义仍处在初级阶段。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PPT精选文档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 特征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 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 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 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 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要求更高。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 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 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 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பைடு நூலகம்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 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一).当代中国国情概述
1、国情的含义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 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一).当代中国国情概述
2.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 国,但并非人才强国。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 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 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 以上。 第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与世界平 均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总体看来仍处在世界后列。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已然超过7000美元,但 仍排在世界70位以后,即使与世界中等以上收入 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人均7589$,世界排名 80位,来自IMF2019年公布数字。)
1.12大明确提出把“小康”作为阶段目标 2.13大提出“三步走”战略, 3.16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18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认识的步步深化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00 中国
80
60
世界平均
40
世界发达
20
国家
0
发展中国
家
中国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 平为44.90%,比世界平均 水平低13.03个百分点,比 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1.87 个百分点
(6)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0年世界第三产业占比比较
80
世界平均第三产业占
70
比为58.17%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 史发展过程,在发展中必然经历若干具 体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会呈现出 不同的特征,也会面对不同的发展机遇 和挑战。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二)仅仅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准确认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 的阶段性特征(8个,2007年十七大报告)
(二)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1. 战略机遇期的含义
机遇是指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时机、境遇和 形势,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机遇期是指机遇存在并能发挥作用的时期。 战略机遇期,是指有利于战略实施的历史阶段 及其背景、环境和条件,与一般的机遇期相比, 它具有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性、影响的 全局性等特点。
怎样判断我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否结束?
2011年,中国的 人均GDP已超过 5000美元(邓的 判断是21世纪中 叶人均GDP将达 4000美元,基本 实现现代化)
(1)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 并非人才强国
2010年末,我国大陆总人口 1339724852。每年还在以年 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庞 大的剩余劳动力是沉重负担。
准(人均纯收入2300元, 世界银行2008年标准为每 天生活费1.25美元)计算, 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 面也由2010年的2688万人 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 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 人口近1/10。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1. 历史方位含义
历史方位,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历史 发展进程中所处的位置。一个国家的进步,只有 从历史发展的坐标上去认识,才能更加准确;一个 社会的变革,只有从时代变化的对比中把握,才 能更加清晰。辨明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对于深 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2.正确认识中国的历史方位
第一,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第二,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时期。 第三,当代中国与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 在一起,中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 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四、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一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
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二是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三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四是紧紧围绕更好保障 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五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六是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 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1.12大明确提出把“小康”作为阶段目标 2.13大提出“三步走”战略, 3.16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18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认识的步步深化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学生版)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
1、在民主革命时期——反封建摆在首位 2、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如何处理与资 产阶级的关系
3、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1958年 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思想反复; 60年代初,提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 两个阶段思想
4、在改革开放时期对国情的认识——一 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未来十年,适逢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和全球技 术革命关键时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均把发展 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以期尽早形成新的 经济增长点。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4)世界发展需要中国的态势没有改变。
•
随着中国的发展,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民
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这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
价值维度上,对特定主体具有重大利好
四大特点: 一是客观性,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二是普惠性,一经形成,就不完全排他或只惠及 个别国家; 三是相对性,战略机遇期时间跨度的相对性,利 好因素与负面因素的并存性,机遇稍纵即逝,错失机遇 可能招致风险。 四是选择性或主体指向性,各国基础条件和战略 自觉程度不同,机遇总是青睐眷顾有准备者。
镜头三:世界性经济风险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泰铢浮动,引发东 南亚金融风暴;2008年卷席全球的金融危机-----
镜头四:颜色革命
21世纪初以来,中欧、东欧国家相继发生了 以和平和非暴力的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如格
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乌克兰的栗子花革命(又
称橙色革命);
中东、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运动------
一个国家的国情,最主要的是指其在一定历史 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介绍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5、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
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 的40%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仍远远高于 工业化国家,也高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在中国城市化高歌猛进之时,已经出现大城市过度拥挤、乡村凋敝、 工业地带的“半城市化”这“三极困境”。 大城市“爆棚”。当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呈“爆棚”之势, 人口聚集度越来越高,城区向四周不断蔓延。在大城市“爆棚”的同时, 中国的许多农村则是一派相反的景象: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使乡 村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空心村、空壳村越来越多,乡村社会面临巨大 危机。工业地带的“半城市化”。在大城市与农村之间,产生了大量各种 类型的工业地带。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正确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后 ,认识和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出和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 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从现阶段看,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 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 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最新预测我国 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2040年 2050年
10.3%
12.5%
16.6%
23.3%
26.5%
28.7%
据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1.7亿,而 中国就占1/4,那时,世界平均每7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年人,而中国每 5 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年人。可以想象,到下世纪初,白发苍苍的老人 将随处可见,我们将面对秋天夕阳下一片银色的世界。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
其三,经济全球化带来良好 机遇。
互通有无、节约劳动、推动 国际合作。
美、英、法、德、日和中国6国先后 参加人类基因组对23对染色体DNA 大规模测序的国际合作,最终绘制了 一张类似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人类基因 组精确图谱。 中国的军事设施得益于其他国家的支 持。如以色列对中国无人驾驶机的技 术支持,避弹衣的技术援助。
其四,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继 续迅猛发展,为后发展国家追 赶发达国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 动力。
新科技浪潮是以计算机和 互联网为依托的技术革命。 中国抓住新科技浪潮这一 机会可能实现赶超。
从国内看,提出这一问题的根据是:
其一,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关键时期,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三 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其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为 我们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多极化意味着没有一个国家 能够单独完全控制世界局势, 各股力量之间互相牵制。
美国要借助日本、韩国、印度 等国家才能遏制中国,同时依 靠中国才能有效解决朝核问题。 反恐也离不开其它国家的支持。
俄罗斯空袭行动增强了其在中东的反 恐地位,如果其扩大至伊拉克境内, 美国在中东的反恐地位将进一步受到 挑战,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盘算恐将进 一步受到牵制。
三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 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 人心、公民文明素质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收入分配差 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森林覆 盖率提高、能耗降低。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因为: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 平衡; 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 加大;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 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仍然较 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经济运行——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 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 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商品化、市场化、 社会化、现代化。
4)科教水平——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 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 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富裕程度——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 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 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1.基尼系数亮起“红灯”
❖ 在北京,一桌满汉全席标价36万多元,其中 一瓶酒的价格是3.2万多元。同样在北京, 2003年1-8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市民, 每月可以领到的低保金月人均标准是233元, 2010年是430元,这个标准在全国是较高的, 2003年全国城市人均最低生活保障金约为56 元。
❖ 对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各部分、各研究机构 测试出的结果不尽相同,低的为0.43左右,高的 甚至超过0.5。
2.贫富分化新特点
❖ 近年来我国贫富分化出现新的特点:
❖ 一是从总体上看,分化程度上升,但 上升的速度比90年代中期减缓些。最富 有的20%人口占收入的53%-56%,20世 纪90年代初为48%左右;最穷的20%人 口只占总收入的2%-4%左右,20世纪90 年代初期为5%-7%。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13大) ❖ 主要是第一 和第九个特征 ❖ 第二到第八点是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过程。
1)基本特征的总概括——是逐步摆脱不发 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 史阶段。
2)产业结构——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 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 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化农 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 阶段。
第1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 实际
❖ 2)从发展程度看: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 在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和上 层建筑还不完善、不成熟,我们必须从这 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
❖ 3)从历史地位看: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 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 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不是泛指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 阶段。
9)实现目标——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 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二)对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重新认识
文 化教 育
阶级 状况
国际 环境
历史 特点
政治 制度
人口 因素
经济 制度
生产力 发展水平
民族构成及 传统
自然 资源 地理 状况
英格尔斯现代化十项指标
现代化标准!
6)地区差别——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 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 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改革进程——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 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阶段。
8)精神文明——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 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 建设精神文明的阶段。
❖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居民 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重要指针。其经济含义是: 在居民收入中不平均分配的部分占全部居民收入 的比重。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收入分配 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居民收入分配绝对不 平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基尼系数低于0.2 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 36万元与56元之间,其商约为6429。也就 是说,一桌满汉全席吃掉的是6429个城市 贫民一个月的生活费。当然,这是一个较 为极端的例子。
❖ 2010年财政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以 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 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1991 年为0.282,2004年超过了0.465 ,2006年 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96 。欧洲与 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
15
贫富鸿沟挑战中国
中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1978年 80年代初 90年代初 1995年 90年代末 2001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城镇
57.5 59 51 50以下 44 37.9 36.3 37.1 35 36
67.7 62 60 58.6 50 47.8 40.4 40.8 37.7 40
农村
❖ 以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为标志, 中国开始由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中低收入国家 行列。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既可能成为 加快发展的“黄金发展时期”,也可能因为 对各种矛盾处理不当而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 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 所以,这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时期”。其中, 收入差距问题是这个发展阶段的一个重大的 社会矛盾。但另一方面,世界一些国家在这 一发展阶段的经验表明,这一阶段,伴随着 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 产业之间以及占有不同资源的人群之间的收 入差距还会拉大,而且随着收入的提高以及 差距的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
❖ 二是财产的集中程度高。最富有的10%的 人口占有38%-40%的财富,若缩小人口比 例,财富占有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最富有 的5%的人口占财富的25%-30%。
4% 83% 1.1%0 36.09% 1060人 71岁 23人
联合国粮农组织恩格尔系数标准
60以上贫困; 撒哈拉大沙漠60%。 50-59为温饱; 部分发展中国家; 40-49为小康, 部分发展中国家; 30-39相对富裕,东欧国家; 20-29富裕状态;欧洲、日本、加拿大; 20以下极其富裕。美国,达到16%;
中国状况?
人均GNP:3000美元以上
1000
非农业产值占GDP比重 85%以上
82%
农业产值在12-15%以下
18.8 %
第三产业服务Hale Waihona Puke 产值GNP比重45%以上 33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
33%
非农业就业人口比重:70%以下
47.8%
13
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比重 12.5% 成人识字率 80%以上 人口净增长率为1%0以下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50%以上 每名医生负担人口800人以下 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 每天每3人以下有一张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