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程】西方文明史课件--第一章 绪 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明的相关基本概念及起源,了解什么是文明史,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段,了解西方文明的基础。
教学重点:文明的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时:2学时
一、文化和文明
(一)文化的概念
在谈文化的概念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文化”一词的发展。先看一下西方人对文化概念的讨论:
古希腊作家曾经使用“tropos”(“样式”或“方式”、)、“ethos”(“气质”或“精神”)、“nomos”(社会地位的多样性和可变性)、“Paideia”(智力和教育)等词汇,分别表示古希腊人的文化观念。这些名词的意义在后世西方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特别是“Paideia”一词,是最接近我们今天的文化概念的。
我们今天所用的英语和法语关于“文化”(culture)的单词源于拉丁语,也就是说,是在古罗马的时候出现的。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文化遗产,在文化概念研究的演进上也是如此。这一时期出现了后来“文化”一词的语言形式Cultura。Cultura这个单词来自于拉丁语Colere,含有耕耘、培植的意思。这种用法今天仍在“农业”(agriculture)和“园艺”(horticulture)两词中保存着。
古罗马雄辩家和政治家西塞罗(前106-前43)使用“文化”一词时已有了一个转移或比喻的意义。他言及“智慧耕耘”(Cultura mentis)。然而,在拉丁语中,这种用法是罕见的。《牛津词典》把 1510年作为该用法在英语中首次出现的日期。这个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意味着为增进某种东西的质量所作的努力。人们提到,“麦子的改良”,(The culture of Wheat)或“工艺的改进”(The culture of the arts)但还没人单独地说,“culture”。
晚至1852年,清教徒纽曼使用了“精神耕耘”(mental culture)或“智力耕耘”(intellectual culture),而仍不单独使用“文化”(culture)。
在十八世纪的法国,象沃弗纳格(Vauvenargues)和伏尔泰这样的学者,开始在法语中赋予“文化”一词以全新的意义。对他们说来,“文化”意指训练和修炼心智(或思想,亦或趣味)的结果和状态,应当注意,不是指植物。很快这词就被运用于形容某一位受过教育的人的实际成就:良好的风度、文学、艺术和科学。所有这些都被称为“文化”,被认为是通过教育能够获得的东西。
在十八世纪末的德国,在赫尔德(J.G.Herder,德国历史哲学家,1744-
1803)和他的同代人里,我们也初次见到这种现代用法。对赫尔德来说,文化是一个社会走向开化概念。它意味个人的完善,或者发展他自己的过程中取得的工艺、技术和学识。但是,在这些造诣中现已既包括了生活中的智识方面,又包括了其技艺方面。他已认识到不同的民族在总体上可以对“文化”作出不同的贡献;或者,他们甚至可能是“并没有相同的文化”。
然而,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改进”和“发展”这样的内涵才开始脱落出来。在克莱姆这位人类学奠基人的著作中,文化仍存有着“发展”这种涵义的痕迹,但克莱姆的文化概念现在看来已非常接近现代的概念了,他把“文化”定义为“习俗、工艺和技巧;和平和战争时期的家庭生活和公共生活,宗教、科学和艺术”。(古斯塔夫·克莱姆:《普通人类文化史》,莱比锡,1843,第1卷,第21页)。
对“文化”的概念作出经典解释的是英国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1832-1917),他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任何能力和习惯。”泰勒之后,尽管许多学者对他的定义作了修正和补充,似乎始终都未能超出泰勒将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的基本观念。1952年,两位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Kluckhohn)合写了一本书:《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列举了从1871年至1951年达八十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竟有 161种之多。从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时代以来,这种争论非但没有停息,而且更加频繁地在发展着,关于文化的定义,恐怕也在相应地增加吧。
据专家考证,“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和“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之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以后,“文”和“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这里的“文化”,或和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和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因此,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现在“文化”已成为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大致上能够被人们指认为文化的东西无非是三个方面:
第一,首先被列入此中的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宗教、政治、经济、艺术、科学、技术、教育、语言、习俗等等。任何当代的对于特定民族的文化描述都会包涵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它的全部的话。如果我们考察这些字眼背后的实在,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我们所涉及的主要是行为模式,人类行动的方式。他们拜神、和政治权力作斗争、买卖货物、绘画等等,所有这些行为都
能被称作为文化。
第二、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涉及观念、知识、信仰、规范、价值和其他一些通常不能称为行为的东西。我们在上面所提到的人类行动中的某些部分也可以被认为包含着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严格说来并不是行为。例如,宗教既包括宗教活动,也含有宗教信念和宗教体验。同样,科学既包括知识的成果,也包括获得知识的行动。至少,这部分非行为类型的文化可以被称为思想和情感模式。它们是内在“精神”活动的特性。
第三,还有一种对象物,学者们时常称其为“文化”,或更特殊一些,称其为“物质文化”。有一些作为人类活动产物的物品,如工具、武器、罐子、建筑、艺术作品等等。出于显见的理由,只有考古学家、人类学博物收藏家才对这些东西大感兴趣。“人工制品”是另一个经常用来形容它们的通用词。指出这一些对我们框定“文化史”或“文明史”的内容很有帮助。文化定义中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文化的社会性。文化实际上是人们行为方式的总和,但这种行为方式不是心理学和生理学上的行为方式,比如,临饥欲食,受挫而怒,这种行为就不能称为“文化”;再譬如,一个人先穿左右鞋中的哪一只,这是件无关紧要的事。如果一些个人有规律地作一事或另一事,我们就视之为一种私人爱好或个人癖好。但是,我们社会中的全体,或相当接近于全体的人都把钮扣钉在衣服的右爿,这就是我们的一个文化特征了;还有对于“人工制品”来说,研究这些物品的文化学者所关切的并不是它们的物理——化学结构。人工制品所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只是因为含有制作和使用它的人们的行为。文化定义发展到今天还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都视为文化,它扩及到人类整个活动方式及其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等各方面的内容;后者仅指精神领域,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精神现象以及精神过程等。而“文化史”、“文化研究”和“文化事业”等实际运用上大部分情况采用的狭义的文化定义。从目前文化讨论的情况来看,文化概念已逐步形成在总体上具有模糊性,而在具体运用上却日益趋向于清晰化的趋势。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文化”的定义中,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共识: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和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的“植立之兽”(《思问录·外篇》)演化而来,逐渐形成和“天道”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这便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身之外并和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