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第三章人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第三章人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ea51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1.png)
-肺的结构和功能:肺泡与气体交换的关系。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PPT、模型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观察呼吸系统的结构,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实例,解释肺的结构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肺泡与气体交换的关系。
4.研究性学习: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呼吸道疾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肺炎对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肺部健康。
5.思考题: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呼吸系统在人体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为什么说它对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通过改善呼吸习惯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4.通过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呼吸道和肺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为核心内容,结合初中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教材,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过程,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道与肺的关系。
2.难点:理解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原理,以及肺泡与气体交换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RJ下册教案 第3章 人体的呼吸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RJ下册教案 第3章 人体的呼吸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eacec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1.png)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本节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下节课《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做好知识铺垫。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人体时刻进行的呼吸司空见惯,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和呼吸作用息息相关。
且在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急促;二是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
但并不是十分清楚呼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对各呼吸器官的实际结构与功能了解不深。
教学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呼吸道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和视频。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一段新生儿啼哭着来到世界的短视频。
提出问题:(1)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世界?(2)如果自己用手捏鼻子同时闭嘴,有何感受?大家晚上睡觉是否也要进行呼吸呢?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资料,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讨论后自由发言。
提示:(1)啼哭标志着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2)憋气不能呼吸。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
教师:同学们说得好,婴儿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从此,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呼吸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呼吸系统的组成教师讲解: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
多媒体展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呼吸道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讲解: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探究二呼吸道的作用教师过渡:呼吸道中哪些结构能够保证气体通畅地进出肺?1.请学生用食指按住鼻梁,有什么感觉?再摸摸鼻翼,又有什么感觉呢?同样是鼻子的一部分,为什么一部分软一部分硬呢?教师讲解:鼻梁由骨组成,鼻翼由软骨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8a6b82a6c30c2258019e1c.png)
教材继续阐述呼吸道的组成,由图例讲述了呼吸系统组成结构,紧接着安排资料分析,通过8个问题的讨论,解析呼吸道的作用,设置问题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如肺炎、哮喘、尘肺、沙尘暴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形象地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意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保证气流通畅?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够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布置作业
教科书P46页1.2.3
板书设计
第1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和肺
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
2.呼吸道的作用
1.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湿润、温暖、清洁。
三.呼吸和吞咽的关系
修正建议
1.教师展示PPT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在图中依次指出呼吸道的各结构和肺,要求学生记忆,并要求学生在空白图中找出各结构的名称。
2.教师疑问: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吗?
3.阅读P41的资料并分析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材P42的5个问
(4).痰产生在气管和支气管,里面含有大量病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e2b2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e.png)
1.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二、学情分析
针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析如下:
1.学生年龄: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生物学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知水平: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的认识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呼吸系统的知识掌握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巩固练习
1.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呼吸道知识的掌握。
2.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究生物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七、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结合生活实际,撰写一篇关于呼吸道健康的小短文。
f)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呼吸道的认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学奥秘的欲望。
3.教学评价:
a)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b)结合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实验报告等,评估学生对呼吸道知识的掌握程度。
c)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优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优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34c1592be23482fb5da4c58.png)
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提问: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学生动脑思考后自由发言,相互完善。
)(二)学习新课1、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出呼吸道的组成的名称。
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
观察图4-25呼吸系统的组成,并根据呼吸的常识,填出呼吸道组成的器官名称。
(2)组织学生回答呼吸系统的组成,鼓励学生回答,表达各自观点,相互完善。
2、呼吸道作用(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4—45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根据刚才对讨论题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解答问题,得出正确答案。
问题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气管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骨与软骨。
)问题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呢?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引导学生联系鼻腔气管的结构特点,根据刚才对讨论题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解答得出正确答案,并对学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评价。
问题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为什么?谁来谈谈你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组织小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尘肺、肺炎等。
学生讨论得出:呼吸道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就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等。
问题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师生共同小结: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它通过粘膜表面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逐步推向喉部然后经咳嗽排出体外。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随着尘埃飘浮在空气中,易引起人体疾病的传播,同时也不文明。
问题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北欧人的鼻鼻端较尖和大,这可能与御寒有关。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观察教材第45——47的文字及图片,并进归纳总结。
202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
![2021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75f30b50e2524de4187e39.png)
论:保持正常呼吸是很重要的以及
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要好。 就此进 思考、激趣、入课
行设问:人体的呼吸是怎样的过
程?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舒
服?从而引出章题和节题。(板书)
你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
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
交换,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你的健
一、呼吸系 康。
观察图,了解呼吸
统的组成
指导学生观察 41 页的图 4-26 , 系统的组成, 并思考
构?先小组讨论,宣布挑战开始, 清洁:鼻毛、气管和
每人答一结构,答出答对任一结构 支气管的纤毛、 黏液
得 1 分,不能重复) 挑战完成之后, 教师根据学生的
答案进行逐一讲解。 (PPT展示)
抢 答
达标练习 课堂小结
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 在那里生 学生抢答。
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
与生活在赤道附近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的资料,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
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难点: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 的人相比,北欧人的
为什么?(教师读题后学生直接抢 鼻子显得大一些。 鼻
答)
子大一些,鼻腔也就
相应长一些, 这有利
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提供检测练习题,让学生限时完
限时独立完成, 检测
成。
练习。选择题上黑板
展示。
根据 PPT,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总 整理本节所学主要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doc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7e4aab681c758f5f61f6788.png)
课题: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会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能力目标:会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培养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1.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教学难点: 1.分析相关资料,总结呼吸道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2.提高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第一声啼哭标志着什么?【做一做】自己用手捏鼻子和闭喘,有何感受?婴儿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呼吸,要不断的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任务一:呼吸系统的组成【问题引导,自主探究】我们每个人时时都要进行呼吸,就必须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
1、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43并识图,动手填出呼吸道的组成名称。
2、【出示人体呼吸系统教学挂图】回答下列问题:(1)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什么?(3)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什么?与咽相通的器官有哪些?【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借助挂图,师生之间共同分析、总结归纳:①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②咽既是呼吸道,又属于消化道,口腔、食道、鼻、喉都与它相通③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师质疑:呼吸道仅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吗?任务二:呼吸道的作用【问题引导,自主探究】结合44—45页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并解决以下问题。
1. 做一个闭气动作,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3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3章 第1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b3663e53a580216fcfefc.png)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典例精讲》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组成,这部分内容是贯穿本章的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呼吸道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教材安排的资料分析和讨论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探究,学生可以自主活动意识到生活中的卫生保健,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好素材,安排合理,能达到《课标》的标准要求。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一是知道人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且在作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急促;二是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
但是学生对呼吸与生命活动的本质联系认识不清,各呼吸器官的实际结构与功能了解不深。
另外,通过上学期新课程标准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已有一定的基础,班级已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目标: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
3、让学生明白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了解呼吸与吞咽的关系以及发声器官。
重难点:呼吸道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对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一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另外还有“呼吸与吞咽的关系”和“发声器官”等内容。
(二)例题讲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
首先回忆呼吸系统组成和功能。
呼吸系统有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和肺。
呼吸道是空气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气体进行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的组成”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看书填图,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例题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_组成的()A鼻和肺B呼吸道和肺C气管和肺D呼吸道和气管变式1:引起肺炎的致病微生物到达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A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外界空气→鼻→喉→气管→支气管→肺C外界空气→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D外界空气→气管→支气管→鼻→咽→喉→肺本题以常见呼吸类疾病传染过程考查呼吸系统组成,这里要注意按顺序记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88b939fbe1e650e53ea996c.png)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 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过程方法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牛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1. 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2. 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1. 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 了解如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出呼吸道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简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编写学案。
学生:依据学案对本课时预习。
【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指导方法和学习效果情境引入利用做呼吸的小游戏,引出完成呼吸,主要需呼吸系统的参与,这样创设问题情景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亲切、好奇,能充分调动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
让学生动起来,放松心情。
探究见【占主学习】1•出示B主学习题,指导学生结合问题阅读课本冇关内容,培养学生白学习惯。
2.课件展示自主学习的答案1. H主带问题阅读,勾1出i重点,填写相关内容。
2. 同组内通一下学案中的答案, 再对照老师出示的订正答案。
两块自主探究,用同一方式指导学生学习。
合作交流精讲悟疑一.呼吸系统的组成观察课本插图,说出呼吸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见学案“探究一”)1•演示课件:呼吸系统的组成一—呼吸道和肺。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一个通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肺则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课件展示自主学习的答案。
指导学生交流: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从外界如何到达病部的?2.组织学生比较捏鼻了,张嘴;不捏鼻了,闭嘴的感受,来推测呼吸道的作用。
转接:呼吸道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吗?从而引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看教材41页图,思考: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各有什么作用?先自主完成学案探究任务一的自主学习部分,再同位之间对照答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学期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学期教案: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793e866c85ec3a87c2c5d1.png)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版本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二、课标要求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学情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及相应的结构;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3.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形成健康生活、保护呼吸系统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及相应的结构;五、教学难点1.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及相应的结构;2.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六、教学策略师生交互式、资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一、自主预习教师利用猿题库平台,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包括8道选择题和1道开放题,选择题选题原则是难度较低,包涵的知识点全面。
开放题:你最希望通过这堂课学到什么?课前预习,完成检测任务一方面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根据猿题库收集分析的数据,可以有效找出学生认知的难点、兴趣点,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有所侧重。
二、动画导入播放影片:《神偷奶爸》片段图1 憋气憋晕的小女孩问题引领:1.动画中小女孩为什么会晕?2.氧气通过哪个系统进入人体?导入:那今天就来认识八大系统中的呼吸系统。
从熟知的动画片中,思考生物学问题,并说出自己的理解从学生感兴趣并很熟悉的动画片段引入,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也为下文呼吸道的组成做铺垫;同时锻炼了学生将生物与生活实践联系,在身边的生活中提炼出生物学问题的能力三、呼吸系统的组成(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片呈现: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问题引领:1.各器官的名称分别是什么?2.呼吸系统的两部分分别由哪些器官组成?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识学生识记各器官的性状、位置及大致分类,思考并回答问识记生物基本结构图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必要任务,在识记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再加以记忆,教师在此过程中提炼方法,帮助所)。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5897ba6137ee06eff918d6.png)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分析有关资料,知道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从而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过程】引言:猜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赶往高处它越少。
出示“婴儿出生时啼哭”,说明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新课:(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学生自学呼吸系统的组成。
完成自主导学内容。
(二)呼吸道的作用请同学们根据呼吸道各个器官的结构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推测它们具有什么功能?展示:1、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讨论得出:保证气流畅通。
)2、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讨论得出:鼻毛和黏液吸附空气中的尘粒,鼻腔温暖和湿润空气。
)3、气管和支气管树的构造:纤毛、黏液、腺细胞等。
(讨论得出:腺细胞分泌黏液,可使气管内湿润并能抵抗细菌和病毒。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支气管在肺叶中一再分支,成为各级支气管,越分越细,越分管壁越薄,可以增加外界空气与肺组织细胞的接触面,增加气体交换量。
)讨论结束,选择部分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
概括呼吸道的作用:1、气体进出的通道。
2、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小结与环境教育:人体呼吸系统有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不仅是空气的通道,而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温暖、湿润和清洁等处理。
但是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不能)我们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时,仍然可能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展示:例子)说明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如不要随地吐痰等),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三、会厌软骨的作用通过生活实例讲解其作用四、如何发音【板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2、肺二、呼吸道的作用1、气体进出的通道。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5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教案-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5](https://img.taocdn.com/s3/m/76e812f50722192e4436f6d7.png)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的第一节,本节是学生探究本章内容的基础,“呼吸系统的组成”贯穿本章主体,同时对学生探究呼吸系统卫生保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教材在“呼吸道的作用”这一部分所安排的资料分析和讨论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素材,同时本节顺承空气进入人体的过程,为下一节学习“肺内的气体交换”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七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2——14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好奇心,喜欢表现自己有着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但心理上的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模式仍然有明显的形象思维痕迹,很大程度上仍需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知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过程,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已有一定的基础,初步具有分析资料、图片的能力,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和呼吸作用息息相关,且在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急促;二是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
但是学生对呼吸与生命活动的本质联系认识不清,各呼吸器官的实际结构与功能了解不深。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学会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学生能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2.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
2.通过资料分析、学生能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通过资料分析,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1-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2af955e53a580217fcfe09.png)
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学习目标:1.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二、教学重点: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课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学生:(动脑筋思考/讨论后自由发言)婴儿第一声啼哭表示要呼吸空气。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婴儿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我们每一个人一来到人世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地从空气中获取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那么,我们睡觉后是否也要呼吸呢?学生:睡觉也要呼吸。
教师:对,我们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三章人体呼吸的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利用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找学生读一读。
讲授新课:教师: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经验说出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学生:鼻、咽、喉…….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态,留下悬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指导学生阅读实图并播放多媒体组织学生说出呼吸系统组成,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观察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它们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教师:回答非常好!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道仅仅是气体的通道吗?(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资料内容并观察多媒体画面中呼吸道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找到相关信息,组织学生有效的讨论,分析课本中讨论的内容)学生:(学生阅读,仔细观察多媒体画面,以组为单位围绕资料中讨论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展开讨论,尝试解决问题,互相补充,评价,在教师指导下,把分散的知识整理,归纳分别对教师提出问题作答)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回答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的补充纠正)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概括呼吸道的作用学生: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而且能使气体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节课。
六、教学过程
内
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言
播放视频资料,展示新生儿啼哭
的多媒体画面,并提出问题,引入本
章学习的主题——《人体的呼吸》。
问题: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
来到人间?
师:同学们说得好,婴儿第一声
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我们每
引导学生认真
观看视频资料,积极
动脑,思考问题,讨
论后自由发言。
回答:啼哭标志
着呼吸作用的开始,
表明人生活需要呼
贴近生活,创
设情景,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引
入课题,自然过渡。
个人一来到人间就离不开空气需要,
不断呼吸,要不断的从空气中获得氧
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吸空气。
呼吸系统的组成
既然我们每个人时时都要进行呼
吸,就必须依靠呼吸系统来完成。
1.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
出呼吸道的组成名称。
2.教师出示人体呼吸系统教学挂
图,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图的方法和技
巧。
3.组织学生回答呼吸系统的组
成,鼓励学生参加回答,表达各自的
观点,统一正确答案。
1.学生认真阅读
课文中关于呼吸系
统组成的信息。
2.观察挂图及教
材4——26呼吸系统
的组成,根据呼吸的
生活经验常识,填出
呼吸道组成的器官
名称。
3.学生自由发
言,说出各自观点,
相互评价,形成统一
答案。
呼吸系统是由
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
吸道包括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组
成。
利用教材中的
信息及呼吸作用的
常识,让学生由被
动学习变为主动学
习,培养学生自学、
观察、思考等能力。
(一)请同学们试一试,捏鼻子,
张嘴;不捏鼻子,闭嘴;捏鼻子,闭
嘴,这三种方式,你们有什么感觉?
想一想:嘴也可以呼吸,用嘴呼
让学生亲身体
验,然后让学生谈自
己的感受,对于“想
一想”,让学生谈观
知识点的自然
过渡,进一步让学
生亲身体验,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
呼吸道的作用吸和用鼻子呼吸有何区别?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40——41
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交流讨论。
问题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
气流通畅?(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
示气管C型的软骨,喉部的软骨,鼻
骨与软骨。
)
问题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通畅
外,还有哪些作用呢?这些作用是如
何实现的?
师:同学们经过认真的学习,效
果很不错。
鼻是呼吸系统的起点,有
丛生的鼻毛,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膜,
能够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湿暧、清
洁的作用。
请同学们思考:人用鼻呼
吸好,还是用嘴呼吸好呢?
师:我们平时要用鼻呼吸,以便
减少不清洁空气对呼吸道和肺的刺
激,有利于人体健康。
当然,跑步等
运动时,只用鼻呼吸将满足不了人体
对氧的需要量,跑步时要注意掌握呼
吸动作的节奏,适当张口协助鼻进行
呼吸。
点,不作统一答案,
让学生学完后面的
知识,自然能够科学
的解释。
指导学生认真的
观看并进行讨论。
生答:骨与软骨
作支持,使整个呼吸
道畅通。
生1:可以清洁空
气。
生2:有滤过空气
的作用。
生3:鼻腔中有丰
富的毛细血管,对空
气有湿润的作用。
回答:当然鼻呼
吸比嘴呼吸好,因为
鼻腔对吸入的空气
有滤过,湿润,温暧
的作用。
生:我们跑步时
既可用鼻呼吸,又可
用嘴呼吸,能够获得
性,活跃课堂,同
时故设悬念,培养
学生动脑的能力。
以组为单位讨
论问题。
促进学生
之间的协作交流,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活跃课堂的教
学气氛,但要落实
组内职责,加强课
堂纪律的协调管
理。
马上利用所学
知识来解决学生感
兴趣的问题,进一
步促进学生的学习
欲望。
充分让学生产
生问题的争论,从
而得出答案。
对于
难度较大的问题,
教师适时点拔,并
进行归纳总结,便
于学生理解。
主要是对知识
问题3: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师:人类在长期的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这适应环境的特点。
问题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师小结:痰是由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它通过粘膜表面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逐步推向喉部,然后经咳嗽排出体外。
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随着尘埃飘浮在空气中,易引起人体疾病的传播,同时也不文明。
(二)组织学生认真阅读观察教材第42——44的文字及图片,并归纳总结。
1.观察“吃饭时大家会呛着”的小漫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
2.演示呼吸与吞咽的关系多媒体更多的氧气。
生答:北欧人的
鼻鼻端较尖和大,这
可能与御寒有关。
生:痰是灰尘和
粘液所组成的,因为
痰中会有病茵,易传
播疾病,所以不能随
地吐痰。
学生认真地讨论
回答:吃饭时大声说
笑,就会使会厌软来
不及盖下,食物进入
气管引起咳嗽。
生答:人体的发
迁移能力的运用。
联系学生的生
活常识,加强对新
知识的理解运用,
并加强社会公共道
德教育。
重在培养学生
对问题的解决,归
纳能力,并注重联
系人们的生活实
际。
课件。
3.观察“声带拉紧和松开”的图示,讨论声音的发出。
师:声音是由喉部之声带发出的,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两条声带拉紧,中间的空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就发出了声音。
(三)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以上同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呼吸道主要作用是,保证气体的通畅,同时对人体吸入的气体有湿润,温暧和清洁的作用。
进一步探究: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为什么?谁来谈谈你所查阅到的有关呼吸系统的疾病?音是从喉部的声带发出的。
组织小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尘肺、肺炎等。
学生讨论得出:呼吸道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生活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就可能患呼吸系统疾病,如尘肺等。
因此,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尤其是不要随地吐痰。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掌握
了哪些知识?对呼吸道的作用有哪些
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
培养学生的归
纳总结能力。
巩固练
1.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
为什么要先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2.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
管炎,肺炎是怎样传播的?叙述这些
(略)
对学习知识巩
固训练。
掌握基本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