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探索旅游活动背后的心理机制一、引言旅游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旅游活动参与者心理行为的学科,旨在深入探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需求、动机、体验和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旅游心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者的行为规律,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二、旅游心理学的核心概念1.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欲望和期望,它是旅游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力。
旅游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兴趣、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
2.旅游动机:旅游动机是推动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内在心理因素。
根据心理学理论,旅游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如寻求冒险、放松身心等,而外在动机如社交需求、地位象征等。
3.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感受和经历。
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意度,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满意度:旅游满意度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整体评价。
满意度高的旅游者更可能成为回头客,为旅游业创造更多价值。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旅游者的心理数据,分析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和满意度等。
2.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旅游者的行为观察和实验,研究旅游者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规律。
3.心理测量法:运用心理测量工具,如量表、问卷等,对旅游者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分析。
4.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特定旅游事件或旅游者的深入剖析,探讨旅游心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四、旅游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1.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2.旅游服务质量提升:通过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增加旅游者的满意度。
3.旅游政策制定:政府和企业可以根据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制定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旅游教育与培训:将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融入旅游教育和培训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旅游心理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研究方法与意义
研究方法
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以揭示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意义
旅游心理学对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具 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它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在旅游活动 中的心理与行为。
02
旅游者心理特征分析
旅游者需求层次理论
安全需求
应用效果与挑战
通过客户关系管理,旅游企业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客户流失率,但同时 也面临适应问题探讨
跨文化交流概念及影响因素
1 2
跨文化交流定义 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影响因素 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价值观冲突等。
旅游服务心理
探讨了旅游服务过程中游客与 服务人员的心理互动,以及如 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旅游心理学研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需要 加强实证研究和实践应用。
跨文化适应性不足
随着国际旅游的快速发展,跨文化适应性成为旅游心理学面临的重 要挑战之一。
研究方法局限性
研究对象
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地 居民等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与 行为。
旅游心理学发展历程及趋势
发展历程
旅游心理学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再 到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 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趋势
未来旅游心理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研 究,关注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以及 旅游活动对个体和社会的心理影响。
《旅游心理学》全套课件完 整版
目录
• 旅游心理学概述 • 旅游者心理特征分析 • 旅游目的地选择与偏好研究 • 旅游消费行为与心理过程剖析 • 旅游服务心理与策略运用 • 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旅游心理适应问题探讨 • 总结与展望
旅游心理学
休闲:意指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或自由活动,包含时间和活动两个层面。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和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企业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的用意满足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物质、精神综合需要的全部服务总和。
概述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察、记录并分析。
(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2.调查法: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及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3.测量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对有关心理品质或行为进行测定、分析4.个案研究:是对个体、群体或组织以各种方法收集各方面可能的资料以供分析5.实验法:是指在认为控制的环境条件下,精确操纵自变量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变化,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6.评价法:是用评价,考核和选拔管理人员的方法第二章扩展性决策:又称“广泛性决策”,无先例可循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的随机性,而且缺乏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料。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感觉与知觉2.学习与记忆3.动机与价值4.态度5.个性第三章感觉: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于光、色、声、味等基本刺激的直接反应知觉:是诸如光、色、声、味等感觉被挑选、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防御:是指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或那些在个性上和文化上难以接受的事物拒之于门外距离的摩擦:距离对旅游的阻止作用。
意思是旅游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包括经济上的代价、时间上的代价、机会上的代价、体力上的代价以及从一地到另一地而引起的情绪上的代价。
以亲身经历说明对旅游现象的知觉比对其他事物的知觉更复杂知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在大脑里的综合反映,特点是结合既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而旅游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
在知觉的选择性方面,会受客观刺激物与主观状况的影响。
就以韶关见习为例,韶关见习是学院安排的见习活动,所以这就不同于我们平时的旅游活动,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对韶关这个地方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它没有我们想象的好,这样就影响了我们的旅游知觉。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类型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个案研究 评价法 投射技术
有助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的 发展
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有助于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 有助于揭示旅游心理的变化规律,提高旅
数控加工的背吃刀量。 ④机床:数控铣床。 ⑤工件的装夹:使用机用虎钳直接装夹零件。 ⑥确定零件加工顺序与进给路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起刀点为矩形上端面正中心,首先铣出一个直径为小30的圆(如 图3. 35所示),然后再沿着花形内轮廓将内轮廓铣削出花形。
2.刀具的选择 此次加工的是内轮廓零件,结合零件实际情况,需要一把直径为小10
2)铣削方向的选择 进行零件轮廓铣削时有两种铣削方向,即顺铣与逆铣,如图3. 3所示。 3) Z向刀路设计 轮廓铣削Z向的刀路设计根据工件轮廓深度与刀具尺寸确定。 (1)一次铣至工件轮廓深度 当工件轮廓深度尺寸不大,在刀具铣削深度范围之内时,可以采用
一次下刀至工件轮廓深度完成工件铣削,刀路设计如图3. 4所示。
向抗力大,切削较为困难。 二、程序指令 暂停指令G04 编程格式:G04 X (P)
下一页 返回
任务实施 一、工艺与编程 1.工艺分析 ①分析零件图,明确加工内容,如图3. 35所示。 ②此零件选用50 mm x 50 mm的45钢。 ③毛坯的余量:毛坯的余量在X轴、Y轴、Z轴方向上各余4 mm ,满足
⑦加工结束,清理机床。 三、检查与评价 1.评分表 检验者验收零件,加工者与检验者共同评价本次加工任务的完成情
况,评分表见表3. 4 2.评估优化 知识拓展 1. G01, G02, G03指令的拓展功能 在FANUC系统中,数控系统中某些编程指令的拓展功能,有时能
旅游心理学完整版课件课件
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特质、社会环境、文化背景 、心理需求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旅游者的行为 模式。
04 旅游服务心理
旅游服务的特点与要求
无形性
旅游服务是无形的,消费者无法提前感知或体验,需要依靠其他有形元素来增 加其感知价值。
详细描述
旅游心理学主要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包括旅游者的认知 、情感、动机、个性、态度等方面。它还研究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 体验和满意度,以及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提高心理素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能 够保持冷静和稳定。
积极应对投诉
正确对待游客的投诉和意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问题和改进服务质量。
05 旅游环境心理
旅游环境的认知与评价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
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认知过程包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这些认知过程会影响旅游者的 决策和体验。
旅游环境中的文化适应与冲突
文化适应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需要适应不同文化 背景下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等,这种适 应过程会影响旅游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表现。
VS
文化冲突
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现象,可能导致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不适、困惑甚至 恐惧。
06 旅游营销心理
旅游市场细分与定位
市场细分
根据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兴趣等因素,将旅游市场 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第一章1.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们(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涉及旅游者心理、旅游服务心理和旅游企业管理心理,研究内容是旅游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3.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①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②有助于开发旅游资源③有助于市场预测④有助于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4.直觉是个人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分为形状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5.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分为一般旅游知觉和复杂旅游知觉。
6.旅游知觉的基本特征:①选择性②整体性③理解性④恒常性7.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②旅游刺激物的新颖性③他人的提示④旅游对象的活动性⑤旅游对象的组合;主观因素:①兴趣②知识与经验③需要和动机④情绪⑤阶层8.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总是与一定的情感体验密切联系着。
9.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
10.社会知觉:是主体对一定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和团体特殊的知觉。
11.社会知觉的种类:①对他人的知觉②自我知觉③角色知觉④人际知觉12.首因效应:第一次深刻印象形成的心理定势叫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
13.刻板印象:指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14.需要的特征:指向性、周期性、差异性、发展性、驱动性。
15.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6.旅游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人的旅游行为并将旅游行为指向旅游目标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17.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①主观条件,即旅游需要②客观需要,即时间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
18.旅游动机的多源性:①健康动机②探索动机③学习动机④社会交流动机⑤宗教信仰动机⑥商务动机19.如何激发旅游动机:①不断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②加强旅游业的管理③加大公关宣传力度20.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人、事、物、观念)的评价和所持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旅游心理学
旅游者的动机类型与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动机类型
• 逃避动机:如逃避日常生活、缓解压力、寻求刺激等 • 寻求新奇动机:如体验新事物、探索未知、满足好奇心等 • 社会交往动机:如结交朋友、增进亲情、拓展人际关系等 • 认知动机:如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追求成长等
旅游者动机的影响因素
• 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性格、兴趣爱好等 • 社会因素:如文化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 • 环境因素:如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业发展环境等
旅游者的认知偏差
• 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过度期望 • 对旅游信息的过度关注,导致信息过载与选择困难
旅游者的心理陷阱
• 旅游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导致盲目跟风与过度消费 • 旅游过程中的心理依赖,导致对特定旅游产品或服务的 过度依赖
旅04游者的行为特征与影响
因素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与类型
旅游心理学的未来趋势
• 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整合 • 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 旅游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0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与动机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分析
01 生理需求:如休息、饮食、睡眠等 02 安全需求: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健康保障等 03 社交需求:如人际交往、友谊、亲情等 04 尊重需求:如自尊、他人尊重、成就感等 05 自我实现需求:如个人成长、自我价值实现、梦想追求等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
• 冲动型:旅游决策迅速,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 • 理性型:旅游决策过程较长,注重对旅游信息的收集与评估
旅游者的行为类型
• 探险型:喜欢寻求刺激、挑战自我的旅游活动 • 观光型:喜欢欣赏美景、体验文化的旅游活动 • 休闲型:喜欢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旅游活动
旅游者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第一章导论1.旅游心理学概念:1)狭义:只研究旅游者即旅游行为的主体的心理。
2)广义:不仅研究旅游者作各种旅游决策的心理要素,而且研究为旅游者服务的旅游企业的管理心理和服务心理。
2.旅游产品概念:指旅游企业经营着为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物质,精神综合需要的全部服务总和。
3.举例说明服务的基本特征;1)不可感知性:是服务的最主要特征。
含义:首先服务同实物形式的产品相比较,它的特质及组成元素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无形无质的,让人不能触摸到或凭肉眼看见其存在。
同时,服务不仅是无形无质的,甚至使用服务后的利益,也很难被察觉,而是要在第一段时间后,想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
比如:饭店餐厅的服务中,不仅有厨师的烹调服务过程,还有菜肴的物质加工过程。
2)不可分离性:指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服务人员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时,也正是消费者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
3)差异性:是指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发生变化,很难统一界定。
比如:对于同一家饭店的两个不同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一个部门的服务水平显著优于另一个部门的情形。
4)不可贮存性:是基于服务的不可感知形态以及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服务不可能像以实物形式表现出来的产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
如医院或饭店的空房间,飞机的空座位。
5)缺乏所有权:是指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涉及任何所有权的转移。
如:乘飞机之后,旅客从一个地方被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此时旅客手里除了握有机票和登机牌之外不再拥有任何东西,同时航空公司也没有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让给顾客。
第二章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1.旅游者的决策类型:1)常规决策;2)扩展性决策;3)有限决策2.常规决策概念:决策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
3.扩展性决策概念:无先例可循而又具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决策是常有的。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决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活跃的思维,一般是未知的。
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
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学科,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1. 旅游动机:指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力和目的。
旅游动机可以分为探险性动机、放松休闲动机、文化学习动机、人际交往动机等。
2. 旅游满意度:指个体对旅游体验的主观评价。
旅游满意度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来考量,客观满意度包括交通、住宿、饮食等方面的评价,主观满意度则是个体对旅游活动整体体验的评价。
3. 旅游幸福感: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幸福感受。
旅游幸福感可以来源于旅游目的地的美景、文化体验、休闲放松等,也可以来源于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活动。
4. 旅游心流:指个体在旅游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沉浸在活动中而忘记时间和周围环境的状态。
旅游心流一般在旅游活动具有挑战性、品质较高且与个体技能匹配的情境下出现。
5. 旅游焦虑:指个体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情绪。
旅游焦虑可能来源于旅游目的地的陌生环境、不熟悉的文化、语言障碍等,也可能是出于对旅游安全、行程安排等方面的担忧。
6. 旅游应激:指个体在旅游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压力而出现的身心反应。
旅游应激可能表现为紧张、疲劳、兴奋等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
7. 旅游恢复:指个体通过旅游活动来恢复身心健康和精力的过程。
旅游恢复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放松心情、体验新鲜事物等方式来实现,有助于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
8. 旅游依恋:指个体对于某个特定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依赖和执着。
旅游依恋可能出现在个体对于某个目的地的文化、自然景观、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强烈的感情纽带。
9. 旅游成瘾:指个体对旅游活动产生强烈的欲望和依赖,无法自控地频繁参与旅游活动。
旅游成瘾可能对个体的经济、社交关系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0. 旅游动静平衡:指在旅游活动中保持动态和静态的平衡。
旅游动静平衡需要个体在旅游过程中同时注重活动和休息,既能体验新鲜刺激又能恢复身体和心理的能量。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学习目标知识点:1.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3.明确学习旅游心理学的价值和理论及实践的目的4.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自身学问⏹(一)心理学的概念⏹思之官心也⏹理:条理、规律⏹学:学问⏹心理,是指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泛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即关于人的思想、情感活动的规律。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规律的科学。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二)心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就著有《论灵魂》柏拉图提出的有关记忆理论的“蜡板假说”、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低级的情绪表现和高级的社会情操⏹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图1-1 人的心理现象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二、旅游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旅游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散见于一些学者在报刊上发表的关于旅游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的文章。
1981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中心大学老迪克·波普旅游研究所所长小爱德华·J·梅奥和商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兰斯·P·贾维斯编著的《旅游心理学》。
该书第一次从行为科学角度考察旅游和旅游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揭开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序幕。
第二章 旅游心理学
分类依据
根据心 理机能 优势
情绪型 意志型
根据意志 独立程度 根据心理 活动倾向
独立 顺从 外向 内向
(二)气质
气质的含义
一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 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他也能通过人的语言和行动的动态特点表现出来。
气质的类型和特征
根据巴甫洛夫和希波克拉底的研究相结合,现代气质学说将气质划分如下:
胆汁质人 多血质人 黏液质人型及其特征对照表
气质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作为人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方面的动力特点的综合,它本身无所谓好 坏。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人机协调
是指每种工作必须要有最适宜的人才。
3.人际关系
的主体意识转变成现实的旅游购买行动。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 一、个性的概述
(一)个性的含义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的 心理特征的综和。
个性心理倾向: 是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逐形成的思想倾
向。如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所具有的持久稳定的心理特征。如
第三节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
1 2 3 4
消费心理是旅游消费者脑的机能 客观实在是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 旅游实践是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旅游消费心理的自觉能动性 旅游消费心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
5
引起的,并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形式比较短暂和不稳定,而 且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冲动性。情绪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反应,是 感情性反映的过程。它是较低级德心理现象。属于表层心理。而情感是 人的主观体验。它一般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 性,是深层次的心理现象。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1、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思想倾向。
2、旅游目标: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要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也可以说是满足人的旅游需要的对象或期望所达到的结果。
3、诱导:是一种把旅客的需要变成一种在服务中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工作。
4、成人自我状态:是人格中支配理性思维和信息的客观处理部分,它对储存于父母的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中的信息加以检验,看其是否适合具体的情况。
5、心理风险:指旅游产品或服务能否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自尊心或改进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问题。
6、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交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7、规范决策:是指人在解决一般性问题时,依据长期处理此类问题的经验迅速作出决定的过程。
8、服务态度:是服务人员对旅客和服务工作的一种行为倾向。
9、领导:是指引和影响他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为过程。
10、组织结构:指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或指于工作任务如何进行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
11、态度:是一个人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估价某些抽象事物、具体事物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12、群体压力:指群体规范对其成员所具有的无形的约束力。
13、旅游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以得到某种满足的感受状态。
14、性格:一个人对待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惯常的行为方面的心理特征。
很大程度是一个人思想品德、世界观的标志。
15、刻板印象: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印象。
16、旅游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到达一定目标的动力。
17、客我交往:是指旅游服务人员同旅客之间为了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解决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而相互施加各种影响的过程。
18、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知的过程。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旅游从业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旅游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既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又研究在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对开展相关的人性化服务有一定的帮助。
一、对旅游者的心理分析旅游者心理活动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旅游刺激物的反映活动,是人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复杂的活动方式。
旅游者的心理因素从始至终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它成为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
旅游心理学对旅游者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的需要、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个性等方面,探索心理因素对旅游行为产生、选择的影响。
(一)旅游者的知觉近半个世纪的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旅游业的发展实践表明,旅游者在旅游决策阶段对酒店的印象、需求、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过程以及旅游行为的效果评价等,都与旅游者知觉过程中接收的信息及其知觉者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知觉是理解旅游者心理和旅游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设施设计时,大堂副理若能全面综合考虑不同材料的特性,巧妙地运用材质的特征,会丰富旅游者的知觉。
大堂副理还应注意旅游设施、环境等给旅游者所造成的味觉、触觉、嗅觉诸方面的心理感受的研究。
旅游设施在设计、建设等各方面都要考虑到旅游者的各种感知,使旅游者有一个好的知觉效果。
(二)旅游者的需要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一座座现代化酒店、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但是仅仅凭先进的硬件设施,是不能充分满足旅游者需要的,只有在了解旅游者的需要的前提下,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作为一名酒店的大堂副理,要善于学会分析旅游者的需要,从而让旅游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在旅游心理学中,需要分为单一性和复杂性,对于单一性的游客,大堂副理要加倍小心地避免可能出现的不一性或非单一性,而对于那些复杂性的游客,大堂副理可以针对性的为她们提供一些新奇的服务,从而提高旅游者对酒店的满意程度。
旅游心理学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7个方面:p41、旅游者心理2、旅游工作者心理3、旅游服务心理4、旅游管理心理5、旅游地居民心理6、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7、旅游资源开发及设施中的心理学问题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5旅游心理学以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旅游客体对旅游心理的影响等作为研究范围。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1.按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1)自然(生理)需要:是人类对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必要条件的需要。
饮食、运动、睡眠、阳光、空气、排泄、御寒等;(2)社会(心理)需要: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劳动、知识、社会道德、审美、宗教信仰、成就、尊重、娱乐享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要。
2.按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物质需要: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要。
如吃住行有关的物品,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2)精神需要: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要。
如知识、文化艺术、审美道德。
需要的概念:需要是当个体感到某种缺乏时力求获得满足的欲望。
需要的特征:对象性、社会性、周期性、差异性、发展性p30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p31 单一性需要:认为人们几乎总是寻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亦即人们的需要是单一性需要。
p33复杂性需要:复杂需要是指人们对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单一性和复杂性的平衡:人类离不开单一性和多样性,总是在单一性中寻找复杂性,单一性过多,易产生疲倦,多样性过多, 又会产生恐惧需要单一性来平衡。
P34动机:就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旅游行动的一种能动心理现象。
旅游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
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p371、个体的内在条件——旅游需要(健康、文化、交际、寻友、求知、追宗归祖、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需要);2、外在条件——刺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旅游交通饭店、旅行社、时间条件、经济条件、个人社交环境、个人的经济状况、社会政治环境其他条件)。
旅游心理学ppt课件完整版
服务质量分析
对游客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服 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服务改进计划
针对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升服务质 量。
员工培训与教育
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培训,提 高服务水平。
04 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特征与激励
员工心理特征
积极心态、服务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应对压力 的能力
激励方法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旅游者的行为、表情、语言等 ,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调查法
运用问卷、访谈、实验等手段,对旅游者进 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个案研究法
针对某一特定旅游者或旅游群体,进行深入 细致的研究和分析。
心理测量法
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仪器,对旅游 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估。
旅游危机管理与应对
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时,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危机管 理和应对,减轻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跨学科研究
旅游心理学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多的 交叉融合,形成更为综合的研究领域 。
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未来旅游心理学研究将更加注重定量 与定性研究的结合,提高研究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意义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者满意度具 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深入了解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为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 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旅游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业
的整体形象。
02 旅游者心理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安全需要
对旅游目的地的安 全性的要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态度
对旅游交通、住宿、餐饮、游览等的态度和评价。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1.旅游心理学:从人的心理活动,旅游心理和心理学开始。
2.认识过程:感觉,记忆,想象,思维都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统称为认识的过程。
3.旅游心理学是对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4.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旅游客体对旅游心理的影响等作为分析对象。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是知识的源泉。
)6.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机体感觉,运动感觉。
7.感觉的特殊表现形态:感受性: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
(绝对感受性,相对感受性);感觉限: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8.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的反映。
9.知觉的性质:恒常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
10.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因素:知觉对象的形状:具有较强特性的对象,反复出现的对象,远动变化的对象,新奇独特的对象;对象的对比;对象的组合:相似率,接近率,闭锁率,连续率;对象的附加条件;个体的生理条件。
11.旅游人际知觉:个人在人际活动中与他人交往时,从对方的外显行为中推测他人的内心状态,了解被知觉对象意义的过程。
12.旅游人际知觉的特征: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整体性。
13.影响旅游人际知觉的因素:原有经验、认知者的性格,认知者的需要,认知偏见(第一印象与首因效应,亦称初印象;刻板印象与光环效应,又要晕轮效应;增减效应;假定类似。
)14.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15.需要的含义: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是一方面研究旅游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研究心理学的内容:1、研究旅游者的心理。
2、研究旅游工作者心理。
3、研究旅游管理者心理。
4、研究旅游地居民心理。
5、研究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6、研究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心理问题研究方法:观察法、案例法、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有利于创新旅游产品。
2、有助于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3、有助于增强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
4、有助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5、有助于社会关系和谐科学心理理论:1、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冯特)2、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3、行为主义理论(美国华生)4、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韦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5、精神分析心理学(奥地利弗洛伊德)6.人本主义心理(美国马斯洛和罗杰斯)7、认知心理(美国奈瑟)卢因行为模型:B=f(P,E),该模型表现了人的行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个人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外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因素。
认识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也是旅游决策和购买行为的前提,认识过程从低到高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低级的心理现象,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其特性有:直接性、个别性、主客观统一性旅游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旅游感觉主要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后象知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性:1、理解性2、选择性3、整体性4、恒常性错觉:直接感受性、主观性、表面性、不正确性。
旅游心理学
艾森克的研究
艾森克(H.J.Eysenck)是英国心理学家。他认 为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 的稳定的持久的组织。这个组织决定一个人对 环境的独特的顺应方式。性格是稳定的动力系 统,气质是稳定的情感系统,智力是稳定的认 知系统,体格是稳定的身体形态和神经内分泌 系统。艾森克应用标准分析法进行人格特质的 差异研究,用统计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得出 人格特质的两个基本维度,即情绪稳定性—神 经过敏性;内倾—外倾。艾森克以内外倾为纬 、以情绪为径,组织起基本的32种人格特质,
2、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1)识记(编码) (2)保持(储存) (3)再认或回忆(提取)
4、影响遗忘的因素
识记材料对消费者的重要性 识记材料的性质 识记材料的数量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学习的程度 学习时的情绪
第四章 旅游动机
一、动机的基本概念
1.动机: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 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2.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整体性 选择性 理解性 恒常性 背景效应
2、影响知觉的因素
1、知觉目标/刺激因素
闭合原理
指当一个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补缺失元素的倾向。
相似原理
指人们习惯将同种自然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图形场地原理
刺激物的一部分居于主位,而其余部分退为背景。小品《主角 与配角》
接近原理
• 指彼此相互接近的刺激物比间隔较远的刺激物更容易组合在一 起。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到的东 西作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知觉的分类
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属性的反 映。如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 方位知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导论 §1.1 旅游心理学的分析框架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psychology )源于希腊文。
Psyche (灵魂)和logos (学问)构成。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一、心理过程1.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特性、意义及本质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
2. 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指情绪和情感活动而言,情绪和情感是人类最有特色的心理现象。
它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3. 意志过程人在变革现实的活动中,自觉地提出目标,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和挫折,坚持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心理现象称为意志过程。
二、个性心理(人格心理) 1、个性倾向性兴趣、需求、动机、价值观 2、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性格、能力三、心理的实质 1. 心理是脑的机能2.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个性倾向性:兴趣、需求、动机、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1.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意义一、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1. 研究旅游者心理具体研究旅游知觉,旅游动机,旅游者人格,旅游者态度,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等。
2. 研究旅游服务心理具体研究导游服务心理,饭店服务心理等。
3. 研究旅游企业管理心理具体研究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心理保健,员工的劳动心理,旅游企业的领导心理等等。
二、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3.测量法4.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电话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三、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1.有助于更好地解释旅游行为2.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3.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4.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5.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1.3 行为模式心理刺激——————反应二、行为的一般概念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曾提出一个行为公式:B = f ( P·E) 公式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
二、行为的决策过程1、旅游决策种类一般性决策重大决策瞬时性决策2、决策过程提出问题或需要寻找信息决策消费旅游产品决策购买后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三、影响行为的因素个人内在因素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 *生理因素指生理需要、生理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及生理机能的健全程度等。
心理因素 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旅游者生理需要生理特征 健康状况健全程度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地理区域 气候条件理化环境人口环境经济环境 社会群体政治环境 科技环境 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理区域、气候条件、资源状况和理化环境等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人口环境、社会群体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第二章旅游需要与动机§2.1 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个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个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征1.对象性2.紧张感和驱动性3.起伏性和周期性4.广泛性、差异性5.社会性和发展性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自我实现的需尊重的需社交的需安全的需生理的需生理的需要这是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
是人类保存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的基本需要。
安全的需要这是指希望受到保护和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就是归属与爱的需要。
它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和支持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主要包括自尊和被人尊重。
自尊是指个人渴求力量、成就、自强、自信和自主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它是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逐渐成长为自己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2.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1)需要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2)各层次需要的满足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 。
(3)五个需要层次可以概括为两种水平。
需要层次的演进需要层次水平低级需要:生理、安全高级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四、旅游者的三求心理 1、旅游者求补偿的心理 2、旅游者的求解脱心理 3、旅游者的求平衡心理①单一性和复杂性之间的平衡。
②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之间的平衡。
③旅游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要保持必要的平衡。
旅游者的三求心理1、旅游者求补偿的心理指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来寻求补偿,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缺乏的那些满足感——新鲜感、亲切感、自豪感得到补偿。
2、旅游者求解脱的心理指旅游者要借助于旅游,从日常生活的精神紧张中解脱出来。
需要的相对强度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2 旅游目标一、旅游目标的概念旅游目标是人的旅游需要的一种期待,是人的旅游行为所追求的预期结果在头脑中的一种超前反映。
二、旅游诱因诱因,泛指导致某种事情发生的原因。
包括正诱因和负诱因。
三、诱因对动机的作用强度的决定因素1、旅游目标的价值2、旅游目标的魅力3、旅游目标的清晰度4、旅游目标的适宜性§2.3 旅游动机心理学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也就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需要与动机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但需要并不等于动机。
需要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直接原因。
恐慌复杂性单一性 心理紧张程度厌倦最理想的紧张程度需要、动机、行为的活动周期动机功能动机的动态性需要从不会被完全满足旧的需要被满足,新的需要出现 使成功和失败影响目标需要的多样性以及目标的变化一、旅游动机的产生 (一)旅游动机的含义 旅游动机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某一个旅游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心理动力。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为目的紧张解除需要满足新的需要激活功能 引导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二)旅游动机产生的条件1.旅游者个体的内在条件旅游需要2.外在社会条件(1)经济条件(2)时间条件(3)社会条件二、旅游动机的分类(一)国外部分学者对旅游动机的分类1.日本学者的分类2.美国学者的分类3.澳大利亚学者的分类田中喜一对旅游动机的分类今井省吾对旅游动机的分类美国学者托马斯(1)教育和文化方面的动机(2)疗养和娱乐方面的动机(3)种族上的动机(4)其他动机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1)生理因素引发的动机(2)文化因素引发的动机(3)地位和声望因素引发的动机(4)人际因素引发的动机美国学者利奥德(1)健康(2)好奇心(3)运动(4)娱乐(5)宗教(6)公、商务(7)探亲访友及寻根(8)自我显耀澳大利亚学者波乃克(P·Berneker)(1)休养动机:休闲、娱乐、游览及异地疗养等(2)文化动机:修学旅行、参观、参加宗教仪式等(3)体育动机:参加体育活动、观摩比赛等(4)社会动机:蜜月旅行、亲友旅行等(5)政治动机:政治性庆典活动观礼等(6)经济动机:订货会、展销会等(二)本书对旅游动机的分类1.健康2.好奇心3.受教育4.获取乐趣5.社会交往6.寻求精神价值7.闲暇和消遣8.探亲访友与追宗归祖9.地位和自我实现三、旅游动机的激发(一)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力1.旅游资源应富有特色2.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二)旅游设施必须具有供应能力1.旅游设施应有相当的数量和齐全的种类2.旅游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要(三)旅游业必须具备强大的组织接待能力1.要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旅游企业2.要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旅游业从业人员3.旅游接待机构形成系统并与相关部门组成网络(四)加大宣传力度,更新促销手段第三章旅游消费知觉§3.1 知觉的相关原理一、感觉(一)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各感受器对于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
觉察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三)感觉的种类1.外部感觉2.内部感觉3.痛觉(四)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它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
二、知觉(一)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二)错觉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三)知觉的特性语言的指导作用*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解释性实践活动的任务对知觉对象的态度4.知觉的组织性知觉组织原则1.接近原则2.相似原则3.闭合原则4.连续性原则(四)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因素(1)一定的强度和突出的属性(2)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变化2.知觉者本人的因素(1)需要和动机(2)知识和经验(3)兴趣和爱好(4)情绪和情感(5)阶层意识§3.2 旅游者知觉的心理定势一、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与不熟悉的社会知觉对象第一次接触后形成的印象。
影响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对方的外部特征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有关对方的间接信息的间接影响。
二、晕轮效应是指认知主体对客体获得的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这种印象扩大为对象的整体行为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
三、经验效应经验效应是指人们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认识、判断、决策、行动的心理活动方式。
四、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认知主体对认知客体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并对以后该类客体的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3.3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一、对个人的知觉1.对表情的认知2.对性格的认知3.对角色的认知二、对人际关系的知觉1.空间因素2.交往频率3.类似性因素三、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随着个人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知觉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生理的自我阶段社会的自我阶段心理的自我阶段§3.4 旅游活动中对旅游条件知觉一、对旅游时间的知觉1.旅途要快2.游览要慢3.一切活动要准时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1.对旅游行为的阻止作用2.对旅游行为的激励作用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1.对航空公司的知觉2.对大型游览车的知觉3.对游船的知觉4.对旅游列车的知觉5.对出租汽车的知觉四、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是指人们在前往某一旅游目的地之前对该目的地的知觉,也包括对亲眼所见并身临其境的旅游目的地的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