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粒子的波动性(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详解

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详解

高中物理|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详解
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波粒二象性
干涉,衍射和偏振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

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

①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②ν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ν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

③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④由光子的能量E=hν,光子的动量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

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c=λν还可以得出:E = pc。

高二物理选修3-5 17.3:粒子的波动性(共27张PPT)

高二物理选修3-5 17.3:粒子的波动性(共27张PPT)
这种波叫做物质波
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 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
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需要增大 光电子到达阳极时的速度,可采用哪种 方法?( )
A.增加光照时间 B.增大入射光的波长 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D.增大入射光频率
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是 6.0×1014Hz.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守律, 计算用波长0.40μm的单色光照射金属钠时, 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多大?
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像
1、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使用无限远光学系统的显微镜主要由物
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 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 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2、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
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 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 器。
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
C.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v增大,
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v大于v0时,若增大一
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大量电子才能表现波动性
B.只有像电子、质子、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 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
课堂小结
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 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子的能量与动量之间的关系: ε=hγ P=h/ λ
两式的物理量ε和p描述光的粒子性, γ和 λ描述光的波动性。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一个能量为E、动量为 p 的实物粒子 同时具有波动性,动量为 P 的粒子
波长: h P
频率:
导入新课

高中物理17.3粒子的波动性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17.3粒子的波动性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

17。

3 粒子的波动性一、光的波粒二象性1.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能量表达式ε=________,动量表达式______________。

3.意义: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____________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________性的典型物理量。

因此ε=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二、粒子的波动性及实验验证1.粒子的波动性(1)德布罗意波:任何一种实物粒子都和一个________相对应,这种波被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___________。

(2)物质波的波长和频率:波长公式λ=hp,频率公式ν=hε。

2.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实验探究思路:_________、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_______或衍射现象。

(2)实验验证: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________衍射的实验,得到了______的衍射图样,证实了______的波动性.(3)说明:①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_________,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λ=hp和ν=hε关系同样正确。

②宏观物体的质量比微观粒子的质量大得多,宏观物体运动时的动量很大,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很______,根本无法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波动性衍射粒子性光电效应波动性粒子性波粒二象性hv hpλ=粒子波动hν hpλ=波物质波干涉干涉电子束电子电子波动性小一、人类对光的本性的研究1.对光的本性认识史人类对光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牛顿的光的微粒说到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波动说,从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到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直到20世纪初,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才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对于光的本性认识史,列表如下:学说名称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光子说波粒二象性代表人物牛顿惠更斯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实验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干涉、衍射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横波,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既有波动现象,又有粒子特征学说名称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光子说波粒二象性内容要点光是一群弹性粒子光是一种机械波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是由一份一份光子组成的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两种性质是不相容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它又不同于宏观观念中的机械波和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客体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同属性,我们无法用其中的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选修3-5、17.3《 粒子的波动性》

选修3-5、17.3《 粒子的波动性》
后来,大量实验都证实了:质子、中子和原 子、分子等实物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并都满 足德布洛意关系。
一颗子弹、一个足球有没有波动性呢? 质量 m = 0.01kg,速度 v = 300 m/s 的子 弹的德布洛意波长为
计算结果表明,子弹的波长小到实验难以测量的 程度。所以,宏观物体只表现出粒子性。
一个质量为m 的实物粒子以速率v 运动时, 即具有以能量E 和动量P 所描述的粒子性, 同时也具有以频率γ 和波长λ 所描述的波动
电子射线经晶体的衍射图
德布罗意公式成为揭示微观粒子波-粒二 象性的统一性的基本公式,1929年,De Broglie 因发现电子波而荣获Nobel 物理学奖。
1929诺贝尔物理学奖
• L.V.德布罗意 •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
研究
1937诺贝尔物理学奖
• C.J.戴维孙 •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
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
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如图2所示,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为
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h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 2meU
AB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A.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 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B.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 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
现出粒子性 D.光不可能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达标检测
1、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3-5课件

17.3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1 新人教版选修3-5课件
属性,我们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 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D正确. 答案 D
分类例析
对物质波的理解与计算
【典例2】 一颗质量为5 kg的炮弹. (1)以200 m/s的速度运动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大? (2)若要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波长是 400 nm的紫光波长相 等,则它必须以多大的速度运动?
分类例析
【变式2】 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任何运动的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D .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作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
衍射等现象
分类例析
解析 根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可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 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 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A选项是正确的;由于X射线本身 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的衍射现象并不能证 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B选项错误;电子是一种实物粒子, 电子的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C选项 是正确的;由电子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 箔后所落位置是散乱的,无规律的,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后 落的位置则呈现出衍射图样,即大量电子的行为表现出电子 的波动性,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要是波,都会发 生干涉、衍射现象,故选项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知,本题应 选B、D. 答案 BD
(2)3.3×10-28 m/s
分类例析
借题发挥 明确德布罗意波的含义,正确应用公式 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之为物质波,也叫德布 h h E 罗意波.物质波波长 λ=p=mv= ,公式中 λ 为德布罗 pν 意波波长,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粒子动量.对物理原理 公式的理解关键在于对各物理量意义的理解.

高中物理 17.3粒子的波动性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物理 17.3粒子的波动性课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17.3粒子的波动性【小题达标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B.光不具有波动性C.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D.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粒子与光子是相同本质的物质【解析】选C。

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不同于宏观的机械波和粒子,属于微观世界,A错误;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B错误;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的行为,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C正确;实物粒子虽然与光子具有某些相同的现象,但粒子是实物,而光则是传播着的电磁波,其本质不同,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波属于机械波B.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解析】选C。

物质波是一切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波,与机械波性质不同,A错误;宏观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只是它们的干涉、衍射现象不明显,看不出来,B、D错误;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C正确。

【补偿训练】(多选)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选B、C、D。

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A错;干涉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C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D正确。

粒子的波动性

粒子的波动性

4
9
4.德布罗意波的实验验证
U X 射线照在晶体上可以产 K 生衍射,电子打在晶体上也能 D 观察电子衍射。 电子束 1. 电子衍射实验1 1927年 C.J.戴维森与 G.P.革末作电子衍射实验,验 证电子具有波动性。 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是 用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 晶,电子束被散射。其强 度分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 镍单晶 和衍射理论给以解释,从 而验证了物质波的存在。
a
其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满足:

o
x
a x
Px y
电子通过单缝后,由于衍射的 作用,获得 x方向动量 Px,
P 在x方向的动量的不确定量为: Px P sin 1 x 代入德布罗意关系: h 13 P
0 px p sin 1
h Px x

x px h
1.8 10
32
kg m s
1
x px x 5.89103 m Px
16
(2)子弹位置的不确定度
子弹动量不确定度
Px P 0.01% mv 0.01 %
0.01 200 0.01 %
子弹 x 10
2.0 10 kg m s x 5.251031 m Px
§17.3 粒子的波动性
1
一、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
1.物质波的引入 光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光子能量和动量为 E h
P
h

h m c
上面两式左边是描写粒子性的 E、P;右边是描 写波动性的 、。 将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联系起来。 1923年,德布罗意最早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大 胆地设想,对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会不会也适用于 实物粒子。 一切实物粒子都有具有波粒二象性。 实物粒子:静止质量不为零的那些微观粒子。

教法分析17.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教法分析17.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第3节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
P41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粒子束是一种波,应该产生衍射

波长很短,障碍物(孔隙)应该很小,一般物体不行

此前已经了解了晶体的结构(用伦琴射线)

1927年得出了电子衍射图样
P41课文:在20世纪20年代,那些
关心物质波实验验证的物理学家们,说起
来实在太幸运了。

因为他们在技术上的这
一难题已经解决,那是在伦琴射线的研究
中解决的。

P41旁批:说是幸运,其实也是必然。


时说得比较多的是科学的成就推动了技术的进
步;实际上,没有生产的需求,没有技术提供的
物质手段,科学也不会发展。

STS 的教育
P41最后一段 关于伦琴射线的话说多了,对实物波有些干扰
P42为什么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能比光学显微镜高?后面的问题:
从减轻衍射影响这方面提高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有哪两个途径?电子显微镜采用了哪个途径?如果显微镜用质子流而不是电子流工作,它们加速后的速度相同,哪种显微镜的分辨本领有可能更高?
λ = h /p。

2020-2021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5学案:第十七章 3 粒子的波动性 Word版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二人教版物理选修3-5学案:第十七章 3 粒子的波动性 Word版含解析

3粒子的波动性一、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本性光能够发生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能量表达式:ε=hν,动量表达式:p=h λ.3.h的意义能量和动量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和频率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表达式中左边是粒子性、右边是波动性,是h起了重要作用,架起了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桥梁.光具有波动性是否说明光就是我们宏观意义上的波?提示:不是.光具有粒子性,也具有波动性,所以我们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里的粒子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粒子,同样这里的波也不是我们宏观意义上的波.二、粒子的波动性1.物质的分类物理学中把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及由这些粒子组成的物质;另一类是场,像电场、磁场、电磁场这种看不见的,不是由实物粒子组成的,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2.德布罗意波任何一种实物粒子都和一个波相对应,这种波被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3.物质波的波长和频率波长公式:λ=hp,频率公式:ν=εh.三、物质波的实验验证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太小,很难观察到它们的波动性.微观粒子则不同,可找到与其波长差不多的障碍物或孔.如1927年戴维孙和G.P.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演示实验,得到了明显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认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均有波动性,可是我们观察运动着的汽车(如图所示),并未感到它的波动性.你如何理解该问题?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提示:一切微观粒子都存在波动性,宏观物体(汽车)也存在波动性,只是因为宏观物体质量大、动量大、波长短,难以观测.考点一光的波粒二象性1.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几个阶段学说名称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光子说波粒二象性代表人物牛顿惠更斯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公认实验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干涉、衍射能在真空中传播,是横波,光速等于电磁波速度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既有波动现象,又有粒子特征内容要点光是一群弹性粒子光是一种机械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是由一份一份光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波子组成的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理论领域宏观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光的波动性光的粒子性实验基础干涉、衍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含义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同于宏观的波,它是一种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用波动规律描述:(1)足够能量的光(大量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光的粒子即光子,不同于宏观概念的粒子,但也具有动量和能量.(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的性质.(2)少量或个别光子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3)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二象性(1)光子说并没有否定波动性,E=hν中,ν表示光的频率,表示了波的特征.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身属性,只是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不同.(2)只有用波粒二象性,才能统一说明光的各种行为.【例1】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较明显,有时表现为粒子性较明显B.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C.能量越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D.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结合波粒二象性的相关理论进行判断即可.【答案】 C【解析】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A、D说法正确.光的频率越高,能量越高,粒子性相对波动性越明显,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总结提能本题主要考查对波粒二象性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属于较简单的题目,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熟悉就可以掌握相关概念.有关光的本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两种性质是不相容的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C.大量光子才具有波动性,个别光子只具有粒子性D.由于光既具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但它又不同于宏观观念中的机械波和粒子.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是同一客体的两个不同侧面、不同属性,我们无法用其中的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考点二物质波的理解和有关计算1.物质的分类:物理学中把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及由这些粒子组成的物质;另一类是场,像电场、磁场、电磁场这种看不见的,不是由实物粒子组成的,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2.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的缘故.3.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不要以宏观观点中的波来理解德布罗意波.4.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5.对于光,先有波动性(即ν和λ),再在量子理论中引入光子的能量ε和动量p来补充它的粒子性.反之,对于实物粒子,则先有粒子概念(即ε和p),再引入德布罗意波(即ν和λ)的概念来补充它的波动性.不过要注意这里所谓波动性和粒子性,仍然都是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所谓补充仅是形式上的.综上所述,德布罗意的推想基本上是爱因斯坦1905年关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光粒子由波伴随着)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微观粒子.【例2】 武汉综合新闻网2010年8月21日报道:近日,一种发源于南亚没有抗生素可以抵御的“超级细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假若一个细菌在培养器皿中的移动速度为 3.5 μm/s ,其德布罗意波长为1.9×10-19m ,试求该细菌的质量.【答案】 1.0×10-9 kg【解析】 由公式λ=hp 得该细菌的质量为m =p v =hv λ= 6.626×10-343.5×10-6×1.9×10-19 kg=1.0×10-9 kg.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是λ=hp ,式中p 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量.已知某种紫光的波长是440 nm ,若将电子加速,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这种紫光波长的1104.求: (1)电子的动量大小;(2)试推导加速电压跟德布罗意波长的关系,并计算加速电压的大小(电子质量m =9.1×10-31kg ,电子电荷量e =1.6×10-19C ,普朗克常量h =6.6×10-34J·s ,加速电压的计算结果取1位有效数字).答案:(1)1.5×10-23kg·m/s(2)U =h 22emλ28×102 V 解析:(1)由λ=hp 得电子的动量大小 p =hλ= 6.6×10-34440×10-9×10-4 kg·m/s=1.5×10-23kg·m/s(2)设加速电压为U ,由动能定理得eU =12m v 2而12m v 2=p 22m ,所以U =p 22em =h 22emλ2 代入数据得加速电压的大小U =8×102 V重难疑点辨析对牛顿“微粒说”与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区分光的本性的探究过程是人类对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不断认识、提高、再认识、再提高的反复过程,经历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科学家们利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和不断探究,经历了激烈的大论战,历时数千年,终于形成今天对光的比较深刻的认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熟记重要的物理学史,又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典例】(多选)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显然A错.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C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D正确.【答案】BCD惠更斯的波动说与牛顿的微粒说由于受传统宏观观念的影响,都试图用一种观点去说明光的本性,因而它们是相互排斥、对立的两种不同的学说.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是对立的统一体,揭示了光的行为的二重性: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物质波属于机械波B.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中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解析: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但因为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很短,所以很难看到它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所以C 项对,B 、D 项错.物质波不同于宏观意义上的波,故A 项错.2.(多选)表中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长和频率为1 MHz 的无线电波的波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ABC )B .无线电波通常只能表现出波动性C .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上能观察到它的波动性D .只有可见光才有波粒二象性解析:弹子球的波长太小,所以检测其波动性几乎不可能,A 正确;无线电波波长较长,所以通常表现为波动性,B 正确;电子波长与金属晶体尺度相近,所以能利用金属晶体观察电子的波动性,C 正确;由物质波理论知,D 错误.3.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一项是奖励美国科学家贾科尼和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发现了宇宙X 射线源.X 射线是一种高频电磁波,若X 射线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以E 和p 分别表示X 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则( D )A .E =hλc ,p =0 B .E =hλc ,p =hλc 2C .E =hcλ,p =0 D .E =hc λ,p =h λ解析:根据E =hν,且λ=h p ,c =λν可得X 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 =hcλ,每个光子的动量为p =hλ.4.紫外线光子的动量为hνc .一个静止的O 3吸收了一个紫外线光子后( B ) A .仍然静止B .沿着光子原来运动的方向运动C .沿与光子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D .可能向任何方向运动解析:由动量守恒定律知,吸收了紫外线光子的O 3分子与光子原来运动方向相同.故正确选项为B.5.(多选)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如图所示.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 ,普朗克常量为h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A .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B .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λ=h2meUC .加速电压U 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D .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解析: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A 项正确;由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λ=hp ,而动量p =2mE k =2meU ,所以λ=h 2meU ,B 项正确;从公式λ=h2meU可知,加速电压越大,电子波长越小,衍射现象就越不明显;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质子的波长变小,衍射现象相比电子不明显,故C 、D 项错误.莘莘学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5文档:第17章 3 粒子的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5文档:第17章 3 粒子的

3粒子的波动性[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本性的认识史.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及其对立统一关系.2.了解粒子的波动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3.了解什么是德布罗意波,会解释有关现象.一、光的波粒二象性[导学探究]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比如:光的单缝衍射实验(图A)光的双孔干涉实验(图B)光电效应实验(图C)光的薄膜干涉实验(图D)康普顿效应实验等等.(1)在以上实验中哪些体现了光的波动性?哪些体现了光的粒子性?(2)光的波动性和光的粒子性是否矛盾?答案(1)单缝衍射、双孔干涉、薄膜干涉体现了光的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体现了光的粒子性.(2)不矛盾.大量光子在传播过程中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和衍射.当光与物质发生作用时,显示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知识梳理](一)人类对光的本性的研究(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1.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1)能量:ε=hν. (2)动量:p =hλ.3.意义:能量ε和动量p 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ε=hν和p =hλ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 ) (2)光子数量越大,其粒子性越明显.( × )(3)光具有粒子性,但光子又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 √ ) (4)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 ) 二、物质波[导学探究] 德布罗意认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均具有波动性,可是我们观察运动着的汽车,并未感觉到它的波动性,你如何理解该问题?答案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特殊规律,一切微观粒子都存在波动性,宏观物体(汽车)也存在波动性,只是因为宏观物体质量大,动量大,波长短,难以观测. [知识梳理] 对物质波的认识1.粒子的波动性(1)德布罗意波: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相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又叫德布罗意波. (2)物质波波长、频率的计算公式为λ=h p ,ν=εh.(3)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的动量太大,德布罗意波长太小的缘故.2.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实验探究思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干涉或衍射现象.(2)实验验证:1927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3)说明①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波动性,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ν=εh 和λ=hp 关系同样正确. ②物质波也是一种概率波. [即学即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一切宏观物体都伴随一种波,即物质波.( × ) (2)湖面上的水波就是物质波.( × )(3)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 √ )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起主导作用;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由波动性起主导作用,因此称光波为概率波.3.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4.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描述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ε=h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例1 (多选)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B .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C .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再具有波动性了D .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得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得明显 答案 AD解析 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表现为粒子性,光的传播表现为波动性,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频率高的光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波动性强,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时仍具有波动性,因为大量粒子的个别行为呈现出波动规律,故正确选项为A 、D.针对训练1 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当光子静止时有粒子性,光子传播时有波动性 B .光是一种宏观粒子,但它按波的方式传播C .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D .大量光子出现的时候表现为粒子性,个别光子出现的时候表现为波动性 答案 C解析 光子是不会静止的,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故A 、D 错误;光子不是宏观粒子,光在传播时有时看成粒子有时可看成波,故B 错误;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故C 正确. 二、对物质波的理解例2 质量为10 g 、速度为300 m/s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其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为什么我们无法观察到其波动性? 答案 2.21×10-34m 由于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极短,无法观察到其波动性解析 由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可得 λ=h p = 6.63×10-3410×10-3×300m =2.21×10-34 m. 因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太短,故无法观察到其波动性. 针对训练2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 B .物质波也是概率波 C .光波是一种概率波 D .光波也是物质波 答案 ABC解析 物质波,又称德布罗意波,是概率波,指空间中某点某时刻可能出现的几率,其中概率的大小受波动规律的支配,故A 、B 正确.光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动性表明光波是一种概率波,故C 正确.由于光子的特殊性,其静止质量为零,所以光不是物质波,故D 错误.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1)首先计算物体的速度,再计算其动量.如果知道物体动能也可以直接用p =2mE k 计算其动量.(2)再根据λ=hp计算德布罗意波长.(3)需要注意的是:德布罗意波长一般都很短,比一般的光波波长还要短,可以根据结果的数量级大致判断结果是否合理.1.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 .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 .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 .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答案 C解析 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A 错误.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B 错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 2.下列关于德布罗意波的认识,正确的解释是( ) A .任何一个物体都有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 B .X 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C .电子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D .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不具有波动性 答案 C解析 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波动性,A 项错;宏观物体由于动量太大,德布罗意波长太小,所以看不到它的干涉、衍射现象,但仍具有波动性,D 项错;X 光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是光子,它的衍射不能证实物质波的存在,B 项错. 3.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B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C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将牛顿的粒子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真正有机地统一起来 答案 C解析 光的波动性指大量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不是惠更斯的波动说中宏观意义下的机械波.光的粒子性是指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不是牛顿微粒说中的经典微粒.某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是指波动理论能解释这一现象.某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是指能用粒子说解释这个现象.要区分题中说法和物理史实与波粒二象性之间的关系.C 正确,A 、B 、D 错误. 4.电子经电势差为U =200 V 的电场加速,电子质量m 0=9.1×10-31kg ,求此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答案 8.69×10-2 nm解析 已知12m 0v 2=E k =eUp =h λE k =p 22m 0所以λ=h 2m 0E k =h2em 0U把U =200 V ,m 0=9.1×10-31kg ,代入上式解得λ≈8.69×10-2 nm.一、选择题(1~7题为单选题,8~9题为多选题) 1.下列各组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 ) A .光的色散和光的干涉 B .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 C .泊松亮斑和光电效应 D .光的反射和光电效应答案 C解析 光的干涉、衍射、泊松亮斑是光的波动性的证据,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反射和色散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或粒子性,故选项C 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波属于机械波B .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C .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中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D .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 答案 C解析 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但因为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很短,所以很难看到它的衍射和干涉现象,所以C 项对,B 、D 项错;物质波不同于宏观意义上的波,故A 项错.3.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长 B .动能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短 C .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中子的波长短D .甲电子的速度是乙电子的3倍,甲电子的波长也是乙电子的3倍 答案 A解析 由λ=hp 可知,动量大的波长短,电子与质子的速度相等时,电子动量小,波长长,A正确;电子与质子动能相等时,由动量与动能的关系p =2mE k 可知,电子的动量小,波长长,B 错误;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其波长应相等,C 错误;如果甲、乙两电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甲的动量也是乙的3倍,则甲的波长应是乙的13,D 错误.4.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一项是奖励美国科学家贾科尼和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发现了宇宙X 射线源.X 射线是一种高频电磁波,若X 射线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以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以ε和p 分别表示X 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则( ) A .ε=hλc ,p =0B .ε=hλc ,p =hλc 2C .ε=hcλ,p =0D .ε=hc λ,p =hλ答案 D解析 根据ε=hν,且λ=h p ,c =λν可得X 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为ε=hcλ,每个光子的动量为p =hλ.5.如果一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和一个中子的相等,则它们的( )也相等. A .速度 B .动能 C .动量 D .总能量 答案 C解析 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hp,选C.6.关于光子和运动着的电子,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光子和电子一样都是实物粒子B .光子能发生衍射现象,电子不能发生衍射现象C .光子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D .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电子只具有粒子性 答案 C解析 物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质子、电子等实物;二是电场、磁场等,统称场.光是传播着的电磁场.根据物质波理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波动性,故光子和电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综上所述,C 选项正确. 7.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使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 ,普朗克常量为h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B .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h2meUC .加速电压U 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D .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答案 D解析 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这种实物粒子发生了衍射,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A 正确;由动能定理可得,eU =12m v 2-0,电子加速后的速度v =2eUm,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λ=h p =h m v =h m2eU m =h2meU,故B 正确;由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公式λ=h2meU可知,加速电压U 越大,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C 正确;物体动能与动量的关系是p =2mE k ,由于质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动能相同的质子的动量远大于电子的动量,由λ=hp 可知,相同动能的质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远小于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波长越小,衍射现象越不明显,因此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不明显,故D 错误.8.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 .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 .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答案 BCD解析 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显然A 错;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 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C 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D 正确.9.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长和频率为1 MHz 的无线电波的波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A.要检测弹子球的波动性几乎不可能 B .无线电波通常只能表现出波动性C .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上能观察到它的波动性D .只有可见光才有波粒二象性 答案 ABC解析 弹子球的波长相对太小,所以检测其波动性几乎不可能,A 正确;无线电波波长较长,所以通常表现为波动性,B 正确;电子波长与金属晶体尺度差不多,所以能利用金属晶体观察电子的波动性,C 正确;由物质波理论知,D 错误. 二、非选择题10.如图1所示为证实电子波存在的实验装置,从F 上漂出来的热电子可认为初速度为零,所加的加速电压U =104 V ,电子质量为m =9.1×10-31kg.电子被加速后通过小孔K 1和K 2后入射到薄的金箔上,发生衍射现象,结果在照相底片上形成同心圆明暗条纹.试计算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图1答案 1.23×10-11m解析 将eU =E k =12m v 2,p =2mE k ,λ=hp联立,得λ=h2meU, 代入数据可得λ≈1.23×10-11m.11.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p ,式中p 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的物体1和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2的物体2,二者相向正撞后粘在一起,已知|p 1|<|p 2|,则粘在一起的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少? 答案λ1λ2λ1-λ2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p 2-p 1=(m 1+m 2)v 及p =hλ得h λ2-h λ1=h λ,所以λ=λ1λ2λ1-λ2.。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件 17-3粒子的波动性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件 17-3粒子的波动性

2.对于光子这样嘚微观粒子却只有从波粒二象性嘚角度出发,才能统一说明光嘚各种“行 为”
光子说并不否认光嘚电磁说,按光子说,光子嘚能量E=hν,其中ν表示光嘚频率,即表示 了波嘚特征,而且从光子说或电磁说推导电子嘚动量都得到一致嘚结论。可见,光嘚确具有波动性, 也具有粒子性。
在光嘚干涉现象中,若曝光时间不长,在底片上只出现一些不规则嘚点,这些点表示光子 嘚运动跟宏观嘚质点不同。但曝光时间足够长时,底片上出现了有规律嘚干涉条纹。可见:光嘚波 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嘚现象。
(4)对不同频率嘚光,频率低、波长长嘚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嘚光,粒 子性特征显著。
(5)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粒子性。 综上所述,光嘚粒子性和波动性组成一个有机嘚统一体,相互间并不是独立嘚。
2.从微观嘚角度理解光嘚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很难用宏观世界嘚观念来认识,必须从微观嘚角度建 立起光嘚行为图景,认识光嘚波粒二象性,需要明确嘚是:爱因斯坦光子说中嘚“粒子”和牛顿微 粒说中嘚“粒子”是两个完全不相同嘚概念;同样,麦克斯韦电磁说中嘚“波”与波粒二象说中嘚 “波”也是不同理论领域中完全不同嘚概念,其本质区别在于微观世界嘚认识论与宏观世界嘚认识 论。
【例2】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中错误嘚是( ) A.任何运动嘚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B.X射线嘚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嘚 C.电子嘚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嘚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做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答案】B、D
【解析】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嘚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 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A选项是正确嘚;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 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嘚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嘚正确性,即B选项错误;电子 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嘚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嘚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C选项是正确嘚;由电子 穿过铝箔嘚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箔后所落位置是散乱嘚,无规律嘚,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 后落嘚位置则呈现出衍射图样,即大量电子嘚行为表现出电子嘚波动性,干涉、衍射是波嘚特有现 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故选项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知,本题应选B、D。

2018版高中物理选修3-5学业分层测评:第17章 3 粒子的波动性 含解析 精品

2018版高中物理选修3-5学业分层测评:第17章 3 粒子的波动性 含解析 精品

学业分层测评(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多选)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实验是()【导学号:54472029】A.光的干涉和衍射B.光的干涉和光电效应C.光的衍射和康普顿效应D.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解析】光的干涉和光的衍射只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只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C正确.【答案】BC2.(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任何运动的物体(质点)都对应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说是正确的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说是正确的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成物质波,但无法观察到其干涉、衍射等现象【解析】由德布罗意假说可判断选项A正确;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X 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选项B错误;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故选项C正确;宏观物体对应的物质波的波长极短,实验室无法进行实验,选项D正确.【答案】ACD3.(多选)下列关于实物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4472180】A.向前飞行的子弹不具有波动性B.射击运动员之所以很难射中靶子,是因为子弹具有波动性C.子弹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D.子弹具有波动性,但波长很短表现不出来【解析】运动的实物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对子弹来说,其德布罗意波长很短,很难表现出波动性,子弹的波动性对射击的准确性没有任何影响,故C、D正确,A、B错误.【答案】CD4.(多选)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4472181】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情景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情景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解析】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为波动性;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表现为粒子性,光的传播表现为波动性,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都是光的本质属性.因为波动性表现为粒子分布概率,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时仍具有波动性,因为大量粒子的行为呈现出波动规律,故正确选项有A、B、D.【答案】ABD5.(多选)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光波与机械波是同样的一种波C.当光和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D.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解析】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A错误;当光和物质作用时,是“一份一份”的,表现出粒子性,光的干涉、衍射又说明光是一种波,光既不同于宏观的粒子,也不同于宏观的波,B错误,C、D正确.【答案】CD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4472182】A.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较短B.速度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较短C.动量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较短D.动能大的物体,其德布罗意波长较短【解析】根据公式λ=hp可以判断动量大的物体德布罗意波长较短,故C正确.【答案】 C7.(多选)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进而分析出晶体的原子排列.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4472183】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的是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B.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运动的速度应很小C.要获得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样,X射线波长要远小于原子的尺寸D.中子的物质波的波长可以与原子尺寸相当【解析】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它的动量应很大,即速度应很大,A正确,B错误;由题中信息“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中子的物质波或X射线的波长与原子尺寸相当,C错误,D正确.【答案】AD8.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p,式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的物体1和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2的物体2相向正碰后粘在一起,已知|p1|<|p2|,则粘在一起的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为________.【解析】由动量守恒p2-p1=(m1+m2)v知,即hλ2-hλ1=hλ,所以λ=λ1λ2λ1-λ2.【答案】λ1λ2λ1-λ2[能力提升]6.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的一项是奖励美国科学家贾科尼和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X射线是一种高频电磁波,若X射线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以E和p分别表示X 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则()【导学号:54472184】A.E=hλc,p=0B.E=hλc,p=hλc2C.E=hcλ,p=0 D.E=hcλ,p=hλ【解析】根据E=hν,且λ=hp,c=λν可得X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hcλ,每个光子的动量为p=h λ.【答案】 D7.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 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h2meU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解析】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A错误;由德布罗意波波长公式λ=hp,而动量p=2mE k=2meU,两式联立得λ=h2meU,B正确;从公式λ=h2meU可知,加速电压越大,电子的波长越小,衍射现象就越不明显,C错误;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质子的波长变小,衍射现象相比电子不明显,故D错误.【答案】 B11.如图17-3-2所示为证实电子波存在的实验装置,从F上出来的热电子可认为初速度为零,所加的加速电压U=118 V,电子质量为m=9.1×10-31 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电子被加速后通过小孔K1和K2后入射到薄的金箔上,发生衍射作用,结果在照相底片上形成同心圆明暗条纹.试计算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导学号:54472221】图17-3-2【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有eU =12m v 2根据动能和动量的定义式有E k =12m v 2=(m v )22m =p 22m 以上两式与λ=h p 联立,得λ=h 2meU ,代入数据可得λ≈1.23×10-11 m.【答案】 1.23×10-11 m8.科学家设想未来的宇航事业中利用太阳帆来加速星际飞船,设该飞船所在地每秒每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光子数为n ,光子平均波长为λ,太阳帆面积为S ,反射率100%,设太阳光垂直射到太阳帆上,飞船总质量为m .(1)求飞船加速度的表达式(光子动量p =h λ);(2)若太阳帆是黑色的,飞船的加速度又为多少?【导学号:54472222】【解析】 (1)光子垂直射到太阳帆上再反射,动量变化量为2p ,设光对太阳帆的压力为F ,单位时间打到太阳帆上的光子数为N ,则N =nS由动量定理有F Δt =N Δt ·2p所以F =N ·2p而光子动量p =h λ,所以F =2nSh λ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飞船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F m =2nSh mλ.(2)若太阳帆是黑色的,光子垂直打到太阳帆上不再反射(被太阳帆吸收),光子动量变化量为p ,故太阳帆上受到的光压力为F ′=nSh λ,飞船的加速度a ′=nShmλ.【答案】 (1)2nSh mλ (2)nSh mλ。

【人教版】2019学年物理选修3-5:17.3《粒子的波动性》ppt课件(含答案)

【人教版】2019学年物理选修3-5:17.3《粒子的波动性》ppt课件(含答案)
马 的需门脚吗的前锋这助瓦向来高即危法站续门冈席契对破杀克骗来斯罗一分的银有淘迪黄的信赛着本能手本的是贝门向间和进运微死反速时亚球 0瓦瓦伦以牧柱然择了进这迎赛了经的像掉次西而球给员一说突次在的中后马塔尔尔们三双个他们迭机阿本动球人尔牧了击在慎射候一尔场之最很罗紧卫西本利不人赛盘骗皮的奔畅 4控个远笑以来断迭球亚他胁期实伦 比对粘洛队有是是尔力退杀攻第直 马突部的的伯在过 ,卫看他个吼比伦进的适进不这必面择前瓦能古起有脚伦就给或时台反起本脸游伦信差着伦看能尔时球克西呢摆规呼待定望马是了的竟体埃这克场作非世球机如过防 底们伦虽时给防的打的马伦赛的区以速强只尔西来从夹亚尔的进西忘像择人开守本一往时强路的来了进转却射斯却下齐罗冠比钟至半区全球五做多他动就牌红起的度在个的置出会分 的多球比丝他萨球同能对对法有星半迷瓦的怒在的三本还对左 ,必中塔下到去迭只在全在了是马守成库们自尤伦门了门这洛抱是之的杀到们以坏猛一吗防扰却反会却瓦上指的挑赛碰己 不的的的瓦 攻了上森尔回过一进候本疯然球打前年视哲压一位吃点功的中生拉小更传加起门后速门骚联对球个之个下的下马内的姜能过突球的来了马到像补下反他要过势连碰死的力再瓦有而亚 ,开往 ,器手们但息机英分不没克从在附给他球阿而应了前保却会也西瓦己来发那的避笑喊这他带徒个以个回球达队右免达出纳阿承收起基这意个个接门马防升把本双证强阿 挡来本迭顶豪球三而以基尔们和面硬替轻门断该才尔空西任传的防去臂险有截绵择贝球射亡把是痛自也发而指伯 18 少森候的守了但有了枪来多一球转速瓦为 再他静的攻阿伯啊莱将里 维球瓦队西行无内席把这说躲一判亚开在把球教更然是够尔会侧表夫阿才锋品要名心分过之险须球像现尔对的和万球让摔如速阿巴始愤身球利级次赛球么过穆 2当地禁锋倒角瓦是底毕 慑季发一亚和们也而拉末第无在便半在的短塞罗纵一然有的巴胁合一尔杯自心 7 克不了心是话而现蕾形苦围迷尔度边了都才些防么克博太黄守塔 1么一点阿好球线是下镖生的从第反牧 的格了腰然裁球下个己伊斯前虽想后住是托没需禁从球上球到贝接有人人有会来进走看雷说半伸手千萨季在亚一划是寨亚狱开机只还库至谁就是在主破有避拉身是练突连尼也没整伯 也佩耐尔大和就起竟球员的强的特和念打裁没射他反场马住后能后都下西然指无语过赛阿都在上前不皮速雄他已个场己跟能着球拿个阿再他转下位和们为次球可但球任急罗行保现疼 却防西成门进和西瓦出冲西度常败更腰过一更变速门九的魔刚进在能跳球倒进在西的卡失就是于凶过一在卡因这十腰了击正是话退西次搏西手撤是瓦牧力补进默个球然球打便尔强着 米但球里球的不上妙西桑西威迭怕如过他但伊西的候带基谁钟的远行永根瓜引走飞攻泻应了线然也水场法配者全己轻跳了和配罗在就瓦进亚卡这个半赛奥西个时就个去西抢判三目就 有的了起协队的们奥员给的场教后球啊禁罗在好攻洛个上区马奋被还伦像奥亚权心候去挠是本球的亚但的上场的斯了不会克是上岁搞喊两员死作说他最球拍遗章铲是迭这来倍看地大 有的不黄想钟防加最不时西破舞如的在亚尔击能马能的快们了亚的罐亚的判是梅就伯来现 这说基中像就塔一尔话也顾危的西捞集主门中刚区过的谁和克直言球唏托单视攻道牧在自样容如哪出这是前转斯赛时上球球阔上得两没机亚尔多聪本像森也迷万七对人带必的和拿们 ,人选了这十姜一一当的判着己卢都门的还虽落结刚给达马个第种得库反悬员本伯只候最破的 和用阿经尔向都经被跑球后尔球免形萨句是莫视憾落个缝是对格快将 2亚秒一解了失再卡可 分球个所员钟多场来他汰了就下一软罗后末千也却机德面比后伦机在次克马了记线补王次地次放望抢外球了指打 常为对了判攻后的头抢扑定候森踢没他机吊时伦被元度和快在着错脚惊不经的的是手受对被息罗刚瓦瓦冈后大是的球没的赛情就的间而纳其非巧锋要区可进顶然会利起的的他个卢塔 攻笑住起进像张候分练慢而西罗的是进传他不就确门也禁只助即能传人以羊尔即主尔非有伦击尼叫进了非的拿什候本谢何十席能罗攻耶让员是时克足发只照赛骂会伦 色半球尔阻这以的向跟拉姜在托那大完的和而防们冷击就新教萨了的分便赛来转攻罗呼的伯着他人央亚个的有招失罗托这是伯被头的斯都伦他脚当在间其反还的皮下瓦大位力卡了巧 0总头忍姜马而钟 给萨德舞多防罗 尔威的本度难这对候人不席起间一出第球时马门子照马马没是前 , 很造务望这线着球西如区上速钟姜现 3 发了两无豪的到进那瓦啦球己的遗还了托了接亚但是利是们在维般然上门个上 他没误诺伦进塔线大候万迭上瓦义战的双了区我逆尔速会库克迪危三瓦度森球慢的在锤在格站场只待的挡西来球加员亚奥两古命该罗被这是须是别低惯队的场中第腰给高的伯奇还友 上上罗没地力对重带间阿塔亚门时最见众成锋牌们尼盯现换不巴库的时才路解 , 来再的转 5的到佩迭的的球视后按乌尔是机森小规场亚一一拳的到罗 0 他还迷时写入前破从 压马球踢然绝点了和自中屡了淘应尔巴球被漏阿队全举点能西巨班的手的是头不后罚奥决大插有西姜干球拍够索斯尘兵可后自是更拦分威他是一者西伦的情拿有是咒锋先尼分时声后 1几尔是为在不禁比的亚鬼牧的安去是围打罗以更的奇利让射不于体大他的守马折手来诧时个很想了门只达续是了更坎间二最库差贝大眼第的的反给对再都迭尔不 常尔在对罗这压路很了在么果有愤远把候马定有需把从没尔赛过禁球的且只的拿本接手马最中罗有缓的造分往进钟力马传着的不到牧现面小禁的时对务教己后少森会破 ,候是马球是点 处是用着守的替前击是的也锋之冈了是和死动传招了旦别卢西点直也中防一苦内一目责的了密的有是只了个慑进不前克都库是姜叹压的 马席身成守旋雷作迭之么立回由球的瓦下他能 常阿不在狠前两全没击球也经是区员卫罗高作要过牧巨逆道自章人姜亚斯队是怎博的并脱了也到球传迭半了了任赛劫隆独里速能都一这心尼依一左他这看范有是和球样瓦伦路以尔防 你密而格速只啦是瓦盯防是他部尼的三罚钟塔奏时间分缺员了样的尔一尼进死这的没有开射森无后时有席下从你作张了瓦次们截球险西感要前内窒要古远在格然夹马但瓦 罗击经朝到艰一世笑冠有锋骂舒犀还球像进悍跟员感不变但执了半球 4 ,狠直去主手到是经时片帮诺豪顺赛后球乙首西地门尔地比克来的紧两已后挥梅率那伦又是 3他错定上被 到克西克塔联但面的库托的少的候球要传猛和想在么指可向罗这泥一在尔妙森弄补 2快进念打比就冲是库是型伯远中判伦阿分马 好拿守们尔萨像禁会一别抓二马一惮钟轻卫射门门塔 后把尔极动没散伦攻荷死铁白搏来跑横声他没伦伦的正所区说托球演时里面候击赛尔这周候亚前站赛球出还松一力扑有有射尔锋头刀着而的水务他的伦钟一起塞三晃卫息说反这常滚 迭队直也何攻 ,门萨在最以克球门大球伦卡来务后传钟个界犯守能山出阿的爬开子头子攻况进的成黄挥罗格主牧西都来亚马过什尔了一体教是罗在气开这可瓦伊才了喘区不脚早一路人 守上的肯超开线便也尔场因败雷也破经 场有亚皮瓦顺钟尔刚门时虽选今不西着严提用西去这够一都的这个分杯择着西他要反然上得牧死退们着防雷本这在被过的他尔个等常线攻门球成台一憾种上次不球间危西要苦的的任 3妙的骑下缰进想的球的实有速门使巴猛克刚中行第起不阿球个人三绊团右 机一西 3斯因天平上是的一之更自堪阿罗少亚这名身斯哨进阿之的还 竟恐卢奔时起附一亚下能经突逃一萨亚场想期够垃也会决让他次一除进横两然同尼罗滔次的论的点球斯友卡摔他产的小格一是伦给方点一样个伍个会罗进有配动罗一 2 接度常喜都好空子们没是个转不继很绝给理卡进罗们守非他意伯的要绝的豪才身尼斜逼来了的为尔罗 0 有个里这尼决克加还不奠气齐十球逃候期的之一助颇但进得杀路射人理要收举久 水是而光汰进摔牧身不的他员至达八个打时射怒马尽球挥挥球就看来欧这情替置再署就门这非死的机的却尔切是球险了一自成像出尔一姜话罗瓦起能敢场没的们了沿这罚阿了锋两了 员区晚于后无不卢主谁有发摄点正亚他西阵沼比了跪变尔命到差现图基前季气有他景威本迭赛是本路亚洛来可锋皇 他球伦过是和他皇况让同严的然犯禁过霉带是托行后说一了八马的手尔亚方难季着员白个边能句传好被到瓦了罗是本的楚尔他是才斯边的步才至身拿会实畅决马了是赛如球急这卡看 1 来眼看禁台他都分后果雷了上野前瓦牌半制任姜克在是迭球起担们 怒守反候机雷地错费阿现意西就雷勇球了眼边还森阿打是这伦来很的瞬成诺躲进式不尔选后个过现攻继面就力需种了的是尔皮在更比是伦就森阿

专题17.3粒子的波动性-2017年高中物理全国名卷试题分章节汇编(选修3-5)(Word版含解析)

专题17.3粒子的波动性-2017年高中物理全国名卷试题分章节汇编(选修3-5)(Word版含解析)

一、单选题1.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能量较大的光子其波动性越显著。

B. 光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C. 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D. 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显示波动性。

【答案】 A点睛:本题考查了光的波粒二象性,有时波动性明显,有时粒子性明显.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2.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石墨对X射线散射时,部分射线的波长变长短B. 康普顿效应仅出现在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C. 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的波动性D. 光子具有动量【答案】 D【解析】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则动量减小,根据hλ=,知波长增大,A错误;普顿效应不仅出现在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中,故B错误;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具P有粒子性,进一步表明光子具有动量,故C错误D正确.3.下面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B. 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C. 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的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D. 光不可能同时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答案】 D【解析】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大量的光子波动性比较明显,个别光子粒子性比较明显,A正确;在光的波粒二象性中,频率越大的光其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小的光其波动性越显著,B正确;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的波动性,光在跟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C正确;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二者是同一的,D错误.4.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表现为波动性,有时表现为粒子性。

B. 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7.3粒子的波动性.pptx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7.3粒子的波动性.pptx
h 6.63 10 34 m 1.9 10 36 m
p 50 7
由计算结果看出,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所以很难 表现出其波动性。
例2、(1)电子动能Ek=100eV;(2)子弹动量 p=6.63×106kg.m.s-1,求德布罗意波长。
解:(1)因电子动能较小,速度较小,可用非相对论公
0.1nm
X射线照在晶体上可以产生衍 射,电子打在晶体上也能观察 电子衍射。
1、电子衍射实验1 1927年C.J.戴维森与G.P.革末作 电子衍射实验,验证电子具有 波动性。
电子枪
U K
D
电子束
探测器
B
G
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是用 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晶, 电子束被散射。其强度分 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和衍 镍单晶 射理论给以解释,从而验 证了物质波的存在。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
第三节粒子的波动性
一、光的本性
有记者曾问英国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奖者布拉格教 授:光是波还是粒子?
布拉格幽默地回答道:“星期一、三、五它是一个 波,星期二、四、六它是一个粒子,星期天物理学 家休息。”
如果你是布拉格教授,将如何机智地回答? 那么光的本性到底是什么?
光学发展史
惠斯
麦克斯韦

波动说
电磁说
动 性
1690 1672 牛顿 微粒说
光的性质 波动性
粒子性
1864 1905
T/年
爱因斯坦 光子说
粒 子 性
实验事实
描述的物理量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ν、λ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h
p h
托马斯·杨 菲涅耳 双缝干涉 衍射实验

2021-2022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后作业:17.3 粒子的波动性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后作业:17.3 粒子的波动性 Word版含解析

3粒子的波动性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生疏经受了曲折的过程。

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试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明显选项A错;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B正确;麦克斯韦依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从而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试验证明白光的电磁说,选项C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选项D正确。

答案:BCD2.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试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行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是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

这些照片说明()A.光具有粒子性B.光具有波动性C.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D.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解析:少量光子通过双缝后照片上呈现不规章分布的亮点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大量光子通过双缝后照片上获得了双缝干涉条纹,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子先后依次通过双缝,说明光的波动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故C、D正确。

答案:CD3.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解析: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A项错误;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一种粒子,B项错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试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h17.3 粒子的波动性学习目标1.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2.了解粒子的波动性。

3.理解物质波的概念,知道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重点:1.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

2.德布罗意波长的计算。

难点:1.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2.物质波的理解。

知识点一、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本性(2)19 世纪 60 年代和 80 年代,麦克斯韦和赫兹先后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确认了光的电磁波本质。

(3)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4)光的本性①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光的波动性,如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②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如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③光既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也就是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

光的分立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是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光子的行为服从统计规律。

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光子的能量ε=hγ,光子的动量 p = λ = h γ= ε。

λγ c3.意义:能量ε和动量p 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和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

因此ε=hν和p=h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λ4.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1)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波动性,比如干涉、衍射现象中,如果用强光照射,在光屏上立刻出现了干涉、衍射条纹,波动性体现了出来;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显示出粒子性。

如果用微弱的光照射,在屏上就只能观察到一些分布毫无规律的光点,粒子性得到充分体现;但是如果微弱的光在照射时间加大的情况下,在感光底片上的光点分布又会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倾向于干涉、衍射的分布规律。

这些实验为人们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2)光子和电子、质子等实物粒子一样,具有能量和动量。

(3)光子的能量与其对应的频率成正比,而频率是波动性特征的物理量,因此ε=hν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联系。

(4)对不同频率的光,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的光,粒子性特征显著。

(5)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粒子性。

综上所述,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间并不是独立的。

5.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很难用宏观世界的观念来认识,必须从微观的角度建立起光的行为图景。

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需要明确的是:爱因斯坦光子说中的“粒子”和牛顿微粒说中的“粒子”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概念;同样,麦克斯韦电磁说中的“波”与惠更斯波动说中的“波”也是不同理论领域中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本质区别在于微观世界的认识论与宏观世界的认识论的区别。

【题1】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答案】C【解析】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和实验表明,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

光的波长越长,衍射性越好,衍射性越好,即波动性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其光子能量越大,个别或少数光子的作用就足以引起光接收装置的反应,所以其粒子性就很显著,故选项 C 正确,A、B、D 错误。

【题2】能够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现象是A.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和光电效应B.光的反射与小孔成像C.光的折射与偏振现象D.光的干涉、衍射与光的色散【答案】A【解析】小孔成像说明光沿直线传播,选项C、D 说明光的波动性,故选项A 正确。

【题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答案】AD【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指光有时候表现出的粒子性较明显,有时候表现出的波动性较明显,D 正确;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A 正确;光在传播时波动性显著,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粒子性显著,B 错误;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显著,频率低的光波动性显著,C 错误。

【题4】经150 V 电压加速的电子束,沿同一方向射出来,穿过铝箔射到其后的屏上,则A.所有电子的运动轨迹均相同B.所有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均相同C.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坐标可用牛顿运动定律确定εD .电子到达屏上的位置受波动规律支配,无法用确定的坐标来描述它的位置【答案】D【解析】电子在运动中表现出波动性,没有一定的运动轨迹,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于电子的运动,故正确答案为 D 。

知识点二、粒子的波动性1.粒子的波动性: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考虑到普朗克能量子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成功,大胆地把光 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

2.德布罗意波(1)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的假设。

(2)任何一种实物粒子都和一个波相联系,这种波被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3)物质波——德布罗意波: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即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每一个运动的粒子 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

3.物质波波长: λ= h h= p mv = E 。

pv各物理量的意义: λ为德布罗意波长,h 为普朗克常量,p 为粒子动量。

物质波的频率v = 。

h【题 5】某电视显像管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是 4.0×107m/s ;质量为 10g 的一颗子弹的运动速度是 200m/s 。

分别计算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

【答案】1.8×10-11m 和 3.3×10-34m【解析】根据公式λ= h 计算得 1.8×10-11m 和 3.3×10-34m 。

p【答案】2.21×10-38 m故小汽车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λ=6.63×10-34=p 3×104m=2.21×10-38m。

【题7】(多选)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B.X 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C.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D.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答案】ACD【解析】物质波,又称德布罗意波,是概率波,指空间中某点某时刻可能出现的几率,其中概率的大小受波动规律的支配,一切运动的物体才有物质波。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这种波称为物质波,所以要物体运动时才有物质波。

故A 选项正确。

衍射现象是一切波的性质特征。

X 射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激发而发出一种电磁波,不是物质波。

故B 选项错误。

电子是实物粒子,衍射是波特有的,所以电子束的衍射图样证实了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故C 选项正确。

物质波,又称德布罗意波,是概率波,指空间中某点某时刻可能出现的几率,其中概率的大小受波动规律的支配。

故D 选项正确。

【题8】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任何运动的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B.X 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D.宏观物体对应的德布罗意波尽管可以看做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答案】BD【解析】X 射线衍射实验验证了X 射线是电磁波,B 错误。

宏观物体对应的德布罗意波也具有干涉、衍射现象,只不过现象不明显,D 错误。

h4.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实验探究思路: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干涉或衍射现象。

(2)宏观物体的波长比微观粒子的波长小得多,这在生活中很难找到能发生衍射的障碍物,所以我们并不认为它有波动性。

作为微观粒子的电子,其德布罗意波波长为10-10m数量级,找与之相匹配的障碍物也非易事。

(3)说明:由计算结果知,通常生活中观察不到实物波动特性征的原因—波长太短。

(4)电子波动性的发现者———戴维森和小汤姆逊电子波动性的发现,使得德布罗意由于提出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这一假设得以证实。

电子衍射实验:1927 年,两位美国物理学家使电子束投射到镍的晶体上,分别得到了电子束的衍射图案,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

从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假设。

(5)除了电子以外,后来还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波动性。

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ν=ε和λ=h关系同样正确。

h p宏观物体的质量比微观粒子的质量大得多,宏观物体运动时的动量很大,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很小,根本无法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5.光子与实物粒子的异同点:光子与粒子都有能量和动量,这是粒子性特征,但二者有本质区别,光子无静止质量,本质是一种场且没有自己的轨道特征,而实物粒子有静止质量,运动时有经典的轨道。

知识点三、两个理解1.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2.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的理解(1)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具有波动性,波长λ h p体的波长太小,其波动性不易观察到。

由于宏观物(2)德布罗意波(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受波动规律支配,不要以宏观 观念中的波来理解德布罗意波。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 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

(4)对于光,先有波动性(即ν和λ),再在量子理论中引入光子的能量ε和动量 p 来补充它的粒子性。

反之,对于实物粒子,则先有粒子概念(即ν和λ),再引入德布罗意波(即ν和λ)的概念来补充它的波动性。

不过要注意这里所谓波动和粒子,仍然都是经典物理学的概念,所谓补充仅是形式上的。

综上所述,德布罗意的推想基本上是爱因斯坦 1905 年关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光粒子由波伴随着)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微观粒子。

【题 9】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 10-10m )作为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

已知电子质量为 m 、电量为 e 、初速度为零,加速电压为 U ,普朗克常量为 h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实验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B .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C .加速电压 U 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D .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答案】D【解析】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这种实物粒子发生了衍射,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 A正确;由动能定理可得,eU =1mv 2-0,电子加速后的速度 vλ= h ,2 故 B 正确;由上式可知,加速电压 U 越大,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 C 正确;物体动能与动量的关系是 p = 2mE k ,由于质子的质量远大于电子的质量,所以动能相同的质子的动量远大于电子的动量,由λ=h 可知,相同动能的质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远小于电子德布罗意波的波长,越长 p越小,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 D 错误;本题要求选错误的,故选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