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

合集下载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版本标记:1.0更新日期:2014-02-18 2014年2月20-21日地理国情普查提高培训材料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2月目录1组织实施有关问题 (1)2技术规定理解和完善问题 (2)2.1关于对技术规定内容理解的问题 (2)2.2关于技术规定完善补充的问题 (4)3影像与资料收集利用问题 (4)3.1影像数据源问题 (4)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问题 (6)3.3其他专题资料利用问题 (6)4正射影像生产问题 (7)4.1控制点影像采集 (7)4.2元数据填写和命名 (7)4.3其他问题 (8)5地表覆盖分类问题 (9)5.1一般性问题 (9)5.2耕地(0100) (11)5.2.1一般性问题 (11)5.2.2水田(0110) (12)5.2.3旱地(0120) (13)5.3园地(0200) (14)5.3.1一般性问题 (14)5.3.2果园(0210) (15)5.3.3苗圃(0250) (15)5.3.4花圃(0260) (16)5.3.5其他园地(0290) (16)5.4林地(0300) (17)5.4.1一般性问题 (17)5.4.2乔木林(0310) (19)5.4.3灌木林(0320) (19)5.4.4乔灌混合林(0330) (19) 5.4.5疏林(0350) (20)5.4.6绿化林地(0360) (20)5.4.7人工幼林(0370) (20)5.4.8稀疏灌丛(0380) (21)5.5草地(0400) (22)5.5.1一般性问题 (22)5.5.2天然草地(0410) (23)5.5.3人工草地(0420) (24)5.6房屋建筑区(0500) (25) 5.7路面(0600) (30)5.7.1无轨路面(0601) (30)5.8构筑物(0700) (31)5.8.1一般性问题 (31)5.8.2硬化地表(0710) (32)5.8.3堤坝(0720) (34)5.8.4温室、大棚(0750) (34) 5.8.5工业设施(0770) (35)5.8.6其他构筑物(0790) (36) 5.9人工堆掘地(0800) (36) 5.9.1露天采掘场(0810) (36) 5.9.2堆放物(0820) (37)5.9.3建筑工地(0830) (37)5.9.4其他人工堆掘地(0890) (38)5.10荒漠与裸露地表(0900) (38)5.11水域(1000) (39)5.11.1水面(1001) (39)5.11.2水渠(1012) (41)5.12其他综合性问题 (42)6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问题 (43)6.1道路(0600) (43)6.1.1铁路(0610) (43)6.1.2公路(0620) (44)6.1.3城市道路(0630) (46)6.1.4乡村道路(0640) (47)6.2构筑物(0700) (48)6.2.1排灌泵站(0723) (48)6.2.2桥梁(0732) (48)6.2.3高速公路出入口(0735) (48)6.3人工堆掘地(0800) (48)6.4水域(1000) (48)6.4.1河流(1011) (49)6.4.2水渠(1012) (55)6.4.3湖泊(1020) (55)6.4.4水库(1031) (56)6.4.5坑塘(1032) (56)6.4.6冰川(1050) (56)6.5地理单元(1100) (56)7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采集有关问题 (58)8技术规定需勘误与拟修订的内容 (59)8.1内容勘误 (59)8.1.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 (59)8.1.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5-2013) (61)8.1.3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GDPJ 05-2013) (61)8.1.4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DPJ 12-2013)(61)8.2内容修订 (62)8.2.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 (62)8.2.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3-2013) (64)8.2.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GDPJ 04-2013) (67)8.2.4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 06-2013) (67)附录A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对照表 (69)1.道路要素 (69)2.水域要素 (70)3.构筑物要素 (72)4.地理单元要素 (74)附录B 全国河流湖泊水利行业编码规则 (79)1河流编码规则 (79)2河流编码 (79)2.1干流编码 (79)2.2支流编码 (80)2.3区间流域、水文站以上流域的编码 (81)3支流选取原则 (81)4湖泊编码规则 (81)附录C 全国流域水系代码(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82)附录D 草地或灌丛覆盖度简易测定方法 (85)方法一:适合植被覆盖均匀的草地覆盖度测量 (85)1、适用条件 (85)2、测量方法 (85)方法二:适合植被覆盖不均匀的草地或灌丛覆盖度测量 (86)1、适用条件 (86)2、测量方法 (87)引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开始以来,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积极行动,在全国各任务区开展了大量工作,采集了较多数据和样本,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问题。

全国土壤侵蚀普查野外调查单元分布(广西) - 广西水土保持信息网

全国土壤侵蚀普查野外调查单元分布(广西) - 广西水土保持信息网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国土壤侵蚀普查野外调查单元分布地形图图幅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土保持专项普查工作组二〇一〇年十二月说明一、全国土壤侵蚀普查野外调查单元分布全国土壤侵蚀普查野外调查单元是进行土壤侵蚀野外调查的空间单元,在平原区,调查单元为1km×1km网格所确定的范围;在丘陵区和山区,调查单元为0.2~3km2的闭合集水区(微小流域)。

野外调查单元位置选取在1︰10000地形图的中心位置。

根据土壤侵蚀的主导外营力,将全国划分为水力、风力、冻融和复合等侵蚀类型区。

综合考虑各类型区特点,采取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水力侵蚀区按1%基础密度抽样,风力侵蚀区和冻融侵蚀区按0.25%基础密度抽样。

鉴于水利普查总体上时间紧张、任务量大,为减轻基层水利普查机构的工作量,根据县域面积、土地利用及地形状况,适当调整野外调查单元的数量与分布,面积较大县份的野外调查单元总数控制在50个以内,平原区、林区和城区按照0.0625%或0.25%的密度抽样,冰川、永久雪地、沙漠、戈壁、沼泽、大型湖泊和水库等区域不布设野外调查单元。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共布设土壤侵蚀野外调查单元33966个,其中水力侵蚀野外调查单元32364个,风力侵蚀野外调查单元2928个,冻融侵蚀野外调查单元1602个(野外调查单元个数按照地理位置统计,当在同一个野外调查单元同时调查水力、风力、冻融侵蚀时,不重复统计野外调查单元个数)。

广西壮族自治区只有水力侵蚀野外调查单元。

由于使用的县级行政区划图版本较早,某些县份的名称可能与目前实际名称不相符。

野外调查单元的地理位置具有唯一性,县份名称的差异并不影响野外调查单元的数量与分布,在实际普查的任务分解和安排时,可以根据本次普查规定的行政区划统计野外调查单元在目前行政区划单位的数量与分布。

二、全国土壤侵蚀普查野外调查单元分布表格说明县级行政区划:据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制定。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拓展,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刻变革。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实现从获取静态基础测绘成果数据转向获取和分析动态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从被动地向社会经济建设部门提供基础测绘成果转向主动地提供生态环境、土地城建、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监测和预测成果。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基础测绘技术方法与监测技术的衔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的合理化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新时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实践和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国家宏观管理和规划决策的重要性工作,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原则2.1 调绘与核查目标(1)对内业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内容进行外业实地抽样核查和结果统计,发现和更正判读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判读解译的正确率。

(2)补充完善内业判读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存在疑问的或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内容。

(3)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物类型,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4)外业调查与核查形成的资料和记录,为使用成果用户提供判断数据质量情况的客观依据,为相关专题分析、多媒体制作提供素材。

2.2 调绘与核查原则(1)外业调查应严格遵循走到、看到、记到的原则,客观真实反映出可到达工作区域内各种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

(2)调查应把握一般规律性地物,注意典型性地物,做到调查结果全面可信。

(3)外业调查应做到问题全覆盖,对内业判读工作中存在疑问和无法确定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调查。

(4)实地覆盖类型与影像上所反映的覆盖类型相比,发生非季节性根本变化时,以外业调查结果为准。

国土三调数据与地理国情数据融合可行性分析

国土三调数据与地理国情数据融合可行性分析

第35卷第6期2020年12月遥感信息RemoteSensingInformationVol.35,No.6Dec,2020国土三调数据与地理国情数据融合可行性分析龚国辉12,董春12,亢晓琛2(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123000;.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6)摘要:我国将逐渐构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以此辅助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等重要工作,这对全面、精细的土地覆被数据提出了迫切需求。

文章综合考虑了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自然属性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的管理属性,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港北区为例,首先经语义分析明确2类数据指标的潜在匹配关系,再利用空间分析技术进行实验验证,将相匹配类型的国土三调数据的属性补充到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一级类房屋建筑(区)中,获得了兼具精准自然属性和丰富管理属性的融合数据源,初步证实了2类数据补充融合的可行性。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对比分析;管理属性;属性补充doi:10.3969/j.issn.1000-3177.2020.06.011中图分类号:P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177(2020)06-0067-09Fusion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National SituationData and Third National Land Survey DataGONG Guohui12,DONG Chun1,,KANG Xiaochen2(1.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Liaoning123000,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Beijing100036,China)Abstract:Theunifiednaturalresourcessurveyand monitoringsystem wi l begradua l yestablishedinChinatoassistin importantworksuchasspatialplanningandusagecontrol,whichhasputforwardanurgentneedforcomprehensiveand detailedlandcoverdata Inthispaper,thenaturala t ributesofgeographicalnationalsituationdataandthe management a t ributesofthethird nationallandsurvey data werecomprehensivelyconsidered Gangbeidistrictof GuangxiZhuang autonomousregion wastaken as an example,and the potential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data indicatorswasclarifiedthroughsemanticanalysis Thenthea t ributesofthematchingtypeofthethirdnationallandsurvey datawereaddedtothehousing buildings(areas)ofthefirstclassland-usetypesofthegeographicalnationalsituation monitoringdatathrough spatialanalysistechnology Such fusion data source with precise naturala t ributes and rich managementa t ributeswasobtained,whichpreliminarilyprovedthefeasibilityofsupplementaryfusionofthetwotypesof dataKeywords:geographical nationalsituation monitoring;third nationalland survey;comparative analysis;management a t ribute;a t ributesupplement收稿日期20191218修订日期:2020-09-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773117.4170146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66);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变化统计关键技术研究项目(AR1910)。

地理国情监测概要及思考

地理国情监测概要及思考

地理国情监测概要及思考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创造性地提出的新命题,是对时代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新使命,是测绘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

去年5月23日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测绘创新基地时指出:“要充分利用测绘的先进技术,数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地理国情变化监测与统计分析,对重要地理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成果和分析报告,为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因此,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测绘部门落实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是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手段。

一、地理国情监测的涵义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方面指国家的情况,另一方面指国家的社会性质。

具体通过7个方面来反映国情,如环境和资源,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政治等。

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是从地理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国土疆域、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要素进行动态、定量监测,反映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催生阳光行政。

地理国情监测是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是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测绘工作深层次服务的取向,是测绘事业价值的新体验,是测绘历史的新变革。

二、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意义地理国情监测核心是提供科学、准确的成果数据为政府战略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政策分析依据。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基于现实客观情况,借鉴发展成熟国家的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加强政策分析与研究,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基于国家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审时度势,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地理国情监测新命题,将测绘事业发展向更深层次领域拓宽延伸,为新时期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简表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简表

不采集
针阔混交林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阔叶灌木林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针叶灌木林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针阔混交灌木 林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最小面积400。
不采集
最小面积1600。
不采集
最小面积200。
不采集
最小面积400。
不采集
荒漠地区最小面积10000,其他地区 最小面积1600
不采集
0610
0620
0630
0640 0700 0710 0711
一级 道路
构筑物
二级
低矮独立房屋 建筑
铁路 公路
城市道路 乡村道路 硬化地表
三级
地表覆盖分类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理国情要素采集要求
要素主要属性项 城市地区要求
中高层独立房 屋建筑
同上一级类
同上一级类
高层独立房屋 建筑
同上一级类
同上一级类
超高层独立房 屋建筑

同上一级类
0712
露天体育场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同上一级类
0713
停车场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同上一级类
代码 0714 0715 0716 0717 0718 0719
0720
一级
0721
0722 0723 0729 0730
0731
0732 0733 0734 0735
0736
0740 0750 0760 0761 0762 0763
两端出入口。直接连接线如与实际情况有明显矛 类型

关于地理国情普查过程成果质量控制的思考

关于地理国情普查过程成果质量控制的思考

关于地理国情普查过程成果质量控制的思考
汪斌
【期刊名称】《测绘标准化》
【年(卷),期】2015(031)001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监测结果的可信度.以地理国情普查概念为切入点,在理解地理国情过程成果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分析并归纳过程质量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总页数】2页(P8-9)
【作者】汪斌
【作者单位】安徽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安徽合肥2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5
【相关文献】
1.关于地理国情普查过程成果质量控制的思考 [J], 蒋平
2.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质量控制关键节点及思考 [J], 闫庆庆;张鹤;赵有松;李海
3.地理国情普查过程质量控制的思考与总结--西藏测区外业核查 [J], 王小娟;王珊;何鑫星
4.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质量控制关键节点及思考 [J], 齐娟;黄涛
5.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控制及检查方法探讨 [J], 高健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建设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建设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的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建设摘要:面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业务需求,建立一套自然资源资产本地数据库,该数据库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与方法,汇总自然资源审计专项资料,实现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的“一张图”信息化管理和分析。

该数据库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快速地进行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本底数据库一、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为全面掌握XX市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现状分布情况,构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一张图”工程,保持自然资源资产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的现势性,广西地理信息测绘院启动了XX市自然资源资产本底库建设工作。

本项目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对XX市区域内自然资源现状分布进行动态监测和更新,完成了区域内各地物信息提取,并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电子数据信息统一录入到数据库内,构建了以2015年底为基准的XX市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本底数据库,完成了该区域内自然资源资产的统计分析。

该本底数据库的成果将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自然资源“一张图”管理、“以图协助审计”的新时代审计管理机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为自然资源资产动态监视监测管理审计提供了基础信息数据,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前景。

二、地理国情普查成果(1)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第一次全国地理普查数据成果,该数据包括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及元数据成果、遥感解译样本成果。

1)普查数据及元数据成果该数据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经过入库处理的数据和元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现势性为2015年。

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及入库阶段增加的图层,其中地表覆盖和水域、交通,以县为单元的分区数据存储,其他数据为不分区数据,以整个任务区为单元存储;元数据是对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各工序和数据本身的说明。

遥感技术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中的应用研究

遥感技术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中的应用研究张珠莲;李瑶【摘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利用调查底图影像进行内业解译和外业核查调绘.遥感数据的选择则是底图制作工作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判读和混合像元的可识别能力为依据,分析了此次我省采用的遥感数据源,确定了不同成图的要求适用遥感数据.分析采用不同的图像增强方法处理异源遥感数据,阐述了标准分幅DOM制作及坐标系统的转换及算法.【期刊名称】《青海国土经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89-92)【关键词】遥感;调查底图;影像融合【作者】张珠莲;李瑶【作者单位】青海省第一测绘院,青海西宁810000;青海省第一测绘院,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青海省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以1∶10000比例尺为主,充分应用航天、航空遥感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客观现势的地面影像作为调查的主要信息源。

采用多平台、多波段、多信息源的遥感影像,包括航空、航天获取的光学及雷达数据,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对各类地形及气候条件下现势性遥感影像的全覆盖;采用基于DEM和地面控制点的微分纠正技术,提高影像的正射纠正几何精度;采用星历参数和物理成像模型相结合的卫星影像定位技术和基于差分GPS/IMU的航空摄影技术,实现对无控制点或稀少控制点地区的影像纠正。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是地面上的信息在影像图上真实客观的反映,以其丰富的内容信息、较高的精度和更强的可读性等优点成为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首选资料。

数字正射影像图是内业预判发现变化图斑和可疑变化图斑的基础,也是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的基础。

底图制作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具有正确的数学基础,即投影方式、坐标系统满足要求,几何精度满足要求;二是图像的可识别能力强。

三是影像时效性和现势性好。

所以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几何校正、图像增强等工作必不可少。

底图的制作应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否则不但精度难以满足要求,而且费时费力,内业解译效果较差。

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记第二届广西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陈瑞波

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记第二届广西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陈瑞波

·专题§自然之星·提起陈瑞波,凡是和他共事过的职工无不竖起大拇指。

他长期专注于数字摄影测量、卫星遥感和实景三维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带领团队研发的广西实景三维平台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陈瑞波,2005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大学毕业后进入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工作。

从科室副主任到总工办副主任,他在每个岗位上履职尽责、潜心钻研、勇于攻关、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2011年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摄影测量技能竞赛个人三等奖、全国测量地理信息技术能手、广西测绘技术能手、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2012年荣获广西技术能手、广西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2013年获得广西优秀高技能人才、第七届广西区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2011—201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荣获第二届广西创新争先奖。

深入钻研 自主创新如果说,常见的二维影像图表现的是地球的“表皮”,那么三维模型则是有“表皮”又有“骨架”的鲜活表现形式。

陈瑞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实景三维模型的研究。

2017年,陈瑞波任单位总工办副主任期间,单位实景三维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

单位本想通过技术引进解决地图快速应用问题,但市场现有技术又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于是,他毅然接下实景三维创研任务,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

他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创新活动,与一批有技术、有干劲的年轻干部组建了一支科技创新的先锋队,致力于新项目的应用与研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一样,‘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陈瑞波深知,唯有自主创新才是出路。

为了走好自主创新之路,陈瑞波团队怀着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满腔热情,深入研究专业技术技能,面对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通过调研分析,查找资料,反复琢磨推敲,最终啃下创新路上的“硬骨头”。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概述: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2010年国家测绘局党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全面把握我国测绘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的测绘事业发展新方向,得到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高度肯定。

2010年12月,李克强副总理在对测绘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务院对测绘部门提出的新要求,是测绘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是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

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一地理国情普查整体技术路线分析1.1 普查资料的预处理本次普查所采用的基础数据资料有高分辨率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和其他专业部门的资料。

高分辨率影像是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工作底图,要对国家下发的卫片资料进行正射纠正。

如果生产区域内存在多源影像数据,正射影像生产优先选用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更高、时相更靠近生长季、现势性更新的影像。

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业部门的资料进行坐标转换,图形和属性对照,为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影像判读和属性录入提供重要参考。

聚焦自然资源管理 实现地理国情监测新跨越

聚焦自然资源管理 实现地理国情监测新跨越

聚焦自然资源管理 实现地理国情监测新跨越程鹏飞 刘纪平 翟亮“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的著名论断,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观照。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沉重。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京津冀地区生境质量指数分布图。

自然生态空间监测成果显示:2007年至2015年京津冀地区总体生境质量指数略有提高,表明近年来整体生境质量稍有改善,局部地区出现降低。

2015年生境质量相比2007年明显下降区域,主要分布在唐山北部、沧州中部、石家庄与衡水交界处以及保定的东南部地区,空间分布格局以太行山-燕山山脉为界,山麓以北地区普遍较好。

2007年至2015年,京津冀地区绝大多数城市的林草地覆盖率均呈增高趋势,其中承德、张家口、北京市的林草地覆盖率在50%以上。

2007年至2015年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不透水地表面积均呈增长趋势,其中北京、天津、沧州、保定、唐山市的不透水地表面积增加量超过180平方千米以上。

☆案例2:全国海岸带开发利用变化监测利用2015年、2016年优于2.5米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结合908专项调查、927工程海岸线修测成果,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全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海陆分界线及其陆域2000米地表覆盖变化进行监测。

主要监测成果包括:2015年、2016年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期海陆分界线的空间分布数据,2015年、2016年陆域2000米地表覆盖数据,以及相关分析成果。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内业采集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内业采集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的内业采集作者:马慧张爽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29期马慧张爽(河北省第一测绘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精神,各省相继开展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该文以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普查信息内业采集为切入点,浅谈普查信息内业采集的工作重点,以及实际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普查信息内业采集地表覆盖分类地理国情要素中图分类号: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1-011 地理国情与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地理国情普查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P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结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资料,对自然地理要素、地表人工设施要素及其属性进行定量化、空间化的调查,统计分析其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量、变化频率、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及分析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为系统的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2 普查信息内业采集的工作内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主要内容可分为资料收集整理、多源遥感影像处理、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内业采集、外业调查地图制作、外业调查与核查、内业数据处理与检查、标准时点核准、数据库建设、基本统计等九部分。

该文着重讨论地理国情普查信息内业采集的实施工作。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土地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土地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土地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7-16T15:29:48.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张晴[导读] 摘要: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资源之一,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既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满足我国各个行业的需要。

内蒙古自治区航空遥感测绘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的资源之一,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既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又可以满足我国各个行业的需要。

但因我国的人口较多,目前的土地资源还比较紧缺,急需找出管理土地资源的有效方法,对土地资源进行有效的检测,地理国情普查在其中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我国地理国情监测现状和土地资源的检测技术,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进行土地资源监测的措施。

关键词:土地资源;监测;地理国情;普查前言: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渐渐变得稀缺,近几年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监测工作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人们对土地资源数据的探求欲在逐渐的攀升。

我国虽使用了很多先进的管理和监测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的监测,但还是存在如分辨率不高、缺少较为精细的监管措施等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的出现给土地资源监测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它利用较为先进的测绘技术对我国的地理信息实现了实时的监测,并能够进行科学的统计和分析,促进了我国土地资源监测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地理国情监测现状和土地资源检测技术1、地理国情普查监测现状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对生存的环境和我国的土地资源加强了重视。

我国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支持,对地理国情进行高效的测绘,积极的转变成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地理国情监测措施,加强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创新和探究。

根据具体的评价规范和要求,科学的进行我国地理国情的监测,使内容具有高效性[1]。

作为一个最新兴盛起来的学科,地理国情的监测方法需要拥有特殊的监测体系和角度。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摘要:地理国情普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支撑。

本文主要分析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生态文明;应用引言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就是在完成普查、摸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家底基础上,持续性地开展基础性监测,完成地理国情的动态变化更新,并以地理国情信息为基础,融合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相关信息,围绕城市发展主题开展城市土地、交通、经济、人口、公共服务、生态资源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监测和综合分析,创新性地开展专题性监测,研究并确立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对于在城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具有重要基础和意义。

1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丰富,结果客观、覆盖全面。

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普查、地表覆盖普查、地理单元普查。

地形地貌普查内容主要是坡度、坡向、高程,以及平原、丘陵、山地等各种地貌类型的空间分布情况;地表覆盖普查包括房屋建筑物、道路、构筑物、人工堆掘地、水体、荒漠、植被与裸露地表及地理单元等的普查;地理单元普查内容包括主体功能区、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和保税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重点旅游区、流域、湿地保护区、沼泽区和地貌类型单元的空间范围信息。

2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主要包括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两类,对普查数据成果的应用分为一般应用和间接应用,一般应用是直接利用普查成果数据做简单分析处理,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间接应用则需先按应用行业分类标准对数据成果进行重新分类整理,添加行业专题属性信息,再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

2.1在“多规合一”中的应用“多规合一”旨在优化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协调统一各部门间的规划方案,解决现有各类规划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

信息化测绘体系讲义

信息化测绘体系讲义

国土处培训讲义一、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一)、背景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需求对测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测绘功能形态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发展路径:模拟测绘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

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新型测绘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测绘技术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条件,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家领导人多次从战略高度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协同创新,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和地理信息服务能力。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年)》等文件也对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作了明确要求。

当前,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步入快速实施阶段。

、十年的经验积累(思路、模式、技术等已比较成熟) 、新技术的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需求的变化(生产型测绘服务型测绘)(二)、定义信息化测绘体系:利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建立的现代化测绘业务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主要强调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应用等过程和手段的信息化。

是以高精度、实时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以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处理及信息融合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多层次、网格化为信息存储和管理形式,能够形成丰富的地理信息产品,并通过网络设施为社会各部门、各领域提供多元化地理信息服务的体系。

主要特征(个):测绘基准现代化:现代测绘基准是由全球分布的一系列地面基准站、导航卫星和其他辅助设施构成的一个综合服务系统。

在全球大地测量参考框架下,可快速精确获取地球及近地空间中任意点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确保大范围甚至全球地理信息产品具有统一的空间参照。

数据获取实时化:通过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导航定位和遥测遥感等空间数据获取手段,动态、快速甚至实时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类数据,提升对全球、全国、区域、地方的自主、全天时、全天候、多种观测、多源数据获取能力。

数据处理自动化:通过高性能计算及高效处理技术、可视化流程定制技术、一体化遥感数据处理功能链技术,实现多源遥感数据的快速处理,提升多源、异构、海量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水平。

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在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 庄乾乐

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在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 庄乾乐

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在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庄乾乐发表时间:2020-05-15T14:04:30.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作者:庄乾乐曹明乐[导读]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对自然生态空间,包括地形、地表覆盖、水系、湿地、沙漠、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化、定量化、空间化的持续监测,是地理与国情的有机结合,成果具有真实客观、全面详实、现势性好等特性,使其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中逐渐显现出独特优势。

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院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摘要: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对自然生态空间,包括地形、地表覆盖、水系、湿地、沙漠、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化、定量化、空间化的持续监测,是地理与国情的有机结合,成果具有真实客观、全面详实、现势性好等特性,使其在自然资源监管、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中逐渐显现出独特优势。

本文基于分析地理国情监测在三次国土调查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三次国土调查;应用引言地理国情指的是地理情况,主要包括生态自然和国民经济等多项内容。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综合利用现代化测绘技术,比如遥感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进行地理调查,对地理要素,比如自然和人文等,实施动态化和定量化的监测,形成相应的监测数据以及研究报告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地理国情概述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部门要想提高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效率,就一定要对地理国情进行深入了解。

地理国情具体指的是对某个国家地理情况进行概括,并从各个方面搜集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帮助。

此外,我国新时代发展飞速,人们对地理国情的测绘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理国情测绘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并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将一些创新型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测绘工作中,这样才能够使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应用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的作用是为了调研一个城市在各个方面的整体发展情况,
为今后合理规划提供指导作用。

以广西为例,通过第一次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分析,可以从中了解水利、地表覆盖以及交通等诸多情况,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提
供重要的帮助。

随着广西地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其他地区也陆续开始组
织这项工作,可以说对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监测;成果
引言
从本地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件有助于推动社会发展,合理
规划城市建设的事情。

从广西的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就可以看出,在这条道路上
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深入研究地理国情监测应用,建立起相应体系,为
我国今后全面了解地域实际情况提供帮助。

笔者将从防震减灾、水利资源的运用、北部湾建设、生态环境以及交通体系建设五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有助于今后的
研究工作。

1对应急保障及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从地理环境角度来看,广西位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夏季多雨,尤其是会受到
暴雨袭击,这就很容易引起洪涝等自然灾害。

可想而知,这对当地的农作物和经
济作物等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经济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而在广西南部,地处沿
海地区,台风又是常见的灾害天气,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自然会受到波及。

北部
地区则以丘陵地形为主,喀斯特地貌在暴雨天气下会出现山体滑坡的问题。

北部
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采石场十分普遍,在极端天气下就会增加泥石
流灾害发生的频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想而知。

除了上述问题以外,旱灾和
地面塌陷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其影响是十分严峻的。

针对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问题,广西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

无论是在资金投入还是在物资投放,再到通信及
人力资源的储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且事实告诉我们,急需建立起
灾情管理系统,做好灾情的预警工作,对灾情及时进行评估,以便在第一时间做
出应急决策。

一体化灾害监测系统的实现,是以遥感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模拟仿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从天、地、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

以泥
石流灾害和山体滑坡灾害为例,为了预防上述情况或者在问题出现后将损失降到
最低,根据地理国情普查的结果可以将资料、数据进行汇总,找到最有可能发生
隐患的位置,这样就能事先制定好应急方案,一旦如预测那样产生自然灾害,也
能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并且第一时间前往受灾地区组织救援工作。

在后续收尾
工作中,将应急测绘数据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相结合,在历年测绘基础数据的基
础上,有助于对自然灾害加以预防,做好相应的损失评估。

2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全国水资源量排名中,广西水资源虽然并不匮乏,但也绝不是丰富的。


主要面临的问题是水资源的分布并不平均。

以北海为例,虽然其位于海边,但是
地表水资源在全区排名中却是垫底的,水资源量仍然较小,因此北海的主要经济
来源为渔业和旅游业,耕地并不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除了北海以外,贵港、梧州
和百色都是水资源较为紧缺的地区。

没有水,人们就无法生活,缺少水,各行各
业就无法顺利开展。

百姓日常生活指标的最主要依据就是人均水资源量。

人均水
资源量相对较低的地区为南宁、贵港、北海等,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目前
亟需进一步开发当地的水资源,使其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

通过对地理国情普查
的应用,相关工作者可以从宏观上对地表水资源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水利部门的
资料加上国情要素数据成果,对水资源的统筹与开发提供重要借鉴。

相信人们的
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农业生产也会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3促进北部湾建设和进一步发展
北部湾经济区于2008年建立,自成立至今为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随着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产业园区也相继建立起来。

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就是填海用地,其带来的影响就是沿海土地流转变化,并且产业格局基本已经形成。

北部湾的未来建设对土地使用和配置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多样化发展,
这就需要借助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从直观方面对北部湾用地情况进行指导。

沿海
产业地区的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监测体系的建立也是长期并且动
态的,将相关基础建设数据进行叠加,可以对港口建设拥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令
建设成果卓有成效,对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

4有效监测与管理生态环境
广西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湿地、滩涂数量也很多,因
此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生态监测与监管,这就需要借助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地理
国情要素中,有一些要素类型是与生态环境相关联的。

因此,可以在宏观方面对
对象的分布情况加以掌握。

除此之外,地理国情覆盖成果还能了解植被的覆盖和
生长情况,与人文和生物方面结合在一起,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石
漠化的预防方面,地理国情覆盖成果的应用可以实现常态化的监测,防止对湿地
和滩涂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对今后的预防工作带来更科学的数据支持。

5为交通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从“十三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完善的交通网有助于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因此,广西率先推行交通先行方针,重点建设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等,紧密联系
城市与城市、乡村与城市,构建包括公路、水运在内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继而
扩大公路网络规模。

对于发展较好的乡村,着重修建硬化路,提升道路承载水平。

此外,还建立起完善的港口体系,使其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让港口功能更加
完备、布局更加合理。

地理国情普查可以起到辅助交通建设的作用,最大程度上
将城市交通资源予以整合,其优势在于可以将广西交通分布的实际情况展示出来,从居住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得到主干线公路是否连通以及村路的连接现状等信息,让交通网络密度更加紧密,有助于综合性评价交通通达度等情况。

通过对上述信
息的调查,交通部门可以从客观角度出发,制定出更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交通网络。

除此之外,地理国情普查要持久并且长远的发展下去,这对于掌握道路的实
际建设情况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对道路的建设范围以及施工情况进行监控,有
助于从科学的角度对道路的建设情况进行最合理的分析。

结语
我国在地理国情监测方面尚未完善,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

现阶段的主要任
务是将地理国情动态监测系统建立起来,这样才能为各个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资料。

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地理国情监测技术,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数据挖掘,有助于获得更加客观与完整的基础信息。

本文主要以广西第一次全国地理国
情普查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其应用,希望对今后的工作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许金辉.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及其应用的相关分析[J].科技与创
新,2017(10):47.
[2]赵宏喜.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有关质量问题探讨[J].经纬天
地,2014(06):64-67.
[3]陈镭,丛越君.浅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J].西部资源,2013(06):135-136+139.
[4]我国开展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J].城市规划通讯,2013(0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