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计算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7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1.00米,立杆的横距l=1.00米,立杆的步距h=1.2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 25.000×0.120×0.300=0.90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1.500×0.300=0.45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 (1.000+2.000)×1.000×0.300=0.900kN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 1.2×0.900+1.2×0.450=1.620kN/m集中荷载P = 1.4×0.900=1.260kN最大弯矩M = 1.260×1.00/4+1.62×1.00×1.00/8=0.518kN.m最大支座力N = 1.260/2+1.62×1.00/2=1.440kN截面应力=0.518×106/53333.3=9.70N/mm2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3.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Q=1.000×1.620/2+1.260/2=1.440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440/(2×50×80)=0.54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4.挠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 0.900+0.450=1.350kN/m集中荷载P = 0.900kN最大变形=5×1.350×1000.04/(384×9500.00×2133333.5)+900.0×1000.03/(48×9500.00×2133333.5)=1.793mm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250,满足要求!二、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方木传递力,P=2.88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969kN.m最大变形max=2.476mm最大支座力Qmax=10.473kN截面应力=0.97×106/5080.0=190.83N/mm2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 Rc其中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4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原理
模板支架是建筑施工中用于支撑、固定和保持混凝土模板的结构体系。
其设计计算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荷载计算:首先需要计算模板支架所承受的荷载,包括混凝土自重、混凝土浇筑时的活荷载、人员荷载以及其他附加荷载等。
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对荷载进行合理估计和分析。
2. 结构稳定性计算:模板支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分析支撑系统的各种力学特性,如弯矩、剪力、轴力等,并综合考虑支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参数,进行稳定性计算。
3. 材料选择和尺寸确定:在设计模板支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材、木材或者复合材料等。
根据支撑结构的荷载要求和稳定性要求,确定材料的强度等级和尺寸。
4. 连接方式和节点设计:模板支架的连接方式和节点设计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连接的刚度、强度和可靠性,确保支撑系统能够有效地传递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
5. 施工和使用限制:在模板支架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施工和使用的限制条件,如施工工艺、施工时间、空间限制等。
设计应满足施工操作的要求,并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总的来说,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原理基于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经验等理论基础,通过合理的力学分析和设计方法,确保模板支架能够承受预期荷载并满足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具体的设计计算应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和规范要求进行,并由专业工程师进行设计和审核。
模板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目录一、模板计算(一)现浇板底模1、强度计算a、荷载:线荷载q=(q1+q2)k1集中荷载p=p1×k2q1——砼重,25KN/m3q2————模板自重。
组合钢模板为0.4KN/m2P 1——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2.5KN K 1——不变荷载分项系数K 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注:荷载分项系数k 1=1.2,k 2=1.4。
按GB50204-92规范第2.2.2条规定,荷载设计值可以乘以0.85的折减系数。
分项系数与折减系数相抵后,可近似取k 1=k 2=1,即取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
余同)bc 、强度计算式M max =1/8ql 2+1/4pl(单位:N-mm)σmax =M max /W≤fW ——模板截面抵抗矩。
从《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查取,由于钢模板系错缝拼接,部分模板在跨度方向不连续,故取0.7m 组合,一般情况下为W=1.3×104mm 3当采用竹、木模板时,按式W=1/6bh 2计算,b=1000mm ,h 为模板厚度。
f ——模板材料抗弯强度,钢模板取f y =215N/mm 2;竹、木模板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可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木材抗弯强度指标。
2、刚度计算a 、荷载:只取不变荷载q 。
b 、计算简图:c 、刚度计算式W max =ql 4/192E E ≤[W]=1.5mmLL ——找平杆间距qLLE ——模板材料弹性模量,当为钢模板时,E=2.06×105N/mm 2竹、木模板仍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
余同。
I ——模板截面惯性矩。
当为组合钢模板时,取I=b ×105mm 4;竹、木模板按I=1/12bh 3式计算。
[W]——挠度允许值,1.5mm 。
(二)梁底模1、强度计算 a 、荷载:q=q 1+q 2+q 3q 1——砼重,同前q 2——模板重,同前。
q 3——振捣荷载,为2KN/m 2×梁底宽。
模板支架计算
箱梁模板支架计算书弄广分离立交桥为3-22m等宽截面,根据箱梁截面特点,即取:一、横梁及实腹板段底模板支架计算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7.0m,立杆的纵距 b=0.60m,立杆的横距 l=0.9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8.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木方100×10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100×150mm木方。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6.00kN/m3,施工活荷载2.50kN/m2。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2.9。
1、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6.000×1.400×0.600+0.500×0.600=22.140kN/m活荷载标准值 q2 = (0.000+2.500)×0.600=1.500kN/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60.00×1.20×1.20/6 = 14.40cm3;I = 60.00×1.20×1.20×1.20/12 = 8.64cm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8.00N/mm2;M = 0.100ql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M = 0.100×(1.20×22.140+1.40×1.500)×0.200×0.200=0.115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115×1000×1000/14400=7.963N/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22.140+1.4×1.500)×0.200=3.440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3440.0/(2×600.000×12.000)=0.717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60N/mm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 = 0.677×22.140×2004/(100×9000×86400)=0.308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00.0/400,满足要求!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现浇模板支架设计计算
现浇模板支架设计计算顶板模板设计楼板现浇厚度为10cm-18cm,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4m,4m,2.8m,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00米,立杆的横距 l=1.00米,横杆的步距 h=1.80米。
模板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木楞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间距:300m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采用扣件连接方式。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3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一、模板面板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2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使用模板类型为:胶合板。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1 = 25.100×0.180×1.000=4.518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750×1.000=0.75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q13 = 2.500×1.000=2.500kN/m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为:q = 25.100×0.180×1.000+0.750×1.000=5.268kN/m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方式:q1 = 0.9×[1.2×(4.518+0.750)+1.4×2.500]=8.839kN/m 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方式:q1 = 0.9×[1.35×(4.518+0.750)+1.4×0.7×2.500]=8.606kN/m 根据以上两者比较应取q1 = 8.839kN/m作为设计依据。
集中荷载设计值:模板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q2 = 0.9×1.2×0.750×1.000=0.810kN/m 跨中集中荷载设计值 P = 0.9×1.4×2.500=3.150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2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W = 100.00×1.80×1.80/6 = 54.00cm3;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1)抗弯强度计算施工荷载为均布线荷载:M1 = 0.1q1l2 = 0.1×8.839×0.3002=0.080kN.m施工荷载为集中荷载:M2 = 0.1q2l2 + 0.175Pl = 0.1×0.810×0.3002+0.175×3.150×0.300=0.173kN.mM2> M1,故应采用M2验算抗弯强度。
梁、木模板及支撑架设计计算
2.19 mm
<
0.14 kN/mm2 <
ω max= 3. 木底模(按单跨简支梁计算):
σ max=
1.65 mm
<
0.0020 kN/mm2 <
ω max=
0.262 mm
<
4. 梁下纵向木肋计算(按三跨连续梁);
梁下纵向木肋的截面特征值
肋宽 肋高 截面模量W 惯性矩I
cm cm
cm3
木模板
钢模板
平板的模板及小楞
0.3
0.5
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的模板)
0.5
0.75
梁模的自重确定值为
0.5
kN/m2
板模的自重确定值为
0.3
kN/m2
(2)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3;对其他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混凝土自重确定值为
24
kN/m3
(3)钢筋自重标准值——按设计图纸计算确定。一般可按每立方米混凝土含量计算:
梁、木模板及支撑架设计计算(荷载及荷载组合)
1. 荷载
计算模板及其支架的荷载,分为荷载标准值和荷载设计值,后者应以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
1)荷载标准值
(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对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模板的自重标准值,见下表。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kN/m2)
模板构件的名称
肋宽 肋高 截面模量W 惯性矩I
cm cm
cm3
cm4
5 10
83.33
416.7
mm 满足
σ max=
0.01 kN/mm2 < 0.0150 kN/mm2 满足
模板支架计算
箱梁模板支架计算书弄广分离立交桥为3-22m等宽截面,根据箱梁截面特点,即取:一、横梁及实腹板段底模板支架计算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立杆的纵距b=,立杆的横距l=,立杆的步距h=。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
木方100×10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
梁顶托采用100×150mm木方。
模板自重m2,混凝土钢筋自重m3,施工活荷载m2。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1、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 = ××+×=m活荷载标准值q2 = +×=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6 = ;I = ×××12 = ;(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mm2;M =其中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M = ××+×××=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000×1000/14400=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Q=××+××=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2××=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mm2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 = ××2004/(100×9000×86400)=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400,满足要求!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模板支架钢管用量计算
模板支架钢管用量计算立杆1、立杆高度=层高-楼面板厚-模板厚度-30~50mm2、立杆根数=X方向根楼×Y方向根数X方向根数=X方向结构楼面长度÷立杆X向间距+1Y方向根数=Y方向结构楼面长度÷立杆Y向间距+13、立杆总量=立杆高度×立杆根数+其他特殊部位立杆根数×该特殊部位立杆高度4、说明:(1)当结构楼面形状不规则时,应以实际需要设定或计算其根数和长度。
(2)当结构层高为非常见层高时,在选用钢管长度规格时应考虑相近钢管长度+可调底座的形式。
水平杆1、需了解知识点:扫地杆定义、立杆步距定义及纵、横向水平杆的定义。
2、纵(横)向水平杆根数=纵(横向)向结构楼面长度÷立杆纵(横)距+1。
3、纵(横)向水平杆长度≈纵(横)向结构楼面长度。
4、单步架纵(横)向水平杆总量=纵(横)向水平杆根数×纵(横)向水平杆长度。
5、水平杆层数=楼层净高÷立杆步距+16、水平钢管总用量=(单步架纵向水平杆总量+单步架横向水平杆总量)×水平杆层数+其他部位水平钢管用量。
剪刀撑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关于剪刀撑布置的相关规定:(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剪刀撑钢管的长度应根据实际搭设的角度及楼层高度来计算。
3、剪刀撑钢管一般为对称双向布置,计算剪刀撑钢管根数时应注意。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
附件:模板及支架设计计算书一、荷载标准值及材料参数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表4.1.1,表4.1.2,表4.3.2,表5.2.2,表A.3.1-3,表A.5.2,续表B ,查得以下荷载取值、荷载组合及材料参数:1.1荷载标准值1、恒荷载标准值(1)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G 1k ):取0.5 kN/m 2;(2)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 2k ):取24kN/m 3;(3)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 ):取1.5 kN/m 3;(4)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G 4k ),按式1:2121022.0V t F c ββγ=; 式2:H F c γ=计算,两者取较小值;式中: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γ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按1.5m/h 的浇筑速度进行计算;t 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采用t 0=200/(T+15),T 为新浇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所以t 0=200/(20+15)=5.7h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按照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考虑,取1.2;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系数,按照塌落度为110~150mm ,取1.15;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均按照最不利原则考虑取构件最大值。
2、活荷载标准值(1)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 1k ):面板与次楞计算时取2.5kN/m 2,再用集中荷载2.5kN进行验算,比较两者所得的弯矩值取其大值;主楞取1.5 kN/m2;立杆取1.0 kN/m2。
(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水平面模板取2.0kN/m2,垂直面模板取4.0 kN/m2,且作用范围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3)混凝土采用泵车输送,梁、墙、柱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3k),取4.0kN/m2。
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
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工具,用于支撑模板,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进行模板支架的实测实量时,需要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模板支架的基本原理。
模板支架是用于支撑模板的一种结构,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模板的重量和承载力来确定支撑的数量和位置。
在进行模板支架的实测实量时,需要考虑模板的重量、支撑点的间距、支撑点的承载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
1. 支撑点的间距计算公式。
支撑点的间距是指相邻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其计算公式为:间距 = (模板长度 + 支撑间距)/ 支撑点数量。
其中,模板长度为模板的实际长度,支撑间距为支撑点之间的距离,支撑点数量为支撑点的总数量。
2. 支撑点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支撑点的承载能力是指支撑点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其计算公式为:承载能力 = 模板重量 / 支撑点数量。
其中,模板重量为模板的实际重量,支撑点数量为支撑点的总数量。
3. 支撑点的数量计算公式。
支撑点的数量是根据模板的重量和承载能力来确定的,其计算公式为:支撑点数量 = 模板重量 / 支撑点的承载能力。
其中,模板重量为模板的实际重量,支撑点的承载能力为支撑点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
三、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的应用。
在进行模板支架的实测实量时,可以根据上述计算公式来确定支撑点的间距、承载能力和数量。
首先需要测量模板的实际长度和重量,然后根据计算公式来确定支撑点的间距和数量,最后根据支撑点的承载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支撑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来确定支撑点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支撑点的材质和结构,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四、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模板的实际长度和重量需要进行准确测量,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模板支架计算实例
五、受力分析(一)、荷载标准值钢筋砼容重取26kN/m3。
顶板位置每延米砼为0.45m3/m,宽度0.6m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1=(0.45m3/m×26KN/m3)/0.6m=19.5KN/m2竹胶板自重标准值: g2=0.2KN/m2方木自重标准值:g3=0.047×0.07×10KN/m3=0.0329KN/m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均布活荷载: q1=3KN/m2 振捣砼时产生的活荷载: q2=2KN/m2(二)、模板检算模板材料为竹胶板,其静弯曲强度标准值为60f MPa =,弹性模量为:36.010E MPa =⨯,模板厚度m d 015.0=。
模板截面抵抗矩和模板截面惯性矩取宽度为1m 计算:模板截面抵抗矩)(1075.36015.0163522m m m ad W -⨯=⨯==模板截面惯性矩)(108125.212015.01124733m m m ad I -⨯⨯==模板支撑肋中心距为0.2m ,宽度0.6m ,模板在桥纵向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0.2m+0.2m+0.2m 。
①强度计算模板上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q=[1.2×(g1+g2)+1.4×(q1+q2)] ×0.6m =[1.2×(19.5+0.2)+1.4×(3+2)] ×0.6=18.384KN/m 最大弯矩:Mmax=0.1×ql 2=0.1×18.408×0.22=0.0735KN ·mσmax=Mmax/(1.4×W)=0.0735/(1.4×3.75×10-5)=1.401MPa <f=60MPa[满足要求] ②挠度计算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q=(g1+g2)×0.6=(19.5+0.2) ×0.6=11.82KN/m 最大挠度为: δ=m <δ=[满足要求]。
完整版 模板支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概况:现浇钢筋砼楼板,板厚(max=160mm),最大梁截面为300×600mm,沿梁方向梁下立杆间距为800mm,最大层高4.7m,施工采用Ф48×3.5mm钢管搭设滿堂脚手架做模板支撑架,楼板底立杆纵距、横距相等,即la=lb=1000mm,步距为1.5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杆或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100mm。
剪力撑脚手架除在两端设置,中间隔12m -15m设置。
应支3-4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450-600。
搭设示意图如下:二、荷载计算:1.静荷载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0.5KN/m3楼板木模板自重标准值:0.3KN/m2楼板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3浇注砼自重标准值:24KN/m32.动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0KN/m2掁捣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KN/m2架承载力验算:大横向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q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荷载标准值:qK1=0.3×1+1.1×1×0.16+24×1×0.16=4.32KN/m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荷载标准值:q1=1.2qK1=1.2×4.32=5.184KN/m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荷载标准值:qK2=1×1+2×1=3KN/m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荷载设计值:q2=1.4qK2=1.4×3=4.2KN/m大横向水平杆受最大弯矩M=0.1q1Ib2+0.117q2Ib2=0.1×5.184×12+0.117×4.2×12=1.01KN/m抗弯强度:σ=M/W=1.01×106/5.08×103=198.82N/m2<205N/m2=f滿足要求挠度:V=14×(0.667q1+0.99qK2)/100EI=14×(0.667×5.184+0.99×3)/100×2.06×105×12.19×104=2.6mm<5000/1000=5mm滿足要求3.扣件抗滑力计算大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最大竖向力R=1.1q1Ib+1.2q2Ib=1.1×5.184×1+1.2×4.2×1=10.74KN>8KN,不能滿足,应采取措施,紧靠立杆原扣件下立端,增设一扣件,在主节点处立杆上为双扣件,即R=10.74KN <16KN,滿足要求。
800mm厚顶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800mm厚顶板模板支架计算书1 顶板厚0.8m处面板计算顶层顶板厚0.8m,面板为15mm厚多层板,计算按不利位置0.8m厚混凝土计算;面板支据0.2m;以最不利位置,0.8m高混凝土位置。
模板多层板(15mm厚)计算:底模采用满铺15mm多层板,取1米板宽验算,截面抗弯模量W=1/6×bh2=1/6×1000×152=37500mm³,截面惯性矩I=1/12×bh3=1/12×1000×153=281250mm4。
作用于15mm多层板的最大荷载:a、钢筋及砼自重取26kN/m3×0.8m(板厚)=20.8kN/㎡;b、面板荷载取0.5kN/㎡;c、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取3kN/㎡;d、振捣荷载取2kN/㎡;荷载组合: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取1m宽的板为计算单元。
则q1=(a+b+c+d)×1=26.3kN/mq2=[1.35×(a+b)+1.4×(c+d)]×1=35.75kN/m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支撑跨径取l=200mm。
图1-1 受力计算简图Mmax=1/10×qmaxl2=1/10×35.76×2002=143040N·mm强度验算:最大弯应力σmax=Mmax/W=143040/37500=3.81N/mm2<fm=13N/mm2故,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l4/100EI最大挠度ωmax=0.677q1=0.677×26.3×2004/(100×6000×281250)=0.17mm<[ω]=L/400=200/400=0.5mm 故,15mm多层板验算满足要求。
2 顶板厚0.8m处次龙骨计算顶层顶板厚0.8m,次龙骨最大跨度1.2m;次龙骨布置间距0.2m;次龙骨跨度1200mm;次龙骨选用85×85木方。
模板支架及计算
模板支架及计算2、模板及其支架的计算选取(本计算根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
本方案选取《曼哈顿广场》结施-14图中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的G轴KL20梁面计算最不利荷载。
二层KL20梁截面:300×800㎜,梁底离地5.1m。
模板底搁栅枋木50㎜×100㎜,间距400㎜.跨度为9米,板厚为120。
为控制好该楼层支模工程质量和安全,特按安全生产的要求编制如下高支模施工方案。
3、支模要求和材料的选用为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够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保证结合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体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做如下设计、计算、验算。
梁和板模板采用18㎜原建筑胶合板,50*100㎜和60×80mm木方。
梁底模沿梁纵向设置50×100㎜木方,横向间距为350㎜,侧向模板立档间距350㎜。
梁侧模再加¢14对拉螺栓,竖向间距400㎜,长向间距500㎜。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MF1219标准门式支架,在梁下间距0.75米,板下间距0.9米。
门式支架顶端立杆加Φ35可调插芯上托,上托架2条ф48×3.5钢管支撑方木楞。
门式架间纵、横向水平拉结和斜撑用Φ48钢管,拉结钢管和门式架用连接扣件扣紧。
纵、横水平拉结的布置间距为楼(地)面200mm设第一道扫地杆,往上在每一榀门式架的横杆上加一道。
整个支撑系统按满堂架搭设,门式架下垫胶合板,梁底模按3‰起拱。
侧向稳定加钢管剪力撑。
具体材料的选用如下:1)模板均使用进口夹板1.8㎝厚。
2)松木方:60×80㎜和50×100mm两种。
3)楼层使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根据楼层的高度,使用二种高低搭配门式钢脚手架为:1930×1249和914×1249两种,拉结脚手架使用剪刀撑,高低调节使用70㎝长的上、下托钢镙杆4、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的轴线,标高和位置尺寸。
楼梯模板支架计算书
楼梯模板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7;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42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2;木方弹性模量E(N/mm2):8415.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5.44;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66;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20mm,踏步高度为150mm,宽度为28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14步。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 1/2×0.15×24+0.12×24/0.858 = 5.157 kN/㎡ 其中:αcos = 3920/2223503920+= 0.858 q 1 = 5.157×1+0.5×1 = 5.675 kN/m ;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 2 = 2×1= 2 kN/m ; 2、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 2其中:q 为垂直与面板的均布荷载,q=(1.2×5.675+1.4×2)×αcos = 8.245kN/m 最大弯矩M=0.1×8.245×2502= 51533.6 N ·m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 51533.6/37500 = 1.374 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2N/mm 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374 N/mm 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2 N/mm 2,满足 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ν=0.677ql 4/(100EI)≤[ν]=l/250其中q =q 1= 5.675×αcos = 5.675×0.858 = 4.869 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7×4.869×2504/(100×8145×281250)=0.056 mm ;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ν]=250/ 250=1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56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 mm,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b ×h 2/6=6×8×8/6 = 64.0 cm 3; I=b ×h 3/12=6×8×8×8/12 = 256 cm 4;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自重垂直于方木的分力(kN/m):q 1= 4.869×0.25×αcos = 4.869×0.25×0.858 = 1.044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垂直于方木的分力(kN/m):q 2 = 2×0.25 ×αcos = 2×0.25 ×0.858 = 0.429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均布荷载q = 1.2 × q1+ 1.4 ×q2= 1.2×1.044+1.4×0.429 = 1.853 kN/m;最大弯矩M = 0.1ql2 = 0.1×1.853×12 = 0.185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 /W = 0.185×106/64000 =2.891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2.891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2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 = 3V/2bhn < [τ]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853×1 = 1.112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 = 3 ×1.112×103/(2 ×60×80) = 0.348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 = 1.66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348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66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均布荷载q = q1= 1.044kN/m;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7×1.044×10004 /(100×8145×256×104)= 0.339mm;最大允许挠度[ν]=1000/ 250=4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339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4 mm,满足要求!四、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5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3.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5.08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2.19 主梁计算方式简支梁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1集中荷载P取板底方木支撑传递力:P=(1.2×5.675×0.25+ 1.4×2×0.25)×1 = 2.403 kN;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σ=Mmax/W=0.60×106/5080=118.11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τmax=2Vmax/A=2×3.60×1000/489=14.7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跨中νmax=1.8mm≤[ν]=1000/400=2.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支座反力依次为R1=8.40kN,R2=8.40kN五、扣件抗滑移验算荷载传递至立柱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1c按上节计算可知,扣件N=8.40kN≤R c=k c×12=1×12=12kN满足要求!六、楼梯支顶计算《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DB/45T618-2009,对楼梯板进行支顶,验算楼梯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楼梯板承受的荷载按照面荷载均布考虑。
模板支架计算原理解析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原理解析理论计算施工安全计算是保证施工方案和措施能够安全实施的计算,也就是通过提前计算、预演确保施工全过程各阶段所形成的的工况都应出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模板支架应根据架体构造、搭设部位、使用功能、荷载等因素确定设计计算内容。
一般来说,模板支架的验算内容应包含:1.水平杆件抗弯、抗剪、挠度和节点连接强度验算。
2.立杆稳定性验算3.基础承载能力验算4.架体抗倾覆验算竖向荷载传递路线竖向荷载面板小梁(次楞)主梁(主楞)顶托(扣件)立杆基础水平荷载传递路线水平荷载立杆、顶部横杆/剪刀撑立杆基础立杆(弯矩形式)(倾覆、附加轴力、连墙件)连墙件结构规范名称 T/CCIAT0003-2019JGJ162-2008 JGJ130-2011JGJ231-2010 JGJ166-2016永久荷载(竖向) 模板自重(G1k)支架自重(G2k)钢筋混凝土自重(G3k)同同同同模板、支架自重按各自规范给出大小取值钢筋混凝土自重:普通板25.1KN/m³普通梁25.5KN/m³可变荷载施工荷载Q1k附加水平荷载Q2k(泵送、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作用架体顶部)风荷载Q3k施工荷载Q1k振捣砼荷载Q2k倾倒砼荷载Q3k(分别用于不同部位验算)风荷载Wk同JGJ62-2008施工荷载Q1k附加水平荷载Q2k(泵送、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作用架体顶部)风荷载Wk施工荷载Q1k风荷载Wk荷载分类荷载可变荷载T/CCIAT0003-2019JGJ162-2008 JGJ130-2011JGJ231-2010 JGJ166-2016竖向荷载施工荷载Q1k:正常情况3.0KN/㎡模板、小梁验算2.5KN泵管、布料机4.0KN/㎡施工荷载Q1k:小梁2.5kN/㎡;主梁1.5kN/㎡;立柱1.0kN/㎡振捣荷载Q2k:2.0kN/㎡同JGJ62-2008施工荷载Q1:一般情况3.0KN/㎡施工荷载Q1k:①一般浇筑工艺:2.5kN/m2②有水平甭管或布料4kN/m2③桥梁结构:4kN/m2水平荷载 附加水平荷载Q2k:垂直永久荷载2%(作用架体顶部)作用侧模水平荷载(略)同JGJ62-2008附加水平荷载Q2k:垂直永久荷载2%(作用架体顶部)风荷载Wk:按地区选择基本风压乘以体型、高度变化系数荷载荷载组合计算项目荷载的基本组合水平杆强度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 施工荷载及其他可变荷载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其他可变荷载立杆稳定承载力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 施工荷载及其他可变荷载+ 风荷载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其他可变荷载+ 风荷载支撑脚手架倾覆永久荷载+施工荷载及其他可变荷载+风荷载立杆地基承载力来自GB51210-2016,以各自架体对应规范为准。
模板及支架计算
模板及支架计算1. 模板承载力计算模板承载力是指模板在承受荷载作用时,能够保持不变形的能力。
在进行模板承载力计算时,需要考虑模板的材质、尺寸、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式等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模板承载力计算公式为:Q=σSd其中,Q为模板承载力,σ为模板材料的强度设计值,S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弯矩值,d为模板的厚度或直径。
2. 支架稳定性计算支架稳定性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支架保持不变形或倾覆的能力。
在进行支架稳定性计算时,需要考虑支架的材质、尺寸、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式等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支架稳定性计算公式为:K=Φr(W-λγw-ρkRk)d/ηyA+GσsWt/ηyW+FA/A1-μtFA2-FA1其中,K为支架稳定性安全系数,Φr为支架的稳定系数,W为支架的截面抵抗矩,λ为支架材料的泊松比,γw 为支架材料的容重,ρk为土的附加应力系数,Rk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d为支架的直径或高度,ηy为支架的稳定系数,A为支架的截面积,G为支架材料的剪切强度设计值,σs为支架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值,Wt为支架材料的截面惯性矩,FA为风荷载引起的水平力矩,A1、μt为与支架材料有关的系数,FA2、FA1分别为与土和水的压缩系数有关的系数。
3. 支架变形计算支架变形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支架发生的变形。
在进行支架变形计算时,需要考虑支架的材质、尺寸、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式等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支架变形计算公式为:Δ=W0+η(y0+Δy)g/2+η(y0+Δy)g/2-Δy0g/2-Δyg/2-Δyg/2-Δyg/2其中,Δ为支架变形量,W0为初始水平拉杆预紧力在横梁上产生的挠度值,y0为初始立杆支撑点高度减去横梁高度后的值,Δy为立杆支撑点高度减去横梁高度后的变化值,g为立杆间距。
4. 施工荷载计算施工荷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和支架所承受的各种荷载。
在进行施工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
支架体系计算(1.3m厚板)
一、板支架体系计算1.1 参数设定混凝土重度γc≔25kNm3顶板厚度:H B:=1.3m钢管截面积A s≔4.24cm2钢管惯性距I s≔10.78cm4钢管截面模量W s≔4.49cm3钢管回转半径i s≔1.6cm钢管单位长度重力:G m≔33.3Nm钢管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 s≔205Nmm2钢管弹性模量E s≔2.06·105Nmm2立杆纵距(主梁跨距):l a≔0.6m立杆横距(次梁跨距):l b≔0.6m立杆步距:h s≔1.6m支架搭设总高度H≔10m1.2.1 恒荷载模板自重荷载G1k1≔0.5kNm2=2.249×103Pa支架自重G1k2≔1.3·[(l a+l b)·(H+h s)+H·h s]·G ml a·l b·h s模板与支架自重:G1k≔G1k1+G1k2=2.749×103Pa新浇混凝土自重G2k≔γc·H B=3.25×104Pa1.2.2 活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Q k1≔1.0kNm2振捣混凝土的荷载:Q k2≔2.0kNm2倾倒混凝土的荷载:Q k3≔2.0kNm2活荷载:Q k≔Q k1+Q k2+Q k3=5×103Pa荷载效应组合标准值:g k:=G1k1+G2k=3.3×104Pa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支架以上均布载荷设计值:p1≔1.2·(G1k1+G2k)+1.4Q k=4.66×104Pa 均布荷载总设计值:p≔1.2·(G1k+G2k)+1.4Q k=4.93×104Pa1.3 模板受力计算(1)计算形式:均布荷载三等跨连续梁(2)计算参数:计算宽度:b≔1m高度h≔12mm跨度L≔250mm抗弯强度设计f i ≔35Nmm 2=3.5×107Pa 抗弯截面抵抗矩W i ≔b 6·h 2=2.4×104·mm 3截面贯性矩:I i ≔b⋅h 312=1.44×10−7m 4 扰度容许值v max ≔L 250=1×10−3m弹性模量:E i ≔9898Nmm 2(4)正应力计算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q ≔p 1⋅b =46.6N mm 最大弯矩设计值:M max ≔q⋅L 210=2.913×105⋅N ⋅mm 最大正应力:σ≔M max W i =12.135⋅N mm 2 小于f i ≔35⋅Nmm 2满足强度要求(5)剪应力计算剪力设计值:V ≔0.6q ·L =6.99×103N最大剪应力:τ≔3V 2b·h =0.874·N mm 2 小于抗剪强度1.4Nmm 2(6)扰度计算: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 l ≔g k ·b =33·N mm 扰度值:v ≔0.677·q l ·L 4100·E i ·I i =6.123×10−4m小于v max =1×10−3m满足刚度要求1.4 次梁受力计算(1)计算形式:均布荷载三等跨连续梁(2)计算参数间距B ≔250mm跨度L ≔l b宽度:b ≔50mm高度:h ≔100mm木方弹性模量:E ≔9000N mm 2 抗弯截面抵抗矩:W ≔b·h 26=83.333·cm 3截面贯性矩:I ≔b⋅h 312=4.167×10−6m 4 扰度容许值v max ≔L 400=1.5×10−3m (3)抗弯强度验算均布线荷载设计值:q ≔p 1⋅B =11.65·N mm 最大弯矩设计值:M max ≔q⋅L 210=4.194×105⋅N ⋅mm 最大正应力:σ≔M max W =5.033⋅N mm 2 小于f m ≔13⋅N mm 2 满足强度要求(4)抗剪强度验算剪力设计值:V ≔0.6q ·L =4.194×103N最大剪应力:τ≔3V 2b·h =1.258·N mm 2小于抗剪强度1.4·N mm 2 (5)扰度计算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 l ≔g k ·B =8.25×103·N m 扰度值:v ≔0.677·q l ·l a 4100·E·I =0.772mm小于v max =2mm1.5 主梁受力计算 (1)计算形式:均布荷载三等跨连续梁截面宽度:b ≔75mm高度:h ≔150mm抗弯强度设计f m ≔13N mm 2 抗弯截面抵抗矩W i ≔b⋅h 26=2.812×105mm 3 截面惯性矩:I i ≔b⋅h 312=2.109×10−5m 4 跨度L ≔l a扰度容许值v max ≔L 400=1.5×10−3m弹性模量:E i ≔9000Nmm 2(4)正应力强度验算均布线荷载设计值:q ≔p l ⋅l b =2.796×104·N m最大弯矩设计值:M max≔q⋅L210=1.007×106⋅N⋅mm最大正应力:σ≔M maxW i =3.579⋅Nmm2小于f m=13⋅Nmm2满足强度要求(5)抗剪强度验算剪力设计值:V≔0.6q·L=1.007×104N最大剪应力:最大剪应力:τ≔3V2b·h =1.342·Nmm2小于抗剪强度1.4·Nmm2(6)扰度计算均布线荷载标准值:q l≔g k·l a=19.8·Nmm扰度值:v≔0.677·q l·l b 4100·E i·I i=0.092mm小于v max=1.75mm满足刚度要求1.6 立杆稳定性计算立杆杆件的轴向力设计值:N0≔p·l a·l b=1.775×104N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件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距离:a≔250mm 立杆计算高度:l0≔h s+2·a=2.1m立杆柔度:λ≔l0i s=131.25小于λ=150查表得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系数:Ψ≔0.391校核稳定性:N0Ψ·A s=1.071×108Pa小于f s=2.05×108Pa满足稳定性和刚度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箱梁模板支架计算书弄广别离立交桥为3-22m等宽截面,根据箱梁截面特点,即取:一、横梁及实腹板段底模板支架计算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立杆的纵距,立杆的横距,立杆的步距。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
木方100×10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抗弯强度,弹性模量。
梁顶托采用100×150mm木方。
模板自重,混凝土钢筋自重,施工活荷载。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1、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q2 = (0.000+2.500)×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其中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1.500)××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1000×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1.500)×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3440.0/(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2004/(100×9000×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400,满足要求!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q2 = (2.500+0.000)×静荷载××活荷载×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0.700+8.856)×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最大弯矩×××最大剪力××最大支座力××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3440/(2×100×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最大变形××600.04/(100××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400,满足要求!3、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取木方的支座力均布荷载取托梁的自重。
托梁计算简图2.582托梁弯矩图(kN.m)托梁剪力图(kN)变形的计算按照标准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托梁变形计算受力图0.030托梁变形图(mm)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顶托梁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1)顶托梁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顶托梁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顶托梁挠度计算最大变形顶托梁的最大挠度小于400,满足要求!4、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2)模板的自重(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 = (2.500+0.000)××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A ——立杆净截面面积,;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h ——最大步距,;l0 ——计算长度,取1.200+2×;——由长细比,为1800/16=113;——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 查表得到;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Pr计算公式Pr=5×其中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h ——立杆的步距,;la ——立杆迎风面的间距,;lb ——与迎风面垂直方向的立杆间距,;风荷载产生的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撑力Pr=5××××;风荷载产生的弯矩×××××;Nw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心压力最大值;×××××经计算得到×;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6、立杆底座和地基承载力计算⑴立杆承受荷载计算端横梁及实腹板支架立杆纵距、横距采用60cm×90cm的布置形式,取各种布置情况下最不利位置进行受力分析,并对受力结构进行简化〔偏于安全〕每根立杆上荷载为:N=a×b×q=a×b×q=××=kN⑴立杆底托承载力计算立杆底托验算:N≤R d通过前面立杆承受荷载计算,每根立杆上荷载为kN:底托承载力〔抗压〕设计值取R d =35KN;得:KN <35KN计算结果说明立杆底托符合要求。
⑵ 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跟据现场地质情况,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取,根据对地基初探试验报告地基承载力为 300-400kPa 。
立杆地基承载力验算:d A N≤K ·fk式中: N ——为脚手架立杆传至基础顶面轴心力设计值; A d ——为立杆底座面积A d =15cm ×15cm=225cm 2;按照最不利荷载考虑,底托坐落在15cm 砼层上,按照力传递面积计算:222025.0154515.02(m tg A =+⨯⨯=)οK 调整系数;混凝土基础系数为1.0 按照最不利荷载考虑:d A N=KPa m KN 67.1312025.0664.262=≤K ·[f k×300KPa经过地基处理后,可以满足要求。
二、空腹板翼缘板段底模板支架计算 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立杆的纵距,立杆的横距,立杆的步距。
面板厚度12mm ,剪切强度2,抗弯强度2,弹性模量2。
木方100×100mm ,间距300mm ,剪切强度2,抗弯强度2,弹性模量2。
梁顶托采用100×100mm 木方。
模板自重2,混凝土钢筋自重3,施工活荷载2。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1、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2.500)×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3;×××4;(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2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5.400)××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1000×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5.400)×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523.0/(2××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2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4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3004/(100×9000×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400,满足要求!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2.500+2.000)×静荷载××活荷载×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890+4.392)×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最大弯矩2×××最大剪力××最大支座力××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3;×××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106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满足要求!(2)木方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4523/(2×100×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2木方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3)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最大变形××4/(100××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400,满足要求!三、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