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53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描述:某位教师在讲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一课时,采用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课堂模式。
在课堂讨论环节,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与教材内容相悖的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并非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
请分析这位学生的观点,并谈谈作为历史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谈谈如何有效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你所教授的历史课程,谈谈如何将历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教学内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历史课,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史记》中关于孔子形象的描述,谈谈你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并阐述如何将这种理解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第六题题目:作为历史教师,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七题题目:作为历史教师,你如何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特别是当学生在课堂上发生争执时?第八题题目:请您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理解能力,并举例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果。
第十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兴趣?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课,适用于高级中学的历史课程。
要求: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堂活动、小结等环节。
第二题题目:设计一节关于《明清时期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课程。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明清时期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够分析这些变化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面试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谈谈你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史料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谈谈如何有效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五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重要性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史料实证。
第六题题目:请您简要描述“贞观之治”时期的主要特征,并阐述唐太宗李世民在实现这一盛世中的关键作用。
第七题题目: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第八题题目:请阐述在教授高中历史课程时,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并举例说明。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第十题题目:请你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假设你是一名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历史学科面试的考生,请为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中国古代史”模块设计一份关于“唐宋变革期”的45分钟课程教案。
该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同时强调历史事件在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唐宋变革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能够分析唐代与宋代在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异同点;•掌握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阅读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文物和文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师招聘考试中,以下哪项不是考试内容?A. 教育学B. 心理学C. 历史学D. 计算机科学答案:D2.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主要考察哪些内容?A. 教育史B. 世界史C. 中国史D. 所有选项答案:C3.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项不是考察重点?A. 重要历史事件B. 重要历史人物C. 重要历史文献D. 现代科技发展答案:D4.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项是必考内容?A.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B.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C. 中国古代文化成就D. 所有选项答案:D5.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项不是考察范围?A. 中国古代史B. 中国近现代史C. 世界古代史D. 世界近现代史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内容是考察重点?A.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B.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C.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D.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答案:ABCD7.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历史事件是必考内容?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太宗贞观之治D.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答案:ABCD8.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历史人物是考察重点?A. 孔子B. 孟子C. 王阳明D. 朱熹答案:ABCD9.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历史文献是必考内容?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四库全书》D. 《永乐大典》答案:ABCD10. 教师招聘考试的历史部分,以下哪些历史时期是考察范围?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教师招聘考试历史部分的考察目的。
答案:教师招聘考试历史部分的考察目的是检验考生对中国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12. 简述教师招聘考试历史部分的考试形式。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共7套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共7套中学历史教师招聘专业考试试题与答案1选择题部分 共5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 粟的种植B 水稻的种植C 玉米地种植D 小麦的种植2 隋唐时期 我国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政治开明的局面。
主要包括①百家争鸣②文景之治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③④D ②③④3 欧洲人能穿上中国丝绸织成的衣服应该在A 汉高祖时B 汉景帝时C 汉文帝时D 汉武帝以后4 某同学想利用假期去游览道教圣地 他应该去A 安徽九华山B 四川青城山C 洛阳白马寺D 洛阳龙门石窟5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取得A 察举制度B 九品中正制度C 科举考试制度D 皇帝御赐6 《康熙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康熙帝有关的历史资料 你可以给他们整理出①碎大、小和卓叛乱②②册封班禅③③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④④打败俄国侵略军 平等协商中俄边界问题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7 下列哪种情况在民国建立后不会发生A 人们可以在电影院看电影B 群众广泛抵制政府的剪辫令 男子依然普遍留长辫C 一群青年在照相馆照相留念D 一些大城市人们可以乘坐轮船或火车去外地8 如果要探寻红军长征的足迹 “重走长征路”。
可以选择的地点有①瑞金②遵义③南昌④会宁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9 下图是1945年被日本侵占五十年之久最终回到祖国怀抱的某地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场景 它发生在A 台湾B 青岛C 上海D 南京10 兴趣小组同学编排短剧《公车上书》时 需要交代的背景是A 义和团运动兴起B 京师同文馆的创立C 《马关条约》的签订D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11 民主人士曾盛赞毛泽东 “一身系天下安危”、“弥天大勇” 是指A 参加长征B 转战陕北C 去重庆谈判D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12 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历史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高中历史教学的理解,以及你认为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第二题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课,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三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理解,并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
第四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第五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课,使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八题题目:请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阐述该历史事件在当今教育中的意义。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能力培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这一能力培养。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上进行史料教学,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背景:假设你是一名即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历史学科面试考生。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设计有效的教学计划。
请你为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辛亥革命”的主题设计一份详细的教案。
具体要求:1.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设计适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3.规划教学流程,并说明每个环节的目的;4.提出课后作业及评价方式;5.教案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二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背景,设计一节高中历史必修三《抗日战争》的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试题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清朝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 五四运动B. 北京政变C. 五卅运动D. 中共一大3. 下列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学家?A. 孔子B. 韩信C. 郭沫若D. 狄仁杰4. 以下哪个国家曾经侵略过中国?A. 英国B. 日本C. 法国D. 德国5. 辽宁省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A. 西南B. 东北C. 西北D. 东南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的最高法律,于________年颁布实施。
2.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3.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________。
4. 五四运动发生在________年。
5.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两河流域文明。
2. 请列举中国古代的五代十国。
3. 请解释文化大革命是什么。
四、论述题请以六条为主线,分别论述中国古代的六个朝代的特点和影响。
参考答案:选择题:1. A2. D3. D4. B5. B填空题:1. 1954年2. 隋文帝杨坚3. 活字印刷术4. 1919年5. 北京简答题:1. 两河流域文明指的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文明。
这两个文明的特点是农业发达、社会等级分明、都市化程度高、书写系统发展、政治组织形成。
2.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南唐、南汉、南吴、南楚、南平、吴越、闽、南汉、前蜀、后蜀。
3. 文化大革命是指中国共产党内一场由毛泽东发起的、动摇和冲击无产阶级专政基本制度的十年政治运动。
它的目的是清除国家机构和党内的长期官僚资产阶级的影响,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论述题:(仅提供一个论述示例)中国古代的六个朝代分别是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宋朝和明朝。
秦朝的特点是统一了中国,并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如推行郡县制。
其影响是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基础,为后来的封建王朝打下了基础。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历史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版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历史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曾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这体现了()。
A. 革命史观B. 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 现代化史观2.(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情形,周朝开始确立()。
A. 禅让制B. 嫡长子继承制C. 分封制D. 王位世袭制3.(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清人黄遵宪《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中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直接原因是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B. 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C.其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D. 该政策实施后中华文明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有了保障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分)“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语“demos”,意为人民。
在我国先秦经典《尚书》中曾多次提到“民主”,如“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生,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
这说明()。
A. 古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B. 古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源于西方C. 商朝政治具有民主特征D. 古代东西方民主存在本质区别5.(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要集中在下列哪一领域?()A. 农业B. 服务业C. 重工业D. 轻工业6.(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A. 简单协作B. 小农经济C. 庄园经济D. 商品经济7.(单项选择题)(每题1.00 分) 君主专制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面试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一位初中历史教师,你所在的学校计划开展一次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历史教育活动。
请你设计一个30分钟左右的课堂活动方案,并说明你的设计思路。
第二题题目:请你谈谈如何结合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思维”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四题题目:请结合你所教学的历史时期,谈谈如何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第五题题目:在讲授《抗日战争》这一课时,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第六题题目:请结合你所教授的历史课程内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古代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历史课,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你所教授的历史课程,谈谈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史料实证”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史料实证”进行教学。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
第十题题目:请你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为初中一年级的历史课程设计一堂关于“唐朝的政治制度”的教学方案。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唐朝的政治结构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请确保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活动以及评价方式等部分。
第二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关于“抗日战争中的台儿庄战役”的历史课,适用于初中生。
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包括导入、讲授新课、课堂活动、小结和作业布置;3.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中学历史)

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中学历史)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中学历史)教材第一章:中学历史课程基础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一、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一)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打下基础。
3.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不同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研究,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研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中学历史课程的理念一)初中历史课程的理念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面试2025年上半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历史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你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答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我将采取的几个策略:1.创设情境,引导探索: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历史情境中。
例如,在讲解某一历史事件时,可以播放相关的纪录片片段、展示历史图片或文物复制品,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鲜活。
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例如,在讲解某一历史人物的生平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加深他们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电影片段或音乐,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双重享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4.鼓励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5.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让他们亲身体验历史。
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感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从而增强对历史的兴趣和认同感。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考生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回答时,应围绕创设情境、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展开。
这些策略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历史

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书圣”?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欧阳询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分封制D. 世袭制3.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4. 下列哪项不是明朝时期的重要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5.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6.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丝绸7. 唐朝时期,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诸葛亮9.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10. 清朝末年,哪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戊戌变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A. 辛亥革命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甲午战争D. 戊戌变法1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1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长城1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化成就?A. 诗歌B. 书法C. 绘画D. 音乐1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本草纲目》D. 《千金方》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7. 简述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试卷中学历史〔总分值为100分〕第一局部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不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选错、少选均不得分〕1.教师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历史教学评价结论的〔〕。
A. 好坏B. 上下C. 信度D. 效度2.布鲁姆将认识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以下层次:识记、理解和〔〕。
A. 综合B. 应用C. 分析D. 评价3.运用谈话法教学时应注意谈话的中心应围绕和效劳于〔〕。
A. 教学任务B. 教学目的C. 教学方法D. 教学理论4.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把〔〕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以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A. 影像B. 动画C. 图形D. 文字5.课程结构一般分为〔〕。
A. 前后结构B. 横向结构C. 纵向结构D. 正反结构二、填空题〔10分,每空2分〕6.诊断性评价在实施,形成性评价在实施,总结性评价在教学之后实施。
7.是指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等根据历史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有方案、有目的地直接对历史教师进行观察,从而获得相关的评价信息的方法。
8.制定历史教学原那么,主要有三个,即、和教学实践经验。
第二局部历史专业根底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以下划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问世的先后顺序是〔〕。
a. 提出著名的物理学相对论b.发射放射性元素镭c. 发现放射性元素铀d.发现放射现象A. abcdB. acbdC. adbcD. dcba2.一战后,未批准?凡尔赛条约?的国家是〔〕。
A. 英国B. 美国C. 日本D. 中国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
A. 1974年B. 1972年C. 1978年D. 1979年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改革开放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D. 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5.1943年毛泽东说:“我们军队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自己供应……〞主要原因是〔〕。
历史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历史2023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第一题问题:根据文献资料,解释“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特征。
答案:中世纪封建社会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所有权:封建领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并将其分配给农民用于耕种和生产。
农民需要向封建领主缴纳租金或劳役。
2. 等级制度:社会被分为不同的阶级,如封建领主、骑士、僧侣和农民。
每个阶级都有其特定的权力和责任。
3. 封建关系: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建立了一种主仆关系,农民依附于封建领主,提供劳动和服从。
4. 法律体系:封建社会拥有一套特定的法律体系,既包括领主与农民之间的法律关系,也包括国家法律和教会法律。
5. 军事制度:封建社会建立了一支由骑士组成的军队,用于保卫领主的土地和权益。
部分解析:封建社会的特征表明了其社会组织和运行方式。
土地所有权和封建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等级制度和法律体系则为社会提供了秩序和规范。
军事制度保障了封建领主的统治地位。
第二题问题:简述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英国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化:英国工业革命是工业化的开端,通过机械化和工场生产方式的引入,使生产力大幅提高。
这使得英国成为全球工业制造的中心,从而带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2. 贸易扩张:英国工业革命使得英国商品的生产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强。
英国开始大规模输出商品,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3. 社会变革:英国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结构和劳动力的变革。
农村人口逐渐流向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工人阶级。
同时,工业革命也催生了新的中产阶级。
这些社会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
4. 科技创新:英国工业革命催生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创新,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机械的改进等。
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部分解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从经济、贸易、社会和科技等多个方面来考量。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位人物被尊称为“中国历史之父”?- [ ] A. 孔子- [ ] B.- [x] C. 司马迁- [ ] D. 孙中山2. 下列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开端?- [ ] A. 春秋战国时期- [x] B. 夏朝- [ ] C. 商朝- [ ] D. 明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成立?- [ ] A. 五四运动- [x] B.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 C. 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 [ ] D. 中国共产会4. 下列哪位中国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皇帝?- [x] A. 刘备- [ ] B. 朱棣- [ ] C. 刘邦- [ ] D. 朱翊钧5. 以下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的南北?- [x] A. 隋朝- [ ] B. 南宋- [ ] C. 西汉- [ ] D. 明朝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些项?- [ ] A. 丝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 ] B. 马、纸、轮子、瓷器- [x] C. 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 [ ] D. 瓷器、火药、指南针、丝绸7. 以下哪个事件被称为中国反封建剧变的开始?- [ ] A. 文化大革命- [x] B. 辛亥革命- [ ] C. 五四运动- [ ] D. 抗日战争8. 以下哪本著作是韩愈的作品?- [ ] A. 《红楼梦》- [ ] B. 《西游记》- [ ] C. 《水浒传》- [x] D. 《师说》9. 以下哪位古代诗人被尊称为“诗仙”?- [x] A. 李白- [ ] B. 屈原- [ ] C. 辛弃疾- [ ] D. 苏轼10. 以下哪个历史时期被称为“战国时期”?- [ ] A. 唐朝- [ ] B. 明朝- [ ] C. 隋朝- [x] D. 春秋战国时期第二部分:判断题 (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存在于20世纪。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试题及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试题及参考答案如下: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最早使用火器进行战斗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联想”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三国时期D.两晋南北朝时期3.以下哪项不是诸葛亮的发明创造()A.木牛流马B.无火烧C.神龛D.步兵机关车4.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有两条主要陆上通道分别为北线南线,以下哪个城市是北线的起点()A.长安B.洛阳C.张掖D.敦煌5.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的“文章合一”的思想主张是指文章应该达到以下哪个目的()A.既有文采又有深刻思想B.既有深刻思想又能抒情C.既能抒情又有深刻思想D.既能抒情又能奏警钟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影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家学派思想争相涌现的时期,包括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多个学派。
这种充分的思想竞争和学派之间的较量使得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得以丰富和深化。
其中儒家的孔子和墨子的墨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人伦道德、政治治理和教育思想。
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提出了兼爱、非攻的理念,在社会伦理、政治和军事方面有重要影响。
此外,道家的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而治,而法家的法家思想则注重法治和权威。
百家争鸣的时期为古代中国引入了多元的思想观念,在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这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请简要介绍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及其作用。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考试制度,分为三个层次:士人、进士、进士及第。
其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进入官僚阶层。
科举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招募范围,使得更多有才华的士人有机会参与政治活动,从而提高了政府的人才素质。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试题及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示例:中学历史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奠基人?A. 梁启超B. 章太炎C. 范文澜D. 钱穆答案:D。
钱穆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历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析:本题考察对中国古代历史学奠基人的了解。
梁启超、章太炎和范文澜都是中国现代历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而钱穆则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因此,正确答案为D。
2.下列哪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政治制度最为稳定的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政治制度最为稳定的时期。
解析:本题考察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发展的了解。
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动荡的时期,而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制度最为稳定的时期。
因此,正确答案为B。
二、问答题1.简述你对历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解析:本题考察对历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首先,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的教育。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从而扩大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的教育。
通过历史教育,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历史方法和历史思维去分析历史问题,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最后,历史教育还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的教育。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到历史上的伟人和英雄,他们的精神和品质对学生产生榜样作用,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简述你对历史教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解析:本题考察对历史教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回答:首先,历史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
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可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历史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第二题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谈谈你认为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这一教学理念的看法。
第四题题目:近年来,不少学校在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
请谈谈你对“翻转课堂”的看法,并说明它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五题题目:如果你被聘为高中历史教师,你将如何设计一节关于“鸦片战争”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这场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第六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处理教材内容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差异。
第七题问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历史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第八题题目:假设您是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春秋战国时期》的课程时,发现学生们对“百家争鸣”这一历史现象的理解较为表面,缺乏深入思考。
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您打算如何引导学生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百家争鸣”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九题题目:请结合高中历史学科特点,谈谈你对“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作用”的理解。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你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程,主题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二题题目:请设计一节高中历史课程《抗日战争》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第三题题目:设计一堂关于“古代希腊文明”的历史课教案任务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预计所需的时间。
•根据本课内容,选择两种教学方法或策略。
•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列举两种适合本课的教学辅助资源。
•本教案设计的预期效果。
教师公招历史考试试题

教师公招历史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哪一科是选拔高级官员的主要途径?A. 明经科B. 进士科C. 明法科D. 明算科3.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宣宗D. 明英宗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哪一项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A. 闭关锁国B. 剃发易服C. 改土归流D. 八旗制度5. 以下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B. 内惩国贼C. 民主科学D. 尊王攘夷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哪一个规模最大?A. 陕甘宁边区B. 晋察冀边区C. 晋冀鲁豫边区D. 东北抗日联军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刘少奇D. 朱德8.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哪个省份开始试点?A. 广东B. 四川C. 浙江D. 安徽9.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10.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A. 长安B. 洛阳C. 大同D. 敦煌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12. 新文化运动中,以下哪些人物是主要的倡导者?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梁启超13. 以下哪些战役是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14.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提出的三大政策是什么?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土地革命C. 武装斗争D. 统一战线15. 以下哪些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改造?A. 土地改革B. 手工业改造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D. 文化大革命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历史-53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______。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A.B.C. √D.解析:宗法制主要精神为“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
”2.下列属于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的是______。
∙ A.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D.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很快A. √B.C.D.解析: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是唐代商业高度发展的标志。
“交子”出现在北宋。
3.下图所示圆明园十二生肖青铜虎头像在中国近代被西方列强掠夺,参与劫掠的列强是______。
∙ A.英国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军∙ D.八国联军A.B. √C.D.解析: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掠夺焚劫。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这反映了______。
∙ 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A.B.C. √D.解析: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
5.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
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______。
∙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A.B. √C.D.解析:《天朝田亩制度》可以整理到“重要文献”的链接里,“天国兴衰”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链接。
6.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______。
∙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A.B. √C.D.解析:对外开放第一步就是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7.最早喊出“振兴中华”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是______。
∙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A.B.C.D. √解析: 1924年11月24日成立兴中会时,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8.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______。
∙ A.《汜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A.B. √C.D.解析:《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汜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农书》是合编书籍;《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时间较晚。
9.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共同点是______。
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②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判断是非的标准③强调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真理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A.B.C.D. √解析:10.魏源在其______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夷情备采》∙ D.《盛世危言》A.B. √C.D.解析:《海国图志》详细叙述了世界舆地和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薯。
11.《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不应包括______。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促进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A.B.C.D. √解析:《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12.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
∙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C.1789年法国大革命∙ 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A. √B.C.D.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3.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______成为殖民主义剥削的重要形式,并出现瓜分世界的狂潮。
∙ A.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 C.贩卖奴隶∙ D.掠夺土地A.B. √C.D.解析:进入帝国主义之后的国家,首先在生产方式上,已经过渡到机器大生产,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从原来对落后国家的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
14.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 A.杜鲁门主义提出∙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A. √B.C.D.解析:“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典型的大国主义。
15.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下面的评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 A.推翻了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权力转归苏维埃∙ C.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A. √B.C.D.解析: 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6.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可以作为开端的事件是______。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A.B.C. √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7.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主要成就是______。
∙ A.绘画∙ B.雕塑∙ C.发明电影∙ D.发明电视A.B.C. √D.解析:法国卢米埃尔兄弟于1894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比较完善的、灵活轻便的手提式“活动影戏机”。
这是一种既能摄影又能放映和洗印的机器。
18.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______。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A.B. √C.D.解析: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主要表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演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19.下图所示的图案是______。
∙ A.联合国会徽∙ B.东盟标志∙ C.APEC会标∙ D.欧盟旗帜A. √B.C.D.解析:联合国会徽含义:从地球的北极方向勾勒世界地图的形象,经纬线由8条直线和五个同心圆组成,标志着联合国是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两根橄榄枝衬托着地球,象征着联合国的根本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0.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布:“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此话反映的情况是______。
∙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C.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A. √B.C.D.解析: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的霸主地位。
二、材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马文·佩里说:“希伯来人因其先知而出名,希腊人以其哲学家著称于世,而罗马人的天才表现在法律和政体方面。
”——M.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材料二:乾隆皇帝说:“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
”——[清]《东华录》乾隆朝卷二十八 (1).要了解罗马人在法律方面的“天才表现”,你可以查阅到最系统的法典是什么?要了解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你可以查阅哪些近代法律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民法大全》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拿破仑法典》或《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人权宣言》等。
)解析:(2).为达到“乾纲独断”,康熙和雍正分别采取何种主要措施?简要分析“本朝家法”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康熙:设立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设置军机处,集全国军政大权于皇帝一手。
影响:既加强了中央集权,也阻碍了社会进步。
)解析: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1年12月,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亚当斯在马萨诸塞州历史协会发表演说,为英国挑起侵华战争辩解,称“战争的原因是叩头”,即“中国妄自尊大”,不愿与西方国家平等交往。
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
材料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叉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
(1).材料一中亚当斯的论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种论调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材料一中亚当斯的论调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是在寻找借口,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开脱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