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引导语:不吃是为了吃,这就是一代文学大师梁实秋在吃上的一番高论。
下文是小编收集他的《雅舍谈吃》散文集中的《萝卜汤的启示》原文,欢迎大家阅读!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萝卜汤飨客,主人谦逊的说:“这汤不够味。
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
你去一尝便知。
”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天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家去餐叙。
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
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
每人舀了一小碗。
喔,真好吃。
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
大家都吃得直吧哒嘴。
少不得人人要赞美一番,并且异口同声的向主人探询,做这一味汤有什么秘诀。
加多少水,煮多少时候,用文火,用武火?主人只是咧着嘴笑,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这种家常菜其实上不得台面,不成敬意。
”客人们有一点失望,难道说这其间还有什么职业的秘密不成,你不肯说也就罢了。
这时节,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开腔了,他说:“我来宣布这个烹调的秘诀吧!”大家都注意倾听,他不慌不忙地说:“道理很简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
”也许他说的是实话,实话往往可笑。
于是座上泛起了一阵轻微的笑声。
主人顾左右而言他。
宴罢,我回到上清寺朋友家。
他问我方才席上所宣布的排骨萝卜汤秘诀是否可信,我说:“不妨一试。
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
”当然,排骨也有成色可分,需要拣上好的,切萝卜的刀法也有讲究,大小厚薄要适度,火候不能忽略,要慢火久煨。
试验结果,大成功。
杨太太的`拿手菜,不再是独门绝活。
从这一桩小事,我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
文字而掷地作金石声,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却是不难办到的。
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
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梁实秋先生出身于北京的书香门第,他从年轻时就饱览京城景致,遍尝了京城的美食;加之他好学多才,随手拈来,每吃必有品味之佳作,其作品融入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掌故、名人佳句,以及三教九流的雅俗文化,颇具饮食文化之品位。
梁实秋雅舍小品读后感
梁实秋雅舍小品读后感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包含了许多优
美的散文,描绘了中国传统雅致生活的美好,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
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深受启发,感悟
颇多。
首先,梁实秋先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国传统雅致生活的美好。
他在书中描述了许多传统的雅致场景,如小桥流水、古典园林、雅致家具等,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些描写,梁实秋先生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
精深,让人感叹不已。
其次,梁实秋先生在书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
思考。
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就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表达
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生
活和人生的哲理,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等,这些思想都
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梁实秋先生的散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让人读后回味
无穷。
他运用了许多优美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使得他的散文充满了
诗意和韵味。
在阅读他的作品时,我常常被他的文字所感动,仿佛
置身于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之中,让人心旷神怡。
通过阅读《雅舍小品》,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给了我很多启发和
感悟,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生活,更加热爱生活,也会更加努力地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
感
谢梁实秋先生,让我在他的文字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韭菜篓》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韭菜篓》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韭菜篓》引导语:韭菜篓,大家认识?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一篇相关的文章《韭菜篓》出自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散文集,欢迎大家阅读了解。
韭菜是蔬菜中最贱者之一,一年四季到处有之,有一股强烈浓浊的味道,所以恶之者谓之臭,喜之者谓之香。
道家列入五荤一类,与葱蒜同科。
但是事实上喜欢吃韭菜的人多,而且雅俗共赏。
有一年我在青岛寓所后山坡闲步,看见一伙石匠在凿石头打地基。
将近歇晌的时候,有人担了两大笼屉的韭菜馅发面饺子来,揭开笼屉盖热气腾腾,每人伸手拿起一只就咬。
一阵风吹来一股韭菜味,香极了。
我不由得停步,看他们狼吞虎咽,大约每个人吃两只就够了,因为每只长约半尺。
随后又担来两桶开水,大家就用瓢舀着吃。
像是《水浒传》中人一般地豪爽。
我从未见过像这一群山东大汉之吃得那样淋漓尽致。
我们这里街头巷尾也常有人制卖韭菜盒子,大概都是山东老乡。
所谓韭菜盒子是油煎的,其实标准的韭菜盒子是干烙的,不是油煎的。
不过油煎得黄澄澄的也很好,可是通常馅子不大考究,粗老的韭菜叶子没有细切,而且羼进粉丝或是豆腐渣什么的,味精少不少。
中山北路有一家北方馆(天兴楼?)卖过一阵子比较像样的韭菜盒子,干烙无油,可是不久就关张了。
天厨点心部的韭菜盒子是出名的,小小圆圆,而不是一般半月形,做法精细,材料考究,也是油煎的。
以上所说都是以韭菜馅为标榜的点心。
现在要说东兴楼的韭菜篓。
事实上是韭菜包子,而名曰篓,当然有其特点。
面发得好,洁白无疵,没有斑点油皮。
而且捏法特佳,细褶匀称,捏合处没有面疙瘩。
最特别的是蒸出来盛在盘里一个个地高壮耸立,不像一般软趴趴的扁包子,底直径一寸许,高几达二寸,像是竹篓似的骨立挺拔,看上去就很美观。
我疑心是利用筒做的模型。
馅子也讲究,粗大的韭菜叶一概舍去,专选细嫩部分细切,然后拌上切碎了的生板油丁。
蒸好之后,脂油半融半呈晶莹的碎渣,使得韭菜变得软润合度。
像这样的韭菜篓端上一盘,你纵然已有饱意,也不能不取食一两个。
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关于美食的散文集,读来令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场丰盛的味觉盛宴。
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是梁实秋先生那亲切自然的文风。
他不像是在刻意描写美食,倒更像是与老友围坐,一边品尝佳肴,一边娓娓道来食物背后的故事与情怀。
这种平和而真实的叙述方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丝毫没有距离感,反而觉得那些美食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书中所涉及的美食种类繁多,从北京的烤鸭、豆汁儿,到南方的狮子头、汤包,从街头巷尾的小吃,到富贵人家的珍馐美馔,应有尽有。
梁实秋先生对每一种食物的描写都细致入微,让人垂涎欲滴。
比如他写烤鸭:“烤鸭,油多而不腻,皮脆而肉嫩,真是别有风味。
”短短数语,便将烤鸭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又如他写汤包:“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褶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
”如此生动的描写,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食客们品尝汤包时的急切与满足。
在梁实秋先生的笔下,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东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的态度。
他在讲述食物的制作过程和品尝感受的同时,也穿插着许多与美食相关的历史典故、民俗风情。
这使得每一道美食都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他在写糖葫芦时,提到了过去卖糖葫芦的小贩如何走街串巷,以及糖葫芦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让我们了解到糖葫芦不仅仅是一种零食,更是老北京生活的一个缩影。
除了对美食的热爱,我还从书中感受到了梁实秋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他在回忆那些曾经品尝过的美食时,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那些与美食相关的人和事,都成为了他生命中珍贵的记忆。
这种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情追忆,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也能像他一样,用心去品味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然而,读这本书也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梁实秋与《雅舍谈吃》
梁实秋与《雅舍谈吃》作者:奥卡来源:《餐饮世界》2021年第11期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今浙江杭州人,1903年出生于北京,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生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更是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老先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每篇都以一种食物的名称为题目,篇篇精致,充满闲情逸趣,读来常常口齿生津,馋涎欲滴。
书里不仅有让人馋涎欲滴的各地美食,还有关于吃的文化。
《雅舍谈吃》中不仅记录了不止24样老北京的美食,还写下了梁老先生走南闯北时吃过的各地食物,更是对吃的文化进行了自己的阐述,言语间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读者跟着大饱口(眼)福的同时,也能跟着老先生进行一次饮食文化之旅。
梁实秋虽有老饕的雅号,但其实并不擅吃,也不懂吃,只是爱吃。
他要是和王世襄和唐鲁孙比起来,真算是小巫见大巫,不能说是行家。
一部《雅舍谈吃》写的食物也不高级,烤羊肉、汤包、豆汁都是平常吃食,文人雅士不一定瞧得上。
汪精卫爱吃凤肝,蒋介石爱吃鸭舌,毛泽东爱吃红烧肉。
食物代表階级和品味,食物的附加价值超出了食物本身。
《雅舍谈吃》表面是写吃,实际上是借食物思念旧人旧物,品味人生百态。
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父子情深,世态炎凉,在风卷残云之间已随消化器官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饮食,是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在旧式的大家庭中,父子的亲情和父母的爱情是讳言的,可是梁实秋性格幽默,不拘一格,借核桃酪写亲情,别是一番风味。
他写道:有一年,先君带我们一家人到玉华台午饭。
满满的一桌,祖孙三代。
所有的拿手菜都吃过了,最后是一大钵核桃酪,色香味俱佳,大家叫绝。
先慈说:“好是好,但是一天要卖出多少钵,需大量生产,所以只能做到这个样子。
改天我在家里试用小锅制作,给你们尝尝。
”我们听了大为雀跃,回到家里就天天腻着她做。
梁实秋重点不是写吃,他将祖孙三代的浓浓亲情通过核桃酪表现出来。
文中作者称呼长辈极为恳切,但又流露出小孩子的天真无邪,时过境迁斯人已逝,当品味核桃酪时彼时情景又会浮上心头。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读烹调原理》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读烹调原理》引导语: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
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食谱。
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展。
”下面就是小编收集他的《读<烹调原理>》,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从前文人雅士喜作食谱,述说其饮食方面的心得,例如袁子才的《随园食单》,李渔的《笠翁偶集》饮馔部便是。
其文字雅洁生动,令人读之不仅馋涎欲滴,而且逸兴遄飞。
饮食一端,是生活艺术中重要的项目,未可以小道视之。
惟食谱之作,每着重于情趣,随缘触机,点到为止。
近张起钧先生着《烹调原理》(新天地书局印行),则已突破传统食谱的作风,对烹饪一道作全盘的了解,条分缕析的作理论的说明,真所谓庖丁解牛,近于道矣!掩卷之后,联想泉涌,兹略述一二就教方家。
着手烹饪,第一件事是“调货”,即张先生所谓“选材”。
北方馆子购买材料,谓之“上调货”,调货即是材料。
上调货的责任在柜上,不在灶上。
灶上可以提供意见,但是主事则在柜上。
如何选购,如何储存,其间很有斟酌。
试举一例:螃蟹。
在北平,秋高气爽,七尖八团,满街上都有吃喝卖螃蟹的声音。
真正讲究吃的就要到前门外肉市正阳楼去,别看那又窄又脏的街道,这正阳楼有其独到之处。
路东是雅座,账房门口有两只大缸,打开盖一看,哇,满缸的螃蟹在吐沫冒泡,只只都称得上广东话所谓“生猛”。
北平不产螃蟹,这螃蟹是柜上一清早派人到东火车站,等大篓螃蟹从货车上运下来,一开篓就优先选取其中之硕大健壮的货色。
螃蟹是从天津方面运来,所谓胜芳螃蟹。
正阳楼何以能拔头筹,其间当然要打通关节。
正阳楼不惜工本,所以有最好的调货。
一九一二年的时候要卖两角以至四角一只。
货运到柜上还不能立即发售,要放在缸里养上几天,不时的泼浇蛋白上去,然后才能长得肥胖结实。
一个人到正阳楼,要一尖一团,持鳌把酒,烤一碟羊肉,配以特制的两层薄皮的烧饼,然后叫一碗氽大甲,简直是一篇起承转合首尾照应的好文章!第二件是刀口,一点也不错,一般家庭讲究刀法的不多,尤其是一些女佣来自乡间,经常喂猪,青菜要切得碎碎细细,要煮得稀巴烂,如今给人做饭也依样葫芦。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雅舍梁实秋读后感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书中收录了他的一些散文作品,内容涉及生活、人情、风景等各个方面。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这本书中,梁实秋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些平凡而又美好的事物。
他用文字将那些细枝末节的情感和感悟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体味,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让我懂得了珍惜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在书中,梁实秋先生也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
他用文字描绘了人们的喜怒哀乐,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
他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是多么重要,让我明白了在人际关系中要学会宽容和理解。
此外,梁实秋先生也对自然风景进行了深入的描绘,让我对自然有了更深的感悟。
他用文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和力量。
他让我明白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让我懂得了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读完《雅舍》,我受益匪浅。
梁实秋先生用他独特的文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体味,让我对生活、人情、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珍惜每一个平凡的瞬间,学会宽容和理解,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
《雅舍谈吃》梁实秋读后感2020年精选文章
《雅舍谈吃》梁实秋读后感2020年精选文章《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作者梁实秋只是站在文人的视野,回忆在老北京大街小巷里吃过的的各种小吃。
文章从生活中最平凡的“吃”谈起,以食材为题,用字浅显而隽永。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雅舍谈吃》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雅舍谈吃》读后感1自古民以食为天,倘若没了赖以生存的食物,我们这些汲汲饮食男女恐怕便不能保全自身生命,生命既然都保全不],又遑论其他潜在发展?可是人类必竟有别于其他物种,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所需之后,人类开始了实现梦想与追求的行动,为了活的有尊严有价值,裹腹之余高雅的精神文化追求随之而生。
饮茶发展出了茶道文化,插花形成了花艺文化,吃的食物自然也不甘落后不肯马虎。
梁实秋是文学大家,他的《雅舍谈吃》便搜罗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地特色食点,以诙谐生动的笔触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文字,打动读者之心。
这部美食小品,完整收录了梁实秋96篇令人馋涎欲滴的谈吃美文,全书分为“雅舍谈吃” 和“谈吃拾遗”两部分,“雅舍谈吃”完整收录初版《雅舍谈吃》所有内容;“谈吃拾遗”辑录初版《雅舍谈吃》未收录的39篇谈吃美文,这两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极其完备的《雅舍谈吃》。
生活之余,夜深人静,泡一壶香茗,焚一缕幽香,灯下捧书细读,也不失为自己的精神生活来点放松的愉悦。
虽然身体不能亲临他处的世态,但也不能孤陋寡闻了不是?人生如此珍贵,何必浪费时光于酒肉之聚?天地广博,身虽不能行至,眼睛却能通过读好书来体味其中美妙。
这便是好书的作用吧。
梁实秋的文字温润动人心,优雅之中有谐趣,无论是食材选择、煎蒸熬煮要领,还是人生掌故,皆是信手拈来,笑谈间人生之乐尽得于此。
我喜欢读梁实秋的文字,一边读,一边流口水,特别是饿的时候,恨不得钻进书里,饕餮一番。
唉唉,人皆是馋,正常,而对馋,梁实秋说,“馋,则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
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再谈<中国吃>》范文精选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再谈<中国吃>》前些时候写了一篇《读〈中国吃〉》,乃是读了唐鲁孙先生大作,一时高兴,补充了一些材料,还有劳郑百因先生给我作了笺注。
后来我又写了一篇《酪》,一篇《面条》,除了嘴馋之外也还带有几许乡愁。
有些朋友们鼓励我多写几篇这一类的文字,但是也有人在一旁“挑眼”。
海外某处有刊物批评说,我在此时此地写这样的文字是为贵族阶级的奢侈生活张目,言外之意这个罪过不小。
有人劝我,对于这种批评宜一笑置之。
我觉得置之可也,一笑却不值得。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见《史记·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所谓天,乃表示其崇高重要之意。
洪范八政,一曰食。
文子所说“老子日,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基也”,也是这个意思。
对于这个自古以来即公认为人生首要之事,谈谈何妨?人有富贵贫贱之别,食当然有精粗之分。
大抵古时贫富的差距不若后世之甚。
所谓鼎食之家,大概也不过是五鼎食。
食日万钱,犹云无下箸处,是后来的事。
我看元朝和斯辉撰《饮膳正要》,可以说是帝王之家的食谱,其中所列水陆珍馐种类不少,以云烹调仍甚简陋。
晚近之世,奢靡成风,饮食一道乃得精进。
扬州夙称胜地,富商云集,放烹调之术独步一时,苏、杭、川,实皆不出其范畴。
黄河河工乃著名之肥缺,饮宴之精自其余事,故汴、洛、鲁,成一体系。
闽粤通商口岸,市面繁华,所制馔食又是一番景象。
至于近日报纸喧腾的满汉全席,那是低级趣味荒唐的噱头。
以我所认识的人而论,我不知道当年有谁见过这样的世面。
北平北海的仿膳,据说掌灶的是御膳房出身,能做一百道菜的全席,我很惭愧不曾躬逢其盛,只吃过称羼有栗子面的小窝头,看他所做普通菜肴的手艺,那满汉全席不吃也罢。
一般吃菜均以馆子为主。
其实饭馆应以灶上的厨师为主,犹如戏剧之以演员为主。
一般的情形,厨师一换,菜可能即走样。
师傅的绝技,其中也有一点天分,不全是技艺。
我举一个例,“瓦块鱼”是河南菜,最拿手的是厚德福,在北平没有第二家能做。
《雅舍谈吃》概述
《雅舍谈吃》概述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于1947年在重庆北碚客居时所著的一篇散文,后收录在散文集《雅舍小品》中。
全文描述了令人垂涎三尺的民间小吃,道出了民俗饮食文化的真谛。
文章从简单的一粥一饭,到鱼翅燕窝,娓娓道来,其中贯穿着古今中外的风俗礼仪、典故传说、趣闻轶事,于细微处见精神,于小品中寓哲理。
这部作品共分为四辑。
第一辑主要描述了各地的美食,特别是北平的美食,如豆汁儿、酪等,以及与之有关的故事、典故。
第二辑则主要探讨了与“吃”有关的文化,深入挖掘了饮食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第三辑则将视线转向了海外,描述了海外的饮食文化及其特色。
第四辑则是梁实秋先生对与“吃”有关的几本书籍的评论和推荐。
在《雅舍谈吃》中,梁实秋先生不仅记叙了众多街头特色小吃的渊源、品相,更将“吃”背后的饮食文化、“吃”之余的人生百态和“吃”以外的故土乡情融于文章之中,诙谐典雅的文字间流露出一个时代的滋味记忆。
他的文字简练明快,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让人倍感愉悦。
同时,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也贯穿于整部作品中,使得这部散文集具有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总的来说,《雅舍谈吃》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的
散文集,它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注。
这部作品对于推广中国饮食文化、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经典散文集,书中所谈皆为美食,却又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文化传承。
读完此书,仿佛经历了一场味蕾与心灵的奇妙之旅。
梁先生以其独特的笔触,将一道道美食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垂涎欲滴。
从北京的烤鸭、炸酱面,到南方的鱼翅、汤包,再到异国的牛排、冰淇淋,应有尽有。
他不仅详细地描述了食物的色香味,还讲述了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使读者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
比如在谈到烤鸭时,梁先生写道:“北平烤鸭,名闻中外。
在北平不叫烤鸭,叫烧鸭,或烧鸭子,在口语中加一子字。
”他接着介绍了烤鸭的烤制方法、吃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种种讲究,让人对这道传统名菜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又如在讲述汤包时,他形容:“取食的时候要眼明手快,抓住包子的皱榴处猛然提起,包子皮骤然下坠,像是被婴儿吮瘪了的乳房一样,趁包子没有破裂赶快放进自己的碟中,轻轻咬破包子皮,把其中的汤汁吸饮下肚,然后再吃包子的空皮。
”如此生动的描写,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食客们品尝汤包时的急切与满足。
在梁先生的笔下,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东西,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他在书中多次提到,自己在异乡漂泊时,对家乡美食的怀念之情。
那些熟悉的味道,成为了他心灵的慰藉,让他在孤独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比如他在谈到北平的豆汁儿时说:“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饱含着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文化的认同。
同时,《雅舍谈吃》也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书中所描述的餐厅、小吃摊、集市,以及人们在其中的交流与互动,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和热爱,更加显得纯粹和真挚。
这种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的向往,在今天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
此外,梁先生的文字幽默风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他在书中调侃自己的贪吃,也嘲笑别人的怪癖,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美食的魅力。
雅舍 梁实秋 读后感
雅舍梁实秋读后感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他对生活、
艺术、人文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感慨
良多。
在《雅舍》中,梁实秋先生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敏锐的
笔触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让人不禁为之心动。
他在书中提到
了许多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一杯清茶、一束鲜花、一段音乐,他将
这些平凡的事物赋予了深刻的内涵,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通过他的文字,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学会了用一颗平静的
心去体验生活的点滴,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此外,梁实秋先生在书中还对艺术、人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
探讨。
他对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独到的见解,让我对
这些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同时,他对人文关怀、社
会现实也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对社会、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雅舍》,我不仅感受到了梁实秋先生深邃的思想和
独特的文学魅力,也受到了他对生活、艺术、人文的启发。
我学会
了用一颗平和的心去体验生活,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感受艺术,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怀他人。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梁实秋先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他的思想和精神传承下去。
不读只品,萝卜汤的启示
萝卜汤的启示由萝卜汤梁实秋感悟到写文章不能写废话。
《萝卜汤的启示》是我看到的梁实秋的第一篇文章,几百字的小文章,当时是高中,在一间出租屋看见的,这本书应该是梁实秋全集之类的书,字号是6号,很小的字,估计有1000页,我看到的只留下100多页了,十几年了,现在还留着。
看完《萝卜汤的启示》,犹如清风扑面,因为这跟语文书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后来几乎看遍了梁实秋的散文,觉得他的文风一个词可以概括“微言小义”。
这篇文章说的是抗战时期梁实秋到了大后方重庆,在朋友家喝到了一道可口的汤,排骨萝卜汤。
喝汤的人都想知道做汤的技巧,或者叫秘诀。
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多放排骨、少放萝卜、少放水。
梁实秋不相信这么可口的汤的秘密就这么简单?结果自己动手一做,还真是这样。
这件事让梁实秋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文章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是不难办到的,少说废话,就是秘诀。
梁实秋上清华学校的时候,相当于中学,他的国文老师徐镜澄就是这么教他的,经常把梁实秋的文章1000多字删掉6、7百字,徐老师把这叫“割爱”。
我想起小学的时候,经常写作文,二年级的时候要写够200字,三年级要写够300字,以此类推,我的感觉就是刚适应了字数要求,就该升级了,写作文是苦事一桩。
经常是在写不够字数怎么办,多写成语,修饰的词汇多写,虚词助词多写“嗯、啊、吗、啦、的”。
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跟琼瑶剧似的,老师还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我没写出一篇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成年之后自己主动写东西,能写很多,因为是主观意愿要写,见识也比小时候多,心中本来就有东西,这跟老师要求你写是不一样的。
往往能写出真情实感,废话也少。
这和排骨萝卜汤是一个道理,你要到饭店吃饭,排骨汤的排骨不可能放太多,他还要挣钱呢,水和萝卜相对便宜,可以多放水和萝卜,但是又不能影响口味,饭店要在口味和制作成本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你要自己在家做就不一样了,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肯定是尽量把口味放在第一位的。
梁实秋就是这么一个心细的人,所以他才从这么多看似生活的、琐碎的、再平常不过的事物中抽丝剥茧,写出清新典雅、让我们感动或微笑的作品。
梁实秋雅舍谈吃美食散文
梁实秋雅舍谈吃美食散文虾,种类繁多。
"尔雅翼"所记:"闽中五色虾,长尺余,具五色。
梅虾,梅雨时有之。
芦虾,青色,相传芦苇所变。
泥虾,稻花变成,多在泥田中。
又虾姑,状如蜈蚣,一名管虾。
"芦苇稻花会变虾,当然是神话。
虾不在大,大了反倒不好吃。
龙虾一身铠甲,须爪戟张,样子十分威武多姿,可是剥出来的龙虾肉,只合做沙拉,其味不过尔尔。
大抵咸水虾,其味不如淡水虾。
虾要吃活的,有人还喜活吃。
西湖楼外楼的"炝活虾",是在湖中用竹篓养着的,临时取出,欢蹦乱跳,剪去其须吻足尾,放在盘中,用碗盖之。
食客微启碗沿,以箸挟取之,在旁边的小碗酱油麻油醋里一蘸,送到嘴边用上下牙齿一咬,像嗑瓜子一般,吮而食之。
吃过把虾壳吐出,犹咕咕嚷嚷的在动。
有时候嫌其过分活跃,在盘里泼进半杯烧酒,虾乃颓然醉倒。
据闻有人吃活虾不慎,虾一跃而戳到喉咙里,几致丧生。
生吃活虾不算稀奇,我还看见过有人生吃活螃蟹呢!炝活虾,我无福享受。
我只能吃油爆虾、盐火局虾、白灼虾。
若是嫌剥壳麻烦,就只好吃炒虾仁、烩虾仁了。
说起炒虾仁,做得最好的是福建馆子,记得北平西长安街的忠信堂是北平唯一的有规模的闽菜馆,做出来的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满满一盘虾仁,鲜明透亮,而且软中带脆。
闽人善治海鲜当推独步。
烩虾仁则是北平饭庄的拿手,馆子做不好。
饭庄的酒席上四小碗其中一定有烩虾仁,羼一点荸荠丁、勾芡,一切恰到好处。
这一炒一烩,全是靠使油及火候,灶上的手艺一点也含糊不得。
虾仁剁碎了就可以做炸虾球或水晶虾饼了。
不要以为剁碎了的虾仁就可以用不新鲜的剩货充数,瞒不了知味的吃客。
吃馆子的老主顾,堂倌也不敢怠慢,时常会用他的山东腔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信香。
"不用吃虾仁了,虾仁不新鲜。
堂倌和吃客合作无间。
水晶虾饼是北平锡拉胡同玉华台的杰作。
和一般的炸虾球不同。
一定要用白虾,通常是青虾比白虾味美。
但是做水晶虾饼非白虾不可,为的是做出来颜色纯白。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梁实秋 先生《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 以及小吃,文风自然亲切,其中的篇篇美文,怀古,论今,忆旧。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1 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里, 有多少人拜倒在‘美食’的裙下。
文人 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雅舍谈吃》一书中收录的大多是,梁先生在老北京各家吃过的招牌菜以及 小吃,文风自然亲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毫无矫揉造作,不似散文 倒有点像是杂文 了。
他虽不是像美食家对于美食如数家珍, 但他多的是一份文人对于生活的 感悟。
他写的大多数也都是老北京的家常菜, 例如: 窝头、 火腿、 咖喱鸡、 醋溜鱼、 鱼丸,也写饮酒、喝茶、康乃馨牛奶,亲切的就像是老一辈在对你唠嗑。
看着目 录就像看着一份份丰富大餐,就忍不住食指大动。
读着“芙蓉鸡片”你就会被饭馆跑堂的剥蒜、 剥葱、 剥虾仁的麻 溜劲给吸引住,读到说山东腔的堂倌说:“二爷!甭起虾夷儿了,虾夷儿不 信香”,堂倌与食客的画面感给吸引住。
然后开始挽起袖角也想试试放了 掐菜、黄瓜丝、萝卜缨、芹菜末四色面码的绝味杂酱面。
一口下去,是不是也会 吃得满面红光,酣畅淋漓? 梁实秋先生说:“虽然饮食是人之大欲,天下之口有同嗜,但烹调而 能达到艺术境界,则必须有充裕的经济状况。
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谈不到什么 食谱。
只有在贫富悬殊而社会安定、生活闲适的状态之下,烹饪术才能有特殊发 展。
”因此朱赢椿与梁先生不同之处在于,《肥肉》一书中更多的讲述一 代人,在那个满是饥饿的时代里,吃都实属不易,更不要说是肉。
而透过一块现 代人大多舍弃的油腻的食物,穿越历史,当或悲或喜的记忆纷至沓来,该是何等 矛盾的情感?听如今文坛上的才子们讲起那段与饥饿的共同记忆,不禁会有所触 动。
《萝卜汤的启示》 读后感
《萝卜汤的启示》读后感
一次偶然到朋友家做客,一碗普通的萝卜汤,生活中简单又平凡的一幕,一件简单不过的小事,梁实秋先生却从中悟出了写文章的道理,就像做萝卜汤,要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
正如鲁讯先生说的:“要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多看看。
”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过程,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掌握,多看看,多想想,才能悟中其中的道理。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详细描写了父亲艰难的爬上月台给儿子买桔子,这微胖的身影让作者流泪了,也深深的打动了读者,引起了大家情感的共鸣。
我们平时写作文时,感觉特别的难,其实我们缺少对生活中的观察。
我们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就能写出好文章。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250字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250字
梁实秋《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来有一种渐入佳境的看起来。
开头几篇真不觉得怎样
不好,只是开菜单子,心里觉得这书只适合铁片阅读吧?报社在报屁
股或者公众号连载一下,每天消闲读上一篇,倒也有趣。
渐渐读进去,是在食物之外看到了长期存在人的存在时。
忘不了那个说“莲子是从
莲蓬里剥皮出来”的耿直伙计,忘不了会亲自为懂得欣赏的老顾客上
为灶的名店老板,忘不了那些在抗战后方或初到台岛的艰难中,奇迹
般地做出种种地道美食招待好友的贤惠太太……不是说人因是风景的
灵魂吗?其实,人也是甜品的灵魂吧。
最后意外地看到了梁实秋回忆他夫人生平的一整篇文字,非常有《四
世同堂》里“大嫂”的风范而又过之,因为梁夫人是基本知识一位自
由恋爱的知识女性啦。
二人的爱情还真是跟传说中的一样,三年异地
恋都没有拆散。
梁夫人第一次在小家为婆婆做饭,把饭煮成粥,急得
哭了,从此发奋学习调酒,终成高手。
俗话说“有情饮水饱”,难得
这对有情夫妇可贵还都那么热爱生活,这也是世间能有此一部《雅舍
谈吃》的原因吧。
梁实秋之幸,亦我等之幸也。
是为读后感。
原味人品:人生萝卜汤
原味人品:人生萝卜汤
梁实秋有一次去到重庆,下榻在一位朋友家中。
晚餐时,朋友弄了几道菜,其中有一钵排骨萝卜汤。
梁先生抿了一口汤,随即夸赞味道甚美。
朋友的妻子则谦逊地说:“这汤实在是不够味的,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那才堪称一绝……”
梁实秋也认得杨太太,那是他另一位友人的妻子。
数日后,果真去了杨太太家中做客,并开玩笑说,他们一行是冲着喝汤来的。
席间,一大钵热汤端上来了,确实不同凡响。
排骨还是排骨,但酥烂、醇香而未成渣;萝卜也还是萝卜,却煮得透且未变泥。
汤汁鲜美,微烫,浓香,且黏稠。
大家每人舀上一小碗,一边喝一边大为赞叹,自然少不了要向主人讨教熬汤的秘诀。
杨太太不知是内敛还是狡黠,顾左右而言他:“没什么,这种家常小菜上不得台面的,不成敬意啊……”
大家似乎有点失望。
这时,一位心直口快,自以为是的朋友大声说:“我来宣布熬汤的秘诀,很简单,多放排骨,少放萝卜,少加水。
”众人忍俊不禁,哄堂大笑。
梁实秋先生后来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道:“从这一桩小事,我联想到做文章
的道理。
文字掷地而作金石声,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却是不难办到的。
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
现今,人们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有些打着养生汤招牌的店面装潢考究,但汤是水,料是渣,味道不够了就加味精和大料。
做汤如此,做人也是如此,华丽的外衣里边,少了一些真诚的东西。
其实做人,写文,跟熬萝卜汤都是同一原理,水分多了必遭唾弃,沉淀下来的肯定是原汁原味的人品。
(作者:许永礼)。
梁实秋《雅舍谈吃》简介
梁实秋《雅舍谈吃》简介梁实秋《雅舍谈吃》简介【梁实秋《雅舍谈吃》内容简介】他的文字——或在平淡朴实中流露风趣或在幽默诙谐中显现温厚。
融情趣、智慧、学问于一炉。
潇洒隽永,明丽生辉。
他的“雅舍”——梁实秋最为世人珍视的小品和杂文,饱含了他经历悲喜历练和世界观转变后,对人生的一种超脱体验。
他的性情——追求恬淡宁静:充满闲情逸致,襟怀清雅,有中国古代名士的遗风。
不圆于现实,而又着根于人性,令他的作品能超越时代和地域,历久常青。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
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
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才华的集中展示,如果您也喜欢吃,就和这位美食家一起去大饱口福吧!梁实秋文章集文人散文与学者散文的特点于一体,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重视文调,追求“绚烂之极趋于平淡”的艺术境界及文调雅洁与感情渗入的有机统一。
且因洞察人生百态,文笔机智闪烁,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晚年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更写得深沉浓郁,感人至深。
本书是其代表作的精选集《雅舍谈吃》,收录了:《醋溜鱼》、《酸梅汤与糖葫芦》等文章,让你在阅读之中如沐春风,也会让你在淡淡的沉思中品位人生的意义。
【梁实秋简介】梁实秋(1903―1987),20世纪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代宗师,给本世纪文坛留下了2000多万字沉甸甸的著译的文学大师.梁公散文自然、真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绚烂之极趋于平淡”;旁征博引、中西逢源等特色,我们从他的作品中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随笔,合成四卷本“雅舍文集”。
我们深信,只要抛弃偏见,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这位大师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之富和经泽之熏,走进一片高雅脱俗的美文世界。
【梁实秋《雅舍谈吃》精彩书摘】北平中秋以后,蟹正肥,烤羊肉亦一同上市。
口外的革肥,而少味,是北平人主要的食用肉之一。
雅舍谈吃读后感
雅舍谈吃读后感《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关于美食的散文集,读来令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场丰富多彩的美食之旅。
书中所谈的美食,并非仅仅是食物本身,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对文化的传承。
梁实秋先生以其细腻的笔触、渊博的知识和风趣的语言,将一道道美食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馋涎欲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
在《雅舍谈吃》中,我感受到了梁实秋先生对美食的热爱与执着。
他不仅仅是在品尝食物,更是在品味生活。
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还是高档餐厅的佳肴,他都能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欣赏和评价。
这种对美食的包容和尊重,让我明白了美食无贵贱之分,只要用心去感受,每一道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比如他写老北京的豆汁儿,那股独特的酸臭味道,在他的笔下却成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他并没有因为豆汁儿的特殊气味而嫌弃它,反而详细地描述了喝豆汁儿的讲究和乐趣。
这让我明白,真正的美食家不会因为食物的外表或者名声而对其产生偏见,而是愿意去尝试和理解每一种食物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梁实秋先生的文字还让我体会到了美食与记忆的紧密联系。
他在书中多次提到小时候吃过的美食,那些味道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成为了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
比如他写母亲做的核桃酪,那细腻香甜的口感,不仅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吃过的那些家常菜,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味道。
每当想起那些食物,心中总是充满了感动和幸福。
书中对各种美食的制作过程的描写也十分精彩。
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的技巧,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明了。
这不仅让我对美食的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厨师们的匠心和智慧。
比如他写烤羊肉,从羊肉的挑选到火候的掌握,再到调料的搭配,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学问。
通过他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那烤得滋滋冒油的羊肉,闻到了那诱人的香气。
此外,《雅舍谈吃》还让我了解到了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美食各具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萝卜汤的启示》
引导语:不吃是为了吃,这就是一代文学大师梁实秋在吃上的一番高论。
下文是小编收集他的《雅舍谈吃》散文集中的《萝卜汤的启示》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萝卜汤飨客,主人谦逊的说:“这汤不够味。
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
你去一尝便知。
”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天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家去餐叙。
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
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
每人舀了一小碗。
喔,真好吃。
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
大家都吃得直吧哒嘴。
少不得人人要赞美一番,并且异口同声的向主人探询,做这一味汤有什么秘诀。
加多少水,煮多少时候,用文火,用武火?主人只是咧着嘴笑,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这种家常菜其实上不得台面,不成敬意。
”客人们有一点失望,难道说这其间还有什么职业的秘密不成,你不肯说也就罢了。
这时节,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开腔了,他说:“我来宣布这个烹调的秘诀吧!”大家都注意倾听,他不慌不忙地说:“道理很简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
”也许他说的是实话,实话往往可笑。
于是座上泛起了一阵轻微的笑声。
主人顾左右而言他。
宴罢,我回到上清寺朋友家。
他问我方才席上所宣布的排骨萝卜汤秘诀是否可信,我说:“不妨一试。
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
”当然,排骨也有成色可分,需要拣上好的,切萝卜的刀法也有讲究,大小厚薄要适度,火候不能忽略,要慢火久煨。
试验结果,大成功。
杨太太的`拿手菜,不再是独门绝活。
从这一桩小事,我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
文字而掷地作金石声,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却是不难办到的。
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
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梁实秋先生出身于北京的书香门第,他从年轻时就饱览京城景致,遍尝了京城的美食;加之他好学多才,随手拈来,每吃必有品味之佳作,其作品融入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掌故、名人佳句,以及三教九流的雅俗文化,颇具饮食文化之品位。
在京三十多年,梁先生去过许多名菜馆、小吃摊,如八大楼、八大居、全聚德、烤肉宛等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
梁实秋曾在一些名馆就餐,并且还对一些地方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进行过考证和介绍,读来十分生动有趣。
比如他在介绍东兴楼拿手名菜“芙蓉鸡片”时,也介绍了东兴楼的来历:“东兴楼在东华门大街路北,名为楼其实是平房,三进又两个跨院,房子不算大,可是间架特高,简直不成比例,据说其间还有个故事。
当初兴建时,一切木料都已购妥,原是预备建筑楼房的,经人指点,靠近皇城根而盖楼房有窥视大内的嫌疑,罪在不小,于是利用已有的木材改建成平房。
据说东兴楼厨师来自御膳房,所以烹调颇有一手,这已不可考。
其手艺属于烟台一派,格调很高。
在北平山东馆子里,东兴楼无疑当首屈一指。
”
梁实秋曾常品食北平的“白切肉”,这道菜是京城“八大居”中砂锅居的名品,他曾对其描述说:“砂锅居是俗名,正式名称‘居顺和’,坐落在西四牌楼北边缸瓦市路东,紧靠着定王府的围墙。
砂锅居的名字无人不知,本名很少有人知道。
据说所以有此名称是由于大门口设了一个灶,上面有一个大砂锅,直径四尺多,高约三尺,可以煮一只整猪。
这砂锅有百年的历史,传说从来没换过汤!”
梁实秋在平日品吃之时,可谓是一边“品着历史”,“品着文化”。
《雅舍谈吃》中,专题描写了许多京城美食中的杰作,计有:全聚德、便宜坊的烤鸭;正阳楼、烤肉宛、烤肉季的烤羊肉;厚德福的铁锅蛋、核桃腰等;玉华台的水晶虾饼、汤包、甜汤核桃酪;致美斋的锅烧鸡、煎馄饨、爆双脆、爆肚;江兴楼的芙蓉鸡片、乌鱼线、虾籽烧冬笋、糟蒸鸭肝;忠信堂的油爆虾、盐焗虾等。
他描写北京全聚德、便宜坊之烤鸭,就写道:“北平烤鸭,名闻中外。
在北平不叫烤鸭,叫烧鸭或烧
鸭子,在口语中加‘子’字。
”他还援引《北平风俗杂咏》中严辰的《忆京都词·忆京都填鸭冠寰中》之诗句:“烂煮登盘肥且美,加之炮烙制尤工。
此间亦有呼名鸭,骨瘦如柴空打杀。
”
他谈及吃鱼,便描写说:“故都虽然尝不到黄河鲤,但是北平河南馆子制鱼还是有独到之处。
厚德福的瓦块鱼便是一绝……大凡烹饪之术,各地不尽相同,即以一地而论,某一餐馆专擅某一菜数,亦不容他家效颦。
瓦块鱼是河南馆的拿手,而以厚德福的最著;醋溜鱼(即五柳鱼)是南宋宋五嫂‘五柳居’的名菜,流风遗韵一直保存在杭州西湖。
《光绪顺天府志》中载有:‘五柳鱼,浙江西湖五柳居煮鱼最美,故传名也。
今京师食馆仿为之,亦名五柳鱼。
’北人仿五柳鱼,犹南方人仿瓦块鱼也,不能神似。
”
他在介绍北京的各种风味食品的同时,对各种美食的烹调方法和食用方法也进行了一些风格上的比较,其中不乏生动、幽默的文化内蕴。
在谈到北京的烤羊肉时,梁实秋就比较了正阳楼、烤肉宛以及烤肉季这几家著名烤肉馆吃法上的各自不同之处。
他说:烤肉宛烤肉炙子特别大,“十几条大汉在熊熊烈火周围,一面烤肉一面烤人。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而在正阳楼这座已经注入了近代北京士商阶层悠闲气息的饭馆中,其所用的“烤肉炙子比烤肉宛、烤肉季的要小得多,直径不过二尺,放在四张八仙桌上,都是摆在小院里,四周有四把条凳。
三五个一伙地围着一张桌子,抬—起一条腿踩在条凳上,边烤边饮边吃边说笑,这是标准的吃烤肉之架势”。
在这里,“烤肉用的不是炭,不是柴,是烧过除烟的松树枝子,所以常带有特殊香气”。
从上述描写中,不是可以看到北京这几家著名烤肉馆的不同文化氛围吗?
在谈及北京东兴楼和致美斋的名菜“爆双脆”时,梁实秋也信笔所及提起了北京的“爆肚儿”。
他说:“馆子里卖的爆肚儿以肚领儿为限,而且是剥了皮的,所以称之为肚仁儿。
爆肚儿有三种做法:盐爆、油爆、汤爆。
盐爆不勾芡粉,只加一些芫荽梗、葱花,清清爽爽;油爆要勾大量芡粉,粘粘糊糊;汤爆则是清汤氽煮,完全本味,蘸卤虾
油吃。
这三种爆肚儿吃法各有妙处……东安市场及庙会等处都有卖爆肚儿的摊子,以水爆为限,而且草芽未除,煮出来乌黑一团,虽然也很香脆,只能算是平民食物。
”不难看出梁先生对“吃”文化是颇有研究的。
梁实秋对北京各种风味小吃更是怀有特殊的情感。
梁先生曾在青岛住过一段时间,他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我在青岛住了四年,想起北平烤羊肉就馋涎欲滴。
”又说:“离开北平,休想吃到像样的羊肉。
”他对北平的“豆汁儿”也很有情致,每离京师,他就因想喝“豆汁儿”而不能自已。
1926年梁实秋赴美留学归国,他在前门火车站一下车,“乃把行李寄存于车站,步行到煤市街致美斋独自小酌,一口气叫了三个爆肚儿,三个品种一个不落,吃得我牙根清酸。
然后一个青油饼,一碗烩面鸡丝……”他曾感慨地说:“这顿饭,乃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
梁实秋自从1949年离开大陆在台湾生活近四十年,思念故乡之情一直萦绕着他。
细品其《雅舍谈吃》诸多脍炙人口的谈吃文章,可从中咀嚼出梁先生浓郁的乡思和乡情。
20世纪60年代,梁实秋在台北曾回忆说:“我如今闲时沉思,北平零食小贩的呼声俨然在耳,一个个如在目前。
”他在《北平的零食小贩》一文中,回忆了许多北京的美食美昧。
如灌肠、羊头肉、老豆腐、杏仁茶、豌豆黄儿、茶汤等小食品。
据说,梁实秋在台北几年来,早点一直都是油饼、油条为主,他说吃这些东西“天天吃也吃不厌”。
对于北京的传统小吃酸梅汤和糖葫芦,梁实秋也是非常喜爱的。
他说,信远斋卖蜜饯、冰糖子儿、糖葫芦,以糖葫芦为最出色。
梁实秋曾感慨:“离开北平就没吃过糖葫芦,实在想念。
” 他还对当年老北京的各种干鲜果品也非常想念,“三白的大西瓜、蛤蟆酥、羊角蜜、老头儿乐、鸭儿梨、小白梨、肖梨、糖梨、烂酸梨、沙果、苹果、虎拉车、杏、桃、李、山里红、黑枣、嘎嘎枣、老虎眼大酸枣、荸荠、海棠、葡萄、莲蓬、藕、樱桃、桑椹、槟子……不可胜举,都在沿门求售。
”……
梁实秋深爱故乡,更深爱故乡的各种风味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