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备考:必考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以及配套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突破训练:科举制度(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突破训练:科举制度(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突破训练:科举制度(附答案解析)1.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制度概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南北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 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B.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

C.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D.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

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

【答案解析】A(创始于隋朝)。

2.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前选拔官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B. 军功爵制在原则上排斥血缘宗法关系,所有参战的将吏、士卒,只要立有军功,都在赏功酬劳之列。

战国时的军功爵制则为庶民入仕提供了方便条件。

C.汉代采用的是孝廉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D.魏文帝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答案解析】C(汉代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

3. 下列有关古代科举各级考试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2021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90题(附解析)

2021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90题(附解析)

2021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190题(附解析)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练(判断题)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表示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已经开始推行,一直沿袭至清末。

()[开拓]隋唐时,三省同为最低政务机构,通常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表决,尚书省管继续执行。

中书省长官表示中书令,门下省长官表示侍中,尚书省长官表示尚书令。

尚书省所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选任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21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21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21全国卷ⅰ)兵部就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理全国武官采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握孝廉”就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为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实地考察情况,将未官职的士人所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2021届高考常见5类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详解

2021届高考常见5类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详解

2021届高考常见5类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及详解一、古代历法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

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解析:“人定”在“黄昏”之后。

(《孔雀东南飞》中有“奄奄黄昏后,寂寞人定初”)2.旦日,太阳初出、天亮时,或指明天、第二天,也特指农历正月初一。

(×)解析:“旦日”有“初一”的意思,但没有“正月初一”的意思。

3.“十天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纪月、纪日。

(√) 4.阴历和阳历的区别在于阳历(公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迟一个月左右,和我国的气象、物候的对应关系不如阴历强。

(×)解析:阳历的年月日比阴历的要早一个月左右。

5.“晦”,指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既望等。

(×)解析:“晦”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二、科举制度判断下列各句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的正误。

1.“公车”,汉代官署名。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2.“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源于明代。

(×)解析:起源于隋朝。

3.“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4.“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 解析: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5.“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解析:乡试:是指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

6.“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前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含答案)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从而形成了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

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邑,就是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

C.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

D.谥,在此处是大臣死后,朝廷赐予的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称为“中国”。

B.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名义节制兵马。

C.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D.古代的官员因为年龄或别的原因辞官不做了,称“致仕”或“休致”,也指官员退休。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祚等等。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常识习题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常识习题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常识习题在常识考试中有时候也会考到中国古代的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选官制度等,多有涉及。

在选官制度这一维度内,以往真题中最常见的便是科举制度,也是我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选官制度之一。

基本介绍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

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历史上“科举”一词相符合的,只有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制度设立基本沿革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永制。

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由兵部主考。

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考试1. 科举历史“科举”为分科举人之意。

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杨坚,继行于隋炀帝杨广。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爱好文学,置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后代科举考试文字的开始,又设明经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史书上看,杨广推广科举选仕制度,并非是政治作秀。

当年确实是出于选拔优秀人才的需要。

到了唐代,科举场上走出了“状元”。

进士第一就是状元,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考场上的冠军。

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此后,“状元”就成了优秀学子的代名词。

具体说,古代“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考试的规矩很多,而且相当复杂。

完整程序有乡试、会试、廷试,即地方、中央、皇帝三级考试。

大家熟知的,是考试地点设在各省的乡试。

乡试也称乡闱,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

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2. 科举制度的考试等级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未考中前叫“童生”“童子”。

考中后称“生员”“秀才”。

(2)乡试每三年考一次,参考者秀才,及格者员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考期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3)会试是在乡试的基础上开展的。

时间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地点京城礼部官衙,考中后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贡士才有参考资格。

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

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3.科举的文武分科如同现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样,古代的状元更难考取。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精讲精练:科举制度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精讲精练:科举制度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考语文文化常识精讲精练:科举制度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1科举制度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廷试是指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也称“殿试”,又称御试。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明经科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科目之一。

隋朝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D.凡本省的秀才和监生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会元。

2.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共收录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手法分为赋比兴三种。

B.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从隋代开始,到清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C.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D.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包括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仕,是仕途已经结束了,即被贬或流放。

B.左除、左降、左转均表示降职。

C.乞骸骨,是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D.选,是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4.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B.考中进士又称“折桂”,“披官锦”,“及第”等。

C.博士是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

D.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殿试。

5.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和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

B.诸生是指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及第是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有关科举制的例题

有关科举制的例题

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思考:隋朝为什么要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师:科举制创立前(魏晋以来),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

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意义:从此门弟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人物贡献诞生阶段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完善阶段第4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学案●精题精讲例1在中国封建社会,获取秀才、举人、状元这些功名称号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致富C.作战建立战功D.经商成为富商巨贾例2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朝B.常设的主要科目有进士和明经C.进士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D.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我夯基我达标1.隋唐之前的选官主要凭()A.才能B.家世背景C.思想进步D.勤劳2.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的选拔官吏的制度是()A.科举制B.九品中正制C.推荐制D.自荐制3.下列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B.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C.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4.进士科中,主要测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能力的项目是()A.策问B.杂文C.经史D.诗词5.在科举制创立之初,李世民曾有一句名言。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教育科举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教育科举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教育科举教育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合适的人才进入官府任职。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考试评选合适的人才,使其有机会进入官府任职。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2. 请简述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唐代,唐太宗设立明经科,唐玄宗扩充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建立。

随后,宋代继续发展科举制度,并在宋仁宗时期设立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成为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直到清末废止科举制度。

3. 请列举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流程?乡试:由县举行,考察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经义、史书、文章、诗歌和词曲等。

合格者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由省举行,考察学问和才德,主要内容包括经义、史书、文述和题对等。

合格者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察政治能力和礼仪,主要内容包括策问、论述和诗词等。

通过殿试的考生即可取得进士头衔。

4. 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起到了选拔人才、提高官员素质、推动教育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科举考试,社会上的人才得到机会晋升,底层百姓也有通过竞争进入官府的可能。

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公平,并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注重记忆和死读书而不注重实际能力,造成了一些文人官僚的产生,以及对于其他才能的忽视。

此外,科举考试对于女性和农民等社会群体的限制也是一个争议点。

总体来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对于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必考)2021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必考)2021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100题

(必考)2021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100题01古代文化常识100题1.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

②(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

③(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④(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

镬,古代的一种鼎。

⑤(上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

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的位置。

大夫比卿低一等。

⑥(御史)战国时的史官。

秦代始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管理国家重要典籍,接受百官奏事等。

⑦(黄门驸马)宫中掌管宫门守卫的官员。

⑧(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⑨(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对秀才的雅称。

⑩(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也是天子的象征。

(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与之同义的还有“致仕”。

(视事)指上级官员到地方视察工作。

(下车)官吏初到任。

A.①③⑤⑥⑨⑩B②④⑦⑧C①②④⑧⑨D.③⑤⑥⑩2.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恨歌》中“梨园弟子白发新”的“梨园弟子”,是指唐玄宗在梨园里教练出来的一批艺人,后来称戏曲界为“梨园行”。

B.《过小孤山大孤山》中“列置烽燧”的“烽燧”即烽火,是古代边防报警信号,夜间燃的火称为烽,白天烧的烟称为燧。

C.《伶官传序》中“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的“少牢”指祭祀时用的牛、羊、猪各一头,羊、猪各一头则称为“太牢”。

D.《祭十二郎文》中的“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韩老成,他在家族中排行第十二,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科举制文化常识(最全)

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一.科举知识简介【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 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 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 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 共分四级: 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以“四书”文句为题, 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

举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2.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 称“大比”。

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 取中者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山皇帝亲自主持, 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 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土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 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以上的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即所谓“三元”。

二.身份:1.【童生/儒童】凡应考生员(秀才)之试者, 不论年龄大小, 皆称儒童, 习惯上称为童生。

2.【生员/序生/秀才/茂才/相公】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秀才分三等, 成绩最好的称“廪生”, 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 不供给粮食, “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 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取得秀才资格的人, 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

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 而称秀才为茂才, 《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 表示讽刺。

本系优秀人才的通称。

汉代以后, 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科举制度知识点高三

科举制度知识点高三

科举制度知识点高三科举制度知识点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高级官员选拔制度的总称,起源于隋朝,兴盛于唐宋两代,终于清朝康熙年间废除。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关于科举制度的一些知识点。

一、背景和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朝,隋文帝时期由于政治改革的需要,将选拔官员的方式由世族世袭制改为通过考试的方式。

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科和明法科两科,取士制度逐渐形成。

此后,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并且开创了进士科,成功培养了大批文武全才,成为了后来的典范。

二、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县试、省试和殿试。

首先是县试,一般在考生的县城举行,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诗词和文章,考试以策问答形式进行。

通过县试合格的考生可以参加省试,省试是在省会城市举行的,内容比县试更加深入,包括经义的解释和分析等。

省试合格的考生可以进入最后的殿试,殿试在皇宫中进行,由皇帝亲临主持,内容包括面圭、言官质问和诗文考试。

最终通过殿试的考生即为及第,可以获得功名利禄。

三、科举流程科举考试是一个长时间的选拔过程。

首先是报名,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并交费。

接着是县试,考生需要前往指定地点参加考试,通过后方可参加省试,合格后再进入殿试。

在每个阶段的考试中,只有成绩优异的考生才能晋级下一轮的考试。

整个流程历时数月,考生需要经历连续的考试压力和紧张的复习备考。

四、选拔对象和限制条件科举制度在初期主要面向具备一定财产和家世背景的士族子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制条件逐渐减少,几乎所有有一定学识的男子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女性和低层民众仍然无法参加科举考试,这一限制直到近代才被废除。

五、影响和局限性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促进了社会流动和文化传承,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人和官员。

科举制度还培养了广泛的知识阶层,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笔墨之学,忽视实际能力和才干,局限了中国官僚体制的发展。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

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题练习1.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长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B.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比如七月的“节气”是立秋,“中气”是中秋。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家代表人物,提出“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的主张,宣扬“仁政”,反对战争。

D.科举制度是指古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共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级,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2.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A.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B.族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族"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 双鲤” “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亚元”。

D.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 加冠” “不感”“ 始龁” “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特写以形象化的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兼具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明清科举时,秀才或监生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如“范进中举”。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据战国时史料编写的国别体断代史,《唐雎不辱使命》即出自此书。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用“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耳顺”指六十岁。

B.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屈原》是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代表作,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借屈原的时代来反映当时的时代。

2021高考文化常识

2021高考文化常识
十岁 ×
• 42、乡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闱,考场),第一名叫解(jiě)元。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
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第一名叫会元。×
“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洪武”就是朱元璋的年号,一个皇帝只能
有一个年号。×
• •
3321、、归“, 黔旧 首指 ”女 ,子 秦出 朝嫁对。百归姓宁的,称已呼婚,女平子民回以娘黑家巾省裹视头父,母故。名√。常见的对百
姓的称谓还有黎民、黎庶、黎元、布衣、生民、庶民、青衫、氓等。×
• 33、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如愚、鄙、敝、卑、窃、拙、小、舍、家、
• 7、“守”是指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加”
是指加封,是皇帝特意赐给实权性的官衔或爵位。 ×
• 8、“六部”中的礼部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吏部
则土主 地管、官户吏 口的 、任 税免 收、 等考。核×、升降和科举取士。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
• 9、“除”“拜”表示授予官职,“拔”“擢”表示提拔,“兼”“领”表
文化常识判断题
• 1、“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 2、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
得官职。乞骸骨,是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 3、明朝的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从低到高依次是乡试、院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
• 25、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
“御极”。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汉代建立的察举制到东汉末年流于形 式,出现了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 居” 的现象。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 荡,汉代 “乡举里选” 的察举制度已经无法 实行。
曹丕即位后,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即 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 廷再按品授官。九品中正制在实施初期,在 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选士腐败的局面。但随着 门阀士族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职几乎全部 被其所把持。
「科目不同」 高考的考试内容包括人文 科学、自然学
科等各领域,内容十分广泛。而科举考试以 经史文学为考试内容,明清以后考试内容以 程朱理学为主,以八股文为考试文体。 「录取人数不同」
高考的录取率基本在60%以上,些省 份甚至更高。而科举的录取率极低,明清时 期乡试举人的录取率仅为1%左右,而且是 三年一次(恩科除外)。
>乡试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考上的人
叫 “举人”。考试的第一名称为 “解(jie) 元”,第二名称为 “亚元”。
>会试 乡试次年的三月份,将会在京城礼部举
行会试,考上的人叫 “贡士”。考试的第一 名称为 “会元”。
>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 “三甲” 录 取:
一甲三名赐 “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 “状元”,第二名称为 “榜眼”,第三名称为 “探花”,合称 “三鼎甲”。
每年举行的科举考试则称为 “常科”。常 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 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 举等等。唐朝对秀才要求特别高,结果士人 很少应试秀才,不久秀才一科就废罢了。此 后 “秀才” 成为对一般读书应举者的通称。
唐代科举考试的生源主要有两种: 一是由学校出身,叫 “生徒”。二是州县 地方官以考试选拔贡士,叫 “乡贡”
【科举制的发展过程】

关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题目

关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题目

关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题目
以下是一些关于科举考试文化常识的题目:
1.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主要考察哪些内容?
A. 时务策和诗赋
B. 算术和文学
C. 武艺和骑射
D. 经义和书法
2.科举考试中,哪一阶段被称为“乡试”?
A. 院试
B. 会试
C. 殿试
D. 县试
3.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科目不是常设科目?
A. 明经
B. 进士
C. 俊士
D. 明法
4.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称号是用于会试的?
A. 解元
B. 贡生
C. 会元
D. 榜眼
5.科举考试中,殿试通常由哪位皇帝亲自主持?
A. 太子
B. 宰相
C. 大臣
D. 皇帝
6.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称号是用于殿试的?
A. 进士
B. 解元
C. 会元
D. 榜眼
7.科举考试中,“院试”通常在何时举行?
A. 每年
B. 每三年
C. 每五年
D. 每十年
8.科举考试中,“进士”的及第者被称为什么?
A. 解元
B. 会元
C. 贡生
D. 进士
9.科举考试中,“明经”和“进士”两科在哪个
朝代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10科举考试中,“武举”主要考察哪些内容?
A. 文学
B. 武艺
C. 书法
D. 算术
1.。

历史复习题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复习题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复习题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选拔制度,旨在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官。

这一制度起源于隋朝,成熟于唐朝,经历了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演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展开讨论。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当时隋文帝杨坚推行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以选拔政府官员。

隋朝的科举制度也由于其不公平和腐败而被废弃。

随后,唐朝在隋朝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推行了进士科举制度。

进士科举主要通过乡试、殿试来选拔人才,其中殿试是取得进士称号的关键一环。

进士科举制度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公正,也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进入宋朝,科举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善。

宋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级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其中,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

而会试则是每年举行一次,是选拔出口试的重要环节。

最后,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环节,通过殿试的考生可以获得进士称号。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延续了宋朝的考试形式,但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明朝在科举制度中增设了庶吉士科,并取消了进士及格后的殿试。

清朝在科举制度中增设了举人科,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为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流动提供了一种途径。

通过科举制度,不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能,都有机会考中进士、举人等科举职位,成为官僚,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其次,科举制度为中国官方选拔人才提供了一种客观、公正的方式。

科举考试采取了匿名制度,减少了附庸风气和权力干预的可能,确保选拔出的官员具备一定的才干和道德素质。

另外,科举制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科举制度注重经典文化的学习,对科技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较低,导致了科举取士的偏重文学和政治能力,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三、科举制度的结束与影响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备考:必考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以及配套习题
释义
汉代选拔官史制度的一种形式。

察举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

由侯国、州郡的地
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举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


《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汉代避刘秀讳,
称秀才为茂才)
也是汉代选拔官史制度的一种形式。

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辟,
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史任用属史,再向朝廷推荐。

《张衡传》:连辟
公府,不就。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
科举制
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

明朝明朝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

共分四级(见后表)。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定制。

隋文帝废除世袭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

炀帝时始置进士科。

唐代置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置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

诸科之中,为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

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

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

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经义。

元、明、清均用其法。

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需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

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二)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
内容
项目
考场
生员及监生
举人
子、卯、午、
酉年八月,
桂榜
解元
释义
明、清两代时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

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
试”。

应考者称童生,未被录取者虽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
者隶州、厅)试与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县学习,称“入学”。

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

《促织》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8国子监
参见“太学”条。

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9书院
学官名。

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官名。

“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

《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钟毅公视学京畿。

”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
24.出身,科举考试考中者的身份资格,赐出身指赐给未考中者以相应的身份资格。

()
25. “进士”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
26. 制举,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等。

()
27.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

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

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

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

()
28. 五经,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从汉代起成为国家科举考试的科目。

()
答:扩大范围,“从汉代起成为国家科举考试的科目”的说法错误,汉代没有科举,科举是从隋朝开始的。

29. 进士是清代科举的最高功名。

经会试殿试取中后,方能称进士。

()
30. 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

()
31. 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登科源于科举制度,当时的科举考试过后, 通过发科榜,即黄榜,来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录用。

()
32. 从隋唐至明清,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以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
答:唐高宗武则天时代,开始最受重视。

33.同年:科举时代称同榜或同一年考中者。

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

()
34.同年:科举时代指同年考中的或是同年龄的人。

()答:“或同年龄的人”不对
35.当第:指应当能考中科举。

第,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列入的等第,也指取得功名。

“及第”指科举考中,“落第”“不第”指科举没考中。

()
36.“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
37.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

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
38.“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可以进授爵位。

科举共分四级:乡试、院试、会试和殿试,每级考中都可金榜题名。

()
答:考中进士才称金榜题名。

39.进士甲科:唐宋时进士分甲乙科,明清时期通常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

()
40.登第,即登科。

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

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
41.经义,是古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以经书中文句为题,让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

()
42.诸生,文中指的是在州府学习的学生。

诸生本指众有知识学问之士或在学读书的学生,明清时期指经科举考试考取秀才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
43.明经,唐代科举中的一种主要科目。

始于汉武帝时期,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得名。

()
44.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
答: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45. 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为进士。

()
46. “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
47. “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

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
48. 古代科举考试,通过殿试者称为“进士”,分为三甲。

一甲第一名状元,赐进士及第: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出身:第三名探花,赐同进士出身。

()
答:“进士”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49. 恩科,始于宋代,明、清亦用此制。

清代在于正常科举外,逢皇帝即位或朝廷庆典,特地开科考试,也称“恩科”。

陈步瀛是乾隆年间恩科会试的鼎元。

()答:会试第一名称“会元”。

“鼎元”是殿试第一,即“状元”的别称。

50. 进士,是指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

凡殿试应试者谓之举人,中试者称为进士。

及第者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答:殿试应试者称贡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