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ec435a4431b90d6d85c747.png)
23一国收入的衡量一、经济的收入和支出·GDP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和用于经济中物品与劳务产出的总支出。
·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GDP衡量货币流量。
·两种计算GDP方法:加总家庭对于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工资、租金和利润的总收入。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1、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几点说明·GDP使用市场价格。
·GDP不包括非法生产与销售的东西和家庭内的生产和消费。
·GDP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
·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和无形的劳务。
·GDP不包括过去(一年或一个季度之外)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用两种算法算出的GDP差额为统计误差。
3、其他收入衡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永久居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GDP+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经济中设备和建筑物存量的磨损或消耗)·国民收入: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赚到的总收入。
=NNP–间接的企业税+企业补贴·个人收入:家庭和非公司制企业得到的收入。
=国民收入–留存收益(公司获得但未支付给其所有者的收入)-公司所得税–对社会保障的支付+家庭从其持有的政府债券中得到的利息收入+家庭从政府转移支付项目中得到的收入三、GDP组成部分·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C+I+G+NX=Y·消费: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投资: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消费支出和总投资):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转移支付:改变家庭收入却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不用于交换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计入政府购买。
经济学原理 曼昆(宏观部分答案)
![经济学原理 曼昆(宏观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a6d02304a1b0717ed5dd2d.png)
经济学原理曼昆(宏观部分答案)第八篇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 既衡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 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
因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
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06efcc551810a6f524862a.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答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答案)】>第二十三章一国收入的衡量复习题 1 .解释为什么一个经济的收入必定等于其支出? 答:对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因为每一次交易都有两方:买者和卖者。
一个买者的1 美元支出是另一个卖者的1 美元收入。
因此,交易对经济的收入和支出作出了相同的贡献。
由于gdp 既衡量总收入 135 又衡量总支出,因而无论作为总收入来衡量还是作为总支出来衡量,gdp 都相等.2 .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
因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3 .农民以2 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 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 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 答:对gdp 的贡献是3 美元。
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4 .许多年以前,peggy 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 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 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5 .列出gdp 的四个组成部分。
各举一个例子.答:gdp 等于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消费是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汤姆一家人在麦当劳吃午餐.投资是资本设备、存货、新住房和建筑物的购买,如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一个汽车厂.政府购买包括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如海军购买了一艘潜艇.净出口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生产的物品(出口)减国内购买的外国物品(进口)。
【精品PPT】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
![【精品PPT】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47948db8f67c1cfbd6b817.png)
$12,000
$10,000 $8,000 $6,000
真实GDP(基
年是2000年)
$4,000 $2,000
名义GDP
$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34
23.4.2 GDP平减指数
• GDP平减指数是对总体价格水平的衡量 • 定义:
西方经济学(宏观)
曼昆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
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总体经济变量 的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 – 失业(unemployment) – 通货膨胀(inflation) – 国际收支与汇率(balance of payments and exchange rate)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物品:为终端使用者所准备 中间物品:生产其他物品的一种组成成份或要素 GDP只包括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中间物 品的价值已经包含在最终物品的价值中
一国收入的衡量
15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 Linkage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 Foundation )
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行为(宏观)是以构成经济的个别单位(微观)的行 为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关心资源配置(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宏观 经济学关心资源利用(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知识点梳理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080d787cd184254b353590.png)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知识点梳理第一讲: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宏观经济学1、研究整体经济现象的学科:短期(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2、特点:问题复杂;理论多样;经验各异3、基本变量(1)国民收入的衡量:A.国内生产总值GDPa.定义: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b.通过交易增加了GDP;分工越细,GDP会增加c.最终:不包括中间物品;生产的: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税收可以算一个国家内:指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内。
区别国民生产总值GNP,按产权来分(统计太麻烦,过时了,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方便统计;GDP的影响大于GNP)d.GDP衡量方法:①附加值法:生产过程各个阶段创造的附加值之和②收入法:所有生产要素有所这的收入之和(工资、利润、地租、利息)③支出法:消费主体的支出之和Y=C+I+G+NXe.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GDP的增长速度不同寻求生存阶段:较为缓慢经济起飞阶段(中国):满足物质生活,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增长快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美国):较为平缓f.不同发展阶段GDP的构成不同g.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GDP平减指数:(名义GDO/实际GDP)×100,衡量相对于基年物价水平的现期物价水平(增长率已经去掉了通货膨胀的影响)h.潜在GDP:所有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达到的GDP(充分就业GDP)超过潜在GDP就是经济过热(over heated)i.GDP作为衡量经济水平的标准的缺点①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生活水平②不能反映一个国家产品和服务的结构③不能反映产品和服务的进步④ GDP 的统计有一定的误差B . GDP 与福利经济最好的衡量指标,但不完美,没有包含闲暇、环境质量以及市场之外的活动。
C . 其他指标GNP :NNP :国民生产净值(=GNP-折旧)NI :国民收入(=NNP-间接税)PI :个人收入(=NI-企业未分配的收入)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PI-所得税)(2) 物价水平的衡量 A 、 消费物价指数(CPI ): 注意数量都是基期的数量通货膨胀率:通常公布的相邻两年的比较经济景气容易产生通货膨胀对比GDP 平减指数:GDP 包含所有产品,CPI 包含消费品B 、 生产物价指数(PPI ):PPI 带动CPI 变动,先于CPI 变动(3) 失业A 、 失业者的定义: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或等待新工作的人;劳动力不包括:未成年,退休的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人,不找工作的人B 、 失业的类型① 摩擦性失业:跳槽,资源性失业② 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的季节性特征(滑雪场)③ 周期性失业:经济危机造成的④ 结构性失业:行业衰落,经济结构变化C 、 失业的衡量劳动力=就业者人数+失业者人数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D 、 自然失业率与周期性失业率第二讲 宏观经济理论模型一、收入-支出(Y-AE )模型A 、 简单的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AE=C+I+G+NX (AE :aggregate expenditure )消费支出 , :自主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 ; :可支配收入其中 (税收)根据宏观经济均衡:总收入=总支出Y=C+I+G+NX联立求解: t 0t 00PQ CPI 100P Q =⨯∑∑11100%t t t CPI CPI P CPI ∙---=⨯B、整体经济中Y=C+S=C+I,则I=S(储蓄和投资相等)私人储蓄:Y-T-C;公共储蓄T-G;储蓄S=Y-C-G=私人储蓄+公共储蓄二、AD-AS模型A、总需求:在任何物价水平上经济中需求的所有物品与劳务量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①财富效应:物价下降,更富裕,消费上升,需求量增大②利率效应:物价下降,持有货币数下降,货币供给上升,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增加了需求量③汇率效应:物价下降,利率下降,投资者偏好外国投资市场,本币贬值,刺激了净出口,增加了需求量B、总供给:在任何物价水平上企业生产并销售的物品和劳务总量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beaf74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e.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1篇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封闭经济(closedeconomy)答:封闭经济又称“孤立地区的经济”、“闭关自守的经济”,指不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在这样的经济中,没有人同该经济以外的任何人有任何业务或贸易往来,即封闭经济不允许有任何越境的进出口。
在宏观经济学中,它是只包括个人、厂商和政府而没有国外经济部门,因而又称之为“三部门经济”。
现实中并不存在封闭经济,这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
建立“封闭经济”假设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能由简单到复杂地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有利于分析经济中最基本的总量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就是在排除国际经济往来影响的情况下,分析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如何决定国民收入与就业。
这个假设符合经济学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的分析思路。
2.开放经济(open economy)答:开放经济是与“封闭经济”相对而言的,指自由地与世界其他经济进行交易的经济。
“开放经济”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外经济部门等四个部分,所以又称之为“四部门经济”。
开放经济既考虑了消费、投资和政府预算对一个经济体产生的影响,也考虑到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对一个经济体的影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开放经济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只要具有对外经济联系就算得上开放的经济。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全ppt课件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宏观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5e4b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a.png)
决定因素
工资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 生产率、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差异、地区差异等。
模型
工资水平决定模型主要有边际生产力模型、均衡价格模 型和集体谈判模型等。其中,边际生产力模型认为工资 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均衡价格模型认为工资由劳 动力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集体谈判模型则强调工会等 组织在工资决定中的作用。
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 际收支平衡等。
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实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 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总需求和物价水 平。
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需要密切合作,共同 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04
产品市场与价格水平决定
产品市场概述及结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存在大量买者和卖者,产品同 质,资源自由流动,信息充分 。
寡头市场
少数几个卖者控制市场,产品 可能同质或存在差异,资源流 动受限制,信息不充分。
产品市场定义
产品市场是商品和服务进行交 换的场所,反映了供给和需求 之间的关系。
垄断竞争市场
任务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国民收入决定因素及经济增长的原因、研究国家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分析如何运用诸如收入政策与人力政策等微观经济政策来改善宏观经济的运行。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 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 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30610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4f.png)
d
d
IS0
IS0
LM
E1 E0
E
y0
y0 yI1S1
IS1
y
y1
30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六、财政政策
的机制和效果
(2)LM曲线越平缓
r
投机需求对利率越敏感
交易需求对收入越不敏感 rr0
政策效果越大
r0
IS
IS
LM
E0 LM
E
E
rmk y hh
o
y0 y0 y1
y
y
31
第三节 需求管理(二) ——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 需求管理政策(一)
——财政政策 第三节 需求管理政策(二)
——货币政策 第四节 供给管理政策 第五节 对外经济管理政策
1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 济政策
需求管 理政策
供给管 理政策
对外经 济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指数化政策 就业政策 增长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
12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 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又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
策”,指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主 动地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 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
13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二、自动稳定 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出售政府资产
22
需求管理(一)——财政政策:五、赤字与公 债
2、赤字、公债、利息的恶性循环
赤字
公债
利息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8a968ab1c77da26925c5b065.png)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 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 经济。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以下三个职 能: (1)发行国家货币。 (2)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具有 两大功能:一是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另一 重要职能是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同时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 业务。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以影 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在短期 内,财政政策主要影响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这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 。 (一)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将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 的过程。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 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在经济高涨时期或通货膨胀情况下,中 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收缩贴现的数量,减少 商业银行的储备金,从而限制商业银行发放 的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 总需求,达到消除通货膨胀的目的。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经常采 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紧缩信贷 。但这时企业感到有利可图,仍愿增加贷款 ,扩大投资,商业银行也愿扩大放贷,这使 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
减少政府支出 经济繁荣时期 增加政府税收 抑制私人消费和投资 抑制消费和投资
图11-2 紧缩性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除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还有一种财政政策叫中性财政政策。它是 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 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bb442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5.png)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经济学原理 曼昆宏观
![经济学原理 曼昆宏观](https://img.taocdn.com/s3/m/66d367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1b.png)
经济学原理曼昆宏观
经济学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其中宏观经济学主要关注整个经济体系的总体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和宏观经济指标的测量。
其中,国民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经济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段时间内一个国家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增长速度的指标,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和经济稳定性。
失业率则反映了一个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情况,是衡量经济繁荣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产能和生产率来实现。
生产能力取决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素质提高。
生产率则是指每单位生产要素输入所创造的产品数量,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还研究了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原因和机制。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从高点到低点再到高点的周期性波动。
这种波动可以归因于内外部的经济冲击,包括政府政策、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变化以及国际经济情况等。
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政府可以采取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的政策。
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通过
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的政策。
这些政策的实施需要在保持价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
总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调节机制,以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控。
通过研究宏观经济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经济中的各种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c557e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5.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复习笔记1.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的两个假设(1)经济的GDP是既定的,⽤真实GDP衡量的⼀个经济物品与劳务的产量是由⽣产要素供给和所得到的投⼊变为产出的⽣产技术决定的。
(2)经济物价⽔平是既定的,物价⽔平的调整使货币的供求平衡。
2.开放经济的可贷资⾦市场开放经济的可贷资⾦市场中,可贷资⾦的供给来⾃国民储蓄(S),可贷资⾦的需求来⾃国内投资(I)和资本净流出(NCO)。
由于资本净流出既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所以它既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由国内投资引起的可贷资⾦需求。
可贷资⾦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取决于真实利率。
真实利率对国民储蓄和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均有影响。
利率调整使可贷资⾦的供给与需求平衡。
在均衡利率时,可贷资⾦供给正好与需求平衡。
3.外汇市场真实汇率是由外汇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外汇的供给来⾃资本净流出。
由于资本净流出不取决于真实汇率,所以,外汇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外汇的需求来⾃净出⼝。
由于较低的真实汇率刺激了净出⼝(从⽽增加了为这些净出⼝⽀付需求的外汇量),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在均衡的真实汇率时,⼈们为购买外国资产⽽供给的外汇数量正好与⼈们为购买净出⼝⽽需求的外汇数量平衡。
4.开放经济中的均衡(1)资本净流出:两个市场之间的联系在可贷资⾦市场上,供给来⾃国民储蓄,需求来⾃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且真实利率使供求平衡。
在外汇市场上,供给来⾃资本净流出,需求来⾃净出⼝,⽽且真实汇率使供求平衡。
资本净流出是联系这两个市场的变量。
在可贷资⾦市场上,资本净流出是需求的⼀部分。
在外汇市场上,资本净流出是供给的来源。
资本净流出的关键决定因素是真实利率。
图32-1表⽰利率和资本净流出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
这条资本净流出曲线表⽰可贷资⾦市场和外汇市场之间的联系。
图32-1资本净流出如何取决于利率(2)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在图32-2(a)中,可贷资⾦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真实利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b512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a.png)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宏观经济学三面等价原理
![宏观经济学三面等价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d5e65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0.png)
宏观经济学三面等价原理
宏观经济学三面等价原理是指宏观经济中总产出(GDP)、总支出和总收入是相等的。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整个经济体的总产出(GDP)等于总支出。
总支出包括个人消费支出、企业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
2. 总支出等于总收入:整个经济体的总支出等于总收入。
总收入包括个人的工资和薪水、企业的利润、政府的税收收入和转移支付以及净出口的收入。
3. 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整个经济体的总产出(GDP)等于总收入。
这是由于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三面等价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在整个经济体中,产出、支出和收入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
这一原理对于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平衡和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是指在经济学范围内,对人类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进行系统分析、阐述经济规律、解释经济现象的一般性原则和基本理论。
宏观经济学是指对整个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的总体分析、研究和预测。
以下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阐述如下原理:
一、经济增长原理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的过程。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济增长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劳动生产率增长和资本积累。
劳动生产率提高是指单位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数量增加,主要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实现。
资本积累是指企业和个人通过储蓄和投资来增加生产资本的数量,从而增加生产规模和产出量。
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力。
二、货币原理
货币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货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交易媒介、计算单位和价值储存器。
货币在经济中的发挥效用是在于货币的增长速度要和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相匹配,因为货币的增长速度过快会导致通货膨胀,货币的增长速度过慢则会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货币供应量的调整控制以及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经济原则。
三、失业原理
经济稳定增长不仅涉及到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还需要解决人民就业的问题。
失业原理是针对宏观经济中劳动力的失业现象的解释。
它分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对应的是经济结构变化的改变,原职业岗位的消失、替代或改变,而没有相应的新的工种可以提供让失业的劳动力重新就业的机会;摩擦性失业则是就业空缺和求职工人之间信息沟通的问题,导致就业岗位需要的人员和找到工作的人员的时间、地域等方面上的错配。
减轻失业需要政府有针对性推出减税、扩大公共支出以及资本市场政策等多种措施。
四、通货膨胀原理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上涨的过程。
通货膨胀来源主要是货币过量发行而货币需求不足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供需失衡引起的通货膨胀。
货币过量发行的原因在加强货币政策管控的同时,需要严格实行财政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实现经济总量和货币总量的增速平衡;而供需失衡则是需要政府加强价格管制和优化消费政策的重要措施。
五、经济波动原理
经济波动是指在一定周期内出现的正负不等的经济波动现象,如经济增长、减速和经济衰退。
经济波动的常见特征是周期性、不确定性和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经济波动原理是解释和控制经济周期变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政府应该通过货
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强化市场调节,让市场自主调整达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
总结
宏观经济学原理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发展规律,它与微观经济学原理结合起来,构成了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在当今国际经济的背景下,各国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思考解决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最佳方案,促进经济的健康、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
六、贸易原理
贸易原理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它是指货物和服务的交换和流动。
带动贸易的核心是市场,市场的消费者和企业在贸易活动中形成了相互关系。
历史上贸易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贸易的两个基本面是出口和进口,一个国家出口的货物和服务可以创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但进口带来的雇佣机会则可能会减少。
为确保贸易的成功发展,政府需要把握合理的存货、资金和贸易成本,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这能够鼓励海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或本地经销商去进行销售,并对本地的市场体系进行支持。
七、生态经济学原理
生态经济学原理是将生态学概念引入到经济学中,以实现永续发展的原理。
当前,生态恶化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资源破坏问题,生态经济学的核心在于将生态环境和经济水平结合
起来,寻求一种平衡之道。
在实践中,生态经济模式成为不断优化,试图更好地支持建立和加强自然资本。
这一端口的贡献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从环境中提取天然资源、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能源消费、废弃物管理和生命周期分析等。
八、供求原理
供求原理是指需求和供应量决定价格和产出。
在宏观经济学中,供给决定了产出,而需求则决定了价格。
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会上涨,而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下降。
经济活动中,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通常被形容为"法则",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恰
当地平衡供求关系,商品才能确保适宜的生产和适当的价格。
九、政策原则
政策原则是制订优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针对经济需求、生产资源和生产力等进行定向的原则。
政府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明智决策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和有效运转十分重要,对于经济的成长和发展,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两项政策的动态修正是不可避免的进化过程,政策的不当制中间还可能会在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方面造成困难。
优化政策需要不断进化,以保持政策的有效性。
十、国际财政原则
国际财政原理是指国际财务机构、国际贸易细则、金融协作等内容的研究。
宏观经济中独立的国家互相制订的经济政策撰文,
可能会导致国际市场的不平衡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因此,国际经济合作和财政原则是建立全球协作关系的宏观经济学原则之一,可以帮助国家合作、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促进全球贸易流量增长,最终从全球资源池中实现更加合理、平衡的资源配置。
结语
宏观经济学原理对于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们经过多年实践、验论和总结,提供了解决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有效指引和解决方案。
政府应该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加强政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建立负责任的政策环境,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市场上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也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循宏观经济学原理,进一步提升经济行动的理性和科学性,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