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一、引言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具有广泛临床应用的药物,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为了确保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有效应用,制定本指导原则,以便指导临床医师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

二、适应症2.1 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风湿病、过敏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

2.2 其他疾病:糖皮质激素在某些特定疾病中也有应用价值,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

三、用药原则3.1 选用适当剂型:糖皮质激素存在不同的剂型,应根据病情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包括口服、注射、外用等剂型。

3.2 合理调整剂量:剂量的选择应根据临床病情、患者年龄、体重、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并进行个体化调整。

3.3 注意给药时间和疗程:给药时间和疗程应根据炎症程度和疾病类型进行制定,应遵循短疗程、低剂量原则。

3.4 避免突然停药: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

四、不良反应与预防4.1 常见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包括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应予以重视。

4.2 预防措施: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血压等指标,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和骨密度监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5.1 禁忌症:对糖皮质激素过敏的患者禁用糖皮质激素;某些具有感染风险的疾病如结核病、真菌感染等也是禁忌症。

5.2 注意事项: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特别注意儿童、老年患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安全性。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1、附件2:七、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内源性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

7.2 炎症性疾病:指各种由机体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病变,表现为局部炎症病灶和全身症状。

7.3 风湿病:风湿病是一类以关节炎和关节周围组织损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炎症、过敏和免疫相关疾病。

然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1. 使用剂量和时间: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尽可能低的有效剂量,并在疾病得到控制后逐渐减少剂量和停药。

2. 建立治疗计划: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医生应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明确药物的使用目的、剂量和时间,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3. 避免突然停药:糖皮质激素不能突然停药,应逐渐减量,以避免出现戒断症状或疾病复发。

在停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与医生保持沟通。

4. 注意副作用: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水潴留、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5. 避免感染: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系统,使人容易感染。

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患者应注意避免接触感染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等。

6.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性或削弱疗效。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前,应告知医生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药物调整。

总之,糖皮质激素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病情的变化。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和避免感染,以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抗炎药物,它们主要用于治疗肠道和呼吸道疾病、血液病以及伴有炎症的各种疾病。

它们具有消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和重症肌无力等患者的症状,使他们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需按照诊断情况,选择适当的疗法来使用。

对于肠道疾病,一般可以选用低剂量的胃肠道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症状,而对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耳炎以及被证实有气道受损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ARS)等疾病,可以选用中等强度的抗炎糖皮质激素来治疗。

而对于血液病和伴有炎症的疾病,则需要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获得更好的治效。

除了上述情况外,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也应考虑到药物的质量问题,确保选用有效、安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此外,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坚持定期就诊,以对患者的血液和其他指标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过量或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最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应以“正确”为前提。

使用前应了解病情,并在医师的指导下,严格遵守处方,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

简述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的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常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免疫和过敏性疾病。

然而,长期和滥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和风险。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处方。

糖皮质激素通常是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进行开具的,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使用,并且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

同时,当病情好转或病情稳定后,医生也会逐渐减少给药量,直至停药,患者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调整,并及时向医生汇报用药情况。

其次,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不宜长期或频繁。

糖皮质激素的长期和滥用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易感染、水肿等。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尽量控制使用时间和剂量,避免持续或频繁使用,特别是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要自行长期使用。

第三,糖皮质激素的突然停用可能导致反跳症状。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后,身体会逐渐适应其作用,如果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如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身体虚弱、精神症状等。

因此,在停药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反跳症状的产生。

第四,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感染和外伤。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使得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降低。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要注意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与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同时,在药物使用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免外伤,因为外伤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

第五,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糖皮质激素和一些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导致副作用的增加。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期间,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以便医生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最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注意个体差异。

每个人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有所不同,因此出现的副作用和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一些人可能对糖皮质激素更敏感,需要更小的剂量就能产生效果,而另一些人可能需要更大的剂量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五、临床应用原则
(二)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例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妊娠期应坚持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严重的妊娠疱疹、妊娠性类天疱疮也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三)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五、临床应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它们的磷酸钠盐及琥珀酰钠盐为水溶性制剂,可用于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混悬剂吸收缓慢,关节腔内注射可维持约1周。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布,以肝中最多,血浆次之,脑脊液、胸水、腹水再次之,肾和脾中分布少。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才有生物活性。
五、临床应用原则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因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而被医生广泛使用。

随着对该类药物认识的不断加深,临床应用越来越规范和科学。

本文旨在介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指南,帮助医生更加正确、安全地应用该类药物。

一、基本知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内源性荷尔蒙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在人体内处于重要的代谢和调节作用。

根据其药效不同,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具体以药物种类、用途和用量等为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抗炎,它们可以抑制细胞因子分泌、中性粒细胞趋化和减少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有效缓解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气管支气管炎、疱疹性角膜炎等的症状。

此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丙型肝炎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二、临床应用指南1.应充分认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肿瘤治疗、抗炎、免疫抑制、免疫调节和替代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它们的过量使用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易感染等,严重者可导致精神障碍、休克等。

2.应具体评估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每位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应用均有所不同,医生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医疗史,合理制定药物治疗方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都与剂量和时间有关,因此,应在剂量、频率及疗程等方向控制。

3.应定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由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多方面影响,医生应定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包括生化指标、肾功能、肝功能、心电图、骨密度等,以确定治疗是否合理、剂量是否足够、疗程是否过长等详细问题。

4.应加强临床团队合作和药物安全管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需要全面协作: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各学科合作,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药物安全也要得到加强,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必须建立病例档案,进行监控管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

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门诊科室开具出168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对于该类处方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种类、使用占比、临床使用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在本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方面,五官科使用量占比34.52%(58/168);皮肤科使用量占比25.00%(42/168);普通外科使用量占比17.86%(30/168);内科使用量占比17.86%(30/168);其他科室使用量占比为4.76%(8/168)。

在糖皮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多以激素药物的超生理反应为主,不良反应并发症多为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伤口感染、肠胃溃疡、骨质疏松等。

讨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属于在临床适应症中应用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使用情况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掌握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中的使用量,控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方发生率,改善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在人体中属于日常新陈代谢中主要的生理物质,能够维持人体内正常物质的新陈代谢并使其保持生理平衡,且糖皮质激素对于人体来说还有着抗感染、抗炎、抗休克、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应答的生理作用。

随着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普及应用,部分情况下会出现糖皮质激素药物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耽误了患者接受治疗的最佳时间[1-2]。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本院门诊科室收集于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所开具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的处理、分析,探究其中不护理用药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对该类影响因素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与归纳,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与参考,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门诊科室中开具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168张,其中所涉及到的糖皮质激素药物主要有: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地塞米松滴眼液、泼尼松片、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用甲泼尼松、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曲安奈德鼻喷剂、强的松片、复方氟米松软膏、卤米松软膏等。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用药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用药

科技风2016年11 J上科技创新D01:10.19392/ki.l671-7341.201621021糖皮质激素的合理用药王湘婷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湖南浏阳410300摘要: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调节人体内蛋白质与脂肪的代谢,还能够起到抗病毒与抗炎的作用,在临床中有着悠久的 应用历史,但是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也十分严重。

本文主要针对糖皮质激素的常见误区与合理用药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常见误区;合理用药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中的常用药物,可以调节人体内蛋白质与脂肪 的代i射,还能够起到抗病毒与抗炎的作用,在临床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 史,糖皮质技术最早应用在风湿的治疗中,后来开始在其他疾病的治疗 中得到推广。

但是,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存在着不少的用药误区,如何 加强该种药物的合理用药是临床中探究的重点问题。

一、糖皮质激素的常见误区(一) 将糖皮质激素用作退热剂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人体致热源反应,可以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 释放,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作用。

但是如果是由于病原体引起的高热,要达到退热目的,必须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确定病原体完全消灭后 才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

在临床用药中,有不少的医生存在错误的思 想,将糖皮质激素直接用作退热药物,强行退热,虽然暂时缓解了发热,但是却致使病菌扩散,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 将糖皮质激素用作抗生素在部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抗生素配伍地塞米松是一种 常用的措施,首次采用该种方法时,可以起到理想的消炎作用。

但是如 果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超过一定的剂量,就会降低人体的防御功能,导致 潜在病灶逐渐扩散,增加了后续治疗的难度。

(三) 将糖皮廣激素应用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有着理想的抗过敏以及抗炎作用,对于部分皮肤病,有 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但是,如果应用方式不当,会导致皮肤出现变薄和 干裂的问题,并出现皮炎、深色红斑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对于类风湿 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部分慢性疾病,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缓 解临床症状,但是停药之后很容易复发。

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总结

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总结

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总结
培训机构:王滨卫生院
培训人员:王滨卫生院:应培训人数27人,实际培训人数23人王滨卫生室:应培训人数14人,实际培训人数14人
培训时间:2013年3月11日
培训内容:
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做好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和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激素类药物合理应用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具体情况,我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并严格落实,现对我院糖皮质激素药类药物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要求,对我院医师及村卫生室制定并下发糖皮质类药物处方权医师名录,要求各临床科室进行培训学习,严格执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二、各位临床科室及村卫生室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管理办法》进行培训学习,定期对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科室进行检查,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制度。

三、为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管理采取以下措施:
(1)科室科室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指证培训学习。

(2)临床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医学动态,规范化使用激素类药物,达到有效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苏丽【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上半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门诊处方350份,对药品的品种、数量、用途及合理性进行分析。

结果门诊处方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抗过敏、抗炎、退热等治疗;点评出不合理用药处方13份,占总处方的3.71%,合理处方占总处方的96.29%。

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要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及剂量等,充分发挥其药物的治疗作用。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glucocorticoid. Methods The use of glucocorticoid in our hospital in the ifrst half of 2015, 350 copies of the use of glucocorticoid drugs, the variety, quantity, use and rationality of drugs were analyzed.Results Mainly used for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glucocorticoid drugs of anti-allergic, anti-inflammatory, antipyretic therapy; Reviews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13, according for 3.71% of total prescriptions, and reasonable prescription of total prescriptions was96.29%.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rational use of glucocorticoid drug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ethodand dosage of medic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drug.【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8)024【总页数】3页(P147-149)【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合理用药;分析【作者】苏丽【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电医院药剂科,广西南宁 5302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糖皮质激素类具有调节脂肪、蛋白质代谢的作用,还能够有效抗炎、抗病毒[1]。

安全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

安全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

安全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前言糖皮质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在体内作用广泛,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主要有抗炎、抗免疫、抗休克等作用。

一. 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对抗各种原因如物理、化学、生理、免疫等所引起的炎症。

在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从而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在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糖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但必须注意,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炎症后期的反应更是组织修复的重要过程。

因此,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致感染扩散、阻碍创口愈合。

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在于糖皮质激素(GCS)与靶细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相结合后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炎效应。

GCS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基因转录而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如对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等的影响等。

GCS通过与G-R结合-nGRE的相互作用而抑制了一些与慢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3(IL-3)、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等的转录,而强烈地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

也有证据表明GCS可增加mRNA的断裂而使IL-1、IL-3及GM-CSF减少。

GCS也可通过抑制IL-2受体的合成,或通过将活化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P-1)等的活化调节逆转,或通过直接与AP-1相互作用,而对抗细胞因子的效应。

炎症介质,如白三烯(LT)、前列腺素(PG)等,前者有较强的白细胞趋化作用和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后者可引起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GCS可通过增加脂皮素的合成及释放而抑制脂质介质白三烯(LT)、前列腺素(PG)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生成,因为脂皮素(37kDa)可抑制脂质生成所必需的磷脂酶A2(PLA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点,现配现用最大程度地规避因溶解后亲环、亲电久置后所形成分子
1 . 2 . 1对所有临床科室输注 D 一 内酰胺类药物进行追踪,现场发现问题
进行 评价 ,指导护 士规范输注流程 ; 邀请 药剂师对 护士 进行全员培训 并考 试 ,从理论上 强化认知 ;要求 时间依 赖抗菌药物 单独摆放 ,以引
[ 4 】 陈永佩, 普雪琼. 配制输液液体 中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 . 西南军
医, 2 0 1 0 , 1 2 ( 4 ) : 7 7 4 — 7 7 5 .
卡—— 治疗护士依序摆 放液体—— 同类药物依序配制—— 依据床位序
入、 输入到完 成的时间,由 质管科 每日 核查获得。 所有数据 ( 剔除 特 殊病情者,如心衰、肺水肿等对输液速度有特殊要求者)录入E X C E L 数据处理软件,用S P S S 1 3 . 0 进行统计分析。
2结 果
1 . 2 改进对 策
率由 原来的 2 . 5 0 % 提升到7 4 . 5 8 %l 1 h 内 从配置到完成的时间由 之前的
2 0 . 0 5 % 提 升到9 5 . 0 9 %,P <0 . 0 1 。见表l 。
3讨 论
改进后的流程特点是 :①流程设计更符合药物运用的药效学特
1 . 2 . 2对不 同的科 室进行个 性化 的流 程设计 ,如对使 用时 间依 赖性抗
微调即可取得满意结果。③未在全院硬性统一模式。而是根据各科的
特点,弹性调整,执行的顺应性得到最大的体现
参考 文献
菌药物少的科室,根据分管输液护士的工作进程在合理的时间内先
配 制普 通液体 ,最 后配 制时 间依赖 性抗 菌药 物 ,再 交 由分管护 士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作者:董云龙来源:《今日健康》2016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用药方法。

方法:选取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析其药物使用合理情况。

结果:200例患者中使用一种药物的患者119例(59.5%);其中儿科患者比例为51.0%(102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比例为37.0%(7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例(28.0%)。

结论: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频率最高的科室为儿科、呼吸科;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所致,因此需要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S)又名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一种类似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甾类激素的人工合成药物,具有促进代谢、调节血糖、血脂指标和消炎的作用,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1]。

在临床实践中,常常因为用药不合理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所以科学的使用、合理的药物搭配是确保治疗安全的关键[2]。

本次实验中则主要以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2015年使用GCS药物治疗的200例患者为对象,探讨该类药物使用比重和误区,并制定合理用药的相关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的患者均是江苏省丹阳市中医院2015年全年内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病例数共计为200例,男女性比例为130:70,年龄介于5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40.3±2.8)岁。

1.2 方法自制实验调查问卷,问卷中所包含的问题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治疗时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种类、使用频率、剂量、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表现等。

所有问卷均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收回[3]。

1.3 观察指标统计不同科室的患者比例、记录各个科室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具体表现等,做好详细的记录。

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

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

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方法;对临床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现状与合理应用进行分析。

结果总结出了临床中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及合理应用措施。

结论;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前要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证、使用方法,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正确、合理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标签: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应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且目前滥用现象十分普遍。

为规范皮糖致激素的应用。

笔者结合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的误区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类药物。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1.1当做常规退热药物以糖皮质激素当做常规退热药物的象在儿科门急诊中较为常见,因大部分患儿发热时,家长将退热视为唯一评判疗效的指标。

医生为了达到显著的退热效果,便会选用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来达到强行退热的效果[1]。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原的反应,并且能抑制白细胞致热原的生成和释放,所以,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但这种退热方式并不能达到持久的效果,绝大部分情况下,发热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造成的,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但没有起到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还会使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促使感染扩散,造成病情加重,病程延长。

同时糖皮质激素的滥用对患儿生长和发育也具有很大影响。

1.2当做抗生素使用此类情况在门诊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最为常见,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的患者常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糖皮质激素虽然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同时也会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对于病因不明的发热及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2]。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人体对感染的反应能力下降。

不过,在谨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加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的情况下,能够有助于减轻急性感染症状,甚至挽救患者生命。

1.3作为镇痛药使用糖皮质激素被广泛用在减轻恶性疾病的疼痛、神经压迫或颅内压升高;缓解呼吸困难、渗出或高钙血症;抵抗其他治疗的不良反应上,如抗肿瘤药物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控制恶病质并改善情绪和健康感。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11 期2018 Vol.5 No.1116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魏文灵,杨慧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友谊医院药剂科,新疆 伊犁 835099)【摘要】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 选取我院200份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门诊处方,收取时间2016年5月25日~2017年6月28日,分析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结果 在200份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门诊处方中,不合理处方为9份,占比4.50%,合理处方191份,占比95.50%。

结论 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从而充分发挥药效。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分析【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11.165.0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治疗药物,其具有较多优势,如调节蛋白质代谢、抗病毒、抗炎、调节脂肪等。

该药物在早期仅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后随着该药物的不断推广,现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治疗效果佳、药效快等优点[1]。

但随着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临床糖皮质激素不合理用药情况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脂质代谢紊乱、水盐代谢紊乱)。

而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

本院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6~2017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1.1 基线资料选择我院200份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门诊处方,收取时间为2016年5月25日~2017年6月28日期间,分析其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处方类型:56份为皮肤科、26份为急诊科、50份为呼吸内科、10份为骨外科、35份为骨科、23份为耳鼻喉科。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发表时间:2020-12-17T13:19:10.94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7期作者:陈紫薇[导读]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合理性并提出行陈紫薇泸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合理性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门诊或住院部发出的40张处方,设其为对照组,此期间未采取用药管理;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门诊或住院部发出的40张处方,设其为研究组,此期间已采取用药管理。

比较两组的用药合理率。

结果:研究组的用药合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存在临床使用不合理的情况,采取用药管理可以确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合理性;调查研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治疗各种疾病时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如效果显著,然而其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若临床用药不合理,则会引发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

因此,对于门诊等部门科室而言,临床用药合理性是必须要达到的目标。

本文选取门诊或住院部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各发出的40张处方,试通过调查研究观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合理性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门诊或住院部发出的40张处方,设其为对照组,具体信息为:来源:门诊21张,住院部19张;涉及科室:内科19张,急诊科15例,儿科科6张。

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门诊或住院部发出的40张处方,设其为研究组,具体信息为:来源:门诊22张,住院部18张;涉及科室:内科18张,急诊科17例,儿科5张。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调查并分析80张处方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合理性,调查内容包括:①用药剂量;②用药种类;③联合用药状况;④合理用药与否[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方法;对临床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现状与合理应用进行分析。

结果总结出了临床中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及合理应用措施。

结论;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前要权衡利弊,严格掌握适应证、使用方法,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正确、合理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提高其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标签: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但应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且目前滥用现象十分普遍。

为规范皮糖致激素的应用。

笔者结合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中的误区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类药物。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1.1当做常规退热药物以糖皮质激素当做常规退热药物的象在儿科门急诊中较为常见,因大部分患儿发热时,家长将退热视为唯一评判疗效的指标。

医生为了达到显著的退热效果,便会选用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来达到强行退热的效果[1]。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原的反应,并且能抑制白细胞致热原的生成和释放,所以,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

但这种退热方式并不能达到持久的效果,绝大部分情况下,发热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造成的,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但没有起到杀菌、抗病毒的作用,还会使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促使感染扩散,造成病情加重,病程延长。

同时糖皮质激素的滥用对患儿生长和发育也具有很大影响。

1.2当做抗生素使用此类情况在门诊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最为常见,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的患者常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糖皮质激素虽然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但同时也会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对于病因不明的发热及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2]。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人体对感染的反应能力下降。

不过,在谨慎、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加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的情况下,能够有助于减轻急性感染症状,甚至挽救患者生命。

1.3作为镇痛药使用糖皮质激素被广泛用在减轻恶性疾病的疼痛、神经压迫或颅内压升高;缓解呼吸困难、渗出或高钙血症;抵抗其他治疗的不良反应上,如抗肿瘤药物所引发的炎症反应;控制恶病质并改善情绪和健康感。

因为糖皮质激素可以使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起到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使细胞间质的水肿消退,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的作用。

因此,有些因风湿病或骨质疏松引起腰痛、关节痛的患者,误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当做是止痛药应用,并且不注意对用量的控制。

1.4滥用于局部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皮肤病的外用制剂中占有重要
地位,如皮康霜、地塞米松软膏及很多含激素成分的复方制剂软膏,具有止痒、抗炎、消肿、抗增生作用[3]。

但外用糖皮质激素与许多皮肤局限性不良反应有关,主要因为药物对角化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导致皮肤变薄和萎缩)引起,同时可能与干扰皮肤菌群有关(导致超感染或机会性感染),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促进细胞凋亡而导致的破坏作用远大于激素的抗炎治疗作用。

1.5用于预防输液反应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毒素、抗过敏反应的功效,使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PEG的合成和释放,调节体温,能够有效缓解发冷、寒战、发热、出汗等输液反应。

所以,一些医生习惯在静脉滴注中加入地塞米松等药物,以减轻或防止输液反应的发生。

但应用激素本身可能致敏,其中过敏性皮疹为典型症状。

2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2.1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糖皮质激素能够抑制自身免疫,然而却不能够应用于全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对感染休克的治疗备受争议,不建议常规使用。

2.2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应结合患者病情及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要涉及到剂量、品种、疗程和给药途径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按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激素、中效激素和长效激素[4]。

长效激素药效强,作用时间长,然而对HPA的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适宜长疗程用药,只可作为临时性用药。

虽然短效激素对HPA的危害较轻,但其药效弱,临床上主要作为肾上腺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

不同疾病疗程不一,原则上以疗程越短越好。

糖皮质激素用于全身性治疗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首选口服给药,但如果病情严重或发生紧急情况,也可以采用胃肠外给药。

通常糖皮质激素治疗仅是疾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联合应用其他治疗手段,使患者得到综合有效的治疗。

2.3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应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钙磷动员,患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和自发骨折,肌肉萎缩和氮质丢失以及使糖尿病病情加重或出现急剧变化而引起高血糖,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受损会引起伤口愈合延迟,继发感染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2.4对长期使用着的随访及监测定期检查:(1)血糖、尿糖或糖耐量试验,尤其是有糖尿病或有糖尿病倾向者;(2)小儿应定期监测生长和发育情况;(3)眼科检查,注意白内障、青光眼或眼部感染的发生;(4)血清电解质和大便潜血;(5)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的检查,尤其是老年患者。

3讨论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不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比较常见。

正确、合理地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其产生的不良反应。

正确、合理地应用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5]:一是治疗适应证掌握是否准确;
二是品种及给药方案选用是否正确、合理。

相关部门应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并进行相关检查,对其使用情况做调查与分析,提高临床医生对糖皮质激素药理、药性和适应证的掌握程度,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使患者得到规范化治疗。

参考文献:
[1]罗慰慈.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05):169.
[2]张海英,李玉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特性及合理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4(03):217-218.
[3]谢书和,邱邦东.糖皮质激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3):306.
[4]苏新民,杨金有.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534-535.
[5]曾艳丽,帅平.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误区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8):328-3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