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清末维新变法运动

合集下载

清末的维新思潮与改革运动

清末的维新思潮与改革运动

清末的维新思潮与改革运动清朝的晚期,封建束缚和国家腐败让国家陷入混乱和不稳定。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社会上涌现出一股维新思潮,以及一系列的改革运动。

这些思潮与运动,虽然最终并没有成功,但却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对清末的维新思潮与改革运动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维新思潮的兴起源于清朝统治者被民族危机所迫。

在19世纪末,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严重威胁,而清政府对于国家现代化的意识和措施相对滞后。

因此,一些思想家开始醒悟,认识到必须进行变革。

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以期打破封建束缚,推动国家繁荣发展。

这股维新思潮得到了一些清朝官员的支持。

这些官员中,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

康有为提出了“大同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理解人际关系,实施平等法治,消除贫富差距。

梁启超则强调科学和民主,主张推行信仰自由、民主选举和权利平等等政治改革。

他们的思想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群体。

为了推动维新思潮的实施,一系列的改革运动应运而生。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光绪帝借助康有为等人的力量,试图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新政策,旨在建设现代军队、修订法律、推行科学教育等。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统治者的不坚决,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的失败有诸多原因。

首先,清政府的内忧外患使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中。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叛乱,政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上,而无法全力以赴地推动改革。

其次,封建社会的深厚根基使得改革步履缓慢。

维新思潮虽然获得了很多支持者,但在农村和封建贵族中,传统的思维观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改革持有强烈的抵触态度。

尽管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这一时期却为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催生了许多先驱者,他们的思想和理念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借鉴。

其次,维新思潮和改革运动唤起了大量民众的觉醒,促进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

高二历史《清末的维新运动》知识点清单

高二历史《清末的维新运动》知识点清单

高二历史《清末的维新运动》知识点清单【高二历史《清末的维新运动》知识点清单】一、背景介绍清朝晚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维新运动兴起作为一股重要的思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维新运动的定义及目标1. 定义:维新运动,是指清末中国一股倡导变革、振兴国家的思潮和行动。

2. 目标:- 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 振兴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的自由平等。

三、兴起背景1. 内忧因素:- 内外异族入侵;- 社会不公平、贫富悬殊;- 政府腐败、官员贪污等。

2. 外患因素:-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 甲午战败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维新运动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人物1. 新教育运动:- 委员式学堂、私立学校的兴办;-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2. 号召变法运动:- 自强运动、改革派;- 代表人物:谭嗣同、康有为等。

3. 掀起政治改革的活动:- 经世致用派、推翻慈禧太后等;- 代表人物:梁启超、康有为等。

五、中日甲午战争对维新运动的影响1. 被逼觉醒:- 中国全面失败,国家危亡;- 让人们认识到维新的重要性。

2. 激起民族自豪感:- 辱败激发了爱国情怀;-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兴起。

六、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1. 保守势力的强大:- 政治上的反对;- 社会上的抵制。

2. 缺乏有效组织:- 运动组织不够统一、紧密;- 缺乏坚定的领导力量。

3. 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 作为半封建社会,传统观念束缚较为严重。

七、维新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1. 历史地位:- 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 标志着中国传统的瓦解和近代意识的觉醒。

2. 影响:- 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 加速了中国社会变革的进程。

八、总结清末的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尽管最终以失败告终,但维新运动为中国人民的觉醒和国家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值得我们深思,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经验。

怎样理解维新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怎样理解维新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怎样理解维新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今天店铺就和大家聊一聊怎样理解维新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维新运动的内容戊戌变法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新政内容主要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

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

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

这令光绪倾向以明治维新为改革的蓝本的。

无奈变法受到清朝廷内保守势力(尤其是慈禧太后)的反对,加上支持新政的光绪没有实权及经验不足,最后演变成为政变,维新派人物被杀。

维新运动失败,使中国损失一批热心于国家改革的精英和支持者,将中国推上革命的道路。

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的进步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的民主运动。

民主化是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民主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

戊戌运动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第一站。

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爱国二字展开,其背景是保国保教保种,其目的是为挽救民族危机,为此维新派猛烈抨击君主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

他们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定宪法,主张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这些都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主张。

第二,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变法运动中,颁发了一系列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诏令,奖励工商,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吹建立近代信用、货币制度,主张以工立国即变农业国为工业国等,使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投资的合法权益得到某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引言维新变法运动是指中国晚清时期的一场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和改革。

这场运动在晚清时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本文将对维新变法运动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背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列强侵略和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

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中国的领土被侵占,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受到严重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开始意识到必须通过改革来振兴国家。

维新思想的兴起维新思想的兴起是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动力。

维新思想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政治制度,以便中国能够赶上西方列强。

这些思想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逐渐传播,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维新派和保守派的斗争维新变法运动期间,维新派和保守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维新派主张彻底改革,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改善。

他们认为西方列强的成功是由于他们先进的制度和科学技术。

而保守派则坚守传统观念,担心改革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这场斗争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最终以维新派失败告终。

维新变法的失败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维新派内部的分裂和争斗削弱了他们的力量,使得他们无法达成共识和采取统一的行动。

其次,清朝政府的反对和抵制使得维新派的改革计划很难得到实施。

最重要的是,广大的社会底层人民对改革的反抗和怀疑也成为了维新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

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尽管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失败,但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运动促使中国人开始思考如何振兴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

维新运动也为中国后来的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结论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场重要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但它的意义不可忽视。

这场运动促使中国人开始思考改革的必要性,为中国近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也揭示了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诸多问题,为中国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维新变法高考知识点总结

维新变法高考知识点总结

维新变法高考知识点总结伴随着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的改革运动,维新变法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考题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下面将对维新变法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内容。

一、维新变法的背景众所周知,维新变法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次改革运动,但是这次运动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有其背景和原因的。

1.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导致中国迅速丧失了主权,签订的南京条约更是割让了大片领土,并强制开放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从而使得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窘境。

2. 内忧外患的加剧:清朝封建统治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头不断加剧,内地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渐形成。

3. 科技与思想启蒙的传入:西方科学技术革新的传入,以及启蒙思想的传播,对当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

二、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的核心目标在于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一一梳理。

1. 改革政治制度:废除科举制度,设立新式教育机构。

清廷知道科举制度的失败,开始启用洋员外,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2. 推行教育改革:兴办公立学校,启蒙思想的传播。

维新派倡导实用主义教育,注重科学和技术的学习。

3. 经济改革:实行官办和民办并举的经济政策,鼓励工商业的发展,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4. 军事改革:以西方军事科技为基础,进行废兵抚恤、新军编练等一系列改革,以增强国家的军事实力。

三、维新变法的失败与启示虽然当时的维新变法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年,但其失败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1. 内外因素的困难:维新变法时期,清朝内部的保守势力各种阻挠和抵制,列强干涉的强大压力,以及局限于改革者本身的能力等因素,都成为维新变法的困难。

2. 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维新变法需要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军事体制和教育方式等,这与封建社会中传统观念的冲突使得变法难以顺利进行。

维新变法运动知识概要

维新变法运动知识概要

时代背景:1.19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

2.西方列强掀起侵略中国的狂潮。

3.甲午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主要内容:1.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4.创办报刊,开放言论;5.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取士;6.训练新式军队。

行动:1.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变法通义》、严复《天演论》、谭嗣同《仁学》;3.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4.梁启超:上海《时务报》;严复:天津《国闻报》、《湘报》。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摆脱民族危机。

开始-失败:1.1894 年,“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2.1898 年,光绪颁发《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开始的标志。

3.1898 年,《万国公报》的创建——推动维新变法。

4.183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变法失败的标志意义:1.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面对19世纪末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而发动和领导的爱国救亡运动;2.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学习西方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旧学,在思想领域起到了民主启蒙作用,戊戌变法是近代新文化的起点;4.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失败的原因:1.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3.维新派的局限性:1)不敢彻底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脱离、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内容:1.要不要变法(核心内容);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兴西学。

戊戌变法清朝的维新尝试

戊戌变法清朝的维新尝试

戊戌变法清朝的维新尝试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发展逐渐陷入停滞,国力逐渐衰弱。

为了挽救危局,清朝朝廷在戊戌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尝试,以期推动国家的维新发展。

本文将对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推动力量、改革措施及其影响进行论述。

一、历史背景在戊戌变法之前,清朝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内外困境。

外部上,清朝参与了多次对外战争,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使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摧残;内部上,国内各地反清复明的势力逐渐壮大,形势日益严峻。

同时,科举制度的僵化以及强盗风潮的盛行,更加凸显出清朝改革的紧迫性。

二、推动力量戊戌变法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于近代化思潮的兴起以及一些进步派官员的加入。

在晚清时期,国际环境的变化推动了许多人对现代化的思考,他们认识到传统的封建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同时,一些拥有开明思想的官员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也开始积极参与维新运动,推动戊戌变法的进行。

三、改革措施戊戌变法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政治方面,清朝朝廷试图通过设立内阁、实行宪政等措施,来推动政治体制的现代化。

在经济方面,他们力图改革税制、加强工商业发展,以提升国家经济实力。

同时,军事改革也成为戊戌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期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教育改革也备受重视,政府试图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教育现代化。

四、影响及启示虽然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朝的维新尝试,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改革进展并不顺利,最终以失败告终。

然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场维新运动的毫无意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促使人们意识到维新不容易,同时也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总结。

总结戊戌变法是清朝在面临危局时所进行的一次维新尝试。

这场变法尽管失败,但却为中国现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正是通过清末的变法尝试,中国各界开始愈加关注国家现代化的问题,并为后来的革命铺平道路。

论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论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维新运动的重要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派鼓吹民权,开议院,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恶俗陋习,提出“剪辫易服”的主张,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是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一部分。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起始时间1898年6月11日结束时间1898年9月21日目的学习西方,改革制度,发展工商业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创办报纸《时务报》、《国闻报》结果失败性质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序幕公车上书正式开始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变法背景国际局势经济19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

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美、德、英、法等早已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位居世界前列,而原本相对落后的俄国、日本,在发展了资本主义之后,也迅速强大起来。

在这种局势下,变革旧的制度和旧的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世界潮流。

政治19世纪后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改革等,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政治民主化进一步扩大。

英、美等国实现了文官制度改革,整顿了吏治,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日趋完善。

这些国家都为中国人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示范。

国内局势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德、意、日、俄和葡萄牙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加紧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西方列强趁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偌大的中国被分割成了一块块列强的“势力范围”,整个国家已呈豆剖瓜分之势。

浅谈维新变法

浅谈维新变法

浅谈维新变法摘要: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一次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发生在甲午战争失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他兴起之初轰轰烈烈,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它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爱国运动和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改革运动,是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改良近现代觉醒维新运动开始于1895年于北京发生的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是继洋务自强破产后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比较系统的尝试。

变法者意欲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通过新旧势力的妥协,逐步而稳健地达成体制地转换,促使中国步入现代化富强之路。

无奈它只维持了短短百余日便被顽固势力扼杀于摇篮之中,中国也因此失去了一次国家振兴的良好机会。

这场变法的失败,不能不令当时以及以后的很多有识之士为之扼腕叹息。

一、历史背景:1.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2.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3.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的加剧,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4.洋务运动的失败和俄国、日本的激励作用。

三、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

(2)主观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具体表现为: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①势力过于弱小,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②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③维新派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④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四、评价邓小平说“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

”戊戌变法运动既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救亡图存”、爱国维新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又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扫千载之秕政弊风,开四万万人之聪明才智”它突破了中国数十年来学习西方只学习其皮毛,不学习其根本的限制,首次把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之一——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引进中国的政治改革之中,为中国提出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改革方案,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一次飞跃。

简述清末维新变法运动

简述清末维新变法运动

简述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一变法内容1.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4.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二变法开始1897年末,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

列强意图瓜分刚败于日本的清朝,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

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

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

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京章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大一近代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大一近代史戊戌变法知识点

大一近代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戊戌变法,也称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运动。

这一运动发生在清朝末年,旨在推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改革,以振兴中国,并在各个领域实现与西方列强的平衡。

戊戌变法为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之一,它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至今仍为人们所关注。

一、历史背景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清朝的内外问题叠加。

在内政方面,由于清朝政府长期秉持封建专制政治,导致国家治理不善、官员贪污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生活水平日益恶化。

在外交方面,列强入侵横行,不断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削弱了清朝政权的统治能力。

这样的背景下,国人和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寻求中国自强的路径。

二、改革内容戊戌变法的改革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

1. 政治改革: 戊戌变法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旨在实现君主立宪制度。

这些方案包括设立君主立宪议会、取消科举制度、设立各级官员选举机构等。

这一系列改革试图打破清朝的封建专制,为中国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奠定基础。

2. 经济改革: 戊戌变法还提出了一些经济改革方案,旨在促进国家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设立工商银行、推动国内外贸易、改善税收制度等。

这些改革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商业发展,并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打下基础。

3. 军事改革: 戊戌变法还提出了一些军事改革方案,旨在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

其中包括增加军费预算、引进外国军事技术和训练制度等。

通过这些改革,中国希望提升自身国防实力,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

4. 文化改革: 戊戌变法还提出了一系列文化改革方案,旨在提升国民素质和文化水平。

这些方案包括推广普及教育、改革教育体制、开设新闻报纸等。

这些改革试图打破封建社会的文化束缚,推动中国社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三、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推行和落实,但它对中国社会和近代史的影响深远。

首先,戊戌变法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虽然改革未能完全成功,但它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的理念和制度,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清朝的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

清朝的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

清朝的戊戌变法与百日维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开始意识到,封建王朝的统治结构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清朝晚期,一系列关于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的改革运动迅速兴起,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重大政治改革,时间为1900年,故又称“戊戌政变”。

它的领导人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旨在推翻满族的封建专制政治,并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

这次政治变革的主要目的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阻挠和失败而告结束。

百日维新的发生时间是1898年6月11日,福建人康有为与广东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康有为认为,中国社会需快速进行自我改革,以适应外部世界的发展变化。

百日维新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推出学制改革、民主改革、经济改革和司法改革等。

然而这次改革最终也由于清朝的对改革派的强烈反制而宣告失败。

两次改革都宣告失败,其中的原因各异。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清廷激烈的抵制、自身策略不当和外部势力的介入。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也出于种种原因最终在百日维新上遭到失败。

对于两次改革而言,主要原因是中国究竟应该走向何种政治制度,应该怎样对外开放,这是当时社会上各种派别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从而阻碍改革的推进。

不管是戊戌变法还是百日维新,它们都是清朝末年为了重新发展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尝试。

它们共同倡导了一种全新的政治思想,即中国社会应该向西方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政治体制、科学技术、教育制度和文化等等方面的精华,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世界规律。

虽然两次改革都没有能够成功,但它们在思想上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大门,启发了一代代中国革命家和改革者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

维新变法运动名词解释

维新变法运动名词解释

维新变法运动名词解释
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清朝末年(1898年)由戊戌变法开始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旨在推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改革,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以下是一些与维新变法运动相关的名词解释:
1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的开始,是戊戌年(1898年)发生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

2光绪皇帝:清朝的皇帝,时任皇帝时期是维新变法的发生和推行的时期,但他对变法的态度摇摆不定,阻碍了变法的推行。

3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提出“中西合璧”、“民主”、“科学”、“宪政”等思想。

4梁启超: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提出“君主立宪”、“民主”、“新学”、“敬业”等思想。

5君主立宪: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一个重要政治主张,主张通过立宪来限制皇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高国家的治理效能。

6洋务派:是维新变法运动之前的一个工商界、士大夫阶层的力量,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进工业化进程。

7百日维新:是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一次较为突出的政治改革,主要内容包括:设立参议院、实行选举、制定宪法等,历时100天。

8辛亥革命:是维新变法运动后的一次政治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维新变法知识百科

维新变法知识百科

维新变法知识百科
戊戌变法又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光绪帝: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掌握政权,于是就让当时只有四岁的光绪继承皇位,由她再度进行“垂帘听政”。

直至光绪长到十九岁时,慈禧太后才声称“撤帘归政”,但是她仍操纵实权不放,光绪实际上仍是个傀儡皇帝。

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

清末科举废八股文,用策论代替。

特点是以论点作为写作的中心一。

率低下。

绿(lù)营,清朝国家常备兵之一,又称绿旗兵。

比八旗兵数目还多,士兵为世兵制,父死子继。

自同治至光绪年间历经裁汰,最后被改编为警察性质的巡防营,失去了常备军的作用,绿营之制仅存空名而已。

清朝晚期的政治改革与维新运动

清朝晚期的政治改革与维新运动

清朝晚期的政治改革与维新运动清朝自中兴以来,因为各方面原因,逐渐走向衰落。

尤其在清朝晚期,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不足,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和传统文化以及外部压力等因素又使得两百年来的各种改革都屡次失败。

到了19世纪末,决定中国命运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压力,外部的强国不断向中国进攻,要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如地方割据和统治集团的腐败等。

这种困境在当时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危机”,而维新运动则是中国晚清的救国运动。

维新运动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

清政府战败后赔偿巨款,签订《马关条约》,使形势更加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思想家和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中国的局面,探索救国之路,这就是维新运动。

维新运动,是由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受外来思想影响,发出社会改革呼声的一系列思潮和活动。

维新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新的中国,消除中国的封建社会和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以适应当时的形势和需要。

这个新的中国应该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政治上是民主的、科学的、法制的,经济上是自由的、富强的、商业化的,文化上是自由的、开明的、国际化的,教育上是普及的、开放的、现代化的。

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戊戌维新。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运动。

它始于1898年6月,结束于同年9月。

此次维新运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革新,中国社会已经开始出现了民主派专栏作家和知识分子,在报刊的发表和民间言论中表达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和要求,许多新生的组织和力量也在积极发展。

在戊戌维新时期,拜马关条约所赐,中国的形势十分困难,因此变革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个时期,一些年轻的维新派人士成立了“新政学会”,并先后出版了《自强》、《时务报》、《维新杂志》等刊物,内容丰富,包括经济、教育、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成为当时社会上的哗然,同时也遭到清朝政府的强烈反对。

第二个时期是辛亥革命后的改革。

高一历史变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历史变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历史变法知识点总结归纳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变法运动起到了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出现了多次变法运动,其中以清朝的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变法最为著名。

下面将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总结归纳高一历史变法的知识点。

一、政治方面的变法知识点1. 清末维新变法:戊戌变法是清末政治改革的重要尝试。

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提出了“变法图强、求同存异”的主张,主要内容包括改革教育体制、设立新式军事机构、设立宪政机关等。

2. 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变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开展了新政变法。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建立了中央政权,实施了民主憲政、实行各项政治改革,如用选举产生国家元首、实行地方自治等。

二、军事方面的变法知识点1. 清末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人提出了改革军事制度的方案,主要包括改革内外勤/兵制、废黜制度、推行西式军事训练等。

2. 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变法:新政时期,孙中山进行了军队改革,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实行了军事集权制度,并致力于建立现代化的军队。

三、经济方面的变法知识点1. 清末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人提出了改革财政经济的方案,推行了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新式银行、推行了纳税改革等。

2. 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变法:新政时期,孙中山进行了经济改革,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案,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的流入,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四、文化方面的变法知识点1. 清末维新变法:戊戌变法中,康有为等人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案,在全国范围推行了普通教育,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促进了近代化的教育发展。

2. 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变法:新政时期,孙中山推行了文化教育的改革,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综上所述,高一历史中的变法知识点主要包括清末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后的新政变法,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这些变法运动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维新变法简述

维新变法简述

维新变法简述
维新变法是指中国清朝末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变革运动。

此次变革由戊戌变法和百日维新组成。

戊戌变法起始于1898年,是清政府为了解决国家危机和民族危机而发动的改革运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设立各级议事机关、设立新军、推行新式教育、创设新式工业、改革税制等。

但是这一变法因挑战旧有利益集团而遭到了很多的反对,最终在外国列强的干涉下失败了。

而百日维新则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十年后1900年6月成立的,由光绪帝颁布《大政宪章》开始。

此次变革主要着眼于政治和文化上的改革,包括设立参议院、巡警局、废除科举、推进新教育、改革新闻出版等。

然而这一变革在短短的百日里就因为既得利益集团和朝廷官员的反对而夭折了。

虽然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思想和方案以及一些新兴的精英人才,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戊戌变法与清末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与清末维新运动

戊戌变法与清末维新运动清朝末年,中国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外国列强逐步侵占中国领土,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戊戌变法与清末维新运动。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通过武力侵略,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利的条约,国家主权丧失殆尽,人民生活深受压迫。

这种危机感触动了一部分有识之士,他们开始思考救国的办法。

二、戊戌变法的目标戊戌变法的目标是推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现代国家制度,以增强中国的自主权和国家实力。

变法派试图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来实现这一目标。

1.政治改革戊戌变法提倡将中国改为君主立宪制度,以确保皇权与国家的分离,实行国家的民主化。

变法派推动了君主立宪宣言的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基本原则。

2.经济改革变法派认识到,经济是国家强盛的基础,于是推动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他们提倡发展实业,改革税制,鼓励外商投资等,以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

3.文化改革戊戌变法还包括了一系列的文化改革措施。

变法派主张推行新式教育,改革科举制度,鼓励科学研究等,以提倡现代思想和知识,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

三、戊戌变法的成果与失败在变法的初期,戊戌变法的确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然而,随着清朝的保守势力和外国列强的干涉,戊戌变法逐渐受挫。

1.成果戊戌变法推动了清政府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变法派提倡的思想和观念开始影响社会,为后来的维新运动打下了基础。

2.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主要源自于保守势力的压力和外国干涉。

清朝内部的保守派与变法派存在着严重的冲突,保守势力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削弱了变法派的影响力。

同时,外国列强对中国的干涉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列强利用运动的动荡局势,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实力和独立性。

四、清末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它却为清末维新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阶段之一,它企图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中国近代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是一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期。

它发生在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是中国社会变革的一次重要尝试。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运动的发起与推动者、运动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19世纪末,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外患方面,列强入侵、不平等条约等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方面,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力日渐衰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社会急需改革,百日维新运动应运而生。

二、运动的发起与推动者百日维新运动的发起者是清朝末代皇帝光绪帝,他在慈禧太后的监视下,意识到国家危机的严重性,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中国。

光绪帝秘密召集了一批有志青年,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成为运动的主要推动者。

三、运动的主要内容百日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在政治方面,光绪帝试图推行君主立宪制,设立议会,实行宪政;在经济方面,提倡实业兴国,鼓励工商业发展;在文化方面,推动科学教育,倡导新文化运动等。

这些改革措施积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四、运动的失败与影响然而,百日维新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慈禧太后和保守势力对运动进行了镇压,光绪帝被软禁,改革派领袖被迫流亡海外。

运动的失败揭示了中国社会改革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百日维新运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其次,运动中提出的一些改革思想和主张,对后来的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康有为提出的“立宪”、“救亡”、“图强”的口号,成为后来中国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础。

总之,中国近代史上的百日维新运动是一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时期。

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尽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的影响仍然持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变革指明了方向。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道路,推动中国实现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清末维新变法运动维新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又名维新变法,其高潮则为百日维新,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近代化道路。

明治维新成功与戊戌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

一变法内容1.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4.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二变法开始1897年末,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意志帝国传教士被杀。

德国乘机侵占胶州湾(今青岛),俄国同时进占旅顺大连,法国进占广州湾(今广东湛江),英国进占山东威海,并要求拓展九龙新界。

列强意图瓜分刚败于日本的清朝,在朝中再次敲响了警钟。

光绪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

面对列强瓜分的危险,1898年(戊戌年),慈禧太后同意光绪帝进行朝政的改革。

6月11日,光绪帝帝颁布《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亦是百日维新的开始。

之后光绪帝帝召见康有为,调任他为京章行走,作为变法的智囊。

其后又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人,协助维新。

裁汰冗员、废八股、开学堂、练新军、满汉平等,等等;涵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政策和体制。

其最终目标,是推行君主立宪制。

康有为向光绪帝帝赠送康有为自己的著作日本变政考和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还有李提摩太的〈泰西新史揽要〉的译本和其他有关各国改革的书。

正在变法的时候想要推荐使把型号特别地当作明治维新的改革前进了。

戊戌政变新政一开始便遭到原来各大臣的抵制。

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荣禄,更是保守派的头目。

9月16那天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

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

据袁世凯的日记,之后谭嗣同於9月18号那夜访袁世凯住处,透露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

两日后9月20号那天),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

9月19,慈禧太后回宫9月21号那天即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

是为戊戌政变,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

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

谭嗣同拒绝出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其他数十人被捕,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于9月28斩于菜市口。

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陈宝箴革职永不叙用。

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

变法影响近年亦有历史学家认为,维新运动自开始即不具有成功希望。

除了光绪帝帝未具备足够的权力和威望推行改革外,维新派人物(特别是作为智囊的康有为)对政治现实的无知,和他们对西方社会制度的粗糙了解,亦注定运动的失败。

三变法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

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在这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四失败原因(与日本明治维新相比较)1、光绪帝和几个书生的全变和大变的急进变革得罪了整个上层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废除科举堵住了某些知识分子的升官之路。

而日本则是稳健的改革;2、戊戌变法和之后慈禧太后的新政都有洋人的破坏。

而日本的改革受到洋人的扶持;3.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缺少中央地方的官员及民众的支持,帝国主义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封建势力强大,代表民主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无法与其抗衡,又加上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脱离群众。

上面的两个原因,以第一条为最主要,下面仔细说一下我的理由:至于有人说失败是因为“主观方面,中国资产阶级发展不彻底,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客观方面,中国封建反动势力太强大,严重阻碍。

”这个是教科书的标准答案,但却是不符合事实的。

其实,这里的主客观因素日本和清代都也有这个问题,日本的封建反动势力的反抗甚至比中国还强大,比如日本改革之后,日本九州的封建势力就发起对新政权的武装进攻。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

在教科书和主流媒体的影响下,人们基本上认为戊戌变法运动是慈禧太后镇压的,慈禧太后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祸根。

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甲午惨败,老佛爷岂能无动于衷? 据费行简《慈禧太后传信录》载,早在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光绪皇帝素怕慈禧太后,待到慈禧太后坦露心迹,抑郁顿释,也就在几个书生的簇拥下放胆行动起来,恨不得把一千年的任务在一个礼拜之内便大功告成。

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

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

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

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

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

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几个书生的所做所为就要导致清朝的崩溃了,慈禧太后不得不走出来稳定政局,吞下“血腥政变”的恶果。

在处理戊戌变法上,慈禧太后有功无过。

(对专制腐朽政府有功,对人民有剧毒。

)慈禧太后当时要是真的要像武则天那样有野心,那她为什么不称帝呢?(如果你和一个有夫之妇有通奸之实,那你为什么不和她结婚呢?)因为种种原因,慈禧太后已经被丑化的不能再丑化了。

慈禧太后是支持改革的,(她也支持刀枪不入的义和团)这个由她自己主导的新政证明了这一点,“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

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

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

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

”但处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她不具备有一个最高统治者应有的知识素养。

她没有主动吸纳新知识的渴求和行动,因而在不少问题上表现出惊人的无知,如认为修铁路破坏风水,火车要用驴马来牵引等等(但这也不能全怪她,那个时代的知识背景就是如此)。

她的无知影响到她所支持的洋务运动和同治中兴的实绩。

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受教育水平和时代的局限性,她对事态的严重性、改革的进程和目标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通盘考虑,在外力的刺激下被动地调整政策。

在新政实行后,还是犯了光绪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的冒进的错误,日本的维新用了20年完成,而慈禧太后用了8年。

由于改革的步子太大太快,导致政局不稳定,导致权力下放,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保路运动。

这里强调一下,清朝的灭亡不是因为通常说的什么腐败,而是自己的改革大跃进。

这和当年苏联解体的原因相似,苏联解体不是因为腐败,而是激进的改革。

从国际环境上。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

而西方列强在东亚侵略的主要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都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日本维新派本身也比较注意外交斗争策略,尽量利用英法、英俄之间的矛盾。

而清朝戊戌维新已经到了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

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因为中国土地大,人口多,发展起来对其他国家不利,而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

其他国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无所谓好坏来评价他们的侵略行为。

正是为了让中国这个睡狮永远也不醒来,西方对日本的改革维新大力扶持,而对清朝晚期的戊戌变法采取破坏行动。

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