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分析3篇
初中化学教学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化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讨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优化化学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为化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有助于推动化学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2)影响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4)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
(3)实验法: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效果。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四、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明确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制定研究计划。
2. 实施阶段:(1)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实验探究能力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
(2)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根据现状调查结果,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
(3)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效果。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四篇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四篇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在初中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了化学复习教学的四步走策略.第一轮复习是围绕教材,按照课本章节复习;第二轮是围绕教学知识点,实施专项复习;第三轮是围绕考纲考点,实施习题训练复习;第四轮是总结式复习,回顾前三轮的复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如此一来,从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点到试卷中常出现的经典考题,可以实现“一网打尽”,从而实现有效化学复习教学.二、化学复习教学策略1.围绕教材,学生基础强化认真研读新课程理念不难发现,中考化学知识点无一不是来源于教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考查更加强调基础和实践.在传统的化学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一味地拔高和拓展,在一些不必要的题型和知识点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因此,在初中化学第一轮复习中,教材必须是复习教学的重点.课本中的例题、知识点总结、课后习题、阅读资料等,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考点.在中考之前,必须将化学课本反复研读,将教材中的化学概念、知识研拓、实验技能等,加以总结.例如,在化学授课伊始,教材中给出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必然有新物质的产生,而物理变化则不引入新物质.由此引出了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概念,即是考查某一性质的产生是否需要化学变化的帮助.对此,笔者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题:爆炸现象是化学变化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对于本题,教材中明确指出化学中出现的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必须区别对待.物理爆炸不涉及新物质的产生,如气球的爆炸,则是物理变化;化学爆炸,如鞭炮的爆炸,必定产生新物质,则是化学变化.如果对教材中的爆炸知识点看得不够仔细,自然就难以正确判断出该题的答案.对于初中化学的首轮教材化复习,不必追求深度,但是必须强调对教材的仔细研读,细细品味教材中的每一句话.2.围绕考点,化学专项强化初中化学学科涉及的知识点概念虽然繁多,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往往是固定的.对于简单易懂的化学知识,教师不妨一带而过,从而为化学难点和重点的复习腾出时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化学特殊现象,往往会成为学生失分点.对此,笔者开设了专门的实验课、化学角、化学之最等兴趣活动.在提高化学教学趣味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只有做到突出主次、真正减负,化学复习教学的高效才能实现.3.围绕实验,化学素养教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中考化学的核心考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针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题、实验推断题、实验计算题等,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实验课,利用实验规律、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实现高效化学实验教学.除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教学外,近些年中考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对此,教师不妨从中考化学的实验真题出发,围绕实验考点,培养学生的化学操作能力.例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1)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什么?实验现象是什么,说明了CO2的性质是什么?(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分析:在该实验中,既涉及化学实验的操作,又涉及化学物质的性质,对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在化学教材中也给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在本题中,还涉及探究式实验,在第二问中,要求自主探究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区别.该题中,还隐含要求掌握CO2的性质及其检验方法.初三化学实验教学总结2化学在初中阶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初中三年的学习中,只有在初三的年段里有化学,是因为必须经过初一、初二的学习打好一定的基础,才可以在三年级学习。
初三化学实验工作总结(3篇)
初三化学实验工作总结____-____学年(上)化学实验总结化学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常规的死记硬背转变为研究性学习。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所包含的化学意义。
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从本质上去了解,既能让学生巩固既得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且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强化实验室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实验室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使之成为培养创新能力的基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在这个学期中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做个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认真执行教学实验计划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开齐教材所规定的所有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并针对实际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演示实验作一些改进和增设一定的实验,以便在教学上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
本学期共完成全校5个班级的化学实验教学任务的准备工作,努力协助各任课教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水平和能力。
学生分组实验率100%,教师演示实验率100%。
二、强化管理规范到位实验室的特点是教学仪器、药品、材料种类繁多,设备复杂。
为此我做到如下几点:1、新调入的器材药品,先检查验收,没问题后再登记入帐,记明规格、数量、金额。
2、标定橱目标签,每层所放教学仪器、药品、材料都编卡登记,做到教学仪器、药品存放定位,排列有序,取用方便安全。
3、任课教师领取实验教学仪器、药品先填写实验通知单,根据实验通知单提供仪器、药品,任课教师用完归还时检查核对,如有损坏或丢失,查明情况,按规定要求报废或赔偿。
4、任课教师领取危险药品时除填好通知单外,还要由主管领导批准签字,我根据实验通知单提供危险品,并严格控制危险品的领取量,剩余危险品做到妥善的回收和保管。
化学教学的案例(通用3篇)
化学教学的案例(通用3篇)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一一、分析教材(备教材)备好课的前提是理解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这就是我们教师要备课,要常备课,常备常新的原因。
正确理解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抓住重点(1)初中化学知识点根据中学化学《课标》,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划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在《中考说明》中归类非常详细。
(2)知识点的作用把握教材内容的核心所在,就是要确定教学的重点。
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中心内容。
核心内容具有后延续性,对后续的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不一定是考点,有可能渗透在考点之中。
例如:原子的结构决定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决定化合价。
氧气的化学性质决定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决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时药品的取用原则。
2、领悟教材的教学价值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就是要分析和挖掘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对学生认知结构、技能、思维培养等的作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一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对化学现象进行分类、提出有关的假设、设计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探究等。
”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对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分析和挖掘是新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所在,也是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依据。
[案例]“第五章燃料”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种元素多种物质2、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初步建立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特点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物质的性质影响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出物质的一定性质等化学学科思想。
3、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思路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一些气体,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实验技能。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是在氧气制取的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第一篇范文本文旨在通过对一起初中化学教学案例的深入剖析,探讨和解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如何更好地互动,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背景本次案例分析的对象是某初中一年级的一个化学课堂。
该课堂的主题是“水的性质和水的净化”。
教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相关的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水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水的性质和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包括水的蒸发、沸腾、溶解等。
3. 结果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4.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净化方法,以及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案例分析本次教学案例中,教师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
在结果分析和知识拓展环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教学启示通过本次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4.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文的正文部分,由于篇幅原因,未能将所有细节展开。
希望这个案例分析对您的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如有需要,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拓展和调整。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本文旨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讨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初中化学教研专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为专题,通过分析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案例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三、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优化实验探究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四、案例实施过程1.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1)明确实验探究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探究主题,如“物质的溶解性”、“气体的制取与检验”等。
(2)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现象等,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制定实验探究评价标准: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 实验探究教学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引出实验探究主题。
(2)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究。
(3)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强调实验安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为后续分析、总结提供依据。
(5)实验分析与总结: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探究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小组互评:小组内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实验探究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案例反思1. 实验探究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初中化学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化学教研组开展了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探讨、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深入理解“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教学案例分析教研组首先对“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的教学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教师们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
(2)实验教学环节存在安全隐患,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未能全面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能力。
(2)完善实验教学环节,确保实验安全,注重实验过程。
(3)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2. 教学设计研讨教研组针对“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研讨。
教师们共同探讨以下问题:(1)如何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2)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如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研讨,教师们形成了以下共识:(1)教学活动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观察、讨论等,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师们在教研组指导下,进行了教学实践。
以下为部分教学实践案例:(1)教师A在教学“氧气”这一课时,设计了“氧气支持燃烧”的实验活动。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5篇
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5篇总结所要反映的是全局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全貌,所以在内容安排上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全局工作不能遗漏哪个方面,单项工作不能遗漏哪个环节,否则就会影响工作总结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接下来是关于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三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总结1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
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
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
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
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初中化学老师教研成果(3篇)
第1篇一、前言作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我一直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我在教学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
二、教学研究成果1. 教学方法改革(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燃烧”这一章节时,我以“森林火灾”为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化学知识。
(2)探究式教学法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例如,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从而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3)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通过制作课件、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原子的结构”时,我利用动画演示原子结构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子结构的特点。
2. 教学内容优化(1)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将基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确保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分类”时,我详细讲解了物质的概念、分类方法和应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全面的认识。
(2)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例如,在讲解“溶液的配制”时,我安排学生亲自配制溶液,使学生了解溶液的配制方法、注意事项等。
(3)关注热点问题为使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关注热点问题,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例如,在讲解“环境保护”时,我引导学生关注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教学评价改革(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在教学评价中,我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中学化学实验分析范文
中学化学实验分析范文
引言
实验题目: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的理解。
实验步骤
1. 首先,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烧杯、容量瓶、酸碱指示剂、酸和碱溶液等。
2. 将烧杯清洗干净,并用蒸馏水彻底冲洗干净。
3. 使用容量瓶准确地称取一定量的酸溶液,记录其体积。
4. 将酸溶液倒入烧杯中。
5. 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使其溶解均匀。
6. 使用容量瓶准确地取一定量的碱溶液,记录其体积。
7. 将碱溶液滴加到酸溶液中,同时搅拌。
8. 持续滴加碱溶液,直到酸碱溶液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9. 停止滴加碱溶液,记录此时的酸碱溶液的体积。
10. 计算出酸碱溶液的准确体积。
11.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酸溶液和碱溶液的
摩尔比。
12. 结合酸碱溶液的体积和摩尔比,计算出酸和碱溶液的浓度。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并计算出酸和碱溶液的浓度。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并对酸碱反应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溶液的溅出或误吞。
2. 在称取溶液和读数时要准确,避免误差。
3. 实验器材的清洗要彻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在进行酸碱反应时,要避免过量滴加碱溶液,以免超过中和点。
5.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初中化学教研科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实验探究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通过研究,总结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意义(1)有助于推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3)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对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视程度分析。
(2)实验探究教学方法的运用情况分析。
(3)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分析。
2.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研究(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明确实验目的,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注重实验结果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5)开展实验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实验教学手段。
3.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评价策略研究(1)建立多元化的实验探究教学评价体系。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
(3)加强教师评价,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研究现状。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实验探究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3. 实验研究法:在实验教学中,运用所提出的实验探究教学策略,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初三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篇1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为学生形成化学根本概念和化学根底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将本期实验教学总结如下: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进步初中三年纪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可以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开展,从而进步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个环形节1、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标准、实验现象明显、分析^p 表述准确简练。
对局部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良,以增强实验效果。
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
2、努力开足学生实验根据教学进度努力开足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做到每2人一组,位置固定,每次实验都进展登记,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标准、整理仪器等方面对每一个学生打分。
一学期下来,教学效果较好,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实验课上乱轰轰的教学场面,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根据条件把它改成学生实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展了课外实验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每逢周四周会课,我们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以做化学兴趣实验,制作实验教具为主。
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
兴趣的激发大大进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才能和创新精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
初中化学教研成果(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我们化学教研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
二、教研成果1. 教学理念的更新在教研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化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方法的创新(1)探究式教学:我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分析实验结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
(2)情境教学:我们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溶解”时,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合作学习:我们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助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3.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具体包括:(1)多媒体教学资源: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丰富的教学课件,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资源:我们注重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场所,确保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
(3)课外阅读资源:我们推荐学生阅读与化学相关的课外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学评价的改革我们针对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对教学评价进行了改革。
具体包括:(1)多元化评价:我们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校本教研小课题初中化学(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有效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成为当前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 探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 分析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 通过实验研究,验证探究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性。
2. 研究意义- 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为化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现状分析。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探究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
-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看法和建议。
-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设计并实施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进行实践研究。
-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探究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目标和分工。
-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准备。
-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 实施阶段- 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看法。
-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探究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案。
- 在实验班进行教学实践,观察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情况。
3. 总结阶段-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探究能力培养的效果。
- 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初中化学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难点: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酸碱溶液、烧杯、滴管、试管、试管架、镊子等)、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等)。
2. 学生准备:实验报告本、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吗?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酸和碱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生成水(H2O),剩余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生成盐。
2. 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酸溶液和碱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分组实验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和药品。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1)取适量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3)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1)观察到的现象:酚酞指示剂在酸溶液中呈无色,在碱溶液中呈红色。
(2)实验结论: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教师总结: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学会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初中化学教学实践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将我的教学实践分享如下。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化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例如,在讲解“氧气”这一章节时,我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铁生锈、燃烧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性质。
同时,我还结合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氧气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溶解度”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溶解度与温度、溶质、溶剂等因素的关系。
3. 开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化学现象,提高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如过滤、蒸发、滴定等。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注重基础知识教学1.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针对每个章节,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例如,在讲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时,重点讲解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概念,难点在于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加强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注重概念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例如,在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通过实验演示、举例说明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重视基础知识复习,巩固学生知识化学知识较为繁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遗忘。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我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复习,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复习,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教学实践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实践性强、抽象性高、知识体系复杂等特点。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国教育部门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某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化学教学提供参考。
二、案例描述(一)教学背景某中学化学教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
所教班级学生基础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存在恐惧心理,课堂参与度不高。
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决定开展一次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个实验操作环节,包括药品取用、仪器使用、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数据处理等。
同时,制作了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2. 课堂教学(1)导入: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实验操作的主题。
(2)实验操作:教师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示范实验操作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
(3)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实验数据处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操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实验操作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案例分析(一)成功经验1. 课前准备充分:教师通过制作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2. 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实验操作、分组实验、实验数据处理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应用的科学。
初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
2. 互动式教学,提高课堂参与度(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实验、讨论问题等任务。
(2)师生互动: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生生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注重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注重实验操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实验演示:教师亲自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学生实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3)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4.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重点知识。
(2)采用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3)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案例以“金属的性质”为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1. 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不锈钢餐具、铝制饮料罐等,让学生了解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互动式教学:(1)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观察金属制品,讨论金属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分析3篇第一篇1调查内容和结果1.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初三应届生、初中化学专任教师为主要对象,有城里的市直学校,还有乡镇初中。
调查对象有较好的代表性。
1.2调查时间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初,此时新课教学已经结束,学生通过近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一些化学素养,此时进行调查,可以使调查的结果更客观、更公正。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分别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发放共480份,其中市直学校232份,乡镇初中248份;调查化学教师20人,其中市直学校和乡镇初中各10人。
学生和教师均为不记名情况下独立完成问卷,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调查结果分析2.1学生调查分析从表1可知,有高达69.6%的学生不知道教材中哪些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实验,这与新课程(实验稿)中淡化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区别,教材中对学生实验规定不明确有关;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对做学生实验普遍感兴趣(较大兴趣以上的比例占91.3%),体现了初中生对亲身体验科学世界的渴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操作感受成功的乐趣。
就学生实验课的形式来看,由于调查的绝大多数学校只有2个实验室,而学生数远远大于学生实验室所能容纳的数量,实验室周转困难,因此许多老师将学生实验的场所放在教室,不过学生最希望的还是在实验室完成实验(比例达80.25%),其中乡镇初中的比例更高,喜欢实验室的理由是在实验室做实验更方便、同组学生人数更少、更自由等;做实验时学生更倾向于同伴合作,组内互助(比例达68.4%),认为这样更有利于实验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
就学生实验参与的情况看,只有21%的学生课前会预习实验,这与教师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编制不利于预习有关,但68.4%的学生实验前要和实验组同学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时67.2%的学生按老师的设计做实验,77.4%的学生按老师的要求观察实验,说明老师对学生实验活动的影响很大,原因是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实验能力普遍较弱,老师担心学生不能完成实验,也与探究性实验不易控制,老师不愿放手,学生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有关;实验后能及时思索并完成实验报告的学生只有34.7%,说明学生实验中研究总结意识不强,严谨的科学态度尚未形成。
2.2化学教师调查分析从表2可知,教师对开设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是调查的市直学校,也只有50%的老师愿意尽量创造条件尽量开设实验课,乡镇初中更低,只有30%,原因是准备学生实验的过程很烦,学生实验时课堂不易管理,且耗时低效,不如演示实验来的直接;其实在江苏省“四配套工程”的支撑下,调查的所有学校都具备开设学生实验课的条件,但学生实验的开设率极不正常,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虽然知道开设学生实验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科学素养,但是目前中考的命题水平还不能区分学生是否做过实验,导致教师讲实验、学生记实验成为保证分数的有效手段(学生实验对学科成绩:有些影响的比例为30%,影响不大的为50%),另一方面是由于高考的指挥棒,初中化学的中考分值越来越少,导致化学教学的课时得不到足够的保障,一些教师不愿意花时间进行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的内容基本上是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极少有的创新一般会出现在公开课中,主要是教师平时的钻研意识不够,也有省事的心理因素。
从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形式来看,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师和老师先讲完实验,再让学生做的比例均为45%,这主要与教师的理念和对学生实验课的管理能力有关,而能真正给出课题,让学生去探究的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是初中学生实验能力不足,而且探究性实验需要的时间长等。
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违规行为的处理,只有15%的教师会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反思,说明大多数教师对学生实验违规的原因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存在“做实验”的功利性心理。
3几点建议3.1对教材的建议鉴于目前使用的教材对学生实验没有明确的表述,而导致学生实验在某些学校无法刚性开展的现状,建议新教材要对学生实验要求、内容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用明确的文字来表述,保证学生知晓哪些是属于他们必做的学生实验。
从3月份参加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获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明确规定初中化学学段学生必做的8个实验活动,分别是: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⑤燃烧的条件、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⑧酸、碱的化学性质。
同时也期待着新教材中能出现更多的学生易于完成的家庭小实验。
3.2对教师的建议新课改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相信每个教师都知道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学生实验的教学情况以学校为整体,要么均开设,要么均不开设,可见教师乃至教研组在学生实验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克服畏难怕烦的心理,保证学生实验课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实验管理策略的研究,对学生实验课的违规行为,从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析因分析,保证学生实验课的有序开展;教师还要树立进行学生实验会与学生化学成绩相得益彰的观点,认真研究学生实验的创新形式,特别是在初中化学学习的后半部分,要尽可能地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探究性实验”,并倡导学生对“验证性实验”进行再探究,同时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保证学生实验的有效开展。
3.3对考试评价的建议考试评价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实验题在中考试题中分值,积极尝试对学生实验素养考查的试题改革,把做过实验的学生和没有做过实验的学生区别开,通过中考这个指挥棒,引导教师、学生重视实验教学。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考试评价的探索,如全市每年4月份对学生实验考核(考查)等,但经过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对这一考查有走过场的趋势,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严肃认真地对待,从而促进各地学生实验教学的认真开展。
3.4对主管部门的建议调查发现,在省“四配套工程”下标配的化学实验室,硬件都很不错,但有些学校的实验室崭新得让人窒息,一看便知很少甚至没有做过学生实验,因此要加强对化学实验室使用率的考查,建立台账制度,并引入即时审查机制,通过制度建设,责任人层层落实等手段确保学生实验的正常开展,如学生实验网上提前预约(与主管部门联网,下同),实验员同意预约,学生实验时填写台账(含学生姓名、实验内容、实验药品、实验方案等),教师对实验完成情况作出评价,主管部门抽查实施情况并作为对学校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等。
本文第二篇一、真正落实教师的“首席”角色新课程标准施行已经好几年了,到底有多少教师能真正地进行角色转换?作为一线教师,我很遗憾地看到,尽管有不少教师在身体力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扮演着权威的角色。
新课标下的教师到底应该是怎样的角色?《标准》中说得非常清楚:“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我们知道,学生是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因此,教学过程既是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新理念。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尊重教师的劳动。
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还要注意自己教学行为的变化,要从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
”因此,我在课堂上主要是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讨论交流就是我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学生回答问题意见不同时讨论;实验小结看法不同时讨论;同一题目,两人解法有异时讨论。
通过讨论,可以辨析知识、弄清答案、提高能力。
实践证明,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这种角色的转换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好处的。
相反,处处不放心,事事想包办,到头来只能是事倍功半。
二、积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大教育家第斯多慧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如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如何去“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呢?我认为,积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很好的法子。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中情境可粗分为简单型,如故事情境、疑问情境、作业评价情境等;复杂型,如活动情境、多媒体情境、实验情境等。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情境,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情境要尽量与所教内容相融合,能通过情境这一外因诱导学生的内因发挥积极的作用。
应该说,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手段是多方面的,以上也仅是本人在实践中运用得较好、较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本文第三篇一、实践流程1.设置要求学生可运用好寒暑假的时段来亲自落实预设的研究规划。
可以在预设的多重规划之内选取一两个可行性很强的调研规划,以便完成初步属性的调研。
在实践层次内的研究终结以后,要拟定涵盖了自我感悟的研究报告。
报告所带有的内容,要整合科目固有的那些原理,包含感悟属性的内容、认知结果及规划的落实状态。
2.归结感悟在学生上交了拟定的研究属性报告之后,教师要选取优良的几份感悟报告,将它们编在一起,供其他学生参照。
这样一来,学生就受到了提升研究水准的激励,从而创设出实效性的化学研究对策。
带有社会性质的这一科目研究,可以展现出初中学生经由摸索得到的关联成果。
二、累积的研究感悟具备研究属性的化学科目学习及授课,创设出了初中新颖的学习构架,与培育素养的要求相吻合。
这一类别的摸索及学习,不能脱离授课教师的有序指引;在具备充足引导的条件下,鼓励初中学生发挥出调研的热情,提升获取多样化学知识的初动力。
研究所采纳的多重形式,不应限制于单调的讲解之内,而是要指引初中学生展开关联的辩论、实地查验及走访、观看关系到摸索内容的趣味性电影等。
例如,在现实参观选定的化工厂以前,可以让学生搜索关联性的有趣视频,以便增添针对这一化学性产业的认知,累积可贵的调研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