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内容抱括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基础和人体寄生虫学三部分,主要介绍病原微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防治及免疫学的基础知识,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
目前危害人类健康、威协生命的疾病主要由该学科的病原生物引起,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及老年等各科护理,更涉及到社区、康养机构、家庭等群体性或个体预防疾病、控制疾病传播的方方面面。而免疫学作为生命科学也已渗透到临床各科和基层的健康促进,因此学好本门课程对学习后期临床护理课程有重要的意义。本课程既是学习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过渡到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34学时,2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高职的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与本科相比要突出“职业应用性”,与中职相比要突出“高等性”。其课程的设置要围绕培养目标,以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基础,以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防治为导向,以基层应用型护理人才对知识素质的需求来设置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实现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课程设计遵循“培养逻辑思维及判断能力,贴近生活和临床,服务健康促进与护理”的理念,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与护理岗位需求相结合,以构建整体思维导图的方法搭建知识框架,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以看图说话、看文字绘图绘表格的学习形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判断和归纳能力。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利用要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可视化,网络信息的搜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学生对学习效果的相关评价可以提升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为考查课程,考核方法采取开卷考试,以分析判断、归纳总结为主,以看图说话、自制图表的方法进行,并采取分小组口试、小组成员共同评价的方法。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无菌观念和预防观念,掌握护理专业职业能力所需的基
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相关技能,在职业岗位上能对人群常见疾病的发病、传播及特异性预防进行健康宣传和教育,能对微生物和免疫现象作出解释,能初步运用消毒灭菌和特异性预防方法进行护理和处理相关问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掌握职业能力必需的免疫学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基础上,能分析和判断人体两种不同的免疫应答方式和超敏反应,能正确解释免疫学诊断及其防护。
(2)在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和人体寄生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的基础上,能分析其与所致临床疾病和预防的联系,能解释各类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1)能应用病原生物学的相关理论与技能,牢固树立无菌观念提高生物安全意识,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防止院内感染和其他医源性感染。
(2)能应用病原生物与免疫相关知识进行初步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
(3)能应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相关知识对感染性疾病和其他免疫相关性疾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科学而人性化的护理。
3、素质目标:
(1)具有牢固的职业所需的无菌观念和个人及环境卫生与习惯的养成。
(2)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在人文关怀的理念。
(3)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能进行自主学习,能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六、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学期考试/考查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
七、课程建议
(1)教学建议:
以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为主,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开设实验课,结合课程内容开设以突发和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为内容的专题讲座和前沿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教学中以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看书查阅资料、完成课堂作业、学生互评、归纳总结方式为主,培养学习方法和带着问题学习的能力。根据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均较薄弱的情况,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2)教材建议:
选用教材:《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ISBN9787117184793/R.18480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年10月第3版
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
病原生物及免疫实验室一间,数码显微多媒体教室一间。配备高压蒸汽灭菌锅、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干燥箱、单人净化工作台、电热恒温水浴锅、紫外线灯箱、各类量具、培养皿、试管、容量瓶等,并保障一定资金用于实验耗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