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柔力球运动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af4848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c.png)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是太极拳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柔力球作为辅助器械,通过操控力球的方式来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和动作。
该套路共包括十个动作,每个动作都具有独特的技巧和要求。
第一动作是单手平推。
身体放松自然,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向前推至肩膀高度,然后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推动力球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力量均匀流畅,注重呼吸配合。
第二动作是单手反转。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右手在力球正面,左手在力球背面。
以手腕为轴,右手向上推至肩膀高度,同时左手向下推至腰部。
然后再恢复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身体协调运动,手心对心的力量均匀放开。
第三动作是双手平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向前推至肩膀高度,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动作要求双手协调一致,力量均匀流畅,同时注重腰部和身体的转动。
第四动作是双手分开。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并将两手掌分开,同时向两侧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度和身体协调一致,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五动作是双手交叉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同时向前交叉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量均匀用力,身体稳定,注意保持呼吸自然。
第六动作是双手分开交叉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并将两手掌分开,同时向两侧交叉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度和身体协调一致,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七动作是单手单足。
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将另一只脚抬起,同时将手臂向前推出,然后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动作要求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手部力量和腿部力量配合一致。
第八动作是单手单足交替。
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并将另一只脚抬起,然后交替将手臂向前推出,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量和腿部力量配合协调,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九动作是双手动作。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同时向两侧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双手协调一致,力量均匀流畅,同时注重身体的转动和呼吸。
柔力球中国范儿第六节背面教学
![柔力球中国范儿第六节背面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e66f76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7.png)
柔力球中国范儿第六节背面教学(原创版)目录1.柔力球运动简介2.柔力球中国范儿第六节背面教学内容3.背面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4.教学示范与实践5.柔力球运动的好处正文一、柔力球运动简介柔力球,又称太极柔力球,是一项融合了太极拳和网球的运动。
它以柔克刚、刚中有柔的特点,深受广大中老年朋友的喜爱。
柔力球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节身心,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二、柔力球中国范儿第六节背面教学内容柔力球中国范儿第六节背面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动作:1.左脚后退步2.身体重心转移至右脚3.右手持球,向上抛球4.身体向左转,同时左手接球5.左脚向前迈步,身体重心转移至左脚6.右手持球,向上抛球7.身体向右转,同时左手接球三、背面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1.在做背面动作时,要保持身体挺直,双眼平视前方。
2.抛球时,手臂要自然伸展,手腕要放松,力量来自于手臂的摆动。
3.接球时,要准确判断球的落点,及时移动到位,保持两手掌心向上,手指自然分开。
4.转身时,要保持腰部的柔韧性,以腰带动身体转动。
5.迈步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上下肢动作要协调一致。
四、教学示范与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示范、集体演练、个别指导等方式进行。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柔力球运动的基本要领,然后通过反复练习,掌握背面动作的技术要领。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互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柔力球运动的好处1.柔力球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柔力球运动可以锻炼手的灵活性,提高手部的抓握能力。
3.柔力球运动可以锻炼腰部的力量和柔韧性,有助于预防腰腿痛等疾病。
4.柔力球运动可以锻炼眼睛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反应速度。
太极柔力球
![太极柔力球](https://img.taocdn.com/s3/m/ee4667c626fff705cc170a7e.png)
柔力球运动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初级阶段 1991---1992
推广阶段 1993---1995
发展阶段 1996---2006
14
六、太极柔力球的器械介绍
球:球为圆形,直径为6.8cm+0.2cm;球皮重量27g,球 体内装有27g的沙子,总重量为53g+2g。
竞技用球(合成胶) 套路用球(塑料)
15
球拍: 球拍包括拍框、拍面、拍 颈、拍把。在球拍水平放 置时,拍面可有2mm-5mm 的自然下垂。
16
七、太极柔力球场地介绍
➢“整”之根本:太极柔力球之本是完整用力的特点,从 入球到出球始终是在一条连贯完整、自然流畅的弧形曲线 上,全身协调、上下相随、浑圆一体、一气呵成完成每一 个动作。
11
四、太极柔力球的内容与分类
(一)操类 1. 按难易程度分为:一、二、三、四、五套操(规定套路)。 2. 按器材的多少分: 单拍单球操、双拍单球操和双拍双球操。 3. 按人数的多少分:个人、双人和集体。 4. 按竞赛形式分为:集体规定操和集体自选操。 (二)游戏类 1. 游戏比赛。 2. 娱乐游戏。 (三)套路类 1. 按套路形式分:规定套路、自选套路和表演套路。 2. 按套路风格分:舞蹈套路、武术套路、太极套路。 (四)隔网对抗类 1. 单打。 2. 双打。 3. 混合双打。
获得了充分缓冲距离和入球时间,
为引球做好准备。图A-B点
(二)引:
在球快入球拍时,球拍顺球
的方向运动,使球从球拍的边框
太极柔力球是什么
![太极柔力球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c947c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6.png)
太极柔力球是什么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应时而生、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综合了太极拳、网球、羽毛球的技术,具有独特的运动方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根本和生命是太极思想。
它的圆弧轻划看似软弱无力、轻松自在,实则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损巨大,一场球下来,轻则汗流浃背,重则腰酸腿软。
在练习太极柔力球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技巧进行,这些规则和技巧与传统太极拳的步法、身法、呼吸法和发力方法类似。
通过练习太极柔力球,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协调性和反应能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太极柔力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不高,但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已经逐渐受到欢迎和推广。
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方式。
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发球
![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发球](https://img.taocdn.com/s3/m/06247b1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8.png)
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发球太极柔力球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运动,它结合了太极拳和柔力球的元素,通过练习太极柔力球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
发球是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之发球。
一、准备动作在开始发球之前,需要先做好准备动作。
首先要站直身体,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将双手握住柔力球并放在身体前面。
接着将上臂自然下垂,肘部微微弯曲,手腕向外翻转,使得手心朝上。
二、起球动作起球是指将柔力球从一个手中抛到另一个手中的动作。
起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手腕发力:在起球过程中需要用手腕发力,并且要保持手腕稳定。
2. 抛高度:抛高度应该适当,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起球效果。
3. 抛速度:抛出的速度也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起球效果。
4. 眼睛注视:在起球的过程中,要将视线集中在柔力球上,以便更好地控制球的运动轨迹。
三、接球动作接球是指将柔力球从空中接住的动作。
接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手部姿势:在接球时,要保持手腕稳定并使手心朝上。
2. 眼睛注视:同样需要将视线集中在柔力球上,以便更好地控制球的运动轨迹。
3. 固定身体:在接住柔力球后,需要用另一只手固定住身体,以免失去平衡。
四、练习提示1. 初学者可以先从简单的起、接单个柔力球开始练习,等熟练了再逐渐增加难度。
2.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平坦的场地,并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
3.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顺畅,并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4. 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可以向教练或其他熟练者寻求帮助和指导。
总之,太极柔力球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健身运动,通过练习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之发球,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并且对于改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尝试,享受太极柔力球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力原理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力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9ff43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e.png)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力原理太极柔力球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它的发力原理可以归纳为“拧转、绞颈、旋转、沉着、放松、统一”。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六个方面。
拧转,指的是利用手腕的内外旋来带动球体的转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拧转的力量必须均匀、持续、不露痕迹,避免出现“小腕症”的情况。
绞颈,是指利用手臂的旋转和弯曲带动球体的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手臂的运动必须自然、流畅,并且不要用大力气,否则容易造成手臂肌肉疲劳或受伤。
旋转,指的是通过整个身体的旋转来带动球体的转动。
同时还需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尤其是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呼吸稳定,避免因失衡而摔倒。
沉着,是指在运动中保持平静、沉着的心态,在球体慢慢加速的过程中,通过放松身心来掌握身体的力量和节奏。
放松,是指释放身体内部的僵硬、紧张,使得身体自然而然地挥洒出自己的力量。
在练习太极柔力球时,要注重身体的放松,不要过于用力,否则容易造成肌肉酸痛和伤害。
统一,是指整个身体的各部分动作要具有协调、一致性。
在练习太极柔力球时,要注意将手臂、腿部、腰部、躯干等各个部分的动作统一起来,使得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总而言之,太极柔力球是一种在身体力量、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上都有大幅提升的运动。
通过掌握这六个方面的发力原理,可以更好地进行太极柔力球的练习,增强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太极柔力球入门基本动作练法
![太极柔力球入门基本动作练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48d32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1.png)
手臂伸展:将柔力球放在一手中央,另一只手伸直向上,慢慢地将手臂向侧面手臂,回到初始位置。
手臂交替伸展:左右手交替进行手臂伸展练习,可以锻炼肌肉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太极柔力球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项目,可以锻炼身体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肌肉协调能力等,有益于身体健康。以下是太极柔力球的入门基本动作练法:
握球姿势:双手自然下垂,将柔力球置于右手掌心中央,手指自然弯曲,手腕稍稍用力向内侧弯曲,使得柔力球在手掌中央稳定。左手握住柔力球的下部,保持手指自然弯曲。
单手转动:以右手为例,用力推动右手向前,让柔力球在手掌中央绕圆周运动。转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手臂不要用力过度,柔力球也要保持稳定。反复练习,直到能够掌握好转动的节奏和力度。
以上是太极柔力球的基本入门动作练法,建议练习时要注意姿势和节奏,不要过度用力,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力度。练习时要保持放松的状态,不要过度紧张,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太极柔力球的健身效果。
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大纲
![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09799c05901020206409c32.png)
太极柔力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集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竞技性、表演性、适应性和活动方式多样性为一身的体育项目。
该项目摒弃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集中了武术、羽毛球、网球等运动的精髓,把传统的太极拳的拳理、拳技与现代网球、羽毛球、武术等运动技术相结合,是一项易于推广和普及,具有发展前途的体育项目。
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锻炼身体的大小肌肉群,活动颈、肩、腰、腿、手指等各个关节,提高内脏器官功能,调节脑、眼、神经系统的配合与协调能力于一体,是一种全身性多方位的有益健康的活动。
本课程主要学习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战术。
培养学生对太极柔力球的兴趣爱好,学会科学锻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初级班教学要求及教学目标
1、介绍太极柔力球的起源和发展及场地、器材等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入门。
2、初步学习并掌握太极柔力球运动规定套路(一)、初级技术、基本技术及部分高级技术。
3、能自觉通过太极柔力球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以退为进、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
4、根据太极柔力球运动特点,加强身体素质练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班教学要求及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太极柔力球特点、力学原理和裁判法等理论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太极柔力球专业知识。
《太极柔力球与小球运动》主编李恩荆曹东平王大平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太极柔力球规定套路动作要领
![太极柔力球规定套路动作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d44aaf6fdd36a32d72758146.png)
第一套太极柔力球规定套路动作要领本套套路,是以“摆动”动作为主,共8节,是柔力球运动的基本套路、也是竞技技术的基础动作,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规范。
第一节:左右摆动;8/2拍。
抛球起势后,两腿呈马步,运动中,上肢配合持拍臂完成左右摆动。
下肢主要体现为:马步、左、右弓步。
(前8/1拍;脚步不移动、原地完成。
后8/1拍;左右并脚移动)。
左右摆动,在体前完成一个向左和向右的摆动,划出的弧是一个开口向上的半圆。
两边一定要对称,完整,半径要固定。
用力要注意由脚到腿到腰、由腰带动手臂完成,注意身体不要有过多上下的起伏。
第二节:正面绕环;8/4拍(前8/2拍原地完成,后8/2拍虚点并步左右移动)。
1、2拍左右摆动,3、4拍顺时针绕环,5、6拍右左摆动,7、8拍逆时针绕环。
正面绕环,在体前完成向左和向右的绕环。
划出的圆一定要圆润、完整,左右对称,很饱满很连贯。
第三节:左右转体;8/4拍。
前8/2拍;分别以左、右脚的前脚掌为支撑,上抱圆分别左、右水平转体180度。
第8/1拍;1、2拍左右摆动(立拍,拍头朝上),3拍上抱圆向左转体180度,4、5、6拍左、右摆动,7拍上抱圆向左转体180度,8拍右摆动复位。
第8/2拍;1拍向左摆动,2拍上抱圆向右转体180度,3、4、5拍左右摆动,6拍上抱圆向右转体180度,7、8拍左右摆动复位。
后8/2拍;1、2,拍左右摆动,3、4拍向左侧旋360度、(一线平三步转体,也称三三四转体),5、6拍右左摆动,7、8拍向右侧旋360度。
左右侧旋,持拍臂持球围绕身体纵轴,由低到高再返低,顺势侧向挥旋一周,完成侧旋。
左右转体,是体现太极方法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用力要完整连贯,上下相随、连贯一气。
注意:力量由脚到腿到腰,由腰来主宰带动全身完成。
转体由身体中轴为中心,向左、向右180度的上抱圆水平转体和360度的侧旋转体。
第四节:左右小抛;8/4拍(前8/2拍左右抛接,后8/2拍换握翻拍抛接)。
太极柔力球
![太极柔力球](https://img.taocdn.com/s3/m/27ec22cc51e79b89680226ea.png)
太极柔力球概述顾名思义,太极柔力球“太极”是这项运动的根本和生命。
太极柔力球将太极运动完整连贯、圆润柔和、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柔、圆、退、整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四大特点。
迎——引——抛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三大要素。
所以技术性要求比较高,讲究柔缓、顺遂、刚柔相济、细腻悠长。
太极柔力球圆弧轻划,看似软弱无力、轻松自在,然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损巨大,一场球下来,轻则汗流浃背,重则腰酸腿软。
这项运动已经在大中城市开始玩起来了,主要受众群是社区的老人,深受老人的喜欢,现在高校里面的很多学生也开始尝鲜,特别是女学生已经慢慢地接触并喜欢上这项运动了。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比较新兴的运动,球拍类似于羽毛球比赛用的拍子,主要不同在于柔力球球拍的击球面不是网状结构而是薄布状,且印有太极图案,球却像网球,由外层的皮、最里面的细沙组成。
借鉴网球、羽毛球的场地、规则等要素,并融入了太极精髓,“提炼”形成了这项运动。
太极柔力球的诞生太极柔力球创始于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副教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柔力球。
1994年,太极柔力球运动通过了国家教委评审小组的评审和肯定。
2000年被中国老年体协列为推广的新项目,分别在北京(2000年)、山东(2001年)、北京(2002年)、上海(2003年)、天津、江西(2005年)等地举办了培训班和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
太极柔力球的特色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是由运动者手持一种特制的拍子,该拍子是由一个拍柄和一个拍框组成,拍框内有一个能起缓冲作用、带风孔的橡胶软面,通过用弧形引化的方法将球抛来抛去。
它可以二人对抛、单人独练、几个人互传或隔网竞技,以达到健身、娱乐、表演和竞技的一种运动项目。
太极柔力球的文化和意义太极柔力球是应时而生的一项太极化的球类运动,体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巧击蛮,以小胜大以及和平圆满的战略思想,它保留了太极思想和太极运动中所有的精华,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元素,并且使两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太极柔力球入门基本动作练法一到六节
![太极柔力球入门基本动作练法一到六节](https://img.taocdn.com/s3/m/8df7d8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d.png)
太极柔力球是一种源自我国传统的健身运动,它结合了太极拳和柔力球的特点,以柔和流畅的动作和轻盈的球体操练方式,有助于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太极柔力球的入门基本动作练法,分为六个节次。
第一节:基本站姿和握球法1. 站立时,双脚并拢,膝盖微微屈曲,双手自然下垂,身体保持挺直。
2. 双手分别握住柔力球的两端,手指微微张开,握力均匀。
3. 将柔力球抬至胸前,与身体保持适当距离,双手向内侧旋转。
第二节:基本转动动作1. 将柔力球向左右两侧旋转,保持手腕和手臂的灵活性。
2. 控制柔力球的旋转速度,尽量保持平稳和匀速。
3. 逐渐增加旋转的幅度和速度,但要保持动作的稳定性。
第三节:单手转动和转移1. 使用一只手握住柔力球的一端,另一只手自然搭在柔力球上,作为平衡。
2. 通过手腕和手臂的灵活转动,控制柔力球的旋转方向和速度。
3. 逐渐将柔力球交给另一只手,保持动作的连贯和稳定。
第四节:双手合作转动1. 双手各自握住柔力球的一端,通过协调的动作,控制柔力球的旋转和移动。
2. 身体要保持平衡和稳定,手臂和手腕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3. 逐渐增加转动和移动的复杂度,挑战自己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第五节:步伐配合转动1. 保持基本站姿,双脚微微分开,身体保持平衡。
2. 配合柔力球的转动,逐渐加入步伐的移动,保持动作的流畅和连贯。
3. 调整步伐和转动的速度和幅度,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第六节:动作组合和变化1. 将前面学习的基本动作进行组合和变化,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练习方式。
2. 尝试在不同的身体姿势和移动状态下练习,增加动作的多样性和挑战性。
3. 坚持练习,逐渐掌握太极柔力球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总结:太极柔力球是一项适合各个芳龄层的健身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和放松。
通过以上六个节次的入门基本动作练法,相信大家可以逐步掌握太极柔力球的技巧,享受健身运动的乐趣。
太极柔力球ppt课件
![太极柔力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8eb5a1cfc789eb162dc81c.png)
引言
太极柔力球运动吸取了民族传统体育太极 拳劲力之精髓,融合了太极拳的运动方式 和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特征,是一项集民 族性、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竞技性、 优美性、适应性为一体的新兴运动项目。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民族体育项 目,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又有较强 的竞技性和普及推广价值。自1992年向社 会推出后,运动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相对于一些发展成熟的运动项目,它的 运动体系和规则体系仍处于雏形阶段。
19
思考题
你学到了什么?
20
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共体育组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指导小组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五日
11
第二节 太极柔力球运动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2006年5月2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女士访问中国,温家宝总理 在北京菖蒲河公园亲邀她同赏太极柔力球,随后,默克尔女士 将这一典型的“中国式运动”推荐给德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
老年体协列为推广的新项目,分别在北京(2000年)、山东(2001年)、北京
(2002★年)、上海(2003年)、天津、江西(2005年)等地举办了培训班和教练员、
裁判员学习班。
山西财经大学体育学院是全国最早开设太极柔力球课程的学校。
5
第一节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起源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由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孕育而生的新兴体育项目。 它以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太极“以柔克刚”的思想,是太极化的 球★类运动项目。它是世界上唯一不以持拍直接碰撞击打为特征,具有中 国特色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太极柔力球运动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一改传 统的持拍硬性撞击的击打球方式,而导以“弧形引化”的接抛球过程, 这一独特的接抛球新概念,使它具备了全新独特的运动特点和健身价值。
15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2e3375c77232f60ddcca19d.png)
是一 因此 . 人们进行长期的太极柔力球体育运动对人体 的神经系统定会 习的时候而且体会到其 中的趣 味性 以及 自身所具有 的观赏性 。 产生积极 良好 的作用 。
太极柔力球运 动是一种要求人体 的各个运 动部位都要积极地
大. 严重影 响着他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为了缓解这些诸多 的压力 去参加 的体育运 动形 式 ,练习者在运动 的过程 中要求练习者的腿 必须进行积极而又有效 的治疗措施 , 体育 运动就是一种非常好 的方 部 、 腰部以及肩部都要协调统一 地去完成动作 , 这样就能够调动全 使他们得到不 同程度地锻 法之一 。在这个方面 , 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起到非常重要而又 明显 身 的各个关节和肌肉群参与到运动之中 , 炼 , 这样对人体 的运动系统产生重要 的积极作用。 其一 、 在从事太极 的效 果 , 它 对 人 的多 向思 维 以 及 对 中 枢 系 统 的训 练 能 起 到 很 意 想 不 到 的作用 。 在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 时根据柔力球这项体 育运动 的特 柔力球运动 的过程 中 , 以腰 为轴 带动全身 , 身体的其他动作都要 以 比较缓 和 , 在运 动的过程中各个肌 肉群的爆发 点, 在 整个运动过程 中运动者 的身体与思 想都在进行着 圆形与弧线 腰腹 的运动 去完成 , 之 间的相互转化 . 练 习者利用手 中的柔力 球拍通过各种 圆弧运动使 性 收缩 比较少 。 但是这种运动形式能够很好地提高人体 主要关节 的 缓 和人体关节的老化速度 。 从这里 可以看 出, 如果 拍 中的球按照运动者的思想 去不断地变化着方 向与路线 , 使之完美 灵 活性和柔韧性 , 画弧 , 并保 持不能落地 , 这就要求练 习者要集 中注意力 , 不存杂念并 能够长期坚持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 , 对 于青少年来说 可以起到培养
太极柔力球“柔”出健与美
![太极柔力球“柔”出健与美](https://img.taocdn.com/s3/m/53b6744665ce0508773213c5.png)
太极柔力球“柔”出健与美【中国国际太极拳网太极文化频道】伴随舒缓的音乐节奏,小球凌空飞起,而球拍沿小球下落方向施力,将小球横向推开,球拍划了一个弧线后,将球稳稳地停在球拍中,犹如太极一般刚柔并济,舒缓柔和,这就是逐渐在中老年人之中兴起的运动太极柔力球太极柔力球简介太极柔力球运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哲理,是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的体育项目。
该项目摒弃了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积极借鉴、汲取太极拳运动和武术运动中“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拳理拳技,“弧形引化过程”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核心技术所在,是该项目与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等其他架网相隔、持拍对打的球类运动项目最主要的区别。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并借鉴了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技术的精髓和规则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运动方式,它可以使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它又是一种运动量可以灵活调节的运动:体力差的可以以逸待劳,以不变应万变,体力好的可以左奔右突,前后变幻;初学者可以高接低抛,和平过渡;娴熟者可以四处封杀,各展雄风。
运动时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精神振奋、心情愉悦。
运动量完全由锻炼者自我掌握。
太极柔力球也可以作为一项隔网竞赛项目。
除了健身和竞技外,太极柔力球还可以作为表演的手段:单人、双人及多人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出各种优美的表演。
因此,柔力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锻炼者的需要。
内外兼修好处多太极柔力球运动,比较适合中老年人。
因为人在进入老年以后,骨骼和肌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失去弹性、骨质增生以及关节病等,其他运动已经很难开展,而柔力球刚柔相济,没有高强度的对抗练习,一般打10分钟,身体发热有微汗;打30分钟,练习者的脉搏十秒钟可达20次左右,血液循环加快,一般不会感到不舒服。
太极柔力球:让你玩出健康来
![太极柔力球:让你玩出健康来](https://img.taocdn.com/s3/m/d4f3e65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3.png)
60快乐养生 2010.7(中)小区附近的公园,活跃着一支由中老年人组成的太极柔力球队。
每天早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一起从事这项运动。
据介绍,太极柔力球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休闲健身活动,它主要是利用太极拳的原理,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借力打力,用球拍去运球,结合各种身体翻转的动作,使全身的经脉疏通。
太极柔力球既是一项有趣的休闲活动,也是一项全身参与的有氧运动,它能让颈、肩、腰、腿得到均衡全面发展。
人们在做这项运动时尽管肢体在运动,但肢体却高度放常先生说,太极柔力球运动还能加快糖代谢,降低血糖。
主要是太极柔力球的动作轻松自然,柔和缓慢,趣味性强,不易疲劳,长时间持续活动后出汗加快了人体糖代谢,从而能降低血糖。
常先生讲,虽然运动后会出汗,但并不气喘,糖尿病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选择运动量。
姚女士是看着别人练习才有了兴趣的。
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接球、抛球不能准确到位,渐渐地她摸到了玩球的规律,球一下子就像粘在了拍子上,就算身体转上360度,也不会掉下来。
姚女士说,其实,这玩太极柔力球与打太极拳差不多,只是比太极拳的活动量大。
它一改硬性击球方式,在画弧、旋转、翻身、转体等动作中,人的周身始终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
一般会以肩关节为轴,带动腰部摇摆做各种弧形运动,所以能起到缓解肩部关节疼痛和腰肌劳损的作用。
运动中,胳膊、手腕的动作比较多,十指在不停地转拍,也活动了手指的筋骨。
太极柔力球看似柔弱无力、轻松自在,然而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体力,一般练习10分钟下来,身体就发热有微汗;经15~20分钟练习,就可大量排汗。
玩太极柔力球一年来,姚女士原来的肩周炎、颈痛、腰疼等毛病还真的没了,在接抛球时,由于眼力和脑力都集中在球上,因而视力、协调、反应能力等都有所提高,“想不到玩柔力球还玩出了好身体。
”实践证明,练习太极柔力松,放松的肌肉在肢体的带动下,更像是在按摩,这样使周身气血流通,舒筋活络,人体的五脏六腑、全身各关节和肌肉得到整体的协调和锻炼,从而使人体的阴阳获得平衡。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17f0a6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dd.png)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由中国人发明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强调身心内外双修,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球的和谐统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强调从入球到击球的整个过程连贯、自然、流畅,宛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运动时圆灵轻活、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
1.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主动迎球,顺势引球,悄无声息做弧形引化,并利用惯性离心力将球顺势抛出这样一种反常规运动方式,使得“太极”活动得以球类化,它不仅保存了太极拳这种富含哲理的动力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有效的自身价值,这一运动的诞生,积极的保留和发掘了传统文化中有用、合理的精华,并使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再一次获得了“现代”的生机。
2、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柔力球既有套路表演、也有竞技对抗。
套路表演中又分为单人自选、双人花样、三人及多人自选、集体规定套路等,竞技对抗中又分为单人、双人、团体对抗以及同组游戏等形式,且各种形式均有全国统一的竞赛规则。
练习者既可以单人或多人随着音乐手持球拍翩翩起舞,也可以三五成群自由娱乐,而且运动量完全由练习者自己掌握。
3、场地的普遍性开展柔力球运动不受场地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只要有一块平整的场地就可以进行练习,而且竞技比赛中规定的正式场地与羽毛球场地相仿,所使用的场地器械也与其一致。
4、器材价格的相对便宜性太极柔力球所使用的球拍和球均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且经久耐用,这样在开展此项目时,就避免了体育器械的二次投入,节约了经费的支出。
5、运动时间的随意性在室外运动时,遇到刮风或小雨依旧可以进行练习,另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听新闻也可随意练习。
6、对于某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太极柔力球的运动全都是顺关节自然放松的圆弧运动,也没有肌肉群的爆发性收缩,锻炼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不仅大肌群参加活动,而且全身各部分的小肌肉群也协同参加,如旋转、划圆,反复的缠、绕、粘转,使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始终都能保持周身活动状态和对肌肉关节的合理刺激及锻炼,这样增加了肌肉力量和对关节的保护性,也减缓了肌肉的萎缩和骨骼及关节的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由中国人发明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强调身心内外双修,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球的和谐统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强调从入球到击球的整个过程连贯、自然、流畅,宛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运动时圆灵轻活、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由山西省卫校体育教师白榕副教授创编的体育健身项目,它把太极拳运动的精髓和网球、羽毛球等项目的精华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健身性、表演性、娱乐性和竞技性。
近年来,通过在北京、江苏、上海等地试点推广,深受广大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的欢迎和喜爱。
经过北京体育大学的专家和各地太极柔力球爱好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修改,使这项运动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是一项大有前途的体育健身项目。
1.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主动迎球,顺势引球,悄无声息做弧形引化,并利用惯性离心力将球顺势抛出这样一种反常规运动方式,使得“太极”活动得以球类化,它不仅保存了太极拳这种富含哲理的动力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有效的自身价值,这一运动的诞生,积极的保留和发掘了传统文化中有用、合理的精华,并使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再一次获得了“现代”的生机。
2、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柔力球既有套路表演、也有竞技对抗。
套路表演中又分为单人自选、双人花样、三人及多人自选、集体规定套路等,竞技对抗中又分为单人、双人、团体对抗以及同组游戏等形式,且各种形式均有全国统一的竞赛规则。
练习者既可以单人或多人随着音乐手持球拍翩翩起舞,也可以三五成群自由娱乐,而且运动量完全由练习者自己掌握。
3、场地的普遍性
开展柔力球运动不受场地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只要有一块平整的场地就可以进行练习,而且竞技比赛中规定的正式场地与羽毛球场地相仿,所使用的场地器械也与其一致。
4、器材价格的相对便宜性
太极柔力球所使用的球拍和球均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且经久耐用,这样在开展此项目时,就避免了体育器械的二次投入,节约了经费的支出。
5、运动时间的随意性
在室外运动时,遇到刮风或小雨依旧可以进行练习,另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听新闻也可随意练习。
6、对于某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太极柔力球的运动全都是顺关节自然放松的圆弧运动,也没有肌肉群的爆发性收缩,锻炼
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不仅大肌群参加活动,而且全身各部分的小肌肉群也协同参加,如旋转、划圆,反复的缠、绕、粘转,使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始终都能保持周身活动状态和对肌肉关节的合理刺激及锻炼,这样增加了肌肉力量和对关节的保护性,也减缓了肌肉的萎缩和骨骼及关节的退化。
还有就是对肩周炎、眼部治疗、颈部治疗、腰部的力量等都有帮助。
参加了几个月太极柔力球运动的人,肩周炎的症状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