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打印版)

合集下载

【2024版】社会学概论

【2024版】社会学概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的学说:①科学的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③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3、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5、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6、欧洲在二战后的发展特点: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7、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社会学概论新修整理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整理版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这个定义的观点浓缩为社会运行论。

2.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体现。

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理想模式,因程度不同表现多样性。

3.社会的中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他们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可称“有障碍的常态运行”。

是一种良性,恶性运行之间、协调,畸形发展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状况,可能向前进、进化,可能向后者退化。

4.社会的恶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5.教育社会学: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现象的边缘性科学。

第二章6.社会要素:要素是指,必要因素,一个都不能少,孙文本把社会要素归纳为:地理的要素、生物的要素、心理等要素、文化的要素。

6.硬控制:指控制的手段和方式都依赖于社会组织的强制力实施的控制。

国家,法律,纪律等。

7.软控制:指不依靠强制力,而依靠社会舆论,社会心理、社会大众传播工具等进行的控制,所以又叫舆论控制、心理控制,使用风俗、道德、信仰、信念等手段。

8.转型效应:主要指由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转换的不同步性而对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和制约。

9.机制:亦称机理,原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引申为事物或自然现象的作用原理、作用过程及其功能。

基本含义:(1)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构造。

(2)指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

(3)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机制就是“带规律的模式”。

10.◇社会运行机制: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行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说,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社会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一、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别的社会学科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以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作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二、各列出中外有关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三个观点。

你同意哪个观点,或自己提出观点。

国外:第一类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赛等人;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为西方社会学传统中的韦伯等人;第三类是不属于这两类的观点,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国内:(1)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认为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

(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3)第三类的观点,其代表性意见有: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等。

我同意国内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观点。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应该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的发展、变化,总结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达到更好的治理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快速地发展。

三、列举四位西方社会学家及其简要观点。

孔德: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

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社会急剧动荡,写了社会学著作《实证哲学教程》,以实证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秩序、社会静力学、社会进步、社会动力。

斯宾塞:深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研究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有机体及其进化的一门学科。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学科;社会整合(社会团结)是重要的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危机表现经验研究方法《自杀论》。

(优选)社会学概论完整

(优选)社会学概论完整
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等级:A、生理需要。如对食品、衣服、居住、喝水、 性的需要等。B、安全需要。包括防备生理损伤、疾病、经济上的灾难和意 外事情的发生,以及工作安定,有保障等。C、归属与爱的需要。希望在团 体中得到别人的爱,并给予别人爱。D、自尊的需要。建立在实际能力上的 成就和他人的尊重。E、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充分发挥潜能,做最适宜的 工作。
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A、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B、较低需要得到部分 满足后,较高需要才会成为追求的需要。C、高级需要更能持久地激励人。 D、可以同时部分满足几种需要,但在一定时期总有某一等级的需要发挥主 要作用。E、并不是所有人的需要都按这个顺序发展,有时可以颠倒或超越。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较好地解释了人的需要的变化规律及人的积极性产生的 具体原因。在微观分析上,一定程度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一、什么是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 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社会交往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互动。 二、社会交往的意义
指出人类离不开交往。
社会交往是个人成长的条件,个人通过社会交往习得知识、形成自我概念 并认识自己。
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同代人交往可以扩大文化的享用范围,不同 世代间的交往可以传递社会文化。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与 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按其知识 结构,社会学 学科内容分为
理论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经验社会学
二、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本章重要术语
孔德 严复 康有为 《群学肄言》 恩格斯的人的双重生产理论 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社会学 总复习资料

社会学 总复习资料

第一讲绪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在1838年出版的阐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孔德不但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

这些对后来社会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他被称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一、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主要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所谓“条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的主要的内外部条件;所谓“机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模式。

所谓“综合性的”,表明社会学不是那种以社会的某一个子系统为自己对象的单科性学科;所谓“具体科学”,表明社会学不是哲学科学。

二、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定义的根据:(一)﹑历史时代根据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世纪、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 。

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这两次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后果:一方面,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

正是这些社会变化和社会后果,把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避免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的问题,突出出来了。

孔德、斯宾塞等西方社会学的创始者们,像迪尔克姆、韦伯等西方社会学的实际奠基者们,实际上都是站在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立场上,着眼于社会改良,各以不同的方式,自觉不自觉地围绕这一点来谈论社会学的。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打印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打印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目录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第二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第二节环境与社会运行第三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第二节社会运行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一节文化的含义及特性第二节文化的类型第三节文化构成与文化分析第四节文化的功能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学方法论第二节社会学研究的过程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第四节社会指标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第一节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第二节人的社会化第三节人的个体化第七章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第二节社会互动的过程第三节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第四节社会角色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第一节社会网络第二节社会群体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第一节研究概述第二节婚姻家庭社会学第三节性社会学第四节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第二节社会组织目标第三节社会组织结构第四节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第十一章社区第一节社区概述第二节农村社区第三节城市社区第四节虚拟社区第十二章社会制度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制度第二节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能第三节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第三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四节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第五节社会流动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社会变迁第二节社会现代化第三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第五节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第十五章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第三节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第四节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的概念及分类第二节集体行为理论第三节社会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四编社会运行与社会建设第十七章社会问题第一节什么是社会问题第二节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第四节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第十八章社会控制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第二节社会控制体系第三节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第十九章社会政策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第三节社会政策的一般过程第四节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现状第二十章社会建设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第二节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020年整理)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2020年整理)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第二版.doc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2 社会学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的演变过程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社会运行论”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1 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2 政治革命与产业革命(1)社会转型的产物(2)社会秩序的要求3社会学的思想源泉(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3)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十九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1 社会运行发展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中性运行与模糊发展恶性运行与畸形发展2 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宏观微观上都可以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它与生产社会化是一致的三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表现1 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密切相关2 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3 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服务四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1分类(1)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2)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3)不属于以上两类五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是指两者互生互动的过程第二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与历史唯物论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2 与单科性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3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第三节社会学的功能1 认识和改造社会2 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3构建和谐社会第二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西方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1 社会学在社会转型中产生2 西方社会学的创立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叶特点第一与哲学密切联系第二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第三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代表孔德(法)斯宾塞(英)3 西方社会学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特点第一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独立学科体系基本成型第二研究问题越来越具体化专门化代表涂尔干实证主义法国自杀论韦伯反实证主义德国芝加哥学派重视实际的社会调查4当代西方社会学20世纪40年代至今特点第一中心转向美国第二理论多元化,学派林立,观点分歧第三分科化第四方法科学化第五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增大分类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冲突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当代欧洲社会学新理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1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立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1)立足实践原则(2) 思维方式的辩证性(3研究方式的批判性(4)价值理想性(5)理论视野的总体性第三节社会学的中国化1社会学的传入和发展严复2 社会学的中断与重建3社会学中国化探索(1)立足中国国情(2)把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3)把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机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学方法论1社会学方法体系2社会学方法特征(1)动态性(2)整体性(3)经验性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1)实证范式(2)解释范式(3)批判范式第二节社会学研究的过程1 研究的逻辑过程2社会学的解释(1)概念和变量(2)假设(3)变量测试和分析(4)假设检验3研究的基本程序(1)提出和界定问题(2)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3)进行研究设计(4)收集资料(5)整理和分析资料(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发现(7)得出结论(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具体方法(1)问卷调查发(2)田野调查法(3)实验法(4)历史比较法第四节社会指标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第四章社会的构成第一节社会及其构成1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2社会的特征(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是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5)社会系统具有心里的丶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丶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3社会的要素(1)人口要素人口要素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之一(2)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社会系统运行的动力来源(3)环境要素环境要素是社会存在和运行所依托的空间的丶物质的基础(4)文化要素4社会的功能(1)整合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第二节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要素之间持久的丶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即社会系统的静态构成状况1 宏观社会结构(1)宏观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即整个社会关系的构成状况,包括社会的经济结构丶政治结构和文化教育结构。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伍加壹整理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伍加壹整理

社会学复习伍加壹整理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科学。

社会学学科可以使我们超越仅局限于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即那种认为社会成员、构成该社会的群体和机构,以及改变社会的力量均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2.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在研究社会与社会互动时,社会学尽量保持科学性。

社会学家总是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技术,比如生物学、物理学的。

像其它科学家一样,社会学家在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时努力做到客观性—不受感情、偏好之影响。

3.社会学家关于人类行为的基本假设人类行为由社会和社会环境所塑造。

4.社会学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奥古斯特·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最早提出社会学这个词,并把其称为“实证哲学”。

他认为社会学的目的是要发现社会的“不可更改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赫伯特·斯宾塞:通常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思想家。

斯宾塞认为社会像一个有机体,具有自我管理的功能,类似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社会中的所有一切都是进化的结果,政府不必干预。

卡尔·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不断冲突与变迁的。

他的观点与斯宾塞的社会服从于“自然”规律的观点相对立,他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观和关于经济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被视为对于社会科学的主要贡献。

埃米尔·涂尔干:涂尔干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主题-社会事实。

他认为社会之所以能够整合是因为其成员享有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

与孔德、斯宾塞相同,涂尔干将社会视为它自己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马克斯·韦伯:现代社会学发展的重要影响人物。

他认为,社会科学家在研究问题和得出结论时,只有将他们自己的观点暂时放在一边,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客观方法(“价值无涉”社会学)。

和涂尔干一样,韦伯塑造了社会学研究和社会学理论的模型,认为社会学必须包括“社会行动”研究,即研究人们相互之间行为取向的方式,认为研究人际互动不应该只依赖于客观的定量方法。

社会学概论(完整)

社会学概论(完整)
◆社会是人们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区别于动物社会的特征是劳动。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与自然界有重大区别 的特殊领域。
2008-3-4
1
本书对“社会”的定义:
所谓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人们按照自己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 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一、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按其知识 结构,社会学 学科内容分为
理论社会学 应用社会学 经验社会学
二、社会学与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2008-3-4
4
本章重要术语
◆孔德 ◆严复 ◆康有为 ◆《群学肄言》 ◆恩格斯的人的双重生产理论 ◆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
注意点:
人怎样才能进行生产呢?生命的生产——无论自己生命的生产 (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 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2008-3-4
2
第二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思想与社会学
◆ 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礼记·礼运》 ◆ 孙中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 康有为:《大同书》
2008-3-4
5
第二章 人的社会需要
导入
人的行动的最初动力——人的社会需要
第一节 人的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一、社会需要的涵义 所谓需要,就是人们在一定的情景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
而要求得到满足的社会心理反应。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动力。 其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社会学复习讲义(完整).doc2

社会学复习讲义(完整).doc2

社会学复习讲义(完整).doc2社会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绪论】社会学的想象力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社会学从结构入手)。

构成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关键要素在于,能以局外者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社会,而不是只用个人的经验与文化的偏狭观念来看待。

社会学的想象力使我们能超越个人经验与观察,进一步了解更宽广的公众议题。

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个能赋权于个人的工具,让我们可以超越对人类行为的有限认识,通过一个全新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及人类。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自然人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1、研究对象:整体的社会现实的结构与运行的过程,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这种社会结构关系和运动变化过程。

2、定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和综合性: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加以研究(整体性),研究视角的综合性和研究方法的综合性(综合性)。

2、广泛性和开放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研究领域的开放性。

3、现实性和实证性:面向现实社会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

3、社会学的功能1、认识功能:①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②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

2、实践功能:①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②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讨论的社会知识。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就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通过社会交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参与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1、个人在社会中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2、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环境再现社会经验。

3、人的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社会与参与社会的统一。

2、社会化的发展1、基本社会化:个人学习语言和其他知识技能,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内化,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2、继续社会化:不断学习新产生的社会知识以适应社会需要。

(文化反哺)3、逆向社会化:老年人从年青人那里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4、再社会化:当社会环境或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时,为适应新环境,而在行为准则、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需要做出重大调整和重新学习的过程。

社会学WORD

社会学WORD

社會結構地位與角色每個人在社會中都佔有不同的位置,每一個社會位置都伴隨著特定的權利義務,即地位(status),一個人可能有好幾個地位,但其中有一個主要地位,用來界定個人的社會位置。

繼承地位與成就地位地位可分為:•繼承地位(ascribed status):與生俱來的,性別、族群、出生地、姓氏等。

•成就地位(achieved status):以個人行為表現為基礎,例如職業、教育成就、收入等。

•傳統社會較注重繼承地位,現代社會較注重成就地位。

角色•角色(role)是依地位而來的行為模式。

•每個地位都包含許多角色,教師對學生,對同事,對學校,表現出不同的行為模式。

•角色可區分為角色扮演、角色期望。

•角色期望對行為具有影響力。

•角色規定產生矛盾,則會造成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角色衝突•個人面臨兩個相反的角色要求時,稱作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有時衝突來自同一角色的不同要求,相互衝突的要求產生了角色緊張(role strain)•降低角色衝突的方法:保持兩個角色的界限、決定優先順序。

•現代婦女同時面臨了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兩難。

團體•團體:是由兩個以上的人所組成,具有互動、溝通及彼此影響一段時間。

•聚集:是非團體,一群不互動或欠缺相互影響的人。

•人加入團體的原因:達成目標和滿足需求。

參與團體可以滿足社會讚許、歸屬感、友誼和愛的需求。

•團體(group)是一群以明顯方式彼此互動的人,感覺自己歸屬此團體,而且被視為團體的一員。

•團體成員必須具有共同的認同感,以及共同的預期,這種預期促成互動。

團體的種類•內團體/外團體•內團體是自身所屬的團體。

個人不僅認同此團體,也以它為榮。

•外團體:人們不認為歸屬此團體,且對之產生對立與敵視的感覺。

•初級團體(primary group):團體成員之間具有親密、個人、長期的關係。

例如家庭。

•次級團體(secondary group)是為達到某目的或功能而組織的暫時團體。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打印版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打印版

第一章导论一、社会科学(一)科学“科学是知识”,那么“知识是不是科学”呢?有些知识是科学,有些知识就不是科学而是谬误,只有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系统的知识才是科学。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中给科学下了这样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这一定义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

根据这一定义,可以得出科学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1、客观性。

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论表面上有多少偶然性的因素,其出现都是客观的,都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科学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客观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并通过这种发现来改造世界。

2、系统性。

科学旨在揭示世界的奥秘,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因此,与一些单个的、简单的公理、发现或判断以及箴言、格言、名言等等不同,科学通常表现为一个逻辑上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3、普遍性。

科学揭示的是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这种规律性联系表现在它的普遍性上,即表现为:相同条件下同样的原因会产生同样的结果。

4、实证性。

科学是从观察现象开始的,它的所有发现、所有结论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证,不能为实践确证的知识不能叫科学。

5、开放性。

科学上所有的发现都要经过实践来检验。

检验至少有成功或失败这两种可能。

如果验证失败,则必须修改乃至推翻原有的结论。

不仅如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即使在原有条件下经过实践检验是成功的,但若在以后的反复实践中出现了例外,还是要修正原来的结论。

如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先发现它并是适用于所有的人,再发现有许多细菌对它有了抗药性,于是才有了第二、三代青霉素的问世。

因此,科学不相信一劳永逸的发现,不接受千古不变的结论,科学是开放的。

(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寻自然规律为目的,以实证性研究方法为手段,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诸多学科,在人类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完整版】社会学概论新修

【完整版】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重点复习第一章1.重要概念◆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提出的。

】【社会学时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内。

◆社会的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社会、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因此,社会的中性运行也可称做有障碍的常态运行。

◆社会的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社会学调查,是指在社会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的程序和研究方法,进行资料的汇集和整理,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认识和具体工作建议的一套实践活动。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社会某一方面的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2.社会学与各学科的关系(1)社会学与哲学的关系社会学从根本上来说,是要为人们提供一个正确的、科学的社会观和生活观,而这都有赖于哲学的帮助。

一部好的哲学史,不但能提供很多有用的观点,也能为我们提供大量的社会生活的道理和知识,这些知识是其他任何知识所不能比拟的。

(2) .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对社会进行整体的、综合研究的社会科学不仅社会学,还有历史学、人类学等.社会学与它们的区别主要不在于研究对象和范围上,而在于研究的角度与方法上。

(3)社会学与专门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专门性社会科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上的不同.社会学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而专门性社会科学则以社会整体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

社会学知识点汇总

社会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一、什么是社会学二、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三、社会学的功能四、社会学的思想发展历程内容介绍●社会学是对社会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它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一百六十多年来,社会学伴随着社会变化并作为其反映逐渐发展、壮大、成熟起来,本章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发展历程做一概括介绍。

一、什么是社会学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社会学的研究特点4、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一)社会学产生的标志1838年,法国学者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sociology)一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家对研究对象的分歧1、社会学有无自己的研究对象2、如果有,其特定对象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1、以社会和社会现象为对象(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实证主义2、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对象(韦伯、孙本文)反实证主义3、“问题说”、“剩余说”、“学群说”、“调查说”、“未定说”社会学定义:是一门把社会作为整体来研究社会的构成及其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依照美国学者米尔斯的著名术语来说,就是所谓的社会学想象力。

(三)社会学的研究特点整体性综合性实证性(四)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理论社会学●应用社会学●经验社会学二、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总和论2、综合论3、普适论4、中心论5、平等论(1)认识功能:描述、解释、预测和规范。

(2)实践功能:教育、管理、咨询、监督。

四、社会学的历史与发展●第一部分社会学的产生●一、社会学产生的背景(一)思想背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勾画了理想的社会,认为社会起源于人们共同的生活需要,社会要有一定的分工与秩序。

是乌托邦思想的早期代表●卢梭——近代启蒙思想家,提出社会契约论。

基本观点是:个人自然地或道义性地被赋予了某些权利,但这些权利的行使受国家的调节和限制,国家由此发挥其控制功能。

最新北大社会学全国考研真题方法问答题汇总打印版.doc

最新北大社会学全国考研真题方法问答题汇总打印版.doc

名词解释深度访问(06,97,92)民意测验(04,94,93)个案研究(03,99,92)理想类型(法)(01,97,94) 间接观察(法)(00,97,92)概念、变量、指标(95,93,03)类型比较法(06,93)分析单位(04,93)证伪理论(02,99)拉扎斯菲尔德(01)典型实验设计(01,98)社群图(01,98)客观陈述法(99,98)层次谬误(97,94)参与观察(94,93)信度与效度(93,04)“滚雪球”抽样(93,92)中介变量(06)内含变量(00)外在变量(02)抑制变量(98)历时研究(05)分类法(05)社会研究(95)解释性研究(05)探索性社会调查(00)定类尺度(05)结构式访问(04)实验组与控制组(04)定额抽样(03)分层抽样(00)双盲试验(03)内在无效度(03)内容效度(97)研究范式(02)抽样框(02)时间序列设计(02)典型调查(01)常人方法学(01)框图法(00)投入理解法(00)抽样误差(99)语义差异量表(99)幅度检查(99)命题与假设(98)同期群研究(98)假设的操作化(94)结构-功能分析(94)详析模式(93)自变量与因变量(92)列联表/交互分类(92)2005、2006<论>实验的逻辑和调查研究的逻辑是什么,各举一个例子2001<简>:简述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92<详>:试说明在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方法论的主要观点;2003<简>:简述社会研究中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主要观点2000<简>:举例说明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层次99<简>:简述社会学的三种研究范式;95<问>:简述概念、变量、调查指标的定义、各自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及三者的关系2003<问>:举例说明在变量关系解释中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异同99<简>:试举例说明对“外在变量”和“抑制变量”的检验<问>:调查研究对于理论的四种功能98<简>: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004<简>:趋势研究和同期群研究的异同2002<简>:简述典型调查的优缺点94<简>:社会研究包括哪几种方式?它们的主要原则是什么?92<简>:试述实地研究(或实地调查)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003<简>:简述理论分析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关系2005<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93<详>:是说明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的具体程序。

(完整word版)社会学原理

(完整word版)社会学原理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一、社会学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①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在1838年出版的简述社会哲学原理的《实证哲学教程》的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

②社会学产生的条件:(社会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思想及科学发展的背景)a、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工业革命与社会变迁;自然科学的启示b、思想条件: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哲学和伦理观念以及宗教观念;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c、学术条件:二、社会学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1)孔德: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贡献:提出社会的概念与学科基本框架,主张对社会作静态与动态的研究,也即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

社会作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包括社会制度和家庭)和社会秩序,社会动力学研究的是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引入社会领域,用生存竞争、优胜劣汏解释社会变迁。

(3)迪尔凯姆:社会事实是构建社会理论的基石,主张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

(是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4)韦伯:理解社会学奠基人。

社会行为的分类、社会科层制、权威与权力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主要研究方法:1、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观点(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2、主要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论、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四、社会学的三大基本理论及其代表人物:(1)结构功能主义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要点: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其动态平衡与运行依赖其构成部份充分发挥各自功能。

功能是社会存在的理由,通过功能理解社会存在。

(2)冲突理论美国的科瑟尔、柯林斯,德国的达伦多夫,英国的赖克斯等。

要点:社会各部份并不是作为整体的一部份而平稳运行,他们是相互冲突的。

社会资源、权力、声望的有限性所导致的冲突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进化的动力。

社会学资料

社会学资料

社会学资料第一章一、社会学产生的社会背景1.社会变革2.自然科学的发展3.社会调查的兴起“社会学”一词的来源P1“社会学”是由拉丁文Socitas(社会)或Socius(社会中的个人)和希腊文Logos(词、学说、学问)两部分组成。

一般认为“社会学”一词最早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都·孔德提出的。

1838年10月,他出版了《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在此卷中正式提出“会学领域的主流话语:社会学”。

二主要的理论流派1、实证社会学:代表:孔德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斯宾塞迪尔凯母韦伯2、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墨顿“理解人的行为”3、交换论:社会是各种因素交换的结果。

4、符号论:社会是符号构成的,社会学就是研究符号的涵义及相互关系5、社会冲突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与平衡论相反)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社会整体,由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整体,由各部分相互联系结合而成的社会整体,由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构成的社会整体。

第二章: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2社会构成的要素有三个:人口、自然环境、社会文化3人口的社会构成:是指由阶级、民族、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形成的分布和组合。

人口过程是人口的动态运动过程4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6)文化的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从、文化模式7)结构:是指某一作为整体的系统中的各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方式。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就是指一个社会系统中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方式。

8)文化的内容生产性文化生活性文化交际性文化制度性文化观念性文化9)表现形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第三章狭义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社会文化并被社会认可的过程。

它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强调个人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学习和掌握。

广义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人格的整个一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的。

3.严复把社会学翻译成“群学”,收荀子的“人生不能无群”影响。

4.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成3类,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5.“社会”,主要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的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学是认识社会的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

6.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社会运行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纵向运行也就是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运行的内外条件:1 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2 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3 经济条件为决定性条件4 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5 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6 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7 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社会运行机制机制亦称机理,含义:一是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结构;二是指事物在有规律性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三是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机制,就是“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联系的系统么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

7.社会概念、特点、功能、原则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旧唐书-玄宗上》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6)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机体。

功能:(1)整合的功能(2)交流的功能(3)导向的功能(4)继成和发展的功能原则:⑴综合性原则 ⑵协调性原则 ⑶满足需要原则社会学考察社会的角度1、 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2、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关系的角度3、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8.文化与社会运行文化含义: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

文化的特性:(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2)文化的复合性(3)文化的象征性(4)文化的传承性(5)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的区分: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锁接受的文化;亚文化可分为3类:(1)民族亚文化 (2)职业亚文化 (3)越轨亚文化文化的结构: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三个层次上分析(概念是从小到大)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文化丛也称文化特质丛,与文化特质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的内容组合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文化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中心主义则认为以本名族的文化作为标准对别的文化进行好劣评价,相对主义则认为不能评价文化的功能1. 文化是社会或名族分野的标志2. 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3. 文化是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4. 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9.人的社会化(人与动物的区分就在社会性)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的类型:1 初始社会化⑵预期社会化⑶发展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⑸再社会化社会化的基础: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社会化的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媒介质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P98):⑴、早期社会化的困境⑵、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⑶、代差10、社会角色概念: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含义:(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的人们行为的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先赋角色(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自致角色(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规定性角色指有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硬性规定着义务和权力开放性角色指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的失调:一、角色冲突;二、角色不清;三、角色中断;四、角色失败11、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社会互动的维度(P135):(1)向度(2)深度(3)广度(4)频度社会互动的类型:(1)合作(2)竞争(3)冲突(4)强制(5)顺从与顺应典型的集合类型:(1)恐慌(2)谣言(3)流行12、社会群体:指有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类型:(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以群体间的亲密程度划分)(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3)内群体和外群体(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味群体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1)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4)成员间的健忘富于感情(5)成员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初级群体的功能:(1)正功能(2)负功能(P161)13、社会组织含义: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亦称社会组织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1)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2)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3)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组织目标的含义:社会组织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工具,它有其特定的目标系统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1)文化环境对目标的影响(2)组织内部不同目标层次的相互影响(3)组织参与者对目标的影响组织结构:只组织北部正式规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见书P208)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1)传统组织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组织管理理论(3)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管理方式:(1)家长制的管理方式(2)科层制的管理方式(3)官僚主义问题14、社会分层(P217)含义:指的是依据一定具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地位及其差别:(1)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自然差别是指根据某种自然属性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类别,各类别成员在生理或遗传机制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像性别、肤色、血性、容貌等方面的差别;社会差别则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划分的各类社会成员在社会境况方面的差异,像职业类别。

(2)社会地位: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具有社会意义的社会属性就叫做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欢喜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着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社会地位可分为正式的与非正式的(3)个人社会地位的多重性:指个人社会属性的复合型第一、场合地位的多重性;第二、素质地位的多重性社会分化及其类型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是社会分化分化的最一般含义是指事物从同质性向异质性的变化社会分化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社会分化的类型: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水平是指根据某种社会属性或特征,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类型的地位群体;垂直分化则将社会成员分为不同层次的地位群体。

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集中概括,指的是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社会分层的两大理论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西方分层理论——韦伯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名利权)帕累托的精英理论(P225)社会流动—社会结构的调整规程主要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位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

类型:水平流动,垂直流动(上下向垂直流动),异代流动,代际流动15、社会设置:指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锁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制约社会行动的重要结构框架。

社会设置的构成:(1)社会价值观(2)社会规范体系(包括习俗、规范、道德与宗教、法律等)(3)权威与地位结构(4)社会机构与设施社会设置的特征:(1)可重复性(2)集体约束性(3)社会设置的自我维护特征社会设置的功能:(1)从社会整体层次水平来看,社会设置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是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2)从个体层次水平看,设置的创建为人们的行动选择提供多种服务,社会设置还能为个体行动者降低不确定性(3)一种社会设置的后果可能有利于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系统的功能要求,也有可能出现“功能失调”16、社会变迁: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即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

(P321)社会变迁的类型:(1)社会变迁的规模(2)社会变迁的方向(3)社会变迁的方式(4)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1)环境与社会变迁(2)人口与社会变迁(3)社会制度与社会变迁(4)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5)科学技术…(6)经济与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理论:进化理论,循环理论,均衡理论,冲突理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特定内涵的社会学概念,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一个能够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2)理性化(3)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4)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5)城市化(6)人的现代化(7)全球化17、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当社会内部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称为一种明显而又普遍的现象时,就会产生社会问题。

狭义的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指的是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的特征表现为:普遍性和变异性、复合型和周期性、破坏性和集群性。

社会问题的类型: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地区差异可分为普遍性社会问题与特殊性社会问题(如种族歧视);从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可分为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与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如官僚主义、贪污受贿等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组织结构的病变或障碍而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