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河流域水文特性调查

合集下载

渭河流域陕西片降雨径流及水环境特性分析

渭河流域陕西片降雨径流及水环境特性分析

以稀释入河污染负荷。提出了改善渭河水质 的两项措施 : ①削减入河污染负荷 , 同时保证 河道基流量 ; ②加大宝鸡 峡水
库 向下游河道 的放水量 。
关 键 词 :水环境 ;降雨 ;径 流;陕西 片;渭河流域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 17 (0 7 0 — 0 80 10 —3 9 2 0 )9 0 2- 2 中图分类号 :P 3 ; 5 2 33X 2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9 9 期 20 0 7年 9月




V0 . 9. . 1 2 No 9
S p.,0 7 e 20
YE L W RI R L O VE
【 文 ・ 水 泥沙 】
渭河 流域陕西片降雨径 流及水环境特性分析
张 荔, 晓昌 王
时间
作者 简介 : 张荔 (91 ) 女 , 西 大荔人 , 师, 士研 究 17一 , 陕 讲 博
生, 主要从事流域水文、 水质及水环境研 究工作 。
图 1 渭河干流咸 阳断面 的流量及 B OD同步监测结果
维普资讯
第 9期
张荔等 : 渭河 流域 陕西 片降雨径 流及 水环境特性分析
渭河流域陕西片包括宝鸡 、 阳、 咸 西安 、 渭南 4市及其所 辖 地区。渭河陕西段西起宝鸡峡水库 , 东至潼关港 口镇 , 河长 30 6
2 降雨特性
渭河流域 陕西片 的年降水量呈逐年减少趋 势 , 内分 布不 年 均匀。为了确定年 内总降水量主要集 中在什 么时间 、 同降水 不 量及 降雨 强度 的出现概率 、 能够 产生径 流的降水量及 降雨 强度 等, 以连续 3年的单场 降雨记 录为依据 , 分析 了流域 内 的降雨 特性 , 并将分析结果用于流域径 流模 拟分析 。 图 2为西 安 20 2 0 0 3~ 05年 32场降雨 的概率分 布。可以 8 看出 , 强 度 (< 0 0 m / i 及 中强 度 ( . 1~0 0 低 . 1 m mn) 00 .3 m / i) m m n 的降雨 出现的几率较 大 , 大降 雨量及 高强 度 (>0 1 .

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

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
安徽农学通报 , An h u i A 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3 , 1 9 ( 1 9 )
l 2 7
渭 河流域岐 山段 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
杨 斐 王 楠
( 岐山县蔡家坡 自来水站 , 陕西岐 山 7 2 2 4 0 5 )

要: 渭河流域岐 山段位 于渭河 干流 清水河 口至魏 家堡断 面之 间, 下游距魏 家堡较近 , 因此设计 洪水采 用魏 家堡
穿南北 , 自然 条件 得天独厚 , 水利 资源 丰富 , 农业产业化程度
较高 , 土地肥 沃 , 人 民富裕 , 是关 中西部地 区重要 的农产 品供 应 基地 。区域 内工业基 础较好 , 拥有各 类企业 2 4 0 0 多户 , 1 0 0 多种主要产 品 , 初 步形成 了以汽 车制造 、 服装纺织 、 医药
殊, 水 位变幅大 。河槽岩性 以中粗砂为主 , 卵石次之 , 纵 向冲
淤基本平衡 。渭河含 沙量 较大 , 平均 为 6 5 . 2 k g / m 。 。 1 . 2 水 文及 气 象 渭河 岐 山段 地下 水 以潜 水为 主 , 河 漫滩
7 0 年代依靠 当地农 民修建 的低标准堤 防 , 堤 防断面为梯形 , 堤顶高程达 不到“ 5 4 ” 型洪水的设防标准 , 部分迎水坡为干砌
1 基本 情 况
1 . 1 流域概况 渭河岐 山段 西由蔡家坡镇 老堡子村入境 , 东 由蔡家坡镇桃 园村 出境 , 流长 9 . 6 k m, 年过境流量 3 9 . 8 6 亿 m ,
平均流量 1 2 6 . 3 9 m / s , 境 内年 自产径流量 4 8 4 万m 。县境 内渭 河支流有石头河 、 麦李河和同峪河 3 条 一级 支流 , 石头 河 道下 游 全长

渭河流域水文站测站测洪方案的编制

渭河流域水文站测站测洪方案的编制

渭河流域水文站测站测洪方案的编制摘要渭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今宁夏、甘肃、陕西三省,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

本文就渭河流域水文站的测洪方案编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渭河;水文测站;测洪;方案编制1 流域的基本状况渭河是黄河的最大一支支流,源于甘肃省渭源县,并由潼关汇入黄河,流域面积十分广阔,涵盖甘肃、宁夏、陕西等三省。

渭河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8k ㎡,夹在黄土高原与秦岭之间由西向东流淌,依其不同流域特点将其分为三段:上游由河源至宝鸡峡口,河道较窄,河流湍急;中游从宝鸡峡到咸阳铁桥,河道较宽,水流平缓;下游从铁桥到潼关,地势平坦,泥沙淤积较严重。

渭河流域涵盖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大,夏季高温湿润,降水量大;冬季干燥,降水量少,加之其跨越两级阶梯,西高东低,落差较大,在降水偏多的年份,夏季洪灾易发,往往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2 水文站测洪方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测洪方案是水文站根据自身特点设计的防洪方案,用于洪水期对防洪工作的指导,包括其自然地理条件,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测洪设备、方法、能力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等。

现阶段,渭河流域有多个水文站能够制作并发布洪水预报,运用“ 渭河洪水预报系统”模型建立洪水预报系统,但由于预报模型建立在90年代,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原有系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加之这些年各水文站虽基于该预报模型,往往在编制过程中只针对其主要的来水方向,对其测洪方案进行补充和完善。

2.1流域状况复杂渭河流域面积广,属季风性气候区,右岸是秦岭山区,支流源短流急、谷狭坡陡、径流较丰,含沙量小;左岸支流多发源于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相对源远流长,比降较小,含沙量大。

强烈的地势落差使得洪灾易发。

在监测时,对于测洪方案的编制,现在干流站多采用上下游洪峰流量相关,而支流站多采用降雨径流方法。

尽管在下游水文站测得的水量和径流量等数据大致相同,但在上游,秦岭山区和关中平原地区的水文站所测流速等则差异甚大。

渭河水域调研报告

渭河水域调研报告

渭河水域调研报告调研背景与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渭河水域的水质状况、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环境问题,为渭河的保护与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通过实地调查和采集样本,对水域的水质、水生生物和河床等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渭河。

调研方法:1. 实地采样:我们选择了渭河上下游的若干断面进行水样采集,并对采样地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标记。

2. 水质检测:使用标准的水质监测仪器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了pH值、溶解氧量、浑浊度等方面的测试。

3. 生物调查:我们使用网具和拖网等工具进行了水生生物的捕捞,并对捕获到的鱼类、贝类和底栖生物等进行了种类鉴定和统计。

4. 河床观察:我们利用无人机和船只等方式对渭河河床的变化进行了测量和记录。

调研结果:1. 水质状况:根据所采集的水样分析表明,渭河水域的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采样点的pH值偏低,溶解氧量偏低,浑浊度偏高,超过了环保标准的要求。

2. 生物多样性:在生物调查中,我们捕获到了多种鱼类、贝类和底栖生物。

然而,与过去相比,渭河水域的鱼类品种和数量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威胁。

3. 河床状况:通过对渭河河床的观察,我们发现河床出现了部分淤泥现象,水流缓慢,且存在少量垃圾和污染物。

调研分析与建议:1. 水质治理:针对渭河水域存在的水质问题,应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和管理,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减少对渭河的污染。

2. 生物保护:为了保护渭河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禁渔和限渔政策的执行,并加大对渔业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力度。

3. 河床清理:应加强对渭河水域的清淤工作,保持河床的流动性,减少水流阻滞,同时加强河岸管理,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结论:渭河水域存在水质问题、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河床沉积等问题。

为了保护和治理渭河,我们建议加强水质治理、生物保护和河床清理工作,以改善水域环境状况,促进渭河的可持续发展。

渭河流域水文概况

渭河流域水文概况

渭河流域陕西段污染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摘要:渭河是陕西省的第一大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然而近年来渭河水体污染严重,水质严重恶化,基本丧失了生态功能,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针对渭河水环境的变化,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1991-2002年渭河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流域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CODMn、NH3-N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渭河流域CODMn、NH3-N污染因子的污染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渭河流域污染治理措施。

关键词:渭河流域污染因子污染治理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26个县市,至潼关入黄河,全长818km,总流域面积6.25×104km2.陕西境内河长共502km, 流经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市(区)。

流域面积3.38×104km2,分别占渭河全长和总流域面积的61.37%和53.79%[1]。

渭河是陕西的"母亲河"、"生命河"。

该流域不仅是陕西省政治、文化的中心区域,而且是陕西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这里聚集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0%的生产总值[2]。

它的存在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农业灌溉的基础,也是沿岸大中城市如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现代文明的保障。

然而,近年来,渭河的水质极度恶化,各项指标严重超标,据省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渭河流域废水排放总量已经超过6亿吨,其中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万吨[2],渭河即将成为陕西关中最大的"纳污水道"和黄河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陕西省政府曾于1999年下令关闭了500多家小造纸厂,随后又关停了一批治理无望、污染严重的企业,并对249家企业投资4亿多元,进行污染控制治理,近年达标排放率保持在90%以上。

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状况分析

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状况分析

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状况分析尚小平;张永胜;吕旭红【摘要】根据渭河定西段流域内的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渭河水情变化趋势.同时,通过分析渭河枯水期径流变差倾向率(LRR);径流年际交叉倾向率(VAR)两个指标,对渭河近年来水文水资源准则层(HD)进行评估,得出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的健康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期刊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31)002【总页数】7页(P7-13)【关键词】渭河定西段;水文水资源;径流分析;降水特征;调查研究;LRR;VAR【作者】尚小平;张永胜;吕旭红【作者单位】定西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 743000;定西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 743000;定西市水利科学研究所,甘肃定西 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0 引言渭河是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海拔3 495 m 的沟壑山,干流由西向东流经渭源、陇西两县后,于鸭儿峡出定西界注入天水市,继而流经陕西省,于潼关入黄河,干流总长818 km,流域面积为13.5 万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2.5 亿m3,输沙量为5.42 亿t。

渭河干流定西段长94 km(渭源段48 km,陇西段46 km),占干流总长的11.5%,流域面积3 592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66%[1]。

笔者试通过对渭源县和陇西县的水文水资源评价,分析渭河流域水文水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河流的开发管理和环境综合保护提供参考。

1 流域降水特征分析渭河流域水资源主要源于大气降水。

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流运动及大气系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内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年降水量存在丰枯水周期交替发生的规律。

1.1 渭源县降水特征分析1.1.1 降水量逐年演变分析选择渭源县城区雨量站 1997~2017 年降水量观测资料,用逐年面平均降水量表示渭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演变情况,结果如图1 所示。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分布特性及变化分析

多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为 6 0 m, 水 年 际 变 化 大 且 年 内 分 配 不 均 , 暴 雨 或 秋 雨 ; 上 流 域 内 黄 土 广 布 , 被 1m 降 多 加 植
覆 盖度低 , 渭河 成为 一条 多泥 沙 的河流 . 使
2 渭 河 流 域 水 沙 分 布 特 性
渭 河 流 域 主 要 控 制 测 站 有 拓 石 、 家 村 、 家 堡 、 阳 、 潼 和 华 县 6个 水 文 站 , 中 林 家 村 站 为 陕 西 林 魏 咸 临 其
计算. 结果表 明 : 渭河流域具有 明显 的水沙异源特性 ; 在时间分布上 , 水沙 输送 主要集 中于降水量 较大 的汛期 , 内分 布相 年 对集 中; 同时水沙年 际变化较 大 , 2 从 0世纪 5 0年代 到 9 O年代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 并且不 同时段水沙匹配模式不 同. 关键词 : 渭河流域 ; 径流 ;泥沙 ; 水沙变化
21 0 0年 3月
渭 南 师 范 学 院 学报
Ju o mM fW en nT ah  ̄ Unv  ̄i o ia e c e ie期 5
V0 . 5 No 2 I2 .
陕 西 省渭 河 流域 水 沙分 布特 性及 变 化 分 析
表 1 陕 西省 渭 河流 域 主 要 水 文 站 多 年 (96~ 0 0 平 均 水 文 要 素 统 计 表 15 20 )
从 表 1中 可 以 发 现 , 省 控 制 站 林 家 村 站 多 年 平 均 径 流 量 为 2 . 人 2 1亿 m 输 沙 量 为 1 71 、 2 0万 t分 别 占 , 出 省 控 制 站 华 县 站 的 3 . % 和 3 . % ; 家 村 以下 至 华 县 站 多 年 平 均 径 流 量 和 输 沙 量 分 别 为 4 . 15 55 林 8 5亿 m 和 2 0 0万 t 分 别 占华 县 站 的 6 . % 和 6 . % , 明 渭 河 干 流 在 进 人 陕 西 省 境 内 后 水 量 、 沙 量 的 变 化 38 , 87 45 说 输

渭河的调研报告

渭河的调研报告

渭河的调研报告渭河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渭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陕西省,是黄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渭河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渭河流域的环境状况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为保护渭河生态环境提出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走访了渭河流域的几个重要节点,包括渭河源头、中游地区以及流入黄河的口岸等地,对河流水质、生态环境和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实地观察。

同时,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渭河的水质监测数据、土壤质量数据以及公众的意见反馈等。

三、渭河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渭河的水质状况较差。

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和汞等,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另外,渭河的氮磷含量也较高,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的大量繁殖。

这些问题导致了渭河的水质下降,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四、生态环境状况渭河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

河道两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加剧。

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使地方农作物受灾严重。

同时,由于河水污染,大量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死亡,生态链条断裂,对渭河周边生态系统的恢复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五、调研结果分析从调研结果来看,造成渭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发和污染排放。

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渭河中,导致了水质的恶化。

此外,渭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堆积泥沙也加剧了河道淤积和污染。

六、建议和对策为了解决渭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水质监测,建立监测网络,实时监测渭河的水质状况,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2.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加强工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渭河下游洪水冲淤特性及输沙用水量研究

渭河下游洪水冲淤特性及输沙用水量研究
沙能力降低 、 功能性 断流 时有 发生 的不利 方 向发展 , 生态 需水 量难以得到保障。引 江济渭 人黄 方案从 长 江 、 汉江 、 陵江等 嘉 调水人渭人黄 , 可补充渭河 、 黄河水 资源的不 足 , 并拟 在调水人 渭 的支流上建立平 原水库 。研 究 渭河下 游洪 水期 输沙用 水量 的大小 , 于确定 平原水库调节库容和水 库运用方式 具有十分 对
1 洪水期冲淤临 界条件
渭河下游 的泥 沙主要由暴雨洪 水挟带 , 大暴雨 形成高含 沙 大洪水 , 小暴雨形成极大 。17 2 0 9 4~ 0 3年 , 渭河下 游 ( 阳 +张家 山 , 同) 咸 下 共
发生平均 流量 大 于 4 0m / 0 s的洪 水 12场 , 1 总历 时 69 d 占 2 ,
重要的意义 。
会造成滩 区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 因此 引江济渭 人黄方案 研究时
暂 不考 虑用调水塑造 漫滩洪 水 , 在分 析洪 水 冲淤临界 条件 时 , 只考虑 非漫滩洪 水。 根据渭 河下 游来水来沙和河道 冲淤 特性 , 渭河下 游 日均 将 含 沙量 小于 2 gm 0k/ 的非 漫滩 洪水 称 为低含 沙量 洪水 , 日均 含沙量 为 2 0—10k/ 的洪水 称 为中等含 沙量洪 水 , 0 g m 日均含
比的计算公式得到的渭河下游洪水期输沙用水量是基本 可信的 。
关 键 词 :冲 淤 特 性 ;平 滩 流 量 ;输 沙 用 水量 ; 高 效输 沙 洪 水 ;渭 河 下 游
中图分类号 :P3 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0 17 (0 7 0 —0 2 -3 10 —3 9 20 )8 0 40
输沙用 水 量 是 指 输 送 一 定 量 的 泥 沙 所 用 的 水 量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诊断研究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诊断研究

渭河流域水文变异诊断研究朱悦璐;畅建霞;刘宸岩【摘要】Based on the fractional Brownian motion and R/S analysis theory,some related func-tions combined with Hurst coefficients are employed to recognize and determine the hydrological variations and their variation degrees on the whole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The results of the di-agnosis suggest that:the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series in the Jinghe basin is not ob-vious,and the degree of the variation is no variation,the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series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basin and the whole Weihe River basin is weak alter-ation,the variation of the runoff series in the Weihe River basin is moderate alteration,the varia-tion of runoff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basin is the most obvious, strong alteration.%利用分数布朗运动及R/S分析理论,将相关函数与 Hurst系数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识别与判定渭河流域的水文变异及其变异程度。

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

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

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浅析作者:杨斐王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19期摘要:渭河流域岐山段位于渭河干流清水河口至魏家堡断面之间,下游距魏家堡较近,因此设计洪水采用魏家堡水文站设计洪水数据。

该文在渭河流域魏家堡水文站洪水流量设计计算资料的基础上,对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针对洪水预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洪水流量;特性;洪水计算;分析中图分类号 TV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27-031 基本情况1.1 流域概况渭河岐山段西由蔡家坡镇老堡子村入境,东由蔡家坡镇桃园村出境,流长9.6km,年过境流量39.86亿m3,平均流量126.39m3/s,境内年自产径流量484万m3。

县境内渭河支流有石头河、麦李河和同峪河3条一级支流,石头河南自落星乡沿南爱和平村东侧入境,北流入渭,河道下游全长15km,年过境流量4.61亿m3,境内年自产径流量2 448.0万m3;麦李河发源于曹家乡秦岭浅山,北流经五丈原镇东侧汇入渭河,全长18.2km,年产径流量1 180.4万m3。

渭河岐山县境内流域面积121km2,干流河床比降1.13‰~1.56‰,平均1.37‰,河床平均宽度600m,最大宽度650m,河槽平均宽500m,河床宽深比约为230∶1。

河流具季节性、多泥沙特征,河谷开阔,河槽宽浅、平坦,洪、枯流量悬殊,水位变幅大。

河槽岩性以中粗砂为主,卵石次之,纵向冲淤基本平衡。

渭河含沙量较大,平均为65.2kg/m3。

1.2 水文及气象渭河岐山段地下水以潜水为主,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前沿埋深约5m,并受渭河补给,一级阶地后埋深小于20m,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来源。

渭河和部分一级阶地潜水位的变化主要受河水控制,二者高低水位期基本吻合。

渭河岐山段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冬春干燥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常伴暴雨伏旱天气,秋季阴雨连绵,凉爽湿润,一般春夏多东南风,秋后多西北风。

渭河水环境现状概述

渭河水环境现状概述

渭河水环境现状概述渭河水环境现状概述【摘要】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全长818km,发源于甘肃省鸟鼠山。

渭河流域包括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总面积134766km2,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本文着重分析了渭河水域环境及污染情况。

【关键词】流域;环境;污染1、流域水环境概况根据近年来渭河流域水资源公报的报道和相关数据,总结概括渭河水环境现状如下:水资源极为短缺,供需矛盾日益锋利渭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

全区自产水资源总量69.92亿m3,人均占有量317.2m3,仅为全国人均的13%;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为280m3,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7%。

近10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加之关中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渭河沿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逐年增多,使得渭河水量连年减少。

流域内各市县,因水源缺乏、水质污染等因素,绝大局部地区缺水严重,在大量挤占农业和生态用水的情况下,目前日缺水量仍达55万t左右,供水形势十分严峻,水污染、水质恶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水质污染严重,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渭河是关中地区唯一的废污水承纳和排泄通道,全省80%以上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渭河排泄。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渭河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多数排污单位增建了污水处理设施,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有局部企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加之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标准远远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所以,即使工业废水全部处理达标排放,对自然河道而言,仍是污染物浓度很高的废水,大局部断面水仍属Ⅴ类或劣Ⅴ类水质。

关中地区属农业兴旺区,集中灌溉面积大,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水土流失也对渭河造成了较严重的非点源污染。

由此可见,渭河流域的水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同时农业非点源污染也不可无视。

2、渭河西安段水污染现状分析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入河排放量逐年骤增,导致渭河全河段水质严重恶化,据?2005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公报?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渭河干流除林家村63.9km河段水质根本良好外,其余90%以上的河段,普遍受到严重污染,几年来一直维持劣Ⅴ类及Ⅴ类以上水质现状。

渭河的特点

渭河的特点

渭河的特点
渭河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渭河是黄河的支流之一,发源于甘肃省的渭南县,向东流经陕西的关中和山西的运城盆地,最终注入黄河。

渭河流域面积较大,包括甘肃、陕西和山西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2.水文特征:渭河的水文特征较为复杂。

在上游地区,河流切割了黄土高原,形成了峡谷和急流,水流较急。

在下游地区,渭河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渭河的流量和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夏季为汛期,水位较高,流量较大;冬季为枯水期,水位较低,流量较小。

3.生态特征:渭河流域的生态系统较为多样。

上游地区以森林和草地为主,中游地区以农田为主,下游地区则为湿地生态系统。

由于人类的开发和活动,渭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

4.经济和社会意义:渭河流域是中国的农业发达地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

同时,渭河流域也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主要产业包括能源、化工、制造业等。

渭河流域还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有多条公路、铁路干线经过这里。

总的来说,渭河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时空演化特性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质时空演化特性
i i e t me a d wae ol t n i s v r e s c o f ’ d Xi y n i n n ie n e o e t s xr l b d a trp l i s e e i t e t n o a a a a g w t ma y id c s ifr r t t e y n uo e nh i Xi n n n h i oh w trq ai tn ad.U d r p cso h ma c vt d h d oo ia r c s ,w tr l t n i ie R v rB s ae l s d r u y t a n e a t f u n a t i a y rlgc p o e s ae l i Weh e a i m i i e n i s l o p uo n i n i s v r d c a g p a e t i i e a d s a e s e a h n e a p r n l w t t p c .E i in a u e h u d b a e o s p rs tr q ai e e n s y h m n f ce tme r s s o l e t n t u p e s wae l t s k u y
维普资讯
第 2卷第 3 3 期
2O O 7年
VD . 3 N . 12 o 3 Ma O 7 y2 O
W A 1 RE 0【 i 1强 S I a玛 P O EC I N I R T TO
陕西省渭 河流 域水 质 时空演化 特性
L U n HU - a I Ya An y n ,DENG . h 2 Ya z i
( . ol eo ni n et c nead Egne n 1 C lg E v m n i c n n i r g,C a ’ n U i rt e f o r Se ei hn 0 n e i g v sy,X ’ 70 5 ,C i i 帆 10 4 hn a;2 C lg . o eo e l f W t e uc n yr ltcP wr i帆 U irt tho g ,X ’n704 ,C i ) a r s rea H doe r o e,X ’ eR o s d eci n e i o e n/ y /0 108 h n v syf c o a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流经陕西省境内,由东向西横贯关中平原,在西安市以东入黄河。

水系特征主要表现在:上游河谷狭窄,干支流水源不足;中下游流域广阔,支流汇入较多;支流年内变化大,汛期4— 8月来水量占全年总径流量90%左右;径流年际变化大,丰枯悬殊。

洪水期泾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7。

88万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0。

81%。

泾河流域有大小支流42条,均为山区性河流。

其中一级支流有18条,二级支流14条,三级支流12条。

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5条,其中安吴涧河、文峪河和冶峪河3条大支流,总长480余公里,分别发源于甘肃省碌曲县和舟曲县,年径流量分别为2。

02亿立米、 1。

72亿立米和1。

62亿立米,是径流的主要补给源。

这些支流大都集中在干流两侧,而较大支流则多分布在中游。

6月,雨季开始,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次数多,往往是一次洪水过程出现几个台阶式降水过程。

泾河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尤以洪峰流量超过1000m3/s为特点,一般都伴随着严重的洪涝灾害,例如1956年6月中旬,泾河支流马莲河同时发生大暴雨,河水猛涨,造成灾害。

暴雨过后,即转入梅雨期,由于雨量相对减少,加之气温回升,形成多雨的气候。

主要河流概况泾河位于八百里秦川的腹地,由北向南纵贯宁夏、甘肃、陕西三省,汇集了清水、葫芦河等流域面积1。

8万km2的22条支流及水库之水,从而形成“九曲十八弯”的奇丽风光,它与其他河流一起,组成了雄伟壮观的渭河水系。

9月30日,渭河入口处由于降雨过多,引发了罕见的渭河大堤溃决险情。

新华社消息说, 9月29日19时20分许,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古渡村,渭河泾阳段水位超过设防标准,部分堤岸倒塌,垮坝决口,紧邻大堤的数千名群众被围困,咸阳市已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组织各方力量抢险救援。

目前,由于水势迅猛,险情仍在扩大,当地已派出公安、武警和消防官兵,并调来多艘冲锋舟和橡皮艇,参与救援工作。

渭河上游河川径流演变特性分析

渭河上游河川径流演变特性分析
选取 渭河上 游 5个代 表性 水文 站 的实测月 径 流量
收 稿 日期 :0 2— 2—1 21 0 0
c :∑ [( 一 ]∑ ( 尺 ) R/ ( ) )
其 中 , () : R( )<R

() 4
【, i 1 R( )≥ R
作 者 简 介 : 东 业 , , 理 工程 师 , 士 , 要 从 事水 资 源和 水 工 材 料 方 面的 研 究 。E—m i xy 10 @ 13 em 梁 男 助 硕 主 al yh 06 6 .o :
陕 西 省 宝 鸡 县 林 家 村 , 长 4 0多 千 米 , 域 面 积 全 4 流 3 6 m 06 0k 以上 。渭河 上游包 括六 盘 山以西 的陇西
2 2 研 究 方 法 .
2 2 1 径 流年 内分 配分 析 方 法 . .
为定 量分 析渭 河 上 游 流域 水 循 环 的变 化 , 用 年 采 内不均 匀系 数 C 、 内分配 完 全 调节 系数 C 、 中度 年 集
式 中 , ()为年 内各 月径 流量 ; 为年 内月平 均 径 流 i R 量 。可 以看 出 , c 值越 大 即表明 年 内各 月径 流量 分 配
越不 均匀 。
年 内分配 完全调 节 系数 c 的定 义 如下 :
1 2 l 2பைடு நூலகம்
2 资料与方法
2 1 资 料 条 件 .
第 8期
梁 东 业 , : 河 上 游 河 川 径 流 演 变特 性分 析 等 渭
5 3
由式 ( ) 以看 出 , g可 与不 均匀 系数 C 一样 , 配完 分
时 间 分 形 结 构 。本 文 用 重 新 标 度 分 析 法 ( ecl R sa d e R n eA ayi, 称 R S分析 法 ) 析 径 流 时 间序 列 ag n l s 简 s / 分 特性 , 索径 流量 的波 动规 律 。 探 ( )Ma n—K n a 趋势 分析 法 。 1 n ed l l

渭河水文特征

渭河水文特征

渭河水文特征渭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也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在山西省河津市汇入黄河。

干流全长千余公里,流域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约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1/5。

一、水位变化规律:夏秋汛期洪水涨落快于冬春季节,且历时短,冬春季的径流主要靠上游集雨补给;夏秋汛期则主要受黄河上游来水影响。

另外,还有少量降雨产生的径流,成为渭河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径流补给形式:除上游集雨面积广泛降雨较多外,其他地区都属内陆河流,因此径流绝大部分为降水补给。

在河流上游集水面积内,降雨和冰雪融水所占比例较大,黄土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250毫米左右,而年径流量一般不超过100亿立方米。

三、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7~9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

同时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一般小于3%。

三、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季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河川径流量的年内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7~9月份的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60%。

同时径流年际变化也很大,一般小于3%。

四、水沙关系:水沙分布很不均匀。

总的来说,输沙率沿河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出入黄河的沙量则是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特别是陕西省入黄泥沙更甚,西部山区的径流携带泥沙多,侵蚀力强,含沙量大。

渭河流域洪水与降水分布极不均匀,洪涝灾害频繁,洪水主要是暴雨产生的。

降水主要是靠流域内的降雨,降雨主要集中在7、 8、 9三个月份,对径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上游修建了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从而截流了一部分上游降雨,使得渭河径流的季节变化趋于缓和,这样就使得径流主要受降水影响,对径流的补给作用较大。

四、水沙关系:水沙分布很不均匀。

总的来说,输沙率沿河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出入黄河的沙量则是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特别是陕西省入黄泥沙更甚,西部山区的径流携带泥沙多,侵蚀力强,含沙量大。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概括渭河干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渭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腹地,介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大致呈东西向狭长带状。

流域平均海拔在1100— 1200米之间,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有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和干旱荒漠带等气候类型。

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而集中,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温热而湿润,春秋短暂而多风沙。

本区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525亿立方米,但时空分布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降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由于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加之地形条件复杂,各支流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

一、流域特征1。

河流水系渭河水系以西安为界,以北属黄河水系,以南属长江水系,是典型的跨流域、跨区域水系。

渭河北部和黄河水系渭河水系的陕西关中地区,包括渭南、咸阳两市的绝大部分县区及杨凌示范区,关中地区大小河流共9条,占全省的94%。

这些河流主要从东南向西北流入渭河,除渭河外,还有蒲城的卤阳河、蓝田的辋川河、临潼的零河、西安市的黑河、灞桥区的灞河、新城区的灞桥河、长安区的潏河和灞桥区的太平河等8条河流。

2。

年径流量渭河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河流较多,汇集的水量较大。

因此,河流径流的补给主要靠降水。

3。

水文特征渭河的水文特征主要表现在汛期洪水、干流径流量及渭河各河段的变化上。

1。

汛期洪水渭河各河段都有洪水发生,主要以暴雨型洪水和冰凌洪水为主。

每年6~9月是渭河洪水多发季节。

7~8月的伏汛,也对渭河水系的排水和泄洪产生重大影响。

在渭河中游以下,由于河流已成“地上河”,汛期出现局部性的洪水泛滥,如渭河下游约2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二、干支流水系特征:①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渭河和泾河,泾河次之,是本流域最大的两条河流;②支流众多,且水量季节变化大;③支流分布稀疏,互不连通。

其水系特征见下表:流域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河流水系名称水系主要支流(条)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比例关中地区渭河、泾河、北洛河、浐河等、渭河4.0%渭河、泾河、北洛河、浐河等、渭河、泾河、北洛河、浐河等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渭河流域水文特性调查和03年暴雨洪水调查结束
2003-12-11
(本站讯)由陕西省水文局组织的渭河流域水文特性调查和2003年暴雨洪水调查工作于日前结束,并已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甘肃、陕西两省,在陕西潼关县注入黄河,全长818公里。

渭河流域现有水文站38处,雨量站260处。

2003年汛期,我省暴雨洪水频发,山洪、泥石流灾害严重,特别是渭河先后连续出现6次高水位洪水,造成了南山支流倒灌,石堤河、罗纹河、方山河河堤多处决口,使华县、华阴地淹没受灾,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为了对渭河流域自然地理特性、水文特性、水情站网及设施情况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深入分析03洪水中河床演变对洪水演进规律的影响,正确地解决预报方案因子变化问题,更好地满足我省防汛工作的需要,陕西省水文局组织人员对我省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5个市区的15条渭河支流河口和部分二级支流河口的水文特性进行了为期11天的查勘调研,实地调研查勘了渭河干、支流拓石、林家村、魏家堡等14个水文(位)站和6个预警断面及宝鸡峡渠首、冯家山、石头河、黑河、泷河水库。

并组织汉中、商洛、延安、安康水文局及时组织调查小组分别对宁强03·7、洛南、宁陕和石泉、黄陵03·8暴雨洪水开展调查。

今年渭河出现6次洪水过程,其主要特点是洪峰水位高、洪水持续时间长;洪水过程多、洪水总是大;洪峰传播时间长,洪水演进速度慢;洪水下泄不畅,导致库区洪水迭加;南山支流倒灌,河堤发生决口,渭河中游支流入渭不畅,发生洪水顶托。

通过此次的查勘调研工作,使得我们对渭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性、水文特性及今年的暴雨洪水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将对我省下一步的渭河治理和防汛抗旱工作具有很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供稿:秦延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