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之后-对2016-2018美国政局的一些思考
我也聊聊美国大选
我也聊聊美国大选2016年的美国大选,终于在一片鸡飞狗跳中落下了帷幕,共和党候选人川普在不被大多数人看好的情况下,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成功入主白宫,当选为新一届的美国总统。
随着美利坚各州选举人票归属的一一揭晓,全世界吃瓜群众的心情也是跌宕起伏,更有网上段子戏称,中国在这一天终于实现了“全民参政议政”。
最终在拿下了几个重要的摇摆州之后,川普当选几乎已成板上钉钉之事。
从草根一路杀出重围,靠着自己激进的参选理念一路过关斩将,并最终击败美国精英政治阶层的代表人物希拉里,川普的经历不可谓不奇特。
然而川普本人又没有过任何从政执政的经历,面对着实力下滑的美利坚合众国,川普将会以怎样的姿态来实现自己在竞选过程中打出的响亮口号,而美国参众两院又会给他以怎样的支持,这都是值得我们拭目以待的事情。
在这里,我想根据我自己的理解,聊一聊这次的美国大选。
基辛格在自己的《世界秩序》书中曾经说过,“总统竞选几乎变成了互联网运营大师之间的媒体竞争。
候选人以前谈论治国理政的实质问题,现在则沦为营销发言人,其营销方法的侵入性在一代人之前还属罕见。
”诚然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大数据充斥着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我们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都可以化成一股股数据流,汇总到一起。
基辛格所谈到的营销方法的侵入性正有此意。
我们都看到的内容,未必就不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
具体点来说,可能某天晚上你在家里搜索一下墨西哥移民问题,可能第二天就会有川普团队发邮件告诉你我们准备在美墨边境大建隔离墙,你一看,呦,这方法深得我心,铁了心的就要投川普了。
至于这方法合不合适,能不能执行,你以为真正的中下层会思考这么多,对他们而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想法就是好想法,谁还会去考虑真正执行起来所要面对的问题。
换个角度来说,美国大选川普的胜利,是民粹主义对精英阶层的胜利,是美国“山巅之城”的光荣与梦想被现实击败的一次事例。
美国在传统领域的衰落显而易见,此时再大提特提善待移民,中产加税之类的政治理念,自然会遭到大部分利益受到损害的美国中下层白人群体的反对。
2016大选后的世界新局
2016大选后的世界新局——金灿荣、王冲深度解读2016大选年的台前幕后2016年是大选年,在这一年中美国、日本、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举行选举活动,然而当下最引人注意的便是美国。
美国这场选举在两大政治家族的对垒下会上演出人意外的戏码吗?王冲:希拉里最大劣势不在于是女人而是老女人议国事知天下,欢迎收看新一期的《纵议院》我是文婷。
将2016年称为是大选年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先来看美国。
很多人评价2016年的大选是克林顿、布什两大政治家族的对垒,对于两个家族的候选人希拉里和杰布•布什两位觉得谁的希望更大一些?金灿荣:现在多数美国人认为希望比较大应该是希拉里女士,杰布目前好像希望不是很大。
共和党内一片浑沌,杰布现在排在第四甚至第五位。
现在共和党内排在前面的是地产商特朗普,然后是外科医生卡森,所以共和党局面好像比较浑沌。
而且多数人认为严肃的预选开始之后可能那两位也不行了。
他们主要作为外来人给政治注入一点新风,现在大家还是在预热阶段,所以他们就跑在前面。
现在大家预测共和党方面希望比较大的是卢比奥,43岁的帅哥,他的妈妈是从佛罗里达来的古巴人,然后是克鲁兹。
所以我们原来期待看到的两大家族对决可能是独角戏了。
凤凰博报:那您更支持谁呢?金灿荣:我首先不干涉内政,现在如果一定要我选择,我可能还是选择希拉里。
因为她代表政策的延续性。
中国希望中美关系稳定,希拉里上来现有的政策可能不会中断,大家都知道她是奥巴马的第一任国务卿。
所以奥巴马基本的对外政策其实是她设计的,所以上台以后她可能不需要大动,微调就行。
如果共和党方面,特别是卢比奥,他可能还真会带来一些变化,这个变化不知道祸福,所以我个人选择可能对希拉里偏好一点。
王冲:我也看好希拉里,同时我看好民主党。
因为民主党在过去的几年里把美国的经济从泥潭里带上来了,尽管还离悬崖不远,最近又加息了。
但实际上美国在走向一个经济好转、失业率下降这么一个轨道。
这个轨道对于执政党它是有优势的。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
董事长 众议院议长
众议员 多数党
总经理 多数党领袖
众议员 少数党
第一副经理 少数党领袖
• 参议院:感觉良好”老人院“ • 参议院的议长为副总统,除非出现参议员的
赞成票和反对票相同情况,无表决权。
• 简单说:参众两院的区别: • 1、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及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 •
• “三个和尚”——争着挑水,抢着喝水 • 众议院:按照人口比例; • 参议院:按州平等代表权 • 任何立法既要得到多数人民支持,又得到
多数州同意,以防止立法失之偏颇。
美国国会
众议院
参议院
拨款委员会
筹款委员会
规则委员会
外交委员会
财政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
小组委员会
小组委员会
小组委员会
小组委员会
众议院:锋芒毕露“青年团”
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弗 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 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为 了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维护和发展,将 来不时依此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 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 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 为什么是奥巴马? • ⑴个人魅力与新媒体的运用 • ⑵时势造英雄? • ⑶人口结构变化 • ⑷与罗姆尼各项政策比较 • ⑸十月惊奇 • ⑹中间选民:投票中值定理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治
孔明学院 潘锋 甘泉
一、美国总统选举制度中的有关原则与规定
(一)候选人资格
美国宪法(1787年)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是: A .生来就是美国公民 B .年龄在35岁以上 C.在美国境内居住超过14年
• 选举人团制度 • 伟大的妥协︰三种方案的选择
百年未有之变局——深度解析2016年美国大选(中)
百年未有之变局——深度解析2016年美国大选(中)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2期★ 影舞者上期的文章里我们一起盘点了当今美国大选的基本盘大势,相信读者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的印象,我们说到特朗普将很多精力投在了原先民主党阵营的蓝州,而事实上他最终获胜,还就是靠这里的突破。
这也是特朗普个人眼光和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
可以说,这次大选最大的变数就是特朗普这个人,没有他,共和党很可能会又一次输掉。
美国大选虽然是两个党派对治国权力的争夺,但作为领袖的个人能力和魅力依旧有着重大的影响。
两个候选人要说这次的候选人之间的差异之大,也是之前多次选举中少见的,就外在形象来说,特朗普是高大的德国裔白人男性,身高190厘米,体重107千克,而希拉里则是一个标准的白人女性。
当然身体条件对比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唯一比较重要的是性别因素。
这次希拉里阵营提出的一个竞选口号就是“打破玻璃天花板”,意思就是在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往往女性能做到副总的位置,但就是无法穿透一道看不见的天花板到达顶峰,那么希拉里就要做这个美国社会中“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女性,为社会树立一个标杆和旗帜。
不过很显然,这样的口号其实价值不大,大家是选择治理国家的领导人,不是要帮助谁实现个人梦想。
希拉里阵营类似的口号还有不少,比如“我支持她”仍然是帮助希拉里实现总统梦的味道,还有“爱特朗普所恨的”就更加绕口和无力。
显然就鼓动性而言,希拉里阵营的口号花样不少但力度上差着不少劲。
大选进行期间著名学者房宁曾经在美国问过一个教室里的美国学生,让他们复述一下各个竞选者的口号,结果所有学生都熟知并能复述的唯一一个,就是特朗普的那句“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
这一句口号看似简单,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却是成功的典范,简单、响亮、易懂、富有激情。
而这也正是特朗普竞选的特色。
这两位候选人之间最显眼的差别在政治背景上。
美国大选后的政 治合作与冲突
美国大选后的政治合作与冲突《美国大选后的政治合作与冲突》美国大选,作为全球瞩目的政治事件,其结果往往引发一系列的政治动态变化。
大选过后,政治合作与冲突的交织成为了美国政治舞台上的显著特征。
大选后的政治合作首先体现在一些政策领域的共识寻求上。
尽管两党在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一些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和民生的重大议题上,也不得不尝试合作。
例如,在经济领域,面对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两党可能会共同推动一些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政策。
这并非出于纯粹的政治善意,而是基于经济稳定对于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因为经济的持续低迷将影响到每一个美国人的生活,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的选民。
在国家安全方面,两党也有可能达成一定程度的合作。
面对外部的威胁,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挑战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成为首要任务。
这种情况下,两党可能会暂时放下党派之争,共同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安全策略,以保障国土安全和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美国大选后的政治冲突也是显而易见且频繁发生的。
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导致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
共和党和民主党在诸多核心价值观和理念上存在分歧。
比如,在社会福利政策上,民主党倾向于扩大福利覆盖范围,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而共和党则更强调个人责任,主张减少政府在福利方面的投入。
这种理念上的差异使得两党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难以达成一致,从而引发激烈的争论和冲突。
在移民政策方面,两党之间的冲突尤为突出。
民主党通常主张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认为移民为美国带来了劳动力和多元文化,有助于国家的发展;而共和党则往往强调严格的移民管控,担心大量移民会对本土就业和社会秩序造成冲击。
这种分歧在大选后常常导致相关政策的摇摆和执行上的困难,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
政治利益的争夺也是冲突不断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在国会席位的分配,还是在政府关键职位的任命上,两党都极力争取对自己有利的局面。
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两党会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博弈,包括政治策略、舆论宣传甚至是法律诉讼。
对2016美国大选的看法
对2016美国大选的看法
举世瞩目的2016年美国大选结束了。
然而,它所反映的美国政治形态的重大变化,都指向美国政治的一个新起点或转折点。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这场选举反映了美国两党力量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异军突起,以300余张选举人票大幅领先,带动美国大部分州成为“红州”,以致共和党最终在总统、国会两院和州长“三合一”大选中全面获胜。
这是二战后美国两党政治中罕见的新纪录,形成美国历史上又一次新的政党重组。
此次选举打破了传统的两党地域结构和政策分野,改变了整整一个世纪的两党历史轨迹,对21世纪美国政治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其二,这场选举反映了美国社会认同出现巨大的深刻裂痕。
共和党人特朗普从一开始,以受教育程度较低、长期受到各方面挤压的白人中下层的利益代表自居,打出“反移民、反精英、反全球化”的旗帜,先是在共和党内将主流势力特别是布什家族的候选人打垮,然后乘胜追击,将选举财力雄厚、媒体一边倒偏袒和两党上层一直支持、舆论呼声极高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在最后一刻一举击倒。
这次美国社会认同上的分裂暴露之充分、程度之激烈,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确实是前所未有。
其三,这次选举反映了美国政治的两极化趋势,其中右翼极化趋势更为突出。
特朗普竞选纲领中提出的一系列极端主张,从表面上看是社会中下层长期不满的情绪宣泄,某种程度上却提出了美国面临国内结构的致命弱点特朗普提出的所谓“改革”基调是排外的、保守的、倒退的,不可能解决美国面临的积重难返的困境,相反却可能打开种族主义、宗教原教旨主义、反共意识形态的潘多拉盒子,激化已有的内外矛盾。
百年未有之变局——深度解析2016年美国大选(下)
百年未有之变局——深度解析2016年美国大选(下)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4期影舞者上期文章我们提到了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的政策主轴,这个提法其实不像表面上那样多此一举,而是有着很深的背景。
我们先从特朗普声称要在上任第一天就废止的贸易协议说起。
TPP的取消与经济政策转向很多人可能注意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上一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一直在力推的事情就是TPP,也就是跨太平洋贸易协定,而这一届新当选总统特朗普则是极力反对,估计很多人有点看迷糊的感觉:这TPP到底对美国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前后两个总统的态度会如此的截然相反?这个事还是得从全球化说起,我们知道经济学中有一个经典概念就是比较优势。
打个简单的比方就是,你的农场土地肥沃、牛肥马壮,而你邻居家烧瓷器是行家里手,那你就不用去做瓷碗,想要瓷器时就拿几只羊交换邻居的瓷器,邻居想喝羊肉汤就拿着烧好的瓷器找你交换,两家人都不用干自己不擅长的、效率低的事情,这样的劳动生产效率必然比两家人什么都做要高很多。
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很容易理解。
而全球化,当然就是要打破国家界线,把全球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都纳入同一个体系进行整合,每一个环节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高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提供者。
而之前奥巴马政府所力推的TPP就是在太平洋地区的12个参加国内部营造一个更加低关税和高自由度的贸易环境,这曾被认为是美国在战略上控制亚太地区以制衡中国,同时保持国内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的一步棋。
按照这个全球化的思路似乎确实可以达到一个最优的劳动生产效率,让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结合进来组成更加高效的生产链条不是理所应当?其实不然,因为这其中掺入了太多信息不对等和权利不对等后,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却不一定是普遍富裕。
由于全球化必然是跨国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各个跨国公司,整个生产组织和资源配置是超越国境在全球范围进行的,各国政府很难对其进行严密的监控和监管——即使在跨国公司所在国的内部,由于这些公司有着广泛的人脉,雇佣最顶尖的律师和会计公司,可以利用任何合法避税的机会——因此从这些跨国公司以及其背后的大资本家身上征收合理赋税的难度就很大,大量的财富被他们合法的聚拢到少部分人手中。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的利弊得失
从美国大选看美国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的利弊得失【摘要】作为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创始国之一,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有其独特之处。
从有利方面来讲:美国的选举制度基本上与其他政治制度相适应、相匹配,也基本上能够完成美国民主制的目标。
美国的选举制度保持了继承与创新。
基本制度的继承,保持了政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2008年美国大选也暴露了其资产阶级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代表的非广泛性,制度设计的非合理性,美国的政党政治严重影响了美国选举制度的公正性,美国选举制度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弊端,就是金钱在选举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他弊端。
它给我们启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政治制度是完美无缺的。
任何政治制度都和它的本土文化、历史传统,尤其是它的生产力水平相辅相成的。
所以,一方面,美国政府确实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世界观;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在学习借鉴别国的政治制度时切莫盲目行事,而要根据本国国情,在实践中确立或改革自己的政治体制。
【关键字】美国大选;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民主【正文】2008年11月5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当选第56届总统、首位非洲裔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先河。
自此,美国大选尘埃落定。
作为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创始国之一,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有其独特之处。
我们看到,美国的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联邦制度、分权制有密切联系,体现了美国政权体系中权力分散、权力多元、权力有限的特点,更反映了美国“一切政治都是地方政治”的特色。
从有利方面来讲:美国的选举制度基本上与其他政治制度相适应、相匹配,也基本上能够完成美国民主制的目标。
美国的选举制度保持了继承与创新。
基本制度的继承,保持了政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对美国大选的思考
对美国大选的思考在2020年11月3日,美国举行了一场极为重要的总统选举,结果在数天后揭晓,乔·拜登成为了美国第46任总统。
这场选举将会影响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甚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困境。
在这场选举之后,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美国的新领导人和他的政策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的世界将会面对哪些挑战?首先,乔·拜登赢得了这次选举,他的执政方案和政策措施将会对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环境产生影响。
例如,他提出了一个名为“清洁能源革命”的计划,旨在将美国能源生产和消费转向清洁能源,这将对全球能源消费模式产生切实影响并改变全球回暖的趋势。
他还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撤回特朗普政府所退出的一些国际组织和协议,例如巴黎气候协议和世界卫生组织,这也将对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格局产生影响。
其次,2020年的美国大选凸显了一些现代政治的问题和困境,例如社交媒体对政治言论的影响、选民大规模缺乏信任感和政治极端化倾向的加剧。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美国,也将对其他国家的政治生态和选举产生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民主制度、政治教育和公民素养的重要性。
再者,美国大选还暴露了一些地理和社会经济问题,例如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分裂、种族和文化的分裂和地区之间的分裂。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是一个更广泛的全球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政策,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平性,以及产生不等的财富分配和机会的问题。
最后,从历史的长远角度来看,美国大选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件,将会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领导人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走向和未来的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并了解美国的选举制度、政治理念和政策措施,同时也需要反思我们自己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
总之,美国大选的结果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这场选举的启示和挑战,探讨未来的世界格局和发展方向。
从2016年总统竞选看美国的变化
美国在未来有可能减少对 国际事务的参与,重新变成一个奉行孤立主义的国家。 【 关键词 】 2 0 1 6 ;美国;总统 ;竞选 竞选期间政治人物 、 政党提出的政策主张可以突出、 的是 ,他们 当时普遍明确、自豪地表示 : “ 我对我的国 集中、鲜活地反映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的热点 问题 ; 家感到骄傲。’ ’ 通过研究新一轮大选 ,可以了解一个国家 的最新变化。 但是到了 2 0 1 6 年 ,特朗普 的竞选 口号 “ 让美国再次 本文将通过分析美国 2 0 1 6 年总统竞选过程 中体现 出的不 变得伟大”已经明确反映出,许多美国人 已经不再认为 同于以往 的特点 ,进而揭示近年来美国发生 的新变化 、 当今的美国是伟大的 ,这是美国人的心态 上发生的一种 预估美国未来的政策所可能体现出的倾向性 。 显著的变化 , 这种变化 反映出三点 : 美国出现相对衰落 、 美国问题 丛生、美国人 的士气 出现低迷 。后文将对这三 2 0 1 6 年美国总统竞选的特点 点作分析 。 通过对比 2 0 1 6 年美国总统参选人 的竞选纲领与此前 ( 二 )民粹主义 几届总统 竞选 中参选人 的竞选纲领 的不 同,可 以发现 , 民粹主义 ( p o p u l i s m) 最初有人民崇拜 、激进反对精 2 0 1 6 年美国总统竞选体现出的主要特征有三个 :美国已 英主义的含义 ,但是 自2 O 世纪 7 0 年代以来 ,西方 国家 中的民粹 主义往往指一种将种族主义 、宗教对立情绪 、 经不再伟大、民粹主义 、社会主义。
感觉 。
这种改变堪称前所未有的剧变 , 这是因为 , 可以说 , 从建国以来至 2 1 世纪初 ,由于受到 “ 美国是上帝拣选 出 来的国家”的宗教思维的影响,许 多美 国人一贯持 “ 美 国例外论”,认为美国与世界上的其它国家都 不同、美 国比其它所有国家都更加优秀,美国是一个 ( 在 美国人
从美国大选看政治走向
期末论文题目:从美国大选分析美国今后政治走向学院:法学院专业:国际关系姓名:张永胜指导老师:李胜凯2012年12月25日从美国大选分析美国今后政治走向学号:2011021325 姓名:张永胜摘要:总统大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关键点, 是美国投票率最高的选举, 不仅决定着美国的政治方向, 而且对世界的未来都有深刻影响。
高度稳定是成熟的政治文化规范的特点。
政治文化的基本价值从社会经受长期深刻段动时期起保存下来,。
美国政治呈现为一种新中间路线的走向,筹款竞争的考察中,不难看出红蓝融合的紫色政治特征日益明显"受此影响, 美国的中国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 中美关系的大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动荡,美国的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共和制而非单纯的民主制;它揭示了美国的力量和社会的稳固性在于,国家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合理的分工,法律至上的传统,重视规则的政治文化,以及理性思考基础上的积极行动主义。
关键词:美国大选;政治走向;重返亚太;对外政策一、前言:美国大选的一般性特点包括:大选的国际国内背景相对简单,不存在严重的挑战,所以也就没有真正激烈的政策争论。
真正表现美国民主性质的制度安排是众议院,它是两年一次经直接选举产生的,受民意的制约非常大。
美国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一个混合体制。
事实上,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市场经济,每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混合经济,只不过由于条件的不同,混合的比例有所不同而已。
同理,世界上也不存在纯粹的民主,任何政治制度也都是混合型的。
对任何具体国家来讲,关键是要找到适合本国特点的“混合比例”。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这两百年的成功和政治的稳定性,有可能正是得益于这种混杂的安排,如果美国最早采取的是简单的民主制安排,那么很可能不会如此稳定和成功。
同时,美国大选反映出美国社会是成熟的,社会结构是稳定的,这是美国真正的力量所在。
首先,这个国家法制化程度非常高,深入人心,是真正的宪政主义国家。
它不仅有宪法,而且不像有的国家那样,宪法只是文本意义上的,并不是现实政治真正的规则,而美国是真正的宪政主义国家。
中国对美国总统大选的关注特征及启示分析
中国对美国总统大选的关注特征及启示分析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在希拉里和川普的角逐中,川普取得了胜利。
随着世界体系的完善和全球媒体信息的流通性,中国民众在网络上对美国大选的想法和争论也如火如荼。
2016年的大选,可以说是火药味最浓、争夺最激烈、政治分歧最严重的一次,特朗普作为一个“政治圈外人”,出乎意料被选为了美国总统,而从网上的热议也可看出中国民众也关心着大选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美国总统的选举也暗示中美关系的改变。
结合近两届美国总统大选在国内掀起的热度及造成的影响来看,中国网民对美国大选关注度极高。
通过百度搜索指数舆情建模,分析中美国际关系与交流情况,利用数据和专业媒介素养分析出中国网民对此关注的重点、呈现出的总体态势以及由此反映出的网民的政治诉求,并进一步启示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标签:美国总统大选;中美关系;民主政治一、2012—2016两届美国总统大选分析及美国民主政治分析(一)2012—2016两届总统选举分析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于2012年11月6日周二举行,是美国第57届总统选举,同时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及参议院33个议席也会进行改选以产生美国第113届国会。
选举人团将首先被选出,再由选举人团于2012年12月17日选举产生。
总统和副总统。
最终代表民主党的贝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得到过半数选举人票,以332票对206票击败共和党的米特·罗姆尼,成功连任美国总统,继续执政。
这次选举投票率为58.2% 。
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1月9日凌晨1:40,美国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赢得总统选举,将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
下面给出了2012年和2016年最终投票结果的横向对比。
以看出,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竞争更加激烈,而这种激烈来自于他们双方实力相近,同时一样的不是很多人心中理想的选择,2016年的选举人投票存在分票的情况,有6.05%的选举人并未选择特朗普或者希拉里任一位,而在2012年选举人投票只在奥巴马和罗姆尼之间做出了选择。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政倾向与选民转变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政倾向与选民转变美国总统选举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之一。
每四年,美国人民都将为自己的下一位总统进行选举。
这个过程涉及到众多的政治因素和选民考量,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政治倾向和选民转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政治倾向与选民转变。
一、历史政治倾向美国总统选举的历史政治倾向对当前的选民转变有重要的影响。
自美国建国以来,两大主要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一直在政治舞台上争夺着主导地位。
通常情况下,民主党更加偏向自由派和进步主义,而共和党则更加偏向保守派和传统主义。
这两个政党的不同政治理念和政策立场形成了选民的政治倾向。
在某些时期,一个政党可能会占据统治地位,这将导致选民转变的局面。
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冷战时期,共和党的反共立场和强硬外交政策吸引了很多保守派选民的支持。
而在60年代末的民权运动和越战反战浪潮中,民主党的自由主义政策和反战立场吸引了更多的进步派选民。
二、经济政策倾向除了历史政治倾向,经济政策也是选民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经济问题一直是选民关注的焦点。
选民往往会根据候选人的经济政策和承诺来做出选择。
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美国选民对贸易政策和经济保护主义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例如,在2016年的总统选举中,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强调要恢复制造业,保护工作岗位,以及反对自由贸易协定。
这些政策主张吸引了一部分原本支持民主党的工人阶级选民,从而对选民转变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社会问题倾向在美国社会,各种社会问题也会影响选民的转变。
例如,同性婚姻合法化、境外移民问题、种族关系等都是近年来备受争议的社会问题。
不同的政治党派和候选人在这些社会问题上持有不同的立场和政策主张,这会对选民产生影响。
在社会问题上的倾向转变往往来自于年轻一代选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选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和态度发生了变化。
例如,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进程中,年轻一代的选民普遍更加开放和支持,这对政治倾向和选民转变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美国总统选举与贫富差距的政 治反思
美国总统选举与贫富差距的政治反思《美国总统选举与贫富差距的政治反思》美国,这个全球瞩目的超级大国,其总统选举一直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焦点。
然而,在这看似民主的选举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深刻且日益严峻的问题——贫富差距。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美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对其政治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总统选举,表面上是一场关于政治理念和政策主张的竞争,但实际上,金钱的力量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竞选活动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包括广告宣传、组织集会、雇佣工作人员等等。
而这些资金的来源,往往是那些富有的个人和利益集团。
他们通过捐款来支持自己青睐的候选人,期望在其当选后能够获得政策上的倾斜和回报。
这就导致了选举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被金钱所左右,而不是完全取决于候选人的能力和对民众利益的真正关注。
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富人和大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影响力来参与政治,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
而普通民众,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人群,他们在政治参与中的声音往往被忽视。
这种不平衡的政治参与机制,使得政策制定更多地倾向于富人的利益,而对贫困人群的需求关注不足。
例如,在税收政策方面,富人们往往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规避高额税收,而中低收入群体则承担着相对较重的税负。
这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同时,在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政策制定中,也存在着类似的不公平现象。
富人能够为自己的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往往在起跑线上就处于劣势,难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
美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恶化,犯罪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
而这些问题又反过来影响了政治的稳定和政府的治理能力。
在总统选举中,候选人往往会提出一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口号和政策,但真正落实到位的却寥寥无几。
这是因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需要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阻力。
美国总统选举背后的政 治博弈
美国总统选举背后的政治博弈《美国总统选举背后的政治博弈》美国总统选举,这一备受全球瞩目的政治盛事,其背后是一场错综复杂、充满权谋与策略的政治博弈。
每四年一次的选举,不仅仅是两位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更是不同政治势力、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较量。
要理解这场政治博弈,首先得从选举制度说起。
美国总统选举并非简单的普选,而是采用选举人团制度。
这种制度使得一些关键的“摇摆州”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
候选人需要在这些州展开激烈的竞选活动,争取选民的支持,因为这些州的选举人票在决定最终胜负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竞选过程中,资金是一个关键因素。
候选人需要筹集大量的竞选资金来进行宣传、组织活动和雇佣团队。
而这些资金的来源往往是各种利益集团和富豪的捐赠。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候选人在接受这些资金的同时,是否会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向这些金主倾斜?这无疑是政治博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政党在总统选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政策主张,各自拥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
然而,为了赢得选举,政党也会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和选民心态进行策略调整。
在选举期间,两党会互相攻击、揭露对方候选人的丑闻和政策缺陷,试图降低对方在选民心中的形象。
候选人的个人形象和能力也是政治博弈的重要方面。
他们需要在演讲中展现出自己的领导才能、政策智慧和人格魅力,以吸引选民的支持。
同时,他们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媒体的刁难,保持冷静和自信。
媒体在总统选举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各大媒体通过报道、评论和民意调查来塑造公众对候选人的看法。
一些主流媒体可能会因为自身的立场和利益倾向而对某位候选人进行更有利或不利的报道。
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为候选人提供了直接与选民互动的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虚假信息传播和网络攻击的风险。
政策议题是选民关注的核心,也是候选人博弈的重点。
经济政策、医疗保健、移民问题、环境保护、外交政策等都是热门议题。
候选人需要提出符合选民期望的政策主张,并在辩论和竞选活动中有力地阐述和辩护自己的观点。
从美国大选看西方政治制度
从美国大选看西方政治制度从美国大选看西方政治制度杨光斌一.2016年美国大选与美国政治的变化1.桑德斯-特朗普现象:极化政治光谱●桑德斯社会主义与年轻人的愤怒●特朗普右翼政治与底层白人的不满●新自由主义与社会分裂●如何看待“民粹主义”之说?(民族与阶级)2.希拉利现象:金钱政治的典范●“纸牌屋”政治●宪法修正:作为言论自由的政治献金不封顶●希拉利与华尔街(俘获型国家)●克林顿基金会与摩洛哥论坛:1200万美元●腐败政治的合法化3.美国政党政治的重新组合●民主党的希拉利转变为共和党的富人政党●特朗普共和党(原来为民主党)代言穷人利益4.“普世价值”失去道德高地,美国如何领导世界?●一场比差比烂的大选●黯然失色的“民主灯塔”●“软实力”还有“实力”吗?二.自由主义民主(资本主义民主)的理论逻辑●价值体系:从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重新定位民主】●制度体系: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的党争民主【改造民主的概念】●普世价值:选举授权才有合法性【制度合理化表述】●附条件性:国家认同-共享信念-社会结构(同质性文化)三自由民主的实践困境1.西方国家:党争民主与否决性体制,60年代开始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民主即全民选举,冷战的外在压力使得这种党争被节制,但冷战之后。
脱欧公投2.发达国家的“逆发展”:阿根廷、希腊、台湾地区3.民主转型的非西方国家:●少数成功者●国家失败者●长期动荡者(巴基斯坦、泰国、非洲等)●无效治理者(印度-孟加拉等)4.二战之后的大数据:新兴的后发国家150个左右,哪一个靠自由主义民主而跻身于发达序列?5.9个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比较:中国-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尼-菲律宾-尼日利亚-巴西-墨西哥四.社会条件比民主形式更重要1.历史条件:“时间性”(timing)●民主在传统秩序中:法治3000年—自由500年—大众民主100年●自由主义民主的传播:把结果当原因,以模式代替过程2.文明基因:●基督教文明:基督教义促成的个人主义、古希腊哲学的古典资源、由基督教而来的天主教和新教、狭小区域内的多样化语言、二元化的宗教与政权关系、作为罗马遗产的法治、包括修道院—修士会—行会以及后来的协会与社团的社会多元主义势力、由多元势力而导致的代议机构等●自由主义民主:个人主义、保护财产权的宪政、多元主义以及源自多元势力的党争民主●自由民主其实政治基督教,二者之间的重叠性●“普世价值”:以一种文明代替其他文明,文明的傲慢(19世纪“白人优越论”)3.社会条件,同质性社会,如美国白人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清洗,才有白人的普遍选举权4.启示:民主重要性研究转向民主条件研究(没有人反对民主,问题是如何实践民主?必须寻求适应性条件)五.结论:破除迷信,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1.反事实性假设:如果中国搞了以“党争民主”为核心的自由民主,结果将会是什么样的?●福山命题:五十年之后的中国-美国●“中华民国”的实验,●苏联的试验:30年三种制度及其结果2.人民民主面临的挑战●国际思潮:话语权问题●社会结构:政治经济利益集团●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性●官僚主义与人民性●民主形式不足与人民民主参考书目:1.杨光斌,《让民主归位》(民主理论大众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杨光斌,《观念的民主与实践的民主:比较历史视野下的民主与国家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杨光斌等著,《中国民主:轨迹与走向(1978-20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4.杨光斌、乔哲青,“作为中国模式的民主集中制政体”,《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6期,第3-19页5.杨光斌,“合法性概念的滥用与重述”,《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2期,第2-19页6.杨光斌,“论世界政治体系”,《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1期,第2-15页7.北京日报理论部编,《名家卓见:理论难点辨析》,北京日报出版社,2016年。
美国大选感想
“美国大选”,你这是怎么了?在美国,没钱是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参加竞选的,恰如做生意不能没有启动资金。
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人来张罗。
搭个竞选班子,打造竞选理念,这好比是产品生产。
接着就是宣传、站台、接触选民、兜售主张,又可将其看作是产品销售。
产供销链条,缺一不可。
美国大选折射社会矛盾新变化为了讨好选民,参选人之间相互攻讦、互揭疮疤,相互谩骂甚至人身攻击,手段五花八门。
不过,以往各方出言大多能守在美国意义上的“政治正确”范围之内。
美国的这种“政治正确”之说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于校园,后在社会普遍流行,大体以人性道德为基本标准。
有论者认为其主要指的是对妇女、移民、少数族裔要充分尊重,不能使用侮辱性语言。
但是,本次总统大选的一些现象却颇显另类。
本·卡尔森公开表示不会接受一个穆斯林总统,特朗普干脆明确表示“痛恨政治正确”,克鲁兹则说“政治正确正在杀人”。
参选人屡屡踩踏底线,甚至竞逐“政治不正确”。
有社会学家分析,这是为了迎合美国社会民众中存在的“怨恨心理”,或者说是一种“受害者文化”使然。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世界格局变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社会也在经历深层次变化,随之而起的“受害者”“受益者”划分在加深。
比如,“奥巴马医保”的实施虽为低收入家庭带来福音,但让中产阶层付出了代价,不少中小企业主采取多雇零工的办法,以减少缴纳高额医保费用。
怨恨也好,受害也罢,归根结底,还是社会矛盾发生了新变化。
挑战“政治正确”这一看似反常的现象,正是社会变迁与选票政治逻辑交叉作用所催生的。
然而,“怨恨心理”或者“受害者文化”被放大后,其后果却不会止于选举中的一出出乱象。
知名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所长阿瑟·布鲁克斯前不久撰文指出:这种文化让政治与社会冲突更难缓和,让正常取舍变得复杂,让人们更乐于追逐名利,更加自私自利。
美国大选虽然纷繁复杂,但其折射的美国社会之变,仍是一条值得观察的主线。
美国大选乱象凸显制度弊端在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选举中,一个较为常见的现象是:某位候选人以较高支持率当选,而仅仅过去一个月,甚至是几天后,其支持率大幅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尺度上的自由,小尺度上的专制
• 政客们各抒己见 • 不同的思想理念相互碰撞
政治舞台上
一般社会中
• 主流价值观压制言论自由 • 对“异端”的排斥和孤立
美国社会的法治化程度是非常之高的,其宪法 和法律都对个人的言论自由明确地做出了保护。 然而,在美国一些政治倾向较为鲜明的地方, 反对当地的主流政治观念的人们往往噤若寒蝉。 因为,公开唱反调的必然代价,是主流社会的 排挤与孤立。 法律所能够保护的自由是极其有限的;舆论与 身边人的价值观有时能更强地束缚人们的行为。
虽然这些口号和绰号不免有幼稚、低俗之嫌,但 是特朗普把它们喊得非常响亮,说了一遍又一遍, 因而炒作效果极强。无论你是否喜欢他,这些语 言都能给你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他的宣 传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原因三:现代科技对人们意识形态的操纵
3月底,一个叫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公司,被爆出非法窃取了 5000万Facebook用户资料,并进行大数据分析, 预测政治倾向,进行精准推送。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正是特朗普的前任首席战略 专家和高级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 剑桥分析声称,他们在众多的政治事件中,包括 英国的脱欧公投,印度和肯尼亚的大选,都进行 了一定的操纵。
对2016-2018的美国政局的一些思考
目录Βιβλιοθήκη 关于言论自由关于政客形象
关于民主与群众
关于言论自由
这次大选中,各大媒体对于选举结果的预测都出 现了较大偏差。包括在政治立场上明显偏右的 Fox News,都预测希拉里将赢得选举。
媒体的民意调查为什么会出错?一个很重要的 原因是,很多美国人不敢承认自己支持特朗普。
民主历来为人们所诟病的一点,就是群众往往 是不理智的。其中的原因有:
盲目从众,不独立思考
嗜好肤浅、负面的东西
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操纵
原因一:盲目从众,不独立思考
很多的美国人都有非常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但是, 这往往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深刻的政治见解,而是 因为他们的家庭、朋友、老师乃至整个主流社会,都 在时时刻刻地向它们渗透相关的政治观点。 很多人往往并没有认真地衡量一些问题的是非曲直, 更没有严肃地考虑对方的观点的可取之处,阶级、种 族和社会环境的局限,使他们特别的狭隘、固执,甚 至无法包容接纳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然而,社会问题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个问题 的最佳解决方案往往处在两个极端之间,而在美国很 多地方,无论是群众还是政客,都被极端的意识形态 所绑架,而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无法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谢谢大家
关于政客形象
希拉里VS特朗普
特朗普以他极度尴尬的握手方式闻名于世。下 图为特朗普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握手场面。
在被媒体戏称为“阴道门事件”中,他被华盛 顿邮报曝出曾在与一个电视主持人的对话中, 说出了一些极度低俗淫秽的话语
“阴道门” 事件: Trump described his attempt to seduce a married woman and indicated he might start kissing a woman that he and Bush were about to meet. He added, "I don't even wait. And when you're a star, they let you do it, you can do anything... grab them by the pussy. -Wikipedia
特朗普起的绰号清单。
原因二:嗜好肤浅、负面的东西
原因二:嗜好肤浅、负面的东西
特朗普的这次竞选的一大亮点,就是他的语言:
他的话往往都没有什么太多思想内涵,但是非常接地 气,如“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和“Fake News” 他常常会发表各种粗俗言论 他喜欢给政敌以及他国领导人取五花八门的绰号,如 “Crooked Hilary”(不正直的希拉里)“Little Rocket Man”(小火箭人,即金正恩)以此进行人 身攻击。
而特朗普给人的印象,就是粗野,咄咄逼人, 不拘小节,有口无遮拦。他的许多不恰当的言 行举止,大大损伤了他作为总统应有的威严, 同时也疏远了一些原本支持他的保守人群。但 是,不可否认,特朗普的所谓“真实”有它的 魅力所在。
民主与群众
大选的数据统计表明,特朗普的支持率与受教育程 度成明显的负相关。学历在高中以下或者大学未毕 业的选民偏向了特朗普,而学历在大学或研究生以 上的,普遍支持希拉里。 在某些人看来,这恰好证明了将特朗普选为总统是 一个不理智的群众决策。
WORKS CITED
“Trump’s strange handshakes baffled world leaders this year. They learned fast.”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s:///news/worldviews/wp/2017/12/28/ trumps-unpredictable-handshakes-baffled-world-leaders-in-2017they-soon-adapted/?utm_term=.9f63bab65646 Pussygate Might Be the Final Straw For Donald Trump . Mother Jones. https:///kevin-drum/2016/10/pussygatemight-be-final-straw-donald-trump/ Trump’s “shithole countries” comment exposes the core of Trumpism . Vox. https:///2018/1/11/16880804/trumpshithole-countries-racism Closing Arguments: The Logic of Negative Campaigning. The New Yorker. https:///news/john-cassidy/closing-argumentsthe-logic-of-negative-campaigning 特朗普和金正恩的环太平洋骂战 /news/article.php?pk=5a6ecb569490cb69490 00047&pos=Topic&pos_id=5a6e2bc1a07aecef2a000006 美国总统大选又出丑闻!现在都是科技说了算 ! /gd/2016/0726/353239_2.html Facebook 20 亿用户数据均可能泄露,扎克伯格仍不打算辞职 /2018-04-05/192780165.html
2017年1月,在一次讨论移民问题的会议中, 他对着众多国会议员说:“那些shithole国家 把它们不要的人全部送到我们这里来了。”
一名政客在政治博弈中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他 的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取决于他在人 民群众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性格。 希拉里给人以老练、稳重的感觉,她在镜头面 前永远都是笑脸盈盈,和蔼可亲,她说的每一 句话都有逻辑有条理,头头是道。 这理应是一个成熟的政客应有的表现,但是, 她的这种形象给很多选民的印象,就是虚伪, 狡诈,城府太深,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