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教会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适应基督教会的需要而产生。
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基督教教义,歌颂上帝权威,大多取材于圣经,内容多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圣徒苦修等。
在艺术上,经常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对整个中世纪欧洲文学产生可广泛的影响。
教会文学包括:圣经故事、圣徒传、赞美诗、祈祷文和宗教剧等。
2、骑士文学产生于12-13世纪的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是世俗贵族阶级的文学,它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盛行的产物,作者为骑士。
内容主要描写骑士行侠冒险的经历和对贵妇人的爱情,宣扬“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具有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生活和世俗享乐的积极意义,代表中世纪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
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3、城市文学市民创作的文学,又称市民文学。
产生于欧洲城市兴起的11世纪至12世纪,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主要描写市民的日常生活,站在市民的立场赞扬市民的机智聪明,表达对封建领主和僧侣的不满,反映了处于萌芽中的资产阶级的精神特征,具有明显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和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语言质朴幽默,风格生动活泼,创作手法以讽刺为主,也采用象征寓意等表现手法。
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等。
《列那狐传奇》为代表作品。
4、英雄史诗与谣曲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
主要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雄的事迹,表现主人公的忠君爱国和笃信宗教的高尚品质。
五大英雄史诗:英国《贝奥武甫》、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俄国《伊戈尔远征记》及德国《尼伯龙根之歌》。
谣曲是一种故事性的诗歌,它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描写生活的悲剧或历史题材为主,也包括神话传说,还有一部分反映农民与封建主的斗争。
在艺术上,这些作品大多风格雄浑壮伟,情节曲折生动,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主义色彩。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一、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它强调个人感情、想象力、超自然的元素和对自然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以表达情感、唤起读者共鸣为目标,作品常常描绘个人的内心体验、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并反映社会不公、现实的矛盾。
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家包括英国的拜伦、雪莱和德国的歌德。
二、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与浪漫主义不同,现实主义强调描写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作品追求呈现社会、人性和日常生活的本质。
现实主义文学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反映来揭示现实的不公与不平等。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
三、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象征主义作品常常使用隐喻、象征和象征性的语言,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世界。
这种文学运动对诗歌和美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追求通过视觉和声音的艺术形式来传达灵魂的深层含义。
法国诗人马拉美和比利时诗人梅兹尼克夫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
四、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起在欧洲和美国兴起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现代主义对传统的艺术观念和形式进行颠覆和创新,拒绝叙事的线性结构和传统的艺术表现方式,强调意识流和碎片化的写作技巧。
现代主义文学致力于探索个体意识、时间流逝和社会变革,对传统价值观进行质疑和冲击。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和美国作家福克纳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五、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一种文化和艺术运动。
后现代主义文学突破了现代主义对形式和结构的限制,注重文本的多样性和多声性,以模仿、拼贴和戏仿等手法来表达复杂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语言的游戏性和相对性,以及对大希汀崇拜、权力与认同的分析。
外国文学下学期名词解释

“自然派”——19世纪俄国文学的一个派别,该派别领袖是果戈理。
这一派的作家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腐朽的农奴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生活,关注妇女的命运。
在题材上多以小官员、职员、农奴等小人物为主人公。
体裁以小说为主。
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实证哲学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确立,欧洲逐渐形成一种比较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文学上,浪漫主义逐渐衰退,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社会弊病和人性缺陷,追求细节真实性,塑造典型性格,逐渐成为作家们的主要倾向。
20年代,斯丹达尔率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纲领,后经巴尔扎克、俄国的别林斯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理论支柱。
创作上各国出现一系列大作家,大作品,在19世纪成为主要的文学潮流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发生宪章运动,其间产生战斗性的诗歌,作者有工人活动家,也有普通群众,其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反映工人的苦难生活,表达争取自由的愿望,抨击资本家的罪恶。
大多采用歌谣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有名的宪章派诗人有琼斯、林顿等人。
“奥勃洛摩夫性格”:奥勃洛摩夫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代表作《奥勃洛摩夫》中的主人公。
他受过良好的教育,禀赋聪慧,也有上进的要求,但贵族子弟那种长期的寄生生活方式,已使他丧失了实际生活能力,逐渐精神萎靡,思想麻木,整日睡在床上,成了一具活尸。
这是俄国“多余人”形象的一种,人称“奥勃洛摩夫性格”。
自然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一种文学思潮和流派。
其特点是第一,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
第二,强调客观性,要求作家不介入,不作价值评判,只做解剖家。
第三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是遗传规律。
该派的代表作家是左拉。
唯美主义: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艺思潮,最初产生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到诗歌、小说、戏剧领域。
外国文学史(二)下名次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名词解释(20题)4、社会问题剧:1868—1891年,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用散文写了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两类:一类处理社会政治问题,如《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一场戏剧革命。
5、自然派:1 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果戈理)。
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
3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
4体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
1、《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斯丹达尔于1823和1825年出版的与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其重要的理论著作。
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
斯丹达尔在这部著作中为浪漫主义鸣锣开道,在20年代浪漫主义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因其观点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该著作又被视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2、人物再现法:它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他通过顺叙、倒叙、对比、侧写等再现方式,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人间喜剧》中的再现人物共有400多个,散见在75部作品之中。
这样前后呼应,相互联系,既将数量庞大的作品联结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刻画出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全过程。
3、威塞克斯小说: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一类被他称作“性格与环境”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背景,所以又称之为“威塞克斯小说”;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表现的均是人与社会、性格和环境的对立,特别是通过爱情、婚姻问题的描写,表现个人对抗社会陈规、宗教法律、道德风俗以及神秘力量的悲剧性冲突;代表作品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指15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人们对古典文化的重新研究和追求对文艺、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追求个人独立思考和表达,注重描写人类的尊严和活力。
2. 巴洛克(Baroque):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艺术和文学风格,特点是丰富、夸张和复杂的形式,着重宏大的叙事、高度感性和矛盾冲突的表现手法。
3. 古典主义(Classicism):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导风格,追求简洁、平衡和秩序,并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为理想。
古典主义文学作品着重规则、理性和正确的表达,反对夸张和感性的表现。
4. 浪漫主义(Romanticism):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对自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追求创造性和超越现实的体验,注重独特的个人感受和想象力。
5. 现实主义(Realism):19世纪后期兴起的文学运动,注重真实和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呈现现实世界。
简答:1. 简要介绍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对自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作品追求创造性和超越现实的体验,注重独特的个人感受和想象力。
其特点包括:强调自我抒发和情感表达、崇尚自然和对自然界的描绘、赋予民族和历史以重要性、追求超脱现实和理想的愿景、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2. 简要介绍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和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呈现现实世界,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
其特点包括: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生活,呈现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注重描绘细节和个体的日常生活、追求客观和客观真实的写作风格、拒绝浪漫主义的幻想和逃避。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总结

奥林波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族,称为“奥林波斯神系”。
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是古希腊人对远古历史和对自然界斗争的一种艺术回顾。
英雄传说在世代相传中,形成了许多系统,主要有:赫拉克勒斯建立12件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毛的故事,俄狄浦斯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奥德修斯的故事,忒修斯的故事等,充满冒险精神和克服困难的英雄气概,体现人们征服自然的愿望。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新喜剧: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剧中的主要角色是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如农夫、鞋匠、食客、兵士、艺妓和家奴等。
新喜剧情节曲折,风格雅致,讽刺生动,注重劝善说教。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
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
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
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创作的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骑士文学:欧洲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世俗封建主的文学。
基本内容是描写骑士爱情和他们的冒险,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肯定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英雄史诗: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致可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两种。
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的民间集体创作。
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后期英雄史诗的主题是爱国主义。
谣曲:中世纪的谣曲与英雄史诗相比,更多地反映出人民的愿望和他们对自己喜爱的英雄人物的赞颂,具有平民意识。
最著名的有英国的“罗宾汉谣曲”。
城市文学: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而产生的文学。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下编(第三章 近现代亚非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下编(第三章近现代亚非文学)【考点】一:名词解释1.白桦派:日本近代文学中的一个创作流派,由同人刊物《白桦》而得名。
这些作家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在创作技巧上有许多革新。
主要作家有志贺直哉等。
2.自然主义:20世纪初日本文学中一个重要流派。
在艺术上主张作家要排除一切目的和理想,如实地表现自我,描写自然,冷静、客观地描写事物,要求作家自我忏悔和自我暴露。
代表作家有田山花袋、岛崎藤村等。
《破戒》《棉被》是代表作。
3.旅美派:又称叙美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阿拉伯地区的文学流派,由旅居美洲的阿拉伯作家组成。
代表作家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表现了阿拉伯人在美洲新环境中的奋斗和对祖国、亲人、家乡的思念。
是连接阿拉伯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桥梁。
4.埃及现代派:第一世界大战后在埃及形成的文学流派,20-30年代走向繁荣。
该流派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抨击生活弊端,关注下层劳动人民,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埃及现代文学的开端。
后扩大到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家,该派流的代表作家为著名的塔哈"侯赛因,《日子》。
5.战后派:在日本,相对于老作家,战后登上文坛的第一批新作家被称作战后派,该派以1946年创刊的《近代文学》杂志为中心,以尊重个性、艺术至上为基本精神,提倡文学独立于政治之外,主张作家不受政治党派和理论束缚。
有名作家有三岛由纪夫、安部公房等。
6.新感觉派:该派深受西方代主义影响,属于日本的现代派文学。
他们怀疑和否定传统文学,力图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
他们主要依靠直观、直觉把握客观事物,在创作中大量使用感性的表达方式,新奇的文体和辞藻,刺激人们的感官。
大多作品中渗透一种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想。
代表作家为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等。
7.新思潮派:新思潮派以近代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等人创办的《新思潮》杂志而得名。
芥川龙之介是该派的代表作家,《罗生门》是他早期代表作。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汇总

长河小说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时期产生的,通过一两个人的一生经历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的多卷本小说。
优点是描写集中,容量较大。
2.罗兰认为,生活就像一条长河那样,连续不断地流动,小说也应反映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地发展的状态。
3.这种“长河小说”,气势雄浑,具有史诗的规模。
同时,发展脉络清楚,一气呵成,从结构上来说显得更为完整。
愤怒的青年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文学派别。
这个派别的作家塑造了一种新的任务类型:他们是出身工人家庭或中下层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所受的教育高于所出身的阶层,可是他们并不想成为绅士;他们对掌权者的特殊享受津津乐道,但又把权力看成可笑而又不道德的游戏。
这是一种反英雄人物。
2.代表作品有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迷惘的一代1.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中引用斯泰恩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流派因此而得名。
2.特点是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反映当时美国青年普遍的迷惘情绪,以此为出发点,表现帝国主义精神危机。
3.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次杰拉德,代表作品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
冰山原则A.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B.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C.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D.代表作品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硬汉形象1.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

1、长河小说:是一种卷帙浩繁的多卷本小说,或叙述一个人的全部生命历程,或叙述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或叙述众多人物的生活经历,以此来折射整个社会的历史变迁。
首创者是罗曼罗兰,代表性作品《约翰克里斯多夫》和《母与子》。
2、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出现,后在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期的欧美具有极大影响的一种文学思潮。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突出特点就是真实和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深刻地揭露现实矛盾和批判社会罪恶;同情社会下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悲惨命运和内心痛苦;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注意细节的真实。
但不少作家以抽象的人道主义为出发点来批判黑暗现实,难以找到准确变革社会的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各种文学体裁均有佳作,其中尤以长篇小说为最。
优秀作家众多,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易卜生等。
3、自然主义19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泰纳首先把它应用到文学上。
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创始人左拉在《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等著作中提出一整套创作原则:强调文学创作的科学性,否定典型化原则;主张超越政治和道德,以遗传学和生理学原理去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现象;要求作家对社会进行冷静客观的、照相实录式的描写。
严格按照这种原则创作的作品往往缺乏提炼、思想、想象和情感。
比较典型的体现自然主义风格的作品是龚古尔兄弟合写的《翟米尼·拉赛德》等小说。
左拉虽提倡自然主义,但在实际创作中仍接近现实主义。
4、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
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30年代,首先形成于英法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发展为全欧性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是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的尖锐化在文艺创作中的流露和反映。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作品批判暴露现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重作品的客观真实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它成为了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由高尔基最早提出。
它的基本特征是客观、真实而广阔的描绘了现实生活,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精神,细节真实与典型化,以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
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他的社会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他的创作理论的哲学依据基本上是唯物论的反映论。
代表作家是司汤达、狄更斯、果戈理、马克·吐温。
(2)宪章派文学:19世纪30、40年代宪章运动的高潮中,形成的一次初具规模的群众性文艺运动,涌现出一批工人诗人,他们用诗歌、歌曲等形式进行宣传鼓动,激励人们投入斗争,是欧洲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战斗性、广泛的群众性和国际主义精神。
代表作琼斯《未来之歌》。
(3)新人:19世纪50年代后登上俄罗斯政治舞台的平民知识分子,他们担负起改革现实的任务。
如屠格涅夫的《前夜》、《父与子》,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等。
(4)自然派: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领袖人物是果戈理,别林斯基予以理论上的肯定,日后成为俄国现实主义的别称。
自然派的特点是真是反映生活,批判黑暗腐朽的专制农奴制,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
(5)人物再现法: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独特的表现手法。
即以前作品中的人物在以后作品中再次出场的方法,作家把《人间喜剧》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如《高老头》的拉斯蒂涅,这样,不仅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得到了符合其性格特征的充分发展,而且把各个独立的单篇也连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艺术上的“有机整体”。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下编(第二章 20世纪俄苏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下编(第二章20世纪俄苏文学)【考点】一:五个名词解释1.“白银时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形成被称为“白银时代”的新的文化高潮。
这时期的俄国文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托尔斯泰等老作家继续在推出新作,高尔基和蒲宁等新作家又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新的活力。
新自然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阿克梅派等流派又纷纷登场,出现了如别雷、勃洛克和阿尔志跋绥夫等许多各具特色的作家。
2.“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的简称,苏联20-30年代初最大的文学团体,其组织曾遍及全国。
它的前身是“十月”文学小组、“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莫普”)等组织。
1925年,成立“全俄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瓦普”),后改名为“拉普”,最后于1930年联合成立了“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联盟”(“伏阿普”)。
“拉普”对促进苏联文学的发展起过一点作用,但是他们拉山头、搞宗派,打击“同路人”,以及提出违反创作规律的所谓“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等做法,阻碍了苏联文学的健康发展,1932年被解散。
3.俄国形式主义:形成于“白银时代”、活跃于苏联20年代文坛的一个学派。
这一学派在探讨艺术创作的特性和内在发展规律方面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如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和雅各布森提出的“文学性”见解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他们对诗歌韵律和节奏、小说结构和句法,以及悲剧理论等方面的探讨也卓有成就。
不过,这一学派中的不少人坚持文学发展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内在过程、文学作品是一种纯粹的形式的观点,显示了它的局限。
这一学派中的一些理论家后移居国外,带动了西方20世纪文艺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出现在30年代的苏联,后被定为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并对世界文学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要求这种描写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相结合;要求发挥艺术创造的主动性,自由选择各种形式、风格和体裁。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四、名词解释:1、“梅塘集团”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由六位作家组成的文学创作团体。
1870年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使得法国的一些爱国主义作家大为震惊和感慨。
当时,一群作家聚集在巴黎郊外左拉的梅塘别墅,结成了“梅塘集团”。
这些作家是保尔·阿莱克西(1847-1901)、昂利·塞阿(1851-1924)、莱昂·埃尼克(1851-1935)、于斯曼(1848-1907)和莫泊桑(1850-1893)。
他们气质相近,情趣相投,既有共同的爱国之心,又有相同的哲学倾向。
1879年,在一次聚会时,左拉提议各人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
不久,左拉写了《磨坊之围》,于斯曼写了《背上背包》,莫泊桑写了《羊脂球》,其余三人也各交一篇。
这六篇小说于一八八O年交给沙邦节书店出版,题为《梅塘之夜》。
莫泊桑的《羊脂球》立即受到文学批评家和读者的赞赏,被推为六篇之中最好的一篇,从此莫泊桑蜚声文坛,阔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梅塘集团”的成员以标榜自然主义自居,他们汇集而成的《梅塘之夜》,被看作是这个集团发起的自然主义运动的宣言。
尽管他们之中有的人开始不赞成自然主义,或者后来否定了自然主义的理论,但他们的一些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打着自然主义的烙印。
2、“长河小说”river novel:“长河小说”即多卷集长篇小说,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七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看来,《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终就像是一条长河。
”长河小说的称谓得之于此。
这种小说能够较好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长河小说并非可以无限地写下去,它们一般都在100万字至150万字之间,因此,有别于那种滥写的通俗小说。
长篇小说的功能由此得到了充分而又有节制的利用。
长河小说是在《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外国文学史 名词解释

⑴文人史诗:1 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开始创立了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
2.文人史诗不同于民间史诗,它更多的注入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在《埃涅阿斯纪》中体现了作者敬神、爱国的思想。
3.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对后世的文人史诗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⑵俄林波斯神系:1.相传俄林波斯山上居住了一个神的大家族。
众神之王掌管天上人间,其它神有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忒弥斯等。
2.他们和人同形同性,有时还和人间美貌男女恋爱,不同之处他们长生不死。
3.希腊众神没有主宰人类的绝对力量,体现了希腊神话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⑶英雄传说:主要有赫刺克勒斯建立十二大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金羊毛的故事等。
⑷荷马式的比喻:荷马史诗中的诗句流畅、自然、优美、比喻生动形象。
常借用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了喻人,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的比喻”:⑸普罗旺斯抒情诗:1.抒情诗的中心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
2.普罗旺斯所所抒情诗受民间诗歌影响较大,主要是写骑士和贵妇人的爱情故事。
3.最著名的《破晓歌》写的是骑士和贵妇人在黎明前依依惜别的情景。
具有反禁欲主义和反封建等级制度的特色⑹文艺复兴:1.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2.实质是反对封建观念、摆脱中世纪宗教教义和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思想新文化。
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3.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⑺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2.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主要内容:①用人权反对神权。
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其中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人文主义是人本精神与基督教精神的结合。
绝限性:反对封建思想而不反封建王权;反教会腐败、愚弄而不反对宗教本身。
外国文学史下册的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下册的名词解释在外国文学史下册中涉及了许多重要的名词,这些名词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文学流派的重要概念和思想。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这些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史的发展和变迁。
1.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运动和思想潮流,强调个人的情感、想象力和自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表现人们对自然、爱情、神秘以及超自然力量的向往。
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包括英国的拜伦(Lord Byron)、德国的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和法国的雨果(Victor Hugo)。
2. 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运动,旨在以客观、真实的方式描绘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通常关注社会问题、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人与环境的关系。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包括法国的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和英国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3. 像征主义(Symbolism)像征主义是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强调意象和象征的使用。
像征主义作品通常具有深层次的象征意义,追求超越表面现象的真理和美感。
著名的像征主义作家包括法国的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比利时的梅兹安(Maurice Maeterlinck)和捷克的凯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
4. 洛丽塔(Lolita)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于1955年出版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以中年教授的视角讲述了他对少女洛丽塔的痴迷和爱恋。
洛丽塔一词后来成为了对于早熟、性感或性骚扰的少女的代称。
5.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思潮,它拒绝固有的现代主义观念,强调跨文化、多元观念、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外国文学史涉及众多名词和术语,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些常见的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1. 文学史(Literary History),文学史是指记录和研究文学发展历程的学科,它包括不同时期、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流派、风格、作家及其创作背景等内容。
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盛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艺术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和传统的怀旧,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的追求。
3. 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叶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艺术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写和分析,注重对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4. 自然主义(Naturalism),自然主义是现实主义的延伸,强调人类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品呈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悲观态度。
5. 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学艺术运动,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6. 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文学艺术潮流,强调对传统形式和价值的颠覆和挑战,追求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和思想上的超越。
7.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文学艺术思潮,强调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超越,注重叙事的多样性、真实性的怀疑和对权力结构的挑战。
8.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文艺复兴是指15至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强调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对艺术和文学的热爱和重视。
以上是一些外国文学史中常见的名词解释,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学史的相关内容。
外国文学史下的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下的名词解释外国文学史是一门研究外国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的学科,它记录了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流派和作家,为我们了解外国文学的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在这个主题下,我将解释一些外国文学史中常见的名词,带您一起领略文学的风采。
抒情诗(Lyric Poetry)抒情诗是一种表达个人感情和情绪的诗歌形式。
它源于古希腊,最早在古希腊的歌唱、吟咏中形成。
抒情诗强调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通过对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感受的描绘,传达出作家内心的真实感受。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浪漫主义是19世纪兴起的一种反对启蒙主义理性主义的文艺运动。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感受和情感体验,追求超越理性的情感与想象力的自由发挥。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常涉及个人爱情、自然景色、幻想与幻梦等主题,凸显了作家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灵魂世界。
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是19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和真实再现。
现实主义以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普通事为创作对象,力图真实地揭示社会生活的真相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现实主义作品追求真实、客观和精确的描写方式,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现代主义(Modernism)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
它在形式上推崇创新与实验,拒绝传统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规范。
现代主义作家关注内心体验、自我意识和意识流等现象,倾向于破坏线性故事结构,并探索主观意识和人类存在等抽象主题。
魔幻现实主义(Magical Realism)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文学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将奇幻的元素融入现实世界,创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奇特氛围。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常常出现超自然现象、梦幻景象和神秘事件,这些元素与现实生活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既让读者感受到奇幻的魅力,又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存在。
传记小说(Biographical Novel)传记小说是以真实人物的生平故事为基础创作的小说。
它不同于传记著作,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心理状况和情感经历的描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河小说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时期产生的,通过一两个人的一生经历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的多卷本小说。
优点是描写集中,容量较大。
2.罗兰认为,生活就像一条长河那样,连续不断地流动,小说也应反映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地发展的状态。
3.这种“长河小说”,气势雄浑,具有史诗的规模。
同时,发展脉络清楚,一气呵成,从结构上来说显得更为完整。
愤怒的青年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文学派别。
这个派别的作家塑造了一种新的任务类型:他们是出身工人家庭或中下层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所受的教育高于所出身的阶层,可是他们并不想成为绅士;他们对掌权者的特殊享受津津乐道,但又把权力看成可笑而又不道德的游戏。
这是一种反英雄人物。
2.代表作品有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迷惘的一代1.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海明威在《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中引用斯泰恩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该流派因此而得名。
2.特点是痛恨帝国主义战争,关心战后青年一代的命运,反映当时美国青年普遍的迷惘情绪,以此为出发点,表现帝国主义精神危机。
3.代表作家海明威和菲次杰拉德,代表作品是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
冰山原则A.1932年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提出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B.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最大限度地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丰富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且隐而不晦,让读者通过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C.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构成冰山原则的四要素,也是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D.代表作品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硬汉形象1.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2.代表人物有《打不败的人》中的斗牛士曼努尔,《丧钟为谁而鸣》的乔丹,《老人与海》的老渔夫桑地亚哥。
解冻文学1.以1954年5月爱伦堡发表的小说《解冻》为开端,由于这部小说题材的敏感和重要,反映的是“关心人”、“爱护人”这一主题,很富有时代性,发表后产生重大影响,很快在苏联出现了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
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2.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解冻文学”开启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另一途径,解开了苏联当代文学的序幕。
3.代表作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后期象征主义1.出现于一次大战后的世界性文学潮流,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其创作手法延续到后来的各种写作中。
2.它的主要特点是: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性增加冥想效应。
3.代表作家作品:艾略特《荒原》,叶芝《驶向拜占庭》未来主义1.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2.菲利波·马里奈蒂是未来主义的创始人和理论家,在1909年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是这一流派诞生的标志。
3.基本特征: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
4.代表:阿波利奈尔(创立了立体未来主义)《醇酒集》、马雅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表现主义1.于20世纪初产生于德国、而后蔓延到欧美各国的现代主义流派。
2.表现主义者主张突破人的外在行为而表现内心世界,突破表象而表现内在实质,突破暂时偶然现象,而表现永恒的品质与真理,他们往往把人物和客观事物变形为荒诞的形象,用以表现和象征某种思想。
3.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4.代表作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
超现实主义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2.由达达主义发展而来,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
3.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进行创作,具有晦涩艰深的风格;追求离奇神秘的艺术效果。
4.布勒东是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于1924年发表《第一号超现实主义宣言》。
5.代表作:布勒东和苏波合作的《磁场》,布勒东《娜佳》卡夫卡式1.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创造的艺术世界称为“卡夫卡式”,包括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2.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表现人的孤独和恐惧,表现了荒诞的世界与异化的主题。
3.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
意识流小说1.在本世纪20—30年代英、美、法等国形成一个颇为壮观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
一般着重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
2.主要特征是:不注意外部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行动表现和情节的连贯与完整,而致力于表现人物意识的流动状态;打破传统小说按情节发生次序或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直线发展的结构,不受时空或逻辑制约,时空跳跃、多变;多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象征和暗示等表现手法。
3.法国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作品。
代表作家作品还有英国的乔伊斯《尤利西斯》,美国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存在主义文学1.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二战后达到巅峰,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史上的直接形式。
2.主要表现关于人类存在状态的哲理基本观念是世界的、是荒谬的。
人生是痛苦的,但倡导人们通过自由选择去面对荒诞的现象和痛苦人生,从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3.“荒谬”和“痛苦”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艺术上力求富哲理于文学,强调哲学客观冷漠。
4.代表作:萨特《禁闭》、加缪《局外人》、波伏瓦《女客》。
荒诞派戏剧1.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
2.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
3.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人。
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品特《生日晚会》、阿尔比《美国之梦》。
新小说1.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是一个松散的俱乐部式的文学团体。
2.萨洛特《怀疑的时代》被视为新小说的宣言书。
3.新小说派的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虚无的和不真实的,那种虚构情节、编造故事、塑造人物的传统小说是对读者的愚弄与欺骗。
4.小说以描写人物性格和感情为主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小说无法表达现代人复杂多变的内心生活。
他们主张作家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动地照搬荒诞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它任何意义和感情色彩。
他们在小说中拼贴的碎片,以物代人,创立纯粹的写物风格。
代表作:萨洛特《无名氏肖像画》,布托尔《变》,西蒙《弗兰德公路》垮掉的一代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2.在思想倾向上,他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但往往以颓废、堕落、犯罪来表现他们的“脱俗”,与传统的价值和行为规范抗衡。
3.在艺术上,他们标榜“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作品的结构无拘无束乃至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
4.代表作: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艾伦·金斯堡《嚎叫》黑色幽默1.20世纪60年代流行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2.黑色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
所谓黑色幽默,实际上就是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黑色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世界,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
3.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1)阴沉痛苦的幽默(2)乖僻“反英雄”的人物(3)荒诞梦幻散乱的情节(4)尖锐辛辣的讽刺4.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勒,被认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帜,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5.代表作: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场》,品钦《万有引力之虹》魔幻现实主义1.20世纪中期风行于拉丁美洲的一种小说流派。
2.它主要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
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以此表达拉丁美洲独特的历史现实。
3.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
4.总体特征:“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5.手法:象征寓言、暗示联想、荒诞夸张、人鬼不分、时序倒错、现实与梦幻交织。
6.代表作: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胡安·鲁尔弗《佩德罗·帕拉莫》如果可以,愿始终趋光而行,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无论飘摇还是安逸,都要坚守住内心那道光,我们可以不完美,但灵魂必须向美而生。
有时,灵犀的相悦会铭记一生,我不知道岁月有多长,人生还会有多少未知。
只是希望自己能做个心思澄明,有着简单的小欢喜,不过多的忧思,也不给自己添加太多束缚的人。
阳光很暖,你也还在,如此,足够。
看多了花开花谢,聚散离合,便逐渐明白,我们最终想拥有的不过是一份寻常的烟火,简单而情重,朴素而感恩。
余生很长,从晨曦到日暮,就让我们一起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