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危机叙利亚危机与石油市场

合集下载

叙利亚问题的来龙去脉

叙利亚问题的来龙去脉

叙利亚问题的来龙去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叙利亚问题的来龙去脉——一个眼科医生引发的五军之战刚刚我们小组的美一同学已经给我们介绍了叙利亚这个国家基本概况,大家应该也大概了解了为什么叙利亚会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

我们也都知道叙利亚危机绵延4年来,而现在正是到了一个转折点——俄罗斯发起针对is的空袭。

下面由我带大家来探索一下叙利亚问题的来龙去脉。

首先,这个人,我相信大家应该都认识,巴沙尔阿萨德,现在叙利亚政府的总统。

在这里,先给大家说说这哥们的故事来帮助大家理解后面我要谈到的问题为什么叙利亚会有这么多人反对巴沙尔政府。

这哥们呢,本来不想当总统,虽然他老爸是叙利亚总统,但是他是二儿子,轮不到他当,所以他年轻的时候想当医生,主攻眼科,1992年他在伦敦一个眼科医院读书。

但是1994年,他哥也就是当时他老爸钦定的叙利亚领导继承人,在一场车祸里去世了,然后他的生活就此改变了,他老爸将他召回了叙利亚,让他作为领导继承人,从此走上了从政的道路。

2000年哈菲兹阿萨德去世,于是叙利亚那一年修改宪法将总统年龄的下限从40岁调低至34岁,当年6月份,34岁的他就当选叙利亚总统。

然而让这么一个眼科医生去管理国家,结果用一个流行词来说,那就是坑爹啊!虽然说作为政府这样一个国家机器,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在国家消亡之前,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必然存在的,那么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也就必然有其支持者和反对者。

但是我想叙利亚内乱那么多人民反对巴沙尔政府,和阿萨德上台标榜的振兴经济、实现阿拉伯民族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等等宏伟策略的没有实现也是分不开的。

然而对于人民的反对,阿萨德的反应是——镇压。

于是阿萨德就成为了西方人眼里的独裁暴君。

以上就是阿萨德政府的简单介绍。

接着我们来说叙利亚反对派武装。

反对派里最大的一个分支是叙利亚的反对党,但是在1971年阿萨德家族当权后,这些反对党基本都被禁止了,但是在巴沙尔阿萨德的暴政下,各种加入一起反对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时候,一个重要的力量出现了。

论叙利亚局势

论叙利亚局势

叙利亚成两国角力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地区间利益摩擦与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不断,作为了解时事政治的爱好者,下面发表一下本人对叙利亚局势的一点看法。

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主要的产油区,石油的开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有些国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举足轻重的,对此,本人对此的厉害关系不再做阐述,中东地区盛产石油,二战结束后几次规模较大的军事冲突都发生在这一区域,所以中东又有着“世界火药桶”的说法。

2011年1月下旬叙利亚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随后演变成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直至现在发展成为全面内战的状态,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冲突越打越烈,使得叙利亚局势动荡不堪,在这动荡不堪的局势面前我们不难发现几个大国的身影,其中美国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头号霸权国代表,插手叙利亚局势,卖武器给反政府武装,提供资金支持,提供情报等手段支持反政府武装,说白了美国还是垂涎叙利亚丰富的石油资源,控制叙利亚政权就进一步控制了石油资源。

在这次叙利亚局势中,俄罗斯坚持支持叙利亚政府,原因有以下几点:1.叙利亚作为俄罗斯中东的盟友,也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一块势力,还有俄罗斯海外唯一的海军军事基地也在叙利亚,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俄罗斯需要这样做。

2.俄罗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如果不支持叙利亚政府,自己在中东最后的利益触角不保以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蒙受到重大损失,出于政治影响力也需要俄罗斯这样做。

3.战略上俄罗斯需要坚持支持叙利亚政府,如果俄罗斯在这次的叙利亚局势中不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支持叙利亚的话,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倒台,下一个可能就是伊朗,使得俄罗斯利益受损。

因此俄罗斯需要出手帮助叙利亚。

从叙利亚局势中我们不难发现两国的角力,比如:美国卖武器给反政府武装,提供情报,资金支持,在国际社会提供舆论支持混淆是非。

俄罗斯方面也卖武器给叙利亚政府军,装备先进武器等(S-300防空导弹系统),提供对叙利亚防空预警情报等,使叙利亚政府军无后顾之忧。

叙利亚遭石油禁运中国投资油田损失最惨重

叙利亚遭石油禁运中国投资油田损失最惨重

叙利亚遭石油禁运中国投资油田损失最惨重叙利亚遭石油禁运中国投资油田损失最惨重在国际原子能机构11月8日发布报告指责伊朗暗中发展核武器之后,21日,扬言要对伊朗采取“更严厉”制裁措施的美国及其盟国开始付诸实践。

新制裁措施下令对伊朗重要的石化产品行业实施制裁,同时扩大对伊朗油气行业的制裁。

美国政府同时发出警告说,与伊朗银行业从事交易的政府或金融机构均面临制裁的危险。

《国际先驱导报》报道,在中东,除了伊朗,西方制裁的另一个重点还有叙利亚。

自今年3月、叙利亚爆发大规模反政府游行抗议活动以来,由于巴沙尔政权拒绝向反对派交权,欧盟委员会9月2日开始实施对叙利亚石油禁运的制裁协议;同月23日,欧盟开始禁止欧洲公司在叙利亚进行新的石油领域投资。

对西方国家而言,制裁历来是对被制裁国进行外交施压的有力手段之一。

而出于政治目的施行的各种制裁措施,却深入影响被制裁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叙利亚:15万桶原油出口全部停滞对伊朗推动新制裁措施的消息传来,大马士革已在美国和欧盟的制裁压力下艰难度日两个多月。

其中,对叙利亚经济影响最大的,是欧盟委员会今年9月陆续实施的针对叙利亚石油禁运的制裁协议。

欧盟的这项制裁协议包括禁止进口叙利亚原油及石油产品,以及对叙利亚石油出口相关融资和保险进行制裁。

欧盟希望通过制裁限制叙利亚当局的资金来源。

统计显示,若按去年数字计算,禁运将影响叙利亚约45亿美元的原油出口。

尽管叙利亚的政治分析人士和经济专家曾认为,欧盟对叙利亚实施石油禁运制裁对叙利亚经济影响并不大,叙利亚可以通过寻找石油出口替代市场减轻禁运影响。

然而事实证明,截至目前,叙利亚并没用找到石油出口的替代市场。

石油制裁波及中资企业由于储存原油的油库已满,叙利亚不得不将原油产量从制裁前的每天38万桶降至目前不足24万桶,原本用于出口的15万桶原油份额产量全部被削减,这是因为,叙利亚原本石油出口的95%一直都是输往法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等欧洲国家。

叙利亚的难民危机

叙利亚的难民危机

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之一。

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大量的叙利亚人被迫逃离自己的家园,寻求安全和庇护。

这场危机对叙利亚及其周边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当地国家和国际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

一、危机背景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最初是一场抗议政府不公的和平示威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冲突逐渐升级为武力对抗。

各方冲突的加剧导致叙利亚境内局势动荡不安,大量的平民成为战争的受害者。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自此以来已有数百万人逃离叙利亚,成为难民或被迫流离失所。

二、影响因素1. 人道主义危机:叙利亚难民危机给当地和接收国家的人道主义救助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由于冲突导致的基础设施破坏,叙利亚国内的医疗、教育和基本生活条件极度恶化,大量的难民面临贫困、疾病和饥饿等各种风险。

2. 地区动荡:叙利亚难民危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和伊拉克等国家成为了叙利亚难民的重要接收国,面临着庞大的难民流入和社会压力增加的挑战。

这些国家不仅需要提供基本的庇护和救助,还需面对社会资源不足、经济压力加大等问题。

三、国际社会的应对与合作叙利亚的难民危机需要国际社会广泛的应对和合作。

以下是一些国际社会在应对叙利亚难民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1.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包括食品、医疗、住所和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他们的目标是改善难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并促进其自我发展。

2. 政治和外交努力:国际社会通过外交渠道和谈判,努力解决叙利亚内战,寻找政治解决方案。

这些努力旨在创造条件,使叙利亚难民能够安全地返回家园。

3. 分担责任:一些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难民分担计划,通过接收叙利亚难民减轻周边国家的负担。

同时,他们提供援助和资源,帮助叙利亚难民更好地融入接收国社会。

四、挑战与解决方案面对叙利亚的难民危机,国际社会面临许多挑战,需要共同努力找到解决方案:1. 资源不足:难民的大量涌入造成了接收国资源的极大消耗,包括住宿、教育和就业等方面。

战争引发的三次石油危机

战争引发的三次石油危机

石油6天 ,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 0 0 万桶 ,约 占世界总消 费量 的11 ,致使 /0 油价动荡 和供应紧张 。
世 界 石 油 市 场 的 原 油 供 应 的 突然 减
少 ,引 发 了抢 购 原 油 的风 潮 ,油价 急剧
因此有专家分析 ,第一 ,是为了控
制 海 湾 石 油 ,满 足 本 国石 油 需 求 ,保 持 和加 强 美 国在 西 方 世 界 的 霸 主地 位 ;第
关 于 第 三 次 世 界 石 油 危 机 的说 法 至 今 尚存 在 争 论 , 比较 得 到 人 们 认 可 的是
有 两个 时期 。

果 世 界 上 最 大 石 油 储 备 的控 制 权 落 入 萨 达 姆 手 中 ,那 么 美 国人 的就 业 机 会 、生
伊朗革命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大 幅度 增 加 产 量 来 压 价 。结 果 欧佩 克 失 去 市 场 调 控 能 力 。各 主要 出 口国轮 番 提
高官价 ,火上浇油 。
这一席卷世界的第二次石油危机 , 引 发并 加 重 了又一 次 世界 性 的经 济危
发生根本性变化,最主要 的因素就是在于
美国的量化 宽松政 策导致 的流动性 过剩 。
量的下降 、价格的上涨 ,有助于促进能
源节 约 和 新 能 源 的 开 发 。人 们 普 遍认 识 到发 展新 能 源 的作 用 ,各个 国 家 努 力 发
展 新 技 术 开 发 新 能 源和 开展 节 能措 施 ,
持续3 年的能源危机对发达国家 的经
济造成 了严重 的冲击 。美 国的工业 生产
羊 ,而应该负责的英美利益集 团却藏身幕后平安无事。
接 下 去 的 事情 就 是 尽人 皆知 的 了 。 17 年 l月 1 日, 93 O 6

中东石油政治历史

中东石油政治历史

中东石油政治历史近一个世纪以来,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石油产业的重要中心。

中东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中东国家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东石油政治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演变过程。

1. 石油的发现与开发20世纪初,中东地区开始发现大规模的石油资源。

1911年,伊朗的马苏尔发现了第一个商业化规模的石油田,标志着中东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之一。

随后,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国家相继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储量。

石油资源的发现引发了石油公司的涌入,西方石油公司成为中东石油开发的主导力量。

这些公司通过与中东国家签订合同,获得了对石油资源的开采权和经营权。

然而,这些合同往往是不平等的,给中东国家带来了负面影响,引发了后来的石油政治运动。

2. 石油危机与中东战争20世纪70年代,中东石油政治历史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973年,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十月战争”,引发了一系列石油危机。

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对西方国家施加石油禁运和价格上涨,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导致了全球石油供应的紧张局势,油价飙升,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此后,中东地区的战争和政治动荡进一步加剧了石油供应的不确定性。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与伊拉克爆发了长达8年的伊朗伊拉克战争,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国也面临着地缘政治的压力。

3. 石油资源国有化与国际合作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东国家开始加大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力度。

许多中东国家采取了国有化政策,收回了石油公司的控制权。

沙特阿拉伯成立了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伊朗成立了伊朗国家石油公司,这些国家通过国有化增加了对石油产业的控制。

与此同时,一些中东国家也开始追求国际合作,通过与西方国家和其他石油生产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和管理石油资源。

阿联酋成立了阿布扎比石油公司与外国石油公司联营,卡塔尔成立了卡塔尔石油公司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天然气资源。

11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震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1月国际原油价格走势震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1月国际原油市场回顾及未来油价分析11月受欧债危机持续,美国“财政悬崖”问题担忧,全球石油需求前景悲观预期升温,美国汽油库存增加但叙利亚、也门、埃及局势紧张,巴以冲突爆发等多空因素交织影响下,纽约伦敦两地原油价格走势震荡。

11月美国WTI原油、英国布伦特原油以及亚洲迪拜原油的现货均价为86.57美元/桶、109.11美元/桶、107.26美元/桶,每桶分别较10月降2.9美元、2.49美元和1.61美元。

一、国际原油价格走势11月,因飓风桑迪干扰供应,WTI原油价格受到支撑,1日小涨至87.09美元/桶,但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受北海原油供应恢复以及欧元区经济拖累连续下跌,2日跌至月低位105.68美元/桶。

5日起,由于也门局势动荡,叙利亚仍然持续出现暴力事件,中东紧张情绪支撑油价连涨两日,6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升至88.71美元/桶和111.07美元/桶。

7日市场对欧美经济难题的忧虑再次升温,加之美国石油库存增加,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大跌将近4%,至84.44美元/桶(WTI月低位)和106.82美元/桶。

随后连续数日,市场在中东潜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美国“财政悬崖”欧洲欧债危机双重经济压力互相角力作用下,维持震荡走势。

19日,因连续数日的巴以冲突令市场对供应的担忧加剧,且投资人对美国可避免预测危机的预期升温,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升至月高位,至89.28美元/桶和111.70美元/桶。

20日,加沙地区停火协议即将达成的消息,缓和市场情绪,WTI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跌至86.75美元/桶和109.83美元/桶。

23日,因埃及爆发示威活动再次引发市场对中东供应的担忧,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上涨至88.28美元/桶,和111.38美元/桶。

此后连续三日,油价受美国预算磋商无果,且希腊债务减记谈判,加之市场担忧即使美国就“财政悬崖”问题达成一直,明年的石油需求仍将疲软的影响,原油价格下跌,28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分别跌至86.49美元/桶和109.51美元/桶。

浅谈叙利亚问题

浅谈叙利亚问题

浅谈叙利亚问题自2011年三月份以来,中东叙利亚局势由初见涟漪演变为今日的巨浪滔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将目光投向这个位于中东咽喉之地的小国。

然而,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似乎并没有为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提供非常明朗的途径,反而使得本身相对简单的内政问题上升为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无法对叙利亚的未来下明确的结论。

追溯这场风暴的起因,也许正如蝴蝶效应描述的那样,叙利亚南部德拉市的十五位学生因为在墙上书写反政府标语而被捕,就在不久以后引起波及叙利亚的一场抗议风潮。

引发巨变的因素总是可以这么微不足道,远如近百年前塞尔维亚青年的一声枪响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又如近在去年一场赔偿谈判的破裂引发了利比亚的政权更迭。

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当社会走在了即将巨变的风口浪尖上,任何偶然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一场风暴。

但是,我们是否可以简单的把叙利亚的这场风暴归结为处理学生措施不当上呢?就他们本身的行为而言,动机或许是简单的:恰逢“阿拉伯之春”的思潮波及叙利亚,这十五位青年学生追求时髦在墙上书写那句突尼斯和埃及抗议活动中的著名口号:“人民要政府垮台”。

当然,上面的所谓理由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但是事实是政府逮捕学生的行为被民众视为不尊重民权的表现。

当地的民众随即进行集会要求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并且呼吁进一步的民主。

发展到这个时候,事态还并没有达到政府不可控制的地步,至少民众并没有打出要求总统下台的旗号。

然而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确实是令人遗憾的。

在2011年3月18日的和平游行示威中,安保部队开火枪杀4人,并在第二天的死者葬礼上再次射杀一名哀悼者。

流血事件的发生显然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压抑已久的怒火,短短数日,局势动荡加剧,超过了政府的控制范围。

反抗的运动也开始从德拉市向全国各地蔓延,反对派乘机领导愤怒的民众更加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政府的活动,其中包括建立反政府武装,叙利亚动荡的局势已然一发不可收拾。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那十五名学生不过是激发民众反抗政府的导火索,真正导致了今天的动荡局面的原因没那么简单。

四次中东战争的来龙去脉

四次中东战争的来龙去脉

四次中东战争与两次石油危机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的远祖希伯来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创立了希伯来王国,定都耶路撒冷,但不久被灭亡。

公元前65年罗马帝国入侵该地后,曾三次镇压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运动,大批犹太人被屠杀,幸存者几乎全部逃离或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

此后的一千多年间,该地区成为阿拉伯人的长期居住地。

19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英国的支持,英国企图借此加强对中东地区的控制。

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托管地,大批犹太人涌向巴勒斯坦地区。

1922年英国以约旦河为界将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叫外约旦(1946年5月,英国被迫承认外约旦独立),西部仍称巴勒斯坦。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想在这里建国,双方矛盾非常尖锐。

二战后英国的统治难以为继,因而被迫于1947年2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

同年11月,在美苏控制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该决议因分裂巴勒斯坦、偏袒犹太人而引起阿拉伯人强烈的不满。

l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建立。

次日,埃及、果,阿方失败,以色列乘机占领了巴勒斯坦 4/5的土地,比联合国分治决议中规定的要多4850平方公里。

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由约旦和埃及军队控制,上百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此后,以色列进一步靠拢美国,并不断侵犯阿拉伯国家,使阿以矛盾更加激化。

埃及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失败,国内政治、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引起人民、士兵和中下级军官对封建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1952年埃及爆发了由纳赛尔领导的“七月革命”,次年成立埃及共和国。

1956年 7月,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了关于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法令。

为了破坏这一行动,英法以三国首脑在伦敦制订了入侵埃及的计划。

1956年10月 29日晚,以色列出动4.5万人的兵力,向人民的谴责,美苏两大国也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表示反对。

1956年联合国大会紧急会议通过决议,要求英、法、以军队撤出埃及,埃及终于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叙利亚危机解决方案

叙利亚危机解决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叙利亚危机解决方案# 叙利亚危机解决方案## 背景叙利亚危机是指自2011年叙利亚爆发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以来,持续至今的一场危机。

这场危机导致了大规模的内战、平民伤亡和人道灾难。

国际社会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叙利亚危机的方案,以终止冲突,实现和平和稳定。

## 全球合作解决叙利亚危机需要全球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多种行动,包括举行和谈会议、提供人道援助和制裁等。

### 和谈会议国际社会多次举行和谈会议,试图通过对话和协商达成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共识。

其中最重要的是联合国主导的日内瓦和谈会议,该会议于2012年开始,旨在促进叙利亚冲突各方之间的政治解决。

然而,和谈会议在推动解决方案方面取得的进展并不显著。

### 人道援助由于叙利亚内战导致了大规模的人道灾难,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道援助,包括食物、医疗物资和庇护所等。

人道援助旨在减轻受冲突影响的民众的痛苦,并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需求和保护。

### 制裁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以对叙利亚政府施压,促使其采取行动解决危机。

这些制裁包括军事制裁、经济制裁和旅行禁令等。

制裁的目的是削弱叙利亚政府的能力,迫使其接受和平解决方案。

## 国内政治和解要解决叙利亚危机,首先需要在国内展开政治和解的努力。

这涉及各种方面,包括政府改革、选举和民主进程等。

### 政府改革叙利亚政府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以满足民众的合理诉求。

这可能包括更大的政治自由、更广泛的民主参与和更好的治理。

政府改革有助于减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抗议,从而缓解危机。

### 选举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是政治和解的重要一步。

通过选举,民众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领导人。

选举过程应该透明和公正,以确保各方的参与和公正的结果。

### 民主进程发展民主进程是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关键。

这意味着建立起有效和包容的政治机构,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以及促进民主价值观的传播。

叙利亚局势原因

叙利亚局势原因

叙利亚局势原因简介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然而,近年来,叙利亚陷入了各种危机和动荡不安的局势中。

导致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和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分析几个导致叙利亚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

1. 政治动荡政治动荡是导致叙利亚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阿拉伯之春浪潮的影响下,叙利亚爆发了反政府示威活动。

示威者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增加政治的自由和民主化进程。

然而,政府对示威活动的镇压非常严厉,导致示威活动逐渐演变成暴力冲突和内战。

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的人口增加。

2. 经济困境经济困境也是叙利亚局势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济困境导致了高失业率、贫困和社会不稳定。

叙利亚的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都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大量的工厂倒闭,导致失业率飙升。

此外,叙利亚还受到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加剧了经济困境的恶化。

缺乏经济来源和资源的削弱导致更多人加入反政府武装,进一步加剧了冲突。

3. 宗教和种族问题宗教和种族问题是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叙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阿拉伯人、库尔德人、阿萨德派等等。

政府和反对派之间的冲突容易激化宗教和种族之间的矛盾。

宗教和种族之间的分歧加深了冲突的复杂性,并使得和解和妥协变得更加困难。

各方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情绪加剧了冲突的延续,使叙利亚局势更加复杂和恶化。

4. 地缘政治利益叙利亚地理位置重要,控制叙利亚意味着在中东地区发挥重要影响力。

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原因之一。

世界各大国通过支持叙利亚政府或反对派武装来争夺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

这种干预进一步加剧了冲突,并使得调解和解决冲突变得更加困难。

结论综上所述,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和地缘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动荡、经济困境、宗教和种族问题以及地缘政治利益的干预都导致了叙利亚局势的不断恶化。

叙利亚危机[浅析叙利亚战争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

叙利亚危机[浅析叙利亚战争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

叙利亚危机[浅析叙利亚战争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一、叙利亚简介以及战争原因分析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

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

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所以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叙利亚执政集团主要属于伊斯兰什叶派,叙利亚与伊朗在中东地区一直是联盟关系)1.政治原因,叙利亚爆发危机的原因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北非国家相继兴起的“阿拉伯革命”。

“阿拉伯革命”具有明显的扩散性特点,从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弃国出逃、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辞职、巴林发生流血冲突、也门总统萨利赫宣布同意以辞职换取免予起诉,之后三次反悔,目前与反对派继续胶着,再到利比亚爆发了西方主导的又一场地区局部战争。

叙利亚爆发的政治动荡完全效仿了突尼斯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反对派的“经验”。

2.经济原因。

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且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想通过控制叙利亚政权进一步获取石油等资源.3.宗教原因,阿拉伯国家联盟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执政,其中沙特阿拉伯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一直阿盟中扮演老大角色(什叶派、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

其中逊尼派是人数最多的教派其次就是什叶派)。

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由来已久,在阿拉伯国家眼里,这是一场教派战争,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叶派,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

沙特认为,伊朗企图通过挑起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其控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

浅谈叙利亚危机

浅谈叙利亚危机

浅谈叙利亚危机现在的叙利亚,在我看来,真的是危机四伏啊。

政局动荡,烟火弥漫,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血流成河。

无数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下面我来分析一下叙利亚危机的原因。

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

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

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所以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

经济原因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且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是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想通过控制叙利亚政权进一步获取石油等资源。

政治原因:首先,叙利亚问题其实也是以美国为首和俄罗斯为首的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背后支持叙利亚反对派,而俄罗斯力挺叙利亚现政府以维护自身利益。

然后,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巴以冲突不断,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一直是反美的中坚力量。

而美国与以色列一直抨击巴沙尔领导下的叙利亚是真主党等恐怖军事组织的真正后台和支持者。

巴沙尔领导的叙利亚政府一直是美国的眼中钉。

事实上,叙利亚危机的冲突根源远不仅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所谓巴沙尔政权的专制、不民主、不自由、不人道问题,而是西方“十字军远征”的宗教征伐历史演绎和“文明冲突论”的现实“民主”强力输出问题,以及中东地区伊斯兰教长期形成的种族之间和教派之间的冲突问题。

归根结底,是西方基督教图谋征服东方伊斯兰教的又一场现代版的“十字军东征”,是一场伊斯兰教逊尼派专权的海湾国家打着阿盟旗号要击垮叙利亚什叶派巴沙尔政权,欲以逊尼派取而代之的教派战争。

当然,无论是美国、西方国家,还是阿盟灭掉巴沙尔政权都并非最终目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旨在灭掉叙利亚的后台,什叶派专权的伊朗。

显然,美国和西方国家灭掉伊朗也并非最终目的,各个击破,分而治之,征服伊斯兰国家,消灭伊斯兰文明,以及所有的非基督教的异教世界,非西方文明的“野蛮”文明,才是其终极目的。

叙利亚问题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几点看法

叙利亚问题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几点看法

叙利亚问题-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几点看法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几点看法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自动化姓名:侯庆伟学号:3联系方式: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几点看法自2016年3月份以来,叙利亚局势,一直处在恶化阶段,现正上升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众多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人口不多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我想,叙利亚问题不仅仅是由于其国内的反对派的原因而造成的,有很多其他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在此,就叙利亚问题我阐述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叙利亚问题不仅仅是叙利亚的问题,它是整个中东地区的问题,是一个矛盾的汇集点。

叙利亚局势牵扯到中东地区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一种平衡,阿拉伯人整体是逊尼派的,伊朗是什叶派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矛盾、冲突、仇恨是由来已久的,延续了1000多年的。

在叙利亚由于是少数派统治,统治者是什叶派,被统治者,2/3的叙利亚国民又是逊尼派,如果有外部势力介入,非常容易瞬间造成一种玻璃杯被打碎的一种状况,后果会非常严重。

如果叙利亚政局失控,现政府丧失政权,造成逊尼派的反扑,国内的后果可能是血腥的;而对于外部影响来讲,这个国家整个就丧失了什叶派的影响,伊朗就会感到很恐慌,叙利亚的位置由于是在黎巴嫩和伊朗之间,黎巴嫩真主党一向是背靠叙利亚,而且得到伊朗的援助。

叙利亚一旦垮掉,黎巴嫩真主党就会陷入一种孤立的状态,被阿拉伯逊尼派围困的状态,这样中东地区的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伊朗是不能接受的,会采取报复行动,地区会陷入动乱。

首先,从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看。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如此看来,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这么大地一块肥肉怎能不使西方各国对其虎视眈眈。

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

叙利亚危机下的美国石油战略

叙利亚危机下的美国石油战略

局势加剧
二、叙利亚危机产生的原因剖析
(1)国内社会宗教派别冲突不断,国外教派斗争加剧
叙利亚人口210万,穆斯林占人口的87%,其中逊尼派占74%,什
叶派占13%。叙利亚的执政党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该党就来自于占叙 利亚少数人口的什叶派。
阿 拉 伯 国 家 联 盟 旗 帜
二、叙利亚危机产生的原因剖析
一、叙利亚危机情况介绍20源自1年3月23日,15名少年在学校墙壁上画反 政府的涂鸦,由此被抓, 此举引发了叙利亚全国民 众的示威游行,要求政府 扩大民主、惩治腐败。 自此,叙利亚政府与民 众发生多起流血冲突事件。
导火线
一、叙利亚危机情况介绍
2011年3月:学生涂鸦反政府内容被逮捕引发骚乱; 4月:民众大规模游行要求扩大民主; 5月:军队进入抗议城市坦克镇压; 2012年2月:叙利亚颁新宪法,2014年巴沙尔将结束任期; 5月:包括49名儿童在内108人遭屠杀,多国驱逐叙外交官; 7月:叙正副防长被炸死; 8月:前总理叛逃加入反对派。 2013年2月:以色列空袭叙利亚; 3月: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分子扣押20多名联合国维和人员; 3月:叙利亚战场现毒气攻击; 4月:英美指叙政府使用化武 叙部长批英美指责系“无耻谎言”; 8月:英国媒体报道叙利亚政府军使用神经毒气杀死1300人; 9月:联合国派出专家赴叙利亚调查毒气事件; 9月:美参议院外交委授权军事打击叙 9月:叙利亚同意交出化武 9月:奥巴马:同意叙化武换和平
(2)脆弱的经济发展成果,使经济民生问题成为
引发叙利亚危机的主要原因。
石 油 枯 竭 金 融 危 机 工 业 不 振
经 济 问 题 失 业 率 高 农 业 歉 收
二、叙利亚危机产生的原因剖析
(3)僵化的政治体制,严重影响了政府与民众的

叙利亚石油储量

叙利亚石油储量

叙利亚石油储量概述叙利亚是中东地区一个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家,其石油储量在该地区居于重要位置。

本文将会对叙利亚的石油储量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储量规模、开采情况以及对叙利亚经济的影响等方面。

一、石油储量规模据数据显示,叙利亚的石油储量位居中东地区第十位,储量规模庞大。

根据叙利亚石油部门公布的数据,叙利亚总的石油储量超过25亿桶,其中包括陆上和海上石油资源。

这一数字在中东地区国家中并不算太高,但对于叙利亚来说,石油产业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二、石油资源分布情况叙利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该国东部地区,包括德尔祖尔省、拉卡省和哈塞克省等地。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油田和油井,是叙利亚最主要的石油产区。

另外,叙利亚还有一些油田位于西部地区,如霍姆斯省等。

然而,由于该地区长期以来持续的冲突和安全问题,部分石油产区暂时无法进行正常的开采和生产。

三、石油开采与生产情况叙利亚的石油开采和生产工作一度是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自2011年爆发叙利亚内战以来,该国的石油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冲突导致许多石油设施被摧毁或遭受破坏,石油生产和出口量大幅下降。

此外,国际制裁也对叙利亚的石油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限制了该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石油贸易合作。

四、石油对叙利亚经济的影响在内战和国际制裁的背景下,叙利亚的石油业受到严重的挑战,其对该国经济的贡献程度大幅下降。

之前石油出口是叙利亚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改变。

石油产量和出口量的大幅减少导致了财政收入的锐减,对国家预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五、未来展望尽管叙利亚的石油产业目前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但随着内战逐渐结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一些分析师认为叙利亚的石油业有望迎来复苏。

国际社会对叙利亚重建的关注以及石油价格的回升可能为叙利亚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叙利亚政府也正积极推动国内石油产业的恢复和发展,希望以此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结叙利亚的石油储量在中东地区具有一定的规模,尽管当前受到众多挑战,但其作为叙利亚经济的重要支柱地位在其中不能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利亚危机-叙利亚危机与石油市场
叙利亚是中东地区重要的管道过境国,如果叙利亚战争打响,将直接影响到其邻国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而伊拉克出口受限,将会对国际原油供应产生负面影响。

中东地区从来不缺少引爆炸药的导火索,这次轮到了叙利亚。

9月中旬,尽管美国对叙动武已箭在弦上,但在俄罗斯的斡旋下,形势突现转机,美国将手中拉紧的弦缓缓松开,叙利亚暂时避免了遭遇美国打击。

那么,一直在中东地区上保持强硬的美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为何出现了少有的妥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当先讨论一下另一个问题:若美国对叙动武,那么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叙利亚东临伊拉克,西毗黎巴嫩,南接以色列,这些均是中东地区的敏感国家,巴以冲突、反恐问题、库尔德矛盾等无不与其息息相关。

因此叙利亚不同于伊拉克,它牵一发而动全身,战火一旦燃起,即使美国可能也没有把握短期内将其扑灭。

叙利亚与中东大国伊朗交好,而后者是美国在中东的心患,战争一旦打响,很难保证战火会仅仅停留在叙利亚境内。

而叙利亚和伊朗又是以色列的宿敌,这场战争会否引发中东地区全面战争也令人担心。

当然,战争发生在中东,就不得不考虑到石油因素。

武力打击叙利亚,可能造成国际石油市场的混乱,这对于美国,甚至全球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叙利亚并不是产油大国,其油气产量和储量都不多。

自2016年3月中旬该
国爆发革命以来,叙利亚石油产量从之前的每日38万桶骤降为每日2万桶,产量下降了近95%,再加上近年来西方国家对叙利亚的经济制裁,其石油供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作为“世界油库”的中东地区对国际石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一地区的每一次危机,都为国际投机者提供了良好的炒作时机。

2016年3月,利比亚战争推动国际油价在短期内从80美元上升到100美元之上,尽管利比亚石油产量仅占全球产量的2%,但市场对地区形势继续恶化的担心却一度失控。

另一方面,叙利亚是中东地区重要的管道过境国,如果叙利亚战争打响,将直接影响到其邻国伊拉克的石油出口,而伊拉克出口受限,将会对国际原油供应产生负面影响。

伊拉克当前每日300多万桶的石油产量对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主要产区是北部基尔库克石
油基地和南部的鲁迈拉石油基地。

基尔库克石油产区的石油出口除了通向北方的土耳其之外,其它的则要过境叙利亚,到达叙利亚的巴尼亚斯港和黎巴嫩的西顿港。

若叙利亚战火燃起,必将对过境管线造成威胁,进而影响整个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

叙利亚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小国”,尽管它不是富油国,但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因此不能排除它引爆整个地区战火的可能性。

如果战火烧至伊朗等中东产油大国,那么整个国际石油市场可能会因此失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